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38028U - 一体化截污沉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截污沉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38028U
CN220238028U CN202321054405.4U CN202321054405U CN220238028U CN 220238028 U CN220238028 U CN 220238028U CN 202321054405 U CN202321054405 U CN 202321054405U CN 220238028 U CN220238028 U CN 2202380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tting device
sand setting
mud
device body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5440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立军
李志军
方志科
李煜峰
李鸿
彭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Water Supply Co ltd Chengnan Water Treatment Plant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Water Supply Co ltd Chengnan Water Treatment Pla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Water Supply Co ltd Chengnan Water Treatment Plant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Water Supply Co ltd Chengnan Water Treatment Plant
Priority to CN20232105440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380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380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380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体化截污沉砂装置,包括沉砂装置本体,所述沉砂装置本体的顶端安装有防护框,所述沉砂装置本体的顶端开设有出泥板,所述沉砂装置本体的上部开设有出泥板,所述防护框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所述沉砂装置本体的内侧面滑动连接有过滤机构。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当使用沉砂装置本体时,进泥管可将泥浆抽入出泥板内,沉砂装置会对这些泥浆进行处理,然后通过出泥口排出,第一过滤网可对这些泥浆进行第一次过滤,以便降低泥浆内的混杂物,这些被过滤后的泥浆以重力流的方式流动到第二过滤网上,从而可对这些泥浆进行二次过滤,使泥浆的浓度得到进一步的均衡,以达到避免大量大尺寸杂物,诸如贝壳、碎布进入贮泥池中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体化截污沉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沉砂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体化截污沉砂装置。
背景技术
沉砂装置的产量是通过可调节储泥池中污泥的浓度均衡,有利于离心机运行稳定,脱泥车间产量稳定,其设备内能够将绝大部分杂质阻断在沉砂装置中,可降低设备的维修率,减少螺杆泵磨损量,延长使用寿命,且沉砂装置能够减少人工投入,让值班人员更多精力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无需超高频次的低效率捞渣,沉砂装置的储泥池中污泥浓度忽高忽低时,为使离心机滤后水达标,必须增加药剂投加量,增加生产成本,保持运行稳定。
然而,沉砂装置上的过滤网易堵,值班员平均15分钟冲洗一次,滤网底部碎渣不好清理,站网边清理地滑、易摔跤有安全隐患,过滤效果不好,大量杂物、贝壳、碎布进入储泥池中,其过滤效果不好会导致阀门堵塞、进泥量低、管道堵塞、进泥螺杆泵磨损严重的后果,从而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体化截污沉砂装置,以解决沉砂装置过滤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体化截污沉砂装置,包括沉砂装置本体,所述沉砂装置本体的顶端安装有防护框,所述沉砂装置本体的顶端开设有出泥板,所述出泥板位于防护框的内侧,所述沉砂装置本体的顶端开设有出泥口,所述防护框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覆盖出泥口,所述第一过滤网为顶部开口底部闭合的中空凸台型,且第一过滤网正下方本体底端内部等间距安装有若干组冲洗板,所述冲洗板与冲洗板之间形成冲洗槽,所述冲洗槽一端本体还设有排污口,另一端本体的安装有冲洗机构,所述沉砂装置本体的内侧面滑动连接有过滤机构,所述沉砂装置本体的右侧安装有排废管。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沉砂装置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进泥管,所述进泥管的出泥口设置于第一过滤网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冲洗机构包括第一管道,所述沉砂装置本体的左侧安装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左侧螺纹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左侧安装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左侧安装有冲洗管,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相通,所述第二管道与冲洗管相通,所述第一管道与沉砂装置本体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管道位于冲洗槽内,所述第一管道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若干组出水孔,且出水孔向着排污口的方向倾斜30度。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块的左侧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贯穿固定块,所述螺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固定块通过第一螺孔与第一螺栓螺纹连接于第一管道的左侧,所述固定块均覆盖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支撑块,所述沉砂装置本体的内侧面滑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面板,所述面板的顶端开设有矩形口,所述矩形口贯穿面板,所述矩形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覆盖矩形口,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位置与出泥口的位置相对称。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沉砂装置本体的内侧面开设有与支撑块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支撑块通过滑槽滑动连接于沉砂装置本体的内侧面。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面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形状为凹形,所述把手的外侧面涂有防滑层,所述把手外侧面的防滑层覆盖把手。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沉砂装置本体的外侧面涂有防腐层,所述沉砂装置本体外侧面的防腐层覆盖沉砂状本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当使用沉砂装置本体时,进泥管可将泥浆抽入出泥板内,沉砂装置会对这些泥浆进行处理,然后通过出泥口排出,第一过滤网可对这些泥浆进行第一次过滤,以便降低泥浆内的混杂物,这些被过滤后的泥浆以重力流的方式流动到第二过滤网上,从而可对这些泥浆进行二次过滤,使泥浆的浓度得到进一步的均衡,以达到避免大量大尺寸杂物,诸如贝壳、碎布进入贮泥池中的目的;
第二、当泥沙倒入出泥板内后,因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和冲洗管的存在,且冲洗管道与沉砂装置本体的内部底端是相通的,其管道的外侧面开设有多个小孔,小孔的角度是朝出泥板方向水平的,有30度左右的斜角,从而可将出泥板内泥沙内部的杂质给直接冲出废渣站,以便降低人员对过滤网的冲洗频率,且因固定块是通过螺纹泥沙进行固定的,当需要将冲洗管拆卸下来时,利用螺纹泥沙将螺栓拧出螺孔即可将固定块给拆卸下来,以便达到方便拆卸冲洗管的目的,同时杂质被排出也可降低对进泥泵的损毁,以便延长进泥泵的使用寿命,其排废管也便于对泥沙内的废料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过滤网的侧面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过滤网的俯视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冲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沉砂装置本体,2、防护框,3、出泥板,4、第一过滤网,41、冲洗板,42、冲洗槽,43、排污口,5、出泥口,6、过滤机构,61、支撑块,62、面板,63、矩形口,64、第二过滤网,65、把手,7、滑槽,8、冲洗机构,81、第一管道,82、固定块,83、螺孔,84、螺栓,85、第二管道,86、冲洗管,87、出水孔,9、进泥管,10、支撑板,11、排废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考图1-6,本实施例的一体化截污沉砂装置,包括沉砂装置本体1,沉砂装置本体1的顶端安装有防护框2,沉砂装置本体1的顶端开设有出泥板3,出泥板3位于防护框2的内侧,沉砂装置本体1的顶端开设有出泥口5,防护框2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一过滤网4,第一过滤网4覆盖出泥口5,第一过滤网4为顶部开口底部闭合的中空凸台型,且第一过滤网4内底部等间距安装有若干组冲洗板41,冲洗板41与冲洗板41之间形成冲洗槽42,第一过滤网4的一侧底端位于冲洗槽42的端部还设有排污口43,沉砂装置本体1的右侧安装有冲洗机构8,沉砂装置本体1的内侧面滑动连接有过滤机构6,沉砂装置本体1的右侧安装有排废管11。第一过滤网4底部冲洗板41,通过冲洗板41与冲洗板41之间形成的冲洗槽42可以便于冲洗机构8对第一过滤网4内堆积的泥砂进行冲洗。
实施例2
参考图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达到方便上料的目的,本实施例对出泥板3进行了创新设计,具体地,出泥板3的内部安装有进泥管9,沉砂装置本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进泥管9贯穿支撑板10,进泥管9固定连接于支撑板10的内部。
参考图2-6,为了达到方便冲洗杂质的目的,本实施例对冲洗机构8进行了创新设计,冲洗机构8包括第一管道81,沉砂装置本体1的左侧安装有第一管道81,第一管道81的左侧螺纹连接有固定块82,固定块82的左侧安装有第二管道85,第二管道85的左侧安装有冲洗管86,第一管道81与第二管道85相通,第二管道85与冲洗管86相通,所述第一管道81与沉砂装置本体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管道81位于第一过滤网4的内部底端,所述第一管道81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若干组出水孔87,且出水孔87向着排污口43的方向倾斜30度,当泥沙倒入出泥板3内后,因第一管道81与第二管道85和冲洗管86的存在,从而可将出泥板3内泥沙内部的杂质给直接冲出废渣站,以便降低人员对过滤网的冲洗频率,同时杂质被排出也可降低对进泥泵的损毁,以便延长进泥泵的使用寿命。
参考图6,为了达到方便拆卸冲洗管86的目的,本实施例对固定块82进行了创新设计,固定块82的左侧开设有螺孔83,螺孔83贯穿固定块82,螺孔8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84,固定块82通过第一螺孔83与第一螺栓84螺纹连接于第一管道81的左侧,固定块82均覆盖第一管道81与第二管道85,因固定块82是通过螺纹泥沙进行固定的,当需要将冲洗管86拆卸下来时,利用螺纹泥沙将螺栓84拧出螺孔83即可将固定块82给拆卸下来,以便达到方便拆卸冲洗管86的目的。
实施例3
参考图1与图5,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为了达到方便过滤泥沙的目的,本实施例对过滤机构6进行了创新设计,具体地,过滤机构6包括支撑块61,沉砂装置本体1的内侧面滑动连接有支撑块61,支撑块61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面板62,面板62的顶端开设有矩形口63,矩形口63贯穿面板62,矩形口6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64,第二过滤网64覆盖矩形口63,第二过滤网64的位置与出泥口5的位置相对称,泥沙在沉砂装置本体1内,其沉砂装置本体1会对这些泥沙进行处理,然后通过出泥口5将这些泥沙排出,因第一过滤网4的存在,从而可对这些泥沙进行第一次过滤,以便降低泥沙内的混合物,因第二过滤网64的位置与出泥口5的位置是相对称的,这些被过滤后的泥沙还会流动到第二过滤网64上,第二过滤网64可对这些泥沙进行二次过滤,以便再次提高泥沙的浓度,以达到避免大量杂物、贝壳、碎布进入储泥池中的目的。
参考图1,为了达到方便拆卸支撑块61的目的,本实施例对沉砂装置本体1进行了创新设计,沉砂装置本体1的内侧面开设有与支撑块61相匹配的滑槽7,支撑块61通过滑槽7滑动连接于沉砂装置本体1的内侧面,因滑槽7的开设,从而便于支撑块61的滑动,当需要将支撑块61拆卸下来时,将其从滑槽7内抽出即可,以便达到方便拆卸支撑块61的目的。
参考图1,为了达到方便拉动面板62的目的,本实施例对面板62进行了创新设计,面板6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65,把手65的形状为凹形,把手65的外侧面涂有防滑层,把手65外侧面的防滑层覆盖把手65,因把手65的存在,使用者也可通过拉动把手65来调节面板62的位置,以便对第二过滤网64的位置进行调节。
参考图1,为了达到增强沉砂装置本体1防腐能力的目的,本实施例对沉砂装置本体1进行了创新设计,沉砂装置本体1的外侧面涂有防腐层,沉砂装置本体1外侧面的防腐层覆盖沉砂状本体,因防腐层的存在,从而大大增强了沉砂装置本体1的耐腐蚀能力,避免沉砂装置本体1被腐蚀,以便延长其使用寿命。
参考图1,为了达到方便泥沙流动的目的,本实施例对沉砂装置本体1进行了创新设计,防护框2内壁的形状为斜坡状,防护框2覆盖沉砂装置顶端的边角位置,出泥口5内壁的形状为弧形,因防护框2为斜坡状,从而便于泥沙进入出泥板3内,以避免泥沙溢出,同时弧形的出泥口5也便于泥沙的流动,以便泥沙能够顺利通过出泥口5流出。
使用原理及优点:使用时,进泥管9将泥沙抽入出泥板3内,方便上料的目的,当泥沙倒入出泥板3内后,因第一管道81与第二管道85和冲洗管86的存在,第一过滤网4底部冲洗板41,通过冲洗板41与冲洗板41之间形成的冲洗槽42可以便于冲洗机构8对第一过滤网4内堆积的泥砂进行冲洗,从而可将出泥板3内泥沙内部的杂质给直接冲出废渣站,以便降低人员对过滤网的冲洗频率,同时杂质被排出也可降低对进泥泵的损毁,以便延长进泥泵的使用寿命,因固定块82是通过螺纹泥沙进行固定的,当需要将冲洗管86拆卸下来时,利用螺纹泥沙将螺栓84拧出螺孔83即可将固定块82给拆卸下来,以便达到方便拆卸冲洗管86的目的,泥沙在沉砂装置本体1内,其沉砂装置本体1会对这些泥沙进行处理,然后通过出泥口5将这些泥沙排出,因第一过滤网4的存在,从而可对这些泥沙进行第一次过滤,以便降低泥沙内的混合物,因第二过滤网64的位置与出泥口5的位置是相对称的,这些被过滤后的泥沙还会流动到第二过滤网64上,第二过滤网64可对这些泥沙进行二次过滤,以便再次提高泥沙的浓度,以达到避免大量杂物、贝壳、碎布进入储泥池中的目的,因滑槽7的开设,从而便于支撑块61的滑动,当需要将支撑块61拆卸下来时,将其从滑槽7内抽出即可,以便达到方便拆卸支撑块61的目的,因防腐层的存在,从而大大增强了沉砂装置本体1的耐腐蚀能力,避免沉砂装置本体1被腐蚀,以便延长其使用寿命,因防护框2为斜坡状,从而便于泥沙进入出泥板3内,以避免泥沙溢出,同时弧形的出泥口5也便于泥沙的流动,以便泥沙能够顺利通过出泥口5流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体化截污沉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砂装置本体(1),所述沉砂装置本体(1)的顶端安装有防护框(2),所述沉砂装置本体(1)的顶端开设有出泥板(3),所述出泥板(3)位于防护框(2)的内侧,所述沉砂装置本体(1)的顶端开设有出泥口(5),所述防护框(2)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一过滤网(4),所述第一过滤网(4)覆盖出泥口(5),所述第一过滤网(4)为顶部开口底部闭合的中空凸台型,且第一过滤网(4)正下方本体(1)底端内部等间距安装有若干组冲洗板(41),所述冲洗板(41)与冲洗板(41)之间形成冲洗槽(42),所述冲洗槽(42)一端本体(1)还设有排污口(43),另一端本体(1)的安装有冲洗机构(8),所述沉砂装置本体(1)的内侧面滑动连接有过滤机构(6),所述沉砂装置本体(1)的右侧安装有排废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截污沉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装置本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上固定设置有进泥管(9),所述进泥管(9)的出泥口设置于第一过滤网(4)的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截污沉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机构(8)包括第一管道(81),所述沉砂装置本体(1)的左侧安装有第一管道(81),所述第一管道(81)的左侧螺纹连接有固定块(82),所述固定块(82)的左侧安装有第二管道(85),所述第二管道(85)的左侧安装有冲洗管(86),所述第一管道(81)与第二管道(85)相通,所述第二管道(85)与冲洗管(86)相通,所述第一管道(81)与沉砂装置本体(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管道(81)位于冲洗槽(42)内,所述第一管道(81)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若干组出水孔(87),且出水孔(87)向着排污口(43)的方向倾斜30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截污沉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82)的左侧开设有螺孔(83),所述螺孔(83)贯穿固定块(82),所述螺孔(8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84),所述固定块(82)通过第一螺孔(83)与第一螺栓(84)螺纹连接于第一管道(81)的左侧,所述固定块(82)均覆盖第一管道(81)与第二管道(8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截污沉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6)包括支撑块(61),所述沉砂装置本体(1)的内侧面滑动连接有支撑块(61),所述支撑块(61)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面板(62),所述面板(62)的顶端开设有矩形口(63),所述矩形口(63)贯穿面板(62),所述矩形口(6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64),所述第二过滤网(64)覆盖矩形口(63),所述第二过滤网(64)的位置与出泥口(5)的位置相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截污沉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装置本体(1)的内侧面开设有与支撑块(61)相匹配的滑槽(7),所述支撑块(61)通过滑槽(7)滑动连接于沉砂装置本体(1)的内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截污沉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6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65),所述把手(65)的形状为凹形,所述把手(65)的外侧面涂有防滑层,所述把手(65)外侧面的防滑层覆盖把手(6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截污沉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装置本体(1)的外侧面涂有防腐层,所述沉砂装置本体(1)外侧面的防腐层覆盖沉砂装置本体。
CN202321054405.4U 2023-05-05 2023-05-05 一体化截污沉砂装置 Active CN2202380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54405.4U CN220238028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体化截污沉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54405.4U CN220238028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体化截污沉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38028U true CN220238028U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64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54405.4U Active CN220238028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体化截污沉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380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37133U (zh) 一种多级净化式农村污水处理设备
CN220238028U (zh) 一体化截污沉砂装置
CN205627206U (zh) 有利于排渣的平流沉淀池排渣装置
CN202909528U (zh) 一种排泥过滤器
CN208667290U (zh) 一种铝提纯废水处理装置
CN210066969U (zh) 预制式智慧雨污分离井
CN215138225U (zh) 中水地表水高效除沙器
CN210419306U (zh) 一种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成套设备
CN208395110U (zh) 一种油品过滤系统
CN207776022U (zh) 一种厨房水管道防堵塞器
CN209630774U (zh) 一种污水除杂装置
CN208809601U (zh) 一种水利施工用抽水过滤装置
CN220676968U (zh) 水利工程泥沙处理装置
CN210751399U (zh) 一种油水分离器用具有过滤结构的自动排油设备
CN211462218U (zh) 一种泳池过滤器
CN219462781U (zh) 一种施工防水排水装置
CN219517950U (zh) 一种循环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6811776U (zh) 一种基于矿山井下用的防治水装置
CN212881431U (zh) 一种污水沉淀净化过滤系统
CN211312783U (zh)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
CN214404010U (zh) 一种具有杂草过滤功能的自吸泵
CN218944464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过滤装置
CN219885749U (zh) 一种焦化蒸氨废水除油分离装置
CN215756725U (zh) 一种用于给排水的自然沉降池
CN220715112U (zh) 一种新型污水过滤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