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56891U - 一种改进型静脉留置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型静脉留置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56891U
CN220256891U CN202320356974.8U CN202320356974U CN220256891U CN 220256891 U CN220256891 U CN 220256891U CN 202320356974 U CN202320356974 U CN 202320356974U CN 220256891 U CN220256891 U CN 2202568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holding rod
boss
groove
connect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5697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秋芬
张力芳
张雪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Hospital Xiam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Hospital Xiam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Hospital Xiam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Hospital Xiam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035697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568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568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568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改进型静脉留置针,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包括圆筒状的握杆,握杆固设有持针手柄,握杆的侧面底部固设有凸台,且凸台的底面与握杆的侧面底部相平齐;凸台的底面设有至少一凹槽。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拿捏持针手柄,将中指和/或者无名指的指腹部放置于相应凹槽,以抬高握杆,进行较大角度的进针穿刺或者退针。利用中指和/或者无名指抬高握杆,加大进针穿刺或退针的角度时,凹槽可以减小倾斜角度的增量,避免针芯倾斜角度过大而刺穿静脉血管。本实用新型在凸台底面设置的凹槽具有更大的接触面对手指的指腹部限位作用更好,让进针穿刺和退针操作更加容易,更好控制。此外,凹槽左浅右深,后浅前深,可以更好地贴合指腹部,限位指腹部。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型静脉留置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改进型静脉留置针。
背景技术
静脉留置针(Vein Detained Needle),是由不锈钢的芯,软的导管及塑料的握杆组成。穿刺时将导管和针芯一起刺入血管中、当套管送入血管后,通过握杆抽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导管留在血管中进行输液的一种输液工具。
具体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握杆的持针柄,使握杆轻微倾斜,将针芯斜插入皮肤下的血管。当针芯插入困难时,医护人员还会将中指和/或无名指靠贴于针芯的握杆底部,以加大握杆(和针芯)的倾斜角度,使针芯更容易穿刺进入皮肤下的血管,同时利用中指和/或无名指的辅助作用,更好地控制穿刺角度、速度和深度。若倾斜角度(穿刺角度)过大,则容易使针芯刺穿静脉血管,导致穿刺失败。
现有针芯的握杆底部没有限位结构,中指和/或无名指贴合握杆底部时无法定位,容易打滑等,不用发力,增加操作难度。
此外,因为皮肤老龄化容易的原因,老年患者容易出现上述针芯插入困难,常常需要使用较大的穿刺角度。但是另一方面,老年患者的身体通常又较为消瘦,如图1所示,身体消瘦的老年患者,手部以手腕a2为拐点,手背a3的皮肤表面明显高于小臂a1的皮肤表面,手背a3与小臂a1之间本身已存在一定角度。而现有握杆为长5cm左右的圆筒,握杆两端分别处于手背a3与手臂a1,使得握杆相对手臂a1已经存在一个基础倾斜角度,但该基础倾斜角度不够,而且握杆贴于皮肤表面不好进行进针或退针操作,为增大倾斜角度需将中指和/或无名指再靠贴于针芯的底部,中指和/或无名指的厚度和基础倾斜角度叠加,很容易使最终的倾斜角度过大,容易使针芯刺穿静脉血管,导致穿刺失败。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更好调整和控制针穿刺角度,尤其适用于身体消瘦患者的静脉留置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进型静脉留置针,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进型静脉留置针,包括导管座和握杆,上述握杆的前端固设有针芯,导管座的前端固设有导管;握杆的前端可拆卸地连接于导管座的后端,且针芯穿设于导管;上述握杆为圆筒状,握杆的侧面左上角固设有持针手柄,握杆的侧面底部固设有凸台,且凸台的底面与握杆的侧面底部相平齐;上述凸台的底面设有至少一用于放置手指的凹槽。
进一步,上述凹槽的表面为左右贯穿凸台的弧形凹面,且凹槽从左至右由浅至深。
更进一步,凹槽从后至前由浅至深。
进一步,上述凸台与握杆一体成型设置。
进一步,上述持针手柄与凸台的底面呈15°至30°夹角。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凹槽的数量为一个,用于放置中指。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上述凹槽前后排列设置,分别用于放置中指和无名指。
进一步,上述导管座包括三通管、连接管和密封塞,上述三通管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上述导管,三通管的后端固定连接于上述连接管的前端,且连接管的内部固设有密封塞;连接管的后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上述握杆的前端,上述针芯穿设于密封塞。
更进一步,上述连接管的后端侧壁固设有至少一限位柱,上述握杆的前端侧壁开设有L形限位槽;连接管的后端插设于握杆的前端,且限位柱卡设于上述L形限位槽。
进一步,上述握杆的内部固设有固定座,针芯的后端固定连接于固定座。
和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其一、本实用新型中,握杆为圆筒状,握杆的侧面左上角固设有持针手柄,握杆的侧面底部固设有凸台,且凸台的底面与握杆的侧面底部相平齐;凸台的底面设有至少一用于放置手指的凹槽。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拿捏持针手柄,此时凹槽朝下,将中指和/或者无名指的指腹部放置于相应凹槽,以抬高握杆,进行较大角度的进针穿刺或者退针。利用中指和/或者无名指抬高握杆,加大进针穿刺或退针的角度时,用于放置手指指腹部的凹槽可以减小倾斜角度的增量,避免针芯倾斜角度过大而刺穿静脉血管,导致穿刺失败。相比于在圆柱形的侧面底面直接设置凹槽,本实用新型在凸台底面设置的凹槽具有更大的表面,与指腹部的接触面更大,对手指的限位作用更好,让进针穿刺和退针操作更加容易,更好控制。
其二、本实用新型中,凹槽的表面为左右贯穿凸台的弧形凹面,且凹槽从左至右由浅至深。以中指为例,使用时,将(右手的)中指的指腹部置于凹槽内,凹槽从左至右由浅至深更符合右手握持握杆的手势特点,即(右手的)中指左低右高微微弯曲,左浅右深凹槽,可以与指腹部贴合地更好,使本实用新型使用起来更加舒适。此外,持针手柄与凸台的底面之间形成夹角θ,且夹角θ为15°至30°,朝左上角倾斜设置的持针手柄与凹槽的分布符合右手握持握杆的手势特点,进一步使本实用新型使用起来更加舒适。
其三、本实用新型中,凹槽从后至前由浅至深,使凹槽的前端与凸台底面形成较为明显的落差,便于在进针穿刺时更好地限位(右手的)中指,对于进针穿刺的角度控制、速度控制有极大帮助,减低刺穿血管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倒置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沿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握杆的后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倒置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描述到许多细节,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无需这些细节也可实现本实用新型。
为了便于说明,按图2所示方位进行描述:以进针穿刺的方向为“前”,退针的方向为“后”,待穿刺手部的左侧为“左”,待穿刺手部的右侧为“右”。
实施例一
如图2至6所示,一种改进型静脉留置针,包括导管座、握杆6、软管9、止流夹10和连接头11。其中,握杆6的前端固设有针芯1,针芯1一般为不锈钢制品,用于穿刺和引导。上述导管座的前端固设有导管2,导管2为软性塑料制品,如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FEP);握杆6的前端可拆卸地连接于导管座1的后端,且针芯1穿设于导管2。上述导管座设有分叉管31,分叉管31、软管9和连接头11依次连接,并且软管9还装配有止流夹10。
使用时,以针芯1为引导,将导管2和针芯1一起向前穿刺入手部a的静脉血管内,当导管2全部进入静脉血管后,向后撤出针芯1,仅将柔软的导管2留置在静脉血管内,从而进行输液治疗。
如图2至6所示,具体地,握杆6的内部通过胶水粘合、卡接等方式固设有固定座7,固定座7为塑料制品,针芯1的后端固定穿设于固定座7。针芯1的后端固定套设有定位帽8。作为优选,限位帽8为塑料制品,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浇注成型的方式固设于针芯1的后端,且限位帽8的前端通过胶水粘合或者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固定座7的后端。
当然,握杆6与针芯1的装配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方式,也可以参考并采用现有静脉留置针的相关装配结构。握杆6的内部还可以参考并装配现有静脉留置针的其他结构,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或者为本实用新型增加其他附加功能。
如图2至6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导管座包括三通管3、连接管4和密封塞5,三通管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导管2,三通管3的后端固定连接于连接管3的前端,且连接管3的内部固设有用于密封连接管3的密封塞4。
三通管3一体成型地设置有用于连接软管9的分叉管31。具体地,软管9的一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插接于分叉管31,软管9的中部装配有止流夹10,软管9的另一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插接于连接头11。由于连接头11和止流夹10属于现有静脉留置针的常规部件,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地,三通管3为软性塑料制品,三通管3的前端通过一体成型等方式固设有导管2,且三通管3与导管2相互连通。当然,三通管3与导管2之间也可以通过胶水或者热熔等方式相互连接。
优选地,连接管4为硬塑料制品,三通管3的后端过盈配合的方式密封且固定套设于连接管4的前端,使三通管3与连接管4相互连通。此外,三通管3的内部一体成型地设有若干凸点31,连接管4的外壁设有嵌设凸点31的凹部,以加固连接管4与三通管3之间的套接关系。当然,三通管3与连接管4之间也可以通过胶水粘合等方式相互连接。
如图2至6所示,连接管4的后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握杆6的前端。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连接管4通过旋转卡接地方式固定连接于握杆6。
具体地,连接管4的后端侧壁固设有两个限位柱41。作为优选,限位柱41与连接管4一体成型设置,两个限位柱41左右对称设置。握杆6的前端侧壁开设有L形限位槽61;L形限位槽61包括纵向段611和横向段612,纵向段611朝握杆6的前端延伸设置,配合限位柱41形成导向结构,用于引导连接管4与握杆6更好地相互插接或者分离;并且纵向段611的上端为闭合端,使握杆6的前端保持完整的圆筒状,保证握杆6的强度。横向段612沿握杆6的曲面横向延伸设置,用于限位柱41,使连接管4与握杆6插接后无法轻易分离;并且横向段612的上端为敞开端,便于观察限位柱41的位置,方便人们知道横向段612与握杆6是否分离或者安装到位。限位柱41的数量不限于两个,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增减。
组装时,将限位柱41与限位槽61的纵向段611对齐,将连接管4的后端插设于握杆的前端,再使连接管4和握杆6相对旋转,使限位柱41卡入限位槽61的横向段612,从而将连接管4与握杆6相互连接。除此之外,连接管4与握杆6之间,限位柱41与横向段612还存在过盈配合关系,进一步使连接管4与握杆6无法随意转动,加固连接关系;反之则可以将连接管4与握杆6相互拆分。
当然,连接管4与握杆6还可以采用其他快捷方便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不限于限位柱41和L形限位槽61形成的旋转卡接结构。
如图2至6所示,握杆6的侧面左上角固设有持针手柄63。作为优选,持针手柄63与握杆6一体成型设置,且持针手柄63的前端延伸至握杆6的侧前方,增大持针手柄63的表面,方便拇指和食指更好地拿捏持针手柄63。
握杆6的侧面底部设有一个用于放置手指的凹槽621,且凹槽621位于持针手柄的后方。
如图2至6所示,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拿捏持针手柄63,并使凹槽621朝下,同时将(右手的)中指的指腹部。医护人员用中指抬高握杆6,加大进针穿刺或退针的角度时,利用凹槽621,可以减小倾斜角度的增量,避免针芯倾斜角度过大而刺穿静脉血管,导致穿刺失败。
如图2至6所示,具体地,握杆6为圆筒状,握杆6的侧面底部固设有凸台62,该凸台62与握杆6一体成型设置。凸台62的底面设有一个凹槽621,并且凸台62的底面与握杆6的侧面底部60相平齐。与现有静脉留置针相同,握杆6的整体外部呈圆柱形,而凸台62可以在不抬高握杆6的前提下向左右两侧拓宽握杆6的侧面底部的局部区域,相比于在圆柱形的侧面底面直接设置凹槽,在凸台62底面设置的凹槽621具有更大的表面,与中指的指腹部的接触面更大,加强凹槽621对中指的指腹部限位作用,使用更加顺手,让进针穿刺或退针的倾斜角度更容易控制。
作为优选,凹槽621的表面为左右贯穿凸台的弧形凹面,且凹槽621从左至右由浅至深。使用时,将(右手的)中指的指腹部置于凹槽内,凹槽从左至右由浅至深更符合右手握持握杆的手势特点,即(右手的)中指左低右高微微弯曲,左浅右深的凹槽可以与指腹部贴合地更好,使用起来更加舒适。
作为优选,凹槽621从后至前由浅至深,使凹槽621的前端与凸台62底面形成较为明显的落差。相比于退针,(右手的)中指在进针穿刺过程中需要发力较大且更加稳定,后浅前深的凹槽可以在进针穿刺时更好地限位(右手的)中指,这对于进针穿刺的角度控制、速度控制有极大帮助。
作为优选,持针手柄61与凸台62的底面之间形成夹角θ,且夹角θ为15°至30°。
实施例二
如图2至7所示,实施例二相比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凹槽621的数量为两个,握杆6的侧面底部前后排列地固设有凸台62,凸台62的底面前后排列地设置有两个凹槽621。其中,位于前方的凹槽621用于放置(右手的)中指,位于后方的凹槽621用于放置(右手的)无名指。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10)

1.一种改进型静脉留置针,包括导管座和握杆,所述握杆的前端固设有针芯,导管座的前端固设有导管;握杆的前端可拆卸地连接于导管座的后端,且针芯穿设于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杆为圆筒状,握杆的侧面左上角固设有持针手柄;所述握杆的侧面底部固设有凸台,且凸台的底面与握杆的侧面底部相平齐;所述凸台的底面设有至少一用于放置手指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表面为左右贯穿凸台的弧形凹面,且凹槽从左至右由浅至深。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从后至前由浅至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与握杆一体成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杆的侧面左上角固设有持针手柄,且持针手柄与凸台的底面呈15°至30°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数量为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凹槽前后排列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座包括三通管、连接管和密封塞,所述三通管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导管,三通管的后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管的前端,且连接管的内部固设有密封塞;连接管的后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所述握杆的前端,所述针芯穿设于密封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后端侧壁固设有至少一限位柱,所述握杆的前端侧壁开设有L形限位槽;连接管的后端插设于握杆的前端,且限位柱卡设于所述L形限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杆的内部固设有固定座,针芯的后端固定连接于固定座。
CN202320356974.8U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改进型静脉留置针 Active CN2202568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56974.8U CN220256891U (zh)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改进型静脉留置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56974.8U CN220256891U (zh)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改进型静脉留置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56891U true CN220256891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299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56974.8U Active CN220256891U (zh)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改进型静脉留置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568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615767B1 (en) Catheter introducer with enhanced needle gripping
WO2008049331A1 (fr) Cathéter de transfusion de sécurité
JPH06296699A (ja) カテーテル導入器具
JPH06296698A (ja) 翼部付きのカテーテル導入器具
CN205322448U (zh) 微创实心内芯多瓣开口内瘘穿刺用套管针
CN220256891U (zh) 一种改进型静脉留置针
US6197006B1 (en) Syringe handle
CN211068314U (zh) 一种内瘘留置针
JP5262262B2 (ja) 留置針装置
CN115137452A (zh) 人体力学一体式深静脉穿刺套件及其使用方法
CN209916923U (zh) 一种一次性脐静脉针
CN210056178U (zh) 快速中心静脉置管针
KR200493225Y1 (ko) 주사침 방향표시부가 형성된 주사기
CN209060194U (zh) 留置针
CN219462152U (zh) 一种新型医用单手置管静脉穿刺留置针
CN220513223U (zh) 一种防压静脉留置针装置
CN205796212U (zh) 一种可视改良型动静脉内瘘溶栓器
CN215900575U (zh) 一种介入动脉给药留置针
CN213372202U (zh) 一种具有辅助穿刺引导器的腔镜甲状腺手术拉钩
CN218552824U (zh) 一种简易弹簧式防针刺伤型留置针
CN221431156U (zh) 一种血液透析用新型多通路动静脉穿刺针
CN215840913U (zh) 一种改良头皮针
CN211068447U (zh) 一种新型防血栓静脉留置针
CN216394208U (zh) 一种改良安全型动静脉瘘穿刺针
CN212090420U (zh) 留置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