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92678U - 分区枕头 - Google Patents

分区枕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92678U
CN220192678U CN202321642192.7U CN202321642192U CN220192678U CN 220192678 U CN220192678 U CN 220192678U CN 202321642192 U CN202321642192 U CN 202321642192U CN 220192678 U CN220192678 U CN 2201926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area
holes
head nest
pil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4219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迟
卢召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anc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anc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anc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anc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4219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926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926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926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区枕头,包括头窝区、侧睡区以及撑颈区;头窝区位于枕头的中央,头窝区与侧睡区之间、头窝区与撑颈区之间均平滑过渡;所述头窝区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侧睡区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与多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三通孔。本实用新型同时设置有头窝区与侧睡区,并且头窝区与侧睡区之间、头窝区与撑颈区之间均平滑过渡,不采用异型枕的设计,无需寻找固定的卡位;本实用新型头窝区设置有孔径最大的第一通孔,使头窝区更加柔软透气,能够包裹头部曲线,适合仰睡、趴睡;侧睡区设置有孔径小于第一通孔的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使用户侧睡时,枕头对颈部形成强支撑,适合侧睡。

Description

分区枕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枕头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分区枕头。
背景技术
睡枕产品不仅对于睡眠质量有重要影响,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肩颈部健康。睡枕在睡眠过程中主要承担承托颈部和头部,辅助维持颈椎自然健康曲度的作用。
目前通常采用异型枕头来匹配用户不同的睡姿,使用者需要去寻找固定的卡位,才能正确使用,并且,由于采用卡位设计,用户进行翻身等动作时就可能造成错位,因此目前的异型枕头通常只适用于单一睡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区枕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区枕头,包括头窝区、侧睡区以及撑颈区;
所述头窝区位于枕头的中央,所述侧睡区的数量为2个,2个侧睡区相互对称布置,且分别布置在所述头窝区的左右两侧;
所述撑颈区的数量为2个,2个撑颈区相互对称布置,且分别布置在所述头窝区的上下两侧;
所述头窝区与侧睡区之间、头窝区与撑颈区之间均平滑过渡;
所述头窝区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侧睡区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与多个第三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三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距第一通孔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通孔距第一通孔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的数量分别为25个、42个、78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的孔径分别为18mm、14mm、12mm。
优选的,所述分区枕头还包括相互贴合的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
所述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均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多个第二通孔以及多个第三通孔;
上层结构上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第三通孔分别与下层结构上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第三通孔对应。
优选的,所述上层结构的硬度不同于下层结构的硬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同时设置有头窝区与侧睡区,并且头窝区与侧睡区之间、头窝区与撑颈区之间均平滑过渡,不采用异型枕的设计,无需寻找固定的卡位;本实用新型头窝区设置有孔径最大的第一通孔,使头窝区更加柔软透气,能够包裹头部曲线,适合仰睡、趴睡;侧睡区设置有孔径小于第一通孔的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使用户侧睡时,枕头对颈部形成强支撑,适合侧睡。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区示意图;
图中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区枕头,包括头窝区1、侧睡区2以及撑颈区3;所述头窝区1位于枕头的中央,所述侧睡区2的数量为2个,2个侧睡区相互对称布置,且分别布置在所述头窝区1的左右两侧;所述撑颈区3的数量为2个,2个撑颈区相互对称布置,且分别布置在所述头窝区1的上下两侧;所述头窝区1与侧睡区2之间、头窝区1与撑颈区3之间均平滑过渡;所述头窝区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4;侧睡区2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5与多个第三通孔6;所述第一通孔4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5,所述第二通孔5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三通孔6。
所述第二通孔5距第一通孔4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通孔距第一通孔4的距离。即所述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第三通孔依次由中心向外部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第三通孔6的数量分别为25个、42个、78个。所述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第三通孔6的孔径分别为18mm、14mm、12mm。
所述分区枕头还包括相互贴合的上层结构7与下层结构8;所述上层结构7与下层结构8均为聚氨酯材料,上层结构7与下层结构8均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4、多个第二通孔5以及多个第三通孔6;上层结构7上的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以及第三通孔6分别与下层结构8上的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以及第三通孔6对应。所述上层结构7的硬度不同于下层结构8的硬度。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枕头的整体外形尺寸为670*400mm,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以及第三通孔6的分布区域为539*280mm.
本实用新型通过头窝区1与侧睡区2之间、头窝区1与撑颈区3之间均平滑过渡,本实用新型头窝区1设置有孔径最大的第一通孔4,侧睡区2设置有孔径小于第一通孔的第二通孔5与第三通孔6的设计,实现了枕芯隐藏分区,能够配合不同的睡姿,利用冲孔的大小配合头部的支撑力度,平衡头部,肩颈的压力。
在枕头上,每打一个通孔,就会多卸掉一部分力,通过孔的大小和位置,配合分区,可更适配脑部颈部的生理曲线与各种睡姿。本实用新型通此款三种不同孔径的设计可更适配脑部颈部的生理曲线。中心孔径更大透气性更好,并且大孔径,使中心区域头部下陷深度更多,能够更好承托脑部,枕头整体采用145个气孔设计(即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总数为145,能够实现同时疏风排热的除湿又控温的效果,使使用者怎么睡都不闷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分区孔径的设计,通过采用中心区域孔径大的结构,解决了头部支撑力度的问题,达到了头部曲线和力度更舒适的效果。具体的,中心18mm大孔径形成柔软脑窝区,包裹头部曲线,柔软不硌身久用不塌陷,适合仰睡、趴睡。两侧14、12mm细密小孔径形成颈部支撑区,对颈部形成强支撑,压力两边分散,拒绝抵触不适感适合仰睡、侧睡。除此以外,本实用新型采用上下层硬度不同的设计,使使用者能够通过简单的翻转枕头,就能实现双睡感的效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6)

1.一种分区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头窝区(1)、侧睡区(2)以及撑颈区(3);
所述头窝区(1)位于枕头的中央,所述侧睡区(2)的数量为2个,2个侧睡区相互对称布置,且分别布置在所述头窝区(1)的左右两侧;
所述撑颈区(3)的数量为2个,2个撑颈区(3)相互对称布置,且分别布置在所述头窝区(1)的上下两侧;
所述头窝区(1)与侧睡区(2)之间、头窝区(1)与撑颈区(3)之间均平滑过渡;
所述头窝区(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4);侧睡区(2)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5)与多个第三通孔(6);
所述第一通孔(4)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5),所述第二通孔(5)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三通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5)距第一通孔(4)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通孔(6)距第一通孔(4)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第三通孔(6)的数量分别为25个、42个、78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第三通孔(6)的孔径分别为18mm、14mm、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枕头还包括相互贴合的上层结构(7)与下层结构(8);
所述上层结构(7)与下层结构(8)均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4)、多个第二通孔(5)以及多个第三通孔(6);
上层结构(7)上的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以及第三通孔(6)分别与下层结构(8)上的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以及第三通孔(6)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区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结构(7)的硬度不同于下层结构(8)的硬度。
CN202321642192.7U 2023-06-26 2023-06-26 分区枕头 Active CN2201926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42192.7U CN220192678U (zh) 2023-06-26 2023-06-26 分区枕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42192.7U CN220192678U (zh) 2023-06-26 2023-06-26 分区枕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92678U true CN220192678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46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42192.7U Active CN220192678U (zh) 2023-06-26 2023-06-26 分区枕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926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7525450A (ja)
CN203597715U (zh) 一种塑型枕头
CA2360810C (en) Training pillow
CN220192678U (zh) 分区枕头
JP3946495B2 (ja) ベッド用マットレス
KR20140040874A (ko) 접이식 건강베개
CN105877339A (zh) 枕头
CN201019409Y (zh) 保健枕
CN208769359U (zh) 具有舒缓头、颈部压力效果的枕头
CN210748331U (zh) 一种双面可用的透气乳胶床垫
CN210300340U (zh) 一种床垫
CN210748515U (zh) 一种双面可用的透气乳胶枕
KR200440193Y1 (ko) 통풍 구멍을 구비한 쿠션
CN217524498U (zh) 一种睡枕及高枕
CN220459088U (zh) 一种双层结构的侧睡枕
CN1147923A (zh) 头和脖子部分厚度不同的垫在颈部的枕头
CN218899090U (zh) 双面双睡感睡枕
TWM583261U (zh) 枕頭結構
CN101112279B (zh) 自调节睡枕
CN219047984U (zh) 一种侧睡时不阻碍听觉的枕头
CN219661325U (zh) 一种防扁头儿童床垫
CN218942757U (zh) 一种冬夏两用的高低枕头
CN211130537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乳胶保健枕
CN218246653U (zh) 趴式搁脸枕
CN219613439U (zh) 午睡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