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71965U - 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和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和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71965U
CN220171965U CN202321248288.5U CN202321248288U CN220171965U CN 220171965 U CN220171965 U CN 220171965U CN 202321248288 U CN202321248288 U CN 202321248288U CN 220171965 U CN220171965 U CN 2201719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waterproof
button
umbrella
rubber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4828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宇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gtech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ngtech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gtech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ngtech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4828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719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719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719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涉及按键结构技术领域,解决了按键结构复杂的问题,所述结构包括按键键帽和防水胶套,防水胶套为伞形结构,防水胶套的伞骨套设于按键键帽的按键柱上,中框壳体设有通孔,伞骨和按键柱位于通孔中,伞面开口端的端面抵接中框壳体,中框壳体中设有按键FPC组件,按键FPC组件连接按键导电基,按键导电基连接按键柱。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按键结构的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的物料成本不高,结构更加简单,组装简易,具有防水、防止按键键帽晃动以及防止按键组件掉出中框壳体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和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键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和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需要的变化,对电子设备整机的防水要求越来越普遍,一般的电子类消费产品普遍要求生活防水,也就是IPX2的防水等级标准。防水等级越高,结构复杂程度和造价成本越高,基础的防水等级也需要比较较高的造价成本,造成整机成本上升。
对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电子设备,通常具有按键,目前市场上应用的按键防水结构大多是按键键帽做双射注塑来实现,按键键帽做液态硅胶密封圈与整机壳体进行密封,整机的前壳和中框壳体(整机的侧壁)一般周圈采用贴整圈防水泡棉来进行密封,把进水路径堵死,达到防水的目的,但是导致成本造价较高。由于按键键帽采用双射注塑,按键键帽单体物料成本较高,以及整机前壳和中框采用周圈贴防水泡棉,组装和防水泡棉辅料的成本较高,这就导致防水防晃按键结构以及具有按键结构的电子设备的成本造价较高。这一方式逐渐被基于防水胶套的按键所取代。
基于防水胶套的按键具有成本低的优点,但是存在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例如专利公开号CN218676872U提出了一种防水按键,具体包括壳体和按键,壳体表面设有按键槽体,壳体内部设有与按键槽体相对设置的触发开关,按键包括按键头和按键柱,按键头的直径与按键槽体的槽径相适配,按键槽体设有活动口以使按键柱可穿过活动口与触发开关相接触,按键柱的直径与所述活动口的口径相适配,按键槽体内设有防水胶套,防水胶套套设于所述按键柱上,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按键从所述按键槽体内脱出的防脱结构。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基于防水胶套的按键结构,以使防水按键结构更加简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为提供结构简单的按键结构以及一种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包括按键键帽和防水胶套,所述防水胶套为伞形结构,所述防水胶套的伞骨套设于所述按键键帽的按键柱上,所述中框壳体设有通孔,所述伞骨和所述按键柱位于所述通孔中,所述伞面开口端的端面抵接所述中框壳体,所述中框壳体中设有按键FPC组件,所述按键FPC组件连接按键导电基,所述按键导电基连接所述按键柱。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伞面开口端的端面与所述中框壳体过盈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当按动所述按键键帽时,所述伞面开口端的端面抵接所述中框壳体。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按键柱上设有安装槽,所述伞骨的内壁上对应所述安装槽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安装槽中。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中框壳体上对应伞面开口端设有槽位一,所述伞面开口端位于所述槽位一内,所述伞面开口端抵接所述槽位一底部。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水胶套为橡胶胶套、TPU胶套或硅胶胶套;所述按键导电基为TPU按键导电基或硅胶按键导电基。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中框壳体包括金属壳与塑胶壳,所述金属壳与所述塑胶壳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位于所述金属壳上,所述按键FPC组件位于所述塑胶壳中。
更进一步的,所述伞骨的外径和所述通孔内径适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电子设备本体,还包括设于所述电子设备本体上的如上所述的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和一种电子设备通过按键键帽、防水胶套和按键导电基构成按键组件,配合中框壳体和按键FPC组件实现按键结构,其物料成本不高。其防水胶套为伞形结构,防水胶套的伞骨固定在按键柱上,通过防水胶套伞面抵接中框壳体,具有防水的作用,有效防止按键键帽晃动。同时防水胶套起到固定按键组件,防止按键组件掉出中框壳体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和一种电子设备仅通过一个防水胶套设计便能够作为按键的防脱结构,具有防水作用和防止按键晃动的作用,且按键柱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的防水防晃按键结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组装简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的按键组件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的防水胶套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的图4的X-X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的图4的Y-Y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的图4除去按键FPC组件后的X-X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的图4除去按键FPC组件后的Y-Y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的金属壳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的装配过程S1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的装配过程S2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的装配过程S3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的装配过程S4的示意图;
其中,101-1、防水胶套,101-1-1、伞骨,101-1-2、伞面,101-2、按键导电基,101-3、按键键帽,101-3-1、按键柱,101-3-11、安装槽,101-4、金属壳,101-5、塑胶壳,101-6、按键FPC组件,101-7、安装腔,101-8、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文中对于方位的定义为:按键帽位于按键柱101-3-1上方,按键柱101-3-1、通孔101-8均沿上下方向设置。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或位置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该按键结构包括按键组件、中框壳体、按键FPC组件101-6,按键组件包括按键键帽101-3、按键导电基101-2和防水胶套101-1,如图1。防水胶套101-1为伞形结构,参见图2。防水胶套101-1的伞骨101-1-1套在按键键帽101-3的按键柱101-3-1上。中框壳体设有通孔101-8,伞骨101-1-1和按键柱101-3-1位于通孔101-8中,伞面101-1-2开口端(伞面101-1-2上端)的端面抵接中框壳体,伞面101-1-2顶部(伞面101-1-2下端)朝向按键FPC组件101-6,所述按键FPC组件101-6位于中框壳体中且连接按键导电基101-2,按键导电基101-2连接按键柱101-3-1。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的立体图如图3,正视图如图4,剖视图请参见图5和图6,按键结构的除去按键FPC组件101-6的剖视图请参见图7和图8。
作为一种实施示例,所述按键结构为侧按键结构。
上述按键键帽101-3包括按键头和连接按键头的按键柱101-3-1,按键头和按键柱101-3-1一体成型,按键头垂直于按键柱101-3-1。按键柱101-3-1上设有用于安装防水胶套101-1的安装槽101-3-1,防水胶套101-1的伞骨101-1-1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内壁上周向设有凸起,例如环形凸起,对应安装槽101-3-1设置。防水胶套101-1套设在按键柱101-3-1上,环形凸起位于安装槽101-3-1中,以使防水胶套本体直接套牢在按键柱101-3-1上面。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当按动按键键帽101-3时,伞面101-1-2开口端的端面抵接所述中框壳体,至少要伞面101-1-2开口端的端面接触所述中框壳体。
上述中框壳体包括按键头安装槽、通孔101-8、安装腔101-7,安装腔101-7位于按键头安装槽下侧,通孔101-8位于按键头安装槽的槽底,通孔101-8连通按键头安装槽和安装腔101-7。按键头位于按键头安装槽中。按键FPC组件101-6、按键导电基101-2位于安装腔101-7中,部分按键柱101-3-1和部分防水胶套101-1也位于安装腔101-7中。未按动按键时,按键柱101-3-1的上端(连接按键头的一端)位于按键头安装槽中,按下按键头时,按键组件向下移动,例如可以达到只有按键头位于按键头安装槽中。
伞面101-1-2开口端的端面即伞面101-1-2的上端面,与中框壳体抵触连接,即过盈连接中框壳体,本实施例中过盈干涉量为0.15mm,通常过盈干涉量大于0.1mm小于0.2mm。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按下按键时,伞面101-1-2开口端的端面仍然抵接或接触中框壳体。在一实施例中,中框壳体对应伞面101-1-2开口端设有槽位一,伞面101-1-2开口端位于槽位一内,伞面101-1-2开口端抵接槽位一底部,过盈连接槽位一底部,按下按键时,伞面101-1-2开口端的端面能够仍然抵接或接触槽位一。在另一实施例中,伞面101-1-2开口端上设有密封筋,中框壳体对应设有密封筋设有槽位二,密封筋位于槽位二中且和槽位二过盈配合;按下按键时,伞面101-1-2开口端的端面仍然抵接或接触中框壳体或槽位二。通过伞面101-1-2开口端的端面与中框壳体过盈配合,从而起到防水效果、防止按键组件晃动的效果,也能够保证按键组件不掉出。
上述按键键帽101-3为数控加工获得的CNC金属键帽,或者按键键帽101-3为通过先注塑成型再喷涂获得的注塑喷涂键帽。防水胶套101-1的材质为橡胶、为TPU聚氨酯或为硅胶,本实施例中采用橡胶材质的防水胶套101-1。按键导电基101-2为软胶,即按键导电基101-2为按键导电基软胶部分本体,材质为TPU聚氨酯或为硅胶。
上述中框壳体包括金属壳101-4与塑胶壳101-5,金属壳101-4与塑胶壳101-5连接,金属壳101-4位于塑胶壳101-5上侧即电子设备的外侧,金属壳101-4与塑材注塑的塑胶壳101-5可以是粘接在一起得到中框壳体,例如采用点胶工艺,也可以金属壳101-4与塑胶壳101-5采用纳米注塑工艺注塑成型,金属与塑料一体成型实现金属壳101-4与塑胶壳101-5的连接。
上述按键头安装槽和通孔101-8位于金属壳101-4上,图9示出了金属壳101-4的结构,共具有两个通孔101-8,图9中的右侧的通孔101-8示出了防水胶套101-1与金属壳101-4的位置关系。安装腔101-7位于塑胶壳101-5上,安装腔101-7中向上开设有第一槽体,第一槽体对应通孔101-8设置,通孔101-8下开口位于第一槽体的槽底,第一槽体的口径对应伞面101-1-2的外口径设置,用以容纳伞面101-1-2,伞面101-1-2开口端的端面抵接第一槽体的槽底。
上述按键FPC组件101-6与中框壳体通过背胶粘接在一起。按键FPC组件101-6包括按键Switch、按键FPC、按键背胶一、按键补强钢片、按键背胶二,具体连接关系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的装配顺序如下:
S1、取按键导电基101-2和按键键帽101-3,用点胶粘接的方式将按键导电基101-2粘接在按键柱101-3-1下端,如图10;
S2、把防水胶套101-1的伞骨101-1-1套在按键柱101-3-1的安装槽101-3-1上,通过槽位配合将二者套牢,如图11;
S3、把按键FPC组件101-6与置于安装腔101-7中,用背胶将按键FPC组件101-6固定在中框壳体中,如图12;
S4、把S2得到的半成品与S3得到的半成品组装在一起,得到防水防晃按键结构,如图13,具体为,将S2得到的半成品的按键柱101-3-1、按键导电基101-2从按键头安装槽向下插入通孔101-8,插入过程中防水胶套101-1伞面
101-1-2形变使其通过通孔101-8,直至伞面101-1-2通过通孔101-8,此时伞骨101-1-1位于通孔101-8中,伞面101-1-2上端面抵触通孔101-8的孔壁下表面,具体为过盈配合,防水胶套101-1钩住中框壳体,从而把按键组件固定在中框壳体上。
在一实施例中,在伞面101-1-2上端面抵触通孔101-8的孔壁下表面的前提下,也满足伞骨101-1-1的外径和通孔101-8内径适配,以使伞骨101-1-1的外周壁能够贴合通孔101-8内周壁。伞骨101-1-1和通孔101-8实现一定的密封,也能够满足按键键帽101-3沿通孔101-8的上下移动,且使得所述按键键帽101-3仅可在通孔101-8内沿其轴向方向活动。采用伞骨101-1-1的外周壁能够贴合通孔101-8内周壁的这一方式,能够起到防水、防晃动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防止按键键帽101-3掉出中空壳体。其安装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前提要求是按键键帽101-3的按键头和按键柱101-3-1并非一体成型结构,金属壳101-4与塑胶壳101-5也不是一体成型结构;
步骤一、在按键柱101-3-1上安装防水胶套101-1;
步骤二、用点胶粘接的方式将按键导电基101-2粘接在按键柱101-3-1下端,将按键柱101-3-1安装在中框壳体的金属壳101-4的通孔101-8中,使得伞骨101-1-1位于通孔101-8中,伞面101-1-2位于通孔101-8下侧;
步骤三、把按键FPC组件101-6与置于安装腔101-7中,用背胶将按键FPC组件101-6固定在塑胶壳101-5中;
步骤四、采用点胶工艺将金属壳101-4与塑胶壳101-5粘接在一起,得到中框壳体;将按键头粘接在按键柱101-3-1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电子设备本体,设置本体包括按键结构,设于所述电子设备本体上,所述按键结构为上述的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和基于按键结构的一种电子设备通过按键键帽101-3、防水胶套101-1和按键导电基101-2构成按键组件,配合中框壳体和按键FPC组件101-6实现按键结构,其物料成本不高。防水胶套101-1为伞形结构,防水胶套101-1的伞骨101-1-1固定在按键柱101-3-1上,通过防水胶套101-1伞面101-1-2抵接中框壳体,具有防水的作用,也能够防止按键键帽101-3晃动。同时防水胶套101-1起到固定按键组件,防止按键组件掉出中框壳体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和基于按键结构的一种电子设备通过防水胶套101-1能够作为按键的防脱结构,且具有防水作用和防止按键晃动的作用,且按键柱101-3-1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的防水防晃按键结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组装简易。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框壳体、按键键帽(101-3)和防水胶套(101-1),所述防水胶套(101-1)为伞形结构,所述防水胶套(101-1)的伞骨(101-1-1)套设于所述按键键帽(101-3)的按键柱(101-3-1)上,所述中框壳体设有通孔(101-8),所述伞骨(101-1-1)和所述按键柱(101-3-1)位于所述通孔(101-8)中,所述防水胶套(101-1)的伞面(101-1-2)开口端的端面抵接所述中框壳体,所述中框壳体中设有按键FPC组件(101-6),所述按键FPC组件(101-6)连接按键导电基(101-2),所述按键导电基(101-2)连接所述按键柱(101-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面(101-1-2)开口端的端面与所述中框壳体过盈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柱(101-3-1)上设有安装槽(101-3-11),所述伞骨(101-1-1)的内壁上对应所述安装槽(101-3-11)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安装槽(101-3-11)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壳体上对应所述伞面(101-1-2)开口端设有槽位一,所述伞面(101-1-2)开口端位于所述槽位一内,所述伞面(101-1-2)开口端抵接所述槽位一底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胶套(101-1)为橡胶胶套、TPU胶套或硅胶胶套;所述按键导电基(101-2)为TPU按键导电基或硅胶按键导电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壳体包括金属壳(101-4)与塑胶壳(101-5),所述金属壳(101-4)与所述塑胶壳(101-5)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01-8)位于所述金属壳(101-4)上,所述按键FPC组件(101-6)位于所述塑胶壳(101-5)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骨(101-1-1)的外径和所述通孔(101-8)内径适配。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电子设备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电子设备本体上的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
CN202321248288.5U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和一种电子设备 Active CN2201719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48288.5U CN220171965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和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48288.5U CN220171965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和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71965U true CN220171965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66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48288.5U Active CN220171965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和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719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0239B (zh) 按键结构
US7355137B2 (en) Waterproof structure of push button switch
CN107833775B (zh) 防水组件、移动终端、以及防水组件的装配方法
CN102751123B (zh) 一种手机及其防水按键面板
CN204498512U (zh) 终端侧键防水装置及终端
CN109273305B (zh) 按键及具有该按键的电子装置
CN108605062B (zh) 按键模块和移动终端
CN220171965U (zh) 一种防水防晃按键结构和一种电子设备
CN108471687B (zh) 防水结构及应用该防水结构的电子装置
CN206789459U (zh) 一种按键装配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5731424U (zh) 中框组件以及终端设备
CN211858468U (zh) 按键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KR20030006478A (ko) 정전기 방전 구조를 갖는 키패드와 그 제작방법
US20030095656A1 (en) Rugged design and method for hous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CN209487364U (zh) 一种防水按键结构
CN220085892U (zh) 一种按键结构、电子组件及ar泳镜
CN209330345U (zh) 耳机防水结构和蓝牙耳机
CN215911336U (zh) 防水按键组件、无线耳机充电盒及电子设备
CN111385401B (zh) 一种防水侧键结构及移动终端
KR20050056672A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사이드버튼
CN218631748U (zh) 按键防水结构和电子设备
CN218734888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的机芯按键结构
CN220829899U (zh) 一种按键及终端
JP2001345027A (ja)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CN221057300U (zh) 一种功能按键及储能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