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86796U - 回热型工业蒸汽能量梯级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回热型工业蒸汽能量梯级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186796U CN220186796U CN202321624723.XU CN202321624723U CN220186796U CN 220186796 U CN220186796 U CN 220186796U CN 202321624723 U CN202321624723 U CN 202321624723U CN 220186796 U CN220186796 U CN 2201867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am
- water supply
- unit
- boiler
- main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1172 regene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3303 rehe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9 thermo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热型工业蒸汽能量梯级利用系统,其包括:锅炉、回热利用单元和工业供汽装置,锅炉的再热热段接回热利用单元,回热利用单元出口接工业供汽装置;回热利用单元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其中,第一单元采用背压机降压、降温或者采用汽‑汽换热器降温,从第一单元排出的汽体进入第二单元,第二单元中引入锅炉主给水对第一单元排汽进行降温,再次实现余热梯级回收利用。本实用新型其可以充分回收利用工业抽汽的余压和余热,避免了能源的浪费,同时,还可以提高锅炉主给水温度,有助于提高锅炉中、低负荷下,SCR脱硝系统入口烟气温度,保证脱硝效率;同时可增大锅炉水冷壁入口工质焓值,有助于提高锅炉水动力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热型工业蒸汽能量梯级利用系统,属于热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向综合型、调节型和低碳型能源转变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电厂为周边的企业和园区提供工业蒸汽,努力打造城市服务型和园区共生型电站。
一般输送给工业用户用的蒸汽的压力是1MPa-4MPa、300℃-350℃,然而,从锅炉的再热热段输出的蒸汽的压力是2MPa-5MPa,温度是540℃-566℃,因此,如果输送给工业用户时,需要降压降温至工业用户所需要的温度和压力1MPa-4MPa、300℃-350℃。
目前,常规的供汽技术有三种,第一种方案是工业抽汽进行减温减压后直接供汽的方案,参见图1,该方案是将再热热段抽出的高温高压蒸汽直接节流降压,能量损失大,经济性最差,热能不能充分被利用。参见图2,第二种方案是:将汽轮机再热热段抽出的高温高压的蒸汽经过背压式汽轮机进行做功,其避免了节流损失,经背压式汽轮机排出的蒸汽温度是450℃-480℃,因此,用于工业用汽还需要进一步采用喷水减温,相同供汽量下,再热热段抽汽量减少,机组冷源损失有所增加,经济性仍较差。参见图3,第三种方案是:采用再热冷、热段蒸汽换热后混合供出的方案,即将再热热段蒸汽(540℃-566℃)和再热冷段蒸汽(约300℃),经过汽—汽换热器进行换热,该方案虽然增加了再热冷段蒸汽的使用,但混合后的蒸汽仍然有400℃以上,因此,混合后蒸汽仍然需要采用减温减压至工业蒸汽用户所需要的压力、温度后才可以供出使用,所以该方案的经济性仍不佳。电厂从自身经营角度出发,降低工业供汽的能耗,同时降低用户的用汽成本是本领域一直追求的目标。然而,常规供汽技术存在能耗高、经济性差的问题,并且未考虑供汽对主机的影响。
因此,基于以上缺点,一种避免常规供汽技术能量损失的回热型工业蒸汽能量梯级利用系统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追求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工业蒸汽供汽技术存在的能量损失大、不能实现工业蒸汽能量充分梯级利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回热型工业蒸汽能量梯级利用系统,其包括:锅炉、回热利用单元和工业供汽装置,所述锅炉的再热热段蒸汽与所述回热利用单元连接,所述回热利用单元的蒸汽出口接工业供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热利用单元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
所述第一单元包括:一个与所述再热热段蒸汽连接的背压机,一与所述背压机连接用于利用背压机做功发电的发电机;或者,所述第一单元包括:一个汽-汽换热器,锅炉的再热热段蒸汽连接汽-汽换热器的一个进汽口,锅炉的再热冷段蒸汽连接汽-汽换热器的另一个进口,汽-汽换热器的两个排汽口均与第二单元连接;
所述第二单元包括:连接在所述背压机或者汽-汽换热器的排汽口与工业供汽装置之间的蒸冷器减温支路,一个蒸冷器的进汽管连接在蒸冷器减温支路上,一个锅炉主给水管路与锅炉的主给水进口连接,在锅炉主给水管路旁设有一个与之并联的主给水支路,所述蒸冷器的水侧串联在所述主给水支路上,用于吸收蒸冷器的汽侧蒸汽的热量;锅炉主给水管路中设有一个用于调节主给水支路给水量的主给水调节阀;所述蒸冷器的排汽口与所述工业供汽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热型工业蒸汽能量梯级利用系统,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回热利用单元还包括:一个与蒸冷器减温支路并联设置的用于备用的减温器支路,所述背压机或汽-汽换热器的排汽口通过减温器支路与工业供汽装置连接,所述的减温器支路上设有减温器,所述减温器接用于提供减温水的减温水管路。当蒸冷器出现故障或者需要检修停用时,可以启动减温器支路的减温器进行减温减压直接向工业用户提供所需参数的蒸汽。
为了向工业用户提供不同压力和温度的蒸汽,可以采用两组回热利用单元,其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回热型工业蒸汽能量梯级利用系统,锅炉、第一组回热利用单元、第二组回热利用单元和第一工业供汽装置,第二工业供汽装置,所述锅炉的再热热段蒸汽分别与所述第一组回热利用单元、第二组回热利用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组回热利用单元、第二组回热利用单元的蒸汽出口分别接第一工业供汽装置,第二工业供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回热利用单元包括第一单元一和第二单元一;
所述第一单元一包括:一个与所述再热热段蒸汽连接的背压机,一与所述背压机连接用于利用背压机做功发电的发电机;
所述第二单元一包括:连接在所述背压机的排汽口与工业供汽装置之间的蒸冷器减温支路一,一个蒸冷器一的进汽管连接在蒸冷器减温支路一上,一个锅炉主给水管路与锅炉的主给水进口连接,在锅炉主给水管路旁设有一个与之并联的主给水支路一,所述蒸冷器一的水侧串联在所述主给水支路一上,用于吸收蒸冷器一的汽侧蒸汽的热量;锅炉主给水管路中设有一个用于调节主给水支路一给水量的主给水调节阀一;所述蒸冷器一的排汽口与所述第一工业供汽装置连接;
所述第二组回热利用单元包括第一单元二和第二单元二;
所述第一单元二包括一个汽-汽换热器,锅炉的再热热段蒸汽连接汽-汽换热器的一个进汽口,锅炉的再热冷段蒸汽连接汽-汽换热器的另一个进汽口,汽-汽换热器的两个出口均与第二单元二连接;
所述第二单元二包括:连接在所述汽-汽换热器的排汽口与工业供汽装置之间的蒸冷器减温支路二,一个蒸冷器二的进汽管连接在蒸冷器减温支路二上,在位于所述主给水支路一的前端的所述锅炉主给水管路旁设有一个与之并联的主给水支路二,所述蒸冷器二的水侧串联在所述主给水支路二上,用于吸收蒸冷器二的汽侧蒸汽的热量;锅炉主给水管路中设有一个用于调节主给水支路二给水量的主给水调节阀二;所述蒸冷器二的排汽口与所述第二工业供汽装置连接。
其另一种优选方案为:一种回热型工业蒸汽能量梯级利用系统,其包括:锅炉、第一组回热利用单元、第二组回热利用单元和第一工业供汽装置,第二工业供汽装置,所述锅炉的再热热段蒸汽分别与所述第一组回热利用单元、第二组回热利用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组回热利用单元、第二组回热利用单元的蒸汽出口分别接第一工业供汽装置,第二工业供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回热利用单元包括第一单元一和第二单元一;
所述第一单元一包括:一个与所述再热热段蒸汽连接的背压机,一与所述背压机连接用于利用背压机做功发电的发电机;
所述第二单元一包括:连接在所述背压机的排汽口与工业供汽装置之间的蒸冷器减温支路一,一个蒸冷器一的进汽管连接在蒸冷器减温支路一上,一个锅炉主给水管路与锅炉的主给水进口连接,在锅炉主给水管路旁设有一个与之并联的主给水支路一,所述蒸冷器一的水侧串联在所述主给水支路一上,用于吸收蒸冷器一的汽侧蒸汽的热量;锅炉主给水管路中设有一个用于调节主给水支路一给水量的主给水调节阀一;所述蒸冷器一的排汽口与所述第一工业供汽装置连接;
所述第二组回热利用单元包括第一单元二和第二单元二;
所述第一单元二包括一个汽-汽换热器,锅炉的再热热段蒸汽连接汽-汽换热器的一个进汽口,锅炉的再热冷段蒸汽连接汽-汽换热器的另一个进汽口,汽-汽换热器的两个出口均与第二单元二连接;
所述第二单元二包括:连接在所述汽-汽换热器的排汽口与工业供汽装置之间的蒸冷器减温支路二,一个蒸冷器二的进汽管连接在蒸冷器减温支路二上,在所述主给水支路一旁并联一个主给水支路二,所述蒸冷器二的水侧串联在所述主给水支路二上,用于吸收蒸冷器二的汽侧蒸汽的热量;在所述主给水支路一中设有一个用于调节主给水支路二给水量的主给水支路调节阀;所述蒸冷器二的排汽口与所述第二工业供汽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回热利用单元的第一单元对工业抽汽减温或减压,同时,通过将从第一单元输出的蒸汽输送至第二单元的蒸冷器中,用于加热锅炉主给水的水温,从而可以再次利用工业抽汽的余热,其中,当第一单元采用背压机时,可利用工业抽汽中的余压进行发电;当第一单元采用汽-汽换热器降温时,可以最大限度使用再热冷段蒸汽;蒸冷器可将工业抽汽中的余热回收。经过蒸冷器的主给水被加热后,使得锅炉给水温度提高,其有助于提高锅炉中、低负荷下,SCR脱硝系统的入口烟气温度,保证脱硝效率;同时,锅炉给水温度的提高,增大了锅炉低负荷下水冷壁入口工质焓值,有助于提高锅炉水动力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给出了另两个优选方案,采用两组回热利用单元,其中,第一组回热利用单元的第一单元采用背压机做功的方式,其可以利用抽汽余压做功,供汽压力较低,而第二组回热利用单元的第一单元采用汽-汽换热器,使再热热段与再热冷段蒸汽换热,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再热冷段蒸汽供汽,供汽压力较高,因此,由两组回热利用单元提供给第二单元的蒸汽压力不同,温度也不同,从而可以适用不同工业用户的需求。第一组回热利用单元采用背压机输出的工业用汽的压力较低,适合低压蒸汽用户使用;第二组回热利用单元采用和汽-汽换热器输出的蒸汽压力较高,适合中压蒸汽用户使用。两个回热利用单元的第二单元的蒸冷器可以采用串联或者并联设置在主给水管路上,其均可以将经过第一单元输出的蒸汽中的余热再次回收,用于锅炉主给水的加热。因此,该技术方案具有更多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2、3是现有技术的工业抽汽减温减压后供汽的方案一、二、三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热型工业蒸汽能量梯级利用系统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5是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热型工业蒸汽能量梯级利用系统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6是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热型工业蒸汽能量梯级利用系统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热型工业蒸汽能量梯级利用系统实施例四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锅炉1,再热热段11,再热冷段12,主给水进口13;回热利用单元2,第一单元一21’第二单元一22’,背压机211,发电机212,汽-汽换热器213;第二单元22,蒸冷器减温支路221,蒸冷器222,主给水管路223,主给水支路224,主给水调节阀225;减温器支路231,减温器232,减温水管路233;工业供汽装置3;
第一组回热利用单元2’,蒸冷器减温支路一221’,蒸冷器一222’,主给水支路一224’,主给水调节阀一225’;第二组回热利用单元2”;第一单元二21”,第二单元二22”,蒸冷器减温支路二221”,蒸冷器二222”主给水支路二224”,主给水调节阀二225”,主给水支路调节阀226;减温器支路一231’,减温器一232’,减温水管路一233’,减温器支路二231”,减温器二232”,减温水管路二233”;第一工业供汽装置3’,第二工业供汽装置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举例说明,但并不能使用该优选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参见图4,图中展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热型工业蒸汽能量梯级利用系统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其包括:锅炉1、回热利用单元2和工业供汽装置3,所述锅炉1的再热热段11蒸汽与所述回热利用单元2连接,所述回热利用单元2的蒸汽出口接工业供汽装置3;
所述回热利用单元2包括:第一单元21、第二单元22,两个单元串联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单元21包括:一个与所述再热热段蒸汽连接的背压机211,所述背压机211连接一发电机212,用于将经过背压机211的蒸汽的余压能转化成电能;所述第二单元22包括:连接在所述背压机211的排汽口与工业供汽装置3连之间的蒸冷器减温支路221,一个蒸冷器222的进汽管设在蒸冷器减温支路221上,一个锅炉主给水管路223与锅炉1的主给水进口13连接,在锅炉主给水管路223旁设有一个与之并联的主给水支路224,所述蒸冷器222的水侧串联在所述主给水支路224上,用于吸收经过背压机211排汽口输出蒸汽的热量;锅炉主给水管路223中设有一个主给水调节阀225,通过改变主给水调节阀225开度可以调节主给水支路224的给水量;经过所述蒸冷器222热回收后的蒸汽经排汽口输送给所述工业供汽装置3,提供给工业蒸汽用户。
所述回热利用单元2还包括:一个与蒸冷器减温支路221并联设置的减温器支路231,所述背压机211的排汽口通过减温器支路231与工业供汽装置3连接,所述的减温器支路231上设有减温器232,减温器232外接减温水管路233,提供冷却水。减温器支路231主要是用于蒸冷器出现故障或者停用时备用,其用于将蒸汽温度降至工业用户所需温度。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来自锅炉1的再热热段的蒸汽经过第一单元的背压机211,背压机211利用蒸汽的余压,通过发电机发电;再将经过背压机排汽口输出的蒸汽输送至第二单元中,利用蒸冷器实现了对锅炉主给水加热,从而实现了对背压机排出的蒸汽进行降温,以便符合工业用户所需要的蒸汽的温度和压力。一般经过背压机和蒸冷器的降压降温后的压力为1.2MPa、温度为300℃-350℃,符合低压蒸汽用户的需求。利用蒸冷器对主给水加热,不仅仅利用了再热热段的蒸汽的余热,同时,还可以提高锅炉给水温度,其有助于提高锅炉中、低负荷下,SCR脱硝系统的入口烟气温度,保证脱硝效率。有助于增大锅炉低负荷下水冷壁入口工质焓值,提高锅炉水动力稳定性。
实施例二,参见图5,图中展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热型工业蒸汽能量梯级利用系统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其包括:锅炉1、回热利用单元2和工业供汽装置3,所述锅炉1的再热热段11蒸汽与所述回热利用单元2连接,所述回热利用单元2的蒸汽出口接工业供汽装置3;
所述回热利用单元2包括:第一单元21串联设置的第二单元22;与上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单元21替换为汽-汽换热器213,锅炉1的再热热段11蒸汽连接汽-汽换热器213的一个进汽口,锅炉1的再热冷段12蒸汽连接汽-汽换热器213的另一个进汽口,汽-汽换热器213的两个排汽口均与第二单元22连接,即,汽-汽换热器213将再热热段和再热冷段的蒸汽换热后,从而使再热热段出来的蒸汽(工业抽汽)降温后,使再热冷段出来的蒸汽升温后,再混合输送至第二单元22的蒸冷器222的汽管中,对主给水支路224中的主给水进行加热,将加热后的主给水再汇入到锅炉主给水管路223中、输送至锅炉的主给水系统,经过主给水再次回收热量后的蒸汽输送至工业供汽装置3,提供给工业蒸汽用户。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单元22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来自锅炉1的再热热段11蒸汽的工业抽汽,经过汽-汽换热器213与自锅炉再热冷段12蒸汽换热、混合后,实现再热热段蒸汽降温,再热冷段蒸汽升温,其中再热热段蒸汽温度一般由566℃降至460℃,再热冷段蒸汽温度一般由300℃升至460℃,然后,再利用冷、热再混合蒸汽对锅炉的主给水进行加热,实现余热利用,经过蒸冷器222的热交换,从而使进入锅炉的主给水的温度得到提高,其一方面再次回收了工业抽汽中的余热,同时,使锅炉给水温度提高,从而有助于提高锅炉中、低负荷下,SCR脱硝系统的入口烟气温度,保证脱硝效率。锅炉给水温度的提高还有助于增大锅炉低负荷下水冷壁入口工质焓值,提高锅炉水动力稳定性。本实施例,经过两次的回热利用后,其输出的蒸汽压力一般在2.1MPa,更适合于中压蒸汽用户使用。
实施例三,参见图6,图中展示了所述的回热型工业蒸汽能量梯级利用系统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该回热型工业蒸汽能量梯级利用系统是将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两个方式并列设置,具体地,其包括:锅炉1、第一组回热利用单元2’、第二组回热利用单元2”和第一工业供汽装置3’,第二工业供汽装置3”,所述锅炉1的再热热段11蒸汽分别与所述第一组回热利用单元2’、第二组回热利用单元2”连接,所述第一组回热利用单元2’、第二组回热利用单元2”的蒸汽出口分别接第一工业供汽装置3’,第二工业供汽装置3”;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回热利用单元2’包括第一单元一21’和第二单元一22’;
所述第二组回热利用单元2”包括第一单元二21”和第二单元二22”;
所述第一组回热利用单元2’的第一单元一21’和所述第二组回热利用单元2”的第一单元二21”并列设置。参见图6,来自锅炉1的再热热段11蒸汽的蒸汽分别通过一个管路进入第一单元一21’的背压机211和第一单元二21”的汽-汽换热器213中;进入第一组回热利用单元2’中的蒸汽,通过背压机211利用压力进行做功,经背压机排汽口出来的蒸汽进入第一组回热利用单元2’的第二单元一22’中;进入第二组回热利用单元2”中的蒸汽,在汽-汽换热器213中与再热冷段12蒸汽的换热、混合后输送给第二组回热利用单元2”的第二单元二22”中;
第二单元一22’包括蒸冷器减温支路一221’、蒸冷器一222’、主给水管路223、主给水支路一224’和主给水调节阀一225’,其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第二单元二22”包括:蒸冷器减温支路二221”,蒸冷器二222”、主给水支路二224”和主给水调节阀二225”,其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二相同,不再赘述。将第一组回热利用单元2’的第二单元一22’的蒸冷器一222’和第二组回热利用单元2”的第二单元二22”的蒸冷器二222”串联设置在主给水管路中,即,在主给水管路223中依次设置了两个主给水支路:主给水支路二224”、主给水支路一224’;蒸冷器一222’和蒸冷器二222”分别设置主给水支路一224’和主给水支路二224”上;锅炉的主给水先经过主给水支路二224”上的蒸冷器二222”加热后回到主给水管路223中,再经过主给水支路一224’上的蒸冷器一222’加热后,再次回到主给水管路223中,其经过两个蒸冷器输出的蒸汽分别通过第一工业供汽装置3’和第二工业供汽装置3”输送给低压蒸汽用户和中压蒸汽用户使用。
实施例四,参见图7,图中展示了所述的回热型工业蒸汽能量梯级利用系统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组回热利用单元2’的第二单元一22’的蒸冷器一222’和第二组回热利用单元2”的第二单元二22”的蒸冷器二222”并联设置。即来自锅炉1的再热热段11蒸汽的高温高压蒸汽分别经两条管路,分别进入第一组回热利用单元2’的第一单元一21’的背压机211做功和第二组回热利用单元2”的第一单元二21”的汽-汽换热器213热交换后,分别经过第二单元一22’的蒸冷器减温支路一221’和第二单元二22”的蒸冷器减温支路二221”进入蒸冷器一222’和蒸冷器二222”;在主给水管路223旁并联两个主给水支路:主给水支路一224’和主给水支路二224”,蒸冷器一222’和蒸冷器二222”分别设在主给水支路一224’和主给水支路二224”上,在主给水管路223上设有主给水调节阀一225’,在主给水支路一224’上设有主给水支路调节阀226。工业抽汽经过主给水支路一224’和主给水支路二224”上的蒸冷器一222’和蒸冷器二222”中进行汽-水热交换后,分别通过第一工业供汽装置3’和第二工业供汽装置3”输送给低压蒸汽用户和中压蒸汽用户使用。从而使工业抽汽通过蒸冷器一222’和蒸冷器二222”再次回收余热。主给水支路一224’中的水量通过主给水调节阀225调节,和主给水支路二224”中的水量通过主给水调节阀一225和主给水支路调节阀225’共同调节。
同样,实施例三、四的第二单元一22’和第二单元二22”的蒸冷器减温支路一221’和蒸冷器减温支路二221”旁都并联一个减温器支路一231’和减温器支路二231”,减温器一232’、减温器二232”分别设在减温器支路一231’和减温器支路二231”上,减温水管路一233’、减温水管路二233”分别向减温器一232’、减温器二232”提供减温水,只有在蒸冷器减温支路一221’和蒸冷器减温支路二221”出现故障或停用时,可以通过减温器减温,提供客户所需温度的汽体。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回热型工业蒸汽能量梯级利用系统,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例如:增加回热利用单元的数量,或者改变第二单元的组合方式,将其并联、或者将其串联结合使用等,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回热型工业蒸汽能量梯级利用系统,其包括:锅炉(1)、回热利用单元(2)和工业供汽装置(3),所述锅炉(1)的再热热段(11)蒸汽与所述回热利用单元(2)连接,所述回热利用单元(2)的蒸汽出口接工业供汽装置(3);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热利用单元(2)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一单元(21)和第二单元(22);
所述第一单元(21)包括:一个与所述再热热段(11)蒸汽连接的背压机(211),一与所述背压机(211)连接用于利用背压机做功发电的发电机(212);或者,所述第一单元(21)包括:一个汽-汽换热器(213),锅炉(1)的再热热段(11)蒸汽连接汽-汽换热器(213)的一个进汽口,锅炉(1)的再热冷段(12)蒸汽连接汽-汽换热器(213)的另一个进汽口,汽-汽换热器(213)的两个排汽口均与第二单元(22)连接;
所述第二单元(22)包括:连接在所述背压机(211)或者汽-汽换热器(213)的排汽口与工业供汽装置(3)之间的蒸冷器减温支路(221),一个蒸冷器(222)的进汽管连接在蒸冷器减温支路(221)上,一个锅炉主给水管路(223)与锅炉(1)的主给水进口(13)连接,在锅炉主给水管路(223)旁设有一个与之并联的主给水支路(224),所述蒸冷器(222)的水侧串联在所述主给水支路(224)上,用于吸收蒸冷器(222)汽侧蒸汽的热量;锅炉主给水管路(223)中设有一个用于调节主给水支路(224)给水量的主给水调节阀(225);所述蒸冷器(222)的排汽口与所述工业供汽装置(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热型工业蒸汽能量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利用单元(2)还包括:一个与蒸冷器减温支路(221)并联设置的用于备用的减温器支路(231),所述背压机(211)或汽-汽换热器(213)的排汽口通过减温器支路(231)与工业供汽装置(3)连接,所述的减温器支路(231)上设有减温器(232),所述减温器(232)接用于提供减温水的减温水管路(233)。
3.一种回热型工业蒸汽能量梯级利用系统,其包括:锅炉(1)、第一组回热利用单元(2’)、第二组回热利用单元(2”)和第一工业供汽装置(3’),第二工业供汽装置(3”),所述锅炉(1)的再热热段(11)蒸汽分别与所述第一组回热利用单元(2’)、第二组回热利用单元(2”)连接,所述第一组回热利用单元(2’)、第二组回热利用单元(2”)的蒸汽出口分别接第一工业供汽装置(3’),第二工业供汽装置(3”);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回热利用单元(2’)包括第一单元一(21’)和第二单元一(22’);
所述第一单元一(21’)包括:一个与所述再热热段(11)蒸汽连接的背压机(211),一与所述背压机(211)连接用于利用背压机做功发电的发电机(212);
所述第二单元一(22’)包括:连接在所述背压机(211)的排汽口与工业供汽装置(3)之间的蒸冷器减温支路一(221’),一个蒸冷器一(222’)的进汽管连接在蒸冷器减温支路一(221’)上,一个锅炉主给水管路(223)与锅炉(1)的主给水进口(13)连接,在锅炉主给水管路(223)旁设有一个与之并联的主给水支路一(224’),所述蒸冷器一(222’)的水侧串联在所述主给水支路一(224’)上,用于吸收蒸冷器一(222’)的汽侧蒸汽的热量;锅炉主给水管路(223)中设有一个用于调节主给水支路一(224’)给水量的主给水调节阀一(225’);所述蒸冷器一(222’)的排汽口与所述第一工业供汽装置(3’)连接;
所述第二组回热利用单元(2”)包括第一单元二(21”)和第二单元二(22”);
所述第一单元二(21”)包括一个汽-汽换热器(213),锅炉(1)的再热热段(11)蒸汽连接汽-汽换热器(213)的一个进汽口,锅炉(1)的再热冷段(12)蒸汽连接汽-汽换热器(213)的另一个进汽口,汽-汽换热器(213)的两个出口均与第二单元二(22”)连接;
所述第二单元二(22”)包括:连接在所述汽-汽换热器(213)的排汽口与工业供汽装置(3)之间的蒸冷器减温支路二(221”),一个蒸冷器二(222”)的进汽管连接在蒸冷器减温支路二(221”)上,在位于所述主给水支路一(224’)的前端的所述锅炉主给水管路(223)旁设有一个与之并联的主给水支路二(224”),所述蒸冷器二(222”)的水侧串联在所述主给水支路二(224”)上,用于吸收蒸冷器二(222”)的汽侧蒸汽的热量;锅炉主给水管路(223)中设有一个用于调节主给水支路二(224”)给水量的主给水调节阀二(225”);所述蒸冷器二(222”)的排汽口与所述第二工业供汽装置(3”)连接。
4.一种回热型工业蒸汽能量梯级利用系统,其包括:锅炉(1)、第一组回热利用单元(2’)、第二组回热利用单元(2”)和第一工业供汽装置(3’),第二工业供汽装置(3”),所述锅炉(1)的再热热段(11)蒸汽分别与所述第一组回热利用单元(2’)、第二组回热利用单元(2”)连接,所述第一组回热利用单元(2’)、第二组回热利用单元(2”)的蒸汽出口分别接第一工业供汽装置(3’),第二工业供汽装置(3”);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回热利用单元(2’)包括第一单元一(21’)和第二单元一(22’);
所述第一单元一(21’)包括:一个与所述再热热段(11)蒸汽连接的背压机(211),一与所述背压机(211)连接用于利用背压机做功发电的发电机(212);
所述第二单元一(22’)包括:连接在所述背压机(211)的排汽口与工业供汽装置(3)之间的蒸冷器减温支路一(221’),一个蒸冷器一(222’)的进汽管连接在蒸冷器减温支路一(221’)上,一个锅炉主给水管路(223)与锅炉(1)的主给水进口(13)连接,在锅炉主给水管路(223)旁设有一个与之并联的主给水支路一(224’),所述蒸冷器一(222’)的水侧串联在所述主给水支路一(224’)上,用于吸收蒸冷器一(222’)的汽侧蒸汽的热量;锅炉主给水管路(223)中设有一个用于调节主给水支路一(224’)给水量的主给水调节阀一(225’);所述蒸冷器一(222’)的排汽口与所述第一工业供汽装置(3’)连接;
所述第二组回热利用单元(2”)包括第一单元二(21”)和第二单元二(22”);
所述第一单元二(21”)包括一个汽-汽换热器(213),锅炉(1)的再热热段(11)蒸汽连接汽-汽换热器(213)的一个进汽口,锅炉(1)的再热冷段(12)蒸汽连接汽-汽换热器(213)的另一个进口,汽-汽换热器(213)的两个出口均与第二单元二(22”)连接;
所述第二单元二(22”)包括:连接在所述汽-汽换热器(213)的排汽口与工业供汽装置(3)之间的蒸冷器减温支路二(221”),一个蒸冷器二(222”)的进汽管连接在蒸冷器减温支路二(221”)上,在所述主给水支路一(224’)旁并联一个主给水支路二(224”),所述蒸冷器二(222”)的水侧串联在所述主给水支路二(224”)上,用于吸收蒸冷器二(222”)的汽侧蒸汽的热量;在所述主给水支路一(224’)中设有一个用于调节主给水支路二(224”)给水量的主给水支路调节阀(226);所述蒸冷器二(222”)的排汽口与所述第二工业供汽装置(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回热型工业蒸汽能量梯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回热利用单元(2’)还包括:一个与蒸冷器减温支路一(221’)并联设置的用于备用的减温器支路一(231’),所述背压机(211)的排汽口通过减温器支路一(231’)与第一工业供汽装置(3’)连接,所述的减温器支路一(231’)上设有减温器一(232’),所述减温器一(232’)接用于提供减温水的减温水管路一(233’);
所述第二组回热利用单元(2”)还包括:一个与蒸冷器减温支路二(221”)并联设置的用于备用的减温器支路二(231”),所述汽-汽换热器(213)的排汽口通过减温器支路二(231”)与第二工业供汽装置(3”)连接,所述的减温器支路二(231”)上设有减温器二(232”),所述减温器二(232”)接用于提供减温水的减温水管路二(23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624723.XU CN220186796U (zh) | 2023-06-25 | 2023-06-25 | 回热型工业蒸汽能量梯级利用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624723.XU CN220186796U (zh) | 2023-06-25 | 2023-06-25 | 回热型工业蒸汽能量梯级利用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186796U true CN220186796U (zh) | 2023-12-15 |
Family
ID=89101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624723.XU Active CN220186796U (zh) | 2023-06-25 | 2023-06-25 | 回热型工业蒸汽能量梯级利用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186796U (zh) |
-
2023
- 2023-06-25 CN CN202321624723.XU patent/CN22018679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681279B (zh) | 一种含液态空气储能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及方法 | |
CN113175362B (zh) | 一种实现低压缸零出力的母管制连接系统及运行方法 | |
CN107178398B (zh) | 一种提高热电厂能量利用品质的热电解耦系统 | |
CN210530935U (zh) | 一种多轴布置的双机回热系统 | |
CN214741510U (zh) |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冷端余热辅助加热凝结水系统 | |
CN113175367B (zh) | 一种提升机组调峰能力和灵活性的母管制系统及运行方法 | |
CN211372815U (zh) | 一种热电联产低温供暖系统 | |
CN220186796U (zh) | 回热型工业蒸汽能量梯级利用系统 | |
CN201851174U (zh) | 发电厂回热式汽动引风机系统以及发电厂热力循环系统 | |
CN219529102U (zh) | 基于高温储热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解耦联供系统 | |
CN215444170U (zh) | 增强直流锅炉工业供汽能力的冷段蒸汽多级利用系统 | |
CN102997310A (zh) | 空冷机组低温热源采暖加热系统 | |
CN110926049A (zh) | 一种热电联产低温供暖工艺及系统 | |
CN113464227B (zh) | 热电联供控制方法及热电联供系统 | |
CN201851182U (zh) | 发电厂回热式汽动一次风机系统以及发电厂热力循环系统 | |
CN113915600A (zh) | 一种能量利用系统 | |
Fu et al. | A district heating system based on absorption heat exchange with CHP systems | |
CN210686076U (zh) | 基于lng接收站与燃气电厂一体化建设的能量回收系统 | |
CN113494321A (zh) | 一种基于高压缸零出力的母管制连接系统及运行方法 | |
CN220018284U (zh) | 压缩空气储能余热回收储热利用系统 | |
CN219976369U (zh) | 一种双压联合循环机组灵活性供热系统 | |
CN220791326U (zh) | 一种应用于ccpp发电的储热调峰系统 | |
CN219262468U (zh) | 一种基于化学链储能的核电机组解耦联供系统 | |
CN220395784U (zh) | 一种宽负荷高效多机组联合工业供汽系统 | |
CN218117869U (zh) | 一种减压调节耦合梯级利用的高参数工业供汽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