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27492U - 型材链接块及链接块组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型材链接块及链接块组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27492U
CN220227492U CN202321844846.4U CN202321844846U CN220227492U CN 220227492 U CN220227492 U CN 220227492U CN 202321844846 U CN202321844846 U CN 202321844846U CN 220227492 U CN220227492 U CN 2202274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file
main body
body part
screw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4484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4484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274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274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274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型材链接块及链接块组合结构,属于电池包加工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装置拆装效率低等问题而设计。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型材链接块包括块状的主体部,主体部上设置有附属配件连接孔,主体部上设置有两个连接豁口,两个连接豁口分别连通至主体部的边缘。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型材链接块及链接块组合结构,拆装时无需将螺母彻底从螺杆上拆下,使用方便,无需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拆装效率高,劳动强度轻;螺母和螺杆始终不与铝型材相分离,不会发生螺杆和/或螺母丢失的情况。

Description

型材链接块及链接块组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包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型材链接块以及包括该型材链接块的链接块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在很多加工工作中,例如加工电芯时,需要使用由铝型材结构组成的物流线,前后移动过程中需要将附属配件固定在铝型材上,避免因为铝型材的移动而将附属配件甩开。
附属配件和铝型材之间通常采用螺栓等连接件固定连接。具体地,附属配件和铝型材上分别开设有通孔,螺栓依次穿过上下两个通孔后,使用螺母锁紧螺栓,实现附属配件和铝型材之间的连接。
该结构的缺陷包括:拆装附属配件时需要将螺母彻底旋离螺栓,然后螺栓才能从附属配件和铝型材上的通孔中取下,螺母容易丢失,劳动强度大,拆装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型材链接块及链接块组合结构,解决了拆装效率低的问题,劳动强度轻。
为达此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型材链接块,包括块状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附属配件连接孔,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两个连接豁口,两个所述连接豁口分别连通至所述主体部的边缘。
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连接豁口相对于所述附属配件连接孔对称设置。
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连接豁口的中心线呈弧形。
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连接豁口的中心线均呈弧形,且两个所述连接豁口的弧形中心线关于所述附属配件连接孔中心对称设置。
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豁口的开口端处设置有过渡弧面。
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豁口的开口端比底端宽。
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豁口的底端呈圆弧形。
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限位凹坑,所述连接豁口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限位凹坑中。
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豁口的底端位于所述限位凹坑中。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链接块组合结构,包括螺杆和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链接块组合结构还包括上述的型材链接块,所述螺杆能从开口端处进出连接豁口,所述螺杆的顶端凸块宽于所述连接豁口。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型材链接块的主体部上设置有两个连接豁口,两个连接豁口分别连通至主体部的边缘,拆装时无需将螺母彻底从螺杆上拆下,使用方便,无需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拆装效率高,不会发生螺杆和/或螺母丢失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链接块组合结构包括上述的型材链接块,螺母和螺杆始终不与铝型材相分离,螺母不容易丢失,劳动强度轻,拆装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型材链接块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型材链接块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链接块组合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
1、主体部;2、附属配件连接孔;3、连接豁口;4、螺杆;5、螺母;31、过渡弧面;32、底端;41、顶端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公开型材链接块以及链接块组合结构,物流线上的附属配件能通过型材链接块固定连接到铝型材上。如图1和图2所示,型材链接块包括块状的主体部1,主体部1上设置有附属配件连接孔2,物流线上的附属配件(未示出)通过附属配件连接孔2与主体部1相连接。主体部1上设置有两个连接豁口3,两个连接豁口3分别连通至主体部1的边缘。如图3所示,链接块组合结构包括螺杆4、螺母5和型材链接块,螺母5与螺杆4螺纹连接,螺杆4能从开口端处进出连接豁口3,螺杆4的顶端凸块41宽于连接豁口3。
将现有型材链接块上的普通连接通孔改为呈U形的连接豁口3,拆装时无需将螺母5彻底从螺杆4上拆下、然后将螺杆4从连接通孔中抽出。螺母5与螺杆4可以始终连接在一起,即,螺杆4和螺母5始终连接在铝型材上。安装时,螺杆4从开口端处推入连接豁口3,螺杆4的顶端凸块41位于主体部1的上方,向上旋紧螺母5,缩短螺母5与顶端凸块41之间的距离,锁紧后,螺杆4不会从连接豁口3中退出,从而将型材链接块紧紧地连接在铝型材上。拆卸时,仅需将螺母5向下旋转适当距离(螺母5无需完全旋离螺杆4),增大螺母5与顶端凸块41之间的距离,然后沿径向掰动螺杆4或沿周向旋转主体部1,即可将型材链接块与螺杆4相分离。使用方便,无需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拆装效率高,不会发生螺杆4和/或螺母5丢失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清楚展示螺杆4、螺母5和型材链接块的形状以及连接关系,图3中并未示出铝型材。本实施方式中,铝型材的具体形状不限,铝型材设置在主体部1的下方,螺母5与铝型材固定在一起,或螺杆4穿过铝型材上的开槽后,螺母5从铝型材的下方旋合在螺杆4上。
如图1至图3所示,两个连接豁口3相对于附属配件连接孔2对称设置。安装后,两个顶端凸块41分别作用到主体部1上的力相对于附属配件连接孔是对称的,受力更均衡,使用更安全。
连接豁口3的具体形状不限,能容许螺杆4从豁口处进出即可。本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连接豁口3的中心线呈弧形。中心线呈弧形的连接豁口3,无需沿径向掰动螺杆4,仅需沿周向旋转主体部1即可令型材链接块和螺杆4相分离。优选地,两个连接豁口3的中心线均呈弧形,且两个连接豁口3的弧形中心线关于附属配件连接孔2中心对称设置,即,两个连接豁口3的弧形中心线基本组成S形,只需要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主体部1,两根螺杆4能同时退出相应的连接豁口3或旋入相应的连接豁口3。
为了提高安装效率,连接豁口3的开口端处设置有过渡弧面31。过渡弧面31能对螺杆4起到导向作用,令螺杆4能快速对准连接豁口3的开口端,并能辅助螺杆4顺畅快速地推入连接豁口3中,使用更方便。
本实施方式中,连接豁口3的开口端比底端32宽,进一步降低螺杆4对准连接豁口3开口端的难度,提高安装效率。连接豁口3的开口端的具体形状以及尺寸不限,开口端优选呈喇叭状,喇叭口朝向主体部1之外。
螺杆4通常为圆柱体,本实施方式中,连接豁口3的底端32呈圆弧形。底端32能贴合在螺杆4的外周上,避免安装后螺杆4沿径向晃动,整体结构更稳定,使用更安全。
主体部1的具体形状不限,为了令螺杆4安装后更稳定,主体部1上优选设置有限位凹坑,连接豁口3至少部分地位于限位凹坑中。优选地,连接豁口3的底端32位于限位凹坑中。安装后,顶端凸块41嵌在限位凹坑中,顶端凸块41的底面贴合在限位凹坑的底面,顶端凸块41的周面至少部分地抵接在限位凹坑的周壁上,避免螺杆4因为震动或颠簸等原因而发生径向移动,进而避免螺杆4退出连接豁口3。拆卸时,旋松螺母5,将螺杆4向上拔出一段距离,顶端凸块41退出限位凹坑,螺杆4即可正常退出连接豁口3。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方式,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方式,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型材链接块,包括块状的主体部(1),所述主体部(1)上设置有附属配件连接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上设置有两个连接豁口(3),两个所述连接豁口(3)分别连通至所述主体部(1)的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链接块,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豁口(3)相对于所述附属配件连接孔(2)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链接块,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连接豁口(3)的中心线呈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链接块,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豁口(3)的中心线均呈弧形,且两个所述连接豁口(3)的弧形中心线关于所述附属配件连接孔(2)中心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型材链接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豁口(3)的开口端处设置有过渡弧面(3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型材链接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豁口(3)的开口端比底端(32)宽。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型材链接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豁口(3)的底端(32)呈圆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型材链接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上设置有限位凹坑,所述连接豁口(3)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限位凹坑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型材链接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豁口(3)的底端(32)位于所述限位凹坑中。
10.链接块组合结构,包括螺杆(4)和螺母(5),所述螺母(5)与所述螺杆(4)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接块组合结构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型材链接块,所述螺杆(4)能从开口端处进出连接豁口(3),所述螺杆(4)的顶端凸块(41)宽于所述连接豁口(3)。
CN202321844846.4U 2023-07-13 2023-07-13 型材链接块及链接块组合结构 Active CN2202274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44846.4U CN220227492U (zh) 2023-07-13 2023-07-13 型材链接块及链接块组合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44846.4U CN220227492U (zh) 2023-07-13 2023-07-13 型材链接块及链接块组合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27492U true CN220227492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74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44846.4U Active CN220227492U (zh) 2023-07-13 2023-07-13 型材链接块及链接块组合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274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227492U (zh) 型材链接块及链接块组合结构
CN201673638U (zh) 一种led吊装幕墙显示屏用的箱体间连接结构
CN205308448U (zh) 一种立式破碎机刀辊
CN106314752A (zh) 一种主承力构件的连接组件
CN213682500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装配式钢结构梁板
CN212098292U (zh) 农用轮胎及轮辋
CN209114732U (zh) 一种建筑钢筋连接结构
CN210593247U (zh) 一种自动开启装置快速拆卸结构
CN209408377U (zh) 一种拆拨叉专用工具
CN206636257U (zh) 一种组合式爬梯
CN216382259U (zh) 一种分拆式轴承座和轴承装置
CN215411343U (zh) 一种易拆卸型金属铸件
CN220888334U (zh) 圆柱台托架及施工平台
CN219671870U (zh) 一种带肋钢筋连接器
CN215706942U (zh) 一种浮船坞定位锚链安装的新装置
CN214995867U (zh) 一种能快速拆装的护栏
CN217596415U (zh) 一种链条用安拆装置
CN217035384U (zh) 一种变压器铁芯装配装置
CN220030097U (zh) 一种用于10kV开关柜的保险拆装工具
CN215254511U (zh) 一种通用护栏
CN219003337U (zh) 一种可延长螺栓使用寿命的半自磨机格子板
CN209704992U (zh) 一种粉碎设备加固防护连接紧固件
CN212146222U (zh) 一种齿轮箱拆卸装置
CN211039365U (zh) 一种高强度c型连接环
CN209736996U (zh) 螺丝机锁付安装改进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