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52202U - 导光柱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导光柱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252202U CN220252202U CN202321515767.9U CN202321515767U CN220252202U CN 220252202 U CN220252202 U CN 220252202U CN 202321515767 U CN202321515767 U CN 202321515767U CN 220252202 U CN220252202 U CN 2202522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guide column
- distance
- light guide
- side e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329 laser et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2799 BoPET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5041 Myla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10 reflect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1 electroluminesc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导光柱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导光柱包括顶面,顶面设置有透光的入光区域,顶面中除入光区域外的其他区域为不透光的遮光区域;顶面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入光区域的靠近第一侧边的边缘与第一侧边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入光区域的靠近第二侧边的边缘与第二侧边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其中,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本申请通过增大入光区域的靠近第二侧边的边缘与第二侧边之间的距离,增大了入光区域与第二侧边之间的遮光区域的面积,以遮挡来自导光柱的顶面的第二侧边的光线,能够减少进入到导光柱的入光区域的光线,进而改善导光柱的漏光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光柱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中设置有前置光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光强度并根据环境光强度调节显示屏的亮度,以使显示屏显示的亮度与环境光更加适配,提升用户的视觉舒适度;同时,根据环境光强度调节显示屏的亮度还能节约电子设备的功耗。
但是,前置光传感器在对环境光强度进行检测时会受到显示屏发出的光线的干扰,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如何减少显示屏漏光对前置光传感器的影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导光柱及电子设备。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导光柱,包括顶面,所述顶面设置有透光的入光区域,所述顶面中除所述入光区域外的其他区域为不透光的遮光区域;
所述顶面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入光区域的靠近所述第一侧边的边缘与所述第一侧边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入光区域的靠近所述第二侧边的边缘与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可选地,所述顶面的边缘设置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厚度被设置为所述第一距离。
可选地,所述第一距离为零,所述入光区域的靠近所述第一侧边的边缘与所述第一侧边重合。
可选地,所述入光区域以所述第一侧边的中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图形设置。
可选地,所述导光柱包括相连的入光部和出光部,所述入光部的远离所述出光部的一侧设置为所述顶面,所述出光部的远离所述入光部的一侧设置为底面,所述底面设置有透光的出光区域;
所述入光区域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落入所述出光区域中。
可选地,所述出光部包括连接面,所述入光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面,所述连接面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入光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二边之间靠近所述第一边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边平行,且所述第一侧边位于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之间。
可选地,所述导光柱的表面设置遮光层,通过激光镭雕方式在所述导光柱的所述顶面设置所述入光区域,在所述导光柱的所述底面设置所述出光区域。
可选地,所述第二距离的范围为0.3mm至0.4mm。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边框和显示屏,以及如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导光柱,所述导光柱设置于所述边框与所述显示屏的缝隙之间;
所述导光柱的所述顶面的第一侧边安装于远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显示屏包括OLED屏。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增大入光区域的靠近第二侧边的边缘与第二侧边之间的距离,增大了入光区域与第二侧边之间的遮光区域的面积,以遮挡来自导光柱的顶面的第二侧边的光线,能够减少进入到导光柱的入光区域的光线,进而改善导光柱的漏光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相关方案中示出的与LCD显示屏相关的遮光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相关方案中示出的与OLED显示屏相关的导光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相关方案中显示屏以不同发光角度发射的光线到达环境光传感器的光路模拟路径图。
图4是相关方案中显示屏的不同区域以相同发光角度发射的光线到达环境光传感器的光路模拟路径图。
图5是相关方案中玻璃盖板具有第一厚度时显示屏漏光的光路模拟路径图。
图6是相关方案中玻璃盖板具有第二厚度时显示屏漏光的光路模拟路径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导光柱的透视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导光柱的俯视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导光柱的侧视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导光柱的主视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导光柱的顶面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导光柱的顶面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导光柱的顶面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入光区域相对于显示屏处于不同位置时进入到导光柱中的显示屏漏光的效果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随着显示屏的占比不断增大,电子设备中用于设置环境光传感器的空间越发减小,为了保证屏幕的完整性并节约成本,同时,为了减小显示屏发光对环境光传感器的影响,通常将环境光传感器设置在显示屏和边框(比如电子设备顶部的边框)之间的缝隙中。
如图1示出了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显示屏300’与边框500’之间设置环境光传感器100’的方案。由于LCD显示屏的厚度比较厚,如图1所示,显示屏300’的显示侧设置玻璃盖板400’,玻璃盖板400’与边框500’连接,通常在显示屏300’靠近环境光传感器100’的一侧的侧面贴上不透光的麦拉片200’(Mylar),以隔绝显示屏300’向环境光传感器100’漏光。
如图2示出了在OLED(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有机发光半导体)显示屏300’与边框500’之间设置环境光传感器100’的方案,显示屏300’的显示侧设置玻璃盖板400’,玻璃盖板400’与边框500’连接。由于OLED显示屏的厚度很薄,在OLED显示屏的侧面贴麦拉片的工艺难度很高,因此,如图2所示,需要在显示屏300’与边框500’之间设置导光柱600’,导光柱600’除了入光面与出光面为透光的区域,其余区域均设置遮光层,通过导光柱600’表面的遮光层阻止显示屏300’向环境光传感器100’漏光,并通过透光区域将外界的环境光传导至环境光传感器100’中。
相关方案中,导光柱600’包括相对设置的入光面(图中未示出)和出光面(图中未示出),导光柱600’的入光面和出光面均具有透光性,以使环境光透过导光柱600’被环境光传感器100’检测到,导光柱600’的入光面和出光面的以外的其他区域均设置遮光层,以避免显示屏300’的侧面向环境光传感器100’漏光。但是,当显示屏300’在发光时,光线经过显示屏300’上的玻璃盖板400’会发生反射,部分光线会被反射到导光柱600’的入光面,并经过导光柱600’入射至环境光传感器100’,电子设备会根据环境光传感器100’检测到的反射光线调整显示屏300’的亮度,通过玻璃盖板400’反射的光经过导光柱600’进入到环境光传感器100’,影响了环境光传感器100’采集的真实环境光的亮度,进而导致对显示屏300’的亮度做出错误的调整,同时还会增加电子设备的功耗。
为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对显示屏300’向导光柱600’的漏光路径进行分析,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参照图3至图6所示,显示屏300’在发光时,显示屏300’发射的光线经过玻璃盖板400’反射至导光柱600’导致漏光,漏光主要和显示屏300’的最大亮度、显示屏300’的发光角度分布、玻璃盖板400’的厚度、导光柱600’的长度、导光柱600’的侧壁的反射率以及导光柱600’的入光面的尺寸相关。
显示屏300’发光产生的光线经过玻璃盖板400’发生的反射为镜面反射,满足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基于此,模拟了显示屏300’向导光柱600’的边缘的漏光路径,如图3示出了显示屏300’所发出的不同发光角度发射的光线能够到达环境光传感器100’的光线模拟路径,从图3中可以看出,距离导光柱600’近的屏幕区域发射的光线b以较小的发光角度即可通过极限位置进入导光柱600’,而距离导光柱600’较远的屏幕区域发射的光线a,需要较大的发光角度才能够通过极限位置进入导光柱600’。显示屏300’发光时,发光角度越小的光线亮度越高,因此显示屏300’距离导光柱600’越近的位置发光对显示屏300’向导光柱600’漏光的影响越大。
如图4所示,示出了显示屏300’的不同区域以相同发光角度发射的光线c、光线d和光线e进入导光柱600’的光路模拟路径。显示屏300’越靠近导光柱600’的位置发光,光线经过玻璃盖板400’反射后越靠近环境光传感器100’的左侧(参照图4所示的方位)。但是,当显示屏300’的发光区域继续向靠近导光柱600’的区域移动,如图4中光线e的路径所示,光线e经过玻璃盖板400’反射后,落在导光柱600’的侧壁,经过导光柱600’的侧壁再次反射后才能到达环境光传感器100’表面,显示屏300’的这部分区域向环境光传感器100’漏光的强度与导光柱600’侧壁的反射率有关。
如图5、图6模拟了不同厚度的玻璃盖板400’对显示屏300’向导光柱600’的漏光路径的影响,图5示出了玻璃盖板400’具有第一厚度h1时显示屏300’向导光柱600’的漏光路径,图6示出了玻璃盖板400’具有第二厚度h2时显示屏300’向导光柱600’的漏光路径,第二厚度h2>第一厚度h1。根据图5、图6可以看出,图6中显示屏300’向导光柱600’的漏光更多,由此可知,玻璃盖板400’的厚度越厚,显示屏发光300’时,被玻璃盖板400’反射进入到导光柱600’内部的光线越多。
经过对显示屏300’向导光柱600’的漏光路径分析可知,影响显示屏300’向导光柱600’的漏光的多个影响因素中,显示屏300’的最大亮度、显示屏300’的发光角度分布基本是确定的,导光柱600’的长度主要由显示屏300’和边框500’之间的空间的大小决定,导光柱600’的侧壁的反射率主要由导光柱600’的材料和工艺决定,玻璃盖板400’的厚度主要由电子设备的应用需求决定,以上因素均无法做出改变,唯一能够改善显示屏300’向导光柱600’的漏光的影响因素是导光柱600’的入光面的尺寸。
基于上述分析,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导光柱,导光柱包括顶面,顶面设置有透光的入光区域,顶面中除入光区域外的其他区域为不透光的遮光区域。顶面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入光区域的靠近第一侧边的边缘与第一侧边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入光区域的靠近第二侧边的边缘与第二侧边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其中,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本实施例中,在导光柱的顶面设置不对称的入光区域,通过增大入光区域的靠近第二侧边的边缘与第二侧边之间的距离,增大了入光区域的靠近第二侧边的边缘与第二侧边之间的遮光区域的遮光面积,能够减少进入到导光柱的入光区域的光线,进而改善导光柱的漏光问题。对于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为,将原本设置于导光柱的顶面的中心位置的入光区域整体朝向顶面的第一侧边移动,以增大入光区域与第二侧边之间的遮光区域的面积,从而提升对来自于第二侧边的光线的遮挡效果。由于本公开中仅对导光柱的顶面的入光区域的位置进行调整,并未对导光柱的整体结构进行调整,因此,不影响使用导光柱的电子设备的整机结构布局。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导光柱,如图7、图8、图9、图10所示,导光柱10包括顶面1,顶面1设置有透光的入光区域11,顶面1中除入光区域11外的其他区域为不透光的遮光区域12。顶面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101和第二侧边102,入光区域11的靠近第一侧边101的边缘与第一侧边101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d1,入光区域11的靠近第二侧边102的边缘与第二侧边102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d2,其中,第一距离d1小于第二距离d2。
本实施例中,导光柱10可以为上下尺寸均一的圆柱结构、矩柱结构或其他多边体结构,或者,导光柱10还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至少两个导光结构,两个导光结构的尺寸和/或材质不同。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方便进行加工并保证导光效果,导光柱10通常为一体成型结构。导光柱的材料可以选择具有较好透光性能的透明材料,比如玻璃、聚碳酸酯等。
导光柱10包括顶面1和顶面1相对设置的底面2(后面有介绍)以及多个侧面。顶面1包括用于光线透过的入光区域11,光线通过入光区域11进入导光柱10并传输到导光柱10的底面2。入光区域11可以为方形、长方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或梯形等规则形状,或者,入光区域11也可以呈其他的不规则形状,在实施过程中,入光区域11的形状可以根据导光柱10的形状和尺寸进行选择。
参照图8,顶面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101和第二侧边102,入光区域11靠近第一侧边101且远离第二侧边102设置在顶面1上,入光区域11的靠近第一侧边101的边缘与第一侧边101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d1,入光区域11的靠近第二侧边102的边缘与第二侧边102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d2,第一距离d1小于第二距离d2,也即,0≤第一距离d1<第二距离d2。可以认为,是将入光区域11朝向第一侧边101进行了移动,更加靠近第一侧边101而远离第二侧边102,从而可以在不减小入光区域11的面积,且不对导光柱10的结构进行改动的情况下,减小干扰光源入射至导光柱10中的光线量,从而达到提升环境传感器的检测精度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导光柱10在应用时,比如将导光柱10安装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与边框之间的缝隙中,在安装时,将顶面1的第一侧边101安装在远离干扰光源(即显示屏)的一侧,顶面1的第二侧边102设置在靠近干扰光源的一侧,干扰光源在发光时产生的部分光线经过玻璃盖板(后面有介绍)的反射后入射到导光柱10中,由于将入光区域11朝向远离干扰光源的一侧进行了移动,因此,部分反射光线会落入到入光区域11的靠近第二侧边102的边缘与第二侧边102之间的遮光区域12上,遮光区域12遮挡反射光线以避免反射光线透过顶面1入射至导光柱10中,从而减小了干扰光源发出的光线进入到入光区域11的光线量,改善了显示屏漏光问题。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7、图8、图9、图10所示,在导光柱10的顶面1的形状和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入光区域11在顶面1上的位置靠近第一侧边101设置,入光区域11与第一侧边101之间的距离可以为零,即入光区域11的一个边缘可以与第一侧边101重合;或者,入光区域11的一个边缘可以与第一侧边101之间仅设置很小的遮光间隙。在一个示例中,第一距离d1可以为0至0.2mm,第二距离d2的范围为0.3mm至0.4mm。入光区域11的靠近第二侧边102的边缘与第二侧边102之间的遮光区域12的面积更大,入光区域11的靠近第二侧边102的边缘与第二侧边102之间的遮光区域12能够遮挡更多来自导光柱10的顶面1的第二侧边102的反射光线,避免反射光线入射到导光柱10中,提高了导光柱10的遮光效果。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7、图8、图9、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导光柱10,顶面1的边缘设置凸起部13,凸起部13的厚度被设置为第一距离d1,通过设置凸起部13,能够在后续导光柱10的装配过程中使导光柱10与玻璃盖板81(后面有相关介绍)之间实现较好的压紧效果。凸起部13是在顶面1上形成入光区域11的过程中,采用压紧设备固定导光柱10的顶面1的边缘形成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0<第一距离d1<第二距离d2;第一距离d1的范围为0.1mm至0.2mm,第二距离的范围为0.3mm至0.4mm。入光区域11的靠近第二侧边102的边缘与第二侧边102之间的第二距离d2增大了约0.1mm至0.2mm,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参照图7、图8、图9、图10,入光区域11的靠近第一侧边101的边缘与第一侧边101之间的第一距离d1为零,入光区域11的靠近第一侧边101的边缘与第一侧边101重合。入光区域11沿着第一侧边101的边缘设置,入光区域11的靠近第二侧边102的边缘与第二侧边102之间的第二距离d2达到最大,入光区域11和第二侧边102之间的遮光区域12的面积最大,充分利用了导光柱10的顶面1的面积,提高了导光柱10对来自导光柱10的顶面1的第二侧边102的光线的遮光效果。
本示例的导光柱10在应用时,将导光柱10的顶面1的第二侧边102靠近干扰光源设置,入光区域11和第二侧边102之间的遮光区域12能够遮挡更多的干扰光源产生的反射光线,避免干扰光源产生的反射光线经过入光区域11进入导光柱10,导光柱10遮挡来自顶面1的第二侧边102的反射光线的效果最好。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7、图8、图9、图10所示,入光区域11以第一侧边101的中线O-O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图形设置。示例性的,入光区域11可以为方形、长方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或梯形等规则形状,或者,入光区域11也可以呈其他的不规则形状。如此,入光区域11位于第一侧边101的中线(即O-O轴)的两侧的面积相等,导光柱10在应用时,位于导光柱10的外部的环境光通过位于第一侧边101的中线的两侧的入光区域11进入导光柱10的概率相等,以使位于导光柱10的底部的环境光传感器(后面有介绍)能够灵敏的检测到外部的环境光的变化。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1所示,入光区域11为以第一侧边101的中线O-O为对称轴呈轴对称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靠近第一侧边101的边缘与第一侧边101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d1,长方形的靠近第二侧边102的边缘与第二侧边102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d2,第一距离d1小于第二距离d2。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2所示,入光区域11为以第一侧边101的中线O-O为对称轴呈轴对称的椭圆形,椭圆形的靠近第一侧边101的切线与第一侧边101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d1,椭圆形的靠近第二侧边102的切线与第二侧边102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d2,第一距离d1小于第二距离d2。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3所示,入光区域11为以第一侧边101的中线O-O为对称轴呈轴对称的梯形,梯形的长边靠近第一侧边101,梯形的长边与第一侧边101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d1,梯形的短边靠近第二侧边102,梯形的短边与第二侧边102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d2,第一距离d1小于第二距离d2。将入光区域11设置为梯形,且将靠近第二侧边102的边缘设置为短边,可以进一步减小显示屏漏出的光进入到导光柱10中的漏光量,进一步减少显示屏漏光对环境光传感器的影响。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导光柱,如图7、图8、图9、图10所示,导光柱10包括相连的入光部3和出光部4,入光部3的远离出光部4的一侧设置为顶面1,顶面1设置有透光的入光区域11,出光部4的远离入光部3的一侧设置为底面2,底面2设置有透光的出光区域21,入光区域11在底面2上的投影区域落入出光区域21中。
如图7、图8、图9、图10所示,顶面1中除入光区域11外的其他区域为不透光的遮光区域12,顶面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101和第二侧边102,入光区域11的靠近第一侧边101的边缘与第一侧边101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d1,入光区域11的靠近第二侧边102的边缘与第二侧边102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d2,其中,第一距离d1小于第二距离d2。
本实施例的导光柱10在应用时,在出光部4的远离入光部3的一侧设置环境光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靠近出光区域21,本实施例的导光柱10的出光区域21的尺寸大于入光区域11的尺寸,且入光区域11在底面2上的投影区域落入出光区域21中,以使经过入光区域11进入到导光柱10中的光线均能发射到出光区域21中,被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导光柱10具有良好的环境光的导光效果。同时,入光区域11靠近第一侧边101设置,入光区域11的靠近第二侧边102的边缘与第二侧边102之间遮光区域12的面积大,导光柱10在应用时,导光柱10的顶面1的第一侧边101安装于远离干扰光源的一侧,第二侧边102安装于靠近干扰光源的一侧,导光柱10能够遮挡干扰光源发光产生的反射光线,避免反射光线入射到导光柱10中干扰环境光传感器对环境光的检测,减少干扰光源向导光柱10中漏光,进而改善导光柱的漏光问题。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7、图8、图9、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导光柱10的出光部4包括连接面5,入光部3设置于连接面5,连接面5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501和第二边502,入光部3设置于第一边501与第二边502之间靠近第一边501的一侧。其中,第一侧边101与第一边501平行,且第一侧边101位于第一边501与第二侧边102之间。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施例,以入光部3和出光部4均为截面是矩形的柱形结构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参照图7、图8、图9、图10所示,导光柱10的出光部4是截面是矩形的柱形结构,出光部4包括相对设置的底面2和连接面5,连接面5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501和第二边502。导光柱10的入光部3也是截面是矩形的柱形结构,且入光部3的尺寸小于出光部4的尺寸,入光部3设置在出光部4的连接面5上,且入光部3的顶面1的第一侧边101与第一边501平行,顶面1的第二侧边102与第二边502平行,且第一侧边101与第一边50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侧边102与第二边502之间的距离,以使入光部3在安装时安装在远离显示屏的一侧,从而配合入光区域11的位置,进一步减少显示屏的光线进入到导光柱10中。本实施例的导光柱10的结构更加规整、紧凑,导光柱10可以具有更小的尺寸,导光柱10应用到电子设备中占用的空间更小。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7、图8、图9、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导光柱10的表面设置遮光层6,在加工的初始阶段,遮光层6会覆盖整个导光柱10的表面,而后可以通过激光镭雕方式在导光柱10的顶面1设置入光区域11,在导光柱10的底面2设置出光区域21,从而去除入光区域11和出光区域21上被覆盖的遮光层6,形成透光区域,保证外界环境光能够进入到导光柱10中并传输至位于导光柱10的一侧的环境光传感器中。本实施例中,导光柱10的入光区域11和出光区域21以外的其他区域均被遮光层6覆盖,也即,入光区域11和出光区域21以外的其他区域均具有遮光能力,能够避免干扰光源从导光柱10的侧面向导光柱10中漏光。其中,遮光层6比如可以通过喷涂黑色油墨的方式形成在导光柱10的外表面。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本实施例示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14所示,电子设备包括边框7和显示屏8,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导光柱10,导光柱10设置于边框7与显示屏8的缝隙9之间。导光柱10的顶面1的第一侧边101安装于远离显示屏8的一侧。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上设置有上文中记载的导光柱10,因此,能够有效改善显示屏8漏光的问题,减少显示屏8发光对环境光传感器100采集到的环境光的影响,提升了环境光传感器100采集到的环境光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其中,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显示屏8包括OLED屏,显示屏8的显示侧设置玻璃盖板81,以对显示屏8进行保护,避免显示屏8受到损害。如图14所示,并结合图7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环境光传感器100设置在导光柱10的下方,电子设备在工作时显示屏8发光,显示屏8发射的部分光线经过玻璃盖板81时发生反射,部分光线被反射到导光柱10的顶面1上,反射光线落在入光区域11的靠近第二侧边102的边缘与第二侧边102之间的遮光区域12中,反射光线被遮光区域12遮挡无法进入到导光柱10,从而减小了显示屏8漏光进入到导光柱10中的光线量,减小对进入到环境光传感器100中的外界环境光的影响,使得环境光传感器100检测到的环境光的光强更加准确,进而保证根据环境光传感器100检测到的环境光调整的显示屏8的亮度与真实环境光更加适配,提升了用户的视觉体验。同时,由于显示屏8的亮度不会一直维持在较亮的状态,在一些较暗的环境光下,显示屏8的亮度会降低,因此,还能减小电子设备的功耗。
参见图15所示,其中a图示出了相关技术中,没有对入光区域进行移动时,此时如果将显示屏设置为最大亮度且全屏显示为白色时,环境光传感器采集到的显示屏的漏光量的示意图,漏光量的照度值为30lux。图b示出了将入光区域朝向远离显示屏一侧移动0.15mm之后,如果将显示屏设置为最大亮度且全屏显示为白色时,环境光传感器采集到的显示屏的漏光量的示意图,漏光量的照度值为17lux。图c示出了当朝远离显示屏一侧移动0.15mm之后,如果将显示屏设置为最大亮度且全屏显示为白色时,环境光传感器采集到的显示屏的漏光量的示意图,漏光量的照度值几乎为零。通过a图、b图和c图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来,显示屏发出的光,随着入光区域朝向远离显示屏的一侧移动的距离原来越远,显示屏发出的光进入到导光柱中的光线量越来越少,从而改善了显示屏漏光对环境光传感器的影响,提升了环境光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光的可靠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施方案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导光柱,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面,所述顶面设置有透光的入光区域,所述顶面中除所述入光区域外的其他区域为不透光的遮光区域;
所述顶面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入光区域的靠近所述第一侧边的边缘与所述第一侧边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入光区域的靠近所述第二侧边的边缘与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的边缘设置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厚度被设置为所述第一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为零,所述入光区域的靠近所述第一侧边的边缘与所述第一侧边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区域以所述第一侧边的中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图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包括相连的入光部和出光部,所述入光部的远离所述出光部的一侧设置为所述顶面,所述出光部的远离所述入光部的一侧设置为底面,所述底面设置有透光的出光区域;
所述入光区域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落入所述出光区域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光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部包括连接面,所述入光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面,所述连接面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入光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二边之间靠近所述第一边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边平行,且所述第一侧边位于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光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的表面设置遮光层,通过激光镭雕方式在所述导光柱的所述顶面设置所述入光区域,在所述导光柱的所述底面设置所述出光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距离的范围为0.3mm至0.4mm。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框和显示屏,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柱,所述导光柱设置于所述边框与所述显示屏的缝隙之间;
所述导光柱的所述顶面的第一侧边安装于远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OLED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15767.9U CN220252202U (zh) | 2023-06-14 | 2023-06-14 | 导光柱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15767.9U CN220252202U (zh) | 2023-06-14 | 2023-06-14 | 导光柱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252202U true CN220252202U (zh) | 2023-12-26 |
Family
ID=89227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515767.9U Active CN220252202U (zh) | 2023-06-14 | 2023-06-14 | 导光柱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252202U (zh) |
-
2023
- 2023-06-14 CN CN202321515767.9U patent/CN2202522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052137B (zh) | 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 |
EP3716253B1 (en) | Terminal device | |
CN108983469B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CN110660835B (zh) |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
EP3757666B1 (en) | Display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image acquisition method | |
KR102648558B1 (ko)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AU589924B2 (en) | Electromagnetic energy interference seal for light beam touchpanels | |
CN110263773B (zh) |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光栅膜材层的制作方法 | |
CN211319243U (zh) | 屏下指纹识别装置以及终端设备 | |
JP2009250705A (ja) | 照度センサ用光案内機構及び携帯電話機 | |
CN110853502B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JP2011049473A (ja) | 光検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US20220310701A1 (en) |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 controller | |
CN111510522B (zh) | 屏幕边框、显示屏模组和终端 | |
EP3926524A1 (en) |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module, scree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0632780B (zh) | 电子设备 | |
CN220252202U (zh) | 导光柱及电子设备 | |
CN111294435B (zh) | 移动终端 | |
CN111767901B (zh) | 显示装置 | |
CN116456010B (zh) | 电子设备 | |
CN113377242A (zh) | 显示模组 | |
CN113224118A (zh) | 纹路识别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211087258U (zh) | 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216774842U (zh) | 棱镜、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1381725A (zh) | 具有光学扫描功能的触控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