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67529U - 一种百叶转角码及百叶转角组合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百叶转角码及百叶转角组合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67529U
CN220267529U CN202223319037.XU CN202223319037U CN220267529U CN 220267529 U CN220267529 U CN 220267529U CN 202223319037 U CN202223319037 U CN 202223319037U CN 220267529 U CN220267529 U CN 2202675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corner
shutter
arm
clamp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1903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学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31903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675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675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675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百叶转角码,用于在转角处夹持固定至少两根百叶框条。百叶转角码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及转角补偿部。第一夹持部沿第一方向在第一平面内延伸,且用于夹持固定第一百叶框条。第二夹持部沿第二方向在第二平面内延伸,且用于夹持固定第二百叶框条。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相互夹设一夹角。夹角设置在百叶转角码的内侧。转角补偿部分别连接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且设置于百叶转角码的内侧,以分别抵接第一百叶框条和第二百叶框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百叶转角码,其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分别沿第一平面及第二平面延伸,从而将两根位于不同平面内的百叶框条在转角处安装连接。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百叶转角组合件。

Description

一种百叶转角码及百叶转角组合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百叶转角码及百叶转角组合件。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建筑行业的发展,百叶作为良好的封装和修饰建材得到广泛使用。百叶在使用时,常常需要安装固定在各种不同形状的墙体或其他建筑上。如百叶用于封闭墙体时,通常在转角处设立一根立柱,再将百叶固定连接在立柱上以实现百叶转角处的连接,形成百叶保护框。然而随着长期使用过程中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百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和损坏,当需要更换时,由于百叶固定连接于立柱,拆卸不便,因此,需要将整个百叶窗连同立柱整体更换,更换操作复杂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百叶转角码及百叶转角组合件。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百叶转角码,用于在转角处夹持固定至少两根百叶框条。所述至少两根百叶框条包括第一百叶框条与第二百叶框条。所述百叶转角码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及转角补偿部。所述第一夹持部沿第一方向在第一平面内延伸,且用于夹持固定所述第一百叶框条。所述第二夹持部沿第二方向在第二平面内延伸,且用于夹持固定所述第二百叶框条。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相互夹设一夹角。所述夹角设置在所述百叶转角码的内侧。所述转角补偿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及所述第二夹持部,且设置于所述百叶转角码的所述内侧,以分别抵接所述第一百叶框条和所述第二百叶框条。
可选地,所述夹角大于180度且小于270度,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一端用于夹持固定所述第一百叶框条。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一端用于夹持固定所述第二百叶框条。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二端相互连接,且在所述百叶转角码的外侧共同形成外转角,在所述百叶转角码的所述内侧共同形成内转角。所述转角补偿部设置于所述内转角所在位置。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上侧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上侧面相互平行。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在所述第一夹持部内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夹持部的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夹持部夹持固定所述第一百叶框条时,所述第一百叶框条由所述第一夹持部的所述第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滑插进入所述第一卡槽中。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在所述第二夹持部内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夹持部夹持固定所述第二百叶框条时,所述第二百叶框条由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滑插进入所述第二卡槽中。
可选地,所述第一卡槽包括第一卡槽主体、第一内侧开口及第一入端开口。所述第一卡槽主体在所述第一夹持部内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入端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所述第一端,且连通所述第一卡槽主体。所述第一内侧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内侧,且连通所述第一卡槽主体。所述第二卡槽包括第二卡槽主体、第二内侧开口及第二入端开口。所述第二卡槽主体在所述第二夹持部内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入端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所述第一端,且连通所述第二卡槽主体。所述第二内侧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内侧,且连通所述第二卡槽主体。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还包括第一卡夹。所述第一卡夹用于夹持固定所述第一百叶框条。所述第一卡槽内设于所述第一卡夹中,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卡夹包括第一上夹臂及第一下夹臂。所述第一上夹臂与所述第一下夹臂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外侧相互连接,且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所述内侧相互夹设所述第一内侧开口,且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所述内侧与所述外侧之间的区域相互夹设所述第一卡槽主体。所述第二夹持部还包括第二卡夹。所述第二卡夹用于夹持固定所述第二百叶框条。所述第二卡槽内设于所述第二卡夹中,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卡夹包括第二上夹臂及第二下夹臂。所述第二上夹臂与所述第二下夹臂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外侧相互连接,且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所述内侧相互夹设所述第二内侧开口,且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所述内侧与所述外侧之间的区域相互夹设所述第二卡槽主体。
可选地,所述第一上夹臂包括至少一第一上内凸卡条。所述至少一第一上内凸卡条设置于所述第一上夹臂的里侧壁,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下夹臂包括至少一第一下内凸卡条。所述至少一第一下内凸卡条设置于所述第一下夹臂的里侧壁,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上夹臂包括至少一第二上内凸卡条。所述至少一第二上内凸卡条设置于所述第二上夹臂的里侧臂,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下夹臂包括至少一第二下内凸卡条。所述至少一第二下内凸卡条设置于所述第二下夹臂的里侧臂,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第一上夹臂的第一端设有第一上加强筋。所述第一上加强筋由所述第一夹持部的所述内侧延伸至所述外侧。所述第一下夹臂的第一端设有第一下加强筋。所述第一下加强筋由所述第一夹持部的所述内侧延伸至所述外侧。所述第一上加强筋与所述第一下加强筋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所述外侧相互连接。所述第二上夹臂的第一端设有第二上加强筋。所述第二上加强筋由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所述内侧延伸至所述外侧。所述第二下夹臂的第一端设有第二下加强筋。所述第二下加强筋由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所述内侧延伸至所述外侧。所述第二上加强筋与所述第二下加强筋在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所述外侧相互连接。所述第一上夹臂设有第一上中部标识孔及第一上端部标识孔。所述第一下夹臂设有第一下中部标识孔及第一下端部标识孔。所述第二上夹臂设有第二上中部标识孔及第二上端部标识孔。所述第二下夹臂设有第二下中部标识孔及第二下端部标识孔。所述第一上端部标识孔与所述第二上端部标识孔在所述外转角所在位置相互连通。所述第一下端部标识孔与所述第二下端部标识孔在所述外转角所在位置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百叶转角组合件。所述百叶转角组合件包括至少两根百叶框条及前述的百叶转角码,所述百叶转角码用于在转角处夹持固定所述至少两根百叶框条。
可选地, 所述至少两根百叶框条中每根百叶框条为等截面延伸的长条形结构。所述百叶框条包括主体部及与所述主体部一体成型的插接部。所述主体部包括外显面及内接面。所述插接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内接面。所述插接部与所述主体部的内侧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插接部沿所述百叶框条的延伸方向插接进入所述百叶转角码中。所述主体部设置于所述百叶转角码的内侧。所述插接部的上侧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上扣接槽。所述插接部的下侧设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下扣接槽。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根百叶框条中每根百叶框条为等截面延伸的长条形结构。所述百叶框条沿延伸方向插接进入所述百叶转角码中。所述百叶框条的上侧面设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上扣接槽。所述百叶框条的下侧面设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下扣接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百叶转角码及百叶转角组合件,百叶转角码通过采用沿第一方向在第一平面内延伸的第一夹持部夹持固定第一百叶框条,沿第二方向在第二平面内延伸的第二夹持部夹持固定第二百叶框条,从而将两根位于不同平面内的百叶框条在转角处安装连接。百叶框条插接入百叶转角码中,并与百叶转角码相互卡接,安装稳固且拆装操作简单便捷。此外,百叶转角码的内侧还设有分别连接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的转角补偿部,以在转角处抵接第一百叶框条和第二百叶框条,使百叶转角组合件整体连贯,可有效降低风阻系数,减小风噪。百叶转角码为斜坡式设计,百叶框条插接入百叶转角码中形成的百叶转角组合件遮羞度高,排水速度快,排风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百叶转角组合件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百叶转角组合件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述百叶转角组合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述百叶转角组合件中百叶转角码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5为图1所述百叶转角组合件中百叶转角码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6为图1所述百叶转角组合件中百叶转角码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7为图6所述百叶转角码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百叶转角组合件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述百叶转角组合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所述百叶转角组合件中百叶转角码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11为图8所述百叶转角组合件中百叶转角码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看图1及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百叶转角组合件999。百叶转角组合件999包括两根百叶框条800及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百叶转角码900。百叶转角码900用于在转角处夹持固定两根百叶框条800。
参看图1及图3,两根百叶框条800中每根百叶框条800为等截面延伸的长条形结构。百叶框条800沿延伸方向插接进入百叶转角码中。百叶框条800的上侧面820设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上扣接槽822。百叶框条800的下侧面840设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下扣接槽842。在本实施例中,百叶框条800的数量为两根,在其他实施例中,百叶框条800的数量也可以为三根或更多。
参看图1及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百叶转角码900,用于在转角处夹持固定两根百叶框条800。两根百叶框条800包括第一百叶框条801与第二百叶框条802。百叶转角码900包括第一夹持部100、第二夹持部200及转角补偿部300。结合参看图2,第一夹持部100沿第一方向901在第一平面P1内延伸,且用于夹持固定第一百叶框条801。第二夹持部200沿第二方向902在第二平面P2内延伸,且用于夹持固定第二百叶框条802。第一平面P1与第一夹持部100的上侧面110相互平行。第二平面P2与第二夹持部200的上侧面210相互平行。第一平面P1与第二平面P2相互夹设一夹角a。夹角a设置在百叶转角码900的内侧910。夹角a大于180度且小于270度。转角补偿部300分别连接第一夹持部100及第二夹持部200,且设置于百叶转角码900的内侧910,以分别抵接第一百叶框条801和第二百叶框条802,从而在转角处补偿连接第一百叶框条801及第二百叶框条802,使百叶转角组合件999整体外观连贯美观。在实际使用场景中,转角补偿部300设置于百叶转角码900的内侧910,百叶框条800抵接于转角补偿部300,用于展示给用户的百叶框条800位于百叶转角码900的内侧910,这种结构为阴角。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存在夹角a,使百叶转角码呈斜坡式,百叶框条插接入百叶转角码中构成的百叶转角组合件遮羞度高,排水速度快、排风效果好。
参看图1及图4,第一夹持部100的第一端101用于夹持固定第一百叶框条801,第二夹持部200的第一端201用于夹持固定第二百叶框条802,第一夹持部100的第二端102与第二夹持部200的第二端202相互连接,且在百叶转角码900的外侧920共同形成外转角921,在百叶转角码900的内侧910共同形成内转角911,转角补偿部300设置于内转角911所在位置。
参看图1及图4,第一夹持部100包括第一卡夹120及第一卡槽140。第一卡夹120用于夹持固定第一百叶框条801。第一卡槽140内设于第一卡夹120中,且沿第一方向901延伸。
参看图1及图4,第一卡夹120包括第一上夹臂122及第一下夹臂124。第一上夹臂122与第一下夹臂124于第一夹持部100的外侧相互连接。
参看图1及图4,第一卡槽140包括第一卡槽主体142、第一内侧开口144及第一入端开口146。第一卡槽主体142在第一夹持部100内沿第一方向901延伸至第一夹持部100的第一端101。第一入端开口146设置于第一夹持部100的第一端101,且连通第一卡槽主体142。第一内侧开口144设置于第一夹持部100的内侧,且连通第一卡槽主体142。第一卡夹120的第一上夹臂122与第一下夹臂124于第一夹持部100的内侧相互夹设第一内侧开口144,且于第一夹持部100的内侧与外侧之间的区域相互夹设第一卡槽主体142。
参看图1、图5及图6,第一上夹臂122包括第一上内凸卡条1222、第一上加强筋1224、第一上中部标识孔1226及第一上端部标识孔1228。第一上内凸卡条1222设置于第一上夹臂122的里侧壁1220,且沿第一方向901延伸。第一上加强筋1224设置于第一上夹臂122的第一端1221,第一上加强筋1224由第一夹持部100的内侧延伸至外侧。第一上中部标识孔1226设置于第一上夹臂122的中部,用于查看第一百叶框条801是否安装到位。第一上端部标识孔1228设置于第一上夹臂122的第二端1223。
参看图1、图5及图7,第一下夹臂124包括第一下内凸卡条1242、第一下加强筋1244、第一下中部标识孔1246及第一下端部标识孔1248。第一下内凸卡条1242设置于第一下夹臂124的里侧壁1240,且沿第一方向901延伸。第一下加强筋1244设置于第一下夹臂124的第一端1241,第一下加强筋1244由第一夹持部100的内侧延伸至外侧。第一上加强筋1224与第一下加强筋1244在第一夹持部100的外侧相互连接。相互连接的第一上加强筋1224与第一下加强筋1244可增大第一夹持部100的强度,进一步提高第一百叶框条801的安装稳定性。第一下中部标识孔1246设置于第一下夹臂124的中部,用于查看第一百叶框条801是否安装到位。第一下端部标识孔1248设置于第一下夹臂124的第二端1243。
参看图1及图4,第二夹持部200包括第二卡夹220及第二卡槽240。第二卡夹220用于夹持固定第二百叶框条802。第二卡槽240内设于第二卡夹220中,且沿第二方向902延伸。
参看图1及图4,第二卡夹220包括第二上夹臂222及第二下夹臂224。第二上夹臂222与第二下夹臂224于第二夹持部200的外侧203相互连接。
参看图1及图4,第二卡槽240包括第二卡槽主体242、第二内侧开口244及第二入端开口246。第二卡槽主体242在第二夹持部200内沿第二方向902延伸至第二夹持部200的第一端201。第二入端开口246设置于第二夹持部200的第一端201,且连通第二卡槽主体242。第二内侧开口244设置于第二夹持部200的内侧,且连通第二卡槽主体242。第二卡夹220的第二上夹臂222与第二下夹臂224于第二夹持部200的内侧相互夹设第二内侧开口244,且于第二夹持部200的内侧与外侧之间的区域相互夹设第二卡槽主体242。
参看图1、图5及图6,第二上夹臂222包括第二上内凸卡条2222、第二上加强筋2224、第二上中部标识孔2226及第二上端部标识孔2228。第二上内凸卡条2222设置于第二上夹臂222的里侧壁2220,且沿第二方向902延伸。第二上加强筋2224设置于第二上夹臂222的第一端2221。第二上加强筋2224由第二夹持部200的内侧延伸至外侧。第二上中部标识孔2226设置于第二上夹臂222的中部,用于查看第二百叶框条802是否安装到位。第二上端部标识孔2228设置于第二上夹臂222的第二端2223。第一上端部标识孔1228与第二上端部标识孔2228在外转角921所在位置相互连通。相互连通的第一上端部标识孔1228与第二上端部标识孔2228可用于观察第一百叶框条801及第二百叶框条802是否安装到位,同时具有排水、透气的功能。
参看图1、图5及图7,第二下夹臂224包括第二下内凸卡条2242、第二下加强筋2244、第二下中部标识孔2246及第二下端部标识孔2248。第二下内凸卡条2242设置于第二下夹臂224的里侧壁2240,且沿第二方向902延伸。第二下加强筋2244设置于第二下夹臂224的第一端2241,第二下加强筋2244由第二夹持部200的内侧延伸至外侧。第二上加强筋2224与第二下加强筋2244在第二夹持部200的外侧相互连接。相互连接的第二上加强筋2224与第二下加强筋2244可增大第二夹持部200的强度,进一步提高第二百叶框条802的安装稳定性。第二下中部标识孔2246设置于第二下夹臂224的中部,用于查看第二百叶框条802是否安装到位。第二下端部标识孔2248设置于第二下夹臂224的第二端2243。第一下端部标识孔1248与第二下端部标识孔2248在外转角921所在位置相互连通。相互连通的第一下端部标识孔1248与第二下端部标识孔2248可用于观察第一百叶框条801及第二百叶框条802是否安装到位,同时具有排水、透气的功能。
安装第一百叶框条801时,第一百叶框条801由第一夹持部100的第一入端开口146沿第一方向901滑插进入第一卡槽140中,并与转角补偿部300抵接。第一百叶框条801卡接于第一卡槽主体142内,且上扣接槽822与第一夹持部100的第一上内凸卡条1222卡合,下扣接槽824与第一夹持部200的第一下内凸卡条1242卡合,形成稳固的夹持关系。第一夹持部100的第一内侧开口144与第一百叶框条801相互咬合,从而进一步提搞夹持稳定性。拆卸时,只需将第一百叶框条801从第一夹持部100中沿第一方向901拔出即可。从而实现百叶框条的快速拆装。
安装第二百叶框条802时,第二百叶框条802由第二夹持部200的第二入端开口246沿第二方向902滑插进入第二卡槽240中,并与转角补偿部300抵接。第二百叶框条802卡接于第二卡槽主体242内,且上扣接槽822与第二夹持部200的第二上内凸卡条2222卡合,下扣接槽824与第二夹持部200的第二下内凸卡条2242卡合,形成稳固的夹持关系。第二夹持部200的第二内侧开口244与第二百叶框条802相互咬合,从而进一步提搞夹持稳定性。拆卸时,只需将第二百叶框条802从第二夹持部200中沿第二方向902拔出即可。从而实现百叶框条的快速拆装。
参看图8及图9,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百叶转角组合件777,包括两根百叶框条600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百叶转角码700。百叶转角码700用于在转角处夹持固定两根百叶框条600。百叶框条600包括第一百叶框条601及第二百叶框条602。百叶框条600为等截面延伸的长条形结构。百叶框条600与前述实施例的百叶框条800的区别在于:百叶框条600包括主体部610及与主体部610一体成型的插接部620。主体部610包括外显面611及内接面612。插接部620位于主体部610的内接面612。插接部620与主体部610的内侧之间形成的夹角b为锐角。插接部620沿百叶框条600的延伸方向插接进入百叶转角码700中。主体部610设置于百叶转角码700的内侧。插接部620的上侧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上扣接槽622。插接部620的下侧设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下扣接槽624。插接部620与主体部610之间的夹角b为锐角,二者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增大百叶框条600的刚度和强度。在实际使用场景中,转角补偿部730设置于百叶转角码700的内侧,插接部设置于主体部610的内接面612,插接部620安装进入百叶转角码700后,百叶框条600抵接于转角补偿部730,主体部610位于百叶转角码700的内侧,且主体部610的外显面611展示给用户,这种结构为阴角。此外,插接部620及内接面612被隐藏,百叶转角组合件777整体美观流畅。
参看图10及图11,百叶转角码700与前述实施例的百叶转角码900的区别在于:百叶转角码700的第一上夹臂712包括两个第一上内凸卡条7122,第一下夹臂714包括第一下内凸卡条7142。第二上夹臂722包括两个第二上内凸卡条7222,第二下夹臂724包括第二下内凸卡条7242。在其他实施例中,上夹臂712也可以包括更多数量的第一上内凸卡条7122;第一下夹臂714也可以包括更多数量的第一下内凸卡条7142;第二上夹臂722也可以包括更多数量的第二上内凸卡条7222;第二下夹臂724也可以包括更多数量的第二下内凸卡条7242。
安装第一百叶框条601时,第一百叶框条601的插接部620沿百叶框条600的延伸方向插接进入百叶转角码700中,并与转角补偿部730抵接。第一百叶框条601的两个上扣接槽622分别与两个第一上内凸卡条7122卡合,下扣接槽624与第一下内凸卡条7142卡合,形成稳固的夹持关系。拆卸时,只需将第一百叶框条601从百叶转角码700中拔出即可,从而实现百叶框条的快速拆装。
安装第二百叶框条602时,第二百叶框条602的插接部620沿百叶框条600的延伸方向插接进入百叶转角码700中,并与转角补偿部730抵接。第二百叶框条602的两个上扣接槽622分别与两个第二上内凸卡条7222卡合,下扣接槽624与第二下内凸卡条7242卡合,形成稳固的夹持关系。拆卸时,只需将第二百叶框条602从百叶转角码700中拔出即可,从而实现百叶框条的快速拆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百叶转角码及百叶转角组合件,百叶转角码通过采用沿第一方向在第一平面内延伸的第一夹持部夹持固定第一百叶框条,沿第二方向在第二平面内延伸的第二夹持部夹持固定第二百叶框条,从而将两根位于不同平面内的百叶框条在转角处安装连接。百叶框条插接入百叶转角码中,并与百叶转角码相互卡接,安装稳固且拆装操作简单便捷。此外,百叶转角码的内侧还设有分别连接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的转角补偿部,以在转角处抵接第一百叶框条和第二百叶框条,使百叶转角组合件整体连贯,可有效降低风阻系数,减小风噪。百叶转角码为斜坡式设计,百叶框条插接入百叶转角码中形成的百叶转角组合件遮羞度高,排水速度快,排风效果好。
尽管已经给出本实用新型相关实施例的描述和图示,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实施例的描述和图示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多种形式和细节上变换。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应该由权利要求以及权利要求的等同物来确定。

Claims (10)

1.一种百叶转角码,用于在转角处夹持固定至少两根百叶框条,所述至少两根百叶框条包括第一百叶框条与第二百叶框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转角码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及转角补偿部,所述第一夹持部沿第一方向在第一平面内延伸,且用于夹持固定所述第一百叶框条,所述第二夹持部沿第二方向在第二平面内延伸,且用于夹持固定所述第二百叶框条,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相互夹设一夹角,所述夹角设置在所述百叶转角码的内侧,所述转角补偿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及所述第二夹持部,且设置于所述百叶转角码的所述内侧,以分别抵接所述第一百叶框条和所述第二百叶框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百叶转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大于180度且小于270度,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一端用于夹持固定所述第一百叶框条,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一端用于夹持固定所述第二百叶框条,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二端相互连接,且在所述百叶转角码的外侧共同形成外转角,在所述百叶转角码的所述内侧共同形成内转角,所述转角补偿部设置于所述内转角所在位置,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上侧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上侧面相互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百叶转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在所述第一夹持部内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夹持部的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夹持部夹持固定所述第一百叶框条时,所述第一百叶框条由所述第一夹持部的所述第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滑插进入所述第一卡槽中;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在所述第二夹持部内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夹持部夹持固定所述第二百叶框条时,所述第二百叶框条由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滑插进入所述第二卡槽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百叶转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包括第一卡槽主体、第一内侧开口及第一入端开口,所述第一卡槽主体在所述第一夹持部内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入端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所述第一端,且连通所述第一卡槽主体,所述第一内侧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内侧,且连通所述第一卡槽主体;所述第二卡槽包括第二卡槽主体、第二内侧开口及第二入端开口,所述第二卡槽主体在所述第二夹持部内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入端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所述第一端,且连通所述第二卡槽主体,所述第二内侧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内侧,且连通所述第二卡槽主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百叶转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还包括第一卡夹,所述第一卡夹用于夹持固定所述第一百叶框条,所述第一卡槽内设于所述第一卡夹中,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卡夹包括第一上夹臂及第一下夹臂,所述第一上夹臂与所述第一下夹臂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外侧相互连接,且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所述内侧相互夹设所述第一内侧开口,且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所述内侧与所述外侧之间的区域相互夹设所述第一卡槽主体;所述第二夹持部还包括第二卡夹,所述第二卡夹用于夹持固定所述第二百叶框条,所述第二卡槽内设于所述第二卡夹中,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卡夹包括第二上夹臂及第二下夹臂,所述第二上夹臂与所述第二下夹臂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外侧相互连接,且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所述内侧相互夹设所述第二内侧开口,且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所述内侧与所述外侧之间的区域相互夹设所述第二卡槽主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百叶转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夹臂包括至少一第一上内凸卡条,所述至少一第一上内凸卡条设置于所述第一上夹臂的里侧壁,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下夹臂包括至少一第一下内凸卡条,所述至少一第一下内凸卡条设置于所述第一下夹臂的里侧壁,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上夹臂包括至少一第二上内凸卡条,所述至少一第二上内凸卡条设置于所述第二上夹臂的里侧臂,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下夹臂包括至少一第二下内凸卡条,所述至少一第二下内凸卡条设置于所述第二下夹臂的里侧臂,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百叶转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夹臂的第一端设有第一上加强筋,所述第一上加强筋由所述第一夹持部的所述内侧延伸至所述外侧,所述第一下夹臂的第一端设有第一下加强筋,所述第一下加强筋由所述第一夹持部的所述内侧延伸至所述外侧,所述第一上加强筋与所述第一下加强筋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所述外侧相互连接;所述第二上夹臂的第一端设有第二上加强筋,所述第二上加强筋由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所述内侧延伸至所述外侧,所述第二下夹臂的第一端设有第二下加强筋,所述第二下加强筋由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所述内侧延伸至所述外侧,所述第二上加强筋与所述第二下加强筋在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所述外侧相互连接,所述第一上夹臂设有第一上中部标识孔及第一上端部标识孔,所述第一下夹臂设有第一下中部标识孔及第一下端部标识孔,所述第二上夹臂设有第二上中部标识孔及第二上端部标识孔,所述第二下夹臂设有第二下中部标识孔及第二下端部标识孔,所述第一上端部标识孔与所述第二上端部标识孔在所述外转角所在位置相互连通,所述第一下端部标识孔与所述第二下端部标识孔在所述外转角所在位置相互连通。
8.一种百叶转角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转角组合件包括至少两根百叶框条及如权利要求1-7项任一项所述的百叶转角码,所述百叶转角码用于在转角处夹持固定所述至少两根百叶框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百叶转角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根百叶框条中每根百叶框条为等截面延伸的长条形结构,所述百叶框条包括主体部及与所述主体部一体成型的插接部,所述主体部包括外显面及内接面,所述插接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内接面,所述插接部与所述主体部的内侧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插接部沿所述百叶框条的延伸方向插接进入所述百叶转角码中,所述主体部设置于所述百叶转角码的内侧;所述插接部的上侧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上扣接槽,所述插接部的下侧设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下扣接槽。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百叶转角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根百叶框条中每根百叶框条为等截面延伸的长条形结构,所述百叶框条沿延伸方向插接进入所述百叶转角码中,所述百叶框条的上侧面设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上扣接槽,所述百叶框条的下侧面设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下扣接槽。
CN202223319037.XU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百叶转角码及百叶转角组合件 Active CN2202675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19037.XU CN220267529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百叶转角码及百叶转角组合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19037.XU CN220267529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百叶转角码及百叶转角组合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67529U true CN220267529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305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19037.XU Active CN220267529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百叶转角码及百叶转角组合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675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87326U (zh) 换气扇安装结构
CN220267529U (zh) 一种百叶转角码及百叶转角组合件
CN210738352U (zh) 新型装配式窗系统
US20060029463A1 (en) Muntin clip assembly
KR100893898B1 (ko) 광고판 프레임 조립 구조
US20080066411A1 (en) Muntin Bar Joiner
CN220285593U (zh) 一种百叶转角码及百叶转角组合件
CN211777103U (zh) 便于清洗更换纱网的纱窗窗框
CN212337034U (zh) 一种门窗包套结构
CN211115520U (zh) 一种中置式中空视窗型材结构及中空视窗
CN211716834U (zh) 无棱式无框架空调箱体结构及空调
CN216277582U (zh) 一种百叶片及百叶窗
CN115653458A (zh) 一种百叶转角码及百叶转角组合件
CN210798130U (zh) 一种室内装配式板墙连接结构
CN210154048U (zh) 空调面板组件及空调
CN220538914U (zh) 一种可选装的幕墙接缝结构
CN205605555U (zh) 卡扣及使用该卡扣的连接板件
CN205823837U (zh) 一种重锤连接装置及商用制冷柜
CN205875626U (zh) 分离式线条
CN218816057U (zh) 推拉窗户外框结构
CN215369381U (zh) 窗边框与中框安装结构及平开窗
CN213016133U (zh) 一种纱窗
CN217080200U (zh) 一种角码
CN218091829U (zh) 一种遮阳装饰构件
CN212898131U (zh) 三滑窗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