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70988U - 传感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感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70988U
CN220170988U CN202321334496.7U CN202321334496U CN220170988U CN 220170988 U CN220170988 U CN 220170988U CN 202321334496 U CN202321334496 U CN 202321334496U CN 220170988 U CN220170988 U CN 2201709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housing
sensor device
opening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3449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氷见佳弘
椿信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709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709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24Devices or systems for heating, ventilating, regulating temperature, illuminating, or watering, in greenhouses, forcing-frames, or the lik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11/00Component parts of measuring arrangement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11/24Housings ; Casings for instru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25Colour; Spectral properties, i.e.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aterial on the light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r wavelength bands
    • G01N21/31Investigating relative effect of material at wavelengths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elements or molecules, e.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 G01N21/35Investigating relative effect of material at wavelengths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elements or molecules, e.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using infrared light
    • G01N21/3504Investigating relative effect of material at wavelengths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elements or molecules, e.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using infrared light for analysing gases, e.g. multi-gas analysi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 G01N27/04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by 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 G01N27/1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by 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a solid body in dependence upon absorption of a fluid; of a solid body in dependence upon reaction with a fluid, for detecting components in the flui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WMETEOROLOGY
    • G01W1/00Meteorology
    • G01W1/02Instruments for indicating weather conditions by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e.g. humidity, pressure, temperature, cloud cover or wind spee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collecting sensor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感器装置。在用于测定二氧化碳(CO2)的传感器装置中,减小由来自外部的水分的浸入造成的影响来抑制故障,并且适当地测定CO2。传感器装置(100)具备:CO2传感器(110);以及外壳(105),其将CO2传感器收纳于内部。在外壳的底面(106)形成有开口部(150),该开口部构成为来自外部的空气能够通过该开口部。CO2传感器包括:检测部(115),其检测CO2;以及壳体(116),其收纳检测部。开口部包括在第1方向上相邻地形成的两个以上的贯通孔(1501、1502)。在壳体形成有用于吸入周围的空气的进气孔(112)。在从底面仰视外壳的情况下,开口部的至少局部与壳体中的形成有进气孔的区域重叠。

Description

传感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传感器装置,更特定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测定二氧化碳(CO2)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20-031566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农用房屋内使用的传感器装置。在日本特开2020-031566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设为如下结构:在区别于主壳体的副壳体内配置CO2传感器,且能够将该副壳体从主壳体分离,由此,使CO2传感器的校正作业容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031566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在日本特开2020-031566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公开那样的传感器装置中,需要吸入周围的空气,因此一般而言在箱体设有开口部。对于在室外连续地测定CO2的情况而言,若由于风雨或者降雪等而导致水分浸入箱体内,则有可能成为传感器或者控制装置等电气设备的故障的主要原因。
日本特开2020-031566号公报(专利文献1)的传感器装置以在农用房屋内的使用为前提,对于收纳CO2传感器的副壳体,在其侧面设有通气口。因此,对于在室外使用该传感器装置的情况而言,雨或者雪从该通气口浸入,故障的风险变高。
另一方面,若将壳体设为接近密闭的构造,则存在如下可能性:在壳体内充满空气,无法适当地测定外部的CO2的浓度变化。
本公开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用于在室外测定CO2的传感器装置中,减小由来自外部的水分的浸入造成的影响来抑制故障,并且适当地测定CO2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传感器装置具备:CO2传感器,其构成为检测CO2;以及外壳,其将CO2传感器收纳于内部。在外壳的底面形成有开口部,该开口部构成为来自外部的空气能够通过该开口部。CO2传感器包括:检测部,其检测CO2;以及壳体,其收纳检测部。开口部包括在第1方向上相邻地形成的两个以上的贯通孔。在壳体形成有用于吸入周围的空气的进气孔。在从底面仰视外壳的情况下,开口部的至少局部与壳体中的形成有进气孔的区域重叠。
本公开的传感器装置具备:CO2传感器,其构成为检测二氧化碳即CO2;以及外壳,其将所述CO2传感器收纳于内部,在所述外壳的底面形成有开口部,该开口部构成为来自外部的空气能够通过该开口部,所述CO2传感器包括:检测部,其检测CO2;以及壳体,其收纳所述检测部,所述开口部包括在第1方向上相邻地形成的两个以上的贯通孔,在所述壳体形成有用于吸入周围的空气的进气孔,在从所述底面仰视所述外壳的情况下,所述开口部的至少局部与所述壳体中的形成有所述进气孔的区域重叠。
优选地,所述CO2传感器以所述进气孔面对所述外壳的所述底面的方式配置。
优选地,所述外壳具有与所述底面相对的上表面,所述CO2传感器在所述外壳的内部配置于距所述底面的距离比距所述上表面的距离近的位置。
优选地,该传感器装置还具备遮蔽部,该遮蔽部配置为在所述外壳的内部的所述上表面与所述CO2传感器之间覆盖所述CO2传感器的所述上表面侧。
优选地,所述遮蔽部还向所述CO2传感器的侧面侧延伸。
优选地,所述遮蔽部由导电性的材料形成。
优选地,所述遮蔽部为金属制。
优选地,该传感器装置还具备支承部,该支承部用于将所述CO2传感器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CO2传感器由所述支承部配置于与所述外壳的内侧的所有面隔开预定距离以上的位置。
优选地,该传感器装置还具备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配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且用于向外部设备无线发送所述CO2传感器的检测信号。
优选地,该传感器装置还具备电源装置,该电源装置配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且用于接收从外部通过电源电缆而供给的交流电力并向所述通信装置供给驱动电力,所述电源电缆在所述底面通过与所述开口部在所述第1方向上相邻地形成的配线孔而进入所述外壳内。
优选地,该传感器装置还具备电池,该电池配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且用于向所述通信装置供给驱动电力。
优选地,仅在所述外壳的所述底面形成有所述开口部。
优选地,以覆盖所述开口部的方式配置有网状物。
优选地,在所述外壳的底面配置有振动装置。
实用新型的效果
在本公开的传感器装置中,在外壳的底面形成有包括多个贯通孔的开口部,因此能够抑制雨和雪向外壳内的浸入,并且能够在该底面附近吸入外壳外部的新鲜的空气。并且,在与该底面重叠的位置形成有CO2传感器的进气孔,因此能够适时地测定传感器装置的周围的CO2浓度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实施方式1的传感器装置的测定系统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传感器装置的内部的平面图。
图3是表示图2的传感器装置的内部的侧视图。
图4是图2的传感器装置的仰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传感器装置的内部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变形例的传感器装置的内部的平面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传感器装置的内部的平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测定系统;50、商用电源;51、电源电缆;55、衬套;100、100A~100C、传感器装置;105、外壳;1051、主体部;1052、门部;106、底面;107、上表面;110、传感器;112、进气孔;115、检测部;116、壳体;120、电源装置;125、电池;130、通信装置;140、环境传感器;150、开口部;151、1501、1502、贯通孔;155、网状物;170、支承部;180、180B、遮蔽部;200、终端装置;250、服务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此外,对图中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不重复其说明。
[实施方式1]
(系统的概要)
图1是包括实施方式1的传感器装置100的测定系统10的概略图。测定系统10包括传感器装置100、终端装置200和服务器装置250。
传感器装置100包括:CO2传感器110;以及箱体(外壳)105,其用于收纳该CO2传感器110。传感器装置100基本上以设置于室外为前提,使用CO2传感器110来检测周围的CO2浓度。当然,也可以在室内使用传感器装置100。传感器装置100经由电源电缆51而接收来自外部的商用电源50的交流电力而进行动作。
另外,如在图2中后述的那样,传感器装置100包括通信装置130,且构成为能够与终端装置200或服务器装置250通信。与终端装置200或服务器装置250的通信既可以利用Wi-fi通信等在设备彼此间直接进行,也可以经由接入点并通过互联网等通信网络来进行。
传感器装置100将由CO2传感器110检测出的CO2浓度的信息向终端装置200或服务器装置250发送。在终端装置200或服务器装置250中,实时监视传感器装置100的周围的CO2浓度,并且每隔预定的期间与其他关联的信息一起作为历史数据存储于存储装置。此外,在图1中,成为包括服务器装置250和终端装置200这两者的结构,但也可以是包括服务器装置250和终端装置200中的仅任一者的结构。另外,在包括两者的情况下,传感器装置100既可以与两者通信,也可以与仅任一者通信。另外,服务器装置250和终端装置200也可以相互进行数据的收发。
(传感器装置的详细情况)
接下来,使用图2~图4对实施方式1的传感器装置100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传感器装置100的内部的平面图。图3是表示传感器装置100的内部的侧视图。图4是传感器装置100的仰视图。
参照图2~图4,传感器装置100以图中的Z轴方向为铅垂方向而设置于柱或者壁面等。传感器装置100除了包括外壳105和CO2传感器110之外,还包括电源装置120和通信装置130。
电源装置120将经由电源电缆51而供给的交流电力转换成直流电力并向通信装置130供给。
CO2传感器110包括:检测部115,其检测CO2;以及壳体116,其覆盖检测部115。壳体116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在其中的一面具有形成有进气孔112的区域,该进气孔112用于吸入周围的空气。检测部115检测通过进气孔112而进入到壳体116内部的空气的CO2浓度。作为CO2传感器110,例如能够使用非分散型红外线(NDIR:Non-Dispersive InfraRed)方式、半导体方式或者电化学方式的检测器。
对于通信装置130,例如由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连接有CO2传感器110。另外,对于通信装置130,也可以任意地连接有其他环境传感器140。作为环境传感器140,例如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和/或氧传感器等。通信装置130向CO2传感器和环境传感器140供给驱动电力,并且利用无线通信将由各传感器检测出的传感器信息向外部的终端装置200或服务器装置250输出。
外壳105包括供CO2传感器110等设备配置的主体部1051和用于将主体部1051封闭的门部1052。在门部1052被封闭的情况下,成为密闭的构造,以避免水等从主体部1051与门部1052之间浸入。
在外壳105配置于壁面等的情况下的底面106(即Z轴的负方向的面)形成有开口部150,该开口部150构成为能够供来自外部的空气通过。开口部150包括至少两个贯通孔1501、1502。贯通孔1501、1502在底面106沿着X轴方向相邻地配置。通过形成两个以上的贯通孔,能够使空气的流入路径和流出路径分离,因此能促进空气相对于外壳105内部的流入和流出而能抑制外壳105内的空气的滞留。由此,能够适时地检测周围的空气的CO2浓度变化。另外,通过将开口部150形成于底面106,从而成为降雨和降雪难以浸入外壳105内的构造。
也可以为了防止虫子等的进入而在贯通孔1501、1502的各个贯通孔配置格子状的网状物155。另外,在外壳105的底面106,在与开口部150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位置形成有用于穿过电源电缆51的贯通孔(配线孔)151。在贯通孔151的部分配置有衬套(日文:プラグ)55,该衬套55用于将电源电缆51固定于外壳105,并且填充贯通孔151处的电源电缆51的周围。
在外壳105的内部,CO2传感器110配置于靠近底面106的位置,换言之,配置于距底面106的距离比距上表面107的距离近的位置。如上所述,外壳105在除了底面106的开口部150以外的部分没有开口而成为密闭构造,因此除了底面106之外,来自外部的空气的流入和流出较少。因此,通过在靠近形成有开口部150的底面106的位置配置CO2传感器110,能够适当地检测CO2浓度变化,能够提高测定精度。另外,在外壳105内,被来自电源装置120等的热加热的空气聚集在上表面107侧,因此通过在靠近底面106的位置配置CO2传感器110,能够减小这些热的影响。
优选的是,CO2传感器110的进气孔112面对外壳105的底面106地配置。此外,进气孔112也可以配置于壳体116的与外壳105的门部1052相对的面或者其相反方向的面(即与Y轴交叉的面)。另外,如图4所示,在从底面106侧仰视外壳105的情况下,开口部150的至少局部与CO2传感器110的形成有进气孔112的区域重叠。通过将CO2传感器110的进气孔112设为这样的配置,能够容易地将流入外壳105内的来自外部的空气向壳体116内吸入。
CO2传感器110由支承部170固定于外壳105。支承部170例如为棒状的构件,在CO2传感器110的壳体116与外壳105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空间。换言之,CO2传感器110由支承部170配置于与外壳105的内侧的所有面隔开预定距离以上的位置。
例如,在传感器装置100配置于向阳处那样的情况下,由来自太阳的热来加热外壳105主体。由支承部170在CO2传感器110与外壳105之间形成空间,由此,能够抑制自外壳105进行的热传递,能够抑制温度上升所引起的漂移等。
如以上那样,在实施方式1的传感器装置中,成为如下结构:于在底面形成有包括两个以上的贯通孔的开口部的外壳内,在靠近底面的位置配置CO2传感器。并且,在从底面仰视外壳的情况下,外壳的开口部的至少局部与CO2传感器的壳体的进气孔的区域重叠。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雨和雪向外壳内的浸入,并且能够适时地测定传感器装置的周围的CO2浓度变化。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2中,对设有CO2传感器110与电源装置120之间的遮蔽壁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传感器装置100A的内部的平面图。在传感器装置100A中,除了实施方式1的传感器装置100的结构之外,还配置有遮蔽部180。此外,在传感器装置100A中,不重复与传感器装置100重复的要素的说明。
参照图5,遮蔽部180是使用例如金属制那样的导电性的材料而形成的平板,该遮蔽部180配置为在CO2传感器110与电源装置120之间覆盖CO2传感器110的上表面。遮蔽部180作为用于在从外壳105的上表面107侧存在水分的浸入的情况下也防止水滴向CO2传感器110的浸透的保护壁来发挥功能,并且也作为用于遮蔽在电源装置120和通信装置130处产生的电磁噪声的电磁遮蔽件来发挥功能。
此外,遮蔽部180也可以未必是导电性的材料,在仅以防止水滴的浸透为目的的情况下,该遮蔽部180也可以是塑料板那样的非导电体。或者,也可以是在塑料板的表面粘贴金属箔而成的构件。
通过配置这样的遮蔽部180,能够减小浸入外壳105的水分的影响,并且能够减小外壳105的内部的电磁噪声对CO2传感器110的影响。
(变形例)
图6是表示变形例的传感器装置100B的内部的平面图。在传感器装置100B中,成为将实施方式2的传感器装置100A的遮蔽部180替换为遮蔽部180B而成的结构。
遮蔽部180B与遮蔽部180同样地由金属制那样的导电性的材料形成,具有底面106侧开放的箱形状。即,遮蔽部180B覆盖CO2传感器110的上表面侧,并且还向CO2传感器110的侧面侧延伸。
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除了能够减小来自CO2传感器110的上表面侧的水分的影响以及电磁噪声的影响之外,还能够进一步减小来自CO2传感器110的侧面的电磁噪声的影响。
[实施方式3]
在上述的传感器装置中,对使用来自外部的交流电力来驱动内部设备的结构进行了说明。在实施方式3中,对使用来自配置于外壳105的内部的电池的直流电力来驱动内部设备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传感器装置100C的内部的平面图。在传感器装置100C中,配置有电池125来代替实施方式1的传感器装置100中的电源装置120,将来自该电池125的直流电力向CO2传感器110和通信装置130供给。
在传感器装置100C中,无需用于传递来自外部的电力的电源电缆51,因此在外壳105的底面106没有形成用于穿过电源电缆51的贯通孔151。
在这样的结构中,虽然需要对电池125进行充电或者更换,但无需来自外部的电力供给,因此在周围没有外部电源的室外环境中也能够使用传感器装置。
[变形例]
在实施方式1中,为了防止虫子等的进入而配置有格子状的网状物155,但作为该网状物155,也可以选择网眼较细且使气体通过但不使水滴通过的网状物。通过使用这样的网眼较细的网状物,从而即使在沿着海岸的场所,也能够避免CO2传感器110、电源装置120、通信装置130因盐害而腐蚀的情况地使用。另外,也可以在实施方式1的网状物155的附近设置马达等振动装置。通过使该振动装置定期地运转,能够将附着于网状物的垃圾、尘埃振落,能够抑制因网状物的堵塞而导致的外部空气向外壳105内的流入量的减少。
[形态]
(第1项)一形态的传感器装置具备:CO2传感器,其构成为检测二氧化碳(CO2);以及外壳,其将CO2传感器收纳于内部。在外壳的底面形成有开口部,该开口部构成为来自外部的空气能够通过该开口部。CO2传感器包括:检测部,其检测CO2;以及壳体,其收纳检测部。开口部包括在第1方向上相邻地形成的两个以上的贯通孔。在壳体形成有用于吸入周围的空气的进气孔。在从底面仰视外壳的情况下,开口部的至少局部与壳体中的形成有进气孔的区域重叠。
(第2项)在第1项所记载的传感器装置中,CO2传感器以进气孔面对外壳的底面的方式配置。
(第3项)在第1项或第2项所记载的传感器装置中,外壳具有与底面相对的上表面。CO2传感器在外壳的内部配置于距底面的距离比距上表面的距离近的位置。
(第4项)在第3项所记载的传感器装置中,该传感器装置还具备遮蔽部,该遮蔽部配置为在外壳的内部的上表面与CO2传感器之间覆盖CO2传感器的上表面侧。
(第5项)在第4项所记载的传感器装置中,遮蔽部还向CO2传感器的侧面侧延伸。
(第6项)在第4项或第5项所记载的传感器装置中,遮蔽部由导电性的材料形成。
(第7项)在第6项所记载的传感器装置中,遮蔽部为金属制。
(第8项)在第1项~第7项中任一项所记载的传感器装置中,该传感器装置还具备支承部,该支承部用于将CO2传感器固定于外壳的内部。CO2传感器由支承部配置于与外壳的内侧的所有面隔开预定距离以上的位置。
(第9项)在第1项~第8项中任一项所记载的传感器装置中,该传感器装置还具备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配置于外壳的内部且用于向外部设备无线发送CO2传感器的检测信号。
(第10项)在第9项所记载的传感器装置中,该传感器装置还具备电源装置,该电源装置配置于外壳的内部且用于接收从外部通过电源电缆而供给的交流电力并向通信装置供给驱动电力。电源电缆在底面通过与开口部在第1方向上相邻地形成的配线孔而进入外壳内。
(第11项)在第9项所记载的传感器装置中,该传感器装置还具备电池,该电池配置于外壳的内部且用于向通信装置供给驱动电力。
(第12项)在第1项~第11项中任一项所记载的传感器装置中,仅在外壳的底面形成有开口部。
应当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为例示而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非由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来表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来表示,且意图包括与权利要求书同等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Claims (14)

1.一种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传感器装置具备:
CO2传感器,其构成为检测二氧化碳即CO2;以及
外壳,其将所述CO2传感器收纳于内部,
在所述外壳的底面形成有开口部,该开口部构成为来自外部的空气能够通过该开口部,
所述CO2传感器包括:
检测部,其检测CO2;以及
壳体,其收纳所述检测部,
所述开口部包括在第1方向上相邻地形成的两个以上的贯通孔,
在所述壳体形成有用于吸入周围的空气的进气孔,
在从所述底面仰视所述外壳的情况下,所述开口部的至少局部与所述壳体中的形成有所述进气孔的区域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CO2传感器以所述进气孔面对所述外壳的所述底面的方式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具有与所述底面相对的上表面,
所述CO2传感器在所述外壳的内部配置于距所述底面的距离比距所述上表面的距离近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传感器装置还具备遮蔽部,该遮蔽部配置为在所述外壳的内部的所述上表面与所述CO2传感器之间覆盖所述CO2传感器的所述上表面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部还向所述CO2传感器的侧面侧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部由导电性的材料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部为金属制。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传感器装置还具备支承部,该支承部用于将所述CO2传感器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部,
所述CO2传感器由所述支承部配置于与所述外壳的内侧的所有面隔开预定距离以上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传感器装置还具备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配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且用于向外部设备无线发送所述CO2传感器的检测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传感器装置还具备电源装置,该电源装置配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且用于接收从外部通过电源电缆而供给的交流电力并向所述通信装置供给驱动电力,
所述电源电缆在所述底面通过与所述开口部在所述第1方向上相邻地形成的配线孔而进入所述外壳内。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传感器装置还具备电池,该电池配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且用于向所述通信装置供给驱动电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仅在所述外壳的所述底面形成有所述开口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覆盖所述开口部的方式配置有网状物。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的底面配置有振动装置。
CN202321334496.7U 2022-06-09 2023-05-30 传感器装置 Active CN22017098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93705 2022-06-09
JP2022-093705 2022-06-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70988U true CN220170988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63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34496.7U Active CN220170988U (zh) 2022-06-09 2023-05-30 传感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70988U (zh)
WO (1) WO202323866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44511A (ja) * 2002-10-22 2004-05-20 Zexel Valeo Climate Control Corp ガスセンサ
JP2012215403A (ja) * 2011-03-31 2012-11-08 Panasonic Corp センサ装置
JP5894230B2 (ja) * 2014-07-04 2016-03-23 ホーチキ株式会社 感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38665A1 (ja) 2023-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36372B1 (en) Smart system for manhole event suppression system
CN205785326U (zh) 地下电缆综合在线监测系统
US20070159326A1 (e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for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within an enclosure
US8264415B2 (en) Sealed transmitter assembly for subsurface utility installations
KR101878854B1 (ko) 이동식 환경요소측정장치
CN106464548A (zh) 数据通信设备、系统和方法
US20180183482A1 (en) Integ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ensing and monitoring system
CN113167735A (zh) 具有化学显色传感器组件的气体分析仪
CA2902689C (en) Carbon dioxide ground leakage monitoring system
CN220170988U (zh) 传感器装置
US20050263314A1 (en) Double wall isolated remote electronic enclosure apparatus
CN114762971A (zh) 巡检机器人
KR102177548B1 (ko) 축사용 공기성분 분석장치
US11980179B2 (en) Connected bait box
CN108956724A (zh) 一种用于监测电缆隧道多种气体的智能检测器
JP4936254B2 (ja) データ収集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収集装置の組立方法
CN220356412U (zh) 一种环境感知仪
CN116249446A (zh) 用于监测粮食仓储环境的虫害风险的装置和系统
CN208888176U (zh) 一种用于监测电缆隧道多种气体的智能检测器
CN217132702U (zh) 一种粮仓多功能取气装置
KR20180060809A (ko) 계량기 검침함 모니터링 장치
CN219499777U (zh) 一种控制箱
CN216449518U (zh) 一种可以手持的大气负氧离子检测仪
US20220104377A1 (en) Enclosure for electronic assemblies exposed to inclement weather conditions
CN211926946U (zh) 基于物联网的消防远程环境参数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