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82589U - 一种物料输送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料输送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282589U CN220282589U CN202321668295.0U CN202321668295U CN220282589U CN 220282589 U CN220282589 U CN 220282589U CN 202321668295 U CN202321668295 U CN 202321668295U CN 220282589 U CN220282589 U CN 22028258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ne
- input
- output
- frame
- hin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3 down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280 packaging fil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85 packaging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料输送线,包括具有双层转运线的第一输入线,所述第一输入线的输出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中转旋转装置,所述第一中转旋转装置的一侧设置具有双层转运线的输出线,所述输出线的输出端设置有输出升降装置,所述第一输入线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输入升降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具有双层转运线的第一输入线对装有产品的托盘转运,装有产品的托盘通过第一中转旋转装置转运至输出线后继续向下游输送,当输送至输出线的输出端后,下游工序将产品从托盘上转出后,通过输出升降装置带动空托盘向下移动并将空托盘转运至输出线的下层的转运线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物料输送线。
背景技术
在厂房中通常采用的是龙门吊或叉车等方式对重型物品进行运输,尤其是一些卷材,例如现有的视频包装膜卷料,通常采用的是利用龙门吊将卷材吊装至预定位置的方式,或者利用转运小车或叉车进行转运,但是采取吊装以及小车或叉车转运的方式效率较低,且需要专业工人进行操作,比较麻烦,现有的一些转运线通常是单程转运,则无法将承载卷材的托盘重新转运至初始位置继续使用,需要人工或者其他装载工具将托盘转运至初始位置,为此我们提供一种物料输送线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物料输送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物料输送线,包括具有双层转运线的第一输入线,所述第一输入线的输出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中转旋转装置,所述第一中转旋转装置的一侧设置具有双层转运线的输出线,所述输出线的输出端设置有输出升降装置,所述第一输入线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输入升降装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入线一侧设置有具有双层转运线的第二输入线,且第一输入线和第二输入线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输入线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中转旋转装置,所述第二中转旋转装置与所述第一中转旋转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中转旋转装置和第二中转旋转装置之间设置有具有双层转运线的中转线,所述第二输入线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二输入升降装置,所述第一输入升降装置和第二输入升降装置以及输出升降装置的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入线包括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上部安装设置有第一上层输送线,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下部安装设置有第一下层输送线,所述第一下层输送线位于所述第一上层输送线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还固定安装有阻挡组件,所述阻挡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架的两个边框之间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滑动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阻挡器。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表面中部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限位孔,所述滑动板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孔适配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阻挡器包括固定安装在滑动板上表面的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的一端铰接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与所述固定板铰接点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铰接轴,且所述第一铰接轴与两个所述固定板进行连接,所述第一铰接轴外表面两端均铰接安装有第一铰接板,两个所述第一铰接板另一端之间铰接安装有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二铰接轴的下方设置有第三铰接轴,所述第三铰接轴与所述固定板进行连接,所述第二铰接轴外表面两侧铰接安装有第三铰接板,所述第二铰接轴外表面中部转动安装有阻挡轮,所述第三铰接轴外表面两端分别铰接安装有第二铰接板,两个所述第三铰接板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四铰接轴,且所述第四铰接轴穿过所述第二铰接板的端部,即所述第二铰接板与所述第四铰接轴铰接,所述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四铰接轴铰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中转旋转装置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上表面转动安装有从动齿盘,所述底架上还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从动齿盘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盘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安装有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上部安装设置有第二上层输送线,所述第二安装架下部设置有第二下层输送线,所述第二下层输送线位于所述第二上层输送线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底架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圆形轨道,所述第二安装架边框底壁安装有与所述圆形轨道适配的滚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入升降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壁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导轨,两个所述第二导轨之间通过滑块滑动安装有升降架,所述机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两端均设置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与所述升降架进行固定安装,所述机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动轴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升降架的外伸部上安装有输送组件。
优选的,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架外伸部第三安装架,所述第三安装架两端内壁之间均安装有第三转动轴,两个所述第三转动轴两侧之间均安装有输送链,所述第三安装架上表面还固定安装有输送电机,所述输送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其中一第三转动轴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架中部上方还安装有支撑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具有双层转运线的第一输入线对装有产品的托盘转运,装有产品的托盘通过第一中转旋转装置转运至输出线后继续向下游输送,当输送至输出线的输出端后,下游工序将产品从托盘上转出后,通过输出升降装置带动空托盘向下移动并将空托盘转运至输出线的下层的转运线上,并通过第一中转旋转装置将空托盘转运至第一输入线的下层装运线上并最后转运至第一输入升降装置处,通过第一输入升降装置将空托盘转运至第一输入线的上层转运线,从而实现托盘的循环使用,与现有的转运线相比,本申请的输送向能够循环重复利用托盘,不要人工将使用后的托盘从输出端搬运至输入端,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输入线的输出端设置第二中转旋转装置,以及在第一中转旋转装置和第二中转旋转装置之间设置中转线能够将来自第二输入线的产品输送至输出线上,从而实现将多条线的产品汇集输送到同一条线上进行输送。
附图说明
图1为物料输送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输入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阻挡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阻挡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中转旋转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从动齿盘、主动齿轮、驱动电机以及底架装配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输入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输入线;11、第一安装架;12、第一上层输送线;13、第一下层输送线;2、第二输入线;3、输出线;4、中转线;5、第一中转旋转装置;51、底架;52、从动齿盘;53、驱动电机;54、主动齿轮;55、底板;56、第二安装架;57、第二下层输送线;58、第二上层输送线;59、滚轮;510、圆形轨道;6、第二中转旋转装置;7、第一输入升降装置;71、机架;72、第二导轨;73、升降架;74、升降电机;75、第一转动轴;76、第二转动轴;77、传动带;78、输送组件;781、第三安装架;782、输送电机;783、第三转动轴;784、输送链;785、支撑板;8、第二输入升降装置;9、输出升降装置;10、阻挡组件;101、安装板;102、第一导轨;103、滑动板;104、阻挡器;1041、固定板;1042、气缸;1043、第一铰接轴;1044、第一铰接板;1045、第二铰接轴;1046、第三铰接轴;1047、第二铰接板;1048、第三铰接板;1049、阻挡轮;10410、第四铰接轴;105、通孔;106、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8所示的实施例。
一种物料输送线,包括具有双层转运线的第一输入线1,所述第一输入线1的输出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中转旋转装置5,所述第一中转旋转装置5的一侧设置具有双层转运线的输出线3,所述输出线3的输出端设置有输出升降装置9,所述第一输入线1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输入升降装置7。
参照图1所示,通过具有双层转运线的第一输入线1对装有产品的托盘转运,装有产品的托盘通过第一中转旋转装置5转运至输出线3后继续向下游输送,当输送至输出线3的输出端后,下游工序设备将产品从托盘上转出,具体搬运设备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将产品从托盘上搬运出即可,也可以通过人工搬运,搬运方式这里不做具体限定,通过输出升降装置9带动空托盘向下移动并将空托盘转运至输出线3的下层的转运线上,并通过第一中转旋转装置5将空托盘转运至第一输入线1的下层装运线上并最后转运至第一输入升降装置7处,通过第一输入升降装置7将空托盘转运至第一输入线1的上层转运线,从而实现托盘的循环使用,与现有的转运线相比,本申请的输送向能够循环重复利用托盘,不要人工将使用后的托盘从输出端搬运至输入端,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中,为了适应第一输入线1和输出线3的双层转运线,第一中转旋转装置5上也设置有双层转运线。
在本实施例中,输出线3结构可以为第一输入线1结构相同,还可以为其他具有双层转运线的装置。
所述第一输入线1一侧设置有具有双层转运线的第二输入线2,且第一输入线1和第二输入线2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输入线2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中转旋转装置6,所述第二中转旋转装置6与所述第一中转旋转装置5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中转旋转装置5和第二中转旋转装置6之间设置有具有双层转运线的中转线4,所述第二输入线2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二输入升降装置8,所述第一输入升降装置7和第二输入升降装置8以及输出升降装置9的结构相同。
在本实施中,还可以设置其他条输入线和转运旋转装置以及输入升降装置,从而能够将多条的输入线的产品汇集到一条线上转运至下一工序处。
参照图1所示,通过在第二输入线2的输出端设置第二中转旋转装置6,以及在第一中转旋转装置5和第二中转旋转装置6之间设置中转线4能够将来自第二输入线2的产品输送至输出线3上,从而实现将多条线的产品汇集输送到同一条线上进行输送。
具体的,来自第二输入线2的托盘和产品首先转运至第二中转旋转装置6处,通过第二中转旋转装置6旋转将产品和托盘转运至中转线4的上层转运线上,第一中转旋转装置5旋转与输出线3和中转线4进行对接,通过中转线4和第一中转旋转装置5将产品和托盘转运至输出线3上,输出线3继续将产品和托盘转运至输出升降装置9处,在转到输出升降装置9之前,即在输出线3的输出端部可以将产品从托盘上搬运走,也可以在输出升降装置9处将产品搬运走,这里不做限定,产品从而托盘上搬运走之后,托盘位于输出升降装置9上,输出升降装置9带动托盘下降,然后通过输出线3、第一中转旋转装置5、中转线4、第二中转旋转装置6以及第二输入线2的下层转转运线转运至第二输入升降装置8上,第二输入升降装置8带动托盘上升并转运至第二输入线2上重新承载新的产品,继续向下流动,从而实现对托盘的循环使用。
所述第一输入线1包括第一安装架11,所述第一安装架11的上部安装设置有第一上层输送线12,所述第一安装架11的下部安装设置有第一下层输送线13,所述第一下层输送线13位于所述第一上层输送线12的正下方。
参照图2所示,第一上层输送线12和第一下层输送线13可以为倍速链输送线,也可以为其他输送线,包括上述中的倍速链输送线但不限于,具体类型这里不做限定,只要能够适配本申请的输送线即可,倍速链输送线为现有技术,具体结构组成这里不再详细阐述,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获得的技术。
所述第一安装架11上还固定安装有阻挡组件10,所述阻挡组件10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架11的两个边框之间的安装板101,所述安装板101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导轨102,所述第一导轨102上滑动设置有滑动板103,所述滑动板103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阻挡器104,。
参照图2和图3所示,通过阻挡器104对承载有产品的托盘进行阻挡,防止与其他线路的产品和托盘发生碰撞。
所述安装板101上表面中部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限位孔106,所述滑动板103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孔106适配的通孔105。
参照图3所示,通过在通孔105中插入定位销并使定位销插入到相应位置的限位孔106中,实现将滑动板103移动至预定位置并固定。
所述阻挡器104包括固定安装在滑动板103上表面的两个固定板1041,两个所述固定板1041之间的一端铰接安装有气缸1042,所述气缸1042与所述固定板1041铰接点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铰接轴1043,且所述第一铰接轴1043与两个所述固定板1041进行连接,所述第一铰接轴1043外表面两端均铰接安装有第一铰接板1044,两个所述第一铰接板1044另一端之间铰接安装有第二铰接轴1045,所述第二铰接轴1045的下方设置有第三铰接轴1046,所述第三铰接轴1046与所述固定板1041进行连接,所述第二铰接轴1045外表面两侧铰接安装有第三铰接板1048,所述第二铰接轴1045外表面中部转动安装有阻挡轮1049,所述第三铰接轴1046外表面两端分别铰接安装有第二铰接板1047,两个所述第三铰接板1048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四铰接轴10410,且所述第四铰接轴10410穿过所述第二铰接板1047的端部,即所述第二铰接板1047与所述第四铰接轴10410铰接,所述气缸1042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四铰接轴10410铰接。
参照图4所示,当需要对装有产品的托盘进行阻挡的时,托盘会与阻挡轮1049接触,通过阻挡轮1049对托盘进行阻挡,由于气缸1042动力输出端与第四铰接轴10410铰接,第四铰接轴10410收到来自阻挡轮1049的力,并将该力传动至气缸1042上,由于气缸1042不收缩,从而阻挡住第四铰接轴10410和阻挡轮1049发生移动,进而阻挡装有产品的托盘继续向下输送;当需要使产品继续向下输送时,首先启动气缸1042收缩,此时气缸1042动力输出端带动第四铰接轴10410向气缸1042收缩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三铰接板1048和第二铰接板1047发生旋转,第三铰接板1048旋转带动第二铰接轴1045向下运动,从而带动第一铰接板1044向下运动,进而使阻挡轮1049向下运动不再对装有产品的托盘阻挡,使装有产品的托盘继续向下输送。
所述第一中转旋转装置5包括底架51,所述底架51上表面转动安装有从动齿盘52,所述底架51上还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53,所述驱动电机53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从动齿盘52啮合的主动齿轮54,所述从动齿盘52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底板55,所述底板55上表面安装有第二安装架56,所述第二安装架56上部安装设置有第二上层输送线58,所述第二安装架56下部设置有第二下层输送线57,所述第二下层输送线57位于所述第二上层输送线58正下方。
参照图5和图6所示,同样的第二上层输送线58和第二下层输送线57也可以采用倍速链输送线,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且适配本申请的输送线,这里不做限定,倍速链输送线为现有技术,具体结构这里不做详细阐述;当需要进行使用的时候,首先启动驱动电机53带动主动齿轮54旋转,由于主动齿轮54与从动齿盘52啮合,所以驱动电机53带动主动齿轮54旋转进而可以使从动齿盘52发生旋转,进而能够带动位于底板55上的第二下层输送线57和第二上层输送线58旋转,将位于第二下层输送线57或第二上层输送线58的输送线的托盘进行转运。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53为伺服电机,与现有的步进电机、异步电机等相比,伺服电机对旋转角度的控制更为精准,能够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所述底架5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圆形轨道510,所述第二安装架56边框底壁安装有与所述圆形轨道510适配的滚轮59。
参照图5所示,当第二安装架56跟随着从动齿盘52旋转的时候滚轮59也一起旋转,通过使滚轮59在圆形轨道510上进行旋转,在旋转过程通过滚轮59与圆形轨道510旋转接触过程中对第二安装架56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提高第二安装架56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所述第一输入升降装置7包括机架71,所述机架71内壁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导轨72,两个所述第二导轨72之间通过滑块滑动安装有升降架73,所述机架7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75和第二转动轴76,所述第一转动轴75与所述第二转动轴76的两端均设置有传动带77,所述传动带77与所述升降架73进行固定安装,所述机架7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升降电机74,所述升降电机74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动轴75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升降架73的外伸部上安装有输送组件78。
参照图7所示,托盘会转运至输送组件78上,当需要带动位于输送组件78上的产品进行升降的时候,首先带动升降电机74,由于升降电机74与第一转动轴75进行传动连接,所以升降电机74启动后即能够带动第一转动轴75转动,由于第一转动轴75与第二转动轴76之间通过传动带77进行连接,所以第一转动轴75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传动带77转动,传动带77与升降架73固定,所以升降架73会跟跟随着传动带77的连接点的升降而升降,从而实现带动输送组件78进行升降,在本实施例中,升降电机74为伺服电机,能够精确的带动升降架73进行升降,升降架73还可以通过直线模组带动其进行上下运动,具体的直线模组可以电机丝杆模组,电机同步带模组等。
所述输送组件78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架73外伸部第三安装架781,所述第三安装架781两端内壁之间均安装有第三转动轴783,两个所述第三转动轴783两侧之间均安装有输送链784,所述第三安装架781上表面还固定安装有输送电机782,所述输送电机782的动力输出端与其中一第三转动轴783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架781中部上方还安装有支撑板785。
参照图8所示,位于输送组件78上的托盘需要输送转运时候,此时托盘位于输送链784上,首先启动输送电机782带动第三转动轴783转动,从而带动位于第三安装架781内部两侧的输送链784转动,进而带动托盘移动输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来自第一输入线1上装有产品的托盘转运至第一中转旋转装置5上,通过第一中转旋转装置5转向将产品和托盘装运至输出线3上进行转运,最后通过输出线3将产品和托盘转运至输出升降装置9上,此时通过下一工序的设备将产品搬运,此时托盘位于输出升降装置9上,通过输出升降装置9带动托盘向下降落,从而输出线3、第一中转旋转装置5以及第一输入线1的下层转运线转运至第一输入线1输入端的第一输入升降装置7上,通过第一输入升降装置7带动托盘上升,并重新承载新的产品继续向下输送;上述为来自第一输入线1的产品和托盘输送过程;
当来自第二输入线2上装有产品的托盘转运至第二中转旋转装置6时,第二中转旋转装置6和第一中转旋转装置5进行旋转,从而使第二中转旋转装置6与中转线4对接,第一中转旋转装置5与中转线4和输出线3对接,从而将位于第二中转旋转装置6上的托盘和产品通过第二中转旋转装置6、中转线4和第一中转旋转装置5组成的转运线输送至输出线3上,通过输出线3将来自第二输入线2的托盘和产品输送至输出升降装置9处,此时通过下一工序的设备将产品搬走,此时托盘位于输出升降装置9上,通过输出升降装置9带动托盘下降,通过输出线3、第一中转旋转装置5、中转线4、第二中转旋转装置6以及第二输入线2的下层转运线将托盘转运至第二输入线2输入端的第二输入升降装置8上,通过第二输入升降装置8带动托盘上升,重新承载新的产品继续向下输送。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物料输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双层转运线的第一输入线(1),所述第一输入线(1)的输出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中转旋转装置(5),所述第一中转旋转装置(5)的一侧设置具有双层转运线的输出线(3),所述输出线(3)的输出端设置有输出升降装置(9),所述第一输入线(1)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输入升降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线(1)一侧设置有具有双层转运线的第二输入线(2),且第一输入线(1)和第二输入线(2)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输入线(2)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中转旋转装置(6),所述第二中转旋转装置(6)与所述第一中转旋转装置(5)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中转旋转装置(5)和第二中转旋转装置(6)之间设置有具有双层转运线的中转线(4),所述第二输入线(2)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二输入升降装置(8),所述第一输入升降装置(7)和第二输入升降装置(8)以及输出升降装置(9)的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物料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线(1)包括第一安装架(11),所述第一安装架(11)的上部安装设置有第一上层输送线(12),所述第一安装架(11)的下部安装设置有第一下层输送线(13),所述第一下层输送线(13)位于所述第一上层输送线(12)的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物料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1)上还固定安装有阻挡组件(10),所述阻挡组件(10)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架(11)的两个边框之间的安装板(101),所述安装板(101)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导轨(102),所述第一导轨(102)上滑动设置有滑动板(103),所述滑动板(103)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阻挡器(1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物料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01)上表面中部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限位孔(106),所述滑动板(103)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孔(106)适配的通孔(10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物料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器(104)包括固定安装在滑动板(103)上表面的两个固定板(1041),两个所述固定板(1041)之间的一端铰接安装有气缸(1042),所述气缸(1042)与所述固定板(1041)铰接点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铰接轴(1043),且所述第一铰接轴(1043)与两个所述固定板(1041)进行连接,所述第一铰接轴(1043)外表面两端均铰接安装有第一铰接板(1044),两个所述第一铰接板(1044)另一端之间铰接安装有第二铰接轴(1045),所述第二铰接轴(1045)的下方设置有第三铰接轴(1046),所述第三铰接轴(1046)与所述固定板(1041)进行连接,所述第二铰接轴(1045)外表面两侧铰接安装有第三铰接板(1048),所述第二铰接轴(1045)外表面中部转动安装有阻挡轮(1049),所述第三铰接轴(1046)外表面两端分别铰接安装有第二铰接板(1047),两个所述第三铰接板(1048)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四铰接轴(10410),且所述第四铰接轴(10410)穿过所述第二铰接板(1047)的端部,即所述第二铰接板(1047)与所述第四铰接轴(10410)铰接,所述气缸(1042)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四铰接轴(10410)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转旋转装置(5)包括底架(51),所述底架(51)上表面转动安装有从动齿盘(52),所述底架(51)上还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53),所述驱动电机(53)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从动齿盘(52)啮合的主动齿轮(54),所述从动齿盘(52)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底板(55),所述底板(55)上表面安装有第二安装架(56),所述第二安装架(56)上部安装设置有第二上层输送线(58),所述第二安装架(56)下部设置有第二下层输送线(57),所述第二下层输送线(57)位于所述第二上层输送线(58)正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物料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5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圆形轨道(510),所述第二安装架(56)边框底壁安装有与所述圆形轨道(510)适配的滚轮(5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升降装置(7)包括机架(71),所述机架(71)内壁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导轨(72),两个所述第二导轨(72)之间通过滑块滑动安装有升降架(73),所述机架(7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75)和第二转动轴(76),所述第一转动轴(75)与所述第二转动轴(76)的两端均设置有传动带(77),所述传动带(77)与所述升降架(73)进行固定安装,所述机架(7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升降电机(74),所述升降电机(74)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动轴(75)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升降架(73)的外伸部上安装有输送组件(7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物料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78)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架(73)外伸部第三安装架(781),所述第三安装架(781)两端内壁之间均安装有第三转动轴(783),两个所述第三转动轴(783)两侧之间均安装有输送链(784),所述第三安装架(781)上表面还固定安装有输送电机(782),所述输送电机(782)的动力输出端与其中一第三转动轴(783)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架(781)中部上方还安装有支撑板(78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668295.0U CN220282589U (zh) | 2023-06-28 | 2023-06-28 | 一种物料输送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668295.0U CN220282589U (zh) | 2023-06-28 | 2023-06-28 | 一种物料输送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282589U true CN220282589U (zh) | 2024-01-02 |
Family
ID=89344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668295.0U Active CN220282589U (zh) | 2023-06-28 | 2023-06-28 | 一种物料输送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282589U (zh) |
-
2023
- 2023-06-28 CN CN202321668295.0U patent/CN22028258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172500U (zh) | 一种升降交换过渡装置 | |
CN110893978B (zh) | 免托盘干燥车承载上下架系统 | |
CN114476621B (zh) | 一种输送机及智慧仓储系统 | |
CN210285746U (zh) | 一种高铁物流装卸系统 | |
CN220282589U (zh) | 一种物料输送线 | |
JPS6319410B2 (zh) | ||
CN211254513U (zh) | 自动拆码垛装卸车系统 | |
CN117088152A (zh) | 一种带托盘的成垛物料整车装卸装置及其装卸方法 | |
US3485390A (en) | Storage system with a transfer mechanism for an article handling vehicle | |
CN219949454U (zh) | 一种新型消防伸缩机 | |
CN220485215U (zh) | 一种物料升降装置 | |
CN220011171U (zh) | 一种物料输送转向装置 | |
CN220949644U (zh) | 一种仓库用装卸货平台 | |
CN221479393U (zh) | 一种便于叉车装卸工作的输送设备 | |
CN220765636U (zh) | 一种料盘上下料升降结构 | |
JPS61111296A (ja) | ロ−ル移送装置 | |
CN221821779U (zh) | 运输小车以及轧钢车间移送系统 | |
CN215624854U (zh) | Agv托盘转运系统 | |
CN220765524U (zh) | 一种自动化升降输送机构 | |
CN211971123U (zh) | 一种托盘暂储框及包含该托盘暂储框的装卸货系统 | |
CN212769624U (zh) | 一种货物升降传输机构 | |
CN220844318U (zh) | 一种自动平层的物料提升机 | |
CN115417191B (zh) | 柔性装车平台 | |
JP3010649B2 (ja) | 移動槽台車の移載装置 | |
CN221499830U (zh) | 一种自动封箱码垛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