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19762U - 一种纤维丝浸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纤维丝浸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19762U
CN220219762U CN202321777238.6U CN202321777238U CN220219762U CN 220219762 U CN220219762 U CN 220219762U CN 202321777238 U CN202321777238 U CN 202321777238U CN 220219762 U CN220219762 U CN 2202197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pping
gum dipping
fiber
gum
g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7723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跃杰
张佳东
权利军
钟新宝
迟建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shi Group Huazhi Research Institute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shi Group Huazhi Research Institute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shi Group Huazhi Research Institute Zhe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shi Group Huazhi Research Institute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7723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197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197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197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纤维丝浸胶系统,纤维丝包括多束纤维丝束,纤维丝浸胶系统包括沿纤维丝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浸胶区和第二浸胶区;第一浸胶区用于对纤维丝中的多束纤维丝束进行分束浸润并进行沥胶;第二浸胶区用于对纤维丝进行分层浸润并进行沥胶。通过第一浸胶区先对纤维丝进行分束浸润并沥胶,之后通过第二浸胶区对纤维丝进行分层浸润并沥胶,能够有效地提高树脂液在纤维丝中的渗透性,从而提高了纤维拉挤材料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纤维丝浸胶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拉挤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纤维丝浸胶系统。
背景技术
拉挤型材是通过拉挤成型工艺进行生产,在牵引设备的牵引下,将连续纤维(例如玻璃纤维、碳纤维等)进行树脂浸润,通过保持一定截面形状的成型模具,并使其在模内固化成型连续出模。
然而,在树脂浸润过程中,存在着浸透性较低的问题,从而影响了纤维拉挤材料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纤维丝浸胶系统。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纤维丝浸胶系统,所述纤维丝包括多束纤维丝束,所述纤维丝浸胶系统包括沿所述纤维丝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浸胶区和第二浸胶区;所述第一浸胶区用于对所述纤维丝中的多束所述纤维丝束进行分束浸润并进行沥胶;所述第二浸胶区用于对所述纤维丝进行分层浸润并进行沥胶。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浸胶区包括: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沿所述纤维丝的行进方向,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下游侧;浸胶结构,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浸胶结构上开设有多个第一穿丝管道,所述第一穿丝管道用于供一束所述纤维丝束穿行,所述浸胶结构内通入树脂液,所述树脂液通过所述第一穿丝管道流至穿过所述第一穿丝管道的纤维丝束;沥胶结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所述沥胶结构用于沥除所述纤维丝束上的多余的树脂液。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浸胶结构包括具有第一中空腔体的外壳,所述第一中空腔体用于盛装树脂液,所述第一穿丝管道贯穿所述第一中空腔体,各所述第一穿丝管道的上开设有用于供树脂液流出的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第一中空腔体连通。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液口的数量为多个,当所述纤维丝在所述第一穿丝管道内穿行时,所述第一出液口位于所述纤维丝束的上方。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浸胶区还包括:第一储胶结构,设置于所述浸胶结构和所述沥胶结构的下方,所述第一储胶结构用于储存树脂液;第一泵送装置,所述第一泵送装置通过第一进液管路与所述第一储胶结构相连通,所述第一泵送装置通过第一出液管路与所述第一中空腔体相连通,所述第一泵送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储胶结构内的树脂液泵送至所述第一中空腔体内。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沥胶结构包括多个沥胶辊以及设置于多个所述沥胶辊两端的连接部,所述多个沥胶辊通过所述连接部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所述多个沥胶辊相互平行。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浸胶区包括:浸胶槽,所述浸胶槽朝向所述第一浸胶区的端部设置有分丝孔板,所述分丝孔板具有多个供所述纤维丝束穿行的第二穿丝管道;多个浸胶组件,沿所述纤维丝的行进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浸胶槽内,各所述浸胶组件包括沿所述纤维丝的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浸胶格栅和沥胶格栅,所述浸胶格栅用于对所述纤维丝进行分层浸润,所述沥胶格栅用于沥除各层所述纤维丝上的多余的树脂液。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浸胶格栅包括水平设置的多条相互平行的浸胶格栅条,相邻的所述浸胶格栅条之间形成供一层所述纤维丝束穿行的空隙,每条所述浸胶格栅条内部具有用于盛装树脂液的第二中空腔体;沿所述浸胶格栅条的延伸方向,每个所述浸胶格栅条上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第二中空腔体的第二出液口,多个所述第二出液口用于流出树脂液。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浸胶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出液口,所述第二浸胶区还包括:第二储胶结构,设置于所述浸胶槽的下方,所述第二储胶结构包括导流结构和储胶槽,所述储胶槽设置于所述浸胶槽的下方,所述导流结构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出液口,所述导流结构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储胶槽,所述第二储胶结构用于储存树脂液;第二泵送装置,所述第二泵送装置通过第二进液管路与所述储胶槽相连通,所述第二泵送装置通过第二出液管路与所述浸胶格栅的第二中空腔体相连通,所述第二泵送装置用于将所述浸胶槽内的树脂液泵送至所述浸胶格栅的第二中空腔体内。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沥胶格栅包括水平设置的多条相互平行的沥胶格栅条,相邻的所述沥胶格栅条之间形成供一层所述纤维丝束穿行的空隙;和/或,所述第二浸胶区还包括:加热设备,设置于所述储胶槽内,所述加热设备用于将所述储胶槽内的树脂液加热至预设温度。
本申请提供的纤维丝浸胶系统可以实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纤维丝浸胶系统,在沿纤维丝的行进方向上依次设置第一浸胶区和第二浸胶区,通过第一浸胶区先对纤维丝进行分束浸润并沥胶,之后通过第二浸胶区对纤维丝进行分层浸润并沥胶,能够有效地提高树脂液在纤维丝中的渗透性,从而提高了纤维拉挤材料的性能。
参照附图来阅读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申请的其他特性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晰。
附图说明
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纤维丝浸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浸胶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浸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在B-B截面剖开后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浸胶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浸胶区的侧视图;
图9是图8中在D-D截面剖开后的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浸胶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F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沥胶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G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浸胶区;11、支架;111、第一支架;112、第二支架;12、浸胶结构;121、外壳;1211、第一穿丝管道;1212、第一出液口;13、沥胶结构;131、连接部;132、沥胶辊;14、第一储胶结构;15、第一泵送装置;151、第一出液管路;152、第一进液管路;
2、第二浸胶区;21、浸胶槽;211、第三出液口;22、浸胶格栅;221、浸胶格栅条;222、第二出液口;23、沥胶格栅;231、沥胶格栅条;24、第二储胶结构;241、导流结构;242、储胶槽;2421、保温层;25、第二泵送装置;251、第二出液管路;252、第二进液管路;26、分丝孔板;261、第二穿丝管道;27、支撑架;28、盘管;29、接胶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拉挤型材是通过拉挤成型工艺进行生产,在牵引设备的牵引下,将连续纤维(例如玻璃纤维、碳纤维等)进行树脂浸润,通过保持一定截面形状的成型模具,并使其在模内固化成型连续出模。然而,在树脂浸润过程中,存在着浸透性较低的问题,从而影响了纤维拉挤材料的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纤维丝浸胶系统,在沿纤维丝的行进方向上依次设置第一浸胶区和第二浸胶区,通过第一浸胶区先对纤维丝进行分束浸润并沥胶,之后通过第二浸胶区对纤维丝进行分层浸润并沥胶,能够有效地提高树脂液在纤维丝中的渗透性,从而提高了纤维拉挤材料的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对根据本申请所提供的纤维丝浸胶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纤维丝浸胶系统,如图1至图14所示,纤维丝(图中未示出)包括多束纤维丝束,纤维丝例如可以是玻璃纤维,也可以为碳纤维,纤维丝浸胶系统包括沿纤维丝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浸胶区1和第二浸胶区2,在对纤维丝进行浸润时,通过第一浸胶区1先对纤维丝中的多束纤维丝束进行分束浸润,对每束纤维丝束充分浸润后再沥除各纤维丝束上多余的树脂液,之后通过第二浸胶区2对纤维丝进行分层浸润,第二浸胶区2对每层纤维丝束充分浸润后再沥除各纤维丝束上多余的树脂液。采用这样的设置形式,一方面,通过先分束再分层的方式对纤维丝进行浸润,能够有效地提高树脂液在纤维丝中的渗透性,从而使纤维拉挤材料具有更高模量,并提高了纤维拉挤材料的的抗疲劳性能。另一方面,在浸胶过程中,纤维丝能够一直保持行进,代替使纤维丝静止并浸胶一段时间以提高树脂液的渗透性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纤维丝浸胶的效率,从而提高了纤维拉挤材料的生产效率。
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第一浸胶区1包括支架11、浸胶结构12和沥胶结构13。支架11包括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12,沿纤维丝的行进方向,第二支架112位于第一支架111的下游侧。浸胶结构12固定于第一支架111,浸胶结构12上开设有多个第一穿丝管道1211,第一穿丝管道1211用于供一束纤维丝束穿行,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穿丝管道1211也可以供一根纤维丝穿行。浸胶结构12内通入树脂液,树脂液通过第一穿丝管道1211流至穿过第一穿丝管道1211的纤维丝束,在纤维丝束的行进过程中,树脂液源源不断的流出,从而浸透位于第一穿丝管道1211内的纤维丝束。沥胶结构13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支架112,通过转动沥胶结构13可以调节纤维丝束的张力,在沥除纤维丝束表面多余树脂的同时,保持了纤维丝束的张力,进而提高了纤维丝束的直线度和拉伸模量,从而能够提高纤维拉挤材料的拉伸模量。
继续参考图1至图6,一实施例中,沿第一支架111的高度方向在第一支架111上设置多个浸胶结构12,沿第二支架112的高度方向在第二支架112上设置多个沥胶结构13,多个沥胶结构13分别对多个浸胶结构12上的纤维丝束进行沥胶,如此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对纤维丝束的浸胶效率,从而有效提高对纤维拉挤材料的生产效率。
纤维丝束的表面若留有多余树脂液不仅会降低后续树脂液的固化速度,还会导致纤维丝之间粘连,使其失去应有的柔韧性、拉伸性和强度,从而降低了纤维拉挤材料的性能。基于此,示例性地,还可以沿纤维丝的穿行方向设置多个第二支架112,以进一步沥除纤维丝束上的多余树脂液,如此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对树脂的固化效率和效果,从而提高了纤维拉挤材料的质量和性能,还能减少树脂液的浪费,降低成本。
一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浸胶结构12包括具有第一中空腔体的外壳121,第一中空腔体用于盛装树脂液,第一穿丝管道1211贯穿第一中空腔体,各第一穿丝管道1211的上开设有用于供树脂液流出的第一出液口1212,第一出液口1212与第一中空腔体连通。当各纤维丝束穿行于各第一穿丝管道1211内时,第一中空腔体内的树脂液从各第一出液口1212流出,以浸润各第一穿丝管道1211内的纤维丝束。如此设计,使得浸胶结构12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示例性地,各第一穿丝管道1211沿外壳121的长度方向排列成多行,相邻两行上的第一穿丝管道1211一一对应。采用这样的设置形式,一方面便于对浸胶结构12的加工。另一方面,使各第一穿丝管道1211排列整齐,能够便于规整纤维丝束。
继续参考图4至图6,一实施例中,沿第一穿丝管道1211的长度方向,在第一穿丝管道1211上开设多个第一出液口1212,以增大树脂液的出液量,从而提高对纤维丝束的浸润效果。当纤维丝束在第一穿丝管道1211内穿行时,第一出液口1212位于纤维丝束的上方,树脂液从纤维丝束的上方流出,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动至纤维丝束的底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树脂液在纤维丝束中的渗透性,有效提高了对纤维丝束的浸润效果。
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浸胶区1还包括第一储胶结构14和第一泵送装置15,第一储胶结构14设置于浸胶结构12和沥胶结构13的下方,第一泵送装置15通过第一进液管路152与第一储胶结构14相连通,通过第一出液管路151与第一中空腔体相连通,第一泵送装置15用于将第一储胶结构14内的树脂液泵送至第一中空腔体内。采用这样的设置形式,一方面,第一储胶结构14用于存放一定量的树脂液以便第一泵送装置15将树脂液泵送至浸胶结构12的第一中空腔体内,进而能够保证浸胶结构12内有足量的树脂液对纤维丝束进行浸润,从而提高了对纤维丝束的浸胶效果。另一方面,在浸胶结构12对纤维丝束浸胶过程或者在沥胶过程中均会有多余树脂流下,通过第一储胶结构14可回收从浸胶结构12和沥胶结构13上留下的多余树脂,从而实现树脂的循环使用,避免浪费。
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沥胶结构13包括多个沥胶辊132以及设置于多个沥胶辊132两端的连接部131,多个沥胶辊132通过连接部131转动地设置于第二支架112,示例性地,连接部131通过螺栓紧固于第二支架112上,当需要调节纤维丝束的张力时,松动螺栓上的螺母,调节完成后紧固螺母。多个沥胶辊132相互平行,例如可以是两个沥胶辊132,也可以是三个沥胶辊132。沿纤维丝束的穿行方向,从浸胶结构12穿出的各纤维丝束贴合各沥胶辊132的表面依次绕行于各沥胶辊132上,示例性地,沿纤维丝束的穿行方向,各沥胶辊132的高度不同,从而使得纤维丝束在各沥胶辊132绕行的轨迹呈波浪凹凸型,实现了在沥除纤维丝束表面多余树脂的同时,保持了纤维丝束的张力,进而提高了纤维丝束的直线度和拉伸模量,从而能够提高纤维拉挤材料的拉伸模量。
一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14所示,第二浸胶区2包括浸胶槽21和多个浸胶组件,浸胶槽21朝向第一浸胶区1的端部设置有分丝孔板26,分丝孔板26具有多个供纤维丝束穿行的第二穿丝管道261。通过设置穿丝孔板对纤维丝束上的树脂液进一步的沥除,以及对沥胶后的纤维丝束进行分束,避免纤维丝束出现粘连,从而便于后续第二浸胶区2的处理。多个浸胶组件沿纤维丝的行进方向依次设置于浸胶槽21内,各浸胶组件包括沿纤维丝的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浸胶格栅22和沥胶格栅23,浸胶格栅22用于对纤维丝进行分层浸润,沥胶格栅23用于沥除各层纤维丝上的多余的树脂液。通过多个浸胶组件对纤维束丝进行多次的分层浸润和分层沥胶,能够有效提高树脂液在纤维丝束中的渗透性,进一步提高了对纤维丝束的浸胶效果,从而使纤维拉挤材料具有更高模量,并提高了纤维拉挤材料的的抗疲劳性能。同时,在浸胶过程中,通过浸胶槽21盛接从各浸胶组件上滴落下来的树脂液,一方面有效避免树脂液对纤维丝浸胶系统所在的环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便于回收树脂液,从而实现树脂液的循环使用,节约资源,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一实施例中,如图7示,第二浸胶区2还包括支撑架27,支撑架27设置于浸胶槽21的底部,以支撑浸胶槽21。
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7所示,纤维丝浸胶系统还包括接胶盘29,接胶盘29设置于第一浸胶区1和第二浸胶区2之间,且接胶盘29的第一端设置于第一储胶结构14,接胶盘29的第二端搭载于支撑架27上。通过接胶盘29盛接纤维丝束从第一浸胶区1穿行至第二浸胶区2的过程中滴落下的树脂液,避免污染环境。接胶盘29自第二端至第一端逐渐朝下倾斜,如此设计,在重力的作用下,使接胶盘29上的树脂液流动至第一储胶结构14内,从而实现接胶盘29内的树脂液的循环使用。
一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浸胶格栅22包括水平设置的多条相互平行的浸胶格栅条221,相邻的浸胶格栅条221之间形成供一层纤维丝束穿行的空隙,每条浸胶格栅条221内部具有用于盛装树脂液的第二中空腔体。通过使多条浸胶格栅条221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如此形成的供一层纤维丝束穿行的空隙的高度能够保持一致,进而提高在该空隙内的各纤维丝束的穿行速度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了纤维丝束拉伸模量的均匀性。沿浸胶格栅条221的延伸方向,每个浸胶格栅条221上开设有多个连通第二中空腔体的第二出液口222,当各层纤维丝束穿行于各个空隙内时,每个浸胶格栅条221上的多个第二出液口222流出树脂液以浸润各层纤维丝束。采用这样的设置形式,使得浸胶格栅22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示例性地,相邻两条浸胶格栅条221上的多个第二出液口222相互错开,从而能够提高对位于浸胶格栅22上的空隙内的纤维丝束浸润的均匀性,提高对纤维丝束的浸胶效果。
一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9所示,浸胶槽21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出液口211,以便于浸胶槽21内树脂液的流出。第二浸胶区2还包括第二储胶结构24和第二泵送装置25,第二储胶结构24设置于浸胶槽21的下方,第二储胶结构24包括导流结构241和储胶槽242,储胶槽242设置于浸胶槽21的下方,导流结构241的一端连通第三出液口211,导流结构241的另一端连通于储胶槽242,浸胶槽21内的树脂液从第三出液口211通过导流结构241流动至第二储胶结构24内。第二泵送装置25通过第二进液管路252与储胶槽242相连通,第二泵送装置25通过第二出液管路251与浸胶格栅22的第二中空腔体相连通。采用这样的设置形式,一方面,第二储胶结构24用于存放一定量的树脂液以便第二泵送装置25将树脂液泵送至浸胶格栅22内的第二中空腔体内,进而能够保证浸胶格栅22内有足量的树脂液对纤维丝束进行浸润,从而有效提高对纤维丝束的浸胶效果。另一方面,通过第二储胶结构24和第二泵送装置25实现对浸胶槽21内的树脂液的回收利用,从而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一实施例中,如图13和图14所示,沥胶格栅23包括水平设置的多条相互平行的沥胶格栅条231,相邻的沥胶格栅条231之间形成供一层纤维丝束穿行的空隙,各层纤维丝束从浸胶格栅22穿出后进入沥胶格栅23上的各个空隙中,通过两个沥胶格栅条231对该层纤维丝束进行沥胶。示例性地,沿纤维丝束的穿行方向,纤维丝束从沥胶格栅23的第一侧穿入沥胶格栅23上的空隙后从沥胶格栅23的第二侧穿出,纤维丝束上的多余树脂在沥胶格栅条231的刮蹭作用下停留在沥胶格栅23的第一侧,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沥胶格栅23滴落在浸胶槽21的底部。
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第二浸胶区2还包括加热设备,加热设备设置于储胶槽242内,加热设备用于将储胶槽242内的树脂液加热至预设温度,预设温度例如可以是30℃-50℃。通过加热设备加热储胶槽242内的树脂液,使得储胶槽242内的树脂液维持在预设温度,不仅提高了树脂液的流动性以便于将树脂液泵送至浸胶格栅22,同时,在预设温度下的树脂液更容易渗透进纤维丝束内,从而有效提高了树脂液在纤维丝束内的渗透性。示例性地,加热设备包括设置于储胶槽242内的盘管28和设置于储胶槽242外部的油温机(图中未示出),油温机与盘管28相连,通过油温机加热盘管28内的导热油,从而实现加热储胶槽242内树脂液的目的。
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储胶槽242的槽壁为双层槽壁,双层槽壁之间形成保温层2421,如此设计,避免储胶槽242内树脂液温度的流失,从而能够降低加热设备的能耗。
上面描述的内容可以单独地或者以各种方式组合起来实施,而这些变型方式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含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纤维丝浸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丝包括多束纤维丝束,所述纤维丝浸胶系统包括沿所述纤维丝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浸胶区和第二浸胶区;
所述第一浸胶区用于对所述纤维丝中的多束所述纤维丝束进行分束浸润并进行沥胶;
所述第二浸胶区用于对所述纤维丝进行分层浸润并进行沥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丝浸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浸胶区包括:
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沿所述纤维丝的行进方向,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下游侧;
浸胶结构,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浸胶结构上开设有多个第一穿丝管道,所述第一穿丝管道用于供一束所述纤维丝束穿行,所述浸胶结构内通入树脂液,所述树脂液通过所述第一穿丝管道流至穿过所述第一穿丝管道的纤维丝束;
沥胶结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所述沥胶结构用于沥除所述纤维丝束上的多余的树脂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丝浸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浸胶结构包括具有第一中空腔体的外壳,所述第一中空腔体用于盛装树脂液,所述第一穿丝管道贯穿所述第一中空腔体,各所述第一穿丝管道的上开设有用于供树脂液流出的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第一中空腔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丝浸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液口的数量为多个,当所述纤维丝在所述第一穿丝管道内穿行时,所述第一出液口位于所述纤维丝束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丝浸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浸胶区还包括:
第一储胶结构,设置于所述浸胶结构和所述沥胶结构的下方,所述第一储胶结构用于储存树脂液;
第一泵送装置,所述第一泵送装置通过第一进液管路与所述第一储胶结构相连通,所述第一泵送装置通过第一出液管路与所述第一中空腔体相连通,所述第一泵送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储胶结构内的树脂液泵送至所述第一中空腔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丝浸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沥胶结构包括多个沥胶辊以及设置于多个所述沥胶辊两端的连接部,所述多个沥胶辊通过所述连接部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所述多个沥胶辊相互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纤维丝浸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浸胶区包括:
浸胶槽,所述浸胶槽朝向所述第一浸胶区的端部设置有分丝孔板,所述分丝孔板具有多个供所述纤维丝束穿行的第二穿丝管道;
多个浸胶组件,沿所述纤维丝的行进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浸胶槽内,各所述浸胶组件包括沿所述纤维丝的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浸胶格栅和沥胶格栅,所述浸胶格栅用于对所述纤维丝进行分层浸润,所述沥胶格栅用于沥除各层所述纤维丝上的多余的树脂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纤维丝浸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浸胶格栅包括水平设置的多条相互平行的浸胶格栅条,相邻的所述浸胶格栅条之间形成供一层所述纤维丝束穿行的空隙,每条所述浸胶格栅条内部具有用于盛装树脂液的第二中空腔体;
沿所述浸胶格栅条的延伸方向,每个所述浸胶格栅条上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第二中空腔体的第二出液口,多个所述第二出液口用于流出树脂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纤维丝浸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浸胶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出液口,所述第二浸胶区还包括:
第二储胶结构,设置于所述浸胶槽的下方,所述第二储胶结构包括导流结构和储胶槽,所述储胶槽设置于所述浸胶槽的下方,所述导流结构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出液口,所述导流结构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储胶槽,所述第二储胶结构用于储存树脂液;
第二泵送装置,所述第二泵送装置通过第二进液管路与所述储胶槽相连通,所述第二泵送装置通过第二出液管路与所述浸胶格栅的第二中空腔体相连通,所述第二泵送装置用于将所述浸胶槽内的树脂液泵送至所述浸胶格栅的第二中空腔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纤维丝浸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沥胶格栅包括水平设置的多条相互平行的沥胶格栅条,相邻的所述沥胶格栅条之间形成供一层所述纤维丝束穿行的空隙;和/或,所述第二浸胶区还包括:
加热设备,设置于所述储胶槽内,所述加热设备用于将所述储胶槽内的树脂液加热至预设温度。
CN202321777238.6U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纤维丝浸胶系统 Active CN2202197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77238.6U CN220219762U (zh)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纤维丝浸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77238.6U CN220219762U (zh)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纤维丝浸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19762U true CN220219762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74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77238.6U Active CN220219762U (zh)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纤维丝浸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197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43126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egnating fiber strands
RU2518476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нити из множества элементарных волокон
US4495017A (en) Process for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prepreg sheets
US3850203A (en) Porous tube device for bilateral osmotic processes
CN1294965A (zh) 由加强纤维与热塑性有机物组成的复合带的生产方法
CN211284681U (zh) 一种用于化纤长丝的加弹装置
CN113789623B (zh) 一步法制浸胶纱装置
CN220219762U (zh) 一种纤维丝浸胶系统
CN112410955B (zh) 一种加弹丝生产设备
KR102570816B1 (ko) 정해진 섬유 부피 함량을 갖는 섬유를 함침시키기 위한 장치
CN103539999B (zh) 一种增强复合带及其复合带的制备方法
CN213972675U (zh) 一种拉挤、缠绕式聚氨酯复合材料杆塔生产设备
CN113322605B (zh) 一种复合玻璃纤维纱线自动涂层装置
US3332815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ly forming elongated hollow articles
CN111634028A (zh) 玻纤复合成型管生产线
CN215282856U (zh) 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用多流道浸渍模具
CN115366445B (zh) 一种35-50k碳纤维板材的生产工艺及碳纤维板材
CN114043751B (zh) 全自动纤维拉挤成型板材成型系统与方法
CN110877428A (zh) 一种用于高性能预浸纱线制备的装置及制备方法
US4161503A (en) Method of making multitubular sheaths
CN217293579U (zh) 一种用于生产玻璃钢管的缠绕机
CN114750330B (zh) 一种碳纤维浸胶装置
CN108381816B (zh) 纤维覆膜编织装置及方法
CN212472506U (zh) 一种用于玻璃纤维拉挤工艺的浸胶装置
CN217149352U (zh) 一种具有浸润装置的碳纤维表面镀膜生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