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26924U - 一种软弱富水围岩隧道开挖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弱富水围岩隧道开挖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26924U
CN220226924U CN202320959663.0U CN202320959663U CN220226924U CN 220226924 U CN220226924 U CN 220226924U CN 202320959663 U CN202320959663 U CN 202320959663U CN 220226924 U CN220226924 U CN 2202269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transverse
telescopic rod
sleeve
surrounding r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5966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苗景川
洪富义
李健康
郑文飞
武鹏燕
韩柯
李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5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5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5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5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5966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269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269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269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软弱富水围岩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其包括:横向支撑件、顶部支护件和底部支护件,横向支撑件包括横向套筒、横向伸缩杆、连接块和铰座,所述横向套筒两端均连接横向伸缩杆,所述横向伸缩杆外端均设置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顶部与底部均设置铰座;顶部支护件连接在顶部所述铰座上,所述顶部支护件包括支座和支护板,所述支座连接在铰座上,所述支座外端设置支护板;采用可拆式的支护结构,在使用时,通过伸缩调节对隧道内壁进行支撑防护,保持隧道结构稳定性,伸缩支撑的结构适用于不同大小的隧道使用,在使用后,同样通过伸缩调节的方式将支护结构拆下,便于循环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软弱富水围岩隧道开挖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软弱富水围岩隧道开挖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交通运输线日益发达,已经开始遍布各个角落。由于我国地势复杂,绝大部分交通线修筑过程中都需要开挖隧道,其复杂的地质地貌会给我国隧道施工增加难度。尤其软弱富水围岩隧道因为其所处地质环境的特殊情况,很容易出现塌方、涌水等地质灾害。
专利号CN202120536945.0中提供了一种软弱富水围岩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包括:外核支护、内核支护和底核支护;所述外核支护包括隧道外围设置双排带孔钢花管注浆所形成的加固止水层,所述带孔钢花管外侧包裹有土工织物;所述内核支护包括设置于隧道边缘的钢拱圈,以及设置于钢拱圈顶部、腰部的拱圈顶部封锚和拱圈腰部封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双排带孔钢花管进行注浆加固止水和止水膜起到双重堵水,有效防止涌水,且结构合理,技术优势显著;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止水膜内设有带孔排水管,在堵水的同时能够有效排除围岩内水分;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钢拱圈支护、注浆加固体和封锚结构,有效加固隧道围岩结构,保证施工安全进行。
上述支护结构在使用时,采用封锚的方式进行连接加固,但由于临时支撑是混凝土与钢架相结合,不方便拆装使用,无法进行循环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软弱富水围岩隧道开挖支护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弱富水围岩隧道开挖支护结构,采用可拆式的支护结构,在使用时,通过伸缩调节对隧道内壁进行支撑防护,保持隧道结构稳定性,伸缩支撑的结构适用于不同大小的隧道使用,在使用后,同样通过伸缩调节的方式将支护结构拆下,便于循环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软弱富水围岩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其包括:
横向支撑件,包括横向套筒、横向伸缩杆、连接块和铰座,所述横向套筒两端均连接横向伸缩杆,所述横向伸缩杆外端均设置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顶部与底部均设置铰座;
顶部支护件,连接在顶部所述铰座上,所述顶部支护件包括支座和支护板,所述支座连接在铰座上,所述支座外端设置支护板;
底部支护件,连接在底部所述铰座上,所述底部支护件包括纵向套筒、纵向伸缩杆和底座,所述纵向套筒连接在铰座上,所述纵向套筒底端连接纵向伸缩杆,所述纵向伸缩杆底端铰接底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软弱富水围岩隧道开挖支护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横向套筒与纵向套筒均采用内螺纹管,所述横向伸缩杆与纵向伸缩杆均采用丝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软弱富水围岩隧道开挖支护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横向套筒外壁设置有防滑凸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软弱富水围岩隧道开挖支护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座采用液压缓冲器,所述支护板采用弧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软弱富水围岩隧道开挖支护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防滑锥齿。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软弱富水围岩隧道开挖支护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护板与底座上均设置有封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可拆式的支护结构,在使用时,通过伸缩调节对隧道内壁进行支撑防护,保持隧道结构稳定性,伸缩支撑的结构适用于不同大小的隧道使用,在使用后,同样通过伸缩调节的方式将支护结构拆下,便于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横向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横向支撑件、110横向套筒、120横向伸缩杆、130连接块、140铰座、200顶部支护件、210支座、220支护板、300底部支护件、310纵向套筒、320纵向伸缩杆、33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弱富水围岩隧道开挖支护结构,采用可拆式的支护结构,在使用时,通过伸缩调节对隧道内壁进行支撑防护,保持隧道结构稳定性,伸缩支撑的结构适用于不同大小的隧道使用,在使用后,同样通过伸缩调节的方式将支护结构拆下,便于循环使用,请参阅图1-图3,包括:横向支撑件100、顶部支护件200和底部支护件300。
横向支撑件100包括横向套筒110、横向伸缩杆120、连接块130和铰座140,横向套筒110两端均连接横向伸缩杆120,横向伸缩杆120外端均设置连接块130,连接块130顶部与底部均设置铰座140;
横向套筒110采用内螺纹管,横向伸缩杆120采用丝杆,两端铰座140连接后,转动横向套筒110,使横向伸缩杆120在横向套筒110内做螺纹进给运动,调节两侧铰座140之间的间距,对顶部支护件200和底部支护件300进行支撑。
顶部支护件200连接在顶部铰座140上,顶部支护件200包括支座210和支护板220,支座210连接在铰座140上,支座210外端设置支护板220;
铰接的支座210能够转动调节位置,使支护板220贴合在隧道内壁。
底部支护件300连接在底部铰座140上,底部支护件300包括纵向套筒310、纵向伸缩杆320和底座330,纵向套筒310连接在铰座140上,纵向套筒310底端连接纵向伸缩杆320,纵向伸缩杆320底端铰接底座330;
铰接的纵向套筒310能够转动调节位置,改变底座330支撑位置,纵向套筒310采用内螺纹管,纵向伸缩杆320采用丝杆,转动纵向伸缩杆320,调节底座330的伸出长度。
横向套筒110外壁设置有防滑凸纹,便于转动进行操作使用。
支座210采用液压缓冲器,支护板220采用弧形板,能够有效贴合隧道内壁,对隧道内部进行支护。
底座330底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防滑锥齿,提高防滑效果,避免发生滑动。
支护板220与底座330上均设置有封锚,保障连接稳定性。
在具体的使用时,横向支撑件100、顶部支护件200和底部支护件300连接之后,转动横向套筒110,使横向伸缩杆120在横向套筒110内做螺纹进给运动,调节两侧铰座140之间的间距,使支护板220贴合在隧道内壁,对隧道顶部两侧进行支撑,转动纵向伸缩杆320,调节底座330的伸出长度,底座330与地面接触,进行底部支撑,横向支撑件100、顶部支护件200和底部支护件300连接之后,以连接块130作为受力点,使得横向支撑件100、顶部支护件200和底部支护件300形成三角形的受力状态,保障支撑强度,使用后,通过伸缩调节的方式将支护结构拆下,便于循环使用。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6)

1.一种软弱富水围岩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横向支撑件(100),包括横向套筒(110)、横向伸缩杆(120)、连接块(130)和铰座(140),所述横向套筒(110)两端均连接横向伸缩杆(120),所述横向伸缩杆(120)外端均设置连接块(130),所述连接块(130)顶部与底部均设置铰座(140);
顶部支护件(200),连接在顶部所述铰座(140)上,所述顶部支护件(200)包括支座(210)和支护板(220),所述支座(210)连接在铰座(140)上,所述支座(210)外端设置支护板(220);
底部支护件(300),连接在底部所述铰座(140)上,所述底部支护件(300)包括纵向套筒(310)、纵向伸缩杆(320)和底座(330),所述纵向套筒(310)连接在铰座(140)上,所述纵向套筒(310)底端连接纵向伸缩杆(320),所述纵向伸缩杆(320)底端铰接底座(3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弱富水围岩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套筒(110)与纵向套筒(310)均采用内螺纹管,所述横向伸缩杆(120)与纵向伸缩杆(320)均采用丝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弱富水围岩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套筒(110)外壁设置有防滑凸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弱富水围岩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210)采用液压缓冲器,所述支护板(220)采用弧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弱富水围岩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30)底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防滑锥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弱富水围岩隧道开挖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板(220)与底座(330)上均设置有封锚。
CN202320959663.0U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软弱富水围岩隧道开挖支护结构 Active CN2202269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59663.0U CN220226924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软弱富水围岩隧道开挖支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59663.0U CN220226924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软弱富水围岩隧道开挖支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26924U true CN220226924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89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59663.0U Active CN220226924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软弱富水围岩隧道开挖支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269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14271A (zh) * 2024-01-08 2024-02-06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一种道路施工检测支护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14271A (zh) * 2024-01-08 2024-02-06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一种道路施工检测支护装置
CN117514271B (zh) * 2024-01-08 2024-03-08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一种道路施工检测支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226924U (zh) 一种软弱富水围岩隧道开挖支护结构
CN111501771B (zh) 多椭圆环形组合撑在深大淤泥基坑工程的应用方法
CN207063522U (zh) 一种框架柱高支模
CN203320952U (zh) 一种构造柱拉模装置
CN210263026U (zh) 一种出地坪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钢套筒抗浮结构
CN205024719U (zh) 桩基础与地下连续墙一体化的逆作法施工竖向支撑体系
CN208473874U (zh) 隧道洞口管棚支护结构
CN110468870A (zh) 一种可周转钢格构柱塔吊基础结构
CN205999941U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墙段连接装置
CN202543908U (zh) 注浆成型扩底钻孔灌注桩的挤扩装置
CN213709570U (zh) 一种可拆卸组装调节型临时支撑装置
CN206070404U (zh) 箱涵顶段加腋处斜模板支撑结构
CN201635072U (zh) 一种桩心注浆静压锚杆桩成桩装置
CN205154183U (zh) 软弱围岩隧道变形加固装置
CN212743352U (zh) 一种单侧支模模板与龙骨的加固装置
CN210530875U (zh) 一种非对称小净距隧道的支护结构
CN210217772U (zh) 高地应力条件下引水隧洞的支护结构
CN207974834U (zh) 一种隧道工程管幕支撑结构
CN206319314U (zh) 一种外加套箍填砂石料预制桩
CN215979398U (zh) 一种混凝土基座浇筑阶段输水钢管防上浮装置
CN219012624U (zh) 一种软硬不均偏压地层严重大变形支护结构
CN208534503U (zh) 隧道钢拱架支设施工结构
CN214787438U (zh) 用于坡积土层隧道洞口掘进的临时支撑结构
CN210317356U (zh) 一种加固软弱围岩等自稳性差岩层开挖超前钢管结构
CN219568944U (zh) 防冻层螺旋锚基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