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62823U - 一种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62823U
CN220262823U CN202322059384.1U CN202322059384U CN220262823U CN 220262823 U CN220262823 U CN 220262823U CN 202322059384 U CN202322059384 U CN 202322059384U CN 220262823 U CN220262823 U CN 220262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plate
board
hinge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5938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松林
黄文思
佘树周
陈永向
梁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antang Dai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antang Dai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antang Dai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antang Dai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5938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62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62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628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ing Of Machine Parts And Woun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一种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包括车体和设置在所述车体底部的车轮;所述车体设有背板,所述背板铰接有第一翻板、第二翻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翻板和所述第二翻板分别沿上下方向翻转,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分别沿水平方向翻转,所述第一翻板与所述第二翻板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翻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翻板的上方。一种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解决了包装材料拿取、放置麻烦,没有隔板导致包装材料不能规范收纳、分区摆放以及包装材料在运输小车内被挤压导致变形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
背景技术
牛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乳制品,市面上通常使用特定的包装材料来包装牛奶,在对牛奶进行包装时,需要将捆扎的包装材料运输至指定地点进行加工或者使用,市面上的运输车的内部大多没有隔板对物料区进行区域的划分,都是将包装材料直接叠放在运输车内,导致包装材料不能分区摆放,不能规范地运输包装材料,有时候还会导致包装材料在运输车内被挤压造成包装材料变形,有的运输车虽然设置有隔板,但是在拿取或放置包装材料时,会因为隔板无法翻转、车门打开的程度受到限制而导致拿取或者放置包装材料的过程很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拿取、放置包装材料方便,能够规范地收纳包装材料,对包装材料进行分区摆放,还能够防止包装材料在运输小车内被挤压导致变形,解决了包装材料拿取、放置麻烦,没有隔板导致包装材料不能规范收纳、分区摆放以及包装材料在运输小车内被挤压导致变形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包括车体和设置在所述车体底部的车轮;
所述车体设有背板,所述背板铰接有第一翻板、第二翻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翻板和所述第二翻板分别沿上下方向翻转,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分别沿水平方向翻转,所述第一翻板与所述第二翻板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翻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翻板的上方,所述第二翻板将所述车体分隔出第一物料区和第二物料区,所述第一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物料区,所述第一隔板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翻板的下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一隔板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翻板的上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二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物料区,所述第二隔板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翻板的下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二隔板的下端面与所述车体相抵接。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分别设有两块,两块所述第一隔板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物料区,两块所述第二隔板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物料区,所述第一隔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翻板的宽度,所述第二隔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翻板的宽度。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车体还设有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底板的四周围分别设有所述背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背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相对设置,所述背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的高度均高于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呈缺角矩形状。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底板的四个角位处沿板面贯穿开设有多个通孔。
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加强筋框架,所述加强筋框架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三框架、第四框架、第五框架和第六框架;
所述第一框架围设于所述背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的上端部;
所述第二框架包括多根相互垂直的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多根所述横向加强筋和所述纵向加强筋分别均匀分布在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背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的外表面,所述第一框架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的上方;
所述第一翻板的下端面设有所述第三框架,所述第二翻板的下端面设有所述第四框架,所述第一隔板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五框架,所述第二隔板的一侧设有所述第六框架;
所述第五框架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三框架的下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五框架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翻板的上端面相抵接,所述第六框架的上端面与所述第四框架的下端面相抵接,所述第六框架的下端面与所述底板的上端面相抵接。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第三框架和所述第四框架分别设有多根抵接条,多根所述抵接条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翻板和所述第二翻板的下端面,所述第一翻板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翻板的面积,所述第二翻板的面积小于所述底板的面积。
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铰链组,所述铰链组包括第一铰链、第二铰链、第三铰链和第四铰链;
所述第一铰链和所述第二铰链分别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铰链和所述第四铰链分别沿上下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铰链的一端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第一铰链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框架连接;
所述背板的内侧壁还设有连接条,所述第二铰链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条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二铰链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框架连接;
所述第三铰链的一端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第三铰链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框架连接;
所述第四铰链的一端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第四铰链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框架连接。
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手推杆,所述手推杆设置于所述纵向加强筋的一侧。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对应的角位处的纵向加强筋向下延伸有延伸段,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延伸段的下端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拿取、放置包装材料方便,能够规范地收纳包装材料,对包装材料进行分区摆放,还能够防止包装材料在运输小车内被挤压导致变形,解决了包装材料拿取、放置麻烦,没有隔板导致包装材料不能规范收纳、分区摆放以及包装材料在运输小车内被挤压导致变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显示车体的内部结构)。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显示车体的内部结构)。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的加强框架的第三框架、第四框架、第五框架和第六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的俯视图。
其中:车体1、背板11、连接条111、第一翻板12、第二翻板13、第一隔板14、第二隔板15、底板16、通孔161、第一侧板17、第二侧板18、第三侧板19、、第一物料区3、第二物料区4、加强筋框架5、第一框架51、第二框架52、横向加强筋521、纵向加强筋522、延伸段5221、第三框架53、抵接条531、第四框架54、抵接条531、第五框架55、第六框架56、铰链组6、第一铰链61、第二铰链62、第三铰链63、第四铰链64、手推杆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包括车体1和设置在所述车体1底部的车轮2;
所述车体1设有背板11,所述背板11铰接有第一翻板12、第二翻板13、第一隔板14和第二隔板15,所述第一翻板12和所述第二翻板13分别沿上下方向翻转,所述第一隔板14和所述第二隔板15分别沿水平方向翻转,所述第一翻板12与所述第二翻板13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翻板12设置于所述第二翻板13的上方,所述第二翻板13将所述车体1分隔出第一物料区3和第二物料区4,所述第一隔板14设置于所述第一物料区3,所述第一隔板14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翻板12的下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一隔板14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翻板13的上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二隔板15设置于所述第二物料区4,所述第二隔板15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翻板13的下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二隔板15的下端面与所述车体1相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水平方向为左右方向,包装材料具体为捆扎的牛奶包装纸盒,通过在所述车体1内铰接有所述第一翻板12、所述第二翻板13、所述第一隔板14和所述第二隔板15,拿取在所述第一物料区3的包装材料时,将所述第一翻板12向上翻转,即可拿取所述第一物料区3的包装材料,操作方便,当所述第一物料区3的包装材料被拿取完后,可以将所述第一隔板14沿水平方向向一侧转动,使所述第一隔板14与所述背板11相贴合,然后将所述第二翻板13向上翻转,这时,用户可以拿取所述第二物料区4的包装材料。同样的,在往所述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里放置包装材料时,可以先把所述第一翻板12向上翻转,将所述第一隔板14沿水平方向向一侧转动后,使所述第一隔板14与所述背板11相贴合,再将所述第二翻板13向上翻转,即可在所述第二物料区4内放置包装材料,在所述第二物料区4内放置包装材料的工作完成后,调整所述第二隔板15的位置,使所述第二隔板15与所述背板11相垂直,再将所述第二翻板13向下翻转,使所述第二翻板13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隔板15的上端面相抵接,调整所述第一隔板14的位置,使所述第一隔板14与所述背板11相垂直,即可在所述第一物料区3内放置包装材料,在所述第一物料区3内放置包装材料的工作完成后,将所述第一翻板12向下翻转,使所述第一翻板12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隔板14的上端面相抵接,即可完成整个放置包装材料的工作,所述第二隔板15能够沿水平方向多角度翻转,使得所述第二物料区4可放置的物料具有多样性,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放置的物料去调整所述第二隔板15的位置。
所述第一隔板14和所述第二隔板15分别起到了将所述第一物料区3和所述第二物料区4划分区域的作用,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在同一个物料区放置不同的包装材料,所述第一隔板14和所述第二隔板15分别还起到了支撑所述第一翻板12和所述第二翻板13的作用,有效防止所述第一物料区3和所述第二物料区4中的包装材料因为所述第一翻板12与所述第二翻板13的挤压导致变形。
所述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拿取、放置包装材料方便,能够规范地收纳包装材料,对包装材料进行分区摆放,还能够防止包装材料在运输小车内被挤压导致变形,解决了包装材料拿取、放置麻烦,没有隔板导致包装材料不能规范收纳、分区摆放以及包装材料在运输小车内被挤压导致变形的问题。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隔板14和所述第二隔板15分别设有两块,两块所述第一隔板14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物料区3,两块所述第二隔板15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物料区4,所述第一隔板14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翻板12的宽度,所述第二隔板15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翻板13的宽度。
所述第一隔板14和所述第二隔板15分别设有两块,两块所述第一隔板14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物料区3,两块所述第二隔板15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物料区4,两块所述第一隔板14分别将所述第一物料区3划分为多个区域,两块所述第二隔板15分别将所述第二物料区4划分为多个区域,且两块所述第一隔板14和两块所述第二隔板15能够更好地、更均匀地承受所述第一翻板12与所述第二翻板13的压力,所述第一隔板14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翻板12的宽度,所述第二隔板15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翻板13的宽度,能够让用户在拿取捆扎的包装材料时更加方便、轻松。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车体1还设有底板16、第一侧板17、第二侧板18和第三侧板19,所述底板16的四周围分别设有所述背板11、所述第一侧板17、所述第二侧板18和所述第三侧板19,所述第一侧板17与所述背板1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18与所述第三侧板19相对设置,所述背板11、所述第二侧板18和所述第三侧板19的高度均高于所述第一侧板17的高度。
所述底板16的四周围分别设有所述背板11、所述第一侧板17、所述第二侧板18和所述第三侧板19,所述第一侧板17与所述背板1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18与所述第三侧板19相对设置,使得所述车体1呈上敞口状态,不需要在所述车体1的一侧另外开设拿取或者放置包装材料的柜门,所述背板11、所述第二侧板18和所述第三侧板19均高于所述第一侧板17,能够让所述第一翻板12暂时充作物料区时,放置在所述第一翻板12上的物料不会轻易掉落。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第二侧板18和所述第三侧板19呈缺角矩形状。
所述第二侧板18和所述第三侧板19呈缺角矩形状,且所述第二侧板18和所述第三侧板19均高于所述第一侧板17,能够让用户方便从前方拿取或者放置包装材料,让用户在拿取或者放置包装材料的时候不会被所述第二侧板18和所述第三侧板19凸出来的角撞到,避免包装材料受到磕碰,方便用户操作。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底板16的四个角位处沿板面贯穿开设有多个通孔161。
通过在所述底板16的四个角位处开设多个所述通孔161,能够让所述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的内部保持空气畅通,保证了所述第二物料区4的空气畅通,有效地保证了包装材料的储存状态。
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加强筋框架5,所述加强筋框架5包括第一框架51、第二框架52、第三框架53、第四框架54、第五框架55和第六框架56;
所述第一框架51围设于所述背板11、所述第二侧板18和所述第三侧板19的上端部;
所述第二框架52包括多根相互垂直的横向加强筋521和纵向加强筋522,多根所述横向加强筋521和所述纵向加强筋522分别均匀分布在所述底板16、所述第一侧板17、所述背板11、所述第二侧板18和所述第三侧板19的外表面,所述第一框架51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52的上方;
所述第一翻板12的下端面设有所述第三框架53,所述第二翻板13的下端面设有所述第四框架54,所述第一隔板14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五框架55,所述第二隔板15的一侧设有所述第六框架56;
所述第五框架55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三框架53的下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五框架55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翻板13的上端面相抵接,所述第六框架56的上端面与所述第四框架54的下端面相抵接,所述第六框架56的下端面与所述底板16的上端面相抵接。
所述第一框架51围设于所述背板11、所述第二侧板18和所述第三侧板19的上端部,所述第一翻板12向上翻开后,可以与所述第一框架51的上端部相抵接,所述第一框架51起到了支撑所述第一翻板12的作用,防止所述第一翻板12因无法固定而下翻转误伤用户,所述第二框架52包括多根相互垂直的横向加强筋521和纵向加强筋522,多根所述横向加强筋521和所述纵向加强筋522分别均匀分布在所述底板16、所述第一侧板17、所述背板11、所述第二侧板18和所述第三侧板19的外表面,保证了所述车体1的牢固程度,有效地增加所述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的使用年限,所述第一翻板12的下端面设有所述第三框架53,所述第二翻板13的下端面设有所述第四框架54,所述第三框架53和所述第四框架54分别保证了所述第一翻板12与所述第二翻板13的强度,所述第一隔板14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五框架55,所述第二隔板15的一侧设有所述第六框架56,所述第五框架55和所述第六框架56分别保证了所述第一隔板14和所述第二隔板15的强度,防止因所述第一隔板14和所述第二隔板15发生损坏导致所述第一翻板12和所述第二翻板13向下挤压包装材料,造成包装材料的破损、变形。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第三框架53和所述第四框架54分别设有多根抵接条531,多根所述抵接条531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翻板12和所述第二翻板13的下端面,所述第一翻板12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翻板13的面积,所述第二翻板13的面积小于所述底板16的面积。
多根所述抵接条531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翻板12和所述第二翻板13的下端面,所述第一翻板12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翻板13的面积,能够在所述第一翻板12向上翻转后,所述第二翻板13也向上翻转时,所述第二翻板13的顶端能够与所述第三框架53的抵接条531相抵接,使得所述第二翻板13能够与所述第一翻板12相抵接,方便用户拿取或者放置包装材料,防止所述第二翻板13因无法固定而下翻转误伤用户,所述第一翻板12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翻板13的面积,所述第二翻板13的面积小于所述底板16的面积,使用户可以轻松翻开所述第一翻板12与所述第二翻板13,方便用户操作。
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铰链组6,所述铰链组6包括第一铰链61、第二铰链62、第三铰链63和第四铰链64;
所述第一铰链61和所述第二铰链62分别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铰链63和所述第四铰链64分别沿上下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铰链61的一端与所述背板11连接,所述第一铰链6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框架53连接;
所述背板11的内侧壁还设有连接条111,所述第二铰链6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条111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二铰链6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框架54连接;
所述第三铰链63的一端与所述背板11连接,所述第三铰链6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框架55连接;
所述第四铰链64的一端与所述背板11连接,所述第四铰链6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框架56连接。
所述第一铰链61的一端与所述背板11连接,所述第一铰链6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框架53连接;所述第二铰链6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条111连接,所述第二铰链6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框架53连接,所述第三铰链63的一端与所述背板11连接,所述第三铰链6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框架55连接,所述第四铰链64的一端与所述背板11连接,所述第四铰链6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框架56连接,所述第一铰链61和所述第二铰链62分别沿水平方向设置,能够使所述第一翻板12和所述第二翻板13实现上下方向的翻转,所述第二铰链63和所述第四铰链64分别沿上下方向设置,能够使所述第一隔板14和所述第二隔板15实现水平方向的翻转,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连接条111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四框架54的宽度,所述连接条111能够让所述第一隔板14在沿水平方向翻转时(所述第一隔板14与所述背板11相贴合时),将所述第一隔板14完全收纳于所述连接条111内,使所述第二翻板13有足够的空间向上翻转。
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手推杆7,所述手推杆7设置于所述纵向加强筋522的一侧。
所述手推杆7设置于所述纵向加强筋522的一侧,通过设置所述手推杆7,能够降低所述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的运输难度,使得所述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的运输更加方便灵活。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第二侧板18和所述第三侧板19对应的角位处的纵向加强筋522向下延伸有延伸段5221,所述车轮2设置在所述延伸段5221的下端部。
通过在所述第二侧板18和所述第三侧板19对应的角位处的纵向加强筋522向下延伸有所述延伸段5221,使得所述车体1距离地面具有一定的高度,使所述包装材料运输车的高度合适用户在拿取或放置包装材料,具体的,所述车轮2为带刹车的万向轮,万向轮具有转向灵活、噪音低的优点,带刹车的万向轮还能在用户拿取或放置包装材料时稳定停住所述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和设置在所述车体底部的车轮;
所述车体设有背板,所述背板铰接有第一翻板、第二翻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翻板和所述第二翻板分别沿上下方向翻转,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分别沿水平方向翻转,所述第一翻板与所述第二翻板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翻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翻板的上方,所述第二翻板将所述车体分隔出第一物料区和第二物料区,所述第一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物料区,所述第一隔板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翻板的下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一隔板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翻板的上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二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物料区,所述第二隔板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翻板的下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二隔板的下端面与所述车体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分别设有两块,两块所述第一隔板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物料区,两块所述第二隔板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物料区,所述第一隔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翻板的宽度,所述第二隔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翻板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还设有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底板的四周围分别设有所述背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背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相对设置,所述背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的高度均高于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呈缺角矩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四个角位处沿板面贯穿开设有多个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筋框架,所述加强筋框架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三框架、第四框架、第五框架和第六框架;
所述第一框架围设于所述背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的上端部;
所述第二框架包括多根相互垂直的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多根所述横向加强筋和所述纵向加强筋分别均匀分布在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背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的外表面,所述第一框架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的上方;
所述第一翻板的下端面设有所述第三框架,所述第二翻板的下端面设有所述第四框架,所述第一隔板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五框架,所述第二隔板的一侧设有所述第六框架;
所述第五框架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三框架的下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五框架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翻板的上端面相抵接,所述第六框架的上端面与所述第四框架的下端面相抵接,所述第六框架的下端面与所述底板的上端面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框架和所述第四框架分别设有多根抵接条,多根所述抵接条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翻板和所述第二翻板的下端面,所述第一翻板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翻板的面积,所述第二翻板的面积小于所述底板的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链组,所述铰链组包括第一铰链、第二铰链、第三铰链和第四铰链;
所述第一铰链和所述第二铰链分别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铰链和所述第四铰链分别沿上下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铰链的一端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第一铰链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框架连接;
所述背板的内侧壁还设有连接条,所述第二铰链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条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二铰链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框架连接;
所述第三铰链的一端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第三铰链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框架连接;
所述第四铰链的一端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第四铰链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框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推杆,所述手推杆设置于所述纵向加强筋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对应的角位处的纵向加强筋向下延伸有延伸段,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延伸段的下端部。
CN202322059384.1U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 Active CN220262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59384.1U CN220262823U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59384.1U CN220262823U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62823U true CN220262823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298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59384.1U Active CN220262823U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628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6738B (zh) 用于处理或存储货物的笼
CN1267267A (zh) 用于压缩机和其它货物的容器
US4326726A (en) Storage rack
US7784674B2 (en) Bulk materials container
CN220262823U (zh) 一种带翻板的包装材料运输车
US3163463A (en) Dump body with radius side plates
US20050092634A1 (en) Bottom lifting see-through baseloid handling package for appliances
US20050046224A1 (en) Cargo cover side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of storing
US5613746A (en) Desk assembly
JPH038587Y2 (zh)
US6554148B1 (en) Pedestal display and storage system
CN2673807Y (zh) 折叠式储物箱
CN208897954U (zh) 一种折叠式天窗台车
JPS6129565Y2 (zh)
CN214777280U (zh) 一种收纳装置
CN219806838U (zh) 一种物料运送车
JPH0728117Y2 (ja) ロールボックスパレットの連結具
US20050011791A1 (en) Shipping container for lawn and garden tractors constructed from re-usable materials
CN212048271U (zh) 一种防护性物料储放架
CN216034491U (zh) 一种顶盖饰条台车
JPH0715538U (ja) 折り畳み式パレット
CN216762869U (zh) 一种医药用标准化冷链运载组合拼装保温箱
JP2500309Y2 (ja) コ―ナ―継手
CN220281410U (zh) 一种运输车
CN211969497U (zh) 一种工厂用纸箱生产运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