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05799U - 一种新型srf掺烧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srf掺烧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05799U
CN220205799U CN202321802936.7U CN202321802936U CN220205799U CN 220205799 U CN220205799 U CN 220205799U CN 202321802936 U CN202321802936 U CN 202321802936U CN 220205799 U CN220205799 U CN 2202057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srf
pipe section
section
f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0293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俊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uineng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uineng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uineng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uineng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0293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057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057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057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Combustion Of Fluid Fue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烧系统中的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SRF掺烧结构,炉膛后墙中部设有掺烧口,掺烧口位于上层二次风口下方位置,掺烧口上设有进料管,进料管包括给料斜管段和给料垂直段,给料斜管段倾斜向上,给料斜管段上部通过助燃风管连接有增压风机,增压风机进风口通过调风门连接有空预器,给料垂直段垂直的连接在给料斜管段上方且与其连通,给料斜管段上方位于给料垂直段连接位置下方设有双向密封挡板阀,给料垂直段与双向密封挡板阀之间通过两个大小头对接的方式连接,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在合理的位置布置SRF掺烧系统,解决当前将SRF掺入煤粒中带来运行风险,降低了燃煤的运行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SRF掺烧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烧系统中的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SRF掺烧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依据国家环保治理的新形式,以及目前煤价居高不下,热电企业经营遇到较大困难,结合企业自身节能改造的需求,较多企业决定将锅炉燃料从单一的原煤燃烧改为混合型燃料,为适应燃料构成的变化,其中锅炉系统作为项目实施的中间环节之一,必需进行整体的设备改造。
现有的掺烧是将其烘干粉碎后掺入煤粒中,通过煤仓进入给煤机后再进入落煤管内后送入至炉膛。由于此种方式是将其掺入煤粒中,在水分比列把控不合理的情况下,会导致给煤系统的堵塞,严重时会导致锅炉熄火,对锅安全稳定炉正常运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SRF掺烧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在合理的位置布置SRF掺烧系统,解决当前将SRF掺入煤粒中带来运行风险,降低了燃煤的运行成本。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SRF掺烧结构,包括包括炉膛,炉膛后墙,炉膛后墙上设有上层二次风口,炉膛后墙中部设有掺烧口,掺烧口位于上层二次风口下方位置,掺烧口上设有进料管,进料管包括给料斜管段和给料垂直段,给料斜管段倾斜向上,给料斜管段上部通过助燃风管连接有增压风机,增压风机进风口通过调风门连接有空预器,给料垂直段垂直的连接在给料斜管段上方且与其连通,给料斜管段上方位于给料垂直段连接位置下方设有双向密封挡板阀,给料垂直段与双向密封挡板阀之间通过两个大小头对接的方式连接。
进一步,给料斜管段底部通过掺烧口伸入炉膛内且在其周围敷设一层耐磨砌筑料。
进一步,助燃风管上设有膨胀节。
进一步,掺烧口位于上层二次风口下方400~700mm位置。
进一步,助燃风管直径小于给料斜管段直径,助燃风管插入到给料斜管段内部且延伸到给料斜管段与给料垂直段连接处。
进一步,给料斜管段伸入炉膛内150~250m位置。
进一步,耐磨砌筑料60mm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对现有的SFR给料系统作出了适当的调整,使得SFR顺畅进入炉膛,并且可增加SRF掺烧量,增加锅炉的经济效益;
2、将掺烧口布置于上层二次风下方,可确保炉膛内循环不被破坏,解决了炉膛床层燃烧时的稳定性;
3、给料垂直段与双向密封挡板阀之间通过两个大小头对接的方式连接,由于此处为一个倒椎体,炉膛背压抵达此处时也被缩径处进行了抵挡,减少了上部入口的背压,提高了给料的安全性;
4、风源取自空预器一次热风,在落料管内部形成负压区,使气力输送的SRF物料可以更加顺畅地进入炉膛内部掺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SRF掺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正对着炉膛后墙的SRF掺烧结构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SRF掺烧结构,由于SRF物料较轻,体积较大,为了保证物料的顺畅进入,采用φ377mm的进料管2布置于炉膛后墙1中部位置,安装低于炉膛后墙1上层二次风口3约400~700mm左右的位置;由于锅炉01的下降流在下降至上层二次风口3时,就会随着炉内的上升流进入锅炉01内循环。由于锅炉01在掺烧SFR时需要用风辅助吹入,将掺烧口4布置于上层二次风3下方,可确保炉膛01内循环不被破坏,解决了炉膛床层燃烧时的稳定性。
虽然大量的下降流被二次风重新带回内循环,但由于二次风的布置仍然需要有布置间距存在,故仍有少量的下降流会下落至床面上。为了解决掺烧系统对炉膛内循环的影响,将进料管2伸入炉膛内约200mm,并在其周围敷设一层60mm厚的耐磨砌筑料加以保护。
为了防止在掺烧时由于炉内背压升高引起的反串现象,在给料斜管段21后部给料垂直段22之后设置双向密封性能良好的双向密封挡板阀221,进料管尾部加设一台增压风机6主导的一路直径219mm助燃风管5,增压风机6进风口风源取自空预器8一次热风,在落料管2内部形成负压区,使气力输送的SRF物料可以更加顺畅地进入炉膛内部掺烧。
在给料垂直段22与双向密封挡板阀221之间通过两个大小头对接的方式,进一步增加落料管的密封效果。在给料垂直段22后第一个大小头开始时,在SRF物料进入时,由于进入的管径变小,物料向中心聚集,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对给料管的密封作用。且后方有高压风吹入,防止了物料再次堵塞的发生。在进入第二个大小头后,由于管径变大,物料在进入后的阻力变小,使得物料可顺畅进入炉膛。由于此处为一个倒椎体,炉膛背压抵达此处时也被缩径处进行了抵挡,减少了上部入口的背压,提高了给料的安全性。
为了使得物料可以更好的进入炉膛,且满足对落料管的密封效果,在进料管上方加设一台增压风机主导的一路直径219mm助燃风管,风源取自空预器一次热风,在落料管内部形成负压区,使气力输送的SRF物料可以更加顺畅地进入炉膛内部掺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7)

1.一种新型SRF掺烧结构,包括炉膛,炉膛后墙,所述炉膛后墙上设有上层二次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后墙中部设有掺烧口,所述掺烧口位于上层二次风口下方位置,所述掺烧口上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包括给料斜管段和给料垂直段,所述给料斜管段倾斜向上,所述给料斜管段上部通过助燃风管连接有增压风机,所述增压风机进风口通过调风门连接有空预器,所述给料垂直段垂直的连接在给料斜管段上方且与其连通,所述给料斜管段上方位于给料垂直段连接位置下方设有双向密封挡板阀,所述给料垂直段与双向密封挡板阀之间通过两个大小头对接的方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SRF掺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斜管段底部通过掺烧口伸入炉膛内且在其周围敷设一层耐磨砌筑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SRF掺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燃风管上设有膨胀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SRF掺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掺烧口位于上层二次风口下方400~700mm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SRF掺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燃风管直径小于给料斜管段直径,所述助燃风管插入到给料斜管段内部且延伸到给料斜管段与给料垂直段连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SRF掺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斜管段伸入炉膛内150~250m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SRF掺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砌筑料60mm厚。
CN202321802936.7U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新型srf掺烧结构 Active CN2202057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02936.7U CN220205799U (zh)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新型srf掺烧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02936.7U CN220205799U (zh)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新型srf掺烧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05799U true CN220205799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47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02936.7U Active CN220205799U (zh)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新型srf掺烧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057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88950B (zh) 一种带碎渣功能的新型高效气化燃烧复合炉排装置
CN106838890B (zh) 一种燃料和脱硫剂分级供给的低排放循环流化床锅炉
CN203687076U (zh) 燃煤锅炉中储式热一次风换热式回粉碾磨制粉系统
CN104344398B (zh) 中间储仓式热风送粉制粉系统
CN209495349U (zh) 一种生物质成型燃料与煤直接耦合制粉系统
CN102287813A (zh) 一种采用旋风燃烧方法的锅炉装置
CN103557523A (zh) 燃用高热值烟煤循环流化床锅炉首次带满负荷调整方法
CN205288084U (zh)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设备
CN200972107Y (zh) 循环流化床锅炉粉煤灰复燃装置
CN202253604U (zh) 三次风低氮燃烧布置结构
CN220205799U (zh) 一种新型srf掺烧结构
CN101725994A (zh) 一种乏气与热风双介质送粉系统
CN101158472A (zh) 一种w火焰锅炉一次风乏气置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15234900A (zh) 一种炉燃煤粉颗粒的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及其燃烧方法
CN202546734U (zh) 带碎渣功能的新型高效气化燃烧复合炉排装置
CN205480966U (zh) 一种用于带外置床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料添加系统
CN203549793U (zh) 一种带煤粉燃烧器的复合式链条炉
CN209706113U (zh) 生物质燃料锅炉炉前给料装置
CN201589289U (zh) 一种乏气与热风双介质送粉系统
CN105402703A (zh) 立式无烟囱生物质燃气锅炉
CN116123558A (zh) 一种提质气化细渣煤粉炉直燃利用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205717287U (zh) 热风和乏气双介质送粉高效锅炉燃烧设备
CN200949812Y (zh) 环保型节能蒸汽锅炉
CN207514901U (zh) 一种锅炉返料系统
CN206488271U (zh) 一种燃料和脱硫剂分级供给的低排放循环流化床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