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81328U - 一种瓶包装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瓶包装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81328U
CN220181328U CN202321122119.7U CN202321122119U CN220181328U CN 220181328 U CN220181328 U CN 220181328U CN 202321122119 U CN202321122119 U CN 202321122119U CN 220181328 U CN220181328 U CN 2201813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s
box
unfolded
surrounding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2211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永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ifor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ifor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ifor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ifor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2211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813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813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813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 Packaging Frangible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瓶包装盒,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容置腔的箱体以及设置于容置腔内的内盒,内盒包括主体部和分别连接于主体部两端的两连接部,两连接部相对设置于容置腔的对角处。箱体与内盒可以一体装配,内盒设置有主体部和连接部,连接部一边与主体部连接且另一边与容置腔的对角连接,在箱体和内盒展开时,内盒具有第一收容腔,当易碎物品存储在第一收容腔内时,主体部和连接部可以缓冲来自箱体侧面的因粗暴搬运造成的冲击,为产品提供了有效保护,且连接部形成柱状结构,可以加强结构强度;箱体和内盒折叠后两者的壁面贴合,处于扁平的状态,节省存储空间;箱体和内盒可以同步展开同步折叠,使用时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一种瓶包装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瓶包装盒。
背景技术
当今快节奏的快递服务中,零售分销及运输葡萄酒等瓶装易碎物品都会面临商品破损问题。相关技术中通常使用聚苯乙烯泡沫来包装酒瓶防止破损,然而聚苯乙烯泡沫不仅本身不环保,其储存也需占用大量空间,还有技术是通过瓦楞纸箱和瓶包装结构配合后用于装配易碎物品,然而这样的设计需要分别展开纸箱和瓶包装结构后将两者再装配为一体,操作流程复杂,使用过程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瓶包装盒,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酒瓶包装结构占用空间大、包装过程复杂、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瓶包装盒,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容置腔的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的内盒,所述内盒包括主体部和分别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两端的两连接部,两所述连接部相对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对角处;当所述箱体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主体部、两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箱体的侧壁贴合;当所述箱体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主体部展开形成第一收容腔,所述连接部展开形成柱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包括相连接于两所述连接部之间且相对设置的两围合板,所述围合板上设有至少一第一折痕;当所述箱体展开时,所述围合板沿所述第一折痕弯折展开,两所述围合板展开形成所述第一收容腔。
进一步地,所述围合板上设有两第一折痕,两所述第一折痕将所述围合板划分为尺寸相同的三子围合板;当所述箱体处于展开状态时,两所述围合板展开形成六棱柱结构;当所述箱体处于折叠状态时,两所述围合板的各子围合板一一对应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分别与两所述围合板的侧边连接的两连接板、以及分别连接于两所述连接板且相对设置的两固定板,两所述连接板相互贴合固定;所述固定板设置有将其划分为两子固定板的第二折痕,远离所述连接板的所述子固定板贴合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当所述箱体展开时,所述固定板沿所述第二折痕弯折展开,两所述固定板围合形成所述柱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瓶包装盒还包括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围合板的同一侧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中部设置有第三折痕;所述箱体展开时,所述支撑部沿所述第三折痕展开且位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底侧;所述箱体折叠时,所述支撑部沿所述第三折痕对折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瓶包装盒还包括折叠式连接于一所述围合板的顶侧的第一卡接板和折叠式连接于另一所述围合板的顶侧的第二卡接板,所述第一卡接板和所述第二卡接板位于相对侧,所述第一卡接板设置有自其边缘往中部延伸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二卡接板设置有自其边缘往中部延伸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卡接以实现所述瓶包装盒的盖合。
进一步地,所述瓶包装盒还包括减震部,所述减震部用于装配于展开后的所述箱体的容置腔底部和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瓶包装盒为瓦楞纸板材质,所述减震部包括瓦楞纸板层和珍珠棉层,所述珍珠棉层与所述瓦楞纸板层粘接,或,所述减震部包括瓦楞纸板层和蜂窝型纸板层,所述蜂窝型纸板层与所述瓦楞纸板层粘接。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具有至少两个容置腔,所述瓶包装盒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箱体内侧的分隔板,相邻的两所述容置腔由所述分隔板分隔。
进一步地,所述内盒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存在间隙,所述瓶包装盒还包括填充缓冲件,所述填充缓冲件装配于所述间隙。
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瓶包装盒与相关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本方案的箱体与内盒一体装配,一方面,箱体与内盒可以同步折叠,并且两者的壁面贴合,使得内盒与箱体处于扁平的状态,或者箱体与内盒可以同步展开,使得箱体具有容置腔、且内盒具有第一收容腔,因此既可以节省存储空间,且使用时有方便快捷;另一方面,内盒设置有主体部和连接部,连接部一边与主体部连接且另一边与容置腔的对角连接,在箱体和内盒处于展开的状态时,连接部形成柱状结构,因此当易碎物品存储在第一收容腔内时,连接部可以缓冲来自箱体侧面的因粗暴搬运造成的冲击以对所存储的易碎物品提供了有效保护,起到支撑、稳定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瓶包装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瓶包装盒由折叠到展开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瓶包装盒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瓶包装盒内盒由折叠到展开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瓶包装盒、减震部与易碎物品的包装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瓶包装盒减震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瓶包装盒具有两个容纳腔和具有六个容纳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瓶包装盒具有两个容纳腔和具有六个容纳腔时由折叠到展开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盒、支撑部、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由折叠到展开的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分开时内盒、第一卡接板、第二卡接板与易碎物品的包装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卡接时内盒、第一卡接板、第二卡接板与易碎物品的包装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1、箱体;11、容置腔;2、内盒;21、主体部;211、第一收容腔;212、围合板;2121、第一折痕;2122、子围合板;22、连接部;221、连接板;222、固定板;2221、第二折痕;2222、子固定板;3、支撑部;31、第三折痕;4、第一卡接板;41、第一缺口;5、第二卡接板;51、第二缺口;6、减震部;61、瓦楞纸板层;62、珍珠棉层;63、蜂窝型纸板层;7、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见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瓶包装盒,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容置腔11的箱体1以及设置于容置腔11内的内盒2,内盒2包括主体部21和分别连接于主体部21两端的两连接部22,两连接部22相对设置于容置腔11的对角处;当箱体1处于折叠状态时,主体部21、两连接部22分别与箱体1的侧壁贴合;当箱体1处于展开状态时,主体部21展开形成第一收容腔211,连接部22展开形成柱状结构。
具体的,本方案的箱体1和内盒2均采用环保且可回收的原料制成,例如箱体1和内盒2均可以采用具有良好爆破强度的瓦楞纸组成。
本方案的箱体1与内盒2可以一体装配,内盒2设置有主体部21和连接部22,连接部22一边与主体部21连接且另一边与箱体1的容置腔11的对角连接,因此,在箱体1和内盒2处于展开的状态时,内盒2具有第一收容腔211,当易碎物品存储在第一收容腔211内时,主体部21和连接部22可以缓冲来自箱体1侧面的因粗暴搬运造成的冲击,为所存储的易碎物品提供了有效保护,且连接部22形成柱状结构,连接部22可以起到加强结构强度的作用;其次,箱体1与内盒2折叠后两者的壁面贴合,使得内盒2与箱体1处于扁平的状态,节省存储空间;再者,箱体1与内盒2可以同步展开、同步折叠,使用时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1-4,主体部21包括相连接于两连接部22之间且相对设置的两围合板212,围合板212上设有至少一第一折痕2121;当箱体1展开时,围合板212沿第一折痕2121弯折展开,两围合板212展开形成第一收容腔211。
具体的,两连接部22与主体部21的排布方向均设置在容置腔11的对角线上,箱体1、主体部21和连接部22可以实现同步折叠或同步展开;在箱体1展开之后,两围合板212弯折展开后呈多边形的第一收容腔211,将易碎物品放置于第一收容腔211内,主体部21的多边形结构可在受到外界冲击时,可吸收来自侧面的因粗暴搬运造成的冲击,为易碎物品提供有效的保护。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1-4,围合板212上设有两第一折痕2121,两第一折痕2121将围合板212划分为尺寸相同的三子围合板2122;当箱体1处于展开状态时,两围合板212展开形成六棱柱结构;当箱体1处于折叠状态时,两围合板212的各子围合板2122一一对应贴合。
具体的,第一折痕的方向2121与围合板的侧边平行,且各第一折痕相互平行,第一折痕等间距地排布在围合板上;六子围合板2122均为矩形,矩形的长度和宽度均对应相等。在箱体1折叠时,两围合板212的各子围合板2122一一对应贴合,因此可以节省存储空间;本实施例在围合板212的特定位置上压折痕线,可以在围合板212上设置有两第一折痕2121,箱体1展开时,两围合板212沿着第一折痕2121弯折围合形成的具有第一收容腔211的主体部为六棱柱结构,起到支撑作用,可以有效保护存储进第一收容腔211的易碎物品免受外界冲击。
在其他实施例中,围合板212可以设置有一第一折痕2121、三第一折痕2121等等,对应的,子围合板2122的个数为两个、四个等等,子围合板围合形成的主体部分别为正方形结构、八棱柱结构等等。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1-4,连接部22包括分别与两围合板212的侧边连接的两连接板221、以及分别连接于两连接板221且相对设置的两固定板222,两连接板221相互贴合固定;固定板222设置有将其划分为两子固定板2222的第二折痕2221,远离连接板221的子固定板2222贴合于容置腔11的侧壁;当箱体1展开时,固定板222沿第二折痕2221弯折展开,两固定板222围合形成柱状结构。
具体的,主体部21和连接部22均为内盒2的一部分,内盒2采用环保可回收的原料,两围合板212、两连接板221和两固定板222可以在同一大环保板上,即两围合板212、两连接板221和两固定板222可以一体成型,其中一围合板212、一折边221和一固定板222呈纵向排布,组成大环保板的顶部,另一围合板212、另一折边221和另一固定板222也呈纵向排布,组成大环保板的底部,同时大环保板上还设置有折边(可以视为本实施例中的支撑部3),折边为大环保板的中部,折边一端连接于大环保板顶部的围合板212的一子围合板2122且另一端连接于大环保板底部的围合板212的对应子围合板2122,该大环保板由对应的模具结构制成。如此设置,只需要在同一张大环保板的特定位置设置第一折痕2121、第二折痕2221、围合板212和连接板221之间的折痕线、以及连接板221和固定板222之间的折痕线,不需要分别在两张小环保板上做压痕线处理,可以简化压痕线工艺。而两固定板222弯折形成多边形柱状结构,可以在箱体1和内盒2展开时,缓冲来自箱体1侧面的因粗暴搬运造成的冲击以对所存储的易碎物品提供了有效保护,起到支撑、稳定的作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主体部21和连接部22均为内盒2的一部分,内盒2采用环保可回收的原料,两围合板212、两连接板221和两固定板222可以对应为两环保板的各子部分;在装配过程中,在两环保板特定位置压折痕线,对称设置出两环保板各自的第一折痕2121、第二折痕2221、围合板212和连接板221之间的折痕线、以及连接板221和固定板222之间的折痕线,再分别在环保板的连接板221位置上,通过粘接或者缝线等方式,将两连接板221稳固连接在一起,进而实现两环保板的连接,最终形成一内盒2。在箱体1和内盒2展开时,两固定板222弯折形成多边形柱状结构,可以缓冲来自箱体1侧面的因粗暴搬运造成的冲击以对所存储的易碎物品提供了有效保护,起到支撑、稳定的作用。应当理解的是,是否一体成型属于制造工艺上的不同,但对于内盒2的其他结构以及整个瓶包装盒结构并无影响。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9和图10,瓶包装盒还包括两端分别连接于两围合板212的同一侧的支撑部3,支撑部3的中部设置有第三折痕31;箱体1展开时,支撑部3沿第三折痕31展开且位于第一收容腔211底侧;箱体1折叠时,支撑部3沿第三折痕31对折贴合。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3与内盒一体成型,如前所述,支撑部3一端连接于大环保板顶部的围合板212的一子围合板2122且另一端连接于大环保板底部的围合板212的对应子围合板2122,此时支撑部3具有前述的折边的连接作用。在箱体1展开时,支撑部3可以遮盖部分第一收容腔211,且支撑部3在平行于容置腔11对角线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三折痕31,因此可以支撑部3可以实现与箱体1同步展开和同步折叠;支撑部3可以为存储在第一收容腔211内的易碎物品提供支撑力,使易碎物品稳定存放于第一收容腔211内,设置有支撑部3的瓶包装盒可以用于存储咖啡杯等其他易碎物品。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两围合板212、两连接板221和两固定板222对应为两环保板的各子部分;则支撑部3可以通过胶水粘接或者缝线的方式连接于两围合板212的一子围合板2122的同一侧,起到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9和图10,瓶包装盒还包括折叠式连接于一围合板212的顶侧的第一卡接板4和折叠式连接于另一围合板212的顶侧的第二卡接板5,第一卡接板4设置有自其边缘往中部延伸的第一缺口41,第二卡接板5设置有自其边缘往中部延伸的第二缺口51,第一缺口41和第二缺口51卡接以实现瓶包装盒的盖合。
具体的,第一卡接板4自一围合板212顶侧朝上延伸,且在与一围合板212连接处设置有折痕;第二卡接板5自另一围合板212顶侧朝上延伸,且与另一围合板212在连接处也设置有折痕;第一卡接板4和第二卡接板5处于相对侧。当第一缺口41自其左侧边缘往其中部延伸时,则第二缺口51自其右侧边缘往其中部延伸;相反,当第一缺口41自其右侧边缘往其中部延伸时,则第二缺口51自其左侧边缘往其中部延伸。第一缺口41和第二缺口51均主要为矩形状,在第一缺口41的末端(即第一缺口41在第一卡接板4的中部位置处)和第二缺口51的末端(即第二缺口51在第二卡接板5的中部位置处)均设置有弧形结构,将第一缺口41和第二缺口51交叉连接,当两弧形结构重合时,证明卡接到位,第一卡接板4和第二卡接板5能实现稳定连接,从而可以通过第一卡接板4和第二卡接板5盖合住易碎物品,能起到防尘等作用。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1、图5和图6,瓶包装盒还包括减震部6,减震部6用于装配于展开后的箱体1的容置腔11底部和顶部。
具体的,减震部6可以包括瓦楞纸板层61和珍珠棉层62,瓦楞纸板层61为具有高爆破强度的瓦楞纸板,珍珠棉层62为EPE(Expandable Polyethylene,发泡聚乙烯)泡沫,EPE泡沫具有重量轻、有一定坚固性、柔软性和缓冲性好的特点,将珍珠棉层62与瓦楞纸板层61粘接而制成减震部6,装配于展开后的箱体1的容置腔11底部和顶部,适用于在运输过程中吸收垂直冲击,以保持易碎物品不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减震部6可以包括瓦楞纸板层61和蜂窝型纸板层63,蜂窝型纸板层63与瓦楞纸板层61粘接制成减震部6,装配于展开后的箱体1的容置腔11底部和顶部,同样可以达到在运输过程中吸收垂直冲击,以保持易碎物品不损坏的作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减震部可以采用其他具有吸收垂直冲击性质的减震材料与瓦楞纸板层61粘接以形成减震部6实现对易碎物品的保护。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1、图7和图8,箱体1具有至少两个容置腔11,瓶包装盒还包括连接于箱体1内侧的分隔板7,相邻的两容置腔11由分隔板7分隔。
具体的,箱体1可以与多个内盒2一体装配,分隔板7将箱体1分隔形成多个容置腔11,一个内盒2对应一个容置腔11,设置形式不受容置腔11个数的影响,箱体1与多个内盒2可以同步展开或同步折叠,同时实现多个易碎物品存放于同一箱体1内,满足实际需求。
进一步地,内盒与容置腔的内壁存在间隙,瓶包装盒还包括填充缓冲件,填充缓冲件装配于间隙。具体的,填充缓冲件可以为泡沫板、缓冲棉、纸团或者气柱贷等等。在瓶包装盒展开时,内盒与容置腔之间存在间隙,通过在间隙中设置填充缓冲件,可以进一步起到防护作用,在运输过程中吸收垂直冲击,以保持易碎物品不损坏。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为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瓶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容置腔的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的内盒,所述内盒包括主体部和分别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两端的两连接部,两所述连接部相对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对角处;
当所述箱体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主体部、两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箱体的侧壁贴合;当所述箱体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主体部展开形成第一收容腔,所述连接部展开形成柱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相连接于两所述连接部之间且相对设置的两围合板,所述围合板上设有至少一第一折痕;当所述箱体展开时,所述围合板沿所述第一折痕弯折展开,两所述围合板展开形成所述第一收容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瓶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合板上设有两第一折痕,两所述第一折痕将所述围合板划分为尺寸相同的三子围合板;
当所述箱体处于展开状态时,两所述围合板展开形成六棱柱结构;当所述箱体处于折叠状态时,两所述围合板的各子围合板一一对应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瓶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分别与两所述围合板的侧边连接的两连接板、以及分别连接于两所述连接板且相对设置的两固定板,两所述连接板相互贴合固定;所述固定板设置有将其划分为两子固定板的第二折痕,远离所述连接板的所述子固定板贴合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当所述箱体展开时,所述固定板沿所述第二折痕弯折展开,两所述固定板围合形成所述柱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瓶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包装盒还包括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围合板的同一侧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中部设置有第三折痕;
所述箱体展开时,所述支撑部沿所述第三折痕展开且位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底侧;所述箱体折叠时,所述支撑部沿所述第三折痕对折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瓶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包装盒还包括折叠式连接于一所述围合板的顶侧的第一卡接板和折叠式连接于另一所述围合板的顶侧的第二卡接板,所述第一卡接板和所述第二卡接板位于相对侧,所述第一卡接板设置有自其边缘往中部延伸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二卡接板设置有自其边缘往中部延伸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卡接以实现所述瓶包装盒的盖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瓶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包装盒还包括减震部,所述减震部用于装配于展开后的所述箱体的容置腔底部和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瓶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包装盒为瓦楞纸板材质,所述减震部包括瓦楞纸板层和珍珠棉层,所述珍珠棉层与所述瓦楞纸板层粘接;
或,所述减震部包括瓦楞纸板层和蜂窝型纸板层,所述蜂窝型纸板层与所述瓦楞纸板层粘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瓶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具有至少两个容置腔,所述瓶包装盒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箱体内侧的分隔板,相邻的两所述容置腔由所述分隔板分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存在间隙,所述瓶包装盒还包括填充缓冲件,所述填充缓冲件装配于所述间隙。
CN202321122119.7U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瓶包装盒 Active CN2201813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22119.7U CN220181328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瓶包装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22119.7U CN220181328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瓶包装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81328U true CN220181328U (zh) 2023-12-15

Family

ID=89101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22119.7U Active CN220181328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瓶包装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813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74473B2 (en) Shipping and display container for bottles
EP0705203B1 (en) Article packaging kit, system and method
US430665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ckaging fragile articles
US2012018121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Packaging
WO1999003741A1 (en) Double panel boxes
WO2023216944A1 (zh) 一种瓶包装结构及箱子
CN220181328U (zh) 一种瓶包装盒
US4391371A (en) Fiberboard shipping container having laminated spacing members
KR101378543B1 (ko) 자동화 공정이 가능한 포장 상자
CN211443255U (zh) 一种悬空包装装置
KR101447279B1 (ko) 삼단 포장 상자
JP4060933B2 (ja) 緩衝機能付き包装体
KR20220055701A (ko) 완충 포장 상자
JP4060928B2 (ja) 緩衝機能付き包装体
CN220054884U (zh) 内衬组件及包装箱
KR200442598Y1 (ko) 포장용 완충 구조물
TWI646027B (zh) 異質複合緩衝包裝箱及其使用之異質複合緩衝結構
CN220363608U (zh) 一种兼具固定缓冲功能的一体成型包装盒
JPH076115U (ja) 折り畳み包装箱
CN216509907U (zh) 缓冲装置、包装结构及空调室外机组件
CN216709952U (zh) 一种易碎品包装箱
WO2024047846A1 (ja) 包装箱および包装箱用シート
CN215044516U (zh) 可折叠的刀具包装盒
CN211033743U (zh) 一种包装箱
KR200210376Y1 (ko) 골판지를 이용한 칸막이 수납형 제품포장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