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92894U - 一种中心进风、导电及承载整机重量的滤芯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心进风、导电及承载整机重量的滤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92894U
CN220192894U CN202320748414.7U CN202320748414U CN220192894U CN 220192894 U CN220192894 U CN 220192894U CN 202320748414 U CN202320748414 U CN 202320748414U CN 220192894 U CN220192894 U CN 2201928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element
air outlet
outlet cover
pipe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4841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永利
唐德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Kemu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Kemu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Kemu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Kemu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4841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928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928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928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心进风、导电及承载整机重量的滤芯结构,包括滤芯管的一端内插设安装有带有尘刷的带电管,另一端安装有出风罩;出风罩远离滤芯管的一端安装有滤芯单元;通电腔体开设在出风罩、滤芯管和带电管内侧且前后连通设置;连接环的一端安装在滤芯单元远离出风罩的外侧上,另一端与尘杯的内侧安装,尘杯套设在滤芯管、出风罩和滤芯单元的外侧。本实用新型带电管和尘杯均直接与中心滤芯结构连接,使得带电管和尘刷的受力点位于滤芯管上,将带电管尘刷的力传递至中心滤芯管上;连接环具有双侧内外连接结构;导电电路的腔体设置在中心滤芯管、出风罩的结构上:形成内导电电路的结构,实现与底部接线端子的快速安装和精准对位,便于走线。

Description

一种中心进风、导电及承载整机重量的滤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领域,尤其是涉及滤芯结构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心进风、导电及承载整机重量的滤芯结构。
背景技术
手持式吸尘器现在越来越广泛的运动在家庭生活中,传统的吸尘器在使用中,尘杯和带电管之间是可拆卸的,而且带电管是直接安装在尘杯上,带电管的接线端子与尘杯的接线端子之间互相插设就可以形成电连接,还适用于其他带电管的系列产品。
但是,由于带电管和地刷受力集中在尘杯上,在日常使用时发现:
一方面会导致接线端口必须设置在尘杯上,那么尘杯必然在其结构上形成容纳电线通过的空间,通常开设在尘杯的内壁上,而大多尘杯都是透明材质,抗摔效果不佳,影响使用寿命;
另一方面,在影响美观的基础上,灰尘和杂质的容纳空间变小,且拆卸尘杯之后无法做到水洗,清洁不彻底;
此外,尘杯还具备卸灰尘的作用,尘杯一旦脱落,就可能会导致带电管和地刷脱离尘杯,增加不慎操作导致的危险性,甚至影响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心进风、导电及承载整机重量的滤芯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难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心进风、导电及承载整机重量的滤芯结构,包括:
滤芯管1,所述滤芯管1的一端内插设安装有带有尘刷的带电管7,另一端安装有出风罩2;
出风罩2,所述出风罩2远离滤芯管1的一端安装有滤芯单元6;
通电腔体3,所述通电腔体3开设在出风罩2、滤芯管1和带电管7内侧且前后连通设置,与所述带电管7连接的底部接线端子10位于通电腔体3内;
连接环4,所述连接环4的一端安装在滤芯单元6远离出风罩2的外侧上,另一端与尘杯5的内侧安装,所述尘杯5套设在滤芯管1、出风罩2和滤芯单元6的外侧。
根据优选方案,出风罩2采用旋风出口结构,在出风罩2的周向侧壁上布满通风孔8。
根据优选方案,滤芯管1沿着带电管7朝向出风罩2的方向依次一体设置有底座101、带电管安装端102、直进风风管103和出风罩连接端104;
所述底座101对应卡接尘杯5的底座结构;
所述带电管安装端102内偏心设置有带电管7的安装通孔105,位于安装通孔105和滤芯管1的侧壁之间形成通电腔体3;
所述直进风风管103设置有双层,内层连通安装通孔105,外层连通通电腔体3设置;
所述出风罩连接端104从带电管安装端102的顶部外侧延伸形成安装平台。
根据优选方案,底座101、带电管安装端102、直进风风管103的外径逐渐减小。
根据优选方案,出风罩2采用双层结构,内层开设有风道201连通直进风风管103的内层设置,外层开设有与通电腔体3连通的通孔。
根据优选方案,风道201在出风罩2内偏心设置。
根据优选方案,出风罩2的顶部设置有与顶部接线端子9连通的过线槽202。
根据优选方案,带电管安装端102内嵌设有与带电管7端部的限位槽106;
所述通电腔体3内安装有与带电管7电连接的底部接线端子10。
根据优选方案,连接环4包括:
连接环本体401,所述连接环本体401呈环形设置;
外侧滑齿402,所述外侧滑齿402设置在连接环本体401的外侧,对应尘杯5的内侧尘杯安装滑槽501设置;
滤芯单元安装滑槽403,所述滤芯单元安装滑槽403开设在连接环本体401的内侧底部,对应滤芯单元6外周圈上的外侧滑齿604设置;
所述连接环本体401靠近滤芯管1的一侧形成安装滤芯单元6的腔体。
根据优选方案,出风罩连接端104的外径大于直进风风管103的外径设置;
所述出风罩连接端104的安装平台倾斜朝向下设置,并搭设在直进风风管103的对接平台107上。
根据优选方案,出风罩连接端104通过螺栓与出风罩2安装。
根据优选方案,对接平台107的外侧面呈45度设置。
根据优选方案,滤芯单元6包括:
滤芯601;
支撑架602,所述支撑架602的顶部安装有滤芯601,所述支撑架602上还开设有偏心的,且对应出风罩2顶部出风口的通孔;
安装架603,所述支撑架602的外周圈和安装架603对应插设安装,所述安装架603的外周圈上对应尘杯安装滑槽设置有外侧滑齿604。
根据优选方案,安装架603的外周圈上还套设有密封圈605对应尘杯5的内壁安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带电管和尘杯均直接与中心滤芯结构连接:
滤芯管的两端分别用于安装出风罩和带电管,带电管的另一端用于安装尘刷,使得带电管和尘刷的受力点位于滤芯管上,将带电管尘刷的力传递至中心滤芯管上;
(2)连接环具有双侧内外连接结构,分别对应滤芯单元和尘杯:
利用连接环的双侧连接结构,外侧与尘杯,内侧与滤芯单元旋转卡设,尤其是带电管倾斜翘起使用的时候,利用尘杯辅助滤芯单元和滤芯管获得稳固的支撑;
(3)导电电路的腔体设置在中心滤芯管、出风罩的结构上:
形成内导电电路的结构,代替现有技术中心将电路形成在尘杯内壁走向的结构,结构更加合理,还实现与底部接线端子的快速安装和精准对位,便于走线,也不会是的电线扭曲产生损坏。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最优实施例进行更详尽的描述,以便能容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不包括连接环,是关于滤芯单元、出风罩和滤芯管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关于滤芯管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关于滤芯管的剖视图;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关于出风罩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关于出风罩的俯视图;
图8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关于连接环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滤芯管,101、底座,102、带电管安装端,103、直进风风管,104、出风罩连接端,105、安装通孔,106、限位槽,107、对接平台;
2、出风罩,201、风道,202、过线槽;
3、通电腔体;
4、连接环,401、连接环本体,402、外侧滑齿,403、滤芯单元安装滑槽;
5、尘杯,501、内侧尘杯安装滑槽;
6、滤芯单元,601、滤芯,602、支撑架,603、安装架,604、外侧滑齿,605、密封圈;
7、带电管;8、通风孔;9、顶部接线端子;10、底部接线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与附图所展示的实施例相比,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的可行实施方案可以具有更少的部件、具有附图未展示的其他部件、不同的部件、不同地布置的部件或不同连接的部件等。此外,附图中两个或更多个部件可以在单个部件中实现,或者附图中所示的单个部件可以实现为多个分开的部件。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中心进风、导电及承载整机重量的滤芯结构,用于手持式电动吸尘器工艺中,本实用新型对使用环境的类型不做限制,但该中心进风、导电及承载整机重量的滤芯结构特别适用于隐藏电路部分,确保电芯端子对接稳固的结构中。
总体上,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中心进风、导电及承载整机重量的滤芯结构主要包括滤芯管1、出风罩2、通电腔体3、连接环4。其中,可以参见图1,其示出了滤芯管1、出风罩2、通电腔体3、连接环4的布置关系。
为了实现使带电管和地刷的的受力传导分散在尘杯内的整体滤芯结构上,甚至分散到整个机身上的目的,解决背景技术中针对传统手持式吸尘器带电管和地刷受力集中在尘杯上,而导致一方面接线端口必须设置在尘杯上,那么尘杯必然在其结构上形成容纳电线通过的空间,通常开设在尘杯的内壁上,而大多尘杯都是透明材质,抗摔效果不佳,影响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在影响美观的基础上,灰尘和杂质的容纳空间变小,且拆卸尘杯之后无法做到水洗,清洁不彻底;此外,尘杯还具备卸灰尘的作用,尘杯一旦脱落,就可能会导致带电管和地刷脱离尘杯,增加不慎操作导致的危险性,甚至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为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滤芯管1的两端分别用于安装出风罩2和带电管7,带电管7的另一端用于安装尘刷,使得带电管7和尘刷的受力点位于滤芯管1上,此外,利用连接环4的双侧连接结构,外侧与尘杯5,内侧与滤芯单元6旋转卡设,进一步使得带电管7和尘刷的力传递至中心滤芯管1上,由于是带电管7倾斜翘起使用的时候,利用尘杯5辅助滤芯单元6和滤芯管1获得稳固的支撑。
如图4和5所示为滤芯管1的结构,滤芯管1沿着带电管7朝向出风罩2的方向依次一体设置有底座101、带电管安装端102、直进风风管103和出风罩连接端104,且底座101、带电管安装端102、直进风风管103的外径逐渐减小,因为带电管7设置在尘杯5的内侧,在不影响直送风和杂质的基础上将滤芯管1设置成较小的结构,能够利于风道的集中,同时增加尘杯5内容纳杂质的空间;
结合附图3所示,滤芯管1的底座101对应卡接尘杯5的底座结构,用于支撑连接尘杯5的卸料结构;带电管安装端102内偏心设置有用于插设达到快接并紧密精准安装带电管7的安装通孔105,而直进风风管103也设置有双层,内层也是用于连通安装通孔105的结构;此外,出风罩连接端104从带电管安装端102的顶部外侧延伸形成安装平台,该安装平台倾斜设置,优选为45°角,外表面恰巧用于搭设出风罩2的底部对接平台107,因此对接平台107的外侧面呈45度设置。
紧接着,出风罩2采用旋风出口结构,但也具有双层结构,外层周向侧壁上布满通风孔8,内层开设有风道201连通直进风风管103的内层设置,如图2和图3所示,滤芯管1和出风罩2都是双层结构,目的是将滤芯管1和出风罩2的外侧结构形成用于安装电路的腔体,在本实施例中形成内导电电路的结构,代替现有技术中心将电路形成在尘杯5内壁走向的结构;在结构上,滤芯管1的带电管安装端102位于安装通孔105和滤芯管1的侧壁之间形成通电腔体3,直进风风管103的外层连通通电腔体3设置,而出风罩2的外层开设有与通电腔体3连通的通孔,在此基础上优选的,为了不影响进风和出风,一方面,风道201在出风罩2内偏心设置,另一方面,出风罩连接端104的外径大于直进风风管103的外径设置,还能便于出风罩连接端104通过螺栓与出风罩2安装,出风罩连接端104的安装平台倾斜朝向下设置,并搭设在直进风风管103的对接平台107上;
因此,在结合安装后的效果图,如图1和图2所示,通电腔体3开设在出风罩2、滤芯管1和带电管7内侧且前后连通设置,通电腔体3内安装有与带电管7电连接的底部接线端子10,底部接线端子10位于带电管安装端102远离出风罩2的一端上,在使用时,带电管7插入滤芯管1内,带电管7的电芯端子只需要与底部接线端子10对插就可以实现电连接,驱动带电管7另一端的尘刷工作,此外,为了保证对插过程中的快速安装和精准对位,因此带电管安装端102内嵌设有与带电管7端部的限位槽106;
同样的,在连接环4上预设有顶部接线端子9,出风罩2的顶部则设置有过线槽202与顶部接线端子9连通的结构,便于走线,也不会是的电线扭曲产生损坏。
如前文所述,出风罩2的顶部出风口,也是远离滤芯管1的一端安装有滤芯单元6,而滤芯单元6包括滤芯601,以及顶部安装有滤芯601的支撑架602,支撑架602上,还开设有偏心的,且对应出风罩2顶部出风口的通孔,用于导入尘刷带入的风,从滤芯601中过滤后排出,起到保护后方电机等的作用;在连接结构上,支撑架602的外周圈和底部的安装架603对应插设安装,安装架603的外周圈上设置有外侧滑齿604用于滑齿式的安装到开设在连接环4的连接环本体401的内侧底部滤芯单元安装滑槽上,形成快速安装。
需要具体说明的是连接环4的结构,通过前文可知,其既承载了滤芯单元6的安装,还用于安装尘杯5,形成对中心滤芯管1、出风罩2和滤芯单元6的辅助,分散受力,更加稳定,具体的,如图8所示,连接环4包括呈环形设置的连接环本体401,连接环本体401旋转盖设在滤芯单元6上,在连接环本体401的外侧一体设置有外侧滑齿402,外侧滑齿402对应尘杯5的内侧尘杯安装滑槽501设置,进一步的,尘杯5安装后避免漏风的情况发生,安装架603的外周圈上还套设有密封圈605对应尘杯5的内壁安装。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7)

1.一种中心进风、导电及承载整机重量的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滤芯管(1),所述滤芯管(1)的一端内插设安装有带有尘刷的带电管(7),另一端安装有出风罩(2);
出风罩(2),所述出风罩(2)远离滤芯管(1)的一端安装有滤芯单元(6);
通电腔体(3),所述通电腔体(3)开设在出风罩(2)、滤芯管(1)和带电管(7)内侧且前后连通设置,与所述带电管(7)连接的底部接线端子(10)位于通电腔体(3)内;
连接环(4),所述连接环(4)的一端安装在滤芯单元(6)远离出风罩(2)的外侧上,另一端与尘杯(5)的内侧安装,所述尘杯(5)套设在滤芯管(1)、出风罩(2)和滤芯单元(6)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进风、导电及承载整机重量的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管(1)沿着带电管(7)朝向出风罩(2)的方向依次一体设置有底座(101)、带电管安装端(102)、直进风风管(103)和出风罩连接端(104);
所述底座(101)对应卡接尘杯(5)的底座结构;
所述带电管安装端(102)内偏心设置有带电管(7)的安装通孔(105),位于安装通孔(105)和滤芯管(1)的侧壁之间形成通电腔体(3);
所述直进风风管(103)设置有双层,内层连通安装通孔(105),外层连通通电腔体(3)设置;
所述出风罩连接端(104)从带电管安装端(102)的顶部外侧延伸形成安装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心进风、导电及承载整机重量的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罩(2)采用双层结构,内层开设有风道(201)连通直进风风管(103)的内层设置,外层开设有与通电腔体(3)连通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心进风、导电及承载整机重量的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电管安装端(102)内嵌设有与带电管(7)端部的限位槽(106);
所述通电腔体(3)内安装有与带电管(7)电连接的底部接线端子(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心进风、导电及承载整机重量的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4)包括:
连接环本体(401),所述连接环本体(401)呈环形设置;
外侧滑齿(402),所述外侧滑齿(402)设置在连接环本体(401)的外侧,对应尘杯(5)的内侧尘杯安装滑槽(501)设置;
滤芯单元安装滑槽(403),所述滤芯单元安装滑槽(403)开设在连接环本体(401)的内侧底部,对应滤芯单元(6)外周圈上的外侧滑齿(604)设置;
所述连接环本体(401)靠近滤芯管(1)的一侧形成安装滤芯单元(6)的腔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心进风、导电及承载整机重量的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罩连接端(104)的外径大于直进风风管(103)的外径设置;
所述出风罩连接端(104)的安装平台倾斜朝向下设置,并搭设在直进风风管(103)的对接平台(107)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心进风、导电及承载整机重量的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单元(6)包括:
滤芯(601);
支撑架(602),所述支撑架(602)的顶部安装有滤芯(601),所述支撑架(602)上还开设有偏心的,且对应出风罩(2)顶部出风口的通孔;
安装架(603),所述支撑架(602)的外周圈和安装架(603)对应插设安装,所述安装架(603)的外周圈上对应尘杯安装滑槽设置有外侧滑齿(604)。
CN202320748414.7U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中心进风、导电及承载整机重量的滤芯结构 Active CN2201928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48414.7U CN220192894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中心进风、导电及承载整机重量的滤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48414.7U CN220192894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中心进风、导电及承载整机重量的滤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92894U true CN220192894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49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48414.7U Active CN220192894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中心进风、导电及承载整机重量的滤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928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1123B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110200546A (zh) 地刷拖头用外壳组件及所应用的地刷拖头、吸尘器
CN110051271B (zh) 一种兼具电池架及电风机罩功能的支架结构及吸尘器
CN211459996U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114557628B (zh) 吸尘器
CN220192894U (zh) 一种中心进风、导电及承载整机重量的滤芯结构
CN211243175U (zh) 一种吸尘器
CN214631926U (zh) 出风过滤组件及吸尘器
CN213155641U (zh) 便携式吸尘器
CN217185900U (zh) 吸尘器
CN217185901U (zh) 吸尘器
CN103371780B (zh) 电动吸尘器
CN210673207U (zh) 一种迷你吸尘器
CN214231202U (zh) 具有多充电模式的吸尘器
CN212573548U (zh) 轮组件及电动设备
CN210673208U (zh) 一种外壳为上下两部分的柱状迷你吸尘器
CN209672146U (zh) 一种防水舞台摇头灯的转轴过线防水结构
CN218021982U (zh) 一种隐藏式电池组件及包含其的电动载具
CN105091305B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其底座组件
CN207751555U (zh) 一种汽车油位传感器
CN213963222U (zh) 显示屏系统和吸尘器
CN219331556U (zh) 服务基站以及清洁系统
CN219678250U (zh) 组装式电机端盖
CN214304438U (zh) 一种便于装配的一体式转向节挂脖风扇
CN210869874U (zh) 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