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82232U - 一种瓶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瓶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82232U
CN220282232U CN202321652684.4U CN202321652684U CN220282232U CN 220282232 U CN220282232 U CN 220282232U CN 202321652684 U CN202321652684 U CN 202321652684U CN 220282232 U CN220282232 U CN 2202822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cylinder
cap
upper cover
seal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5268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仁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65268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822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822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822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瓶盖,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它包括下盖和上盖,下盖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拧盖最高点提示部,第二连接部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槽和溢出口,上盖包括密封筒和位于密封筒外侧的密封环,密封筒的底部与连接槽相连接,密封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上盖相对下盖向上移动能够使密封筒的底部与连接槽分离以使物料从溢出口流入瓶身中,上盖移动至拧盖最高点提示部的过程中第一密封圈均能够与第一连接部的内侧壁保持密封接触,瓶盖在使用时只需要将上盖拧开这一个步骤,即可对瓶身进行摇晃,而不需要将上盖拧开使物料流入瓶身后再将上盖拧回才能进行瓶身的摇晃,减少了复杂的使用步骤。

Description

一种瓶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瓶盖。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盛装饮料、药物等混合液的容器通常由容器体和瓶盖两部分组成,容器体中装有的饮料、药物等混合液体通常是在工厂车间里用溶剂和添加物调配而成,消费者打开瓶盖即可饮用。由于有些物料不能长期在水溶液中保存的特殊性,所以就需要将添加的固体饮料与溶剂分别放置,饮用时将固体饮料放入溶剂中,摇匀使固体饮料全部溶化在溶剂中再使用。为了方便使用,常将固体饮料放在有特殊结构的瓶盖中,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方便使用和便于固体饮料的长期保存。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此类瓶盖在实际使用时,通常需要先将瓶盖拧开,使瓶盖中物料流入瓶身中,然后再将瓶盖拧紧,才能够对瓶身进行摇晃,使物料与瓶身中的液体混合均匀,此处在拧开后又重新进行拧紧的步骤是为了避免在瓶身摇晃时瓶盖脱落或者瓶身中液体溢出,但是重新拧紧瓶盖的步骤较为繁琐,增大了使用的复杂程度,影响了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瓶盖,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瓶盖在拧开后还需要重新拧紧才能够对瓶身进行摇晃,较为繁琐,增大了使用的复杂程度,影响了使用体验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瓶盖,包括下盖和上盖,所述下盖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上盖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拧盖最高点提示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瓶身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槽和溢出口;
所述上盖包括密封筒和位于所述密封筒外侧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筒的底部与所述连接槽相连接,物料初始存放在所述密封筒与所述下盖围合形成的腔体内,所述密封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所述上盖相对所述下盖向上移动能够使所述密封筒的底部与所述连接槽分离以使物料从所述溢出口流入所述瓶身中,所述上盖移动至所述拧盖最高点提示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密封圈均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侧壁保持密封接触。
优选地,所述上盖还包括上盖外筒和上盖顶,所述密封筒、所述密封环和所述上盖外筒的顶部均与所述上盖顶相连接,所述上盖外筒设置在所述密封环的外侧,所述上盖外筒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上盖外筒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形成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盖还包括防盗环,所述防盗环与所述上盖外筒的底部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密封环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内连接筒和连接在所述内连接筒外侧的外连接筒,所述内连接筒的底部设置有密封仓,所述密封仓的底部内侧开设有所述连接槽和若干个所述溢出口,所述外连接筒与所述瓶身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密封仓与所述内连接筒一体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密封仓的底部中心设置有凸起部。
优选地,所述外连接筒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连接螺纹和限位卡环,所述连接螺纹位于所述限位卡环的上方,所述连接螺纹与所述瓶身螺纹连接,所述限位卡环与所述瓶身卡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瓶盖在使用时,首先需要拧开上盖,在拧开过程中上盖相对下盖向上移动,能够使密封筒的底部与连接槽分离,初始存放在密封筒与上盖围合形成的腔体内的物料能够从溢出口流入瓶身中,同时通过预设好的第一密封圈与拧盖最高点提示部之间的初始相对位置,能够实现在上盖移动至拧盖最高点提示部的过程中,第一密封圈始终与第一连接部的内侧壁保持密封接触,在保持密封接触的状态下,上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与下盖之间的连接,从而有效避免上盖在摇晃的过程中发生脱落,也能够避免液体溢出;
因此,瓶盖在使用时只需要将上盖拧开这一个步骤,并且将拧开距离控制在初始状态至拧盖最高点提示部的范围内,即可对瓶身进行摇晃,在简单摇晃瓶身后即可使浓缩液体或固体与瓶身中的液体进行混合,直接饮用,而不需要将上盖拧开使物料流入瓶身后再将上盖拧回才能进行瓶身的摇晃,减少了复杂的使用步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盖的正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盖的剖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的剖视结构图;
图中1、下盖;11、第一连接部;111、拧盖最高点提示部;12、第二连接部;121、内连接筒;122、外连接筒;1221、连接螺纹;1222、限位卡环;123、密封仓;1231、连接槽;1232、溢出口;1233、凸起部;
2、上盖;21、密封筒;22、密封环;221、第一密封圈;222、第二密封圈;23、上盖外筒;24、上盖顶;25、防盗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侧向”、“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到了一种瓶盖,包括下盖1和上盖2,下盖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第一连接部11与上盖2相连接,此处连接优选为螺纹连接,使上盖2与下盖1之间能够通过旋拧形成相对移动;
第一连接部1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拧盖最高点提示部111,此处拧盖最高点提示部111主要起到提示作用,在上盖2相对下盖1旋拧产生相对移动的过程中,能够逐渐显露出拧盖最高点提示部111,拧盖最高点提示部111可优选采用雕刻或者印刷的方式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1的外侧壁表面,使显示效果更加清晰;
第二连接部12与瓶身相连接,此处连接优选为固定连接,使得下盖1能够紧固的连接在瓶身上,不会与瓶身产生分离,第二连接部12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槽1231和溢出口1232;
上盖2包括密封筒21和位于密封筒21外侧的密封环22,在上盖2与下盖1连接时,密封筒21的底部与连接槽1231相连接,此处连接优选为插接,使连接牢固,并且使物料不会从连接处流出,物料初始存放在密封筒21与下盖1围合形成的腔体内,在上盖2与下盖1紧密连接时,密封筒21与下盖1紧密接触,此时腔体内的物料无法从溢出口1232溢出,密封环2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21,第一密封圈221能够与第一连接部11的内侧壁相接触,从而保持密封,第一密封圈221与拧盖最高点提示部111之间的初始相对位置能够进行预设;
瓶盖在使用时,首先需要拧开上盖2,在拧开过程中上盖2相对下盖1向上移动,能够使密封筒21的底部与连接槽1231分离,初始存放在密封筒21与上盖2围合形成的腔体内的物料能够从溢出口1232流入瓶身中,同时通过预设好的第一密封圈221与拧盖最高点提示部111之间的初始相对位置,能够实现在上盖2移动至拧盖最高点提示部111的过程中,第一密封圈221始终与第一连接部11的内侧壁保持密封接触,在保持密封接触的状态下,上盖2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与下盖1之间的连接,从而有效避免上盖2在摇晃的过程中发生脱落,也能够避免液体溢出;
因此,通过使用本实施例提到的瓶盖,只需要将上盖2拧开这一个步骤,并且将拧开距离控制在初始状态至拧盖最高点提示部111的范围内,即可对瓶身进行摇晃,在简单摇晃瓶身后即可使浓缩液体或固体与瓶身中的液体进行混合,直接饮用,而不需要将上盖2拧开使物料流入瓶身后再将上盖2拧回才能进行瓶身的摇晃,减少了复杂的使用步骤;
本实施例中,物料优选为浓缩液体饮料或浓缩固体饮料,瓶盖通过采用下盖1与上盖2的分体式设计,在上盖2与下盖1之间的容纳腔体内灌装浓缩液体饮料或浓缩固体饮料,通过后期在需要饮用时再进行直接混合的方式,减少了防腐剂的使用,更减少了饮料中添加剂的使用,使饮料更有益于人体的健康,可以有效解决部分饮品不能长期与其他液体融合的问题。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上盖2还包括上盖外筒23和上盖顶24,密封筒21、密封环22和上盖外筒23的顶部均与上盖顶24相连接,上盖外筒23设置在密封环22的外侧,上盖外筒23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第一连接部1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上盖外筒23与第一连接部11形成螺纹连接,从而实现上盖2与下盖1之间的螺纹连接,上盖外筒23的外侧壁优选设置有防滑条纹,从而有利于人手施力对上盖2进行旋拧。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上盖2还包括防盗环25,防盗环25与上盖外筒23的底部相连接,并且优选为间断点的形式,拧开上盖2后,防盗环25即可卡在下盖1的顶部。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密封环22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22,第二密封圈222位于第一密封圈221的上方,第二密封圈222与第一密封圈221相比,虽然都是起到密封作用,但是对应于不同的应用场景,由于第二密封圈222位于更加靠上的位置,与上盖2与下盖1之间的连接处更近,第二密封圈222主要对应于上盖2未拧开之前的运输和存放过程,有效避免液体溢出。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二连接部12包括内连接筒121和连接在内连接筒121外侧的外连接筒122,内连接筒121的底部设置有密封仓123,密封仓123的底部内侧开设有连接槽1231和若干个溢出口1232,密封筒21能够插设在连接槽1231内,然后形成良好的密封,同时将溢出口1232封闭,密封筒21与连接槽1231分离后,密封解除,物料能够从溢出口1232流入瓶身内,进行后续摇晃混合的操作,密封仓123的底部中心设置有凸起部1233;
外连接筒122与瓶身相连接,外连接筒12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连接螺纹1221和限位卡环1222,连接螺纹1221位于限位卡环1222的上方,连接螺纹1221与瓶身螺纹连接,螺纹连接易于下盖1与瓶身的初始连接,限位卡环1222与瓶身卡合连接,通过卡合连接形成下盖1与瓶身之间的紧固连接,避免下盖1在上盖2旋拧时发生相对转动或移动。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密封仓123与内连接筒121之间的连接方式优选为一体式连接,除此之外,外连接筒122与内连接筒121之间的连接以及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12之间的连接均优选采用一体式连接,如此设置,能够使下盖1在制作时采用一体成型的制作工艺,有效提升下盖1的结构强度,同时还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部分密封仓与内连接筒121之间采用卡接连接等连接方式需要分别生产制作导致成本增加工艺复杂的问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盖(1)和上盖(2),所述下盖(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与所述上盖(2)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拧盖最高点提示部(111),所述第二连接部(12)与瓶身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2)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槽(1231)和溢出口(1232);
所述上盖(2)包括密封筒(21)和位于所述密封筒(21)外侧的密封环(22),所述密封筒(21)的底部与所述连接槽(1231)相连接,物料初始存放在所述密封筒(21)与所述下盖(1)围合形成的腔体内,所述密封环(2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21);
所述上盖(2)相对所述下盖(1)向上移动能够使所述密封筒(21)的底部与所述连接槽(1231)分离以使物料从所述溢出口(1232)流入所述瓶身中,所述上盖(2)移动至所述拧盖最高点提示部(111)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密封圈(221)均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内侧壁保持密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还包括上盖外筒(23)和上盖顶(24),所述密封筒(21)、所述密封环(22)和所述上盖外筒(23)的顶部均与所述上盖顶(24)相连接,所述上盖外筒(23)设置在所述密封环(22)的外侧,所述上盖外筒(23)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上盖外筒(23)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形成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还包括防盗环(25),所述防盗环(25)与所述上盖外筒(23)的底部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22)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22),所述第二密封圈(222)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221)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2)包括内连接筒(121)和连接在所述内连接筒(121)外侧的外连接筒(122),所述内连接筒(121)的底部设置有密封仓(123),所述密封仓(123)的底部内侧开设有所述连接槽(1231)和若干个所述溢出口(1232),所述外连接筒(122)与所述瓶身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仓(123)与所述内连接筒(121)一体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仓(123)的底部中心设置有凸起部(1233)。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筒(12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连接螺纹(1221)和限位卡环(1222),所述连接螺纹(1221)位于所述限位卡环(1222)的上方,所述连接螺纹(1221)与所述瓶身螺纹连接,所述限位卡环(1222)与所述瓶身卡合连接。
CN202321652684.4U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瓶盖 Active CN2202822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2684.4U CN220282232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瓶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2684.4U CN220282232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瓶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82232U true CN220282232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30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52684.4U Active CN220282232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瓶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822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79566B2 (en) Connector device for sealing and dispensing freeze-dried preparations
CN209905455U (zh) 一种瓶盖
CN220282232U (zh) 一种瓶盖
WO2021078017A1 (zh) 一种加料盖
CN211443388U (zh) 一种加料盖
KR20110137003A (ko) 용기마개 및 그가 결합된 용기
CN208278682U (zh) 一种能够自喷液态溶质的即时冲调饮料瓶
US20060231428A1 (en) Powder/liquid dispenser
CN208699573U (zh) 一种饮料瓶盖
CN210823668U (zh) 两种内容物混合容器
CN211130036U (zh) 端盖组件及利用该端盖组件的容器
CN201647325U (zh) 一种能够存放添加剂的瓶盖
CN216003702U (zh) 瓶盖及具有其的饮料瓶
CN215555651U (zh) 一种饮料瓶盖
CN219296122U (zh) 一种组合盖
CN220148063U (zh) 一种内置分层容腔旋开型饮料瓶
CN217125650U (zh) 一种固体饮料瓶盖
CN219278231U (zh) 一种新型瓶盖结构
CN213385564U (zh) 一种化妆品瓶盖
CN211076984U (zh) 一种多功能瓶盖
CN214216775U (zh) 一种瓶盖
CN220722010U (zh) 一种容剂盖
CN217754894U (zh) 化妆品盛装瓶
CN218878111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储物盖组件
CN220663452U (zh) 一种出液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