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12783U -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12783U
CN211312783U CN201922197120.6U CN201922197120U CN211312783U CN 211312783 U CN211312783 U CN 211312783U CN 201922197120 U CN201922197120 U CN 201922197120U CN 211312783 U CN211312783 U CN 2113127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gid coupling
pipe
pipeline
auger
settling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9712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小梅
陈吓俤
周张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Super Stro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Super Stro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Super Stro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Super Stro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9712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127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127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1278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给排水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沉淀箱,所述沉淀箱的顶部开口处封盖有盖板,所述沉淀箱的侧壁上分别固接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高度低于进水管,所述沉淀箱的底部固接有沉淀底座,所述沉淀箱的侧壁上固接有位于沉淀底座侧方向的补充管道,所述补充管道的左侧封堵,所述补充管道与沉淀底座连通,所述补充管道的底部固接有排渣管,本实用新型方便在市政道路的给排水系统中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沉淀,避免大块杂质堵塞排水管;通过U型管,可利用虹吸作用对沉淀箱中的污水进行抽排,再配合叶轮和第二绞龙,可提高污水抽排效率的同时避免U型管进口堵塞。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排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给水排水系统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市政和消防提供用水和废水排除设施的总称。
给排水系统是任何建筑都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生活排水系统和消防系统,这几个系统都是楼宇自动化系统重要的监控对象。
道路给排水是给排水系统中的一部分,道路排水设施的作用,是迅速排除路面、地面径流和各种城市废水,防止积水,降低过高的地下水位和排除渗入路面结构层以及路基的水,以保证路基稳定,延长路面使用年限,维持车辆及行人的正常交通和安全,并使道路整洁卫生。
但是现有的给排水装置在沉淀物清理方面做的还不够好,通常需要人工进入沉淀箱进行沉淀清理,这样的方式清理效率低,而且特别消耗体力。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给排水装置在沉淀物清理方面做的还不够好,通常需要人工进入沉淀箱进行沉淀清理,这样的方式清理效率低,而且特别消耗体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沉淀箱,所述沉淀箱的顶部开口处封盖有盖板,所述沉淀箱的侧壁上分别固接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高度低于进水管,所述沉淀箱的底部固接有沉淀底座,所述沉淀箱的侧壁上固接有位于沉淀底座侧方向的补充管道,所述补充管道的左侧封堵,所述补充管道与沉淀底座连通,所述补充管道的底部固接有排渣管,所述沉淀底座上设置有穿入补充管道的第一绞龙,所述第一绞龙的左端贯穿补充管道的左壁,所述第一绞龙的左端固接有转动盘,所述沉淀箱的内腔中部倾斜设置有与其内腔右下角固接的隔板,所述隔板上均匀开设有过滤孔,所述出水管的下方设置有开口向下的U型管,所述U型管的右管道上安装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沉淀箱的右侧壁下方开设有空槽,所述U型管的右管道下端前侧固接连通有叶轮罩,所述叶轮罩内横置贯穿有伸入空槽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右端固接有叶轮,所述叶轮位于叶轮罩和U型管通道内,所述U型管的左管道开口处竖直设置有第二绞龙,所述第二绞龙的下端伸入空槽,所述转动轴的左端和第二绞龙的下端均套接固定有锥齿轮,两组所述锥齿轮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沉淀底座包括底座主体,所述底座主体的顶部开设有向中部倾斜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为圆槽形。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上端高于出水管所在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方便在市政道路的给排水系统中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沉淀,避免大块杂质堵塞排水管;通过U型管,可利用虹吸作用对沉淀箱中的污水进行抽排,再配合叶轮和第二绞龙,可提高污水抽排效率的同时避免U型管进口堵塞;通过第一绞龙的转动,使得不用人力进入沉淀箱的内腔对沉淀物进行清理,达到了省时省力的目的。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沉淀底座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1-沉淀箱,2-盖板,3-进水管,4-出水管,5-沉淀底座,501-底座主体,502-凹槽,6-补充管道,7-排渣管,8-第一绞龙,9-转动盘,10-隔板,11-U型管,12-阀门,13-叶轮罩,14-转动轴,15-叶轮,16-第二绞龙,17-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沉淀箱1,其特征在于:沉淀箱1的顶部开口处封盖有盖板2,沉淀箱1的侧壁上分别固接连通有进水管3和出水管4,出水管4的高度低于进水管3,沉淀箱1的底部固接有沉淀底座5,沉淀箱1的侧壁上固接有位于沉淀底座5侧方向的补充管道6,补充管道6的左侧封堵,补充管道6与沉淀底座5连通,补充管道6的底部固接有排渣管7,沉淀底座5上设置有穿入补充管道6的第一绞龙8,第一绞龙8的左端贯穿补充管道6的左壁,第一绞龙8的左端固接有转动盘9,沉淀箱1的内腔中部倾斜设置有与其内腔右下角固接的隔板10,隔板10上均匀开设有过滤孔,出水管4的下方设置有开口向下的U型管11,U型管11的右管道上安装有阀门12;排渣管7的底部是带有管盖的,只有在排渣时,将其打开。
进一步的,沉淀箱1的右侧壁下方开设有空槽,U型管11的右管道下端前侧固接连通有叶轮罩13,叶轮罩13内横置贯穿有伸入空槽的转动轴14,转动轴14的右端固接有叶轮15,叶轮15位于叶轮罩13和U型管11通道内,U型管11的左管道开口处竖直设置有第二绞龙16,第二绞龙16的下端伸入空槽,转动轴14的左端和第二绞龙16的下端均套接固定有锥齿轮17,两组锥齿轮17相互啮合;U型管11利用虹吸原理抽水时,水流的重力作用将推动叶轮15旋转,从而带动转动轴14转动,从而带动通过两组锥齿轮17啮合传动的第二绞龙16转动,转动的第二绞龙16可起到防堵塞,提高排水效率。
进一步的,沉淀底座5包括底座主体501,底座主体501的顶部开设有向中部倾斜的凹槽502,凹槽502的底部为圆槽形,第一绞龙8位于凹槽502内,向中部倾斜的凹槽502可使沉淀在其上的杂物向中部集合,方便第一绞龙8将其绞出。
进一步的,隔板10的上端高于出水管4所在的高度,避免漂浮物封堵出水管4,造成排水不畅。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使用时,从进水管3往沉淀箱1的内腔中通入污水,污水中的较大杂质将沉淀至沉淀底座5上,而细小的杂质将随水穿过隔板10上的过滤孔,从出水管4排出;装置长时间使用时,工作人员需对其进行定期的沉淀清理,清理时,打开阀门12,由于U型管11位于出水管4下方,沉淀箱1中的液面高度高于U型管11,所以当阀门12打开时,U型管11可利用虹吸原理将其左管道进口以上的水抽出,其中,U型管11内腔有水流流动时,水流的重力作用将推动叶轮15旋转,从而带动转动轴14转动,从而带动通过两组锥齿轮17啮合传动的第二绞龙16转动,转动的第二绞龙16可起到防堵塞,提高排水效率;大部分的水被排出后,工作人员可开启排渣管7上,并手动旋转转动盘9,使得沉淀的杂质顺着转动的第一绞龙8向左移动,从排渣管7的下方出口排出,这样的方式不用人力进入沉淀箱1的内腔对沉淀物进行清理,达到了省时省力的目的。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4)

1.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沉淀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箱(1)的顶部开口处封盖有盖板(2),所述沉淀箱(1)的侧壁上分别固接连通有进水管(3)和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的高度低于进水管(3),所述沉淀箱(1)的底部固接有沉淀底座(5),所述沉淀箱(1)的侧壁上固接有位于沉淀底座(5)侧方向的补充管道(6),所述补充管道(6)的左侧封堵,所述补充管道(6)与沉淀底座(5)连通,所述补充管道(6)的底部固接有排渣管(7),所述沉淀底座(5)上设置有穿入补充管道(6)的第一绞龙(8),所述第一绞龙(8)的左端贯穿补充管道(6)的左壁,所述第一绞龙(8)的左端固接有转动盘(9),所述沉淀箱(1)的内腔中部倾斜设置有与其内腔右下角固接的隔板(10),所述隔板(10)上均匀开设有过滤孔,所述出水管(4)的下方设置有开口向下的U型管(11),所述U型管(11)的右管道上安装有阀门(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箱(1)的右侧壁下方开设有空槽,所述U型管(11)的右管道下端前侧固接连通有叶轮罩(13),所述叶轮罩(13)内横置贯穿有伸入空槽的转动轴(14),所述转动轴(14)的右端固接有叶轮(15),所述叶轮(15)位于叶轮罩(13)和U型管(11)通道内,所述U型管(11)的左管道开口处竖直设置有第二绞龙(16),所述第二绞龙(16)的下端伸入空槽,所述转动轴(14)的左端和第二绞龙(16)的下端均套接固定有锥齿轮(17),两组所述锥齿轮(17)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底座(5)包括底座主体(501),所述底座主体(501)的顶部开设有向中部倾斜的凹槽(502),所述凹槽(502)的底部为圆槽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0)的上端高于出水管(4)所在的高度。
CN201922197120.6U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127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97120.6U CN211312783U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97120.6U CN211312783U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12783U true CN211312783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82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9712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12783U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127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44975U (zh) 一种预制一体化泵站用自动消除污泥沉积装置
CN108002570A (zh) 一种环保餐饮废水处理用油水分离池
JP6242097B2 (ja) 地下排水ポンプ設備
CN204417227U (zh) 自动一体式隔油器
CN208532424U (zh) 一种屋檐滴水收集装置
CN205115189U (zh) 一种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0066969U (zh) 预制式智慧雨污分离井
CN211312783U (zh)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装置
CN108218044A (zh) 一种海绵城市水处理设备
CN212001543U (zh) 一种基于一体化预制泵站用排污循环系统
CN216998048U (zh) 油水分离提升设备
CN208865300U (zh) 污水输送管道杂物过滤收集装置
CN205035175U (zh) 隔油污水提升一体化设备
CN214485840U (zh) 一种多级过滤污水处理池
CN211690703U (zh) 一种雨水沉淀与市政二次供水系统上水装置
CN205473041U (zh) 一种车辆冲洗台污水回收处理池
CN213347896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
CN210237358U (zh) 一种净化槽循环流动载体
CN210002198U (zh) 一种施工现场水收集综合利用系统
CN212427425U (zh) 一种防堵塞用废水输出管道
CN210507607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环保型雨水收集装置
CN209227667U (zh) 一种雨水存蓄系统
CN208049501U (zh) 污水自吸过滤装置
CN208747857U (zh) 一种建筑工地废水、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02865021U (zh) 全自动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1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