CN220283672U - 一种肥料发酵用废水过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肥料发酵用废水过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83672U
CN220283672U CN202322035706.9U CN202322035706U CN220283672U CN 220283672 U CN220283672 U CN 220283672U CN 202322035706 U CN202322035706 U CN 202322035706U CN 220283672 U CN220283672 U CN 220283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water
treatment cylinder
treatment
cylinder
fertilizer ferm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3570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嘉宇
于海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Nongbofengtai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hai Nongbofengtai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hai Nongbofengtai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hai Nongbofengtai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3570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836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83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836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肥料发酵用废水过滤装置,属于废水过滤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处理筒和第二处理筒;第一处理筒上具有废水输入口,于第一处理筒的上端设置向外泵吸废水的水泵,水泵的输出部经第一管路连通第二处理筒,于第二处理筒的下端经第二管路连通第一处理筒的下端以形成对废水的顺序循环;第二处理筒内设置有对顺序循环的废水中的介质过滤的过滤组件,过滤组件连通第二处理筒上的废水输出口。本产品可以增加废水的滞留时间,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得到更充分的分解和处理,废水始终循环分解、过滤,能够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杂质,提高过滤效果,以满足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要求,也能够减少堵塞和堆积产生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肥料发酵用废水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过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肥料发酵用废水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在肥料发酵过程中,有机物质会分解产生废水,其中可能含有未消化的有机物和其他杂质,为了净化废水并使其满足排放标准或再利用要求,需要使用过滤装置来去除废水中的固体颗粒、悬浮物和其他杂质。
现有的肥料发酵用废水过滤装置通常由以下组成部分组成:用于将废水引入装置,通常包括管道、阀门、水泵等的进水系统;用于过滤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的过滤系统,通常采用滤网、过滤器、滤布等过滤介质进行过滤,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过滤精度;用于进一步净化废水,去除残留的有机物和杂质的净化系统,可以采用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臭氧氧化等方式进行净化处理;以及用于将经过过滤和净化的废水排出或再利用的出水系统,通常包括排污管道、溢流管道或再循环回流系统等。
实践中发现,现有的肥料发酵用废水过滤装置可能面临以下问题:过滤装置滞留时间较短,导致过滤过程中有机物无法完全分解和过滤出来,废水可能包含大量有机物,而有机物的分解需要一定的时间;废水中的有机物可能会在过滤装置中堆积,导致装置管道堵塞和滤网阻塞,传统装置可能需要频繁的清洗和维护,增加运行成本和人力投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肥料发酵用废水过滤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肥料发酵用废水过滤装置,包括第一处理筒和第二处理筒;
第一处理筒上具有废水输入口,于第一处理筒的上端设置向外泵吸废水的水泵,水泵的输出部经第一管路连通第二处理筒,于第二处理筒的下端经第二管路连通第一处理筒的下端以形成对废水的顺序循环;
第二处理筒内设置有对顺序循环的废水中的介质过滤的过滤组件,过滤组件连通第二处理筒上的废水输出口;
第一处理筒的容积大于第二处理筒的容积。
进一步地,第一处理筒包括上下连通的滞留部和导流部,滞留部位于上部且呈直筒状,导流部呈漏斗状连通在滞留部的下端。
进一步地,水泵的输入部呈直筒状深入第一处理筒内,输入部的外径小于滞留部的半径。
进一步地,水泵的输入部的下端开口齐平设置于滞留部和导流部之间处。
进一步地,过滤组件包括滤芯,滤芯呈圆柱形且滤芯的一端连接废水输出口上。
进一步地,滤芯位于第二处理筒的中上部,滤芯的直径小于第二处理筒的内径。
进一步地,过滤组件还包括罩置在滤芯外的罩体,罩体的内壁与滤芯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罩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过滤介质的过滤孔。
进一步地,罩体的上端与第二处理筒的上端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肥料发酵用废水过滤装置,可以增加废水的滞留时间,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得到更充分的分解和处理,废水始终循环分解、过滤,能够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杂质,提高过滤效果,以满足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要求,也能够减少堵塞和堆积产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为第一处理筒的剖视图。
图4为第二处理筒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的圈中A的放大图。
图中:100、第一处理筒;101、废水输入口;110、滞留部;120、导流部;200、第二处理筒;201、废水输出口;210、过滤组件;211、滤芯;212、罩体;300、水泵;301、输出部;302、输入部;400、第一管路;500、第二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肥料发酵用废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筒100和第二处理筒200;第一处理筒100上具有废水输入口101,用于向桶内输送废水,于第一处理筒100的上端设置向外泵吸废水的水泵300,水泵300的输出部301经第一管路400连通第二处理筒200,于第二处理筒200的下端经第二管路500连通第一处理筒100的下端以形成对废水的顺序循环;废水具体的循环过程如下:废水通过废水输入口101进入第一处理筒100,第一处理筒100中的水泵300开始工作,将废水从第一处理筒的上端抽出,抽出的废水通过第一管路400与第二处理筒200相连,废水从第二处理筒200的下端经过第二管路500再次回到第一处理筒100的下端。这样,废水形成一个循环,不断经过第一处理筒和第二处理筒进行过滤处理。通过循环的方式,废水不断地被从第一处理筒抽出,经过第二处理筒的过滤处理后再返回第一处理筒,实现了对废水的循环处理和过滤。这样可以提高废水的过滤效果。
如图3所示的第一处理筒100包括上下连通的滞留部110和导流部120,滞留部110位于上部且呈直筒状,导流部120呈漏斗状连通在滞留部110的下端,滞留部110相比导流部120扩大了容积,当废水循环至滞留部110时,增加了滞留时间废水的滞留时间,使废水中的有机物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分解,优选的,水泵300的输入部呈直筒状深入第一处理筒100内,输入部的外径小于滞留部110的半径,水泵300的输入部302的下端开口齐平设置于滞留部110和导流部120之间处,通过设置滞留部110和导流部120,以及水泵300的特定形状和位置,可以增加废水的滞留时间,使废水中的有机物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分解,废水在进入第一处理筒100时会先经过滞留部110,由于滞留部110呈直筒状且具有较大的容积,废水会在其中停留一段时间,而不直接流经导流部120。这样,废水的滞留时间被延长,有机物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分解。在滞留部110上方,水泵300的输入部呈直筒状深入第一处理筒100内。由于水泵300的输入部的外径小于滞留部110的半径,废水在流经水泵输入部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阻力。这种阻力会使得废水流速减慢,进一步增加废水在滞留部110内的停留时间。另外,水泵300的输入部302的下端开口齐平设置于滞留部110和导流部120之间处。这个位置的设置可以避免废水直接从水泵的输入部流向导流部,而是会先进入滞留部110并在其中停留一段时间,然后再通过导流部120流向第二处理筒200。这样也能增加废水的滞留时间,并确保废水充分接触滞留部110以便进行分解。因此,通过以上的设计和设置,废水在第一处理筒100中会被逐步滞留和延长停留时间,有效增加了废水的滞留时间,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得到更充分的分解和处理。
如图4和图5所示的在第二处理筒200内设置有对顺序循环的废水中的介质过滤的过滤组件210,过滤组件210连通第二处理筒200上的废水输出口201;第一处理筒100的容积大于第二处理筒200的容积。过滤组件210包括滤芯211,滤芯211呈圆柱形且滤芯211的一端连接废水输出口201上。滤芯211位于第二处理筒200的中上部,滤芯211的直径小于第二处理筒200的内径,留下了较宽的间隙。过滤组件210还包括罩置在滤芯211外的罩体212,罩体212的内壁与滤芯211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罩体212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过滤介质的过滤孔。罩体212的上端与第二处理筒200的上端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方式可采用螺纹连接:使用螺纹设计,在罩体212的上端和第二处理筒200的上端分别配备相应的螺纹,通过旋转罩体212和第二处理筒200使之互相螺纹连接,形成紧密的连接;法兰连接:在罩体212的上端和第二处理筒200的上端分别焊接或固定法兰,通过螺栓将两个法兰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可拆卸的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常用于需要快速拆卸或更换的场合;卡箍连接:使用卡箍将罩体212和第二处理筒200的上端紧密固定在一起,形成可拆卸的连接。过滤组件210的设计是为了在第二处理筒200内进行废水的介质过滤,以进一步净化废水。废水经过第一处理筒后,进入第二处理筒200,废水通过罩体212的过滤孔过滤出大的杂质后进入滤芯211内部,并从滤芯一端流出,在废水流经滤芯的过程中,废水中的固体或颗粒状物质会被滤芯所阻挡,通过滤芯和罩体的结合,废水在第二处理筒200内的循环流动过程中可以被有效地过滤和清洁。固体和颗粒状物质会被滤芯和过滤介质所截留,而过滤出的废水则会继续流向第一处理筒进行循环滞留处理,继续充分反应分解,循环往复最终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这个过程中,实现了整个设备内废水始终循环,以此也能够减少堵塞和堆积产生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废水输入口、废水输出口需要配合加压设备实现液体的输入和输出,加压设备可采用水泵、压力罐、液压泵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以增加废水的滞留时间,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得到更充分的分解和处理,废水始终循环分解、过滤,能够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杂质,提高过滤效果,以满足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要求,也能够减少堵塞和堆积产生的问题。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肥料发酵用废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筒(100)和第二处理筒(200);
第一处理筒(100)上具有废水输入口(101),于所述第一处理筒(100)的上端设置向外泵吸废水的水泵(300),水泵(300)的输出部(301)经第一管路(400)连通第二处理筒(200),于所述第二处理筒(200)的下端经第二管路(500)连通第一处理筒(100)的下端以形成对废水的顺序循环;
所述第二处理筒(200)内设置有对顺序循环的废水中的介质过滤的过滤组件(210),过滤组件(210)连通第二处理筒(200)上的废水输出口(201);
所述第一处理筒(100)的容积大于第二处理筒(200)的容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肥料发酵用废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筒(100)包括上下连通的滞留部(110)和导流部(120),滞留部(110)位于上部且呈直筒状,导流部(120)呈漏斗状连通在滞留部(110)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肥料发酵用废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300)的输入部()呈直筒状深入第一处理筒(100)内,输入部()的外径小于滞留部(110)的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肥料发酵用废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300)的输入部(302)的下端开口齐平设置于滞留部(110)和导流部(120)之间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肥料发酵用废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210)包括滤芯(211),滤芯(211)呈圆柱形且滤芯(211)的一端连接废水输出口(20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肥料发酵用废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211)位于第二处理筒(200)的中上部,滤芯(211)的直径小于第二处理筒(200)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肥料发酵用废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210)还包括罩置在滤芯(211)外的罩体(212),罩体(212)的内壁与滤芯(211)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罩体(212)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过滤介质的过滤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肥料发酵用废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212)的上端与第二处理筒(200)的上端可拆卸连接。
CN202322035706.9U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肥料发酵用废水过滤装置 Active CN220283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35706.9U CN220283672U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肥料发酵用废水过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35706.9U CN220283672U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肥料发酵用废水过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83672U true CN220283672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42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35706.9U Active CN220283672U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肥料发酵用废水过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836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0370A (zh) 一种污水深度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220283672U (zh) 一种肥料发酵用废水过滤装置
CN103224302B (zh) 碟片式膜柱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10915693U (zh) 一种污水多级循环治理的纯化装置
CN106007040B (zh) 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5249732U (zh) 一种印染废水回用设备
KR20110009076A (ko) 수처리 장치 급수 배관의 세정 방법
CN206069651U (zh) 洗车污水再生利用全自动处理设备
CN213680106U (zh) 一种全屋净水纯净一体机
CN208949090U (zh) 废水处理装置
CN210304928U (zh) 一种超滤清洗水箱
CN208964680U (zh)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装置
CN213295082U (zh) 一种废水回收处理装置
CN214360621U (zh) 一种水洗废液重复利用装置
CN214360550U (zh) 一种新型的超滤反渗透膜处理设备
CN219929725U (zh) 反渗透净水机
CN220520311U (zh) 具有自清洁循环功能的水路集成装置
CN220677397U (zh) 一种污水再生处理设备
CN216236527U (zh) 一种反渗透纯净水设备
CN220766743U (zh) 一种血液透析用废水处理装置
CN220443563U (zh) 一种超滤膜系统集成式反冲洗装置
CN201317687Y (zh) 自动反冲洗、再生过滤器
CN207046988U (zh) 应急净水车
CN218280772U (zh) 一种免拆洗篮式过滤器及系统
CN212451064U (zh) 一种工业废水深度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