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29480U - 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29480U
CN220229480U CN202321976992.2U CN202321976992U CN220229480U CN 220229480 U CN220229480 U CN 220229480U CN 202321976992 U CN202321976992 U CN 202321976992U CN 220229480 U CN220229480 U CN 2202294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supply
air
oxygen
support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7699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家彬
赵丹
杨文续
詹铁坚
刘长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Lujiu Jun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Lujiu Jun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Lujiu Jun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Lujiu Jun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7699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294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294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294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xygen, Ozone, And Oxid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具有进风口,通过设置具有内腔的支架,与内腔连通的导风管的其中一端连接支架,导风管相对的另一端朝向顶盖的出风口设置,同时过滤组件连接支架且设于内腔内,过滤组件可使从进风口进入的风通过,进风口、过滤组件、导风管、出风口形成过滤通道,以使从进风口进入的气体流经过滤通道排出,并完成气体过滤,由于过滤组件与供氧组件沿支架的径向套设,设于内腔的供氧组件的端部设于供氧口内,供氧组件产生的氧气经供氧口排出而不通过导风管,以使供氧过程与气体过滤过程互不干扰,能独立或同时进行供氧与气体过滤,从而提升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的对外界空气供氧或气体过滤的针对性。

Description

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空气净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装置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的空气净化装置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但在如地下密闭工程、密闭空间、人防工程、矿井及避难硐室等特殊的场景中,功能单一的装置很难能够起到作用。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所述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具有进风口,所述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包括:
具有内腔的支架;
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架,且所述导风管连通所述内腔,所述支架上开设有对应所述导风管周缘设置的供氧口;
连接所述支架的顶盖,所述顶盖内设有收容空间,至少部分所述导风管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顶盖具有出风口,所述导风管相对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出风口设置;
设于所述内腔的供氧组件,所述供氧组件连接所述支架,且所述供氧组件的端部设于所述供氧口内;及
设于所述内腔的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连接所述支架,所述过滤组件与所述供氧组件沿所述支架的径向套设;所述过滤组件可使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风通过,所述进风口、所述过滤组件、所述导风管、所述出风口形成过滤通道。
本申请提供的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具有进风口,通过设置具有内腔的支架,与内腔连通的导风管的其中一端连接支架,导风管相对的另一端朝向顶盖的出风口设置,同时过滤组件连接支架且设于内腔内。当外界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后,过滤组件可使从进风口进入的空气通过,经过过滤组件过滤的气体随后再通过导风管最终从出风口流出。即进风口、过滤组件、导风管、出风口可形成过滤通道,以使从进风口进入的气体流经过滤通道排出,并完成气体过滤。
另外,且支架上开设有对应导风管周缘设置的供氧口,设于内腔的供氧组件的端部设于供氧口内,供氧口和至少部分过滤通道分隔,供氧组件产生的氧气氧气通过供氧口而不通过导风管,从出风口排出,以使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供氧过程与气体过滤过程互不干扰,能独立进行供氧或气体过滤,也能够同时进行供氧与气体过滤,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可外界气体环境进行控制与调整,从而提升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的对外界空气供氧或气体过滤的针对性。
其中,所述顶盖还开设有连通所述供氧口的出氧口,所述供氧组件、所述供氧口、所述出氧口形成供氧通道。
其中,所述导风管相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顶盖,以分隔所述过滤通道与所述供氧通道。
其中,所述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对应所述出风口的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的一端连接所述导风管相对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风扇相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顶盖。
其中,所述顶盖包括本体、及自所述本体周缘弯折连接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连接所述支架,所述本体上开设有所述出风口;所述出氧口包括设于所述弯折部上的第一子出氧口、及设于所述本体上的第二子出氧口。
其中,所述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连接所述本体,且所述第二风扇正对应所述第二子出氧口。
其中,所述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子支架、第二子支架、连接所述第一子支架和所述第二子支架的连接件、及设于所述第一子支架和第二子支架之间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连接件;所述过滤组件连接所述固定件,所述导风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子支架,且所述第一子支架上开设有对应所述导风管周缘设置的供氧口。
其中,所述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支架的壳体,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外观面与非外观面,所述过滤组件和所述供氧组件设于靠近所述非外观面的一侧。
其中,所述过滤组件相较于所述供氧组件设于靠近所述非外观面。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沿所述支架的轴向排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的供氧组件及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的顶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1,进风口-11,支架-12,内腔-121,供氧口-122,第一子支架-123,第二子支架-124,连接件-125,固定件-126,供氧组件固定架-127,导风管-13,顶盖-14,收容空间-141,出风口-142,出氧口-143,第一子出氧口-1431,第二子出氧口-1432,本体-144,弯折部-145,供氧组件-15,氧烛-151,过滤组件-16,第一过滤件-161,第二过滤件-162,第一风扇-17,第一出风端-171,第一进风端-172,第二风扇-18,第二出风端-181,第二进风端-182,壳体-19,非外观面-191,外观面-192,第一子壳体-193,第二子壳体-194,过滤通道-1a,供氧通道-1b,径向-D1,轴向-D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介绍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之前,再详细介绍下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空气净化装置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主要适用于家用、商用、工业、楼宇等。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的空气净化装置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但在如地下密闭工程、密闭空间、人防工程、矿井及避难硐室等特殊的场景中,功能单一的装置很难能够起到作用。
例如,在地下密闭工程、矿井及避难硐室等特殊的场景中,氧气、能源有限,一般的空气净化装置仅能够针对空气中的部分有害物质进行处理,效果有限。即便是同时具有供氧和净化功能的空气净化装置,也无法单独选择某种功能进行使用,造成了能源浪费,也无法根据外界环境与人体的实际需要进行实时调整,不具有针对性且实用性较为一般。
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的一种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1。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本申请提供的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1具有进风口11,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1包括具有内腔121的支架12、导风管13、连接支架12的顶盖14、设于内腔121的供氧组件15、及设于内腔121的过滤组件16,导风管13的一端连接支架12,且导风管13连通内腔121,支架12上开设有对应导风管13周缘设置的供氧口122,顶盖14内设有收容空间141,至少部分导风管13设于收容空间141内,顶盖14具有出风口142,导风管13相对的另一端朝向出风口142设置,供氧组件15连接支架12,且供氧组件15的端部设于供氧口122内,过滤组件16连接支架12,过滤组件16与供氧组件15沿支架12的径向D1套设,过滤组件16可使从进风口11进入的空气通过,进风口11、过滤组件16、导风管13、出风口142形成过滤通道1a。
在本实施方式中,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1具有进风口11,通过设置具有内腔121的支架12,与内腔121连通的导风管13的其中一端连接支架12,导风管13相对的另一端朝向顶盖14的出风口142设置,同时过滤组件16连接支架12且设于内腔121内。当外界空气从进风口11进入后,过滤组件16可使从进风口11进入的气体通过,经过过滤组件16过滤的气体进入支架12的内腔121内,随后在导风管13的引导下最终从出风口142流出。即进风口11、过滤组件16、导风管13、出风口142可形成过滤通道1a,以使从进风口11进入的气体流经过滤通道1a排出,并完成气体过滤。
另外,由于过滤组件16与供氧组件15均设于支架12的内腔121内,且过滤组件16与供氧组件15沿支架12的径向(如图1中D1方向所示)套设,供氧组件15的端部设于供氧口122内,供氧口122对应导风管13周缘设置,以使供氧口122和至少部分过滤通道1a分隔。可以理解的,当供氧组件15产生氧气时,氧气通过供氧口122而不通过导风管13,从出风口142排出,使得供氧组件15的供氧过程与过滤组件16的过滤过程互不干扰,能独立进行供氧或气体过滤,也能够同时进行供氧与气体过滤,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可对外界气体环境进行控制与调整,从而提升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的对外界空气供氧或气体过滤的针对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滤组件16中具有缝隙,以使过滤组件16可使从进风口11进入的空气通过,空气穿过过滤组件16中的缝隙时,被过滤组件16过滤掉部分的污染物质或气体,从而完成气体过滤。
可选地,过滤组件16的过滤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活性炭净化、经氧化钙净化、物理过滤、纳米吸附、负离子净化、光催化过滤、臭氧消毒、多层过滤除尘、静电除尘、净离子群技术、HEPA过滤法等。如采用高碘值柱状活性炭对外界气体中的PM2.5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处理,或采用高纯度氢氧化钙对外界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进行中和反应。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与内腔121连通的导风管13的其中一端连接支架12,导风管13相对的另一端朝向顶盖14的出风口142设置,使得导风管13导通内腔121与出风口142,内腔121经过净化的气体可以在导风管13的引导下,从出风口142排出。换言之,导风管具有引导内腔121内经过过滤的气体从出风口排出的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滤通道1a由进风口11、过滤组件16、导风管13、出风口142组成。可以理解的,过滤通道1a在本实施方式中仅代表外界的空气在被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1净化过程中通过的路径,而并非代表过滤通道1a一定由具有实体的通道组成。可选地,过滤通道1a可以是由结构以及虚拟的路径组成。
请一并参阅图2-图3,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的俯视图。可选地,供氧口122对应导风管13的周缘设置包括供氧口122对应导风管13的全部周缘设置,及供氧口122对应导风管13的部分周缘设置两种情形。供氧口122对应导风管13的全部周缘设置可以理解为具有多个供氧口122间隔围设在导风管13的全部周缘,还可以理解为供氧口122为设置在导风管13全部周缘的环形通孔。而供氧口122对应导风管13的部分周缘设置可以理解为具有多个供氧口122间隔围设在导风管13的部分周缘,还可以理解为供氧口122为设置在导风管13部分周缘的单个通孔。根据供氧口122设置方式与位置的不同,供氧组件15的端部设于供氧口122内的方式也不相同。
上述内容介绍了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1关于供氧组件15与导风管13的具体结构,接下来本申请将继续介绍供氧组件15将如何产生氧气。
请一并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的供氧组件及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供氧组件15包括至少一个氧烛151,氧烛151设于支架12的内腔121内,当供氧口122对应导风管13的全部周缘设置时,氧烛151的端部设于供氧口122内,至少一个的氧烛151围设于导风管13的周缘,当氧烛151反应产生氧气时,氧气不经过导风管13的内部而流经导风管13的周缘排出,防止过滤后的气体和氧气混合在一起,降低氧气的浓度。可选地,当多个供氧口122间隔围设在导风管13的周缘时,氧烛151的数量对应供氧口122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一个氧烛151的端部设于一个供氧口122内,以使部分氧烛151单独产生氧气时,氧气可通过对应的部分供氧口122流出,而不影响其他氧烛151的使用,节约能源。
具体的,氧烛151主成份为氯酸钠(NaClO3),是一种化学材料制成的可燃物,点燃之后通过催化分解氯酸钠来产生氧气。在本实施方式中,氧烛151在支架12的内腔121内储存为固体,密封在能够承受一定温度的罐体中,供氧时气固分离,只需触发启动机构,在供给一定初期温度后,氧烛151便开始反应分解,靠本身的反应热维持药块持续反应并产生氧气,氧气通过密封氧烛151的罐体从氧烛151的一端排出。因此,氧烛151可以不依赖于任何其它外界条件(如水、电及其它物质要求)而持续制氧。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供氧组件15也可以为氧气瓶、氧气罐、氧气发生器等其他液态或固体供氧装置。
接下来本申请将继续介绍供氧组件15与过滤组件16之间的连接关系或位置关系。
请一并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过滤组件16与供氧组件15沿支架12的径向D1套设可以理解为过滤组件16与供氧组件15沿支架12的沿直径或半径的直线方向,或垂直于中心轴的直线方向套设。可选地,过滤组件16与供氧组件15沿支架12的径向D1套设可以是过滤组件16套设于供氧组件15的外侧,或过滤组件16套设于供氧组件15的内侧。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过滤组件16与供氧组件15沿支架12的径向D1套设还可以理解为过滤组件16与供氧组件15沿支架12的径向D1同层套设,即过滤组件16与供氧组件15在结构上位于同一层,不存在重叠或内外设置关系。
可选地,过滤组件16与供氧组件15沿支架12的径向D1套设,且过滤组件16对应供氧组件15的至少部分周缘设置,过滤组件16并未完全套设供氧组件15。
请继续参阅图5。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滤组件16包括第一过滤件161和第二过滤件162,第一过滤件161和第二过滤件162沿支架12的轴向D2排布。可选地,沿支架12的轴向D2排布可以解释为沿支架12或支架12内腔121的中心轴方向排布。或者,沿支架12的轴向D2排布还可以解释为沿与支架12的径向D1垂直的方向排布,以使过滤组件16的外界气体的过滤面积,提升过滤效率。
可选地,第一过滤件161为活性炭,而第二过滤件162为氢氧化钙,当外界气体通过进风口11进入支架12的内腔121时,外界气体中的PM2.5有害物质被活性炭所吸附处理,氢氧化钙对外界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进行中和反应,从而完成气体过滤过程,方便快捷且具易于更换。
请一并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顶盖14还开设有连通供氧口122的出氧口143,供氧组件15、供氧口122、出氧口143形成供氧通道1b。可以理解的,供氧组件15产生氧气时,氧气通过供氧口122,从连通供氧口122的出氧口143排出,而当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1外的气体从进风口11进入后,气体经过滤组件16的过滤,通过导风管13,从出风口142排出,即氧气经供氧通道1b并排出,而外界气体经过滤通道1a的过滤并排出,以使供氧组件15的供氧过程与过滤组件16的过滤过程进一步独立,进一步防止氧气与经过过滤的气体混合,相互干扰。
请继续参阅图6。可选地,供氧组件15产生的氧气不仅可以经供氧通道1b,从出氧口143排出,还可以通过供氧口122进入收容空间141,从出风口142排出,从而提升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1的出氧量,提升供氧效率。进一步可选地,供氧组件15产生的氧气仅能通过出氧口143排出,以下供氧组件15产生的氧气仅能通过出氧口143排出的一种情形进行详细介绍。
请继续参阅图6。在本实施方式中,导风管13相对的另一端连接顶盖14,以分隔过滤通道1a与供氧通道1b。可以理解的,导风管13的一端连接支架12,且导风管13连通内腔121,而导风管13相对的另一端朝向出风口142设置,且导风管13相对的另一端连接顶盖14,以使支架12的内腔121与出风口142通过导风管13进行连通。同时,由于导风管13相对的另一端朝向出口封口并连接顶盖14,将顶盖14的收容空间141分为导风管13内空间与导风管13外空间,当从进风口11进入的气体经过滤组件16过滤后,进入支架12的内腔121内的气体在导风管13的引导下通过导风管13内空间,从出风口142排出。而供氧组件15产生氧气后,供氧组件15产生的氧气通过供氧口122,经过顶盖14的收容空间141中导风管13外的部分,从出氧口143排出。换言之,通过导风管13通过分隔顶盖14的收容空间141,以达到分隔过滤通道1a与供氧通道1b的目的,进而达到空气净化装置供氧过程与气体过滤过程相互独立的目的,防止供氧组件15产生的氧气与过滤组件16过滤后的气体混合在一起,提升从出氧口143排出的氧气纯度,以便于对外界气体环境进行控制和条件,进一步提升供氧与气体净化装置对气体处理的针对性。
请一并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1还包括对应出风口142的第一风扇17,第一风扇17的一端连接导风管13相对的另一端,第一风扇17相对的另一端连接顶盖14。可以理解的,第一风扇17包括第一出风端171和第一进风端172,第一风扇17的一端,即第一进风端172连接导风管13相对的另一端,第一出风端171相对的另一端,即第一出风端171则连接顶盖14并对应出风口142设置。在第一风扇17的带动下,靠近第一进风端172的气体从第一出风端171排出,并向远离第一出风端171方向流动。因此,当第一风扇17启动后,支架12的内腔121内的气体在第一风扇17的带动下通过导风管13,从出风口142排出,以使内腔121内的气压降低并小于大气压,外界气体从外界空间中气压较高的地方流向内腔121内气压较低的地方,并从进风口11进入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1内,经过过滤组件16过滤后,在支架12的内腔121内又再次被第一风扇17的带动下通过导风管13,从出风口142排出,第一风扇17通过加快气体流动以加快外界气体的循环过滤过程,进一步增强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1的气体过滤效果,提升过滤效率。
请继续参阅图7,可选地,第一风扇17的第一出风端171连接顶盖14并对应出风口142设置还可以理解为第一出风端171连接出风口142的周缘,并封闭出风口142,以分隔过滤通道1a与供氧通道1b,以使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1供氧过程与气体过滤过程相互独立,防止两者的相互干扰。
请一并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的顶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顶盖14包括本体144、及自本体144周缘弯折连接的弯折部145,弯折部145连接支架12,本体144上开设有出风口142,出氧口143包括设于弯折部145上的第一子出氧口1431、及设于本体144上的第二子出氧口1432。换言之,本体144上设有出风口142与第二子出氧口1432,而弯折部145上设有第一子出氧口1431。当供氧组件15产生氧气时,氧气持续通过供氧口122流出,进入顶盖14的收容空间141内,由于顶盖14的收容空间141有限,大量的氧气堆积在收容空间141内,影响供氧效率。
请继续参阅图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顶盖14由本体144以及围设于本体144周缘的弯折部145组成,而第一子出氧口1431为设于弯折部145上的条形通孔,顶盖14收容空间141的氧气不仅可以通过本体144上的第二子出氧口1432,还可以通过弯折部145上的条形通孔排出,提升排氧效率,防止氧气过度积于收容空间141内。可选地,设于弯折部145上的条形通孔数量为至少两个,条形通孔阵列排列或呈直线排列于弯折部145上,以使条形通孔围设于在顶盖14的弯折部145上,从而增加收容空间141内的氧气排出量,进一步提升供氧效率。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出氧口1431还可以间隔设置或以其他方式设于弯折部145上。并且,第一出氧口1431还可以设置为矩形通孔、圆形通孔、椭圆形通孔、及多边形通孔等多种结构。
请一并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1还包括第二风扇18,第二风扇18连接本体144,且第二风扇18正对应第二子出氧口1432。可选地,第二风扇18包括第二出风端181和第二进风端182,第二进风端182朝向靠近支架12的一侧设置,而第二出风端181朝向远离支架12的一侧设置,第二出风端181正对应第二子出氧口1432设置。在第二风扇18的带动下,靠近第二进风端182的气体从第二出风端181排出,并向远离第二出风端181方向流动,以使供氧组件15产生的氧气通过与供氧口122连通的第二子出氧口1432排出,通过第二风扇18可以加快供氧组件15产生的氧气排出速率、增加氧气排出量,防止氧气堆积于收容空间141内难以排除,从而影响供氧效率。可以理解的,第二风扇18在加快氧气排出速率的的同时还具有促进收容空间141内的气体流动的功能,第二风扇18在启动时,收容空间141内的气体在第二风扇18的作用下不断流动,有利于其中的氧气从第一子出氧口1431、第二子出氧口1432排出,可以进一步氧气积于收容空间141内。
请继续参阅图9。进一步可选地,第二风扇18包括第二出风端181和第二进风端182,第二进风端182朝向远离支架12的一侧设置,而第二出风端181朝向靠近支架12的一侧设置,第一出风端171正对应第二子出氧口1432设置。当第二风扇18启动后,顶盖14的收容空间141内,供氧组件15产生的氧气在第二风扇18的作用下向第一子出氧口1431方向流动,以使大量氧气从第一子出氧口1431排出,由于第一子出氧口1431设于弯折部145上,而出风口142设于与弯折部145连接的本体144上,可以有效分隔氧气与经过过滤后的气体的流出路径,进一步防止两者相互干扰并促进氧气排出,在提升供氧效率的同时提升氧气和过滤后的气体纯度。
请继续参阅图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风扇18的数量为两个,而第二子出氧口1432的数量也两个,本体144上两个第二风扇18同时连接本体144,一个第二风向正对应一个子出氧口143设置,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风扇18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以上,第二子出氧口1432的数量也对应设置为两个以上,可进一步提升供氧效率。两者具体的设置方式以上述方式进行类推,在此不进行赘述。
请一并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子支架123、第二子支架124、连接第一子支架123和第二子支架124的连接件125、及设于第一子支架123和第二子支架124之间的固定件126,固定件126连接连接件125,过滤组件16连接固定件126,导风管13的一端连接第一子支架123,且第一子支架123上开设有对应导风管13周缘设置的供氧口122。其中,固定件126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和第一子支架123和第二子支架124进行固定,固定件126的作用是用于连接并固定过滤组件16,并且,固定件126的“固定”是相对过滤组件16而言的。可选地,固件件可固定连接连接件125,或者固定件126可相对连接件125进行滑动。
请继续参阅图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架12还包括供氧组件固定架127,供氧组件固定架127连接于支架12的连接件125,且设于第一子支架123和第二子支架124之间,供氧组件15通过供氧组件固定架127设于支架12的内腔121。
请一并参阅图11和图12,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1还包括连接支架12的壳体19,进风口11设于壳体19上,壳体19具有相对设置的外观面192与非外观面191,过滤组件16和供氧组件15设于靠近非外观面191的一侧。可以理解的,由于设于内腔121内的过滤组件16和供氧组件15均设于靠近非外观面191的一侧,以保证外界气体自进风口11进入支架12的内腔121后再被过滤组件16所过滤,而不是经过滤组件16过滤后再通过进风口11进入支架12的内腔121,有利于保持内腔121内经过净化气体的纯净度。
请继续参阅图12。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滤组件16相较于供氧组件15设于靠近非外观面191。本实施方式可以理解为过滤组件16与供氧组件15沿支架12的径向D1套设的实施方式之一,可选地,过滤组件16相较于供氧组件15设于靠近非外观面191可以理解为过滤组件16与供氧组件15同时设于支架12的内腔121内,而过滤组件16套设于供氧组件15的外侧。由于过滤组件16相较于供氧组件15设于靠近非外观面191,可以保证外界气体自壳体19的进风口11进入能够优先接触过滤组件16,进入支架12的内腔121的同时进行气体过滤,从而防止部分未经过滤的气体直接进入支架12的内腔121,污染原内腔121内已过滤的气体,进一步提升气体过滤的效率。
可选地,壳体19具有相对设置的外观面192与非外观面191还可以理解为壳体19具有相对设置的外表面和内表面,而过滤组件16和供氧组件15设于靠近内表面的一侧。
请一并参阅图13,图1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9设置为分体式壳体19,壳体19包括第一子壳体193和第二子壳体194,第一子壳体193与第二子壳体194均连接于支架12上,且第一子壳体193与第二子壳体194设于支架12的相对两侧。可选地,第一子壳体193与第二子壳体194与支架12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合页连接、铰链连接、滑动连接、卡扣连接、固定连接等方式。可选地,当第一子壳体193与第二子壳体194合页连接于支架12时,第一子壳体193和第二子壳体194分别通过合页连接于支架12的连接件125,第一子壳体193和第二子壳体194可分别通过合页,进行开合,以便于对支架12的内腔121的过滤组件16进行更换,防止过滤组件16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失效,保障气体过滤效果。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与说明,以上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具有进风口,所述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包括:
具有内腔的支架;
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架,且所述导风管连通所述内腔,所述支架上开设有对应所述导风管周缘设置的供氧口;
连接所述支架的顶盖,所述顶盖内设有收容空间,至少部分所述导风管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顶盖具有出风口,所述导风管相对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出风口设置;
设于所述内腔的供氧组件,所述供氧组件连接所述支架,且所述供氧组件的端部设于所述供氧口内;及
设于所述内腔的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连接所述支架,所述过滤组件与所述供氧组件沿所述支架的径向套设;所述过滤组件可使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空气通过,所述进风口、所述过滤组件、所述导风管、所述出风口形成过滤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还开设有连通所述供氧口的出氧口,所述供氧组件、所述供氧口、所述出氧口形成供氧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相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顶盖,以分隔所述过滤通道与所述供氧通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对应所述出风口的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的一端连接所述导风管相对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风扇相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顶盖。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本体、及自所述本体周缘弯折连接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连接所述支架,所述本体上开设有所述出风口;所述出氧口包括设于所述弯折部上的第一子出氧口、及设于所述本体上的第二子出氧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连接所述本体,且所述第二风扇正对应所述第二子出氧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子支架、第二子支架、连接所述第一子支架和所述第二子支架的连接件、及设于所述第一子支架和第二子支架之间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连接件;所述过滤组件连接所述固定件,所述导风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子支架,且所述第一子支架上开设有对应所述导风管周缘设置的供氧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支架的壳体,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外观面与非外观面,所述过滤组件和所述供氧组件设于靠近所述非外观面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相较于所述供氧组件设于靠近所述非外观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沿所述支架的轴向排布。
CN202321976992.2U 2023-07-26 2023-07-26 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 Active CN2202294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6992.2U CN220229480U (zh) 2023-07-26 2023-07-26 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6992.2U CN220229480U (zh) 2023-07-26 2023-07-26 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29480U true CN220229480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96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76992.2U Active CN220229480U (zh) 2023-07-26 2023-07-26 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294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30851B1 (ko) 공기청정장치 및 공기청정방법
US11313569B2 (en) Intelligent air purification robot with mosquito-repelling function
CN103411276A (zh) 车载空气净化器
CN210373855U (zh) 空气净化器
CN2603697Y (zh) 水洗式光催化空气净化器
CN220229480U (zh) 供氧与空气净化装置
CN205351511U (zh) 一种光催化空气净化器
KR20040058590A (ko) 공기정화제를 구비한 공기청정기
CN213221656U (zh) 一种甲醛分解模块及应用有该模块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19243818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111442434B (zh) 一种具有驱蚊功能的空气净化智能机器人
CN211298440U (zh) 一种电子雾化器
CN212987548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20229479U (zh) 气体净化装置
CN211854286U (zh) 一种hepa膜低温等离子空气净化器
WO2012174675A1 (zh) 空气净化机
CN211799941U (zh) 一种效果好的uv光解废气处理设备
CN212805683U (zh) 一种催化氧化去除VOCs的反应器
CN209991553U (zh) 家用空气净化器
CN113613756A (zh) 过滤器部件以及空气净化器
CN111442428B (zh) 吊顶式空气净化器及空气净化系统
CN221611547U (zh) 空气净化器
CN211069657U (zh) 一种净化滤芯及空气净化装置
CN215196257U (zh) 一种化工工业生产用的烟雾除毒装置
CN215876871U (zh) 一种塑料造粒废气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