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84970U - 传递窗及自动化检测工作站 - Google Patents

传递窗及自动化检测工作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84970U
CN220184970U CN202321517543.1U CN202321517543U CN220184970U CN 220184970 U CN220184970 U CN 220184970U CN 202321517543 U CN202321517543 U CN 202321517543U CN 220184970 U CN220184970 U CN 2201849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sealing
inner door
transfer window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1754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文志
杨许花
赵军妮
王丹慧
李慧
田权
武慧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ngniu Dairy Ningxia Co ltd
Inner Mongolia Mengniu Dai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ngniu Dairy Ningxia Co ltd
Inner Mongolia Mengniu Dai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ngniu Dairy Ningxia Co ltd, Inner Mongolia Mengniu Dai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ngniu Dairy Ningxi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1754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849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849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849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递窗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传递窗及自动化检测工作站,该传递窗包括:箱体,箱体具有两个端口,两个端口之间形成传递通道,两个端口外形成密封框架;两个密封门,密封门设置在箱体的端口上,每个密封门包括平行设置的内门、外门以及与内门和外门均连接的动力件;其中,密封框架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内门匹配的轨道,内门能沿轨道移动至与端口的外端面贴合。其中,通过设计与密封门中的内门相匹配的轨道,使得内门能够沿轨道移动,可以实现内门与对应的端口之间的密封。通过采用动力件自动驱动密封门移动,避免了耗费检测人员的时间和体力,确保检验工序的推进。

Description

传递窗及自动化检测工作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递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递窗及自动化检测工作站。
背景技术
传递窗是一种洁净室的辅助设备,主要用于洁净区与洁净区之间、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小件物品的传递,以减少洁净室的开门次数,把对洁净室的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
目前通常使用的传递窗中的密封门通常通过转轴结构安装,通过转动密封门实现开闭。在关闭时,为了保证良好的密封效果,需要依赖于检测人员手动开拉卡锁密封门,并对密封门施加一定的压力,对应的,打开也需要耗时耗力。该项简单且费力的开关操作很大程度上会占用检测人员时间及精力,从而造成人员资源的浪费。且该项工作必须满足两名检测人员相互配合协同去完成,若遇人员紧缺情况,会延误检验工序的推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递窗及自动化检测工作站,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检测人员手动开拉卡锁密封门很大程度上会占用检测人员时间及精力,会延误检验工序的推进的缺陷,通过采用动力件自动驱动密封门移动,避免了耗费检测人员的时间和体力,确保检验工序的推进。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递窗,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具有两个端口,两个所述端口之间形成传递通道,两个所述端口外形成密封框架;
两个密封门,所述密封门设置在所述箱体的端口上,每个所述密封门包括平行设置的内门、外门以及与所述内门和所述外门均连接的动力件;
其中,所述密封框架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内门匹配的轨道,所述内门能沿所述轨道移动至与所述端口的外端面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传递窗,所述轨道包括竖直段和内延段,所述内延段由所述竖直段的端部向所述端口方向延伸,以使所述内门能沿所述内延段移动至与所述端口的外端面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传递窗,所述端口的外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内门配合的密封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传递窗,所述轨道为内嵌式的凹槽结构,所述内门的侧壁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轨道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传递窗,所述内延段设置在所述竖直段的底部,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内门的侧壁的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传递窗,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控制信号,以控制每个所述密封门的开关。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传递窗,所述传递通道内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传递窗,还包括两组开关组件,每一组所述开关组件设置在一个所述密封框架的外壁上,且每一组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开门键、关门键以及紫外线消毒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传递窗,还包括:多个支架,多个所述支架均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且每个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可调节的地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化检测工作站,包括检测间以及上述任一种传递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递窗,在箱体两端的端口处设置密封门,通过依次打开两扇密封门,可以实现物品的传递。其中,通过设计与密封门中的内门相匹配的轨道,使得内门能够沿轨道移动,可以实现内门与对应的端口之间的密封。通过采用动力件自动驱动密封门移动,避免了耗费检测人员的时间和体力,确保检验工序的推进。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化检测工作站中,由于应用了如上所述的传递窗,因此同样具备如上所述的各项优势,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递窗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递窗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递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箱体;11:端口;12:密封框架;13:轨道;131:竖直段;132:内延段;14:密封条;15:开门键;16:关门键;17:紫外线消毒键;18:支架;19:地脚;
20:密封门;21:内门;22:外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现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各实施例进行描述,应当理解的是,以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特别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递窗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递窗的结构示意图之二。请参见图1至图2,其中,图1对应传递窗打开,图2对应传递窗关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递窗,该传递窗可以用于在洁净区与洁净区之间、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传递小件物品。具体的,该传递窗包括:箱体10和设置在箱体10两端的两个密封门20。
具体来说,该箱体10可以沿水平方向的具有开放的两端,并在内部形成一个通道。可见,该箱体10内部具有两个端口11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这两个端口11之间形成传递通道,而在两个端口11外形成密封框架12,用于设置密封门20。
其中,每个密封门20均设置在箱体10的一个端口11上,而每个密封门20包括平行设置的内门21、外门22以及与内门21和外门22均连接的动力件,内门21靠内设置,外门22靠外设置。该动力件能够带动内门21和外门22自动开闭,从而可以避免耗费检测人员的时间和体力。通过设置相对独立的双层门结构,可以提高该装置的安全性能。
其中,密封框架1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内门21匹配的轨道13,内门21能沿轨道13移动至与端口11的外端面贴合,通过内门21与该端口11之间的密封,可以将传递通道与外部隔离,避免污染传递通道内的空间以及传递通道内的物品。
基于该传递窗的结构,当需要在传递窗的两侧传递物品时,先确保对侧的密封门20处于密封状态,再打开本侧的密封门20,并将要传递的物品放入传递通道内,关闭本侧的密封门20,再打开对侧的密封门20,拿取物品,最后关闭对侧的密封门20。通过使用这种传递窗,在传递物品的过程中,两侧的密封门20不同时打开,减少了密封门20两侧交叉污染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递窗,在箱体10两端的端口11处设置密封门20,通过依次打开两扇密封门20,可以实现物品的传递。其中,通过设计与密封门20中的内门21相匹配的轨道13,使得内门21能够沿轨道13移动,可以实现内门21与对应的端口11之间的密封。通过采用动力件自动驱动密封门20移动,避免了耗费检测人员的时间和体力,确保检验工序的推进。
进一步的,两个密封门20之间具备互锁功能,可以是通过机械互锁结构实现,也可以是通过电子互锁,有效阻止交叉污染。例如,可以采用电磁锁等部件,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更进一步的,内门21和外门22均可以由不锈钢框架和内部的防爆玻璃制成,能阻隔沙尘进入。其中,防爆玻璃破碎后不会掉渣,既干净整洁又安全有效。不锈钢框架可以增强防刮耐磨性能,不易锈化,平整光滑。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递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3。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轨道13包括竖直段131和内延段132。其中,竖直段131沿竖直方向设置。内延段132由竖直段131的端部向端口11方向延伸,也就是向箱体10的内侧延伸,以使内门21能沿内延段132移动至与端口11的外端面贴合。具体来说,在内门21沿竖直段131移动的状态下,内门21与端口11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会与端口11的外端面之间产生摩擦。基于内延段132的设置方向,在内门21沿内延段132移动的过程中,内门21向端口11方向移动,并最终贴合在端口11的外端面上,实现密封。其中,上述的距离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可以为8-12mm,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通过将轨道13设置为包括竖直段131和内延段132的结构,实现内门21的打开和闭合,在打开过程中,不会与端口11的外端面之间产生摩擦,在关闭状态下,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请继续参见图3。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端口11的外端面上设置有与内门21配合的密封条14。该密封条14可以采用硅胶材质,具备出色的耐温性、抗寒性、密闭性、耐臭氧和抗老化等性能,以及良好的绝缘层性能、疏水性和适度的透气性能。
而且,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轨道13为内嵌式的凹槽结构,也就是嵌入在密封框架12的内侧壁中,这样可以保证内门21的宽度,以便能够完全覆盖住端口11的面积。与凹槽结构对应的,内门21的侧壁上设置有滑块,该滑块可滑动的设置在轨道13中,通过动力件的驱动,滑块沿轨道13移动,从而可以实现内门21的移动。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内延段132设置在竖直段131的底部,滑块设置在内门21的侧壁的底部。也就是说,通过上述结构,内门21可以通过向外且向上移动的路径实现打开。在这种结构中,由于重力的影响,内门21可以在被关闭后始终保持良好的关闭状态,以及良好的密封效果,避免了由于手动密封力度不大导致的密封失效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外门22的移动方向与内门21相同,外门22的具体移动路径可以是与内门21相对应,也可以是沿竖直方向,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该传递窗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控制信号,以控制每个密封门20的开关。具体的,该控制单元可以通过信号线接收信号,也可以通过远程遥控模块接收信号,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控制单元可以控制动力件的启停来控制每个密封门20的开关。
此外,该控制信号可以是由用户手动发送的,也可以是由其他自动机零部件发送的。例如,在自动化检测工作站中,常使用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导向车)进行自动化转运。该AGV可以与控制单元中的电子信号端口11进行信息交互,进而通过控制单元实现密封门20的开闭。具体的,AGV到达信号识别区域后,传递窗自动进行信号识别互通,进而自动打开本侧的密封门20进行物料传递,待本侧的密封门20关闭后,对侧的AGV识别到信号后,控制打开对侧的密封门20取出物料,并进行后续的转移工作。这种结构可以进一步实现全自动化信号控制操作,减少人员参与。其中,该电子信号端口11可以是集芯RS485远程通信无线通讯器。
更进一步的,整个运输、交互控制及协作检测流程经人机交互界面的可视化监视与控制,更完美的实现自动检测工作站的连续检测以提升检测效率。
传统传递窗对现场检测技术人员的数量要求及精力消耗较大,而基于电子信号端口11实现的一键式电动控制传递窗装置只需通过首次安装测试并通过无线电子信号调试合格后即可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递窗在衔接全自动化检验过程中,在运输与检测间的物耗传递环节实现了加快检测效率,解决了全自动化检测过程中需人为参与检测而造成人员资源浪费,进而实现了自动检测工作站的连续检测并提升检测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动力件可以为多种可能的机构,只要能够驱动内门21和外门22同步移动即可。例如,该动力件包括驱动气缸,该气缸的输出端设置在滑块的底部且不与滑块连接,在气缸的驱动下,该滑块可以向上移动,而且,滑块还能相对于气缸的输出端左右移动。该驱动气缸也可以带动滑块下移,该内门21和滑块也可以是基于重力下移,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上述的外门22的移动原理与内门21同理,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传递通道内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组件,该紫外线消毒组件能够发出紫外线,对传递通道内的物品进行消毒,无需喷洒酒精也可以实现消毒。
具体的,该紫外线消毒组件包括消毒灯,该消毒灯为掩藏式结构,安装在箱体10内的夹层内,消毒灯光线效果良好,可覆盖整个传递窗腔体。
而且,该紫外线消毒组件可以是常开,也可以是基于控制单元的控制而开闭,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该传递窗还包括两组开关组件,每一组开关组件设置在一个密封框架12的外壁上。而且,每一组开关组件包括:开门键15、关门键16以及紫外线消毒键17。在使用时,操作人员也可以通过上述按键,向控制单元输送控制信号,以实现对应的功能。上述按键可以作为自动化控制过程中故障排查期间的补充措施,保证了检测的连贯性和及时性。
上述的电子信号端口11和多个按键,实现了能够满足无人自动化操作的同时还预留出故障排查时的人机交互操作处理区,以实现整个全自动化检测工艺流程,成为行业内自动化检测试验方法首创。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该传递窗还包括:多个支架18,多个支架18均设置在箱体10的底部,且每个支架18的底部设置有可调节的地脚19,用以固定箱体10高度及位置,以便可以将该传递窗应用至不同的使用场景中,保证传递窗的水平,保证物品的平稳传递。
此外,箱体10整体进行静电喷涂设计以降低由静电引起的洁净区5.0μm悬浮粒子浓度,提高洁净室级别,且喷涂颜色与工作站色调一致,协调又美观大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递窗,在箱体10两端的端口11处设置密封门20,通过依次打开两扇密封门20,可以实现物品的传递。其中,通过设计与密封门20中的内门21相匹配的轨道13,使得内门21能够沿轨道13移动,可以实现内门21与对应的端口11之间的密封。通过采用动力件自动驱动密封门20移动,避免了耗费检测人员的时间和体力,确保检验工序的推进。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化检测工作站,包括检测间以及上述任一种的传递窗。该传递窗可以是设置在检测件的墙壁上,以实现检测间与外部之间的物品传递。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该自动化检测工作站可以是多种样品,例如,乳制品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自动化检测工作站,在箱体10两端的端口11处设置密封门20,通过依次打开两扇密封门20,可以实现物品的传递。其中,通过设计与密封门20中的内门21相匹配的轨道13,使得内门21能够沿轨道13移动,可以实现内门21与对应的端口11之间的密封。通过采用动力件自动驱动密封门20移动,避免了耗费检测人员的时间和体力,确保检验工序的推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传递窗,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具有两个端口,两个所述端口之间形成传递通道,两个所述端口外形成密封框架;
两个密封门,所述密封门设置在所述箱体的端口上,每个所述密封门包括平行设置的内门、外门以及与所述内门和所述外门均连接的动力件;
其中,所述密封框架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内门匹配的轨道,所述内门能沿所述轨道移动至与所述端口的外端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包括竖直段和内延段,所述内延段由所述竖直段的端部向所述端口方向延伸,以使所述内门能沿所述内延段移动至与所述端口的外端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的外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内门配合的密封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为内嵌式的凹槽结构,所述内门的侧壁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轨道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延段设置在所述竖直段的底部,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内门的侧壁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递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控制信号,以控制每个所述密封门的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通道内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递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开关组件,每一组所述开关组件设置在一个所述密封框架的外壁上,且每一组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开门键、关门键以及紫外线消毒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递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支架,多个所述支架均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且每个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可调节的地脚。
10.一种自动化检测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间以及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传递窗。
CN202321517543.1U 2023-06-14 2023-06-14 传递窗及自动化检测工作站 Active CN2201849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17543.1U CN220184970U (zh) 2023-06-14 2023-06-14 传递窗及自动化检测工作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17543.1U CN220184970U (zh) 2023-06-14 2023-06-14 传递窗及自动化检测工作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84970U true CN220184970U (zh) 2023-12-15

Family

ID=89115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17543.1U Active CN220184970U (zh) 2023-06-14 2023-06-14 传递窗及自动化检测工作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849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56647B (zh) 一种可嵌入轨缝的超薄真空管道交通隔离门
CN208266517U (zh) 一种自动升降门
AU2015210472B1 (en) High-tightness sliding device
CN220184970U (zh) 传递窗及自动化检测工作站
CN106004909A (zh) 动车组车体和动车组
CN103015862A (zh) 一种电动隔热型提升推拉门
CN211851470U (zh) 一种增强隔音效果的大型电动隔音门
CN111614144A (zh) 一种轨道式自动巡检机器人的多功能充电房系统
CN205078142U (zh) 一种单道密封的气密门
KR101569750B1 (ko) 리프트 슬라이딩 밀착식 창호
CN204941235U (zh) 一种传递窗
CN206903458U (zh) 一种矿用自动闸门系统
CN206661826U (zh) 一种传输式货淋室
CN105668143A (zh) 一种密封操作系统及其磁耦合式密封输料装置
CN214035368U (zh) 一种物品传递窗系统
CN205297247U (zh) 一种隔离门
CN2849093Y (zh) 单动推拉气密窗
CN201495947U (zh) 磁力锁气密门
CN218994040U (zh) 一种锰锌铁氧体烧结炉置换室
CN219415149U (zh) 一种空气处理机组的检修门结构
CN207750009U (zh) 一种自动密封门
CN214886483U (zh) 一种涂装线电动平移对开门
CN216588306U (zh) 双层自控门
CN218644108U (zh) 真空箱自动隔离闸门及真空箱
CN107975327A (zh) 一种气密型互锁式传递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