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02141U - 一种土工布及布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土工布及布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02141U
CN220202141U CN202320503811.8U CN202320503811U CN220202141U CN 220202141 U CN220202141 U CN 220202141U CN 202320503811 U CN202320503811 U CN 202320503811U CN 220202141 U CN220202141 U CN 2202021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
composite yarn
shaped sliding
shaped
geotext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0381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益诚
高遵义
顾和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eim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eim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eim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eim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0381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021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021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021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淤泥与泥浆脱水固化处理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土工布及布袋,其包括布料,布料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经纱由涤纶纤维和竹纤维组成,纬纱由锦纶纤维和麻纤维组成,涤纶纤维和竹纤维并合加捻后合成一股第一复合纱,涤纶纤维和麻纤维并合加捻后合成一股第二复合纱,布料由第一复合纱与第二复合纱交替编织。本申请具有提高土工布的抗撕裂和抗拉性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土工布的透水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土工布及布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淤泥与泥浆脱水固化处理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土工布及布袋。
背景技术
淤泥是在海洋、湖泊地或河湾等流水环境中发生沉积从而形成的絮状和蜂窝状结构;泥浆是淤泥扩散于水中形成的混合液。对于淤泥与泥浆的资源利用在国内主要有物理脱水、热处理、固化剂处理等方法。其中,土工布是用于淤泥与泥浆脱水固化操作过程中的处理工具,用于将淤泥或泥浆中的泥沙与水进行分离。而在进行分离过程中,需要通过机器将包含有淤泥和泥浆的土工布吊起,进行泥沙与水的分离。土工布受到淤泥和泥浆的重力影响,使土工布受到一定程度的拉伸,因此,土工布需具有良好的抗拉伸、抗撕裂以及透水等优点。
现有的土工布大多数为经编布,申请号为CN21242240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撕裂强度经编布,包括下经编布层、包边、上经编布层和玻璃纤维层,玻璃纤维层的下表面胶合有下内衬层,玻璃纤维层的上表面胶合有上内衬层,下内衬层背离玻璃纤维层的一端面胶合有下经编布层,上内衬层背离玻璃纤维层的一端面胶合有上经编布层上,下经编布层与上经编布层相互背离的两个端面均镶嵌安装有加强丝,包边通过边线缝制在下经编布层和上经编布层上,且下内衬层、玻璃纤维层和上内衬层均被包边包覆其内。此种经编布的抗拉性和抗撕裂强度大幅度提高,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上经编布层与下经编布层之间胶合有玻璃纤维层,而玻璃纤维层难以透水,导致经编布透水效果不好,从而难以将淤泥或泥浆中的泥沙与水进行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土工布的抗撕裂和抗拉性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土工布的透水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土工布及布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土工布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土工布,包括布料,所述布料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所述经纱由涤纶纤维和竹纤维组成,所述纬纱由锦纶纤维和麻纤维组成,所述涤纶纤维和所述竹纤维并合加捻后合成一股第一复合纱,所述涤纶纤维和所述麻纤维并合加捻后合成一股第二复合纱,所述布料由所述第一复合纱与所述第二复合纱交替编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竹纤维与麻纤维均具有良好的透气透水性,布料采用竹纤维与麻纤维可以提高土工布的渗水效果,使淤泥或泥浆中的泥沙与水的分离效果大幅度提高;涤纶纤维和竹纤维并合加捻后合成一股第一复合纱,涤纶纤维和麻纤维并合加捻后合成一股第二复合纱,并合加捻使纤维扭转变形,纱条紧密抱合,增加了第一复合纱和第二复合纱的抗拉性能与抗撕裂性能;第一复合纱与第二复合纱交替编织,可以在编制过程中减少出现分层现象,相比其他布料的分层式结构,交替编织可以使纤维结构增强,纱条紧密抱和后结构随之增强,增加土工布的抗拉性与抗撕裂性,同时,交替编织使土工布制作完成后更加立体,使堆积的淤泥或者泥浆不易将土工布压垮,导致淤泥或泥浆泄漏。
可选的,所述第一复合纱的股数为50股,所述第二复合纱的股数为70股,单股所述第一复合纱经编织机成型后截面呈矩形,单股所述第二复合纱经编织机成型后截面呈圆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股第二复合纱经编织机成型后截面呈圆形,在进行撕裂强力测试时,圆形的长纱截面可以形成类似三角的形状,多股第二复合纱进行编织后,位于截面呈三角形的区域里纱线根数增加,纱线根数的增加可提高抗撕裂性;单股第一复合纱经编织机成型后截面呈矩形,在进行拉伸测试时,矩形的长纱截面经拉伸形成更大面积的矩形截面,对古第一复合纱进行编织后,位于截面呈矩形区域内的纱线根数增加,纱线根数增加可提高拉伸抗拉伸性,综合上述设置可以大幅度提高土工布的抗撕裂与抗拉伸性。
可选的,所述布料每平方米重量为156g。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淤泥或者泥浆的酸碱值范围在8-10之间,呈偏碱性,布料每平方米重量影响布料的总重量,而土工布长时间浸泡在偏碱性的淤泥或者泥浆中,会削弱布料的总重;土工布的布料规格每平方米不低于100g,本申请的布料为每平方米156g,高于最低规格进一步增加布料的总重,可以更好地抵抗碱性的淤泥或者泥浆带来的破坏。
可选的,所述布料的垂直渗透系数为1.07*10-2cm/s。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的垂直渗透系数影响土工布的排水效果,布料排水方式为垂直渗透和侧向排水,布料的垂直渗透系数越高,排水量随之增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布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布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采用上述的一种土工布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袋体采用土工布制作而成,使袋体具有抗撕裂、抗拉伸以及高渗水的效果,增加了布袋的实用性与机械性能。
可选的,所述袋体开设有过滤槽,所述过滤槽的槽底可拆卸连接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设置有滑移组件,所述滑移组件包括第一工型滑块组与第二工型滑块组,所述防水层的上端面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工型滑块组与所述第二工型滑块组同时滑移连接的工型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过滤槽的槽底设置防水层,为了便于滑移组件安装于过滤槽内;在布袋的容量较大且置于池塘等情况下,设置第一工型滑块与第二工型滑块同时在工型滑槽的槽底滑移,可以便于布袋的展开,使布袋的一面贴合于池塘的内壁,相较于通过人为将布袋进行梳理并展开,此设置可增加工作效率。
可选的,所述防水层的上端面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开设有所述工型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工型滑槽直接开设在防水层,在防水层的上端面设置加强板,增加了防水层的厚度,使第一工型滑块与第二工型滑块在滑动时不易因摩擦将防水层造成破坏,增加了防水层与过滤槽的槽底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而增加了滑移组件在过滤槽的槽底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工型滑块组在所述工型滑槽的槽底的滑移方向与所述第二工型滑块组在所述工型滑槽的槽底的滑移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工型滑块组在工型滑槽的槽底的滑移方向与第二工型滑块组在工型滑槽的槽底的滑移方向相反相较于滑移方向相同便于布袋的快速展开,进一步增加工作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工型滑块组远离所述工型滑槽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工型滑块组远离所述工型滑槽的一侧均连接有牵引件,所述牵引件的长度大于所述工型滑槽的槽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工型滑块组远离工型滑槽的一侧与第二工型滑块组远离工型滑槽的一侧均连接有牵引件,牵引件的长度大于工型滑槽的槽深,工作人员可通过拉动牵引件,带动第一工型滑块与第二工型滑块同时在工型滑槽内进行反向滑动,操作快捷,结构简单,增加布袋的实用性。
可选的,所述过滤槽靠近槽口处的外侧壁穿设有收缩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槽靠近槽口处穿设有收缩件,便于对连接槽的槽口进行打开或闭合。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布料采用竹纤维与麻纤维可以提高土工布的渗水效果,使淤泥或泥浆中的泥沙与水的分离效果大幅度提高;
2.第一复合纱与第二复合纱交替编织,可以在编制过程中减少出现分层现象,相比其他布料的分层式结构,交替编织可以使纤维结构增强,纱条紧密抱和后结构随之增强,增加土工布的抗拉性与抗撕裂性,同时,交替编织使土工布制作完成后更加立体,使堆积的淤泥或者泥浆不易将土工布压垮,导致淤泥或泥浆泄漏;
3.单股第二复合纱经编织机成型后截面呈圆形,在进行撕裂强力测试时,圆形的长纱截面可以形成类似三角的形状,多股第二复合纱进行编织后,位于截面呈三角形的区域里纱线根数增加,纱线根数的增加可提高抗撕裂性;单股第一复合纱经编织机成型后截面呈矩形,在进行拉伸测试时,矩形的长纱截面经拉伸形成更大面积的矩形截面,对古第一复合纱进行编织后,位于截面呈矩形区域内的纱线根数增加,纱线根数增加可提高拉伸抗拉伸性,综合上述设置可以大幅度提高土工布的抗撕裂与抗拉伸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土工布的编织方法。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布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布袋的部分爆炸断裂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布袋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复合纱;2、第二复合纱;3、袋体;31、过滤槽;311、连接环;312、连接槽;313、穿孔;314、收缩件;32、防水层;321、加强板;322、工型滑槽;323、限位块;33、滑移组件;331、第一工型滑块组;332、第二工型滑块组;333、限位槽;334、连接孔;335、牵引件;34、连接挂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土工布。参照图1,一种土工布包括布料,布料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编织完成后的布料每平方米重量为156g,垂直渗透系数为1.07*10-2cm/s。
参照图1,经纱由涤纶纤维和竹纤维组成,纬纱由锦纶纤维和麻纤维组成。涤纶纤维和竹纤维并合加捻后合成一股第一复合纱1,单股第一复合纱1经编织机成型后截面呈矩形。
参照图1,涤纶纤维和麻纤维并合加捻后合成一股第二复合纱2,单股第二复合纱2经编织机成型后截面呈圆形。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土工布的实施原理为:布料进行编织时,布料由50股第一复合纱1并合加捻后与70股第二复合纱2并合加捻后进行交替编织。
实施例2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布袋。参照图2,一种布袋包括袋体3,袋体3采用实施例1的一种土工布制成。
参照图2,袋体3的形状呈长方体,且一端呈开口状。袋体3可以用于过滤淤泥或泥浆中的泥沙和水,且袋体3的外周面可以用于贴合池塘等区域的内壁,淤泥或泥浆位于袋体3内,由于袋体3采用实施例1的一种土工布的布料,使袋体3具有抗撕裂、抗拉伸以及高透水效果。在泥沙与水分离后,可通过机械将袋体3移出池塘等区域。
参照图2与图3,袋体3包括过滤槽31、防水层32、滑移组件33以及若干连接挂耳34。
参照图2与图3,袋体3的上端面开设有过滤槽31,过滤槽31的槽底的两侧可拆卸连接有防水层32。防水层32的一部分贴合于过滤槽31的槽底,另一部分贴合于过滤槽31的槽壁。且防水层32的面积小于过滤槽31的槽底的底面积。具体地,防水层32与过滤槽31的槽底以及槽壁的连接方式可以设置为粘接,也可以设置为缝合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防水层32与过滤槽31的槽底以及槽壁的连接方式设置为缝合连接,防水层32设置有两个。
参照图2与图3,防水层32的上端面设置有加强板321。具体地,加强板321与防水层32的连接方式可以设置为粘接,也可以设置为缝合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加强板321与防水层32的连接方式设置为缝合连接,加强板321设置有两个。
参照图2与图3,滑移组件33设置于加强板321的上端面。滑移组件33包括第一工型滑块组331与第二工型滑块组332,加强板321远离防水层32的一面开设有供第一工型滑块组331与第二工型滑块组332同时滑移连接的工型滑槽322。且第一工型滑块组331在工型滑槽322的槽底的滑移方向与第二工型滑块组332在工型滑槽322的槽底的滑移方向相反。具体地,第一工型滑块、第二工型滑块以及工型滑槽322均呈工字形状。
参照图2与图3,第一工型滑块组331的侧壁与第二工型滑块组332的侧壁均开设有两个限位槽333,工型滑槽322靠近槽口处的两侧槽壁凸设有限位块323,限位块323插入限位槽333内并进行滑移。
参照图2与图3,将第一工型滑块组331与第二工型滑块组332安装于工型滑槽322上时,先将第一工型滑块组331与第二工型滑块组332从工型滑槽322的槽口滑入,再将限位块323插入限位槽333内,再将加强板321缝合于防水层32上,再将防水层32缝合于过滤槽31的槽底。
参照图2与图3,第一工型滑块组331远离工型滑槽322的一侧与第二工型滑块组332远离工型滑槽322的一侧均贯穿有连接孔334,连接孔334穿设有牵引件335,牵引件335的长度大于工型滑槽322的槽深。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牵引件335设置为牵引绳,牵引绳的一端穿过连接孔334并与自身进行缝合连接。
参照图4,过滤槽31靠近槽口处的外侧壁凸设有连接环311,连接环311开设有连接槽312,连接槽312设置有两个,连接槽312的槽底位于袋体3的外侧壁。连接槽312的槽壁开设有穿孔313,穿孔313内穿设有收缩件314。收缩件314的一端从其中一个连接槽312的槽壁上的穿孔313穿进,再从另一个连接槽312的槽壁上的穿孔313穿出。具体地,收缩件314设置为弹力绳。
参照图4,连接环311的外侧壁凸设有连接挂耳34。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挂耳34设置有四个。在需要利用机器将袋体3升起时,机器可通过连接挂耳34将袋体3升起;同时,牵引件335可从连接挂耳34内穿入,使连接挂耳34具有收纳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布袋的实施原理为:在袋体3用于池塘等区域内进行对淤泥或泥浆中的泥沙和水进行分离时,先将袋体3置于池塘底部,通过牵引件335牵拉第一工型滑块组331与第二工型滑块组332,两个牵引方向相反,使袋体3快速展开与池塘的池壁进行贴合,随着淤泥或泥浆位于过滤槽31中,由于袋体3具有透水性,使淤泥或泥浆的水分流出,泥沙留在过滤槽31内。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土工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布料,所述布料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所述经纱由涤纶纤维和竹纤维组成,所述纬纱由锦纶纤维和麻纤维组成,所述涤纶纤维和所述竹纤维并合加捻后合成一股第一复合纱(1),所述涤纶纤维和所述麻纤维并合加捻后合成一股第二复合纱(2),所述布料由所述第一复合纱(1)与所述第二复合纱(2)交替编织;
所述第一复合纱(1)的股数为50股,所述第二复合纱(2)的股数为70股,单股所述第一复合纱(1)经编织机成型后截面呈矩形,单股所述第二复合纱(2)经编织机成型后截面呈圆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工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每平方米重量为156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工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的垂直渗透系数为1.07*10-2cm/s。
4.一种布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袋体(3),所述袋体(3)采用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土工布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布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3)开设有过滤槽(31),所述过滤槽(31)的槽底可拆卸连接有防水层(32),所述防水层(32)设置有滑移组件(33),所述滑移组件(33)包括第一工型滑块组(331)与第二工型滑块组(332),所述防水层(32)的上端面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工型滑块组(331)与所述第二工型滑块组(332)同时滑移连接的工型滑槽(3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布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32)的上端面设置有加强板(321),所述加强板(321)开设有所述工型滑槽(3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布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型滑块组(331)在所述工型滑槽(322)的槽底的滑移方向与所述第二工型滑块组(332)在所述工型滑槽(322)的槽底的滑移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布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型滑块组(331)远离所述工型滑槽(322)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工型滑块组(332)远离所述工型滑槽(322)的一侧均连接有牵引件(335),所述牵引件(335)的长度大于所述工型滑槽(322)的槽深。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布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槽(31)靠近槽口处的外侧壁穿设有收缩件(314)。
CN202320503811.8U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土工布及布袋 Active CN2202021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03811.8U CN220202141U (zh)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土工布及布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03811.8U CN220202141U (zh)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土工布及布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02141U true CN220202141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44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03811.8U Active CN220202141U (zh) 2023-03-09 2023-03-09 一种土工布及布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021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561219A (en) Textile mat for industrial use in the field of civil engineering
CN1091193C (zh) 水中结构物的防冲刷构件和防冲刷施工法
Kim The use of polyolefins in industrial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
KR101193150B1 (ko) 겉보기 구멍크기와 투수능을 조절할 수 있는 제직구조를 가지는 직포 지오텍스타일
CN220202141U (zh) 一种土工布及布袋
KR101174102B1 (ko) 화이바스톤 망지용 스트링을 제조하기 위한 원사 꼬임 장치와 그에 의해 제조되는 화이바스톤 망지용 스트링, 및 상기 스트링을 이용하여 직조되는 화이바스톤 및 그 직조방법
CN205130530U (zh) 一种单轴向玻璃纤维缝编织物
CN211994523U (zh) 一种防渗的复合土工布
CN210026518U (zh) 带经纬塑料扁丝的高韧性土工布
CN203899309U (zh) 双层复合单复丝交织网
CN212834300U (zh) 一种篷布
CN201006926Y (zh) 一种抗淤堵土工织物
CN210257506U (zh) 一种带有加强筋细心结构的抗撕裂土工布
CN211006618U (zh) 一种抗变形土工管袋
CN203126076U (zh) 无纺编织复合土工布
CN112627105A (zh) 一种河道抛填防护用充灌沙袋
CN208287656U (zh) 一种单丝双层过滤布
CN2832915Y (zh) 带连接扣的组合式土工格栅
CN201581191U (zh) 高强土工织物
CN215921446U (zh) 一种防渗的复合土工布
CN216075050U (zh) 一种新型防渗漏土工布
CN204491520U (zh) 一种耐冲击防撕裂且具备反滤功能的土工材料
CN2344431Y (zh) 环袋式的砂肠
CN208660437U (zh) 一种新型浮油吸油排油带
CN210062283U (zh) 一种高强度基建土工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