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46975U - 一种微型钢管桩与混凝土抗滑桩结合的滑坡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型钢管桩与混凝土抗滑桩结合的滑坡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46975U
CN220246975U CN202321768061.3U CN202321768061U CN220246975U CN 220246975 U CN220246975 U CN 220246975U CN 202321768061 U CN202321768061 U CN 202321768061U CN 220246975 U CN220246975 U CN 2202469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ipe
pile
miniature steel
pipe pile
landsl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6806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兴荣
何浩林
李小膀
孙东哲
高如
陈述存
张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6806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469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469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469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23Dune restoration or creation; Cliff stabilisation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钢管桩与混凝土抗滑桩结合的滑坡支护结构,涉及滑坡治理技术领域,包括应急支护单元、连接组件、长期支护单元;应急抢险阶段采用微型钢管桩,施工速度快、强度形成快、占用空间小、对坡体扰动小;有效减少滑坡下滑力,滑坡体变形大幅减小、对滑坡后缘区域建筑起到有效保护;抢险工程发挥效果后,滑坡体变形大幅度减小或趋于暂时稳定,为综合治理提供了条件,通过第一连接件将微型钢管桩与抗滑桩连接,将综合治理工程与前期抢险工程结合;前期的微型钢管桩与后期的抗滑桩连接,临时工程与永久工程结合,增加整个滑坡治理结构整体性、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微型钢管桩与混凝土抗滑桩结合的滑坡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坡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钢管桩与混凝土抗滑桩结合的滑坡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滑坡发生后,急剧变形,坡脚紧靠滑坡的房屋推挤错断,摇摇欲坠,坡体常发生规模几方至数百方的滑塌,块石夹土飞滚而下,其上部房屋基础局部临空,出现多处裂缝,威胁到后缘大片建筑群;滑坡常见的治理类型有挡土墙、抗滑桩、锚索框格梁以及截排水措施等。
此类滑坡发生后,组织实施挡土墙、抗滑桩等永久性工程,施工时间长,治理效果不显著;达不到挽救财产,及时减损的效果,往往随着时间延长,滑坡带来的灾害越发显著。
专利号为CN209482344U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型钢管桩承台基础的重力式挡墙边坡支护装置,使用钢管桩作为整个护坡装置的基础,并在钢管桩上浇筑重力式挡墙作为边坡支护,该专利中,重力式挡墙的重力较大,且施工周期长,难以对滑坡地段进行应急处理,对滑坡地段扰动大,往往随着时间延长,滑坡带来的灾害越发显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钢管桩与混凝土抗滑桩结合的滑坡支护结构,用于解决现有的微型钢管桩在治理滑坡时难以快速对滑坡地段进行应急处理、对滑坡地段扰动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型钢管桩与混凝土抗滑桩结合的滑坡支护结构,包括:
应急支护单元,包括间隔布置的微型钢管桩、设置在微型钢管桩上的冠梁;所述微型钢管桩的外壁上呈螺旋上升式间隔设有通孔;所述冠梁上设有连接部;
连接组件,包括与冠梁连接的第一连接件;
长期支护单元,包括间隔设置的抗滑桩;所述抗滑桩与第一连接件连接,以使微型钢管桩与抗滑桩之间形成稳定支撑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型钢管桩采用三排梅花形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型钢管桩的端头深入冠梁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型钢管桩地面以下0.5m范围内不开孔,微型钢管桩0.5m以下部分沿轴向开设通孔,相邻的所述通孔之间在竖直方向上间隔20cm-50cm,相邻通孔之间中心的连线形成45°夹角;所述微型钢管桩同一横截面上只打一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为设置在冠梁上的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连接筋;所述连接筋与安装孔连接,以使第一连接件与冠梁稳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应急抢险阶段采用微型钢管桩,施工速度快、强度形成快、占用空间小、对坡体扰动小;有效减少滑坡下滑力,滑坡体变形大幅减小、对滑坡后缘区域建筑起到有效保护。
抢险工程发挥效果后,滑坡体变形大幅度减小或趋于暂时稳定,为综合治理提供了条件,通过第一连接件将微型钢管桩与抗滑桩连接,将综合治理工程与前期抢险工程结合;前期的微型钢管桩与后期的抗滑桩连接,临时工程与永久工程结合,增加整个滑坡治理结构整体性、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型钢管桩与混凝土抗滑桩结合的滑坡支护结构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型钢管桩与混凝土抗滑桩结合的滑坡支护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型钢管桩与混凝土抗滑桩结合的滑坡支护结构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型钢管桩与混凝土抗滑桩结合的滑坡支护结构的应急支护单元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应急支护单元;101、微型钢管桩;102、冠梁;1021、连接部;103、通孔;2、连接组件;201、第一连接件;3、长期支护单元;301、抗滑桩;4、滑坡体;5、滑坡体后缘;6、挤压变形区;7、滑坡体前缘;8、构筑物;9、潜在滑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型钢管桩与混凝土抗滑桩结合的滑坡支护结构,包括应急支护单元1、连接组件2、长期支护单元3。
其中,参见图2、4,应急支护单元1包括间隔布置的微型钢管桩101、设置在微型钢管桩101上的冠梁102;微型钢管桩101的外壁上呈螺旋上升式间隔设有通孔103;冠梁102上设有连接部1021;连接组件2包括与冠梁102连接的第一连接件201;长期支护单元3包括间隔设置的抗滑桩301,抗滑桩301与第一连接件201连接,以使微型钢管桩101与抗滑桩301之间形成稳定支撑结构。
具体的,参见图2,微型钢管桩101采用三排梅花形布置。
优选的,微型钢管桩101采用168mm×8mm厚无缝钢管,无缝钢管内注入砂浆。
优选的,微型钢管桩101之间连接时采用180mm×8mm厚的无缝钢管套接,环形焊接牢固;在微型钢管桩101相同断面上,微型钢管桩101接缝彼此错开。
进一步的,参见图3、4,微型钢管桩101的端头深入冠梁102内。
优选的,微型钢管桩101的端头深入冠梁102内的长度不小于30cm。
优选的,冠梁102采用常见的钢筋混凝土浇筑形成。
进一步的,参见图4,微型钢管桩101地面以下0.5m范围内不开孔,微型钢管桩101地面0.5m以下部分沿轴向开设通孔103,相邻通孔103之间在竖直方向上间隔20cm-50cm,相邻通孔103之间中心的连线形成45°夹角,微型钢管桩101同一横截面上只打一孔。
优选的,为加强微型钢管桩101与砂浆的黏结力,用钢丝刷对微型钢管桩101外壁除锈。
进一步的,参见图2,连接部1021为设置在冠梁102上的安装孔。
进一步的,参见图2,第一连接件201上设有连接筋,连接筋与安装孔连接,以使第一连接件201与冠梁102稳定连接。
优选的,安装孔的孔深超过连接筋直径的35倍。
优选的,安装孔内注有微膨胀水泥砂浆,第一连接件20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连接筋为第一连接件201内部的钢筋。
优选的,抗滑桩301为常见的钢筋混泥土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滑坡体4的上方(滑坡体后缘5)存在构筑物8,重量较大,滑坡体4的下方(滑坡体前缘7)存在构筑物8等,坡体中部为挤压变形区6,滑坡体4存在潜在滑动面9,滑坡体4处于欠稳定至不稳定状态,滑坡性质主要表现为:滑坡从上(后部)向下(前缘)滑动挤压变形、坍塌破坏形式为主的推移式滑坡;施工时,包括应急抢险阶段及综合治理阶段,应急抢险阶段采用微型钢管桩101使滑坡体4变形大幅度减小或趋于暂时稳定,为综合治理提供了条件。
首先在滑坡体4靠近滑坡体4后缘位置,施打微型钢管桩101,在钢管桩顶部施工冠梁102。
待微型钢管桩101发挥效果后,在滑动方向施工抗滑桩301,优选采用跳桩施工。
抗滑桩301施工完成后,将抗滑桩301与钢管桩冠梁102采用第一连接件201(横梁)连接,形成“∏”形稳定结构。
在应急抢险阶段,施工如下:
1)设计要点:微型钢管桩101桩位布置,优选三排梅花型布置,单位面积内梅花型布置较矩形布置较多,成桩后结构体具有更好整体性。
2)微型钢管桩101施工:钻机平台找平、搭设→测量放线确定桩位点→钻机就位→成孔及清孔→微型钢管、注浆管制作及安装→水泥浆制备→孔内注浆→成桩检测→冠梁102施工
3)施工要点:
①微型钢管桩101制作:采用168mm×8mm厚无缝钢管制作微型钢管桩101,为了加强微型钢管桩101与水泥的黏结力,需用钢丝刷对微型钢管桩101外壁除锈。微型钢管桩101地面以下0.5m范围内不开孔,0.5m以下部分沿轴向每隔20-50cm旋转45°打1孔,孔径6mm,同一截面只打1孔;微型钢管桩101连接采用180mm×8mm厚的无缝钢管套接,环形焊接牢固;在微型钢管桩101相同断面上,钢管接缝应彼此错开;用吊车起吊安装到桩孔内,并与孔顶固定架固定牢固。
②注浆:浆液采用M30纯水泥浆,按照1:1的水灰比进行配置;水泥采用P.042.5R水泥,用水应选用洁净无腐蚀性的合格水,水泥拌合时间10-20mi n,注浆管连接牢固,浆液通过注浆泵压入导管,从孔底向上压浆,直到孔口返出正常的浆液;注浆压力不宜小于0.6MPa,应在注浆至无缝钢管周围出现返浆后停止注浆;当不出现返浆时,可采用间歇注浆的方法。
③冠梁102施工:冠梁102施工要求微型钢管桩101在冠梁102内长度不小于30cm;以便微型钢管桩101形成有效的结构体。
(2)综合治理阶段
1)通过观察微型钢管桩101的治理成效,对抗滑桩301进行优化设计,因为前期存在微型桩治理,滑坡整体下滑力有效减少,降低抗滑桩301治理成本,有效减少工程造价;
2)抗滑桩301施工,采用人工挖孔桩工艺或机械成孔工艺,施工过程: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桩孔场地整平→成孔→钢筋笼制作、吊装→混凝土灌注
3)施工要点:
①成孔:采用人工挖孔桩时,应注意桩体垂直度控制,采用吊线锤控制,开挖过程中及时做护壁。开挖到设计高程时应及时进行验孔及浇筑混凝土。采用机械成孔时,浇筑前及时清孔,先灌注0.3m桩体体积的水泥砂浆,再浇筑桩身混凝土;到设计位置时,需超灌0.5m高度,后期剔凿。
②横梁:在微型桩冠梁102上预留或钻孔植筋,植筋长度应≥35d(钢筋直径);采用注浆管伸入钻孔内注浆,注浆材料选用具有微膨胀性水泥砂浆,注浆管边注浆边拔,保证浆体饱满,后将钢筋植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微型钢管桩与混凝土抗滑桩结合的滑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应急支护单元(1),包括间隔布置的微型钢管桩(101)、设置在微型钢管桩(101)上的冠梁(102);所述微型钢管桩(101)的外壁上呈螺旋上升式间隔设有通孔(103);所述冠梁(102)上设有连接部(1021);
连接组件(2),包括与冠梁(102)连接的第一连接件(201);
长期支护单元(3),包括间隔设置的抗滑桩(301);所述抗滑桩(301)与第一连接件(201)连接,以使微型钢管桩(101)与抗滑桩(301)之间形成稳定支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钢管桩与混凝土抗滑桩结合的滑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钢管桩(101)采用三排梅花形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型钢管桩与混凝土抗滑桩结合的滑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钢管桩(101)的端头深入冠梁(10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型钢管桩与混凝土抗滑桩结合的滑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钢管桩(101)地面以下0.5m范围内不开孔,微型钢管桩(101)0.5m以下部分沿轴向开设通孔(103),相邻的所述通孔(103)之间在竖直方向上间隔20cm-50cm,相邻通孔(103)之间中心的连线形成45°夹角;所述微型钢管桩(101)同一横截面上只打一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型钢管桩与混凝土抗滑桩结合的滑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021)为设置在冠梁(102)上的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型钢管桩与混凝土抗滑桩结合的滑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01)上设有连接筋;所述连接筋与安装孔连接,以使第一连接件(201)与冠梁(102)稳定连接。
CN202321768061.3U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微型钢管桩与混凝土抗滑桩结合的滑坡支护结构 Active CN2202469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68061.3U CN220246975U (zh)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微型钢管桩与混凝土抗滑桩结合的滑坡支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68061.3U CN220246975U (zh)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微型钢管桩与混凝土抗滑桩结合的滑坡支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46975U true CN220246975U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68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68061.3U Active CN220246975U (zh)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微型钢管桩与混凝土抗滑桩结合的滑坡支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469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11404B (zh) 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1864773B (zh) 一种深基坑支护工艺
CN112554198B (zh) 紧邻高层建筑物的深基坑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12742566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基坑支护
CN111560962A (zh) 一种回填区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1873997U (zh) 基坑支护结构
CN211898463U (zh) 采用微钢管桩与锚杆联合的加固装置
CN104863177A (zh) 一种复合式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174988A (zh) 双壁混凝土沉井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3758132A (zh) 一种结合放坡的悬臂排桩支护结构的施工工艺
JP5259510B2 (ja) 擁壁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CN108035360A (zh) 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方法
CN220246975U (zh) 一种微型钢管桩与混凝土抗滑桩结合的滑坡支护结构
CN109853537B (zh) 一种预应力桩及其施工方法
CN216739655U (zh) 一种遇有地下构筑物的基坑支护
CN216339582U (zh) 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组合斜向支撑
CN101818495A (zh) 一种基坑支护的施工方法及其支护结构
CN212225231U (zh) 一种偏压隧道洞口防护结构
CN108005086A (zh) 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高支墩反拉式斜撑结构
CN113684835A (zh) 一种基坑支护与止水体系及施工流程
JP7275844B2 (ja) 壁状構造物及び壁状構造物の構築方法
CN107100216B (zh) 单片砖墙单侧基础桩基悬挑托换施工方法
CN102505698A (zh) 一种土体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709231A (zh) 一种地下室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6615879U (zh) 一种拱圈支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