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94257U - 一种不锈钢硅烷燃烧净化塔补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锈钢硅烷燃烧净化塔补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94257U
CN220194257U CN202321561871.1U CN202321561871U CN220194257U CN 220194257 U CN220194257 U CN 220194257U CN 202321561871 U CN202321561871 U CN 202321561871U CN 220194257 U CN220194257 U CN 220194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water
stainless steel
communicated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6187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刘威
张文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Hengwei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Hengwei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Hengwei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Hengwei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6187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94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94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942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塔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不锈钢硅烷燃烧净化塔补水装置,包括净化塔本体、分离本体以及安装在分离本体上补水装置,所述补水装置分别连通净化塔本体和分离本体,所述分离本体内设有分隔壁,分隔壁内壁形成有混合空腔,分隔壁外壁与分离本体内壁之间形成有过滤空腔,分隔壁底部与分离本体底壁之间形成有沉积空腔;所述混合空腔内可拆连接有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所述过滤空腔内设有第三过滤板,过滤空腔连通补水装置。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无需向循环水泵或自动补水设备上外接水源管道,减少了水塔、分离塔和过滤系统等大型设备,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水源损耗,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不锈钢硅烷燃烧净化塔补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塔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不锈钢硅烷燃烧净化塔补水装置。
背景技术
不锈钢硅烷燃烧净化塔是一种用于处理硅烷、氨气及其他可溶性气体的废气净化设备,可用于处理太阳能电池生产线行业以及CVD化学气相沉积工艺所产生的废气。净化塔主要由不锈钢壳体、燃烧系统、洗涤系统和清渣系统组成。在喷淋系统方面,通常采用循环水泵与自动补水相结合的方法,为了保证使用稳定性,循环水泵与自动补水的设备通常外接水源,用以防止灰尘堵塞,保证喷淋系统的稳定性,但是净化塔持续不断的喷淋所需要消耗的水源过大,同时还需要增设容纳水塔、过滤系统等设备,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CN215311334U公开了一种酸雾净化塔处理装置,包括酸雾净化塔本体;酸雾净化塔本体通过连通管道连接有出风管道;酸雾净化塔本体下设置有补水箱;出风管道底部设置有收集出风管道水分的集水板;补水箱与出风管道之间设置有排水管道,且排水管道将集水板收集的水分输送至补水箱;酸雾净化塔本体内还设置有填料层以及除雾层;连通管道末端连接有风机;排水管道与补水箱之间还设有一收集水分的集水箱;集水箱内安装有一水泵;水泵连接有一出水管,并将集水箱内水分输送至补水箱。上述专利将净化塔的集水、补水和出水管道相互协调连通,减少了不必要的管道铺设,但是集水、补水和出水管道直接相连,容易导致灰尘堵塞喷淋装置和补水装置,进而影响使用稳定性。
因此提供一种不锈钢硅烷燃烧净化塔补水装置,将集水、补水和出水管道相互连通,减少不必要的管道、设备铺设,同时防止灰尘堵塞喷淋装置和补水装置,提高使用稳定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做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硅烷燃烧净化塔补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净化塔需要消耗的水源过大,将补水管道与集水管道直连容易导致灰尘堵塞,影响净化塔使用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不锈钢硅烷燃烧净化塔补水装置,包括净化塔本体、分离本体以及安装在分离本体上补水装置,所述补水装置分别连通净化塔本体和分离本体,所述分离本体内设有分隔壁,分隔壁内壁形成有混合空腔,分隔壁外壁与分离本体内壁之间形成有过滤空腔,分隔壁底部与分离本体底壁之间形成有沉积空腔;所述混合空腔内可拆连接有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所述过滤空腔内设有第三过滤板,过滤空腔连通补水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塔本体呈内部中空的圆柱筒状结构,净化塔本体内壁形成有净化空腔,所述净化塔本体侧壁上设有进气口,进气口贯穿净化塔本体壁体并连通净化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本体呈内部中空的方形筒状结构,分离本体的顶面上设有开口,所述分隔壁位于开口处,分隔壁呈圆环结构并朝向分离本体的内部空腔中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壁内壁上位于开口处设有锥形通口,锥形通口呈锥形环状,混合空腔通过锥形通口连通净化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沉积空腔与混合空腔和过滤空腔均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板上的过滤孔径为200~2000μm,所述第二过滤板上的过滤孔径为100~1000μm,所述第三过滤板上的过滤孔径为50~500μm。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塔本体内设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头与输水管,所述喷头正对分离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空腔内设有抽离水泵,抽离水泵的排水口连通补水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补水装置包括水箱、容纳空腔和排液空腔,所述抽离水泵连通容纳空腔,所述水箱设置在容纳空腔上方并连通容纳空腔,所述排液空腔设置在容纳空腔下方并连通容纳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内设有补水水泵,补水水泵的排水口连通喷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自体循环的方式,将集水、过滤、分离、补水等多个工序整合,利用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对废水进行初步过滤,防止大颗粒进入沉积空腔,保证使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废水在沉积空腔内自然沉降,随着使用时间推移,沉降后的液面逐渐上升并进入到过滤空腔内,再利用第三过滤板对分离后的废液进行更加精细的过滤,进一步去除废液中的灰尘颗粒、杂质,提高回收使用效果,保证本实用新型使用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无需向循环水泵或自动补水设备上外接水源管道,减少了水塔、分离塔和过滤系统等大型设备,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水源损耗,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不锈钢硅烷燃烧净化塔补水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不锈钢硅烷燃烧净化塔补水装置的主剖视图。
图3是图2的等轴侧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0、净化塔本体;11、净化空腔;12、喷淋装置;13、进气口;14、开口;20、分离本体;21、沉积空腔;22、过滤空腔;23、锥形通口;24、混合空腔;25、分隔壁;26、第一过滤板;27、第二过滤板;28、第三过滤板;29、抽离水泵;30、补水装置;31、水箱;32、容纳空腔;33、排液空腔;34、补水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锈钢硅烷燃烧净化塔补水装置,包括净化塔本体10、分离本体20以及安装在分离本体20上补水装置30,所述补水装置30分别连通净化塔本体10和分离本体20。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塔本体10呈内部中空的圆柱筒状结构,净化塔本体10内壁形成有净化空腔11,所述净化塔本体10侧壁上设有进气口13,进气口13贯穿净化塔本体10壁体并连通净化空腔11;使用时,废气从进气口13通入到净化空腔11内,利用中和液(例如氢氧化钠溶液)喷淋中和废气,使废气与中和液混合并落入到容纳空腔21内,完成废气净化。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塔本体10内设有喷淋装置12,所述喷淋装置12包括喷头与输水管,所述喷头正对分离本体20;使用时,利用所述输水管向净化空腔11内喷射中和液,中和液与废气混合形成废水,实现对废气的中和处理。
可以理解地,所述喷淋装置12为市面上常见的雾化喷淋装置,具体结构在此不多作赘述。
请参阅图2、图3,所述分离本体20呈内部中空的方形筒状结构,分离本体20的顶面上设有开口14,所述分离本体20上位于开口14处设有分隔壁25,分隔壁25呈圆环结构并朝向分离本体20的内部空腔中延伸,分隔壁25内壁形成有混合空腔24,分隔壁25外壁与分离本体20内壁之间形成有过滤空腔22,分隔壁25底部与分离本体20底壁之间形成有沉积空腔21。具体地,所述沉积空腔21与混合空腔24和过滤空腔22均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壁25内壁上位于开口14处设有锥形通口23,锥形通口23呈锥形环状,混合空腔24通过锥形通口23连通净化空腔11;优选地,锥形通口23的锥度为30°~60°。
使用时,喷淋装置12将中和液高压雾化并喷射至净化空腔11内,位于净化空腔11内的废水呈高流速汇聚到锥形通口23处,经过锥形通口23进入到混合空腔24内,此时废水呈浑浊状态,废水在混合空腔24内混合并平缓流速,待其缓慢落入到沉积空腔21内后,此时废水呈相对静置状态,废水中的灰尘缓慢沉降,废液逐渐上升至过滤空腔22内,实现固液分离,提高过滤效果。
具体地,所述混合空腔24内可拆连接有第一过滤板26和第二过滤板27,第一过滤板26和第二过滤板27上分别设有多个通孔(图未标出),用于保证废水通过;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板26上的过滤孔径为200~2000μm,所述第二过滤板27上的过滤孔径为100~1000μm。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空腔22内设有第三过滤板28,所述第三过滤板28上的过滤孔径为50~500μm,过滤空腔22连通补水装置30;具体地,所述过滤空腔22内还设有抽离水泵29,抽离水泵29的排水口连通补水装置30。使用时,利用第一过滤板26、第二过滤板27对废水进行初步过滤,防止大颗粒进入沉积空腔21,保证使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废水在沉积空腔21内自然沉降,随着使用时间推移,沉降后的液面逐渐上升并进入到过滤空腔22内,利用第三过滤板28对分离后的废液进行更加精细的过滤,进一步去除废液中的灰尘颗粒、杂质,提高回收使用效果,保证本实用新型使用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补水装置30包括水箱31、容纳空腔32和排液空腔33,所述抽离水泵29连通容纳空腔32,所述水箱31设置在容纳空腔32上方并连通容纳空腔32,所述排液空腔33设置在容纳空腔32下方并连通容纳空腔32。所述水箱31内设有补水水泵34,补水水泵34的排水口连通喷淋装置12。
使用时,利用抽离水泵29将废液抽取至补水装置30中,在容纳空腔32内向废液中补充中和物质,例如添加氢氧化钠,得到符合中和浓度要求的新的中和液,保证本实用新型的中和效果,补充完成后,将中和液抽入至水箱31中,然后再利用补水水泵34将中和液添加至喷淋装置12内,利用高压将中和液雾化喷射至净化空腔11内,完成循环补水。
本实用新型采用自体循环的方式,将集水、过滤、分离、补水等多个工序整合,使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无需向循环水泵或自动补水设备上外接水源管道,减少了水塔、分离塔和过滤系统等大型设备,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水源损耗,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为,步骤一:所述喷淋装置12将中和液高压雾化并喷射至净化空腔11内,位于净化空腔11内的废水呈高流速汇聚到锥形通口23处,经过锥形通口23进入到混合空腔24内,此时废水呈浑浊状态。
步骤二:废水在混合空腔24内混合并平缓流速,待其缓慢落入到沉积空腔21内后,此时废水呈相对静置状态,废水中的灰尘缓慢沉降,废液逐渐上升至过滤空腔22内,实现固液分离。
步骤三:利用抽离水泵29将废液抽取至补水装置30中,在容纳空腔32内向废液中补充中和液并得到新的中和液,将中和液抽入至水箱31中,然后再利用补水水泵34将中和液添加至喷淋装置12内,利用高压将中和液雾化喷射至净化空腔11内,完成循环补水。
本实用新型采用自体循环的方式,将集水、过滤、分离、补水等多个工序整合,利用第一过滤板26、第二过滤板27对废水进行初步过滤,防止大颗粒进入沉积空腔21,保证使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废水在沉积空腔21内自然沉降,随着使用时间推移,沉降后的液面逐渐上升并进入到过滤空腔22内,再利用第三过滤板28对分离后的废液进行更加精细的过滤,进一步去除废液中的灰尘颗粒、杂质,提高回收使用效果,保证本实用新型使用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无需向循环水泵或自动补水设备上外接水源管道,减少了水塔、分离塔和过滤系统等大型设备,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水源损耗,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不锈钢硅烷燃烧净化塔补水装置,包括净化塔本体(10)、分离本体(20)以及安装在分离本体(20)上补水装置(30),所述补水装置(30)分别连通净化塔本体(10)和分离本体(2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本体(20)内设有分隔壁(25),分隔壁(25)内壁形成有混合空腔(24),分隔壁(25)外壁与分离本体(20)内壁之间形成有过滤空腔(22),分隔壁(25)底部与分离本体(20)底壁之间形成有沉积空腔(21);所述混合空腔(24)内可拆连接有第一过滤板(26)和第二过滤板(27),所述过滤空腔(22)内设有第三过滤板(28),过滤空腔(22)连通补水装置(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硅烷燃烧净化塔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塔本体(10)呈内部中空的圆柱筒状结构,净化塔本体(10)内壁形成有净化空腔(11),所述净化塔本体(10)侧壁上设有进气口(13),进气口(13)贯穿净化塔本体(10)壁体并连通净化空腔(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锈钢硅烷燃烧净化塔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本体(20)呈内部中空的方形筒状结构,分离本体(20)的顶面上设有开口(14),所述分隔壁(25)位于开口(14)处,分隔壁(25)呈圆环结构并朝向分离本体(20)的内部空腔中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锈钢硅烷燃烧净化塔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壁(25)内壁上位于开口(14)处设有锥形通口(23),锥形通口(23)呈锥形环状,混合空腔(24)通过锥形通口(23)连通净化空腔(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硅烷燃烧净化塔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空腔(21)与混合空腔(24)和过滤空腔(22)均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硅烷燃烧净化塔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板(26)上的过滤孔径为200~2000μm,所述第二过滤板(27)上的过滤孔径为100~1000μm,所述第三过滤板(28)上的过滤孔径为50~5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硅烷燃烧净化塔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塔本体(10)内设有喷淋装置(12),所述喷淋装置(12)包括喷头与输水管,所述喷头正对分离本体(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不锈钢硅烷燃烧净化塔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空腔(22)内设有抽离水泵(29),抽离水泵(29)的排水口连通补水装置(3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不锈钢硅烷燃烧净化塔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装置(30)包括水箱(31)、容纳空腔(32)和排液空腔(33),所述抽离水泵(29)连通容纳空腔(32),所述水箱(31)设置在容纳空腔(32)上方并连通容纳空腔(32),所述排液空腔(33)设置在容纳空腔(32)下方并连通容纳空腔(3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不锈钢硅烷燃烧净化塔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1)内设有补水水泵(34),补水水泵(34)的排水口连通喷淋装置(12)。
CN202321561871.1U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不锈钢硅烷燃烧净化塔补水装置 Active CN220194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61871.1U CN220194257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不锈钢硅烷燃烧净化塔补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61871.1U CN220194257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不锈钢硅烷燃烧净化塔补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94257U true CN220194257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46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61871.1U Active CN220194257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不锈钢硅烷燃烧净化塔补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942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57801U (zh) 一种气体循环处理玻璃钢洗涤塔
CN111715046A (zh) 一种抽吸式溶矿酸雾喷淋塔
CN220194257U (zh) 一种不锈钢硅烷燃烧净化塔补水装置
CN115594318B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地下水曝气塔装置
CN205579890U (zh)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器
CN210855646U (zh) 全自动重力式曝气精滤设备
CN106016642B (zh)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器
CN211328715U (zh) 一种湿法除尘设备
CN211496975U (zh) 一种中央空调冷凝水处理装置
CN210410185U (zh) 一种防酸雾废气设备
CN216336955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20294370U (zh) 一种酸性废气喷淋式洗涤净化塔
CN216726411U (zh) 一种水除尘装置
CN218608778U (zh) 一种voc气体处理系统
CN211035311U (zh) 一种用于污水脱氮的氨回收装置
CN211025794U (zh) 一种循环喷淋废气治理装置
CN218307189U (zh) 一种内部具有螺旋通道的湿法脱酸塔
CN217340637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尾气处理装置
CN218188881U (zh) 一种废气收集一级处理装置
CN219023573U (zh) 云母粉尘回收处理系统
CN213965709U (zh) 一种用于金属打磨的强效湿式除尘器
CN213416532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216654069U (zh) 一种危险废物暂存库废气处理装置
CN215311212U (zh) 一种冷凝吸附浓缩氧化处理回收装置
CN220665117U (zh) 一种小区园林渗滤池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