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99042U - 电池集成结构、底盘组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电池集成结构、底盘组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99042U
CN220199042U CN202320968020.2U CN202320968020U CN220199042U CN 220199042 U CN220199042 U CN 220199042U CN 202320968020 U CN202320968020 U CN 202320968020U CN 220199042 U CN220199042 U CN 220199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tray
chassis
cooling plate
fl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6802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磊
张亚辉
张孝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Contemporary Amperex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Contemporary Amperex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Contemporary Amperex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6802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99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99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990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集成结构、底盘组件及车辆,该电池集成结构包括托盘,托盘用于直接连接车身底盘上,托盘包括冷却板;多个电池单体,多个电池单体设置在冷却板上。本申请提供的电池集成结构可以有效提升整车的集成度,优化布电空间。

Description

电池集成结构、底盘组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池集成结构、底盘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供给部件,对整车的续航、成本及寿命等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现有电池主要是以电池包(Pack)的形式集成到车身地板上作为整车结构的一部分。电池包通常是由若干个电池模组、电池管理系统、配电模块组成。虽然这种模块化设计有利于降低装配复杂度,但是也造成了零部件增多,致使电池包的质量和成本增加,而且整车的空间利用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集成结构、底盘组件及车辆,能够提升整车的集成度,优化布电空间。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集成结构,包括:托盘,所述托盘用于连接车身底盘上,所述托盘包括冷却板;多个电池单体,所述多个电池单体设置在所述冷却板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集成结构通过设置包括冷却板的托盘,将电池单体直接设置在冷却板上,托盘用于与车身底盘连接,从而可以实现将电池单体集成到车身上。该电池集成结构一方面直接采用电池单体进行集成,减少冗余零部件的数量,另一方面提升托盘的集成度,通过利用冷却板对电池单体进行支撑和冷却,打造零部件的多功能复用来进一步减少零部件的数量,从而提升电池集成度,优化布电空间,在同等电量的条件下,实现整车轻量化和降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托盘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车身底盘的连接件,所述冷却板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
通常托盘与车身底盘的连接方式复杂,通过设置连接件承载冷却板,再利用连接件连接车身底盘,可以减少对冷却板的修改和破坏,保证冷却板工作的可靠性,同时降低冷却板的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冷却板连接的连接边框,所述多个电池单体设置在所述连接边框内。
通过将连接件设置为包括连接边框,利用连接边框连接冷却板与车身底盘,且多个电池单体均设置在冷却板上并位于连接边框内,从而实现将电池单体集成到车身上并保证所有电池单体都位于车身底盘的内侧,连接边框和车身底盘共同构成电池单体的保护边框,而无需再单独设电池单体的保护结构,从而降低零部件的数量,提高底盘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边框与所述多个电池单体设置在所述冷却板的同一侧表面。
通过将连接边框和电池单体设置在冷却板的同一侧表面,连接边框与冷却板共同限定出容置槽,连接边框沿冷却板的边沿延伸,从而将电池单体限制在该容置槽内,利用该容置槽可以实现对电池单体进行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边框包括边框本体和设在所述边框本体外周的连接部,所述边框本体用于与所述车身底盘抵接,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所述车身底盘固定连接。
通过连接部可实现连接边框与车身底盘的连接,边框本体与车身底盘抵接,便于安装和拆卸,在进行托盘的拆卸和安装时,通过将连接部与车身底盘连接或者分离,即可实现托盘的整体拆卸,提升托盘的安装和拆卸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边框本体上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夹设在所述边框本体与所述车身底盘之间。
通过设置第一密封件,用以在连接边框与车身底盘连接时,对边框本体与车身底盘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防止水汽等进入连接边框内侧,提升电池单体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边框为台阶结构,所述边框本体用于与所述车身底盘连接的面高出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所述车身底盘连接的面。
通过将连接边框设置为台阶结构,可以使连接边框与车身底盘的接触面增加,提高密封性能,而且边框本体用于与车身底盘连接的面比连接部用于与车身底盘连接的面更高,可以有效防止外界的水从连接部处流到边框本体处,进一步提升电池单体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托盘为铝制件。
由于连接边框是用于与车身底盘连接,以与车身底盘共同组成对电池单体进行保护的保护结构,二者结合得到的整体结构强度较高,因此托盘可以设计为铝制件,铝制件具有质量轻的特点,通过将托盘设置为铝制件,利于降低最终整车的重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托盘,所述冷却板设置在所述连接托盘的一侧表面上。
通过将连接件设置为包括连接托盘,利用连接托盘承载冷却板并与车身底盘连接,且多个电池单体均设置在冷却板上并位于连接托盘上,从而实现将电池单体集成到车身上。同时,冷却板设置在连接托盘上,连接托盘在承载冷却板的同时还可以对冷却板进行保护,降低冷却板受到碰撞而破损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托盘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槽,所述冷却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内。
通过设置具有第一容纳槽的连接托盘,利用第一容纳槽装载冷却板和电池单体,实现对冷却板和电池单体进行保护和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底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凸起,所述冷却板支撑在所述支撑凸起上。
通过在第一容纳槽的底壁设支撑凸起,并且冷却板放置在支撑凸起上,利用支撑凸起可以减小冷却板与第一容纳槽的底壁(即连接托盘)的接触面,避免冷却板吸收连接托盘的温度,从而保证冷却板对电池单体的冷却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托盘上环绕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开口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用于连接车身底盘。
通过利用第一翻边连接车身底盘,同时第一翻边为环绕第一容纳槽的开口设置,可以提升托盘与车身底盘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纳槽内还设置有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与所述连接托盘固定连接。
通过在第一容纳槽内设置第一加强件与连接托盘固定连接,增连接托盘的强度和结构的稳定性,提升托盘的承重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板支撑在所述第一加强件上并与所述第一加强件固定连接。
通过将冷却板支撑在第一加强件上并与第一加强件固定连接,又由于第一加强件与连接托盘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冷却板、第一加强件和连接托盘固定连接在一起,三者共同构成托盘,进而增强托盘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件包括贴设在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侧壁上的连接板和支撑在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底壁上的支撑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支撑板一体设置,所述冷却板支撑在所述支撑板上并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通过将第一加强件设置为包括连接板和支撑板,连接板与支撑板一体设置,利用支撑板对冷却板进行支撑和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托盘为钢制件。
由于连接托盘是用于与车身底盘连接,以与车身底盘中共同限定出对电池单体进行保护的腔体,托盘不仅作为承重的主体,还肩负着对电池单体进行保护的作用,将托盘设置为钢制件,提升托盘的强度,保证整个电池集成结构工作的可靠性。另外,钢制件的原料成本低,工艺成熟,利于控制电池集成结构的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托盘还包括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隔离件,所述隔离件将所述托盘划分为多个子区间,至少一个所述子区间用于承载及约束所述电池单体。
通过在连接件上设隔离件,隔离件将托盘划分为多个子区间,电池单体装载在子区间内,隔离件可以对电池单体进行膨胀约束。另外,利用隔离件将容纳腔划分为多个子区间,使用子区间来分别容纳及约束电池单体,这样,在某一个电池单体膨胀时,可以仅将膨胀压力限制在对应的子区间内,同时隔离件也可以抵消部分膨胀力,防止其他子区间的电池单体受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件包括至少一个横梁。
通过将隔离件设置为包括横梁,利用横梁可以实现对托盘进行分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纵梁,所述纵梁与所述横梁相交。
通过将隔离件设置为还包括纵梁,纵梁与横梁相交,从而使得隔离件呈现为纵横交错的结构,进一步提升隔离件的强度,提升对电池单体的拘束作用,也进一步提升托盘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件、所述冷却板和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通过将隔离件与连接件、冷却板固定连接,使得三者集成在一起构成该托盘,有效增强托盘整体的强度,延长托盘的使用寿命,同时托盘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整体拆装,更加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件设置在所述冷却板上并与所述冷却板密封连接。
通过将隔离件设置在冷却板上,且冷却板和隔离件密封连接,从而可以抑制水汽等在冷却板与隔离件的接触界面上流通,进而保证隔离件划分出来的各个子区间之间的独立性和密封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子区间包括第一子区间和第二子区间,所述第一子区间上安装有所述电池单体,所述第二子区间安装有电气元件,所述电气元件与所述电池单体电连接。
通过对托盘上的多个子区间进行功能划分,将电气元件和电池单体分别安装在不同的子区间内,实现隔离,提升电池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托盘还包括连接所述冷却板和所述隔离件的连接筒,所述连接筒还用于与所述车身底盘连接。
通过设置连接筒,利用连接筒可以将隔离件与冷却板连接在一起,保证托盘的稳固性,同时连接筒还用于与车身底盘连接,实现零部件复用,利于提升集成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筒上固定有与所述隔离件连接的连接头。
通过设置分别与连接筒及隔离件连接固定的连接头,间接实现连接筒与隔离件连接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包括套设在所述连接筒上的连接平板所述连接平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隔离件连接的第一连接孔。
通过将连接头设置为包括连接平板,利用连接平板与隔离件连接,从而实现连接筒与隔离件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平板上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隔离件连接的第二连接孔。
通过将连接头设置为还包括连接臂,利用连接平板和连接臂与隔离件连接,从而提升连接筒与隔离件连接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托盘还包括保护件,所述保护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并位于所述冷却板背离所述电池单体的一侧。
通过将托盘设置为还包括保护件,利用保护件对托盘中的其他部件进行保护,从而提升电池集成结构整体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件包括底护板,所述底护板与所述冷却板连接。
通过设置底护板,可以有效避免汽车行驶过程中底盘与地面剐蹭造成冷却板受损或者路面上的石子弹起碰伤冷却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件包括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括至少一条横向加强条。
通过设置第二加强件可以提升托盘的强度,降低连接件断裂的风险。同时,第二加强件设置为包括横向加强条,利用横向加强条提升托盘的强度同时不会导致托盘的重量过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强件还包括至少一条纵向加强条,所述纵向加强条与所述横向加强条相交。
通过将第二加强件设置为还包括纵向加强条,纵向加强条与横向加强条相交,从而使得纵向加强条呈现为交织网状结构,在提升第二加强件的强度同时尽可能使得第二加强件轻量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所述冷却板和所述保护件固定连接。
通过将连接件、冷却板和保护件固定连接在一起构成托盘,可以有效增强托盘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板用于直接连接所述车身底盘。
通过将冷却板用于直接连接车身底盘,降低托盘的重量,利于实现轻量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单体与所述冷却板粘接设置。
通过将电池单体粘接在冷却板上,一方面可以保证电池单体稳定性,防止电池单体在冷却板上移动,另一方面可以加强电池单体与冷却板的接触,实现更好的冷却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板的表面设有导热结构胶层,所述电池单体通过所述导热结构胶层与所述冷却板粘接。
通过利用导热结构胶层将电池单体与冷却板粘接在一起,一方面导热结构胶层可以实现传热,能更好地对电池单体进行降温冷却,另一方面可以保证电池单体在冷却板上的附着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板为液冷板,所述液冷板内部设置有用于供冷却液流通的冷却液通道。
通过将冷却板设置为液冷板,利用液冷板对电池单体进行降温,结构简单,降温效果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单体为方形。
相比于圆柱电池,通过将电池单体设置为方形,利于减小电池单体之间摆放时的空隙,提升电池集成结构的集成度,在同等容纳空间下,方形电池单体的装载量大于圆柱电池的装载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盘组件,包括车身底盘和第一方面提供的电池集成结构,所述托盘与所述车身底盘连接并限定出容纳腔,所述多个电池单体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通过托盘与车身底盘连接,从而实现将电池单体集成到车身底盘上,同时托盘与车身底盘共同限定出容纳腔,电池单体装载在容纳腔内,通过利用容纳腔对电池单体进行承载和保护,电池系统与车身共用车身底盘,降低了零部件的数量,提升集成度,优化布电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身底盘包括底盘框架及与所述底盘框架固定连接的地板,至少所述地板用于与所述托盘限定出所述容纳腔。
通过将车身底盘设置为包括底盘框架和地板,底盘框架作为骨架为整个底盘组件提供支撑,地板与底盘框架连接以将底盘组件内部与汽车的乘员舱隔开,同时,地板还作为容纳腔的腔壁,实现复用,降低车身上零部件的数量,提升布电空间和实现轻量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托盘与所述底盘框架连接,所述地板位于所述托盘的上方,所述托盘和所述地板限定出所述容纳腔。
通过将托盘与底盘框架从而实现将电池单体集成到车身底盘上,同时利用托盘与地板共同限定出容纳腔来容纳电池单体,由于容纳腔仅由托盘与地板围合而成,容纳腔的密封效果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地板位于所述底盘框架与所述托盘之间,所述托盘和所述地板与所述底盘框架的同一侧连接。
通过将托盘和地板设置在底盘框架的同一侧,且托盘、地板和底盘框架自下而上依次布局,方便托盘和地板的安装于拆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托盘与所述底盘框架连接,所述托盘、所述底盘框架及所述地板共同限定出所述容纳腔。
由于容纳腔是由托盘、底盘框架及地板共同限定出,底盘框架作为容纳腔的腔壁,保证了底盘组件的整体强度和对电池单体的保护,这样,托盘在选材上范围更宽,例如托盘可以采用质量轻的铝材,这样便于实现底盘组件的轻量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地板和所述托盘分别与所述底盘框架的相对两侧连接。
通过将地板和托盘分别设置于底盘框架上相对的两侧,托盘、底盘框架、地板可以形成自下而上的布局,方便产品的安装与拆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托盘与所述车身底盘连接可拆卸连接。
通过将托盘与车身底盘的连接方式设置为可拆卸连接,这样,在需要维护产品时,可以单独对托盘进行卸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卸连接为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螺纹连接,该可拆卸连接方式不仅结构简单、连接可靠,而且拆装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盘框架与所述地板焊接连接,所述地板沿周向与所述底盘框架密封连接。
通过将地板与底盘框架焊接连接,且地板沿周向与底盘框架密封连接,可以保证乘员舱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单体与所述地板间隔设置。
通过将电池单体与地板间隔设置,可以防止地板形变时对电池单体造成挤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盘框架包括框体和设置在所述框体上的梁体。
通过将底盘框架设置为包括框体和梁体,利于提升底盘框架整体的结构强度,同时也为底盘框架与托盘连接提供更多的位点。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电池集成结构或者第二方面提供的底盘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通过采用上述的底盘组件或者电池集成结构,也即CTC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电池的集成度,优化布电空间;在同等电量的条件下可以实现整车减重和降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包括乘员舱,所述底盘组件的所述地板构成为所述乘员舱的地板。
通过将底盘组件的地板设置为乘员舱的地板,则地板同时作为乘员舱的舱壁和容纳腔的腔壁,乘员舱和容纳腔对地板进行共用,从而降低车辆上零部件的数量,利于车辆轻量化。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示范性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底盘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底盘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集成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底盘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集成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底盘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部的放大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集成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托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B部的放大图;
图11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底盘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
图12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底盘组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底盘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底盘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底盘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C部的放大图;
图17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底盘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二;
图18是图17中D部的放大图;
图19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集成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托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0中Z-Z向剖视图;
图22是图21中E部的放大图;
图23是图21中F部的放大图;
图24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托盘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24中W-W向剖视图;
图26是图25中H部的放大图;
图27是图25中G部的放大图;
图28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托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10、电池集成结构;
1、托盘;
11、冷却板;111、导热结构胶层;112、冷却液通道;113、密封垫;115、第二紧固件;
12、连接边框;121、边框本体;122、连接部;123、第一密封件;124、第一紧固件;
13、连接托盘;131、第一容纳槽;132、支撑凸起;133、第一翻边;1331、第三连接孔;1332、第四连接孔;134、第一加强件;1341、连接板;1342、支撑板;135、三角块;136、第二密封件;137、第五紧固件;138、第四紧固件;139、第三紧固件;
14、隔离件; 141、横梁; 142、纵梁;
15、子区间; 151、第一子区间; 152、第二子区间;
16、连接筒;161、连接头;1611、连接平板;1612、连接臂;1613、第一连接孔;1614、第二连接孔;
17、底护板; 171、第十紧固件; 172、第三密封件;
18、第二加强件; 181、横向加强条; 182、纵向加强条;
2、电池单体;21、电气元件;
100、底盘组件;
3、车身底盘;31、底盘框架;311、框体;312、梁体;3121、安装孔;313、第一臂;314、第二臂;32、地板;321、第二容纳槽;322、第二翻边
4、容纳腔
1000、车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供给部件,对整车的续航、成本及寿命等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现有电池主要是以电池包(Pack)的形式集成到车身地板上作为整车结构的一部分。电池包通常是由若干个电池模组、电池管理系统、配电模块组成。虽然这种模块化设计有利于降低装配复杂度,但是也造成了零部件增多,致使电池包的质量和成本增加,而且整车的空间利用率不高。
为了提升整车的集成度,相关技术中提出了将电池模组集成到车身底盘上的设计方案。电池模组主要包括多个串联或者并联的电池单体及容纳电池单体的箱体。虽然这种简化的装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装配零件的数量,但是仍然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CTC(Cell to Chassis)技术,通过将电池单体直接集成到车身底盘上,尽可能减少零部件的数量,从而提升整车的集成度,优化布电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CTC技术可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上,包括但不限于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
参照图1至图2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集成结构10,包括:托盘1,托盘1用于连接车身底盘3上,托盘1包括冷却板11;多个电池单体2,多个电池单体2设置在冷却板11上。
托盘1指的是用于实现承托作用的部件。托盘1可以是平板状的结构,也可以是具有容腔的结构,在此不作限定。
冷却板11指的是可以实现降温作用的部件。作为示例,冷却板11可以是但不限于液冷板、风冷板、半导体制冷片中的一者。
托盘1包括冷却板11,可以是托盘仅包括冷却板,也可以是托盘1除了包括冷却板11之外还包括其他部件。托盘1用于连接车身底盘3上,这里可以是冷却板11用于与车身底盘3直接连接,也可以是冷却板11用于与车身底盘3间接连接,例如托盘1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用于分别与冷却板11和车身底盘3连接,从而实现托盘1与车身底盘3连接。
电池单体2指的是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基本单元,也是组成电池的最小单元。电池单体2可以为二次电池或一次电池;还可以是锂硫电池、钠离子电池或镁离子电池,但不局限于此。电池单体2可呈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等。
以电池单体2为锂离子电池为例,电池单体2通常包括有壳体、端盖、电极组件、电解质以及其他的功能性部件。电极组件主要由负极极片和正极极片集成为一体的极片结构卷绕或层叠放置形成,并且通常在相邻的负极极片和正极极片之间设有隔膜。
多个电池单体2指的是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电池单体2。多个电池单体2之间可串联或并联或混联。混联是指多个电池单体2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多个电池单体2设置在冷却板11上,冷却板11对电池单体2进行支撑,而不是对电池模块或者电池包进行支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集成结构10通过设置包括冷却板11的托盘1,将电池单体2直接设置在冷却板11上,托盘1用于与车身底盘3连接,从而可以实现将电池单体2集成到车身上。该电池集成结构10一方面直接采用电池单体2进行集成,减少冗余零部件的数量,另一方面提升托盘1的集成度,通过利用冷却板11对电池单体2进行支撑和冷却,打造零部件的多功能复用来进一步减少零部件的数量,从而提升电池集成度,优化布电空间,在同等电量的条件下,实现整车轻量化和降本。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至图7、图11至图17,托盘1还包括用于连接车身底盘3的连接件,冷却板11设置在连接件上。
这里连接件指的是用于至少连接车身底盘3与冷却板11的部件。连接件可以是但不限于板体结构、框体结构、网结构等。
冷却板11设置在连接件上,这里,冷却板11与连接件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冷却板11仅搭载在连接件上,而并不与连接件固定连接。可选地,冷却板11与连接件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是一体设置,包括但不限于焊接等,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纹连接、卡接等。
通常托盘1与车身底盘3的连接方式复杂,通过设置连接件承载冷却板11,再利用连接件连接车身底盘3,可以减少对冷却板11的修改和破坏,保证冷却板11工作的可靠性,同时降低冷却板11的生产成本。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至图8,连接件包括与冷却板11连接的连接边框12,多个电池单体2设置在连接边框12内。
连接边框12指的是中空的框结构。可选地,连接边框12为矩形框结构,以适应大多数的车型。连接边框12与冷却板11连接,可以是一体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焊接、螺纹连接、铆接等。
可选地,车身底盘3包括底盘框架31和地板32,连接边框12用于连接底盘框架31,地板32设置在托盘1的上方,托盘1、底盘框架31和地板32共同限定出容纳腔4。可选地,地板32与底盘框架31连接。为了保证强度,可选地,连接边框12为金属件。
多个电池单体2设置在连接边框12内,指的是沿垂直于连接边框12的方向投影,多个电池单体2的阴影位于连接边框12的中空区域内。
通过将连接件设置为包括连接边框12,利用连接边框12连接冷却板11与车身底盘3,且多个电池单体2均设置在冷却板11上并位于连接边框12内,从而实现将电池单体2集成到车身上并保证所有电池单体2都位于车身底盘3的内侧,连接边框12和车身底盘3共同构成电池单体2的保护边框,而无需再单独设电池单体2的保护结构,从而降低零部件的数量,提高底盘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5至图7,连接边框12与多个电池单体2设置在冷却板11的同一侧表面。
具体地,冷却板11沿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表面分别为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连接边框12和电池单体2均设置在第一表面上。
作为示例,冷却板11的形状为平板状,其尺寸略大于连接边框12的中空内部尺寸,且冷却板11的边缘与连接边框1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冷却板11的截面形状可以设置成U型,连接边框12与冷却板11的四周外侧固定连接。
可选地,冷却板11的表面的边缘还环绕设置有密封垫113,密封垫113被夹设在连接边框12与冷却板11之间。可选地,密封垫113为橡胶件或者硅胶件。
通过将连接边框12和电池单体2设置在冷却板11的同一侧表面,连接边框12与冷却板11共同限定出容置槽,连接边框12沿冷却板11的边沿延伸,从而将电池单体2限制在该容置槽内,利用该容置槽可以实现对电池单体2进行限位。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5至图7,连接边框12包括边框本体121和设在边框本体121外周的连接部122,边框本体121用于与车身底盘3抵接,连接部122用于与车身底盘3固定连接。
连接边框12包括边框本体121和连接部122,连接部122设置在边框本体121的外周,即连接部122与边框本体121的中空区域相背。可以理解,沿连接边框12的中心向外延伸的方向,边框本体121和连接部122依次设置。边框本体121与连接部122可以是一体成型得到,也可以是边框本体121与连接部122装配在一起。
边框本体121用于与车身底盘3抵接,这里可以是边框本体121用于与车身底盘3直接接触并相互抵持,也可以是边框本体121用于间接对车身底盘3施加力,例如在边框本体121和车身底盘3之间还设置有中间物体,边框本体121通过直接顶推中间物体来间接实现对车身底盘3的抵持。
连接部122用于与车身底盘3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纹连接、焊接、卡扣连接、铆接等。作为示例,连接部122用于通过第一紧固件124与车身底盘3螺纹连接,第一紧固件124可以是螺钉或者螺栓。
作为示例,边框本体121为一体成型得到的四方形框体,连接部122为四方形框体的侧边部分向外凸起形成的凸块,四方形框体具有四条边,每条边上都设有一个凸块。四方形框体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图未示),冷却板11通过第一螺纹件(图未示)与第一螺纹孔连接,从而实现冷却板11与连接边框12连接。凸块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图未示),车身底盘3通过第二螺纹件(图未示)与第二螺纹孔连接,从而实现车身底盘3与连接边框12连接。
通过连接部122可实现连接边框12与车身底盘3的连接,边框本体121与车身底盘3抵接,便于安装和拆卸,在进行托盘1的拆卸和安装时,通过将连接部122与车身底盘3连接或者分离,即可实现托盘1的整体拆卸,提升托盘1的安装和拆卸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5至图7,边框本体121上设有第一密封件123,第一密封件123用于夹设在边框本体121与车身底盘3之间。
第一密封件123也指的是用于防止流体或固体微粒从相邻结合面间侵入的材料或零件。可选地,第一密封件123为具有柔弹性的柔性件,包括但不限于硅胶件、橡胶件等。
通过设置第一密封件123,用以在连接边框12与车身底盘3连接时,对边框本体121与车身底盘3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防止水汽等进入连接边框12内侧,提升电池单体2的安全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6至图7,连接边框12为台阶结构,边框本体121用于与车身底盘3连接的面高出连接部122用于与车身底盘3连接的面。
具体地,参照图6和图7中所示的方位进行说明,连接边框12的上端与车身底盘3的下端对接,连接边框12的上端设置为台阶结构,车身底盘3的下端也设置为台阶结构,且两个台阶结构为相互适配的关系,即二者为互补的关系,从而保证在对接时彼此限位配合。车身底盘3的上端设置为台阶结构,其中边框本体121形成为第一台阶,边框本体121的上表面为第一台阶面,连接部122形成为第二台阶,连接部122的上表面为第二台阶面。边框本体121用于与车身底盘3连接的面为第一台阶面,连接部122用于与车身底盘3连接的面为第二台阶表面,也即第一台阶面高出第二台阶面。
通过将连接边框12设置为台阶结构,可以使连接边框12与车身底盘3的接触面增加,提高密封性能,而且边框本体121用于与车身底盘3连接的面比连接部122用于与车身底盘3连接的面更高,可以有效防止外界的水从连接部122处流到边框本体121处,进一步提升电池单体2的安全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托盘1为铝制件。
铝制件指的是铝材制备而成的部件。这里铝材可以是铝金属,也可以是铝合金。在托盘1包括冷却板11和连接边框12时,冷却板11和连接边框12中的至少一者为铝制件。
由于连接边框12是用于与车身底盘3连接,以与车身底盘3共同组成对电池单体2的保护结构,二者结合得到的整体结构强度较高,因此托盘1可以设计为铝制件,铝制件具有质量轻的特点,通过将托盘1设置为铝制件,利于降低最终整车的重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4至图18,连接件包括连接托盘13,冷却板11设置在连接托盘13的一侧表面上。
连接托盘13指的是用于实现承载功能的部件。通常连接托盘13为金属件,以保证承载强度。连接托盘13可以是板状结构,网状结构或者是带有凹腔的结构。
可选地,车身底盘3包括底盘框架31和地板32,连接托盘13用于连接底盘框架31和地板32,地板32位于托盘1上方,以使得托盘1与地板32共同限定出容纳腔4。
冷却板11设置在连接托盘13的一侧表面上,冷却板11可以是与连接托盘13固定连接,也可以冷却板11仅放置在连接托盘13上,例如连接托盘13上设有第一容纳槽131,冷却板11放置在第一容纳槽131内。
通过将连接件设置为包括连接托盘13,利用连接托盘13承载冷却板11并与车身底盘3连接,且多个电池单体2均设置在冷却板11上并位于连接托盘13上,从而实现将电池单体2集成到车身上。同时,冷却板11设置在连接托盘13上,连接托盘13在承载冷却板11的同时还可以对冷却板11进行保护,降低冷却板11受到碰撞而破损的风险。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4至图18,连接托盘13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槽131,冷却板11固定在第一容纳槽131内。
第一容纳槽131指的是一端开口的容腔。第一容纳槽131设置在连接托盘13上。可选地,第一容纳槽131为连接托盘13整体向一侧凹陷形成,这种一体成型的制备方式不仅操作方便,而且连接托盘13的强度也较高。
冷却板11固定在第一容纳槽131内,这里固定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焊接、卡接、螺纹连接、粘接等。作为示例,冷却板11与连接托盘13通过第二紧固件115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将冷却板11固定在第一容纳槽131内。
通过设置具有第一容纳槽131的连接托盘13,利用第一容纳槽131装载冷却板11和电池单体2,实现对冷却板11和电池单体2进行保护和限位。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9至图22,第一容纳槽131的底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凸起132,冷却板11支撑在支撑凸起132上。
第一容纳槽131的底壁指的是第一容纳槽131上与其开口相对的一侧侧壁。支撑凸起132指的是突出于第一容纳槽131的底壁壁面的结构。可选地,支撑凸起132为装配(例如焊接)在第一容纳槽131的底壁上的块体。支撑凸起132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支撑凸起132为连接托盘13向内凸起形成的凸包。为了便于区分,这里内指的是第一容纳槽131内。连接托盘13向内凸起指的是连接托盘13向第一容纳槽131内凸起,从而形成凸包。凸包与冷却板11连接,具体为凸包与冷却板11通过第三紧固件139连接。可选地,凸包与冷却板11螺纹连接,第三紧固件139可以是但不限于螺钉、螺栓等。通过将支撑凸起132设置为连接托盘13向内凸起形成的凸包,凸包支撑冷却板11,再利用第三紧固件139连接凸包与冷却板11,第三紧固件139可以部分收容在凸包内,凸包可以对第三紧固件139进行保护。
通过在第一容纳槽131的底壁设支撑凸起132,并且冷却板11放置在支撑凸起132上,利用支撑凸起132可以减小冷却板22与第一容纳槽131的底壁(即连接托盘13)的接触面,避免冷却板11吸收连接托盘13的温度,从而保证冷却板11对电池单体2的冷却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5至图18,连接托盘13上环绕第一容纳槽131的开口设置有第一翻边133,第一翻边133用于连接车身底盘3。
第一翻边133用于连接车身底盘3,车身底盘3包括底盘框架31和地板32,第一翻边133用于连接地板32。作为示例,第一翻边133环绕第一容纳槽131的开口设置,第一翻边133上设置有多个第三连接孔1331,多个第三连接孔1331沿第一容纳槽131的开口间隔设置。第一翻边133与地板32通过第四紧固件138连接,具体地,第四紧固件138穿过第三连接孔1331并与地板32连接。可选地,第一翻边133与地板32螺纹连接,第四紧固件138可以是但不限于螺钉、螺栓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地板32与连接托盘13之间可能还设置有第二密封件136,可以利用第四紧固件138同时穿过连接托盘13、第二密封件136和地板32,实现对三者的固定。
第一翻边133还用于连接底盘框架31。作为示例,第一翻边133上还设置有多个第四连接孔1332,其中第四连接孔1332到第一容纳槽131的开口的距离大于第三连接孔1331到第一容纳槽131的开口的距离。具体地,第一翻边133的侧边向外突起形成多个间隔分布的凸耳,第四连接孔1332设置在凸耳上。第一翻边133与底盘框架31通过第五紧固件137连接,具体地,第五紧固件137穿过第四连接孔1332并与底盘框架31连接。可选地,第一翻边133与底盘框架31螺纹连接,第五紧固件137可以是但不限于螺钉、螺栓等。
通过利用第一翻边133连接车身底盘3,同时第一翻边133为环绕第一容纳槽131的开口设置,可以提升托盘1与车身底盘3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4至图16、图20至图27,第一容纳槽131内还设置有第一加强件134,第一加强件134与连接托盘13固定连接。
第一加强件134为刚性件。第一加强件134可以是条状、板状或者是块状。可选地,第一加强件134为金属件,金属包括但不限于铁、铜、铝等。
第一加强件134与连接托盘13固定连接,可选地,第一加强件134与连接托盘13焊接。
通过在第一容纳槽131内设置第一加强件134与连接托盘13固定连接,增连接托盘13的强度和结构的稳定性,提升托盘1的承重能力。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4至图16、图20至图27,冷却板11支撑在第一加强件134上并与第一加强件134固定连接。
具体为第一加强件134设置在连接托盘13的第一容纳槽131内,冷却板11支撑在第一加强件134上,且冷却板11与第一加强件134固定连接,这里固定连接包括但不限于粘接、焊接、铆接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将冷却板11支撑在第一加强件134上并与第一加强件134固定连接,又由于第一加强件134与连接托盘13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冷却板11、第一加强件134和连接托盘13固定连接在一起,三者共同构成托盘1,进而增强托盘1的强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4至图16、图20至图27,第一加强件134包括贴设在第一容纳槽131的侧壁上的连接板1341和支撑在第一容纳槽131的底壁上的支撑板1342,连接板1341和支撑板1342一体设置,冷却板11支撑在支撑板1342上并与支撑板1342固定连接。
具体地,第一容纳槽131具有底壁和侧壁,底壁和侧壁相连,第一加强件134包括连接板1341和支撑板1342,且连接板1341和支撑板1342一体设置。其中,连接板1341与第一容纳槽131的侧壁对应并贴设在该侧壁上,支撑板1342与第一容纳槽131的底壁对应并支撑在该底壁上。可选地,连接板1341为平板,支撑板1342为弯折板,支撑板1342的一部分直接支撑在底壁上,另一部分相对底壁悬空设置。冷却板11支撑在支撑板1342上,冷却板11与支撑板1342固定连接。
通过将第一加强件134设置为包括连接板1341和支撑板1342,连接板1341与支撑板1342一体设置,利用支撑板1342对冷却板11进行支撑和固定。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托盘1为钢制件。
钢制件指的是由钢材制备而成的部件。钢材包括但不限于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在托盘1包括冷却板11和连接托盘13时,冷却板11和连接托盘13中的至少一者为钢制件。
由于连接托盘13是用于与车身底盘3连接,以与车身底盘3中共同限定出对电池单体2进行保护的腔体,托盘1不仅作为承重的主体,还肩负着对电池单体2进行保护的作用,将托盘1设置为钢制件,提升托盘1的强度,保证整个电池集成结构10工作的可靠性。另外,钢制件的原料成本低,工艺成熟,利于控制电池集成结构10的成本。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8、图9、图20、图28,托盘1还包括与连接件连接的隔离件14,隔离件14将托盘1划分为多个子区间15,至少一个子区间15用于承载及约束电池单体2。
托盘1用于承托电池单体2,在托盘1上设有电池单体2的承托区间,该承托区间可能是一个表面,也可能是一个容置槽。隔离件14指的是用于对托盘1上的承托区间进行分隔的构件。隔离件14将托盘1上的承托区间划分为多个子区间15。子区间15指的是空间大小小于承托区间的空间大小的一处区域。隔离件14将托盘1划分为多个子区间15,这里多个指的是两个及两个以上。
至少一个子区间15用于承载及约束电池单体2指的是多个子区间15可以是全部用来承载及约束电池单体2,也可以是部分用来承载及约束电池单体2。单个子区间15中可能会存在承载0个电池单体2、1个电池单体2、多个电池单体2的不同情况。作为示例,隔离件14将承托区间划分为两个子区间15,其中一个子区间15用于承载及约束多个电池单体2,另外一个子区间15用于容纳电气元件21,例如电池管理单元、继电器等。作为示例,隔离件14将承托区间划分为100个子区间15,每个子区间15用于容纳及约束1个电池单体2。同时,多个子区间15中各子区间15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隔离件14与连接件连接,作为示例,在连接件包括连接边框12时,隔离件14与连接边框12连接。
隔离件14与连接件连接,作为示例,在连接件包括连接托盘13时,隔离件14与连接托盘13连接。可选地,连接托盘13上设有第一加强件134,隔离件14与第一加强件134连接,具体为通过三角块135连接。
通过在连接件上设隔离件14,隔离件14将托盘1划分为多个子区间15,电池单体2装载在子区间15内,隔离件14可以对电池单体2进行膨胀约束。另外,利用隔离件14将容纳腔划分为多个子区间15,使用子区间15来分别容纳及约束电池单体2,这样,在某一个电池单体2膨胀时,可以仅将膨胀压力限制在对应的子区间15内,同时隔离件14也可以抵消部分膨胀力,防止其他子区间15的电池单体2受影响。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8、图9、图20、图28,隔离件14包括至少一个横梁141。
将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长条形构件称为横梁141。作为示例,请参照图8,第一方向为Y方向。作为示例,请参照图20,第一方向为X方向。横梁14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此不作限定。
通过将隔离件14设置为包括横梁141,利用横梁141可以实现对托盘1进行分隔。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8、图9、图20、图28,隔离件14还包括至少一个纵梁142,纵梁142与横梁141相交。
将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长条形构件称为纵梁142,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可选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作为示例,请参照图8,在第一方向为Y方向时,第二方向为X方向。纵梁14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纵梁142与横梁141焊接。通过将隔离件14设置为还包括纵梁142,纵梁142与横梁141之间焊接,增强隔离件14的结构稳定性,防止隔离件14晃动影响到电池单体2。
可选地,隔离件14为铝制件。在隔离件14包括纵梁142和横梁141时,纵梁142和横梁141均为铝制件。通过将隔离件14设置为铝制件,利于降低托盘1的重量。
通过将隔离件14设置为还包括纵梁142,纵梁142与横梁141相交,从而使得隔离件14呈现为纵横交错的结构,进一步提升隔离件14的强度,提升对电池单体2的拘束作用,也进一步提升托盘1的强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20至图27,隔离件14、冷却板11和连接件固定连接。
连接件、冷却板11和隔离件14固定连接,可以是一体设置,例如铆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例如螺纹连接。可选地,连接件、冷却板11和隔离件14通过流钻螺钉(FDS)铆接工艺固定在一起。
作为示例,隔离件14设置在冷却板11上,冷却板11支撑在连接件上,利用紧固件同时穿过连接件、冷却板11和隔离件14,并将上述三者连接在一起。
通过将隔离件14与连接件、冷却板11固定连接,使得三者集成在一起构成该托盘1,有效增强托盘1整体的强度,延长托盘1的使用寿命,同时托盘1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整体拆装,更加方便。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5、图8、图14、图20至图27,隔离件14设置在冷却板11上并与冷却板11密封连接。
隔离件14设置在冷却板11的一侧表面,具体为冷却板11上设有多个电池单体2的一侧表面。冷却板11和隔离件14密封连接指的是冷却板11与隔离件14的接触界面密封设置,阻止水汽等的通过。
可选地,冷却板11与隔离件14之间夹设有密封条,例如硅胶条等,利用密封条来阻隔水汽等的通过。
可选地,冷却板11与隔离件14的接触界面上涂覆有密封胶,例如在将隔离件14设置在冷却板11之前现在隔离件14的连接端面上涂覆密封胶,然后将隔离件14的连接端面与冷却板11对接,利用密封胶密封冷却板11与隔离件14之间的间隙,抑制水汽通过。
通过将隔离件14设置在冷却板11上,且冷却板11和隔离件14密封连接,从而可以抑制水汽等在冷却板11与隔离件14的接触界面上流通,进而保证隔离件14划分出来的各个子区间15之间的独立性和密封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8、图19和图20,多个子区间15包括第一子区间151和第二子区间152,第一子区间151上安装有电池单体2,第二子区间152安装有电气元件21,电气元件21与电池单体2电连接。
第一子区间151和第二子区间152分别是对用途不同的子区间15的命名,其中第一子区间151是用于容纳电池单体2的子区间,第二子区间152是用于容纳电气元件21的子区间。第一子区间15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第二子区间15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电气元件21指的是用于与电池单体2电连接以配合电池单体2工作的电子元件,包括但不限于电池管理单元、继电器、保险丝等。
作为示例,请参见图8和图20,托盘1被划分为7个子区间,其中6个子区间为第一子区间151,只有1个子区间为第二子区间152。
通过对托盘1上的多个子区间15进行功能划分,将电气元件21和电池单体2分别安装在不同的子区间15内,实现隔离,提升电池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9至图10、图24至图26,托盘1还包括连接冷却板11和隔离件14的连接筒16,连接筒16还用于与车身底盘3连接。
连接筒16具体为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筒体结构。
作为示例,在连接件包括连接边框12时,连接筒16的筒身依次穿过冷却板11和隔离件14,连接筒16的一端从冷却板11伸出并与冷却板11固定连接,连接筒16的另一端从隔离件14伸出并与隔离件14固定连接。连接筒16还用于与车身底盘3连接,具体为与底盘框架31连接。更具体地,连接筒16与底盘框架31上的安装孔3121连接,例如通过第六紧固件(图未示)连接。第六紧固件可以是但不限于螺钉、螺栓。
作为示例,在连接件包括连接边框12时,请参见图26,连接筒16的筒身依次穿过连接托盘13、冷却板11和隔离件14,连接筒16的一端从连接托盘13伸出并与连接托盘13固定连接,连接筒16的另一端从隔离件14伸出并与隔离件14固定连接。连接筒16还用于与车身底盘3连接,具体为与底盘框架31连接。更具体地,连接筒16与底盘框架31上的安装孔3121连接,例如通过第七紧固件(图未示)连接。第七紧固件可以是但不限于螺钉、螺栓。
通过设置连接筒16,利用连接筒16可以将隔离件14与冷却板11连接在一起,保证托盘的稳固性,同时连接筒16还用于与车身底盘3连接,实现零部件复用,利于提升集成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9至图10、图24至图26,连接筒16上固定有与隔离件14连接的连接头161。
连接头161与连接筒16固定连接,作为示例,连接头161与连接筒16焊接,或者连接头161与连接筒16卡接,在此不作限定。
连接头161与隔离件14连接,作为示例,连接头161与隔离件14螺纹连接,或者连接头161与隔离件14卡接,在此不作限定。
通过设置分别与连接筒16及隔离件14连接固定的连接头161,间接实现连接筒16与隔离件14连接固定。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9至图10、图24至图26,连接头161包括套设在连接筒16上的连接平板1611,连接平板1611上设置有用于与隔离件14连接的第一连接孔1613。
作为示例,连接头161包括连接平板1611,该连接平板1611具有中心孔,通过该中心孔连接平板1611套设在连接筒16上。连接平板161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613,第一连接孔16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接孔1613分别开设在连接平板1611的两端上。第八紧固件(图未示)穿过第一连接孔1613将连接平板1611与隔离件14连接,更具体为与横梁141连接。第八紧固件可以是但不限于螺钉。
通过将连接头设置为包括连接平板1611,利用连接平板1611与隔离件14连接,从而实现连接筒16与隔离件14的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9至图10、图24至图26,连接头161还包括设置在连接平板1611上的连接臂1612,连接臂1612上设置有用于与隔离件14连接的第二连接孔1614。
作为示例,连接头161还包括一对连接臂1612,即两个连接臂1612,两个连接臂1612与连接平板1611一体成型。两个连接臂1612分别对称设置在连接平板1611的两个相对的侧边上。连接臂161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1614,每个连接臂1612上各开设一个第二连接孔1614。第九紧固件(图未示)穿过第二连接孔1614将连接臂1612与隔离件14连接,更具体为与纵梁142连接,纵梁142与横梁141相互垂直。第九紧固件可以是但不限于螺钉。
通过将连接头设置为还包括连接臂1612,利用连接平板1611和连接臂1612与隔离件14连接,从而提升连接筒16与隔离件14连接的可靠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5至图7、图14至图16、图23至图27,托盘1还包括保护件,保护件与连接件连接并位于冷却板11背离电池单体2的一侧。
保护件指的是可以对托盘1进行保护的构件,其中可以是对连接件进行保护,也可以是对冷却板11进行保护。
保护件与连接件连接,这里可以是保护件与连接件直接连接,也可以是保护件与连接件间接连接。
保护件位于冷却板11背离电池单体2的一侧,可以理解,保护件和电池单体2分别位于冷却板11的相对两侧。保护件与冷却板11之间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直接接触。
通过将托盘1设置为还包括保护件,利用保护件对托盘1中的其他部件进行保护,从而提升电池集成结构10整体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5至图7,保护件包括底护板17,底护板17与冷却板11连接。
底护板17指的是可以实现保护功能的板体。可选地,底护板17可以是塑料板、金属板等。
作为示例,托盘1包括冷却板11、连接边框12和底护板17,底护板17一般设置在冷却板11的下表面,即背离电池单体2的一侧表面。底护板17与冷却板11固定设置,例如底护板17与冷却板11通过第十紧固件171紧固连接在一起。同时,第十紧固件171还用于进一步与连接边框12连接,从而实现将底护板17与连接件连接。
可选地,底护板17与冷却板11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件172。第三密封件172指的是用于防止流体或固体微粒从相邻结合面间侵入底护板17与冷却板11之间的材料或零件。第三密封件172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丁氰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氟橡胶、硅胶、氟硅橡胶、尼龙、聚氨酯等。作为示例,第三密封件172为密封垫,沿冷却板11的边缘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密封件172也可以是密封胶等。通过在底护板17与冷却板11之间设第三密封件172,可以有效阻隔外界的水汽通过侵入底护板17与冷却板11之间的区域,提升冷却板11的安全性。
通过设置底护板17,可以有效避免汽车行驶过程中底盘与地面剐蹭造成冷却板11受损或者路面上的石子弹起碰伤冷却板11。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4至图16、图23至图27,保护件包括第二加强件18,第二加强件18包括至少一条横向加强条181。
第二加强件18也为刚性件。第二加强件18与连接件连接,用以提升托盘1的强度,降低连接件断裂的风险。
作为示例,连接件包括连接托盘13,第二加强件18设置在连接托盘13表面,具体为背离冷却板11的一侧表面。具体地,连接托盘13具有沿其自身厚度方向上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冷却板11设置在第一表面上,则第二加强件18设置在第二表面上。
第二加强件18包括至少一条横向加强条181。将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刚性件称为横向加强条181。请参照图24,第一方向是图中所示X方向。可选地,横向加强条181的数量是多个,多个横向加强条181间隔设置。具体地,横向加强条181贴设在连接托盘13背离冷却板11的一侧表面,例如第二表面。
通过设置第二加强件18可以提升托盘1的强度,降低连接件断裂的风险。同时,第二加强件18设置为包括横向加强条181,利用横向加强条181提升托盘1的强度同时不会导致托盘1的重量过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4至图16、图23至图27,第二加强件18还包括至少一条纵向加强条182,纵向加强条182与横向加强条181相交。
将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刚性件称为纵向加强条182,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可选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请参照图24,第一方向为X方向,则第二方向为Y方向。可选地,纵向加强条182的数量是多个,多个纵向加强条182间隔设置。具体地,纵向加强条182贴设在连接托盘13背离冷却板11的一侧表面,例如第二表面,且纵向加强条182与横向加强条181相交。可选地,纵向加强条182与横向加强条181焊接在一起。
通过将第二加强件18设置为还包括纵向加强条182,纵向加强条182与横向加强条181相交,从而使得纵向加强条182呈现为交织网状结构,在提升第二加强件18的强度同时尽可能使得第二加强件18轻量化。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5至图7、图15至图27,连接件、冷却板11和保护件固定连接。
这里固定连接包括但不限于铆接、螺纹连接、焊接、粘接等。
作为示例,保护件包括底护板17,连接件包括连接边框12,底护板17与冷却板11、连接边框12通过第十紧固件171连接。
作为示例,保护件包括第二加强件18,连接件包括连接托盘13,第二加强件18与连接托盘13焊接在一起,冷却板11与连接托盘13通过第三紧固件139连接。
通过将连接件、冷却板11和保护件固定连接在一起构成托盘1,可以有效增强托盘1的强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3,冷却板11用于直接连接车身底盘3。
可选地,车身底盘3包括底盘框架31,冷却板11用于直接连接底盘框架31。冷却板11与底盘框架31可以是但不限于螺钉连接、焊接。
通过将冷却板11用于直接连接车身底盘3,降低托盘1的重量,利于实现轻量化。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7、图17,电池单体2与冷却板11粘接设置。
通常电池单体2包括相对的两端,其中一端上设置有电连接端子,例如极耳,而电池单体2的另一端与冷却板11粘接,这样可以避免对电连接端子造成损坏。
通过将电池单体2粘接在冷却板11上,一方面可以保证电池单体2稳定性,防止电池单体2在冷却板11上移动,另一方面可以加强电池单体2与冷却板11的接触,实现更好的冷却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7、图17,冷却板11的表面设有导热结构胶层111,电池单体2通过导热结构胶层111与冷却板11粘接。
导热结构胶层111指的是包含导热结构胶的结构层。导热结构胶是用于热传导和结构增强的材料。导热结构胶通常包括导热材料、填料及粘合剂。导热结构胶具有贴合均匀、导热良好、附着能力优异、耐热耐腐等优点,适于应用在固件结构安装上。
通过利用导热结构胶层111将电池单体2与冷却板11粘接在一起,一方面导热结构胶层111可以实现传热,能更好地对电池单体2进行降温冷却,另一方面可以保证电池单体2在冷却板11上的附着能力。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20至图22,冷却板11为液冷板,液冷板内部设置有用于供冷却液流通的冷却液通道112。
液冷板指的是利用液体循环从而转移热量的部件。具体地,液冷板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液通道112,冷却液通道112用于供冷却液流通。通过冷却液在冷却液通道112内流动,从而实现热量转移。这里冷却液可以是水,也可以是油。
通过将冷却板11设置为液冷板,利用液冷板对电池单体2进行降温,结构简单,降温效果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4、图14,电池单体2为方形。
电池单体2为方形,可选地,电池单体2为方壳电池。
相比于圆柱电池,通过将电池单体2设置为方形,利于减小电池单体2之间摆放时的空隙,提升电池集成结构10的集成度,在同等容纳空间下,方形电池单体2的装载量大于圆柱电池的装载量。
参照图6至图7、图15至图16,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底盘组件100,包括车身底盘3和上述的电池集成结构10,托盘1与车身底盘3连接并限定出容纳腔4,多个电池单体2位于容纳腔4内。
容纳腔4指的是具有一定体积以用于装载物件的封闭空间。托盘1与车身底盘3连接并限定出容纳腔4,指的是托盘1与车身底盘3连接在一起后共同构筑出空腔。托盘1与车身底盘3连接,可以是一体设置(也即固死连接,需要进行破坏才能实现拆卸),包括但不限于焊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纹连接。
通过托盘1与车身底盘3连接,从而实现将电池单体2集成到车身底盘3上,同时托盘1与车身底盘3共同限定出容纳腔4,电池单体2装载在容纳腔4内,通过利用容纳腔4对电池单体2进行承载和保护,电池系统与车身共用车身底盘3,降低了零部件的数量,提升集成度,优化布电空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6至图7、图15至图16,车身底盘3包括底盘框架31及与底盘框架31固定连接的地板32,至少地板32用于与托盘1限定出容纳腔4。
底盘框架31指的是用于支承、安装汽车的动力部件及其各种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的部件。通常底盘框架31为金属件,以保证底盘框架31具有较高的强度,同时金属件也更便于加工和装配。作为示例,底盘框架31为钢制件,钢制件指的是由钢材制备而成的部件。钢材包括但不限于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底盘框架31可以通过辊压、冲压等工艺成型制备得到。
地板32指的是用于将汽车上乘员舱与底盘内部隔离的板材。通常地板32为金属板,以保证地板32的强度。作为示例,地板32为钢板。
地板32与底盘框架31固定连接,可选地,地板32与底盘框架31焊接。
车身底盘3与托盘1连接,至少地板32用于与托盘1限定出容纳腔4,即容纳腔4的腔壁至少包括部分地板32与托盘1。
通过将车身底盘3设置为包括底盘框架31和地板32,底盘框架31作为骨架为整个底盘组件100提供支撑,地板32与底盘框架31连接以将底盘组件100内部与汽车的乘员舱隔开,同时,地板32还作为容纳腔4的腔壁,实现复用,降低车身上零部件的数量,提升布电空间和实现轻量化。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5至图16,托盘1与底盘框架31连接,地板32位于托盘1的上方,托盘1和地板32限定出容纳腔4。
托盘1与底盘框架31连接,可以是一体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地板32位于托盘1的上方,即托盘1位于地板32的下方,汽车放置的地面上时,托盘1比地板32更接近地面。地板32可以与托盘1连接,也可以不与托盘1连接。可选地,托盘1与地板32连接,可以是一体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作为示例,托盘1与底盘框架31可拆卸连接,托盘1与地板32也是可拆卸连接,这样方便单独将托盘1取下,并对托盘1上的零部件进行维护。
托盘1和地板32限定出容纳腔4,这里指的是托盘1和地板32共同构筑出容纳腔4,托盘1和地板32形成为容纳腔4的腔壁。通常,托盘1和地板32中的至少一者上设置有容纳槽。
作为示例,托盘1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槽131(具体为托盘1包括连接托盘13,连接托盘13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槽131),地板32盖设在托盘1上从而得到该容纳腔4。作为示例,地板32上设置有第二容纳槽321,托盘1盖设在地板32上从而得到该容纳腔4。作为示例,托盘1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槽131,地板32上设置有第二容纳槽321,托盘1与地板32扣合在一起,第一容纳槽131与第二容纳槽321相互连通共同组成该容纳腔4。为了方便连接,可选地,地板32包括环绕第二容纳槽321的开口设置的第二翻边322,第二翻边322与连接托盘13上的第一翻边133连接。地板32与连接托盘13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密封件136,第二密封件136用于对容纳腔4进行密封。
通过将托盘1与底盘框架31从而实现将电池单体2集成到车身底盘3上,同时利用托盘1与地板32共同限定出容纳腔4来容纳电池单体2,由于容纳腔4仅由托盘1与地板32围合而成,容纳腔4的密封效果更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5至图16,地板32位于底盘框架31与托盘1之间,托盘1和地板32与底盘框架31的同一侧连接。
地板32位于底盘框架31与托盘1之间,可以理解,托盘1、地板32和底盘框架31自下而上依次布局。
通常底盘框架31具有沿其厚度方向相背的两侧,例如第一侧和第二侧,其中第一侧为在使用时底盘框架31靠近地面的一侧,第二侧为远离地面的一侧。托盘1和地板32与底盘框架31的同一侧连接,可选地,托盘1和地板32均位于第一侧并与底盘框架31连接。
通过将托盘1和地板32设置在底盘框架31的同一侧,且托盘1、地板32和底盘框架31自下而上依次布局,方便托盘1和地板32的安装于拆卸。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6至图7,托盘1与底盘框架31连接,托盘1、底盘框架31及地板32共同限定出容纳腔4。
托盘1与底盘框架31连接,可以是一体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作为示例,托盘1包括连接边框12和与连接边框12连接的冷却板11,连接边框12与底盘框架31连接。
托盘1、底盘框架31及地板32共同限定出容纳腔4,这里指的是托盘1、底盘框架31及地板32共同构筑出容纳腔4,托盘1、底盘框架31和地板32形成为容纳腔4的腔壁。
由于容纳腔4是由托盘1、底盘框架31及地板32共同限定出,底盘框架31作为容纳腔4的腔壁,保证了底盘组件100的整体强度和对电池单体2的保护,这样,托盘1在选材上范围更宽,例如托盘1可以采用质量轻的铝材,这样便于实现底盘组件100的轻量化。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6至图7,地板32和托盘1分别与底盘框架31的相对两侧连接。
通常底盘框架31具有沿其厚度方向相背的两侧,例如第一侧和第二侧,其中第一侧为在使用时底盘框架31靠近地面的一侧,第二侧为远离地面的一侧。具体地,托盘1位于第一侧,地板32位于第二侧。
可以理解,托盘1、底盘框架31、地板32自下而上依次布局。由于托盘1及地板32与底盘框架31连接并共同限定出容纳腔4,这样在装配过程中可以先将底盘框架31和地板32组装在一起后再将托盘1装配到底盘框架31。同样,拆装时,也可以单独将托盘1从底盘框架上拆卸。
通过将地板32和托盘1分别设置于底盘框架31上相对的两侧,托盘1、底盘框架31、地板32可以形成自下而上的布局,方便产品的安装与拆卸。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4至图7、图11至图17,托盘1与车身底盘3连接可拆卸连接。
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纹连接、键连接、销连接。
通过将托盘1与车身底盘3的连接方式设置为可拆卸连接,这样,在需要维护产品时,可以单独对托盘1进行卸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4至图7、图11至图17,可拆卸连接为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螺纹连接,该可拆卸连接方式不仅结构简单、连接可靠,而且拆装方便。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地板32与底盘框架31焊接连接,地板32沿周向与底盘框架31密封连接。
通常底盘框架31对应于车身的乘员舱,地板32构成为乘员舱的地板。
通过将地板32与底盘框架31焊接连接,且地板32沿周向与底盘框架31密封连接,可以保证乘员舱的密封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6,电池单体2与地板32间隔设置。
电池单体2与地板32间隔设置,即电池单体2的顶端与地板32之间存在距离,二者并不接触。可选地,地板32上还设置有绝缘层(图未示),绝缘层位于电池单体2与地板32之间。绝缘层指的是包含绝缘材料的结构层。
通过将电池单体2与地板32间隔设置,可以防止地板32形变时对电池单体2造成挤压。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2、图4、图6、图13,底盘框架31包括框体311和设置在框体311上的梁体312。
可选地,框体311对应于车身的乘员舱。可选地,框体311为方框形。为了保证强度,框体311设为金属件,例如钢制件。梁体312设置在框体311上,具体为梁体312的两端分别与框体311连接。通过设置梁体312可以有效提升底盘框架的强度。梁体31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可选地,地板32和托盘1分别与框体311连接,且梁体312位于容纳腔4外,即梁体312、地板32、托盘1自上而下依次设置。
作为示例,托盘1包括连接件和设置在连接件上的隔离件14。底盘框架31与托盘1连接,具体为连接件与框体311连接,梁体312与隔离件14连接。详细地,梁体312上设置有安装孔3121,隔离件14上设置有连接筒16,连接筒16与安装孔3121连接。
可选地,底盘框架31还包括分别与框体311连接的第一臂313和第二臂314,第一臂313和第二臂314用于分别构筑后地板和前舱。
通过将底盘框架31设置为包括框体311和梁体312,利于提升底盘框架31整体的结构强度,同时也为底盘框架31与托盘1连接提供更多的位点。
参照图29,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1000,该车辆1000包括上述底盘组件100或者电池集成结构10。
可选地,该车辆1000为新能源汽车,包括但不限于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1000通过采用上述的底盘组件100或者电池集成结构10,也即CTC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电池的集成度,优化布电空间;在同等电量的条件下可以实现整车减重和降本。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车辆1000包括乘员舱,底盘组件100的地板32构成为乘员舱的地板。
乘员舱指的是车辆1000上为乘客提供的空间,乘员舱内可以设置座椅以供乘客落座。底盘组件100的地板32构成为乘员舱的地板,也即此时地板32不仅是乘员舱的舱壁,也是容纳腔4的腔壁。
通过将底盘组件100的地板32设置为乘员舱的地板,则地板32同时作为乘员舱的舱壁和容纳腔4的腔壁,乘员舱和容纳腔4对地板32进行共用,从而降低车辆1000上零部件的数量,利于车辆1000轻量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7)

1.一种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托盘,所述托盘用于连接车身底盘上,所述托盘包括冷却板;
多个电池单体,所述多个电池单体设置在所述冷却板上;
所述托盘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车身底盘的连接件,所述冷却板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
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冷却板连接的连接边框,所述多个电池单体设置在所述连接边框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边框与所述多个电池单体设置在所述冷却板的同一侧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边框包括边框本体和设在所述边框本体外周的连接部,所述边框本体用于与所述车身底盘抵接,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所述车身底盘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本体上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夹设在所述边框本体与所述车身底盘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边框为台阶结构,所述边框本体用于与所述车身底盘连接的面高出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所述车身底盘连接的面。
6.根据权利要求1、2、4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为铝制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托盘,所述冷却板设置在所述连接托盘的一侧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托盘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槽,所述冷却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底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凸起,所述冷却板支撑在所述支撑凸起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托盘上环绕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开口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用于连接车身底盘。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还设置有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与所述连接托盘固定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支撑在所述第一加强件上并与所述第一加强件固定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件包括贴设在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侧壁上的连接板和支撑在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底壁上的支撑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支撑板一体设置,所述冷却板支撑在所述支撑板上并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7至9、12、1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为钢制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2、4、5、7至9、12、1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还包括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隔离件,所述隔离件将所述托盘划分为多个子区间,至少一个所述子区间用于承载及约束所述电池单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包括至少一个横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纵梁,所述纵梁与所述横梁相交。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所述冷却板和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设置在所述冷却板上并与所述冷却板密封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子区间包括第一子区间和第二子区间,所述第一子区间上安装有所述电池单体,所述第二子区间安装有电气元件,所述电气元件与所述电池单体电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还包括连接所述冷却板和所述隔离件的连接筒,所述连接筒还用于与所述车身底盘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上固定有与所述隔离件连接的连接头。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包括套设在所述连接筒上的连接平板所述连接平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隔离件连接的第一连接孔。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平板上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隔离件连接的第二连接孔。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2、4、5、7至9、12、13、16至2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还包括保护件,所述保护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并位于所述冷却板背离所述电池单体的一侧。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件包括底护板,所述底护板与所述冷却板连接。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件包括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括至少一条横向加强条。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件还包括至少一条纵向加强条,所述纵向加强条与所述横向加强条相交。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所述冷却板和所述保护件固定连接。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用于直接连接所述车身底盘。
31.根据权利要求1至2、4、5、7至9、12、13、16至24、26至30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与所述冷却板粘接设置。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的表面设有导热结构胶层,所述电池单体通过所述导热结构胶层与所述冷却板粘接。
33.根据权利要求1至2、4、5、7至9、12、13、16至24、26至30、32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为液冷板,所述液冷板内部设置有用于供冷却液流通的冷却液通道。
34.根据权利要求1至2、4、5、7至9、12、13、16至24、26至30、32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为方形。
35.一种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底盘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3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所述托盘与所述车身底盘连接并限定出容纳腔,所述多个电池单体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底盘包括底盘框架及与所述底盘框架固定连接的地板,至少所述地板用于与所述托盘限定出所述容纳腔。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与所述底盘框架连接,所述地板位于所述托盘的上方,所述托盘和所述地板限定出所述容纳腔。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位于所述底盘框架与所述托盘之间,所述托盘和所述地板与所述底盘框架的同一侧连接。
39.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与所述底盘框架连接,所述托盘、所述底盘框架及所述地板共同限定出所述容纳腔。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和所述托盘分别与所述底盘框架的相对两侧连接。
41.根据权利要求35至40任一项所述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与所述车身底盘连接可拆卸连接。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为螺纹连接。
43.根据权利要求36至40任一项所述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框架与所述地板焊接连接,所述地板沿周向与所述底盘框架密封连接。
44.根据权利要求36至40任一项所述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与所述地板间隔设置。
45.根据权利要求36至40任一项所述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框架包括框体和设置在所述框体上的梁体。
4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3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集成结构或者根据权利要求35至45任一项所述的底盘组件。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乘员舱,所述底盘组件的所述地板构成为所述乘员舱的地板。
CN202320968020.2U 2023-04-25 2023-04-25 电池集成结构、底盘组件及车辆 Active CN220199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8020.2U CN220199042U (zh) 2023-04-25 2023-04-25 电池集成结构、底盘组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8020.2U CN220199042U (zh) 2023-04-25 2023-04-25 电池集成结构、底盘组件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99042U true CN220199042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38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68020.2U Active CN220199042U (zh) 2023-04-25 2023-04-25 电池集成结构、底盘组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990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60110B2 (ja) バッテリ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10993845B (zh) 电池包及电动车
RU2558163C2 (ru) Конструкци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содержащая батарею
CN113665684B (zh) 车辆的车身地板总成以及车辆
CN219419301U (zh)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WO2019224020A1 (en) Battery case
CN209896152U (zh) 电池包及电动车
CN209896153U (zh) 一种电池包和电动车
CN220199042U (zh) 电池集成结构、底盘组件及车辆
CN219600904U (zh) 车辆
CN219393555U (zh)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6958345U (zh) 电池系统、底盘和作业机械
CN114759307B (zh) 一种电池包及其箱体组件
CN114940056B (zh) 车辆
CN116235357A (zh)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4590115A (zh) 车辆
WO2024221233A1 (zh) 底盘组件及车辆
WO2024221232A1 (zh) 底盘组件及车辆
CN221851687U (zh) 电池承载支架、电池组件及车辆
CN219779026U (zh) 电池包箱体、电池包及车辆
CN221596648U (zh) 电池包的底护板、具有其的电池包和车辆
CN219419295U (zh)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1466712U (zh) 电池箱体托架及电池包
CN218594122U (zh) 一种车架及电动车辆
CN219457846U (zh)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