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79185U - 冲击工具 - Google Patents

冲击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79185U
CN220179185U CN202321021084.8U CN202321021084U CN220179185U CN 220179185 U CN220179185 U CN 220179185U CN 202321021084 U CN202321021084 U CN 202321021084U CN 220179185 U CN220179185 U CN 2201791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act
housing
assembly
motor
spi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2108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帅
柯洪涛
冯志伟
李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2108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791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791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791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冲击工具,该冲击工具中,马达容纳于主壳体中,马达包括用于输出动力的驱动轴,输出轴用于输出动力,输出轴前端形成或连接有用于保持套筒的保持部,握持部连接或形成于主壳体,冲击组件用于向输出轴提供冲击力,冲击组件包括被马达驱动的主轴、冲击块和与冲击块相配合并受冲击块打击的锤砧,传动组件用于将驱动轴输出的动力传递至冲击组件,传动组件设置在马达与冲击组件之间,从主壳体的后端到保持部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00mm,且冲击工具对工件的紧固扭矩大于或等于700英尺‑磅。上述设置在收纳时占用空间小,提高了收纳的便利性,且较小的尺寸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冲击工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击工具。
背景技术
冲击电动扳手、冲击螺丝批或者冲击钻,是具有旋转带冲击机构的旋转动力工具。冲击电动扳手通常用于旋拧螺栓以及螺母等,冲击螺丝批通常用于拧松或者拧紧螺钉等,冲击钻通常用于冲击打孔。其可以输出具有一定冲击频率的旋转运动,以使输出扭力大。其由于冲击机构的存在,所以旋转动力工具的长度一般较大。影响收纳的便利性和使用的便捷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击工具,以解决冲击工具的长度较大,影响收纳的便利性和使用的便捷性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冲击工具,该冲击工具包括:
主壳体;
马达,容纳于所述主壳体中,所述马达包括用于输出动力的驱动轴;
输出轴,用于输出动力;所述输出轴前端形成或连接有用于保持套筒的保持部;
握持部,连接或形成于所述主壳体;
冲击组件,用于向所述输出轴提供冲击力,所述冲击组件包括被所述马达驱动的主轴、冲击块和与所述冲击块相配合并受所述冲击块打击的锤砧;
传动组件,用于将所述驱动轴输出的动力传递至所述冲击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马达与所述冲击组件之间;
从所述主壳体的后端到所述保持部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00mm,且所述冲击工具对工件的紧固扭矩大于或等于700英尺-磅。
作为一种冲击工具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主壳体包括:机筒和尾部壳体,所述机筒至少部分容纳所述马达,所述尾部壳体连接在所述机筒后侧,所述尾部壳体保持用于支撑所述驱动轴后端的后轴承,所述尾部壳体的后侧面限定为所述主壳体的后端。
作为一种冲击工具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马达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驱动轴形成或连接于所述转子,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设置在所述定子铁芯上的线圈绕组,所述定子铁芯长度小于18mm。
作为一种冲击工具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冲击工具,还包括电池包,所述电池包为所述马达供电。
作为一种冲击工具的可选技术方案,限定不包含所述电池包所述冲击工具的重量为冲击工具的裸机重量,所述紧固扭矩与所述冲击工具的裸机重量的比值大于或等于每磅152英尺-磅。
作为一种冲击工具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冲击组件还包括弹性元件,为所述冲击块提供使其靠近所述锤砧的力,所述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轴的抵接面和所述冲击块。
作为一种冲击工具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冲击块在所述主轴上旋转的同时沿主轴轴线A相对所述主轴前后往复移动,所述冲击块包括向前运动至最远端的第一位置和向后运动的最远端的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冲击块卡止在所述锤砧上。
作为一种冲击工具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冲击块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冲击块靠近所述抵接面的一端与所述抵接面之间的距离L2小于或等于4mm。
作为一种冲击工具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冲击块靠近所述抵接面的一端与所述主轴限制所述锤砧的第二抵接面之间的距离L3小于或等于60mm。
作为一种冲击工具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冲击块在所述主轴上的轴向行程H1大于或等于14mm且小于或等于20mm。
作为一种冲击工具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元件的弹性系数K大于或等与81N/mm。
作为一种冲击工具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冲击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冲击块和所述主轴的滚球,所述主轴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滚球的主球槽,所述主轴的所述主球槽部分的直径大于或等于22mm。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冲击工具,包括:
主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后端面限定所述主壳体的后端;
马达,至少被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支撑,所述马达包括用于输出动力的驱动轴;
电池包,为所述马达供电;
输出轴,用于输出动力;
握持部,连接或形成于所述主壳体;
冲击组件,用于向所述输出轴提供冲击力,所述冲击组件包括被所述马达驱动的主轴、冲击块和与所述冲击块相配合并受所述冲击块打击的锤砧;
传动组件,用于将所述驱动轴输出的动力传递至所述冲击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马达与所述冲击组件之间;
从所述主壳体的后端到所述输出轴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10mm,所述冲击工具对工件的紧固扭矩大于或等于700英尺-磅。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冲击工具,包括:
主壳体;
马达,容纳于所述主壳体中,所述马达包括用于输出动力的驱动轴;
输出轴,用于输出动力;所述输出轴前端形成或连接有用于保持套筒的保持部;
握持部,连接或形成于所述主壳体;
冲击组件,用于向所述输出轴提供冲击力,所述冲击组件包括被所述马达驱动的主轴、冲击块和与所述冲击块相配合并受所述冲击块打击的锤砧;
传动组件,用于将所述驱动轴输出的动力传递至所述冲击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马达与所述冲击组件之间;
从所述主壳体的后端到所述保持部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10mm,且所述冲击工具对工件的紧固扭矩大于或等于700英尺-磅。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一种冲击工具,该冲击工具从主壳体后端到保持部的前端的长度小于或等于200mm,在收纳时占用空间小,提高了收纳的便利性,且较小的尺寸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旋转动力工具第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旋转动力工具第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旋转动力工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外壳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冲击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冲击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主球道的展开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冲击球道的展开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主球道、冲击球道和滚球的运动关系示意图,示出由图8中的主轴提供的冲击块的总轴向行程;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出轴和主轴的装配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旋转动力工具和被悬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挂持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照明元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外壳;101、驱动轴线;110、主壳体;111、机筒;1111、第一连接凸起;1112、第二连接凸起;112、头部壳体;1121、头部连接凸起;1122、安装灯槽;1123、过线槽;113、尾部壳体;1131、尾部连接凸起;120、把手壳体;121、把手左壳体;122、把手右壳体;123、握持部;124、电源结合部;130、锁紧螺栓;
200、电机;210、驱动轴;211、主动齿轮;220、定子;230、转子;240、前轴承;250、后轴承;260、主开关;270、传动组件;
300、冲击组件;310、主轴;311、主球槽;3111、第一球槽;3112、第二球槽;312、连接轴;3121、第一环形槽;3122、第二抵接面;313、第一容置腔;3131、橡胶柱;314、第二容置腔;315、抵接面;
320、冲击块;321、冲击球槽;3211、第三球槽;3212、第四球槽;322、安装通道;323、第一端齿;324、安装槽;325、套接环;326、防护环;330、锤砧;331、砧座;332、第二端齿;340、弹性元件;350、滚球;
400、输出轴;410、保持部;420、连通槽;430、第二环形槽;440、连接槽;450、转动防护套;451、第三环形槽;
500、挂持组件;510、安装座;511、第一装配部;5111、第二孔;5112、第三孔;5113、通孔;512、连接部;5121、连接孔;520、挂钩;521、第二装配部;5211、限位凹槽;5212、连接座;5213、第一孔;5214、限位柱;522、钩本体;5221、第一连杆;5222、第二连杆;5223、第三连杆;5224、弯折杆;5225、第一止挡部;5226、第二止挡部;530、连接销;
540、第一安装件;541、第一安装部;542、第一固定部;550、第二安装件;551、第二安装部;
600、照明元件;610、灯板;620、导线;
700、保护罩;710、透明灯罩;720、软胶灯罩;
810、环形卡扣;820、装饰盖;830、电池包;
900、被悬挂件;901、悬挂轴线;910、挂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为了清楚的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图1、图2和图3分别定义了如图所示的前后方向、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
如图1-图16所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旋转动力工具。在本实施例中,本旋转动力工具为冲击工具。根据其前端连接的工作附件不同,本实施例中,冲击工具为冲击扳手。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可替换实施例中,冲击工具可以为冲击钻、冲击螺丝批等。在其他可替换实施例中,旋转动力工具还可以为钻、螺丝批等。
在本实施例中,冲击扳手包括:供电电源、外壳100、马达、输出轴400、冲击组件300、传动组件270和挂持组件500。其中,供电电源用于为马达供电。在本实施例中,供电电源为直流电源,在本实施例中,供电电源为电池包830,电池包830配合相应的电源电路,为冲击扳手内的电器元件供电。电池包830可拆卸连接在握持部123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直流电源供电并不限于使用电池包830的场景,还可通过市电、交流电源或为市电和电池包830混合,配合相应的整流、滤波和调压电路,实现对各电路元件的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供电电源为电池包830,后续描述,将用电池包830代替供电电源,但其并不能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包830可为锂电池包、固态电池包或软包电池包。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830的标称电压大于或等于18V。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830的标称电压为24V或36V。限定不包含电池包830的冲击扳手的重量为冲击扳手的裸机重量。
马达至少部分容纳于外壳100中。马达包括绕驱动轴线101旋转的驱动轴210。在本实施例中,马达具体为内转子电机。后续描述,将用电机200代替马达,但其并不能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电机200包括定子220和转子230,驱动轴210形成或连接于转子230。定子220包括定子铁芯和设置在定子铁芯上的线圈绕组。驱动轴210两端伸出转子230,驱动轴210的前端通过前轴承240进行支撑,驱动轴210的后端通过后轴承250进行支撑。在本实施例中,定子铁芯长度即电机200叠长小于18mm。驱动轴210可选择的以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旋转,其中,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旋向相反。即是说,电机200可选择的进行正转和反转。
本实施例中,外壳100的主壳体110的内壁面围设形成容纳空间,电机200、传动组件270、输出轴400以及冲击组件300均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纳空间内。在本实施例中,主壳体110包括依次连接的尾部壳体113、机筒111和头部壳体112。即是说,主壳体110为筒式的多段式壳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尾部壳体113保持用于支撑驱动轴210后端的后轴承250,尾部壳体113的后侧面限定为外壳100的后端。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壳体110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后端面限定主壳体110的后端。电机200至少被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支撑。即是说,主壳体110为能够拼接在一起的左半壳和右半壳、或者前半壳和后半壳、或者上半壳和下半壳。
外壳100还包括握持部123,握持部123形成或连接于主壳体110。握持部123上形成或连接用于结合电池包830的电源结合部124。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00还包括把手壳体120,握持部123位于把手壳体120的中部。把手壳体120与主壳体110为分体式结构,通过紧固件连接。把手壳体120上形成或连接用于结合电池包830的电源结合部124,电源结合部124结合电池包830。
输出机构包括用于连接工作附件并驱动工作附件旋转的输出轴400。如图11所示,输出轴400前端形成或连接有用于保持套筒的保持部410。在其他可替换实施例中,输出轴400前端设有夹持部,可在实现不同功能时夹持相应的工作附件,例如螺丝批、钻头等。
输出轴400用于输出动力。输出轴400以输出轴线为轴转动。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轴线101与输出轴线重合。在其他替换实施例中,驱动轴线101与输出轴线相互平行但不重合设置。
传动组件270设置在电机200和冲击组件300之间,用于在驱动轴210和主轴310之间实现动力的传递。在本实施例中,传动组件270采用行星齿轮减速。因为行星齿轮减速的工作原理以及由这种传动组件270产生减速,对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而言已经被充分公开,所以这里为了说明书简洁的目的而省去详细的说明。
冲击组件300用于向输出轴400提供冲击力。冲击组件300包括主轴310、套设在主轴310外周的冲击块320、设置在冲击块320前端的锤砧330和弹性元件340。其中,锤砧330连接输出轴400。在本实施例中,锤砧330包括砧座331,输出轴400形成在砧座331的前端。可以理解的是,砧座331与输出轴400可以是一体成形或是分开形成的独立零件。冲击块320被主轴310驱动,锤砧330与冲击块320相配合并受其打击。
冲击块320的前端面径向对称凸设有一对第一端齿323。砧座331的后端面径向对称凸设有一对第二端齿332。
弹性元件340设置于冲击块320与主轴310的抵接面315之间,弹性元件340用于为冲击块320提供使其靠近锤砧330的力。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340为螺旋弹簧。
冲击组件300还包括滚球350。滚球350连接冲击块320和主轴310。在本实施例中,滚球350为钢球。其中,主轴310外表面形成有主球槽311。冲击块320上设置有与主球槽311配合容纳滚球350的冲击球槽321。主球槽311包括绕主轴轴线A呈螺旋凹设的第一球槽3111和第二球槽3112。冲击球槽321包括与第一球槽3111配合容纳滚球350的第三球槽3211和与第二球槽3112配合容纳滚球350的第四球槽3212。冲击块320以第一方向即电机200正转方向旋转时,滚球350在第一球槽3111和第三球槽3211内移动,冲击块320以第二方向即电机200反转方向旋转时,滚球350在第二球槽3112和第四球槽3212内移动。第一球槽3111和第二球槽3112之间的夹角α与第三球槽3211和第四球槽3212之间的夹角β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球槽3111和第二球槽3112之间的夹角α小于第三球槽3211和第四球槽3212之间的夹角β,且第一球槽3111和第二球槽3112之间的夹角α小于117°。主轴轴线A和驱动轴线101重合。在其他替换实施例中,驱动轴线101与主轴轴线A相互平行但不重合设置。
具体地,第一球槽3111和第二球槽3112之间的夹角α大于100°且小于117°。在其他实施例中,α还可以大于100°且小于115°。
第三球槽3211和第四球槽3212之间的夹角β大于118°且小于130°。在其他实施例中,β还可以大于118°且小于125°。
主球槽311和冲击球槽321均具有半圆形的槽底。滚球350横跨冲击球槽321与主球槽311。冲击球槽321与主球槽311共同形成球道。滚球350设置于冲击块320与主轴310之间并嵌入至球道,从而主轴310通过滚球350即可驱动冲击块320转动,冲击块320通过与锤砧330的配合驱动锤砧330转动,进一步地驱动输出轴400转动。
相关技术中,由于冲击块320套设在主轴310外侧。因此冲击球槽321所在平面的直径大于主轴310上的主球槽311所在平面的直径。而且当均以主轴轴线A为基准时,设置在主轴310上的主球槽311向内部凹设,相当于主球槽311向靠近主轴轴线A方向加工设置。设置在冲击块320上的冲击球槽321相当于向远离主轴轴线A方向加工设置。滚球350在主球槽311和冲击球槽321中的运动的距离是球槽所在部分直径、滚球350半径和球槽夹角的函数。相关技术中,当第一球槽3111和第二球槽3112之间的夹角α与第三球槽3211和第四球槽3212之间的夹角β相同时,主球槽311可用长度大于冲击球槽321的可用长度,即是说,主球槽311利用不充分。本申请中,第一球槽3111和第二球槽3112之间的夹角α与第三球槽3211和第四球槽3212之间的夹角β不同,第一球槽3111和第二球槽3112之间的夹角α小于第三球槽3211和第四球槽3212之间的夹角β。相当于使冲击球槽321的距离即长度增加。由于主球槽311的沿主轴轴线A的轴向距离对冲击块320的冲击运动行程影响较大,因此,能提高对主球槽311的利用率,更有利于提升冲击扳手的输出紧固扭矩。提高产品输出稳定性与可靠性。本申请在充分利用球道的同时将第一球槽3111和第二球槽3112之间的夹角α做出合理的角度限制,较小的夹角α进一步增加了主球槽311的沿主轴轴线A的轴向距离,进而增加了冲击块320的冲击运动行程。
如图10所示,其中,H1为冲击块的总轴向行程。冲击块的总轴向行程H1为滚球350在主球槽311移动的轴向距离与滚球350在冲击球槽321移动的轴向距离之和。在本实施例中,冲击块的总轴向行程H1小于或等于20mm且大于14mm。在一些实施例中,冲击块的总轴向行程H1小于或等于19mm且大于14mm。在一些实施例中,冲击块的总轴向行程H1小于或等于18mm且大于14mm。在一些实施例中,冲击块的总轴向行程H1小于或等于17mm且大于14mm。
在本实施例中,主轴310的主球槽311部分的直径大于或等于22mm。在一些实施例中,主轴310的主球槽311部分的直径大于或等于23mm。
增加主轴310的主球槽311部分的直径,进一步增加了主球槽311的沿主轴轴线A的轴向距离,进而增加了冲击块320的冲击运动行程。
以上技术方案均在不增加主轴310长度的前提下,通过提高主轴310的主球槽311的利用率,优化主球槽311夹角的角度以及冲击球槽321的夹角的角度,以提高了冲击块320的冲击运动行程,进而提升了冲击扳手的输出紧固扭矩。
本实施例中,第一球槽3111的螺旋角等于第二球槽3112的螺旋角。该设置使得在同样的转速下,主轴310以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转动过程,冲击频率相同。
在冲击扳手工作过程中,冲击块320在主轴310上旋转的同时沿主轴310的主轴轴线A相对主轴310前后往复移动。冲击块320包括向前运动至最远端的第一位置和向后运动的最远端的第二位置,冲击块320的运动到第一位置时卡止在锤砧330上。当冲击块320运动到第二位置时,冲击块320靠近抵接面315的一端与抵接面315之间的距离L2小于或等于4mm。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冲击块320运动到第二位置时,冲击块320靠近抵接面315的一端与抵接面315之间的距离L2小于或等于3mm。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冲击块320运动到第二位置时,冲击块320靠近抵接面315的一端与抵接面315之间的距离L2小于或等于2mm。
相关技术中,冲击块320运动到第二位置时,冲击块320靠近抵接面315的一端与抵接面315之间的距离余量较大。防止弹簧的弹性系数K不足或弹簧结构问题,导致弹簧被压缩至过短导致弹簧损坏。在本申请中,弹簧的弹性系数K大于或等与81N/mm,弹簧具有足够的能力来抵抗冲击块320的压缩。进而本申请冲击块320运动到第二位置时,冲击块320靠近抵接面315的一端与抵接面315之间的距离L2小于或等于4mm。根据相关的产品尺寸,可以缩短轴向长度6mm-7mm。在一些实施例中,弹簧的弹性系数K大于或等与85N/mm。在一些实施例中,弹簧的弹性系数K大于或等与90N/mm。
如图6和图11所示,主轴310靠近输出轴400的一端的设有连接轴312,连接轴312的外周设有第一环形槽3121,输出轴400设有连接槽440,连接轴312转动设于连接槽440中。以保证对输出轴400进行径向限位。连接轴312的直径小于主轴310的直径,主轴310的直径大于连接槽440的直径,防止输出轴400向后移动。主轴310设置有与锤砧330抵接的第二抵接面3122。其中,连接轴312与第二抵接面3122形成轴肩结构,第二抵接面3122的直径大于连接轴312的直径。第二抵接面3122基本与主轴轴线A垂直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抵接面3122至主轴310的抵接面315之间的距离L3小于或等于60mm。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抵接面3122至主轴310的抵接面315之间的距离L3小于或等于59mm、58mm、57mm、56mm或55mm。由于冲击块320运动到第二位置时,冲击块320靠近抵接面315的一端与抵接面315之间的距离L2减小,进而使得主轴310上冲击块320运动的部分的轴线长度减小。进而缩短整机的轴向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冲击块320沿主轴轴线A方向设有安装槽324,弹性元件340部分位于安装槽324中,且一端抵接安装槽324的槽底,另一端抵接主轴310的抵接面315。该设置使得冲击块320的长度和弹性元件340的长度可以部分重叠,降低了冲击扳手整机轴向长度。当冲击块320位于第二位置时,弹簧的压缩量最大。
其中,安装槽324呈环状,且绕设于冲击球槽321的外周,弹簧部分位于安装槽324内,且和安装槽324的槽底抵接。该设置使得弹簧和主轴310之间具有一定间隙,避免发生干涉。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槽324可以设置多个,多个安装槽324绕主轴轴线A均布设置,每个安装槽324中均设置一个弹簧。
本实施例中,主球槽311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主球槽311绕主轴轴线A均布于主轴310外周。上述设置使得主轴310和冲击块320之间通过两个滚球350传递动力,提高了动力传递的稳定性的同时,有助于提高冲击块320的冲击力度和输出轴400的扭矩。
如图7所示,冲击块320设有安装通道322,安装通道322套设于主轴310。安装槽324的开口朝向后侧的抵接面315,冲击块320在安装槽324处形成两个环形结构,可定义为套接环325和防护环326,套接环325的内侧壁用于和主轴310接触,套接环325的外侧壁为安装槽324的内侧壁,防护环326的内侧壁为安装槽324的外侧壁,其中,自安装槽324的槽底起,套接环325的长度大于防护环326的长度。上述设置使得冲击块320和主轴310之间的接触面积得以保证的前提下,可以减小冲击块320在靠近抵接面315一端的外径尺寸,从而为冲击扳手的布局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输出轴400设有和连接槽440相通的连通槽420,输出轴400的外周设有第二环形槽430,输出轴400外套设有转动防护套450,输出轴400设有排气孔,排气孔的一端和连通槽420连通,另一端和第二环形槽430连通。转动防护套450内侧壁设有第三环形槽451,第三环形槽451和第二环形槽430相对设置,并形成容油环形腔。
对于冲击扳手,输出轴400常规设计带有排气孔,但是对于大扭力扳手,排气孔会是薄弱点,可能会导致输出轴400断裂。如果取消排气孔,输出轴400在添加润滑油之后,主轴310与输出轴400装配会出现一定的气阻,导致不易装配。为解决该问题,本申请在主轴310上设置轴向贯通的第一容置腔313,第一容置腔313中安装有橡胶柱3131。在装配主轴310和输出轴400的过程中,橡胶柱3131可以提供一定的轴向移动行程供给气体流动,避免或减小装配时的气阻。装配完成后,橡胶柱3131阻止输出轴400后端与齿轮箱内的油脂通过该第一容置腔313和排气孔通路流通。通过上述设置,避免设置排气孔,从而避免了排气孔带来的输出轴400薄弱的问题。
主轴310的后部设有第二容置腔314,第二容置腔314用于避让驱动轴210前端设置的主动齿轮211,以减小整体长度。
本实施例中,冲击工具对工件的紧固扭矩大于或等于700英尺-磅。需要解释的是“紧固扭矩”为在紧固工件的方向上施加到紧固件上的扭矩。即,冲击块320可以通过输出轴400对工件输出扭矩T大于或等于700英尺-磅的连续的旋转冲击。从主壳体110的后端即尾部壳体113的后端到保持部410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10mm。在一些实施例中,从主壳体110的后端到保持部410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05mm。在一些实施例中,从主壳体110的后端到保持部410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0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冲击工具对工件的紧固扭矩大于或等于750英尺-磅,从主壳体110的后端即尾部壳体113的后端到保持部410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10mm。在一些实施例中,从主壳体110的后端到保持部410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05mm。在一些实施例中,从主壳体110的后端到保持部410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0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冲击工具对工件的紧固扭矩大于或等于800英尺-磅,从主壳体110的后端即尾部壳体113的后端到保持部410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10mm。在一些实施例中,从主壳体110的后端到保持部410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05mm。在一些实施例中,从主壳体110的后端到保持部410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0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冲击工具对工件的紧固扭矩大于或等于850英尺-磅,从主壳体110的后端即尾部壳体113的后端到保持部410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10mm。在一些实施例中,从主壳体110的后端到保持部410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05mm。在一些实施例中,从主壳体110的后端到保持部410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0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冲击工具对工件的紧固扭矩大于或等于900英尺-磅,从主壳体110的后端即尾部壳体113的后端到保持部410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10mm。在一些实施例中,从主壳体110的后端到保持部410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05mm。在一些实施例中,从主壳体110的后端到保持部410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00mm。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主壳体110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拼接结构,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后端面限定主壳体110的后端时,当冲击工具对工件的紧固扭矩大于或等于700英尺-磅,从主壳体110的后端到输出轴400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10mm。在一些实施例中,从主壳体110的后端到输出轴400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05mm。在一些实施例中,从主壳体110的后端到输出轴400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0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主壳体110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拼接结构,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后端面限定主壳体110的后端时,当冲击工具对工件的紧固扭矩大于或等于750英尺-磅,从主壳体110的后端到输出轴400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10mm。在一些实施例中,从主壳体110的后端到输出轴400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05mm。在一些实施例中,从主壳体110的后端到输出轴400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0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主壳体110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拼接结构,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后端面限定主壳体110的后端时,当冲击工具对工件的紧固扭矩大于或等于800英尺-磅,从主壳体110的后端到输出轴400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10mm。在一些实施例中,从主壳体110的后端到输出轴400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05mm。在一些实施例中,从主壳体110的后端到输出轴400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0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主壳体110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拼接结构,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后端面限定主壳体110的后端时,当冲击工具对工件的紧固扭矩大于或等于850英尺-磅,从主壳体110的后端到输出轴400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10mm。在一些实施例中,从主壳体110的后端到输出轴400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05mm。在一些实施例中,从主壳体110的后端到输出轴400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0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主壳体110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拼接结构,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后端面限定主壳体110的后端时,当冲击工具对工件的紧固扭矩大于或等于900英尺-磅,从主壳体110的后端到输出轴400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10mm。在一些实施例中,从主壳体110的后端到输出轴400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05mm。在一些实施例中,从主壳体110的后端到输出轴400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00mm。在本实施例中,紧固扭矩与冲击工具的裸机重量的比值大于或等于每磅152英尺-磅。即是说,冲击工具的裸机重量为10磅时,紧固扭矩大于或等于1520英尺-磅。在一些实施例中,紧固扭矩与冲击工具的裸机重量的比值大于或等于每磅155英尺-磅。在一些实施例中,紧固扭矩与冲击工具的裸机重量的比值大于或等于每磅160英尺-磅。在一些实施例中,紧固扭矩与冲击工具的裸机重量的比值大于或等于每磅170英尺-磅。
如图1-2和图12-15所示,挂持组件500用于以第一状态悬挂冲击扳手。挂持组件500包括用于供被悬挂件900进入以使挂持组件500悬挂至被悬挂件900上的开口。在本实施例中,开口朝向电源结合部124。当冲击扳手处于第一状态时,驱动轴线101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γ小于或等于45°。在本实施例中,悬挂轴线901的延伸方向基本水平,夹角γ可以理解为驱动轴线101的延伸方向与悬挂轴线901的延伸方向的夹角。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轴线101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基本平行。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轴线101的延伸方向基本平行于悬挂轴线901。输出轴400位于电源结合部124的上侧。即,冲击扳手位于第一状态下,输出轴400处于基本位于上方的位置。需要解释的是在产品中,由于公差或制造误差、测量相关的误差程度会导致驱动轴线101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或悬挂轴线901的延伸方向并不会完全平行,所以此处平行或基本平行应被视为公开了由两个端点的绝对值限定的范围。平行或基本平行设置可指代驱动轴线101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或悬挂轴线901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0°加或减一定百分比(例如1%,5%,10%或更多)。
在相关技术中,使用开口朝上的U型钩挂持冲击扳手,会使冲击扳手倒立悬挂,即输出轴400朝下。用户需要再次使用时,用户需要翻转冲击扳手,即需要将冲击扳手先向上移动将其从被悬挂件900的挂杆910上卸下后,再180°旋转工具,才能使输出轴400朝上。这样的操作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在针对重量较重的冲击工具而言,对用户操作要求高,在翻转过程中存在工具掉落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当冲击扳手以第一状态悬挂的状态下,无论是悬挂还是拿取再次使用冲击扳手时,无需翻转旋转电动工具,只需要将其向下移动放置在挂杆910或向上移动从挂杆910上拆卸,冲击扳手始终保持在或基本保持在工作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再次使用冲击扳手时,翻转冲击扳手,以使得输出轴400由朝下变为水平,腕部动作减少,也有利于腕部健康。需要解释的是,冲击扳手的第一状态的“悬挂”不同于处于高空工作时的安全绳挂持。此处的“悬挂”状态是在一组操作结束,用户需要休息或使用其他工具时,需要将冲击扳手稳定的挂持在被悬挂件900上。被悬挂件900一般不会设置供挂持组件500进入的开口,需要挂持组件500自身设置开口供被悬挂件900进入。挂持后,挂持组件500能够承担冲击扳手的重量和稳定重心位置,以保证冲击扳手不会晃动和掉落。悬挂轴线901一般指:挂持组件500所在位置的被悬挂件900的轴向轴线,即被悬挂件900超出挂持组件500两端的方向。被悬挂件900的轴向轴线基本与挂持组件500的开口垂直。在本实施例中,被悬挂件900为杆状物。在本实施例中,被悬挂件900为带状物。
当然,可以理解的,当旋转动力工具为电动螺丝批或电钻时,旋转动力工具不需要提供冲击力时,传动组件270与输出轴400之间可以不设置冲击组件300,其并不影响挂持组件500的相关结构内容。
本实施例中,挂持组件500包括安装座510和挂钩520,安装座510安装于外壳100,挂钩520可拆卸连接于安装座510。上述设置使得挂钩520的维护和更换更加便捷。挂钩520上设置有朝向下的开口。
为使得冲击扳手在第一状态时,冲击扳手能保持平衡。本实施例中,外壳100的主壳体110包括依次连接的尾部壳体113、机筒111和头部壳体112,安装座510的安装位置包括机筒111、机筒111与头部壳体112的结合处、头部壳体112、机筒111与尾部壳体113的结合处或尾部壳体113。具体地位置可以根据整个冲击扳手的内部结构和重心位置设置,只要保证在第一状态悬挂的冲击扳手能保持平衡即可。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能习惯使用左手握持冲击扳手,也可能习惯使用右手握持冲击扳手,也可能由于受伤等其他因素,导致只能只用左手或者右手使用冲击扳手,为适应上述各种情况,本实施例中,安装座510设有两个,两个安装座510分别设于机筒111的两侧或机筒111与头部壳体112的结合处的两侧或头部壳体112的两侧、机筒111与尾部壳体113的结合处的两侧或尾部壳体113的两侧。本实施例的两侧指的是左右两侧。即,机筒111的左侧设有一个安装座510,机筒111的右侧设有一个安装座510。或者,机筒111与头部壳体112的结合处的左侧设有一个安装座510,机筒111与头部壳体112的结合处的右侧设有一个安装座510。或者,头部壳体112的左侧设有一个安装座510,头部壳体112的右侧设有一个安装座510。或者,尾部壳体113的左侧设有一个安装座510,尾部壳体113的右侧设有一个安装座510。或者,机筒111与尾部壳体113的结合处的左侧设有一个安装座510,机筒111与尾部壳体113的结合处的右侧设有一个安装座510。
由于传统的冲击扳手的挂钩520设置在电源结合部124处,且尺寸较大,占据较大空间。因此,需要设计一个可自由收纳的挂钩520,既能悬挂冲击扳手,又能实现在不使用挂钩520时可收纳并占据较小的空间。
本实施例中,安装座510设置在外壳100的主壳体110上,不影响电源结合部124的使用。所以在裸机的状态下,冲击扳手可站立。
如图13-图15所示,安装座510包括第一装配部511,挂钩520包括第二装配部521和钩本体522,第二装配部521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装配部511,钩本体522包括收纳状态和挂持状态。钩本体522位于收纳状态时,可以靠近外壳100或者直接和外壳100贴合。钩本体522处于挂持状态时,能钩挂于被悬挂件900的挂杆910等物体上。即是说,钩本体522位于收纳状态时,钩本体522所在平面平行于驱动轴线101。钩本体522处于挂持状态时,钩本体522所在平面垂直于驱动轴线101。即钩本体522在收纳状态和挂持状态之间需要旋转大致90°。本实施例中,钩本体522可以为平板状结构,钩本体522包括具有开口的平板件。在一些本实施例中,钩本体522由杆状件在同一平面内弯折出开口而成。
关于挂钩520的结构,具体地,第二装配部521设有转动孔,钩本体522包括第一连杆5221、第二连杆5222和第三连杆5223,其中,第一连杆5221的一端和第二连杆5222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杆5222的另一端和第三连杆5223的一端连接,钩本体522整体呈倒U形,其中,第一连杆5221转动连接于转动孔中。钩本体522位于收纳状态时,第二连杆5222平行于驱动轴线101。钩本体522处于挂持状态时,第二连杆5222垂直于驱动轴线101。第一连杆5221设有第一止挡部5225和第二止挡部5226,且第一止挡部5225位于转动孔的一端,第二止挡部5226位于转动孔的另一端。本实施例中,第一止挡部5225位于转动孔的下端,第二止挡部5226位于转动孔的上端。上述设置防止第一连杆5221从转动孔中抽离。其中,第一连杆5221和第二连杆5222之间设有弯折杆5224,钩本体522位于收纳状态下,弯折杆5224弯向壳体,以使得第二连杆5222和外壳100贴合。第三连杆5223为包括相连接的弧形杆和竖直杆,第二连杆5222的另一端和弧形杆连接。钩本体522位于收纳状态下,弧形杆和外壳100贴合,弧形杆的弧度外壳100的直径相匹配,竖直杆竖直朝下,且竖直杆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连杆5221的延伸方向。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5221沿上下方向延伸。弧形杆的设置有助于节省收纳状态下的钩本体522占用的占用空间,竖直杆的设置有助于提高钩挂效率。钩本体522位于收纳状态下,弧形杆和位于第一连杆5221的后侧。
进一步地,为使钩本体522能保持在收纳状态和挂持状态。本实施例中,在第二装配部521和钩本体522之间设置位置固定结构。
关于位置固定结构的具体实现方式,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方式中,第一止挡部5225包括止挡销,止挡销的直径可收缩,转动孔的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且第二装配部521于转动孔和止挡销接触的一端设有至少两个相交叉的限位凹槽5211,第一连杆5221设有连杆孔,连杆孔的轴线延伸方向垂直于上下方向,止挡销设于连杆孔中,钩本体522在收纳状态时,止挡销位于其中一个限位凹槽5211中,钩本体522在挂持状态时,止挡销位于另外一个限位凹槽5211中。关于止挡销的直径收缩结构,本实施例中,具体地,止挡销由弹性片卷绕而成,整体呈柱状。其中,止挡销的横截面呈C形。横截面为C形的止挡销便于实现直径的收缩。工作时,第一连杆5221相对第二装配部521转动,转动过程,止挡销和限位凹槽5211的侧壁发生挤压,从而使得止挡销的直径变小,进而使得止挡销和第二止挡部5226之间的距离增加,止挡销可以越过当前的限位凹槽5211,并进入另一个限位凹槽5211。本实施例中,两个限位凹槽5211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凹槽5211的数量还可以设置多个,以实现钩本体522相对第二装配部521旋转多个角度下均能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止挡销可以由圆柱销外周包裹弹性橡胶筒而成。弹性橡胶筒在挤压时可以发生形变,使得整个止挡销的直径变小。
关于位置固定结构的具体实现方式,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方式中,第一止挡部5225包括止挡销,止挡销和第二止挡部5226之间的距离可以变换。具体地,转动孔沿上下方向延伸,且第二装配部521于转动孔和止挡销接触的一端设有至少两个相交叉的限位凹槽5211,第一连杆5221设有连杆孔,连杆孔的轴线延伸方向垂直于上下方向,连杆孔为长条孔,且连杆孔的长度方向为上下方向,止挡销设于连杆孔中,且能沿上下方向滑动,弹性件设于第二装配部521和止挡销之间,用于使得止挡销靠近第二止挡部5226,钩本体522在收纳状态时,止挡销位于其中一个限位凹槽5211中,钩本体522在挂持状态时,止挡销位于另外一个限位凹槽5211中。工作时,第一连杆5221相对第二装配部521转动,转动过程,止挡销和限位凹槽5211发生挤压并产生相对位移,进而使得止挡销和第二止挡部5226之间的距离增加,止挡销可以越过当前的限位凹槽5211,此时使得弹性件产生形变并蓄能,当止挡销进入另一个限位凹槽5211中时,在弹性件作用下,止挡销和另一个限位凹槽5211的槽底抵接。
其中,限位凹槽5211的开口远离第二止挡部5226。第二止挡部5226为设置于第一连杆5221上的限位凸起。其中,限位凸起通过挤压第一连杆5221的外周壁凸出而成。
本实施例中,握持部123位于外壳100的下侧,挂钩520高于握持部123。换言之,挂钩520不会延伸到握持部123。以避免影响用户握持。其中,外壳100的下侧设有握持壳,握持部123位于握持壳的中间部位。握持部123的延伸方向与驱动轴线101的延伸方向相交,结合部设置在握持部123的一端。
为扩展第一装配部511的适配性,本实施例中,安装座510通过第一装配部511选择性安装设置有第二装配部521的设备附件。设备附件包括皮带夹、绳索或批头夹。其中,皮带夹可以穿在用户的皮带上,从而使得冲击扳手可以挂在用户的皮带上。绳索的另一端可以系在用户身上或者其他设备上,防止冲击扳手掉落。批头夹可以容置多个不同型号的批头,从而可以方便用户更换批头。设备附件和挂钩520均可以称之为本体部。
本实施例中,安装座510包括连接部512,连接部512和第一装配部511连接且一体成型,连接部512通过紧固件连接于外壳100。具体地,连接部512设有连接孔5121,紧固件穿过连接孔5121后通过螺纹连接于外壳100上。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包括锁紧螺栓130。
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同时连接机筒111、头部壳体112与安装座510。具体地,机筒111的外周凸设有第一连接凸起1111,第一连接凸起1111设有第一螺孔,头部壳体112的外周凸设有头部连接凸起1121,头部连接凸起1121设有头部安装孔。紧固件同时连接机筒111、头部壳体112与安装座510的实施例中,具有多个实施方式,于第一种连接方式中,锁紧螺栓130穿过连接孔5121和头部安装孔后螺纹连接于第一螺孔中。于第二种连接方式中,连接部512位于第一连接凸起1111和头部连接凸起1211之间,锁紧螺栓130依次穿过头部安装孔和连接孔5121后螺纹连接于第一螺孔中。于第三种连接方式中,连接部512设有两个,其中一个连接部512位于第一连接凸起1111和头部连接凸起1211之间,另一个连接部512位于头部连接凸起1211远离第一连接凸起1111的一端,锁紧螺栓130依次穿过其中一个连接部512的连接孔5121、头部安装孔和另一个连接部512的连接孔5121后螺纹连接于第一螺孔中。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512设于第一装配部511的两端,第一装配部511用于和第二装配部521连接,连接部512通过紧固件螺纹连接于外壳100。具体地,第一装配部511的一端设有两个连接部512,另一端设有两个连接部512,机筒111的外周凸设有至少三个第一连接凸起1111,第一连接凸起1111设有第一螺孔,头部壳体112的外周凸设有至少三个头部连接凸起1211,头部连接凸起1211设有头部安装孔,头部连接凸起1211和第一连接凸起1111一一对应设置,第一装配部511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连接凸起1111之间,也即位于两个相邻的头部连接凸起1211之间,连接部512和外壳100的连接关系,参照上述第三种连接方式内容。
本实施例中,第一装配部511和第二装配部521的连接座5212铰接。具体地,连接座5212具有第一孔5213,第一装配部511具有避让槽,避让槽的两侧侧壁中,一个设有第二孔5111,另一个设有第三孔5112,连接座5212位于避让槽中,且连接销530穿设于第二孔5111、第一孔5213和第三孔5112中。进一步地,第三孔5112为螺纹孔,连接销530的一端具有螺柱,螺柱螺纹连接于螺纹孔中。更进一步地,螺柱的外径小于连接销530的外径。其中,连接销530的另一端设有内六角槽,用于匹配内六角螺钉。其中,连接座5212的一端设有限位柱5214,限位柱5214部分和第一装配部511贴合,以防止连接座5212绕连接销530的轴线发生相对转动。本实施例中,限位柱5214位于第一孔5213的一侧,避让槽的槽底设有通孔5113,限位柱5214能穿过通孔5113并夹设于第一装配部511和外壳100之间的缝隙中。限位柱5214位于第一孔5213的上侧。
其中,安装座510由片状钢板裁切并弯折而成,首先将片状钢材裁切为H形,然后中间连接处设置通孔5113,然后将两个长边弯折90°,第二孔5111位于一个长边上,第三孔5112位于另一个长边上。其中,两个长边分别为避让槽的两个侧壁。连接部512位于长边的末端。
如图1-图3所示,冲击扳手还包括主开关260。主开关260用于控制电机200的运行,包括电机200的启动、停止和转动速度。
第一安装部541用于连接挂绳。第一安装部541设置在主壳体110和握持部123结合的位置,且第一安装部541靠近主壳体110的后端。在此位置的第一安装部541上连接挂绳,使得在使用旋转动力工具时,挂绳向上连接安全杆,挂绳位于握持部123上方和主开关260的后方,不会对主开关260进行遮挡,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在具有把手壳体120的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541设置在主壳体110和把手壳体120结合的位置。
为提高冲击扳手在被安全绳连接的状态下,被再次握持时的便利性,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541相对于主开关260的更靠近驱动轴210。即是说,在冲击扳手站立状态时,第一安装部541位于主开关260上侧。第一安装部541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整个冲击扳手的质量分布进行合理调整。操作者握持冲击扳手时,第一安装部541位于靠近虎口位置,然后拇指和其他手指握住握持部123时,食指正好可以触动主开关260。挂绳位于操作者的手部上方,提高了准确握持的效率,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该挂绳连接到例如在工作现场的用户的安全杆上,使得如果用户掉落冲击扳手,挂绳、第一安装件540和外壳100将协作以防止冲击扳手撞击地面。
本实施例中,握持部123至少部分位于机筒111的下方。头部壳体112位于整个主壳体110的前端,且头部壳体112的后端部分延伸入机筒111的前端部分。借助上述设置可以有效提高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且有助于提高密封性能。
在不设置挂持组件500的实施例中,机筒111与头部壳体112之间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的方式使得机筒111与头部壳体112连接牢固,且安装便利。本实施例中,机筒111的周向设有第一连接凸起1111,第一连接凸起1111设有第一螺孔,头部壳体112设有头部连接凸起1121,头部连接凸起1121设有头部安装孔,螺纹紧固件包括锁紧螺栓130,锁紧螺栓130穿过头部安装孔并和第一螺孔螺纹配合。其中,第一螺孔和头部安装孔各设有四个。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螺孔和头部安装孔各设有三个或者五个。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凸和头部连接凸起1121还可以起到加强筋的作用,提高主壳体110的强度。
为提高主壳体110的密封性,本实施例中,机筒111与头部壳体112之间设有密封件。具体地,头部壳体112设有环形槽,密封件包括密封圈,密封圈设于环形槽内。密封圈夹设于头部壳体112和机筒111之间。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机筒111与头部壳体112之间涂抹防松胶。防松胶的设置使得机筒111与头部壳体112之间连接更加牢固,且密封性能更好。
本实施例中,尾部壳体113位于主壳体110的后端,且通过螺纹紧固件接于机筒111。具体地,机筒111的周向设有第二连接凸起1112,第二连接凸起1112设有第二螺孔,尾部壳体113设有尾部连接凸起1131,尾部连接凸起1131设有尾部安装孔,螺纹紧固件包括锁紧螺栓130,锁紧螺栓130穿过尾部安装孔并和第二螺孔螺纹配合。其中,第二螺孔和尾部安装孔各设有四个。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螺孔和尾部安装孔各设有三个或者五个。
本实施例的第一个实施方式中,电机200部分位于机筒111。本实施例的第二个实施方式中,输出轴400部分设于头部壳体112中。本实施例的第三个实施方式中,电机200部分位于机筒111,且输出轴400部分设于头部壳体112中。传动组件270位于机筒111中。
本实施例中,冲击扳手包括第一安装件540,第一安装件540包括第一固定部542和第一挂绳孔,第一安装部541包括第一挂绳孔,挂绳穿过第一挂绳孔并打结后可以和第一安装件540固定连接,第一安装件540通过第一固定部542和把手壳体120连接。具体地,第一固定部542包括固定孔,螺钉穿过固定孔后通过螺纹固定件连接到外壳100上。本实施例中,螺纹固定件为设于外壳100的螺孔或者具有设于外壳100的具有螺孔的固定件。
第一挂绳孔的延伸方向为左右方向,从而使得冲击扳手放置的方向得到固定。
把手壳体120位于机筒111的下方,本实施例中,把手壳体120包括把手左壳体121和把手右壳体122,把手左壳体121和把手右壳体122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件540夹设于把手左壳体121和把手右壳体122之间,螺钉依次穿过左壳体和第一挂绳孔后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于右壳体的螺纹孔中。
为避免第一安装件540在使用过程中对操作者产生干扰,尾部壳体113设于主壳体110的后端,沿驱动轴线101方向,第一安装件540的后端不超过尾部壳体113的后端。
具体地,沿垂直于驱动轴线101方向,第一安装件540与机筒111部分交叠。
冲击扳手还包括第二安装部551,第二安装部551位于电源结合部124的后侧,用户可以选择性将挂绳安装在第一安装部541或第二安装部551。
其中,冲击扳手包括第二安装件550,第二安装件550包括第二安装部551。第二安装部551为杆状结构。第二安装部551与外壳100之间保留间隙。安全绳穿过此间隙,系挂在第二安装部551上。冲击扳手还包括照明元件600和保护罩700,照明元件600设于头部壳体112,照明元件600用于产生照射用光线,保护罩700至少覆盖照明元件600的前方,保护罩700位于照明元件600前方的部分位置为透光材质,保护罩700可拆卸连接于头部壳体112。照明元件600包括环形的灯板610,环形的灯板610包括基板和灯珠。其中,基板与灯珠一体成型。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板与灯珠可以是分体的。头部壳体112设有安装灯槽1122,照明元件600位于安装灯槽1122内。保护罩700可拆卸连接于头部壳体112。保护罩700包括透明灯罩710和软胶灯罩720,软胶灯罩720设有避让孔,透明灯罩710穿设于避让孔中,软胶灯罩720可以为不透明材质。分体设置的透明灯罩710和软胶灯罩720可以对照明元件600不发出光线的部分进行遮挡,以提高美观性。避让孔的前端设有限位台阶,透明灯罩710设有止挡部,止挡部位于限位台阶的后侧,且和限位台阶抵接。限位台阶能限制透明灯罩710向前产生位移,提高了透明灯罩710的稳定性。
关于保护罩700和头部壳体112的固定,本实施例中,止挡件设于头部壳体112,软胶灯罩720的前端和止挡件抵接。本实施例中,软胶灯罩720的后端和安装灯槽1122的开口端部抵接。透明灯罩710的后端也和安装灯槽1122的开口端部抵接。头部壳体112设有环形卡槽,环形卡扣810卡接于环形卡槽中,用于在轴向上止挡软胶灯罩720向前移动。其中,环形卡扣810为弹性钢丝挡圈结构。
头部壳体112的下侧设有过线槽1123,过线槽1123的一端和安装灯槽1122连通,照明元件600的导线620经过过线槽1123进入把手壳体120内。冲击扳手还包括装饰盖820,装饰盖820盖设于过线槽1123开口处。装饰盖820插接于过线槽1123的开口处。在其他实施例中,装饰盖820与头部壳体112之间还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本实施例中,螺纹紧固件可以为螺钉。在驱动轴线101方向上,装饰盖820前端面和软胶灯罩720的后端面抵接。软胶灯罩720可以对装饰盖820进行限位,提高了安装的便利性。
显然,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申请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壳体(110);
马达,容纳于所述主壳体(110)中,所述马达包括用于输出动力的驱动轴(210);
输出轴(400),用于输出动力;所述输出轴(400)前端形成或连接有用于保持套筒的保持部(410);
握持部(123),连接或形成于所述主壳体(110);
冲击组件(300),用于向所述输出轴(400)提供冲击力,所述冲击组件(300)包括被所述马达驱动的主轴(310)、冲击块(320)和与所述冲击块(320)相配合并受所述冲击块(320)打击的锤砧(330);
传动组件(270),用于将所述驱动轴(210)输出的动力传递至所述冲击组件(300),所述传动组件(270)设置在所述马达与所述冲击组件(300)之间;
从所述主壳体(110)的后端到所述保持部(410)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00mm,且所述冲击工具对工件的紧固扭矩大于或等于700英尺-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10)包括:机筒(111)和尾部壳体(113),所述机筒(111)至少部分容纳所述马达,所述尾部壳体(113)连接在所述机筒(111)后侧,所述尾部壳体(113)保持用于支撑所述驱动轴(210)后端的后轴承(250),所述尾部壳体(113)的后侧面限定为所述主壳体(110)的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包括定子(220)和转子(230),所述驱动轴(210)形成或连接于所述转子(230),所述定子(220)包括定子铁芯和设置在所述定子铁芯上的线圈绕组,所述定子铁芯长度小于1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工具,还包括电池包(830),所述电池包(830)为所述马达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限定不包含所述电池包(830)所述冲击工具的重量为冲击工具的裸机重量,所述紧固扭矩与所述冲击工具的裸机重量的比值大于或等于每磅152英尺-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组件(300)还包括弹性元件(340),为所述冲击块(320)提供使其靠近所述锤砧(330)的力,所述弹性元件(34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轴(310)的抵接面(315)和所述冲击块(3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块(320)在所述主轴(310)上旋转的同时沿主轴轴线A相对所述主轴(310)前后往复移动,所述冲击块(320)包括向前运动至最远端的第一位置和向后运动的最远端的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冲击块(320)卡止在所述锤砧(330)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块(32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冲击块(320)靠近所述抵接面(315)的一端与所述抵接面(315)之间的距离L2小于或等于4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块(320)靠近所述抵接面(315)的一端与所述主轴(310)限制所述锤砧(330)的第二抵接面(3122)之间的距离L3小于或等于60m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块(320)在所述主轴(310)上的轴向行程H1大于或等于14mm且小于或等于20mm。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340)的弹性系数K大于或等与81N/mm。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组件(300)还包括连接所述冲击块(320)和所述主轴(310)的滚球(350),所述主轴(310)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滚球(350)的主球槽(311),所述主轴(310)的所述主球槽(311)部分的直径大于或等于22mm。
13.一种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壳体(110),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后端面限定所述主壳体(110)的后端;
马达,至少被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支撑,所述马达包括用于输出动力的驱动轴(210);
电池包(830),为所述马达供电;
输出轴(400),用于输出动力;
握持部(123),连接或形成于所述主壳体(110);
冲击组件(300),用于向所述输出轴(400)提供冲击力,所述冲击组件(300)包括被所述马达驱动的主轴(310)、冲击块(320)和与所述冲击块(320)相配合并受所述冲击块(320)打击的锤砧(330);
传动组件(270),用于将所述驱动轴(210)输出的动力传递至所述冲击组件(300),所述传动组件(270)设置在所述马达与所述冲击组件(300)之间;
从所述主壳体(110)的后端到所述输出轴(400)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10mm,所述冲击工具对工件的紧固扭矩大于或等于700英尺-磅。
14.一种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壳体(110);
马达,容纳于所述主壳体(110)中,所述马达包括用于输出动力的驱动轴(210);
输出轴(400),用于输出动力;所述输出轴(400)前端形成或连接有用于保持套筒的保持部(410);
握持部(123),连接或形成于所述主壳体(110);
冲击组件(300),用于向所述输出轴(400)提供冲击力,所述冲击组件(300)包括被所述马达驱动的主轴(310)、冲击块(320)和与所述冲击块(320)相配合并受所述冲击块(320)打击的锤砧(330);
传动组件(270),用于将所述驱动轴(210)输出的动力传递至所述冲击组件(300),所述传动组件(270)设置在所述马达与所述冲击组件(300)之间;
从所述主壳体(110)的后端到所述保持部(410)的前端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210mm,且所述冲击工具对工件的紧固扭矩大于或等于700英尺-磅。
CN202321021084.8U 2023-04-28 2023-04-28 冲击工具 Active CN2201791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21084.8U CN220179185U (zh) 2023-04-28 2023-04-28 冲击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21084.8U CN220179185U (zh) 2023-04-28 2023-04-28 冲击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79185U true CN220179185U (zh) 2023-12-15

Family

ID=89113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21084.8U Active CN220179185U (zh) 2023-04-28 2023-04-28 冲击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791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40605B2 (en) Oscillating multi-tool system
EP2517833B1 (en) Structure for prevention of falling-off of socket in motorized tool
EP1001866B1 (en) Illumination for power tools
US6679406B2 (en) Power tool
US7108079B2 (en) Electric power tool
US8087556B2 (en) Power tool
US20130008677A1 (en) Multi-head power tool
US20140138114A1 (en) Dust collecting device and power tool having the same
US20110058356A1 (en) Power tool with light emitting assembly
US6915721B2 (en) Cordless ratchet wrench
KR20130014556A (ko) 인체공학적 휴대용 전동공구 및 사용방법
US20230219199A1 (en) Ratchet wrench
JP2008030126A (ja) 電動工具
CN220179185U (zh) 冲击工具
CN220162379U (zh) 旋转动力工具
US7090372B2 (en) Generator-driven lighting device for hand-held power tool
WO2023246051A1 (zh) 棘轮扳手
JP4872548B2 (ja) 電動工具
JP3807444B2 (ja) 携帯用工具の操作方法
JP2003245876A (ja) 電動工具
CN216030486U (zh) 冲击式电动扳手
CN220762522U (zh) 具有用于接合第一壳体部分和第二壳体部分的联接机构的动力工具
JP3553589B2 (ja) 携帯用工具
JP4844830B2 (ja) 動力工具
JP3856040B2 (ja) 携帯用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