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13339U - 一种中医背部针灸推拿护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医背部针灸推拿护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13339U
CN220213339U CN202321762488.2U CN202321762488U CN220213339U CN 220213339 U CN220213339 U CN 220213339U CN 202321762488 U CN202321762488 U CN 202321762488U CN 220213339 U CN220213339 U CN 2202133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late
traditional chinese
acupuncture
wal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6248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晓玲
林湛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76248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133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133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133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背部针灸推拿护板,包括固定板,还包括防护机构和加热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内壁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顶部开设有限定槽,所述限定槽内壁安装有限定杆,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卡接板,所述卡接板顶部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活动套设于限定杆的外侧,所述卡接板两侧均设有电动螺杆。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螺杆工作可以带动卡接板在安装槽内壁进行移动,可以改变加热机构的位置,防护机构的移动可以改变加热机构与患者内部之间的距离,使得艾柱可以对不同身形患者背部的不同位置进行加热操作,可以便捷的根据患者的适应情况和针灸的要求对加热机构的位置进行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中医背部针灸推拿护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医背部针灸推拿护板。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针灸推拿护板在对患者的背部进行艾灸操作时,无法根据患者背部的适应情况和针灸的需求对艾柱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艾柱在艾灸过程中无法保持稳定,进而无法便捷的对患者背部的不同位置进行艾灸操作,会影响艾灸的效果。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医背部针灸推拿护板,通过防护机构可以对患者的背部进行防护,电动螺杆工作可以带动卡接板在安装槽内壁进行移动,可以改变加热机构的位置,防护机构的移动可以改变加热机构与患者内部之间的距离,通过不同的固定孔可以对艾柱进行固定,随着加热机构位置的调节以及不同固定孔的设置使得艾柱可以对不同身形患者背部的不同位置进行艾灸操作,可以便捷的根据患者的适应情况和针灸的要求对加热机构的位置进行调节,进而可以便捷的对患者的背部进行防护,可以保证针灸推拿的效果,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背部针灸推拿护板,包括固定板,还包括:
活动槽,设置有四个,分别设置于两个固定板相对的一端两侧;
防护机构,安装于四个活动槽的内侧,可以在活动槽内壁进行上下移动,用于针灸患者背部的防护工作;
加热机构,安装于防护机构的内侧底部,用于患者背部的加热工作;
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内壁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顶部开设有限定槽,所述限定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限定杆;
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卡接板,所述卡接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活动套设于限定杆的外侧,所述卡接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电动螺杆,所述卡接板的内壁开设有多个固定孔;
艾柱,插接于固定孔的内壁,用于对患者的背部进行艾灸操作。
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转动轴分别转动安装有两个固定板相对的一端顶部,两个所述转动轴的两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转动齿轮。
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两个所述伺服电机分别与两个转动轴之间通过输出轴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板两端外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齿条,四个所述齿条的外壁分别与四个活动槽的内壁活动连接,四个所述齿条分别与四个转动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滑槽,所述滑槽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滑槽分别开设于安装槽的两侧,两个所述滑槽的内壁分别与两个电动螺杆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接板的两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内壁分别与两个电动螺杆螺纹连接,两个所述滑块的外壁分别与两个滑槽的内壁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宽度尺寸与卡接板的宽度尺寸相同,所述安装槽的内壁长度尺寸是卡接板长度尺寸的两倍。
优选的,多个所述固定孔呈等间距排列,所述固定孔的直径尺寸与艾柱的直径尺寸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防护机构可以对患者的背部进行防护,电动螺杆工作可以带动卡接板在安装槽内壁进行移动,可以改变加热机构的位置,防护机构的移动可以改变加热机构与患者内部之间的距离,通过不同的固定孔可以对艾柱进行固定,随着加热机构位置的调节以及不同固定孔的设置使得艾柱可以对不同身形患者背部的不同位置进行艾灸操作,可以便捷的根据患者的适应情况和针灸的要求对加热机构的位置进行调节,进而可以便捷的对患者的背部进行防护,可以保证针灸推拿的效果;
2、通过活动槽与齿条之间的连接可以对防护板的移动进行限定,使得防护板在移动过程中保持稳定,使得加热机构在高度调节过程中保持稳定,同时滑槽和限定槽可以对卡接板的移动进行限定,使得卡接板在调节过程中保持稳定,使得艾柱可以稳定的对患者的背部进行艾灸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机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机构和加热机构立体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机构仰视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机构立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板;2、活动槽;
3、防护机构;301、防护板;302、齿条;303、转动轴;304、伺服电机;305、转动齿轮;306、安装槽;307、限定槽;308、限定杆;309、滑槽;
4、加热机构;401、固定座;402、卡接板;403、滑块;404、电动螺杆;405、固定孔;
5、艾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6所示的一种中医背部针灸推拿护板,包括固定板1,还包括:
活动槽2,设置有四个,分别设置于两个固定板1相对的一端两侧;
防护机构3,安装于四个活动槽2的内侧,可以在活动槽2内壁进行上下移动,用于针灸患者背部的防护工作;
加热机构4,安装于防护机构3的内侧底部,用于患者背部的加热工作;
所述防护机构3包括防护板301,所述防护板301的内壁底部开设有安装槽306,所述安装槽306的内部顶部开设有限定槽307,所述限定槽307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限定杆308;
所述加热机构4包括卡接板402,所述卡接板40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401,所述固定座401活动套设于限定杆308的外侧,所述卡接板402的两侧均设置有电动螺杆404,所述卡接板402的内壁开设有多个固定孔405;
艾柱5,插接于固定孔405的内壁,用于对患者的背部进行艾灸操作,防护板301和卡接板402均设置为透明材料构件,可以方便医护人员对艾灸的状态进行观察。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机构3包括转动轴303,所述转动轴303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转动轴303分别转动安装有两个固定板1相对的一端顶部,两个所述转动轴303的两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转动齿轮305,固定板1可以对转动轴303进行安装和固定,转动轴303转动可以带动转动齿轮305发生转动。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固定板1的一侧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304,两个所述伺服电机304分别与两个转动轴303之间通过输出轴传动连接,固定板1可以对伺服电机304进行安装和固定,伺服电机304工作可以带动转动轴303发生转动,可以给防护机构3的高度调节提供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301两端外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齿条302,四个所述齿条302的外壁分别与四个活动槽2的内壁活动连接,四个所述齿条302分别与四个转动齿轮305啮合,转动齿轮305与齿条302之间的啮合作用,使得防护板301可以沿着固定板1内壁进行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机构3包括滑槽309,所述滑槽309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滑槽309分别开设于安装槽306的两侧,两个所述滑槽309的内壁分别与两个电动螺杆404转动连接,滑槽309可以对电动螺杆404进行安装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板402的两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滑块403,两个所述滑块403的内壁分别与两个电动螺杆404螺纹连接,两个所述滑块403的外壁分别与两个滑槽309的内壁活动连接,电动螺杆404工作可以带动滑块403沿着滑槽309内壁进行移动,进而可以调节卡接板402的水平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306的内壁宽度尺寸与卡接板402的宽度尺寸相同,所述安装槽306的内壁长度尺寸是卡接板402长度尺寸的两倍,安装槽306可以对卡接板402进行安装和限定,可以对卡接板402的移动距离进行限定。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固定孔405呈等间距排列,所述固定孔405的直径尺寸与艾柱5的直径尺寸相同,通过固定孔405可以对艾柱5进行插接和固定,使得艾柱5可以稳定的对患者的背部进行艾灸操作。
实施方式具体为:将装置放置到患者的背部使得两个固定板1位置患者的身体两侧,根据需要将艾柱5插接到卡接板402内壁不同的固定孔405内部,通过两个伺服电机304工作使得两个转动轴303发生转动,进而可以带动四个转动齿轮305发生转动,经过齿轮件的啮合作用,使得四个齿条302可以沿着四个活动槽2的内壁进行移动,进而可以使得防护板301可以在两个固定板1之间进行移动,可以调节防护板301与患者背部之间的距离,使得艾柱5可以对患者的背部进行艾灸操作,通过两个电动螺杆404工作使得两个滑块403可以沿着滑槽309内壁进行移动,进而使得卡接板402可以沿着安装槽306内壁进行移动,使得固定孔405内插接的艾柱5可以对患者背部的不同位置进行加热,卡接板402的移动可以带动固定座401在限定杆308的外侧沿着限定槽307内壁进行移动,可以对卡接板402进行限定,使得装置可以对不同身形患者的背部进行防护工作,同时使得装置可以对不同身形患者的背部不同位置进行加热,可以改变卡接板402与患者背部之间的距离,使得装置可以很好地对患者的背部进行防护和艾灸操作,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装置无法便捷的对不同身形的患者的背部进行防护和艾灸的问题。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中医背部针灸推拿护板,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活动槽(2),设置有四个,分别设置于两个固定板(1)相对的一端两侧;
防护机构(3),安装于四个活动槽(2)的内侧,可以在活动槽(2)内壁进行上下移动,用于针灸患者背部的防护工作;
加热机构(4),安装于防护机构(3)的内侧底部,用于患者背部的加热工作;
所述防护机构(3)包括防护板(301),所述防护板(301)的内壁底部开设有安装槽(306),所述安装槽(306)的内部顶部开设有限定槽(307),所述限定槽(307)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限定杆(308);
所述加热机构(4)包括卡接板(402),所述卡接板(40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401),所述固定座(401)活动套设于限定杆(308)的外侧,所述卡接板(402)的两侧均设置有电动螺杆(404),所述卡接板(402)的内壁开设有多个固定孔(405);
艾柱(5),插接于固定孔(405)的内壁,用于对患者的背部进行艾灸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背部针灸推拿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3)包括转动轴(303),所述转动轴(303)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转动轴(303)分别转动安装有两个固定板(1)相对的一端顶部,两个所述转动轴(303)的两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转动齿轮(3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背部针灸推拿护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板(1)的一侧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304),两个所述伺服电机(304)分别与两个转动轴(303)之间通过输出轴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背部针灸推拿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301)两端外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齿条(302),四个所述齿条(302)的外壁分别与四个活动槽(2)的内壁活动连接,四个所述齿条(302)分别与四个转动齿轮(305)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背部针灸推拿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3)包括滑槽(309),所述滑槽(309)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滑槽(309)分别开设于安装槽(306)的两侧,两个所述滑槽(309)的内壁分别与两个电动螺杆(404)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医背部针灸推拿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板(402)的两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滑块(403),两个所述滑块(403)的内壁分别与两个电动螺杆(404)螺纹连接,两个所述滑块(403)的外壁分别与两个滑槽(309)的内壁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背部针灸推拿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306)的内壁宽度尺寸与卡接板(402)的宽度尺寸相同,所述安装槽(306)的内壁长度尺寸是卡接板(402)长度尺寸的两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背部针灸推拿护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固定孔(405)呈等间距排列,所述固定孔(405)的直径尺寸与艾柱(5)的直径尺寸相同。
CN202321762488.2U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中医背部针灸推拿护板 Active CN2202133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62488.2U CN220213339U (zh)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中医背部针灸推拿护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62488.2U CN220213339U (zh)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中医背部针灸推拿护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13339U true CN220213339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88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62488.2U Active CN220213339U (zh)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中医背部针灸推拿护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133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82675U (zh) 一种自动艾灸装置
CN220213339U (zh) 一种中医背部针灸推拿护板
CN111973380A (zh) 一种中医理疗用针灸推拿床
CN208641178U (zh) 一种中医针灸靠椅
CN109091383B (zh) 一种用于内分泌临床治疗的可调节式艾熏装置
CN115154159A (zh) 一种针灸治疗用辅助治疗装置
CN215129762U (zh) 一种肿瘤内科介入治疗装置
CN115554150A (zh) 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理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0924297U (zh) 一种用于控温仪的控温装置
CN214968365U (zh) 一种综合针灸推拿治疗装置
CN213430935U (zh) 一种背部针灸推拿护板
CN213311631U (zh) 一种便于观察的针灸定位辅助装置
CN219049266U (zh) 一种中医针灸取针器
CN207532546U (zh) 一种具有艾条距离可调的艾灸装置
CN218187278U (zh) 艾灸推动装置
CN219422975U (zh) 一种组装式针灸架
CN219763950U (zh) 一种可调节艾灸器
CN213852010U (zh) 一种中医理疗用艾灸设备
CN214971221U (zh) 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智能型红外线治疗仪
CN215308352U (zh) 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辅助定位装置
CN213374787U (zh) 一种可移动式红外理疗仪
CN216314772U (zh) 一种医学实验用的小鼠刺激器
CN219878628U (zh) 一种排痰器
CN216294687U (zh) 一种可调节扎针深度的针灸辅助装置
CN112754832A (zh) 中医针灸辅助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