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37686U - 一种腿部裸泵运动锻炼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腿部裸泵运动锻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37686U
CN220237686U CN202321826806.7U CN202321826806U CN220237686U CN 220237686 U CN220237686 U CN 220237686U CN 202321826806 U CN202321826806 U CN 202321826806U CN 220237686 U CN220237686 U CN 2202376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adjusting
plate
leg
movab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2680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菁菁
张梦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aidia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aidia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aidia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aidia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2182680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376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376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376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腿部裸泵运动锻炼装置,包括穿戴组件和锻炼组件;锻炼组件包括位于脚部下方的调节板,调节板后端两侧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与固定板下端连接,调节板与固定架支架夹角可调节,两固定架之间还设有活动板,本实用新型采用可穿戴式的恢复锻炼结构有助于患者自主完成裸泵运动锻炼,无需额外护理人员辅助;在锻炼过程中,通过控制调节板与固定架之间的夹角和调节滑块高度从而控制活动板转动的锻炼幅度,通过肌肉泵的舒缩运动加速血液循环,缓解血流淤滞,从而减少血栓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腿部裸泵运动锻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锻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腿部裸泵运动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深静脉血栓很常见,形成原因是血流缓慢、血管内膜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多见于严重缺乏运动锻炼的人,包括老年卧床者、骨科或妇科大手术后及办公室白领、长途旅行者等。血栓并发症多、危害大,做好预防很重要;因此临床上通过踝泵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达到锻炼效果,主要用于昏迷和麻痹等完全卧床者(不能自主练习的可由护士或或家属帮助进行被动踝泵运动)、妊娠和分娩者、心肺功能不佳者及感染、肿瘤等血栓高危人群。此外,因工作需要,长时间保持坐位或蹲位健康人也可进行。
踝泵运动作用的原理是在跖屈(脚尖朝下)时,小腿三头肌收缩变短,胫骨前肌放松伸长;背伸(脚尖朝上)时,胫骨前肌收缩变短,小腿三头肌放松伸长。在实际应用中,病人躺或坐在床上,下肢伸展,大腿放松,缓缓勾起脚尖,尽力使脚尖朝向自己,至最大限度时保持5-10秒钟然后脚尖缓缓下压,通过这样简单的屈伸脚踝,可以有效促进整个下肢的血液循环。
当现有技术中仅依靠患者自行进行锻炼收效甚微,一般达不到锻炼恢复效果,需要额外锻炼装置进行辅助锻炼以达到恢复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腿部裸泵运动锻炼装置,采用可穿戴式设备辅助患者做踝泵运动,提高锻炼效果,有利于促进脚部康复。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腿部裸泵运动锻炼装置,包括穿戴组件,所述穿戴组件包括位于小腿两外侧的固定板,固定板之间设有若干上下间隔布置的松紧带;还包括锻炼组件;所述锻炼组件包括位于脚部下方的调节板,调节板后端两侧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与固定板下端连接,所述调节板与固定架支架夹角可调节,两固定架之间还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后端两侧通过转轴与固定架铰接,转轴上设有扭力弹簧,所述固定架前侧还设有能够沿固定架上下滑动的调节滑块,所述活动板向上或向下转动时能够与调节板或调节滑块相抵,并使扭力弹簧蓄积复位的扭力。
本技术方案中采用可穿戴式的恢复锻炼结构用于辅助患者进行裸泵运动,其中穿戴组件采用固定板结构贴合在小腿外侧,并可通过松紧带进行固定,穿戴式结构有助于患者自主完成恢复锻炼操作,无需额外护理人员辅助;穿戴完成后脚掌与活动板接触,通过转动脚踝的方式克服扭力弹簧带动活动板向上或向下进行锻炼,活动板转动范围在固定架与调节滑块构成的夹角范围内,从而能够在安全负载下完成裸泵运动的锻炼;在锻炼过程中,通过控制调节板与固定架之间的夹角以及调节滑块的高度从而控制活动板转动的锻炼幅度,锻炼时通过肌肉泵的舒缩运动加速血液循环,缓解血流淤滞,从而减少血栓的发生。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均匀布置的透气孔,所述固定板内侧设有柔性接触层。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板后端两侧设有调节部,所述调节部活动穿过设于固定架端部的调节孔,所述调节部上还螺接有预紧螺帽。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板远离固定架一端的设有与活动板相对布置的接触台,所述接触台表面设有触发按钮,触发按钮信号连接有计数器模块,当所述活动板与接触台相抵时能够通过计数器模块进行计数。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上表面与人体脚板弧度相适应的支撑层,所述支撑层具有弹性。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两侧设有间隔布置的约束带,所述约束带上设有能够相互卡合的固定扣。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后端设有能够与人体脚跟相抵的抵靠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采用可伸缩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可穿戴式的恢复锻炼结构用于腿部进行裸泵运动锻炼,其中穿戴组件采用固定板结构贴合在小腿外侧,并可通过松紧带进行固定,穿戴式结构有助于患者自主完成恢复锻炼操作,无需额外护理人员辅助。
2.本装置穿戴完成后脚掌与活动板接触,通过转动脚踝的方式克服扭力弹簧带动活动板转动进行锻炼,在锻炼过程中,通过控制调节板与固定架之间的夹角以及调节滑块的高度从而控制活动板转动的锻炼幅度,锻炼时通过肌肉泵的舒缩运动加速血液循环,缓解血流淤滞,从而减少血栓的发生,有利于加速康复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腿部裸泵运动锻炼装置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固定板100、透气孔110、松紧带200、调节板300、调节部310、预紧螺帽320、接触台330、固定架400、活动板500、支撑层510、抵靠部520、柔性接触层600、触发按钮700、约束带800、调节滑块9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腿部裸泵运动锻炼装置,该装置用于促进患者腿部恢复尽早实现正常行走,具体包括穿戴组件和锻炼组件,其中穿戴组件包括位于小腿两外侧的固定板100,固定板100之间设有若干上下间隔布置的松紧带200;锻炼组件包括位于脚部下方的调节板300,调节板300后端两侧连接有固定架400,固定架400与固定板100下端连接,所述调节板300与固定架400支架夹角可调节,两固定架400之间还设有活动板500,所述活动板500后端两侧通过转轴与固定架400铰接,转轴上设有扭力弹簧,所述固定架400前侧还设有能够沿固定架400上下滑动的调节滑块900,所述活动板500向上或向下转动时能够与调节板300或调节滑块900相抵,并使扭力弹簧蓄积复位的扭力。
如图1所示,通过上述设置,本实施例采用可穿戴式的恢复锻炼结构用于腿部进行裸泵运动锻炼,其中穿戴组件采用固定板100结构贴合在小腿外侧,并可通过松紧带200进行固定,穿戴式结构有助于患者自主完成恢复锻炼操作,无需额外护理人员辅助。
如图1所示,本装置在穿戴完成后脚掌与活动板500接触,锻炼时可反复转动脚踝克服扭力弹簧带动活动板500转动进行锻炼,活动板500的转动范围在调节滑块900与调节板300构成的夹角范围内,从而能够在安全负载下完成康复锻炼,在锻炼过程中,通过控制调节板300与固定架400之间的夹角以及调节滑块900的高度从而控制活动板500转动的锻炼幅度,根据锻炼周期,固定架400与调节板300夹角逐渐增加,从而逐渐增加活动板500的转动范围,达到提高锻炼效果的目的,当患者能够控制活动板500与调节板300和调节滑块900相抵时即可达到恢复目的,实现了多角度的康复锻炼功能,本实施例中,活动板500与调节板300之间的夹角最大为30°,活动板500与调节滑块900之间的夹角最大为30°,也就是说患者脚部能够在60°范围内转动进行裸泵运动锻炼。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减轻本装置重量,固定板100、活动板500和调节板300等结构采用塑料制作即可。此外,为了便于不同患者使用,本实施例中固定架400采用可伸缩结构,从而方便不同患者使用时调节长度,可伸缩的固定架400采用现有技术结构,能够实现伸缩和定位即可,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1所示,由于固定板100需要安装在小腿外侧,为了提高穿戴舒适度,本实施例在固定板100上设有均匀布置的透气孔110,所述固定板100内侧设有柔性接触层600。柔性接触层600与皮肤接触的舒适度更高,利用透气孔110可增加设备透气性,避免穿着锻炼产生不适。
如前所述,本装置在使用时可根据锻炼进程调整固定架400与调节板300之间的夹角,从而控制活动板500的转动范围,本实施例在调节板300后端两侧设有调节部310,调节部310活动穿过设于固定架400端部的调节孔,所述调节部310上还螺接有预紧螺帽320。这样,预紧螺帽320松开时,可使调节部310绕调节孔转动,进而控制调节板300的角度,经过预紧螺帽320固定后,调节板300位置固定,方便操作。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活动板500转动的方式进行锻炼,为了方便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锻炼,本实施例在调节板300远离固定架400一端的设有与活动板500相对布置的接触台330,所述接触台330表面设有触发按钮700,触发按钮700信号连接有计数器模块,这样,患者在进行锻炼时,当活动板500与接触台330相抵时能够通过计数器模块进行计数,也就是说,计数器模块能够计算患者每次锻炼数量,并且活动板500与接触台330相抵时可确保锻炼的规范性,提高锻炼恢复效率,计数器模块采用现有技术结构,通过触发按钮700接收触发信号进行计数,这里不再赘述。在实际使用中,本装置的运动量及时长推荐:建议每次屈和伸的时长各为5-10秒,交替进行5~10分钟,然后以每分钟30次的速度分顺、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绕环运动,持续至少5~10min,上述步骤每天至少做3次即可达到锻炼效果。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患者脚掌需要与活动板500接触,在使用时需要确保患者脚部舒适度,本实施例在活动板500上表面与人体脚板弧度相适应的支撑层510,所述支撑层510具有弹性。这样,通过支撑层510支撑患者脚底,有利于提高舒适度,支撑层510可采用海绵材料,厚度根据需要选择即可。此外,本实施例还在活动板500两侧设有间隔布置的约束带800,所述约束带800上设有能够相互卡合的固定扣,活动板500后端设有能够与人体脚跟相抵的抵靠部520。这样,患者在穿戴时,利用约束带800和固定扣进行固定,避免活动板500与患者脚部分离,由于抵靠部520能够与脚跟部位相抵,在转动锻炼过程中更加稳定,有利于患者脚部向活动板500施加转动力,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腿部裸泵运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穿戴组件和锻炼组件,所述穿戴组件包括位于小腿两外侧的固定板(100),固定板(100)之间设有若干上下间隔布置的松紧带(200);
所述锻炼组件包括位于脚部下方的调节板(300),调节板(300)后端两侧连接有固定架(400),固定架(400)与固定板(100)下端连接,所述调节板(300)与固定架(400)支架夹角可调节,两固定架(400)之间还设有活动板(500),所述活动板(500)后端两侧通过转轴与固定架(400)铰接,转轴上设有扭力弹簧,所述固定架(400)前侧还设有能够沿固定架(400)上下滑动的调节滑块(900),所述活动板(500)向上或向下转动时能够与调节板(300)或调节滑块(900)相抵,并使扭力弹簧蓄积复位的扭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部裸泵运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00)上设有均匀布置的透气孔(110),所述固定板(100)内侧设有柔性接触层(6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部裸泵运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300)后端两侧设有调节部(310),所述调节部(310)活动穿过设于固定架(400)端部的调节孔,所述调节部(310)上还螺接有预紧螺帽(3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部裸泵运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300)远离固定架(400)一端的设有与活动板(500)相对布置的接触台(330),所述接触台(330)表面设有触发按钮(700),触发按钮(700)信号连接有计数器模块,当所述活动板(500)与接触台(330)相抵时能够通过计数器模块进行计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部裸泵运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500)上表面与人体脚板弧度相适应的支撑层(510),所述支撑层(510)具有弹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部裸泵运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500)两侧设有间隔布置的约束带(800),所述约束带(800)上设有能够相互卡合的固定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部裸泵运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500)后端设有能够与人体脚跟相抵的抵靠部(5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部裸泵运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400)采用可伸缩结构。
CN202321826806.7U 2023-07-12 2023-07-12 一种腿部裸泵运动锻炼装置 Active CN2202376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26806.7U CN220237686U (zh) 2023-07-12 2023-07-12 一种腿部裸泵运动锻炼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26806.7U CN220237686U (zh) 2023-07-12 2023-07-12 一种腿部裸泵运动锻炼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37686U true CN220237686U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28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26806.7U Active CN220237686U (zh) 2023-07-12 2023-07-12 一种腿部裸泵运动锻炼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376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70010541B1 (ko) 자세 및 운동 기능의 장애 환자의 치료를 위한 장치
US11654072B2 (en) Knee rehabilitation machine with multi-position synchronous force application
CN212548128U (zh) 踝泵运动训练设备
RU2687573C2 (ru) Голеностопное звено ортеза или экзоскелета
US10881889B2 (en) Gait pattern training device
CN110269781B (zh) 一种康复锻炼气垫床
CN112603759B (zh) 一种用于下肢截瘫患者的外骨骼机器人
CN110882132A (zh) 一种脚踝用的康复训练装置
CN207614016U (zh) 一种用于下肢康复治疗的辅助装置
TW201827102A (zh) 下肢之主動運動用裝置
CN220237686U (zh) 一种腿部裸泵运动锻炼装置
CN214511823U (zh) 一种预防足下垂的电动踝泵运动装置
CN214596419U (zh) 一种下肢助残外骨骼机器人
CN210932566U (zh) 一种腿部康复训练器
WO200209833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voiding deep vein thrombosis
CN108888471B (zh) 一种膝关节康复装置
CN210121314U (zh) 一种用于膝关节活动度训练的康复器
CN112891146A (zh)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减负调节支具
CN209734465U (zh) 多功能下肢康复装置
CN208864740U (zh) 一种辅助踝关节功能锻炼的拉力带
CN218500876U (zh) 一种预防足下垂和内外旋的支具
CN215505353U (zh) 一种康复训练装置
CN110935140B (zh) 一种用于脚踝康复训练装置
CN219941151U (zh) 一种下肢康复锻炼装置
CN216455938U (zh) 一种双脚活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