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82379U - 一种线材送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材送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82379U
CN220182379U CN202321593291.0U CN202321593291U CN220182379U CN 220182379 U CN220182379 U CN 220182379U CN 202321593291 U CN202321593291 U CN 202321593291U CN 220182379 U CN220182379 U CN 2201823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feeding
feeding wheel
driving
assembly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9329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保林
汪祥
张春林
蔡思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Fengxie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Fengxi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Fengxie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Fengxi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9329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823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823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823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warding And Storing Of Filamentary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线装置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材送线装置。所述线材送线装置包括第一送线轮组件、第二送线轮组件、与所述第一送线轮组件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送线轮组件工作的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送线轮组件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送线轮组件工作的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送线轮组件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送线轮组件抵接或远离所述第一送线轮组件的第三驱动组件。通过采用独立的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控制,且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信号为同频信号,有效的确保了第一送线轮组件以及第二送线轮组件工作的同步性。

Description

一种线材送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线装置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材送线装置。
背景技术
送线机构是用于绕线时定距送线的装置。送线距离的准确度会影响线圈的外形尺寸及外观;上下送线轮的同步性好坏会影响线材的力学性能继而影响折角的稳定性;现有的送线机构的送线轮有两组,一般为上下布置;下送线轮的位置固定,上送线轮可上下滑动,送线时通过螺栓或者手动凸轮机构下压上送线轮,使上下送线轮夹紧线材进行滚动送线;送线机构的下送线轮动力为伺服直驱,上送线轮的动力来源于上下送线轮间的齿轮传动;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现有的送线机构存在以下如下缺陷:上下送线轮的同步性较差,上送线轮的动力是由下送线轮的齿轮传递而来,由于线材厚度会有变化,因此上下送线轮之间的中心距会随线材厚度的变化而变化,故上下送线轮之间的啮合齿轮的中心距也在变化,随着线材厚度的增加,啮合齿轮的中心距会增大,齿轮的啮合间隙也会变大,因此上下送线轮的同步性会变差。
为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技术手段解决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材送线装置,所述线材送线装置包括第一送线轮组件、第二送线轮组件、与所述第一送线轮组件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送线轮组件工作的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送线轮组件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送线轮组件工作的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送线轮组件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送线轮组件抵接或远离所述第一送线轮组件的第三驱动组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送线轮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送线轮以及第一传动模组;第一送线轮以及所述第一传动模组均安转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且所述第一传动模组与所述第一送线轮相连;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传动模组相连,以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模组驱动所述第一送线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送线轮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送线轮并排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传动模组包括有第一传动轴以及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轴对应于所述第一送线轮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传动轴均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内,并与所述第一送线轮相连;所述第一传动带与多个所述第一传动轴相连,以使该多个所述第一传动轴同步运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传动轴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二送线轮组件包括第二安装座、第二送线轮以及第二传动模组;所述第二送线轮以及所述第二传动模组均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且所述第二传动模组与所述第二送线轮相连;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传动模组相连,以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模组驱动所述第二送线轮;所述第三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安装座相连,以驱动所述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第二送线轮抵接以及远离所述第一送线轮。
优选的,所述第二送线轮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送线轮并排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传动模组包括第二传动轴以及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二传动轴对应于所述第二送线轮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传动轴均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内,并与所述第二送线轮相连;所述第二传动带与多个所述第二传动轴相连,以使该多个所述第二传动轴同步运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传动轴相连。
优选的,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贯通所述第二安装座,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内。
优选的,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与所述第二安装座相连,用于驱动所述安转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所述第二送线轮抵接或靠近所述第一送线轮。
优选的,所述第三驱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驱动气缸相连的减压阀、换向阀以及单向节流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送线轮组件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送线轮组件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线材送线装置,通过采用独立的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控制,且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信号为同频信号,有效的确保了第一送线轮组件以及第二送线轮组件工作的同步性,使得在送线时,线材的表面两侧的作用力的大小相同,以使线材的上下表面的力学性能相近,在折角时,角度的稳定性高;此外,通过第三驱动组件的设置,能够精确的控制第一送线轮以及第二送线轮对线材的夹紧力的大小,能够针对不同截面积的线材,提供不同的夹紧力,以此减轻滚轮对线材表面漆膜的伤害,而且还可以减少对线材截面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线材送线装置的正面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线材送线装置的背面整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线材送线装置的背面去除部分结构后的整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线材送线装置中第三驱动组件的气动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线材送线装置,线材送线装置包括第一送线轮组件10、第二送线轮组件20、与第一送线轮组件10相连,用于驱动第一送线轮组件10工作的第一驱动组件30、与第二送线轮组件20相连,用于驱动第二送线轮组件20工作的第二驱动组件40、与第二送线轮组件20相连,用于驱动第二送线轮组件20抵接或远离第一送线轮组件10的第三驱动组件60。
上述实施例中,工作状态下,待输送的线材位于第一送线轮组件10以及第二送线轮组件20之间,此时,第三驱动组件60驱动第二送线轮组件20靠近并抵接于第一送线轮组件10,继而第一驱动组件30以及第二驱动组件40分别驱动第一送线轮组件10以及第二送线轮组件20转动,以此实现位于第一送线组件以及第二送线组件之间的线材定向输送;进一步的说,第一驱动组件30以及第二驱动组件40在工作时通过一同频信号进行控制,以此保证了该第一驱动组件30以及第二工作组件工作时的同步性,进而保证了第一送线轮组件10以及第二送线轮组件20工作的同步性能。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线材送线装置,第一送线轮组件10以及第二送线轮组件20分别采用独立的第一驱动组件30以及第二驱动组件40控制,且第一驱动组件30以及第二驱动组件40的驱动信号为同频信号,有效的确保了第一送线轮组件10以及第二送线轮组件20工作的同步性,因此在送线时,第一送线轮组件10以及第二送线轮组件20对位于其之间的线材的作用力相等,以使线材两面在输送时拉伸量相等。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送线轮组件10包括第一安装座101、第一送线轮102以及第一传动模组;第一送线轮102以及第一传动模组均安转于第一安装座101,且第一传动模组与第一送线轮102相连;第一驱动组件30与第一传动模组相连,以通过第一传动模组驱动第一送线轮102转动。第一送线轮102设有多个,多个第一送线轮102并排安装于第一安装座101;第一传动模组包括有第一传动轴103以及第一传动带104;第一传动轴103对应于第一送线轮102设有多个,多个第一传动轴103均安装于第一安装座101内,并与第一送线轮102相连;第一传动带104与多个第一传动轴103相连,以使该多个第一传动轴103同步运动;第一驱动组件30与其中一个第一传动轴103相连。具体的说,第一驱动组件30驱动与之相连的第一传动轴103转动,进而该第一传动轴103通过第一传动带104同步带动余下第一传动轴103进行转动,以使与第一传动轴103相连的第一送线轮102能够实现同步运动。进一步的说,第一传动轴103远离第一送线轮102的一端安装有第一传动轮105,第一传动带104与该多个第一传动轮105相连,以便第一驱动组件30通过第一传动带104带动第一传动轴103同步转动。进一步的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送线轮102设有三个,三个第一送线轮102水平并排的安装于第一安装座101的一侧。相邻的第一送线轮102之间安装导线块106,通过导线块106的设置,有效的保证了线材在输送时从一个第一送线轮102到下一个第一送线轮102之间的平稳过渡。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送线轮组件20包括第二安装座201、第二送线轮202以及第二传动模组;第二送线轮202以及第二传动模组均安装于第二安装座201,且第二传动模组与第二送线轮202相连;第二驱动组件40与第二传动模组相连,以通过第二传动模组驱动第二送线轮202;第三驱动组件60与第二安装座201相连,以驱动安装于第二安装座201的第二送线轮202抵接以及远离第一送线轮102。
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送线轮202设有多个,多个第二送线轮202并排安装于第二安装座201;第二传动模组包括第二传动轴203以及第二传动带204;第二传动轴203对应于第二送线轮202设有多个,多个第二传动轴203均安装于第二安装座201内,并与第二送线轮202相连;第二传动带204与多个第二传动轴203相连,以使该多个第二传动轴203同步运动;第二驱动组件40与其中一个第二传动轴203相连。具体的说,第二驱动组件40驱动与之相连的第二传动轴203转动,进而该第二传动轴203通过第二传动带204同步带动余下第二传动轴203进行转动,以使与第二传动轴203相连的第二送线轮202能够实现同步运动。进一步的说,第二传动轴203远离第二送线轮202的一端安装有第二传动轮205,第二传动带204与该多个第二传动轮205相连,以便第二驱动组件40通过第二传动带204带动第二传动轴203同步转动。进一步的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送线轮202设有三个,三个第二送线轮202水平并排的安装于第二安装座201的一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导向组件;导线组件50包括有导向杆501;导向杆501贯通第二安装座201,并安装于第一安装座101内。通过导向杆501的设置,使得第三驱动组件60在驱动第二安装座201靠近或远离第一安装座101时,第二安装座201的定向移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三驱动组件60包括驱动气缸601;驱动气缸601与第二安装座201相连,用于驱动安转于第二安装座201的第二送线轮202抵接或靠近第一送线轮102。第三驱动组件60还包括与驱动气缸601相连的减压阀602、换向阀603以及单向节流阀604。在本实施例中,减压阀602控制驱动气缸601的进气压力,换向阀603控制驱动气缸601的动作方向,单向节流阀604控制驱动气缸601的运动速度,进而能够有效的对驱动气缸601进行精确控制,进而能够精确控制第一送线轮102以及第二送线轮202对位于其内的线材的夹紧力大小,以使得在实际应用中,能够针对不同截面积的线材,提供不同的夹紧力,合适的夹紧力不仅可以减轻滚轮对线材表面漆膜的伤害,而且还可以减少对线材截面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30包括第一驱动电机301;第一驱动电机301与第一送线轮组件10相连。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电机301与其中一个传动轴相连;工作时,第一驱动电机301驱动该第一传动轴103进行转动,进而通过第一传动带104带动余下第一传动轴103同步转动。第二驱动组件40包括第二驱动电机401;第二驱动电机401与第二送线轮组件20相连。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电机401与其中一个传动轴相连;工作时,第二驱动电机401驱动该第二传动轴203进行转动,进而通过第二传动带204带动余下第二传动轴203同步转动。进一步的说,工作时,第一驱动电机301以及第二驱动电机401为同频信号控制,以此保证了第一驱动电机301、第二驱动电机401工作的同步性,因此在送线时,第一送线轮组件10以及第二送线轮组件20对位于其之间的线材的作用力相等,以使线材两面在输送时拉伸量相等。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线材送线装置,通过采用独立的第一驱动组件30以及第二驱动组件40控制,且第一驱动组件30以及第二驱动组件40的驱动信号为同频信号,有效的确保了第一送线轮组件10以及第二送线轮组件20工作的同步性,使得在送线时,线材的表面两侧的作用力的大小相同,以使线材的上下表面的力学性能就会相近,在折角时,角度的稳定性高;此外,通过第三驱动组件60的设置,能够精确的控制第一送线轮102以及第二送线轮202对线材的夹紧力的大小,能够针对不同截面积的线材,提供不同的夹紧力,以此减轻滚轮对线材表面漆膜的伤害,而且还可以减少对线材截面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线材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送线装置包括第一送线轮组件、第二送线轮组件、与所述第一送线轮组件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送线轮组件工作的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送线轮组件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送线轮组件工作的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送线轮组件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送线轮组件抵接或远离所述第一送线轮组件的第三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线材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线轮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送线轮以及第一传动模组;第一送线轮以及所述第一传动模组均安转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且所述第一传动模组与所述第一送线轮相连;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传动模组相连,以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模组驱动所述第一送线轮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线材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线轮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送线轮并排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传动模组包括有第一传动轴以及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轴对应于所述第一送线轮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传动轴均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内,并与所述第一送线轮相连;所述第一传动带与多个所述第一传动轴相连,以使该多个所述第一传动轴同步运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传动轴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线材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送线轮组件包括第二安装座、第二送线轮以及第二传动模组;所述第二送线轮以及所述第二传动模组均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且所述第二传动模组与所述第二送线轮相连;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传动模组相连,以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模组驱动所述第二送线轮;所述第三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安装座相连,以驱动所述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第二送线轮抵接以及远离所述第一送线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线材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送线轮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送线轮并排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传动模组包括第二传动轴以及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二传动轴对应于所述第二送线轮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传动轴均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内,并与所述第二送线轮相连;所述第二传动带与多个所述第二传动轴相连,以使该多个所述第二传动轴同步运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传动轴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线材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贯通所述第二安装座,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线材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与所述第二安装座相连,用于驱动所述安转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所述第二送线轮抵接或靠近所述第一送线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线材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驱动气缸相连的减压阀、换向阀以及单向节流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线材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送线轮组件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线材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送线轮组件相连。
CN202321593291.0U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线材送线装置 Active CN2201823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3291.0U CN220182379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线材送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3291.0U CN220182379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线材送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82379U true CN220182379U (zh) 2023-12-15

Family

ID=89105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93291.0U Active CN220182379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线材送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823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20914U (zh) 一种pvc发泡板的切割装置
CN104150256A (zh) 一种电池极片自动换卷接带系统
CN105071614A (zh) 用于高铁牵引电机线圈的包带机
CN111449334A (zh) 一种口罩本体制片机
CN111452388A (zh) 一种口罩鼻梁条输送装置
CN211846538U (zh) 自动覆膜随行式切膜机
CN220182379U (zh) 一种线材送线装置
CN114132686A (zh) 一种电池输送转接机构
CN210650912U (zh) 一种高速冲裁机控制系统
CN108166166B (zh) 一种旋转送料装置及双工位橡筋机
CN111055032A (zh) 一种可调角度的夹具结构
CN211805371U (zh) 一种t型导轨三面精抛机
CN205342577U (zh) 一种带缓冲可调节同步定位气动夹具
CN204810082U (zh) 用于高铁牵引电机线圈的包带机
CN212101223U (zh) 一种基于端面定位的纠偏错位装置以及生产线
CN202367345U (zh) 一种打线机
CN208429644U (zh) 一种水平张紧送纸装置
CN210735664U (zh) 一种用于卷状材料的自动上料原料座
CN220218729U (zh) 一种气柱袋的下料裁切机构
CN215906376U (zh) 一种珠子输料机构
CN117161597B (zh) 一种汽车用带钢的焊装生产线
CN220491669U (zh) 线号管双面标识切换装置
CN217966666U (zh) 一种同步旋转夹紧机构
CN219667526U (zh) 一种用于双工位自动拼橡筋机的送料机构
CN215358648U (zh) 一种偏光片自由角度裁切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