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75635U - 一种钳头组件及包含其的取样钳和热活检钳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钳头组件及包含其的取样钳和热活检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75635U
CN220275635U CN202321530567.0U CN202321530567U CN220275635U CN 220275635 U CN220275635 U CN 220275635U CN 202321530567 U CN202321530567 U CN 202321530567U CN 220275635 U CN220275635 U CN 2202756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clamping pieces
sleeve
tail
force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3056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缪东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Weidekang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Weidekang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Weidekang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Weidekang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3056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756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756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756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钳头组件及包含其的取样钳和热活检钳,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夹片和适于牵拉所述夹片的牵拉件;每个所述夹片包括由近端向远端延伸的头部和尾部,自由状态下,两个尾部相互远离,以使两个夹片的头部张开;所述牵拉件包括位于两个尾部两侧的挡板,两个所述尾部具有贯通的矩形孔,至少其中一个挡板具有与所述矩形孔配合的插接部。本实用新型中两个夹片可以自动张开,从而简化部件配合关系,同时避免夹片侧歪导致两个夹片的头部错开,提高了所述钳头组件的装配精度和装夹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钳头组件及包含其的取样钳和热活检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钳头组件及包含其的取样钳和热活检钳。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由于内窥镜手术作为一种新型手术且具有手术创口小、病患痛苦小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而取样钳和热活检钳是临床内窥镜检查中的必备工具,其实现了小创伤、小痛苦的检查过程,从而得到广泛使用,当医生或病人希望对腔道内的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检查时,取样钳和热活检钳可以通过内窥镜钳道到达病变部位并刮取病变组织,以供病理检查。
取样钳和热活检钳的钳头结构较为相似,主要通过两个夹片的张开和闭合实现组织的收容以及刮取采样,现有技术中的钳头结构都是通过四连杆控制夹片运动,由于取样钳/热活检钳需要穿过内窥镜细长狭小的钳道进入人体自然腔道内,因此钳头结构整体尺寸需要被设计得很小,导致四连杆的尺寸也很小,直接影响四连杆的结构强度和制造难度,此外,四连杆结构里面包含多个销钉,对于装配工的视力要求很高,组装精度也会直接影响到钳头的开合顺畅度,为此,现有技术也存在提出通过简单铰接方式将两个夹片连接的方案,但是两个夹片为侧向交叉铰接(也就是铰接轴与夹片的开合方向垂直),这样不需要考虑夹片的头部侧歪的现象,但是这种连接方式下,夹片不具有自动张开的能力,因此需要在两个夹片之间设置控制部件,帮助两个夹片张开,这就增加了夹片与控制部件的配合,为钳头结构的装配和制造增加了难度,制造成本难以降低。
综上所述,如何设计一种能够简化结构,同时又能避免夹片侧歪的钳头结构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钳头结构部件配合复杂,装配和制造难度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钳头组件及包含其的取样钳和热活检钳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钳头组件,包括相对布置两个夹片和适于牵拉所述夹片的牵拉件;还包括中空设计的套筒,两个夹片至少部分位于套筒内;当操作所述牵拉件带动夹片向套筒内移动时,所述套筒迫使两个夹片的头部逐渐闭合;每个所述夹片包括位于近端的头部和自近端向远端延伸的尾部,当所述夹片从所述套筒推出时,两个尾部相互远离,以使两个夹片的头部张开;所述牵拉件包括将两个尾部夹在中间的挡板,两个所述尾部具有贯通的矩形孔,至少其中一个挡板具有与所述矩形孔配合的插接部。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尾部的远端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尾部的远端相对贴合。
进一步的,两个夹片的头部和尾部沿相同方向相对布置,且所述矩形孔的纵向轴线与两个夹片的布置方向平行。
进一步的,其中一个挡板具有与矩形孔同轴布置的配合孔,另一个挡板的插接部依次穿过两个矩形孔和所述配合孔。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挡板均包含插接部和与插接部连接的杆部,两个插接部均穿过两个尾部的矩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尾部设有镂空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头部的远端具有侧向凸起的凸肩,当所述夹片闭合时,所述凸肩与所述套筒的近端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近端设有隔板,所述夹片从所述隔板的两侧伸入所述套筒内。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上具有向套筒外部延伸的定位针头。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取样钳,包括控制手柄、转接组件和以上所述的钳头组件,控制手柄和钳头组件固定于转接组件两端,控制手柄上具有轴向往复滑动的滑环,滑环通过牵引丝与牵拉件连接,并驱动牵拉件轴向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热活检钳,包括控制手柄、转接组件、电极组件和以上所述的钳头组件,控制手柄和钳头组件转动连接于转接组件两端,控制手柄上具有轴向往复滑动的滑环,滑环通过牵引丝与牵拉件连接,并驱动牵拉件轴向往复运动或者旋转运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套筒和转接组件的T型管,所述T型管的小直径段与套筒固定,T型管的大直径段容纳在转接组件中并与转接组件转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两个夹片相对布置,当夹片处于自由状态时,两个夹片可以依靠尾部的排斥力相互远离,实现自动张开,从而简化部件配合关系,同时夹片与牵拉件通过矩形孔连接,避免夹片侧歪导致两个夹片的头部错开,提高了所述钳头组件的装配精度和装夹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中两个夹片的尾部连接固定,使两个夹片成为一体式结构,从而减少了装配工序。
(3)本实用新型中的夹片尾部还设有镂空区域,减少了头部收回到套筒过程中的应力,重复开合更加顺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对应的钳头组件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1中第一挡板的立体图;
图4是图1中第二挡板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例一中矩形孔为长方形孔时的夹片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种矩形孔为正方形孔时的夹片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三中一体式夹片的立体图;
图8是使用实施例二中的牵拉件结构的钳头组件主视图;
图9是图8的B-B向剖视图;
图10是图8所示钳头组件与套筒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二中的牵拉件立体图;
图12是实施例七所述的钳头组件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取样钳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活检钳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a处放大图;
图16是钳头组件闭合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中T型管的示意图。
图中,1、夹片,101、头部,102、尾部,2、牵拉件,3、第一挡板,4、第二挡板,5、矩形孔,6、插接部,7、配合孔,8、折弯段,9、杆部,10、连接段,11、镂空区域,12、凸肩,13、隔板,14、定位针头,15、控制手柄,16、转接组件,17、牵引丝,18、滑环,19、电极组件,20、套筒,21、钳头组件,22、T型管,2201、小直径段,2202、大直径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近端是指手术时靠近人体组织的一端,所述远端是指手术时远离人体组织的一端,所述向前是指由远端向近端的方向,所述向后是指由近端向远端的方向。
一种钳头组件,包括相对布置两个夹片1和适于牵拉夹片1的牵拉件2;还包括中空设计的套筒20,两个夹片1至少部分位于套筒20内;当操作牵拉件2带动夹片1向套筒20内移动时,套筒20迫使两个夹片1的头部101逐渐闭合;每个夹片1包括位于近端的头部101和自近端向远端延伸的尾部102,当夹片1从套筒20推出时,两个尾部102相互远离,以使两个夹片1的头部101张开;两个夹片1相对布置是指夹片1的头部101和尾部102均相对布置,当向套筒20内移动夹片1时,套筒20迫使两个夹片1的头部101闭合(如图16所示)当向前推出牵拉件2时,两个夹片1的尾部102逐渐伸出套筒20,使夹片1脱离套筒20的限制,两个夹片1依靠尾部102的相互排斥力就可以恢复至初始形状,使夹片1在自由状态下处于张开状态,从而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结构辅助夹片1张开,从而简化钳头组件结构。
牵拉件2包括将两个尾部102夹在中间的挡板,两个尾部102具有贯通的矩形孔5,至少其中一个挡板具有与矩形孔5配合的插接部6。插接部6的形状与矩形孔5的形状相同,插接部6与矩形孔5的配合使牵拉件2与两个夹片1连接,对夹片1起到轴向牵拉作用,两个挡板位于两个尾部102的两侧,可以适当控制两个夹片1的位置,避免夹片1与插接部6脱离,矩形孔5即横截面为矩形的孔,所述矩形可以为长方形(如图5所示),也可以是正方形(如图6所示)。与常规的圆形截面相比,矩形截面的配合可以避免夹片1绕矩形孔5的纵向轴线旋转,从而避免夹片1侧歪导致两个夹片1错开的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在夹片1被推出套筒20时,两个夹片1依靠尾部102的近端的相互张开带动头部101的张开,不需要辅助结构,因此结构更简单,安装更方便。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两个夹片1的位置关系,并通过简单的牵拉件2与夹片1的配合实现钳头组件的张开与闭合,并能够保证夹持精度。由于连接结构简单,因此所述钳头组件的制造成本和装配难度可以大大降低,钳头组件的结构强度也能够得到保障。
作为优选的,两个夹片1的头部101和尾部102沿相同方向相对布置,且矩形孔5的纵向轴线与两个夹片1的布置方向平行,即矩形孔5沿夹片1的厚度方向贯穿夹片1,并将两个夹片1连接,此时,两个夹片1的头部101和尾部102不存在侧向翻折,而是由近端至远端均沿两者相对开合方向布置,尾部102的远端相抵,这样就避免了尾部102自身旋转导致头部101无法自动张开的状况发生,不需要通过额外的部件带动夹片1张开,因此牵拉件2只需要带动夹片1轴向运动,牵拉件2与夹片1之间的配合精度较低,装配简单,钳头组件21张开和闭合过程更顺畅。
实施例一
一种钳头组件,包括相对布置两个夹片1和适于牵拉夹片1的牵拉件2;还包括中空设计的套筒20,两个夹片1至少部分位于套筒20内;当操作牵拉件2带动夹片1向套筒20内移动时,套筒20迫使两个夹片1的头部101逐渐闭合;每个夹片1包括由近端向远端延伸的头部101和尾部102,自由状态下,两个尾部102相互远离,以使两个夹片1的头部101张开;如图1-图4所示,两个夹片1沿左右方向相对布置,两个头部101呈包覆式配合,夹片1的尾部102为向外扩张的曲形结构,当两个尾部102的远端贴合时,两个尾部102的近端则向外张开,与两个尾部102连接的头部101则呈张开状态。
牵拉件2包括位于两个尾部102两侧的挡板,两个尾部102具有沿夹片1开合方向贯通的矩形孔5,至少其中一个挡板具有与矩形孔5配合的插接部6。如图2所示,两个夹片1沿左右方向张开或者闭合,矩形孔5也沿左右方向贯通,位于左侧的挡板为第一挡板3,位于右侧的挡板为第二挡板4。
本实施例中的两个夹片1为分体式结构,即两个夹片1非一体成型结构,而是通过与牵拉件2的连接实现轴向同步运动,两个夹片1的尾部102远端具有轴向延伸的连接段10,两个连接段10保持平行贴合,尾部102的曲形扩张区域主要位于连接段10的上方,如图2所示,在夹片1张开和闭合时,两个连接段10都处于靠近贴合状态,矩形孔5位于连接段10上,两个连接段10夹在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4之间,两个挡板的下端可以连接,也可以分别与后方的牵引丝17连接。
本实施例的牵拉件2中仅第二挡板4上设置插接部6,如图2-图4所示,第一挡板3具有与矩形孔5同轴布置的配合孔7,第二挡板4的插接部6依次穿过两个矩形孔5和配合孔7,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4的下方优选折弯贴合,便于两个挡板的固定,也可以保证两个挡板同步牵拉,另外,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4下部的折弯段8位于夹片1的下方,在推出夹片1时,可以对夹片1起到推动作用,减小插接部6的受力大小。
本实施例中套筒20为轴向贯通的管状结构,两个夹片1优选采用软夹,夹片1伸出套筒20后可以自动恢复至初始形状。
作为优选的,头部101的远端具有侧向凸起的凸肩12,当夹片1闭合时,凸肩12与套筒20的近端抵接,可以提醒术者已经闭合,完成了目标组织刮削取样,可以取出器械将刮取的组织进行化验。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牵拉件2结构不同,具体是指:如图11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两个所述挡板均包含插接部6和与插接部6连接的杆部9,杆部9位于插接部6的下方,两个插接部6均穿过两个尾部102的矩形孔5,如图8所示,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4沿前后方向排布,两个挡板的插接部6分别从左右两侧插入两个矩形孔5。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中的两个挡板结构相同,便于批量制作,且两个插接部6的连接可以起到双重保障的作用,避免夹片1脱开。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两个夹片1由分体式结构改为一体式结构,具体是指,如图7所示,两个夹片1的尾部102远端连接固定。矩形孔5位于两个尾部102连接处的上方。当两个夹片1张开时,两个夹片1的尾部102也相互远离。采用一体式夹片1可以减少装配工序。
本实施例中,尾部102可以由近端至远端呈曲形,也可以在尾部102的下部设置轴向延伸的连接段10,两个连接段10相互固定。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在上述三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尾部102还设有镂空区域11,如图7所示,镂空区域11位于矩形孔5的上方,镂空区域11的设计减小了钳头组件收回至套筒20过程中的应力,重复开合更加顺滑。另外,镂空区域11的存在,也使得夹片1在闭合刮取组织进行采样的时候,给予其他组织让位的空间,避免在刮取采样的过程中对其他正常人体组织造成不必要的硬拉扯损伤。
实施例五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套筒20的近端设有隔板13,夹片1从隔板13的两侧伸入套筒20内。隔板13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两个夹片1的张开,与现有技术相比,隔板13为固定结构,不需要与夹片1运动配合,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安装隔板13后,夹片1可以采用软夹,也可以采用较难变形的硬夹。
实施例六
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隔板13上具有向套筒20外部延伸的定位针头14,当所述钳头组件到达目标组织时,张开两个夹片1,定位针头14露出,可以将定位针头14扎在目标组织上,对目标组织进行定位,便于准确夹持目标组织并完成刮取采样。如图12所示,定位针头14为前端削尖的扁平状结构。
实施例七
一种取样钳,包括以上所述的钳头组件,如图13所示,所述取样钳通常还包括控制手柄15和转接组件16,控制手柄15和钳头组件21位于转接组件16两端,控制手柄15通过牵引丝17与牵拉件2连接,并驱动牵拉件2轴向往复运动。控制手柄15上具有轴向往复滑动的滑环18,通过滑环18的往复运动带动牵引丝17、牵拉件2和钳头组件21往复运动。转接组件16为固定件,当使用取样钳进行手术时,控制手柄15处于人体外部,转接组件16位于人体内部,固定的转接组件16可以降低器械与人体组织的摩擦。
实施例八
一种热活检钳,包括以上所述的钳头组件21,如图14和图15所示,所述热活检钳同样也包括控制手柄15和转接组件16,与取样钳不同的是,热活检钳的控制手柄15上还设有电极组件19,电极组件19通过金属的牵引丝17与夹片1电连接,电极组件19通电后对钳头组件21进行加热。另外,热活检钳中的钳头组件21和控制手柄15与转接组件16还可以相对转动,控制手柄15整体旋转,从而依次通过滑环18和牵引丝17带动钳头组件21旋转。如图15和图17所示,套筒20通过T型管22与转接组件16转动连接,当控制手柄15旋转时,牵引丝17带动夹片1旋转,夹片1带动套筒20一同旋转。具体来说,T型管22的小直径段2201从转接组件16中伸出进入到套筒20之中,通过铆压或者激光焊接等方式将T型管22的小直径段2201与套筒20进行相对固定,而T型管22的大直径段2202则容纳在转接组件16之中,T型管22的大直径段2202悬置在转接组件16之中,并可相对转接组件16转动。由于T型管22的大直径段2202直径比转接组件16的出口直径大,T型管22的大直径段2202端面与转接组件16的出口内侧端面抵接,因此当T型管22的小直径段2201与套筒20相对固定之后,钳头组件21并不会从转接组件16上掉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1)

1.一种钳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头组件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夹片(1)和适于牵拉所述夹片(1)的牵拉件(2);
还包括中空设计的套筒(20),两个夹片(1)至少部分位于套筒(20)内;当操作所述牵拉件(2)带动夹片(1)向套筒(20)内移动时,所述套筒(20)迫使两个夹片(1)的头部(101)逐渐闭合;
每个所述夹片(1)包括位于近端的头部(101)和自近端向远端延伸的尾部(102),当所述夹片(1)从所述套筒(20)推出时,两个尾部(102)相互远离,以使两个夹片(1)的头部(101)张开;
所述牵拉件(2)包括将两个尾部(102)夹在中间的挡板,两个所述尾部(102)具有贯通的矩形孔(5),至少其中一个挡板具有与所述矩形孔(5)配合的插接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头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尾部(102)的远端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头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夹片(1)的头部(101)和尾部(102)沿相同方向相对布置,且所述矩形孔(5)的纵向轴线与两个夹片(1)的布置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挡板具有与矩形孔(5)同轴布置的配合孔(7),另一个挡板的插接部(6)依次穿过两个矩形孔(5)和所述配合孔(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头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板均包含插接部(6)和与插接部(6)连接的杆部(9),两个插接部(6)均穿过两个尾部(102)的矩形孔(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102)设有镂空区域(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101)的远端具有侧向凸起的凸肩(12),当所述夹片(1)闭合时,所述凸肩(12)与所述套筒的近端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钳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0)的近端具有向套筒(20)外部延伸的定位针头(14)。
9.一种取样钳,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手柄(15)、转接组件(16)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钳头组件,控制手柄(15)和钳头组件(21)固定于转接组件(16)两端,控制手柄(15)上具有轴向往复滑动的滑环(18),滑环(18)通过牵引丝(17)与牵拉件(2)连接,并驱动牵拉件(2)轴向往复运动。
10.一种热活检钳,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手柄(15)、转接组件(16)、电极组件(19)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钳头组件,控制手柄(15)和钳头组件(21)转动连接于转接组件(16)两端,控制手柄(15)上具有轴向往复滑动的滑环(18),滑环(18)通过牵引丝(17)与牵拉件(2)连接,并驱动牵拉件(2)轴向往复运动或者旋转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活检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套筒(20)和转接组件(16)的T型管(22),所述T型管(22)的小直径段(2201)与套筒(20)固定,T型管(22)的大直径段(2202)容纳在转接组件(16)中并与转接组件(16)转动配合。
CN202321530567.0U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钳头组件及包含其的取样钳和热活检钳 Active CN2202756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30567.0U CN220275635U (zh)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钳头组件及包含其的取样钳和热活检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30567.0U CN220275635U (zh)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钳头组件及包含其的取样钳和热活检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75635U true CN220275635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27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30567.0U Active CN220275635U (zh)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钳头组件及包含其的取样钳和热活检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756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31131B2 (en) In vivo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end effector assembly and laparoscopic surgical instrument and methods therefor
JP3708552B2 (ja) 内視鏡バイオプトーム及び顎部組立体
JP4302602B2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及び内視鏡処置システム並びに支持アダプタ
KR19980701687A (ko) 생체검사 기구와 장치 및 그 검사 방법
US9993233B2 (en) Large capacity biopsy forceps
CN220423920U (zh) 一种双拉杆钳头组件及包含其的取样钳和热活检钳
CN112672700A (zh) 连发施夹钳和连发施夹钳送料装置
CN220275635U (zh) 一种钳头组件及包含其的取样钳和热活检钳
EP3967243B1 (en) Biopsy forceps and jaw assembly thereof
CN220141712U (zh) 一种钳头组件及包含其的取样钳和热活检钳
CN113812987A (zh) 活检钳
CN220141713U (zh) 一种防脱钩钳头组件及包含其的取样钳和热活检钳
CN216294134U (zh) 胃肠道取样钳
CN108742735A (zh) 一种固定装置
CN210077720U (zh) 活检钳及活检系统
CN112168236A (zh) 侧取样活检钳
CN212307914U (zh) 一种活检钳的钳头组件及活检钳
CN110876631A (zh) 一次性活检钳
CN215688094U (zh) 自锁式可注液热活检钳
CN214387539U (zh) 一种自锁定活检钳
CN217338732U (zh) 具有牵引功能的软组织夹
CN215778284U (zh) 一次性使用内窥镜取样钳
CN210811217U (zh) 一次性活检钳
CN214387540U (zh) 一种自锁定活检钳
CN217430107U (zh) 一种头部角度可调的半月板篮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