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48409U - 一种电晕灭菌型风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晕灭菌型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48409U
CN220248409U CN202321742808.8U CN202321742808U CN220248409U CN 220248409 U CN220248409 U CN 220248409U CN 202321742808 U CN202321742808 U CN 202321742808U CN 220248409 U CN220248409 U CN 2202484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ona
fan
air
shell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428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蒯琳萍
谢玉杰
李天舒
黄灏
谢锦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ahu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ahu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ahu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ahu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428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484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484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484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晕灭菌型风扇,包括:风扇部,风扇部包括扇叶驱动装置和扇叶,其中,扇叶连接在扇叶驱动装置的驱动部件上,扇叶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扇叶旋转;电晕净化部,电晕净化部至少包括壳体、风机和电晕净化模块,其中,壳体与扇叶驱动装置连接,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电晕净化模块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风机设置在壳体内并靠近出气口;风机用于驱动空气自进气口流入至壳体内,并流过电晕净化模块后从出气口流出,电晕净化模块用于对流过的空气实施电晕净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晕灭菌型风扇,其上集成有电晕净化部,电晕净化部能够有效地去除空气中的细菌、真菌及病毒,从而进一步提升室内空气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电晕灭菌型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环境治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晕灭菌型风扇。
背景技术
带空气净化功能的风扇,由于其即能实现送风降温,又能实施对室内空气的净化。现有的带空气净化功能的风扇,其内设置的滤网能够较好地滤除空气中的粉尘、气溶胶等污染物,但是其对细菌、真菌、病毒等污染物的去除能力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传统的带空气净化功能的风扇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晕灭菌型风扇,其详细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晕灭菌型风扇,包括:
风扇部,风扇部包括扇叶驱动装置和扇叶,其中,扇叶连接在扇叶驱动装置的驱动部件上,扇叶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扇叶旋转;
电晕净化部,电晕净化部至少包括壳体、风机和电晕净化模块,其中,壳体与扇叶驱动装置连接,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电晕净化模块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风机设置在壳体内并靠近出气口;
风机用于驱动空气自进气口流入至壳体内,并流过电晕净化模块后从出气口流出,电晕净化模块用于对流过的空气实施电晕净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晕灭菌型风扇,其上集成有电晕净化部,电晕净化部能够有效地去除空气中的细菌、真菌及病毒,从而进一步提升室内空气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晕净化部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并靠近进气口的过滤模块,空气自进气口流入至壳体内后,依次流过过滤模块和电晕净化模块,过滤模块用于对流过的空气实施过滤。
通过设置在电晕净化模块前道设置过滤模块,实现了对空气中的粉尘、气溶胶等污染物的滤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初效滤网、活性炭滤网及高效过滤网。
通过将过滤模块设置成包括初效滤网、活性炭滤网及高效过滤网的多层过滤机构,进一步提升了其对粉尘、气溶胶等污染物的滤除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晕灭菌型风扇还包括吊杆,扇叶驱动装置经吊杆连接在壳体的下方;进气口和出气口均设置在壳体的侧壁上。
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实现结构,实现了风扇部和电晕净化部的组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晕灭菌型风扇还包括第一照明灯,第一照明灯连接在扇叶驱动装置的底部。
通过设置第一照明灯,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电晕灭菌型风扇兼具照明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晕灭菌型风扇还包括安装底座和连接支架,其中:扇叶驱动装置的顶部固定安装在安装底座上;壳体经连接支架连接在扇叶驱动装置的底部,进气口位于壳体的底部,出气口设置在壳体的顶部,连接支架上设有通风口。
提供了另一种具体的实现结构,实现了风扇部和电晕净化部的组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晕灭菌型风扇还包括环形的第二照明灯,第二照明灯套设在壳体的周侧。
通过设置第二照明灯,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电晕灭菌型风扇兼具照明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晕净化模块包括绝缘框架、负极孔板、正极支架及电源,其中:负极孔板安装在绝缘框架上,负极孔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处均安装有一个金属圆管,金属圆管靠近安装孔处的一端开口为进风口,金属圆管的另一端开口为出风口;正极支架经绝缘柱连接在负极孔板上,正极支架上设置有若干个与金属圆管一一对应的电极针,各电极针的端部经对应的金属圆管的出风口插入至金属圆管内;电源安装在绝缘框架上,电源的负极与负极孔板电连接,电源的正极与正极支架电连接。
通过电源对电极针连通正电,对金属圆管连通负电,使得金属圆管内形成电晕区,空气流过金属圆管时,其中的细菌、真菌及病毒被杀灭。
在一些实施例中,正极支架为网格状,电极针安装在正极支架的骨架处,电极针位于对应的金属管的轴心位置处。
正极支架设置为网格状,一方面为电极针提供了足够多的安装位置,另一方面确保空气能够顺畅地流过正极支架。电极针位于对应的金属管的轴心位置处,使得电极针与金属圆管管壁之间的放电距离相等,从而保证金属圆管内不会产生低场强的死角。
金属圆管的长度为1厘米-3.6厘米,正极支架与金属管之间的间隔大于100毫米,电极针的端部与对应的金属圆管的进风口之间具有5-10毫米的间距。
通过对金属圆管的长度、正极支架与金属管之间的间隔及电极针的端部与对应的金属圆管的进风口之间的间距进行设置。有利于针尖电晕区域发挥最大的灭菌效果,并对粉尘等微粒充分荷电而被吸附,且不易产生臭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电晕灭菌型风扇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电晕灭菌型风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电晕净化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电晕灭菌型风扇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电晕灭菌型风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电晕净化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晕净化模块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晕净化模块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8中包括:
扇叶驱动装置1;
扇叶2;
电晕净化部3:壳体31、风机32、电晕净化模块33、过滤模块34、进气口311、出气口312、绝缘框架331、负极孔板332、正极支架333、电源334、金属圆管335、电极针336;
吊杆4;
第一照明灯5;
安装底座6;
连接支架7;
第二照明灯8;
第一控制模块9;
第二控制模块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现有的带空气净化功能的风扇,对细菌、真菌、病毒等污染物的去除能力不佳。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晕灭菌型风扇,其上集成有电晕净化部,能够有效地去除空气中的细菌、真菌及病毒,从而进一步提升室内空气质量。
下文将通过两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带空气净化功能的风扇的结构及工作过程记性实例性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晕灭菌型风扇包括风扇部和电晕净化部3。
本实施例中,电晕净化部3通过安装结构件安装在墙体(如天花板)上,风扇部则连接在电晕净化部3上。具体的:
电晕净化部3包括壳体31、风机32和电晕净化模块33,其中壳体31通过安装结构件安装在墙体上,壳体31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311和出气口312,电晕净化模块33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进气口311和出气口312之间,风机32设置在壳体31内并靠近出气口312。
风机32用于驱动空气自进气口311流入至壳体31内,并流过电晕净化模块33后从出气口312流出,电晕净化模块33用于对流过的空气实施电晕净化,以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真菌及病毒,从而提升室内空气质量。
风扇部包括扇叶驱动装置1和扇叶2,其中,扇叶驱动装置1经吊杆4连接在壳体31的下方,扇叶2则连接在扇叶驱动装置1的驱动部件上,扇叶驱动装置1用于驱动扇叶2旋转,从而实施送风降温。
本实施例中的电晕灭菌型风扇,风扇部和电晕净化部3可同时启动,此时,电晕灭菌型风扇在送风降温的同时,实施对室内空气的净化。
当然,扇叶驱动装置1和电晕净化部3也可单独启动,例如,当室内气温较低,无需送风降温时,可以仅启动电晕净化部3,此时,电晕灭菌型风扇仅实施对室内空气的净化。又如,当室内空气无需净化时,可以仅启动风扇部,此时,电晕灭菌型风扇仅实施送风降温。
可选的,壳体31内设有用于控制风扇部、电晕净化部3工作的第一控制模块9。第一控制模块9上设有通信组件,第一控制模块10通过通信组件与用户终端建立通信连接,使得用户终端实施对风扇部、电晕净化部3的控制。
如图3所示,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电晕净化部还包括设置在壳体31内的并靠近进气口311的过滤模块34,空气自进气口311流入至壳体31内后,依次流过过滤模块34和电晕净化模块33,其中,过滤模块34用于对流过的空气实施过滤,从而实现了对空气中的粉尘、气溶胶等污染物的滤除。
可选的,为了提升过滤模块34的过滤效果,过滤模块34包括依次设置的初效滤网、活性炭滤网及高效过滤网。空气依次流过初效滤网、活性炭滤网及高效过滤网,从热进一步提升对空气中的粉尘、气溶胶等污染物的滤除效果。当然,由于后道的电晕净化模块33也能够实施对粉尘、气溶胶的吸附,因此,出于成本及体积的考虑,过滤模块34也可仅包括初效滤网。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电晕灭菌型风扇还包括第一照明灯5,第一照明灯5连接在扇叶驱动装置1的底部并位于扇叶2的下方。开启第一照明灯5,可实施照明。可选的,第一照明灯5也由安装在壳体31内的控制模块来控制。
通过电晕实施空气净化,已经发展成为本领域的成熟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已有的各种合适尺寸的电晕净化模块。当然,为了进一步提升本实施例中的电晕灭菌型风扇的空气净化性能,以及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将便捷地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电晕灭菌型风扇,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的电晕净化模块的实现方式。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晕净化模块33包括绝缘框架331、负极孔板332、正极支架333及电源334,其中:
负极孔板332安装在绝缘框架331上,负极孔板332上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处均安装有一个金属圆管335,金属圆管335靠近安装孔处的一端开口为进风口,金属圆管335的另一端开口为出风口。
正极支架333经绝缘柱连接在负极孔板332上,正极支架333上设置有若干个与金属圆管335一一对应的电极针336。各电极针336的端部经对应的金属圆管335的出风口插入至金属圆管335内。
电源334安装在绝缘框架331上,电源334的负极与负极孔板332电连接,电源334的正极与正极支架333电连接。
在将电晕净化模块33安装至壳体31中时,确保金属圆管335的进风口朝向壳体31的进气口311即可。
当需要实施对室内空气的净化处理时,控制电源334接通,电源334对电极针336连通正电,对金属圆管335管连通负电,从而使得金属圆管335内形成电晕区,空气流过金属圆管335时,其中的细菌、真菌及病毒被杀灭。
如图7所示,可选的,正极支架333为网格状,电极针336安装在正极支架333的骨架处。通过将正极支架333设置为网格状,一方面为电极针336提供了足够多的安装位置,另一方面确保空气能够顺畅地流过正极支架333。
可选的,电极针336位于对应的金属圆管335的轴心位置处。如此,可使得电极针336与金属圆管335的管壁之间的放电距离相等,从而保证金属圆管335内不会产生低场强的死角。
可选的,负极孔板4与正极支架6平行设置。金属圆管335的长度为1厘米-3.6厘米。正极支架333与金属管335之间的间隔大于100毫米,如此,可确保正极支架333与金属圆管336之间的空气绝缘。
可选的,电极针336的端部与对应的金属圆管335的进风口之间具有5-10毫米的间距。如此设置,使得电极针336的端部位于金属圆管335内,且与金属圆管335的进风口之间保持安全距离,实现电极针336的端部的均匀放电,电极针336的端部和金属圆管335的管壁之间形成有效的电晕区,且可防止臭氧发生。经检测,金属圆管335的进风口至电极针336的端部以上5mm的区域为电晕区。而电极针336的端部以上5mm至金属圆管335的出风口的区域为吸附区。如此,空气依次流过电晕区和吸附区,当流过电晕区时,其中的细菌、真菌及病毒被杀灭,而当流过吸附区,其中的残留粉尘、气溶胶等污染物则被进一步吸附滤除。
实施例2
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晕灭菌型风扇包括风扇部和电晕净化部3。
本实施例中,风扇部通过安装结构件安装在墙体(如天花板)上,电晕净化部3则连接在风扇部上。具体的:
风扇部包括扇叶驱动装置1和扇叶2,其中,扇叶驱动装置1的顶部固定安装在安装底座6上,安装底座6通过安装结构件安装在墙体上。扇叶2连接在扇叶驱动装置1的驱动部件上,扇叶驱动装置1用于驱动扇叶2旋转;从而实施送风降温。
电晕净化部3包括壳体31、风机32和电晕净化模块33,其中,壳体31通过连接支架7连接在扇叶驱动装置1的底部。壳体31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311,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312,连接支架7上还设有通风口。电晕净化模块33设置在壳体31内并位于进气口311和出气口312之间。风机32设置在壳体31内并靠近出气口312。
风机32用于驱动空气自进气口311流入至壳体31内,并流过电晕净化模块33后从出气口312、通风口流出,电晕净化模块33用于对流过的空气实施电晕净化,以杀灭空气中的细菌、真菌及病毒,从而提升室内空气质量。
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中的电晕灭菌型风扇,风扇部和电晕净化部3可同时启动,此时,电晕灭菌型风扇在送风降温的同时,实施对室内空气的净化。
当然,扇叶驱动装置1和电晕净化部3也可单独启动,例如,当室内气温较低,无需送风降温时,可以仅启动电晕净化部3,此时,电晕灭菌型风扇仅实施对室内空气的净化。又如,当室内空气无需净化时,可以仅启动风扇部,此时,电晕灭菌型风扇仅实施送风降温。
可选的,安装底座6内设有用于控制风扇部、电晕净化部3工作的第二控制模块10。第二控制模块10上设有通信组件,第二控制模块10通过通信组件与用户终端建立通信连接,使得用户终端实施对风扇部、电晕净化部3的控制。
如图6所示,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电晕净化部3还包括设置在壳体31内的并靠近进气口311的过滤模块34,空气自进气口311流入至壳体31内后,依次流过过滤模块34和电晕净化模块33,其中,过滤模块34用于对流过的空气实施过滤,从而实现了对空气中的粉尘、气溶胶等污染物的滤除。
可选的,为了提升过滤模块34的过滤效果,过滤模块34包括依次设置的初效滤网、活性炭滤网及高效过滤网。空气依次流过初效滤网、活性炭滤网及高效过滤网,从热进一步提升对空气中的粉尘、气溶胶等污染物的滤除效果。当然,由于后道的电晕净化模块33也能够实施对粉尘、气溶胶的吸附,因此,出于成本及体积的考虑,过滤模块34也可仅包括初效滤网。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电晕灭菌型风扇还包括环形的第二照明灯8,第二照明灯8套设在壳体31的周侧。开启第二照明灯8,可实施照明。可选的,第二照明灯8也由安装在安装底座6内的控制模块来控制。
同样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已有的各种合适尺寸的电晕净化模块。当然,本实施例中也可采用上述实施例1中的电晕净化模块33。由于上述实施例1已经对该电晕净化模块33的结构及工作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因此,为了描述简洁,此处不再对其结构及工作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上文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足够详细的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描述。所属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实施例中的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真实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做出所有改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是由所述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的,而不是由实施例中的上述描述来限定的。

Claims (10)

1.一种电晕灭菌型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晕灭菌型风扇包括:
风扇部,所述风扇部包括扇叶驱动装置和扇叶,其中,所述扇叶连接在所述扇叶驱动装置的驱动部件上,所述扇叶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扇叶旋转;
电晕净化部,所述电晕净化部至少包括壳体、风机和电晕净化模块,其中,所述壳体与所述扇叶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电晕净化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靠近所述出气口;
所述风机用于驱动空气自所述进气口流入至所述壳体内,并流过所述电晕净化模块后从所述出气口流出,所述电晕净化模块用于对流过的空气实施电晕净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晕灭菌型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晕净化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并靠近所述进气口的过滤模块,空气自所述进气口流入至所述壳体内后,依次流过所述过滤模块和所述电晕净化模块,所述过滤模块用于对流过的空气实施过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晕灭菌型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初效滤网、活性炭滤网及高效过滤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晕灭菌型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晕灭菌型风扇还包括吊杆,所述扇叶驱动装置经所述吊杆连接在所述壳体的下方;
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晕灭菌型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晕灭菌型风扇还包括第一照明灯,所述第一照明灯连接在所述扇叶驱动装置的底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晕灭菌型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晕灭菌型风扇还包括安装底座和连接支架,其中:
所述扇叶驱动装置的顶部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上;
所述壳体经所述连接支架连接在所述扇叶驱动装置的底部,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连接支架上设有通风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晕灭菌型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晕灭菌型风扇还包括环形的第二照明灯,所述第二照明灯套设在所述壳体的周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晕灭菌型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晕净化模块包括绝缘框架、负极孔板、正极支架及电源,其中:
所述负极孔板安装在所述绝缘框架上,所述负极孔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处均安装有一个金属圆管,所述金属圆管靠近所述安装孔处的一端开口为进风口,所述金属圆管的另一端开口为出风口;
所述正极支架经绝缘柱连接在所述负极孔板上,所述正极支架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金属圆管一一对应的电极针,各所述电极针的端部经对应的所述金属圆管的出风口插入至所述金属圆管内;
所述电源安装在所述绝缘框架上,所述电源的负极与所述负极孔板电连接,所述电源的正极与所述正极支架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晕灭菌型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支架为网格状,所述电极针安装在所述正极支架的骨架处,所述电极针位于对应的所述金属圆管的轴心位置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晕灭菌型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圆管的长度为1厘米-3.6厘米,所述正极支架与所述金属圆管之间的间隔大于100毫米,所述电极针的端部与所述对应的所述金属圆管的进风口之间具有5-10毫米的间距。
CN202321742808.8U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电晕灭菌型风扇 Active CN2202484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42808.8U CN220248409U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电晕灭菌型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42808.8U CN220248409U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电晕灭菌型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48409U true CN220248409U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66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42808.8U Active CN220248409U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电晕灭菌型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484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56230Y (zh) 光电子纳米紫外线杀空气病毒机
CN1712075A (zh) 光电子纳米紫外线杀空气病毒机
CN102836611A (zh) 空气净化器
CN220248409U (zh) 一种电晕灭菌型风扇
CN206410235U (zh) 一种移动式空气净化消毒机
CN209735255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通风柜过滤器
CN104235964A (zh) 等离子体空气净化器
CN220250222U (zh) 一种电晕灭菌型新风系统
CN204254757U (zh) 等离子体空气净化器
CN113944975A (zh) 消毒机
CN215929972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15722845U (zh) 一种净化空气led吸顶灯
CN113251548B (zh) 一种集成式紫外线空气消毒净化机
CN218672536U (zh) 一种可外置、可拆卸的空气净化灯具配件
CN210568908U (zh) 一种带有vis光触媒的室内空气治理器
CN216159274U (zh) 一种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
CN219103259U (zh) 一种气体污染物处理器
CN214914708U (zh) 一种废气处理用活性炭吸附装置
CN21403883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消毒过滤装置
CN209188509U (zh) 一种用于小气量高浓度泵站废气光解净化装置
CN2687507Y (zh) 一种带等离子空气净化装置的灯具
CN218962114U (zh) 一种耐高温过滤装置
CN220696329U (zh) 用于吸油烟设备的净化器
CN214332517U (zh) 一种设有净化装置的led平板灯
CN220471817U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