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24209U - 一种高炉炉前铁水支沟余热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炉炉前铁水支沟余热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24209U
CN220224209U CN202320525898.9U CN202320525898U CN220224209U CN 220224209 U CN220224209 U CN 220224209U CN 202320525898 U CN202320525898 U CN 202320525898U CN 220224209 U CN220224209 U CN 2202242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hell
molten iron
waste heat
heat reco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2589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艳丽
高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Xinda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Xinda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Xinda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Xinda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2589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242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242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242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炉炉前铁水支沟余热回收装置,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板、外壳和余热回收组件,安装板安装于铁水支沟上,安装板上位于铁水支沟的正上方位置处安装有外壳,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余热回收组件,余热回收组件包括散热板和温差板,散热板安装于外壳的顶部,外壳的内部安装有温差板,温差板的内部设置有温差发电芯片。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装置架设在铁水支沟上固定,在覆盖铁水支沟的同时,可以对余热回收并进行温差发电,由温差板和散热板配合,可以使得温差板的两侧形成高温侧和低温侧,并由温差板内部温差发电芯片进行控制从而持续发电,产生的电能可以为外部供电,极大的降低了热量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高炉炉前铁水支沟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炉炉前铁水支沟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高炉铁水打开铁口后会流入主沟,然后经撇渣器进行渣铁分离,铁渣进入渣沟,铁水进入支铁沟,再经过摆动溜嘴进入铁水罐,用火车运到炼钢工序,支铁沟一般采用厚钢板覆盖,一是保障出铁场人员的安全,二是减少烟尘排出,只要高炉生产,出铁作业就一直进行,流过支铁沟的铁水温度高达1450℃以上。
现有技术中,出铁过程一直散发热量,支铁沟的热量自热流失,造成了能源浪费,对铁水支沟的余热进行回收时,安全性以及设备的耐用性也有待提高,同时,如公开号为CN114774603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炉出铁沟高温辐射热的回收利用系统,包括罩设于出铁沟上方的呈拱形结构的沟盖换热板,所述沟盖换热板的内部设有换热管,所述沟盖换热板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冷风管道和热风管道,所述热风管道与高炉的助燃风管或热空气管道相连通,其中冷风管道通过冷风管道快速接头与换热管的冷风进口相连通,且所述热风管道通过热风管道快速接头与换热管的热风出口相连通,其不便于对高温余热进行回收和放电,安装成本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出铁过程一直散发热量,支铁沟的热量自热流失,造成了能源浪费,对铁水支沟的余热进行回收时,安全性以及设备的耐用性也有待提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炉炉前铁水支沟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安装板、外壳和余热回收组件,所述安装板安装于铁水支沟上,所述安装板上位于所述铁水支沟的正上方位置处安装有所述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所述余热回收组件,所述余热回收组件包括散热板和温差板,所述散热板安装于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所述温差板,所述温差板的内部设置有温差发电芯片。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所述温差板,所述温差发电芯片的温度感应端与所述导热板相连。
优选的,所述温差板包括陶瓷顶板、温差发电芯片和陶瓷底板,所述陶瓷顶板和所述陶瓷底板分别安装于所述温差发电芯片的顶部和底部。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温差检测组件,所述温差检测组件包括第一热电偶和第二热电偶,所述第一热电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第二热电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顶部位于所述散热板正下方。
通过温差检测组件对温差板两侧进行温度检测可以监控装置上的温度变化,确保装置可以顺利运行。
优选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加强钢板,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隔热铜板。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通过若干个安装孔螺纹安装于所述铁水支沟上,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垫片。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表面设置有绝热涂层。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部位于所述温差板上方位置处安装有暂存蓄电池,所述外壳上安装有与所述暂存蓄电池相连的发电接口,所述发电接口通过所述暂存蓄电池与所述温差发电芯片相连。
优选的,所述外壳底部位于所述导热板下方位置处安装有耐高温板。
通过隔热铜板和耐高温板对装置进行保护,可以对温差板和温差发电芯片进行保护,避免高温铁水损坏装置外壳,也避免高温破坏装置内部元件。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和外壳的材质为厚钢板。
将装置架设在铁水支沟上固定,在覆盖铁水支沟的同时,可以对余热回收并进行温差发电,由温差板和散热板配合,可以使得温差板的两侧形成高温侧和低温侧,并由温差板内部温差发电芯片进行控制从而持续发电,产生的电能可以连接外部设备进行供电,极大的降低了热量的浪费,节能环保,大大提高了余热回收效率。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1)将装置架设在铁水支沟上固定,在覆盖铁水支沟的同时,可以对余热回收并进行温差发电,由温差板和散热板配合,可以使得温差板的两侧形成高温侧和低温侧,并由温差板内部温差发电芯片进行控制从而持续发电,产生的电能可以连接外部设备进行供电,极大的降低了热量的浪费,节能环保,大大提高了余热回收效率。
(2)通过温差检测组件对温差板两侧进行温度检测可以监控装置上的温度变化,确保装置可以顺利运行。
(3)通过隔热铜板和耐高温板对装置进行保护,可以对温差板和温差发电芯片进行保护,避免高温铁水损坏装置外壳,也避免高温破坏装置内部元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炉炉前铁水支沟余热回收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炉炉前铁水支沟余热回收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高炉炉前铁水支沟余热回收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高炉炉前铁水支沟余热回收装置的内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余热回收装置温差板的内部结构图。
图中:1、安装板;2、外壳;3、散热板;4、铁水支沟;5、安装孔;6、发电接口;7、温差板;8、导热板;9、第一热电偶;10、第二热电偶;11、加强钢板;12、隔热铜板;13、绝热涂层;14、陶瓷顶板;15、温差发电芯片;16、陶瓷底板;17、暂存蓄电池;18、密封垫片;19、耐高温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方式通过将装置架设在铁水支沟上固定,在覆盖铁水支沟的同时,可以对余热回收并进行温差发电,由温差板和散热板配合,可以使得温差板的两侧形成高温侧和低温侧,并由温差板内部温差发电芯片进行控制从而持续发电,大大提高了余热回收效率。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如图1至5所示,一种高炉炉前铁水支沟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安装板1、外壳2和余热回收组件,安装板1安装于铁水支沟4上,安装板1上位于铁水支沟4的正上方位置处安装有外壳2,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余热回收组件,余热回收组件包括散热板3和温差板7,散热板3安装于外壳2的顶部,外壳2的内部安装有温差板7,温差板7的内部设置有温差发电芯片15。将装置架设在铁水支沟4上固定,在覆盖铁水支沟4的同时,可以对余热回收并进行温差发电,由温差板7和散热板3配合,可以使得温差板7的两侧形成高温侧和低温侧,并由温差板7内部温差发电芯片15进行控制从而持续发电,产生的电能可以连接外部设备进行供电,极大的降低了热量的浪费,节能环保,大大提高了余热回收效率。
外壳2的底部设置有导热板8,导热板8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温差板7,温差发电芯片15的温度感应端与导热板8相连,通过导热板8可以汇集热量从而便于温差板7发电。
温差板7包括陶瓷顶板14、温差发电芯片15和陶瓷底板16,陶瓷顶板14和陶瓷底板16分别安装于温差发电芯片15的顶部和底部,通过陶瓷顶板14和陶瓷底板16,可以对温差发电芯片15进行支撑,同时进行绝缘,提供了良好的发电环境。
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温差检测组件,温差检测组件包括第一热电偶9和第二热电偶10,第一热电偶9设置于外壳2的底部,第二热电偶10设置于外壳2的顶部位于散热板3正下方,通过温差检测组件对温差板7两侧进行温度检测可以监控装置上的温度变化,确保装置可以顺利运行。
外壳2上设置有加强钢板11,外壳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隔热铜板12,通过加强钢板11,可以提高外壳2的强度,使其便于发生形变,通过隔热铜板12,可以增强外壳2边侧的隔热性能,加强对温差板7的保护。
安装板1通过若干个安装孔5螺纹安装于铁水支沟4上,安装板1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垫片18,通过密封垫片18,可以提高安装板1与铁水支沟4两边连接处的密封性,避免出现高温热量泄露。
安装板1的表面设置有绝热涂层13,通过绝热涂层13,可以对安装板1进行绝热,避免烫伤。
外壳2的内部位于温差板7上方位置处安装有暂存蓄电池17,外壳2上安装有与暂存蓄电池17相连的发电接口6,发电接口6通过暂存蓄电池17与温差发电芯片15相连,通过温差发电芯片15发电后,电能可以存储在暂存蓄电池17,内,通过发电接口6,可以连接外部电网或储电设备,便于电能的利用和存储,充分实现了对余热的回收利用。
外壳2底部位于导热板8下方位置处安装有耐高温板19,通过隔热铜板12和耐高温板19配合,可以对装置进行保护,对温差板7和温差发电芯片15进行保护,避免高温铁水损坏装置外壳2,也避免高温破坏装置内部元件。
安装板1和外壳2的材质为厚钢板。
工作原理:将装置架设在铁水支沟上固定,在覆盖铁水支沟的同时,可以对余热回收并进行温差发电,由温差板和散热板配合,可以使得温差板的两侧形成高温侧和低温侧,并由温差板内部温差发电芯片进行控制从而持续发电,通过装置底部的导热板,可以汇集热量,连接温差发电芯片,之后通过发电接口连接外部电网,将产生的电能对外部设备进行供电,极大的降低了热量的浪费,通过温差检测组件对温差板两侧进行温度检测可以监控温差板发电过程中的温差变化,确保装置可以顺利运行,装置内外还设置保护结构,通过隔热铜板和耐高温板对装置进行保护,使其更加耐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炉炉前铁水支沟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外壳(2)和余热回收组件,所述安装板(1)安装于铁水支沟(4)上,所述安装板(1)上位于所述铁水支沟(4)的正上方位置处安装有所述外壳(2),所述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所述余热回收组件,所述余热回收组件包括散热板(3)和温差板(7),所述散热板(3)安装于所述外壳(2)的顶部,所述外壳(2)的内部安装有所述温差板(7),所述温差板(7)的内部设置有温差发电芯片(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炉前铁水支沟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底部设置有导热板(8),所述导热板(8)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所述温差板(7),所述温差发电芯片(15)的温度感应端与所述导热板(8)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炉前铁水支沟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板(7)包括陶瓷顶板(14)、温差发电芯片(15)和陶瓷底板(16),所述陶瓷顶板(14)和所述陶瓷底板(16)分别安装于所述温差发电芯片(15)的顶部和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炉前铁水支沟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温差检测组件,所述温差检测组件包括第一热电偶(9)和第二热电偶(10),所述第一热电偶(9)设置于所述外壳(2)的底部,所述第二热电偶(10)设置于所述外壳(2)的顶部位于所述散热板(3)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炉前铁水支沟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上设置有加强钢板(11),所述外壳(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隔热铜板(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炉前铁水支沟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通过若干个安装孔(5)螺纹安装于所述铁水支沟(4)上,所述安装板(1)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垫片(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炉前铁水支沟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表面设置有绝热涂层(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炉前铁水支沟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内部位于所述温差板(7)上方位置处安装有暂存蓄电池(17),所述外壳(2)上安装有与所述暂存蓄电池(17)相连的发电接口(6),所述发电接口(6)通过所述暂存蓄电池(17)与所述温差发电芯片(15)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炉炉前铁水支沟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底部位于所述导热板(8)下方位置处安装有耐高温板(19)。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炉前铁水支沟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和外壳(2)的材质为厚钢板。
CN202320525898.9U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高炉炉前铁水支沟余热回收装置 Active CN2202242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25898.9U CN220224209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高炉炉前铁水支沟余热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25898.9U CN220224209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高炉炉前铁水支沟余热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24209U true CN220224209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86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25898.9U Active CN220224209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高炉炉前铁水支沟余热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242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224209U (zh) 一种高炉炉前铁水支沟余热回收装置
CN2650052Y (zh) 回收间断排放的高温辐射余热的装置
CN203052963U (zh) 多能源供热供暖装置
CN205623059U (zh) 一种用于监控系统不间断电源的散热装置
CN104729073A (zh) 带气气板式换热器的高压电蓄能供热风系统
CN108796155B (zh) 高炉出铁场渣铁水余显热回收节能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
CN207815478U (zh) 一种太阳能光热供热供电系统
CN208982184U (zh) 一种上升管余热斯特林发电系统
CN103411459A (zh) 多能源高温蓄热节能装置
CN209991800U (zh) 一种退火炉余热回收装置
CN103206866A (zh) 一种闪速熔炼炉体冷却余热回收的方法及其装置
JP2001336824A (ja) 誘導加熱装置の廃熱回収システム
CN204648665U (zh) 带气气板式换热器的高压电蓄能供热风系统
CN209823858U (zh) 一种炉鼻子摄像头高温隔热护罩
CN216143794U (zh) 一种自动电采暖壁挂炉
CN203052808U (zh) 混合能源远程智能控制供热供暖系统
CN206410508U (zh) 一种电加热铝合金熔炼炉
CN208365638U (zh) 一种新型电光辐射供热器
CN206807397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模块的冷却装置
CN110567286A (zh) 一种基于铅膏熔炼的高温蒸汽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5690492U (zh) 一种空气源热电热泵地暖装置
CN101144648B (zh) 容积式组装型多功能换热器
CN219103792U (zh) 一种高温换热储能装置
CN215371529U (zh) 一种智能燃气管道加热装置
CN205037591U (zh) 一种太空能全自动一体机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