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70026U - 一种冷热水换热结构及饮水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热水换热结构及饮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70026U
CN220170026U CN202321476608.2U CN202321476608U CN220170026U CN 220170026 U CN220170026 U CN 220170026U CN 202321476608 U CN202321476608 U CN 202321476608U CN 220170026 U CN220170026 U CN 2201700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water
wall surface
cold
main body
end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7660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一峰
黄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Bear Kitche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Bear Kitche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Bear Kitche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Bear Kitche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7660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700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700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700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热水换热结构及饮水机,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冷热水换热结构包括壳体、金属管、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壳体内形成有腔体通道,金属管设于腔体通道内,第一密封件设于金属管一端的外壁面与腔体通道的内壁面之间,第二密封件设于金属管另一端的外壁面与腔体通道的内壁面之间,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金属管的外壁面和腔体通道的内壁面共同围合形成冷水通道,金属管的内腔形成热水通道,壳体上开设有连通冷水通道的冷水入口和冷水出口以及连通热水通道的热水入口和热水出口。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热水快速降温,无需热水静置降温,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冷热水换热结构及饮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热水换热结构及饮水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用电器中,比如饮水机,一般具有提供热水的功能。但目前饮水机中烧开水后水温都在95度以上,如果需要其它更低温度段的话一般都是将热水静置,使其慢慢降温,这样用户可能需要等待较长时间,导致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目前饮水机中烧开水后水温较高,静置冷却较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热水换热结构,包括壳体、金属管、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腔体通道,所述金属管设于所述腔体通道内,所述第一密封件设于所述金属管一端的外壁面与所述腔体通道的内壁面之间,所述第二密封件设于所述金属管另一端的外壁面与所述腔体通道的内壁面之间,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所述金属管的外壁面和所述腔体通道的内壁面共同围合形成冷水通道,所述金属管的内腔形成热水通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冷水通道的冷水入口和冷水出口以及连通所述热水通道的热水入口和热水出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第一套体,所述第一套体套设在所述金属管一端的外壁面上,所述第一套体的内壁面与所述金属管的外壁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套体的外壁面与所述腔体通道的内壁面相贴合;
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第二套体,所述第二套体套设在所述金属管另一端的外壁面上,所述第二套体的内壁面与所述金属管的外壁面相贴合,所述第二套体的外壁面与所述腔体通道的内壁面相贴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套体的内壁面和/或外壁面上设有多个第一环筋,所述第二套体的内壁面和/或外壁面上设有多个第二环筋。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拼接的第一端盖、主体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主体的拼接处限定出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主体的拼接处限定出第二环形槽;
所述第一密封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套体连接的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嵌设在所述第一环形槽内,所述第二密封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套体连接的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嵌设在所述第二环形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本体的靠近所述第一端盖的侧面设有第一凸筋,靠近所述主体的侧面设有第二凸筋;
所述第二本体的靠近所述第二端盖的侧面设有第三凸筋,靠近所述主体的侧面设有第四凸筋。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拼接的第一端盖、主体和第二端盖;
所述腔体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沉孔、通孔和第二沉孔,所述第一沉孔设于所述第一端盖朝向所述主体的一侧,所述通孔设于所述主体且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主体设置,所述第二沉孔设于所述第二端盖朝向所述主体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腔体通道设置多个,多个所述腔体通道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多个所述腔体通道依次连接形成蛇形的腔体结构;
所述金属管设置多个,多个所述金属管对应设于多个所述腔体通道的所述通孔内,且所述金属管的两端对应伸入所述第一沉孔和所述第二沉孔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沉孔的底壁开设第三沉孔,所述第一沉孔的底壁除开所述第三沉孔的部分形成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二沉孔的底壁开设第四沉孔,所述第二沉孔的底壁除开所述第四沉孔的部分形成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面用于限制所述金属管沿所述通孔轴向的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盖朝向所述主体的侧面的边沿处设有第一凸肩,所述主体朝向所述第一端盖的侧面的边沿处设有第二凸肩,所述第一凸肩与所述第二凸肩螺栓连接;
所述第二端盖朝向所述主体的侧面的边沿处设有第三凸肩,所述主体朝向所述第二端盖的侧面的边沿处设有第四凸肩,所述第三凸肩与所述第四凸肩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饮水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冷热水换热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冷热水换热结构,具有但不局限于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热水换热结构中,通过在壳体内形成腔体通道,可以供金属管安装;通过将第一密封件设于金属管一端的外壁面与腔体通道的内壁面之间,第二密封件设于金属管另一端的外壁面与腔体通道的内壁面之间,这样一来,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金属管外壁面和腔体通道内壁面可以共同围合形成密闭的冷水通道,且该冷水通道可以与金属管的内腔形成的热水通道相隔绝。因此,对刚烧开的开水降温时,可以使热水经热水入口流入热水通道,处在热水通道内的热水通过金属管与冷水通道内的冷水进行热交换,热水的热量被导向冷水,从而实现快速降温,无需热水静置降温,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冷热水换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冷热水换热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冷热水换热结构沿水平向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冷热水换热结构沿竖直向的剖面图;
图5为图4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冷热水换热结构的第一密封件在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冷热水换热结构的第一密封件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冷热水换热结构的第二密封件在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冷热水换热结构的第二密封件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冷热水换热结构的壳体在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冷热水换热结构的壳体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冷热水换热结构的第一端盖在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冷热水换热结构的第一端盖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冷热水换热结构的第二端盖在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冷热水换热结构的第二端盖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冷热水换热结构的热水流动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冷热水换热结构的冷水流动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冷热水换热结构连接液体加热管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第一端盖、111-第一沉孔、1111-第一连通槽、1111a-第三沉孔、1111b-第一连接槽、1112-第一限位面、112-第一凸肩、12-主体、121-通孔、122-第二凸肩、123-第四凸肩、13-第二端盖、131-第二沉孔、1311-第二连通槽、1311a-第四沉孔、1311b-第二连接槽、1312-第二限位面、132-第三凸肩、14-冷水入口、15-冷水出口、16-热水入口、17-热水出口、2-金属管、3-第一密封件、31-第一套体、311-第一环筋、32-第一本体、321-第一凸筋、322-第二凸筋、4-第二密封件、41-第二套体、411-第二环筋、42-第二本体、421-第三凸筋、422-第四凸筋、5-液体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则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附图中X轴表示水平方向,并指定为左右位置,且X轴的正向代表左方,相应地,X轴的反向代表右方;附图中Y轴也表示水平方向,并指定为前后位置,且Y轴的正向代表前方,相应地,Y轴的反向代表后方;附图中Z轴表示竖直方向,也就是上下位置,且Z轴的正向代表上方,相应地,Z轴的反向代表下方,需要说明的是,前述X轴、Y轴及Z轴的表示含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热水换热结构,图1至图1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热水换热结构的实施例。
请参照图1至图3,冷热水换热结构包括壳体1、金属管2、第一密封件3和第二密封件4,壳体1内形成有腔体通道,金属管2设于腔体通道内,第一密封件3设于金属管2一端的外壁面与腔体通道的内壁面之间,第二密封件4设于金属管2另一端的外壁面与腔体通道的内壁面之间,第一密封件3、第二密封件4、金属管2的外壁面和腔体通道的内壁面共同围合形成冷水通道,金属管2的内腔形成热水通道,壳体1上开设有连通冷水通道的冷水入口14和冷水出口15以及连通热水通道的热水入口16和热水出口17。
具体地,第一密封件3和第二密封件4可以采用橡胶或硅胶材质,本身具有弹性,当第一密封件3设置在金属管2一端的外壁面与腔体通道的内壁面之间,第一密封件3会被挤压,进而实现金属管2一端外壁面与腔体通道内壁面的密封,当第二密封件4设置在金属管2另一端的外壁面与腔体通道的内壁面之间,第二密封件4会被挤压,进而实现金属管2另一端外壁面与腔体通道内壁面的密封;具体地,金属管2的壁厚为0.15~0.3mm,以便更好传热。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1内形成腔体通道,可以供金属管2安装;通过将第一密封件3设于金属管2一端的外壁面与腔体通道的内壁面之间,第二密封件4设于金属管2另一端的外壁面与腔体通道的内壁面之间,这样一来,第一密封件3、第二密封件4、金属管2外壁面和腔体通道内壁面可以共同围合形成密闭的冷水通道,且该冷水通道可以与金属管2的内腔形成的热水通道相隔绝。因此,对刚烧开的开水降温时,可以使热水经热水入口16流入热水通道,处在热水通道内的热水通过金属管2与冷水通道内的冷水进行热交换,热水的热量被导向冷水,从而实现快速降温,无需热水静置降温,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4至图6,第一密封件3包括第一套体31,第一套体31套设在金属管2一端的外壁面上,第一套体31的内壁面与金属管2的外壁面相贴合,第一套体31的外壁面与腔体通道的内壁面相贴合;第二密封件4包括第二套体41,第二套体41套设在金属管2另一端的外壁面上,第二套体41的内壁面与金属管2的外壁面相贴合,第二套体41的外壁面与腔体通道的内壁面相贴合。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套体31的内壁面与金属管2的外壁面相贴合,从而消除第一套体31的内壁面与金属管2的外壁面之间的间隙,通过将第一套体31的外壁面与腔体通道的内壁面相贴合,从而消除第一套体31的外壁面与腔体通道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通过将第二套体41的内壁面与金属管2的外壁面相贴合,从而消除第二套体41的内壁面与金属管2的外壁面之间的间隙,通过将第二套体41的外壁面与腔体通道的内壁面相贴合,从而消除第二套体41的外壁面与腔体通道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这样一来,可以尽可能地提高金属管2两端外壁面与腔体通道内壁面之间的密封效果,使得第一套体31、第二套体41、金属管2外壁面以及腔体通道内壁面形成的冷水通道密闭性更好,更好防止热水通道的热水泄露进冷水通道或者冷水通道的冷水泄露进热水通道。
进一步地,结合参照图4、图7和图8,第一套体31的内壁面和/或外壁面上设有多个第一环筋311,第二套体41的内壁面和/或外壁面上设有多个第二环筋411。其中,第一环筋311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或以上,第二环筋411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或以上。
本实施例中,当在第一套体31的内壁面和/或外壁面设置第一环筋311,第一环筋311可以产生对水流的阻隔作用,且第一环筋311数量为多个,即产生的阻隔作用为多重;当在第二套体41的内壁面和/或外壁面设置第二环筋411,第二环筋411可以产生对水流的阻隔作用,且第二环筋411数量为多个,即产生的阻隔作用为多重;从而进一步地提升冷水通道密闭性,更好防止冷水通道与热水通道之间冷热水窜流。同时,第一套体31的内壁面的第一环筋311与金属管2外壁面之间会产生摩擦力,该摩擦力可以对金属管2沿腔体通道轴向的移动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使得金属管2在腔体通道内固定不动,避免金属管2随意移动而脱离第一密封件3或第二密封件4进而导致热水通道与冷水通道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一环筋311或者第二环筋411的截面形状不做限制,可以为矩形、三角形或者半圆形,本实施例优选第一环筋311和第二环筋411的截面为半圆形。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壳体1采用拼接的形式,请参照图4至图6,壳体1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拼接的第一端盖11、主体12和第二端盖13,第一端盖11与主体12的拼接处限定出第一环形槽,第二端盖13与主体12的拼接处限定出第二环形槽;第一密封件3还包括与第一套体31连接的第一本体32,第一本体32嵌设在第一环形槽内,第二密封件4还包括与第二套体41连接的第二本体42,第二本体42嵌设在第二环形槽内。
本实施例中,将第一本体32嵌设在第一端盖11与主体12的拼接处的第一环形槽内,可以提升第一端盖11与主体12的拼接处的密封性,将第二本体42嵌设在第二端盖13与主体12的拼接处的第二环形槽内,可以提升第二端盖13与主体12的拼接处的密封性,从而防止冷水或热水泄露至壳体1外,冷热水换热结构使用更为可靠。
进一步地,结合参照图5、图9和图10,第一本体32的靠近第一端盖11的侧面设有第一凸筋321,靠近主体12的侧面设有第二凸筋322;第二本体42的靠近第二端盖13的侧面设有第三凸筋421,靠近主体12的侧面设有第四凸筋422。
本实施例中,当在第一本体32的靠近第一端盖11的侧面设有第一凸筋321,可以产生对热水的阻隔作用,防止热水通道内的热水流至第一端盖11与本体的拼接处,同时,当在第一本体32的靠近主体12的侧面设有第二凸筋322,可以产生对冷水的阻隔作用,防止冷水通道内的冷水流至第一端盖11与本体的拼接处;当在第二本体42的靠近第二端盖13的侧面设有第三凸筋421,可以产生对热水的阻隔作用,防止热水通道内的热水流至第二端盖13与本体的拼接处,同时,当在第二本体42的靠近主体12的侧面设有第四凸筋422,可以产生对冷水的阻隔作用,防止冷水通道内的冷水流至第二端盖13与本体的拼接处;进而可以更好地防止冷热水泄露至壳体1外。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一凸筋321或第二凸筋322或第三凸筋421或第四凸筋422的截面形状不做限制,可以为矩形、三角形或者半圆形,本实施例优选第一凸筋321和第二凸筋322和第三凸筋421和第四凸筋422的截面均为三角形;对于第一凸筋321或第二凸筋322或第三凸筋421或第四凸筋422的数量不做限制,可以是一个或以上,本实施例优选第一凸筋321为一个,第二凸筋322为两个,第三凸筋421为一个,第四凸筋422为两个,相比于第一凸筋321和第二凸筋322和第三凸筋421和第四凸筋422均为两个甚至更多的情况,本实施例的第一密封件3和第二密封件4结构简化,在保证密封性的同时更便于一体化成型。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和图3,壳体1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拼接的第一端盖11、主体12和第二端盖13;腔体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沉孔111、通孔121和第二沉孔131,第一沉孔111设于第一端盖11朝向主体12的一侧,通孔121设于主体12且沿第一方向贯穿主体12设置,第二沉孔131设于第二端盖13朝向主体12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方向位于XY平面,可以是Y轴方向。
本实施例中,壳体1由依次拼接的第一端盖11、主体12和第二端盖13的组成,即壳体1为拼接的形式,更易于拆卸,在连接时,可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在需要维护和更换壳体1内的金属管2和密封件时,可拆开,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3,腔体通道设置多个,多个腔体通道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第二方向垂直第一方向,多个腔体通道依次连接形成蛇形(如蛇曲折延长的形状)的腔体结构;金属管2设置多个,多个金属管2对应设于多个腔体通道的通孔121内,且金属管2的两端对应伸入第一沉孔111和第二沉孔131内。
具体地,两个腔体通道连通可以通过第一端盖11的两个第一沉孔111连通来实现,比如,在两个第一沉孔111之间设置第一连通槽1111(参照图14),两个腔体通道连通也可以通过第二端盖13的两个第二沉孔131连通来实现,比如,在两个第二沉孔131之间设置第二连通槽1311(参照图16);更具体地,腔体通道设置六个,自左自右依次为第一腔体通道、第二腔体通道、第三腔体通道、第四腔体通道、第五腔体通道、第六腔体通道,第一腔体通道与第二腔体通道连通是通过第二端盖13的两个第二沉孔131连通来实现,第二腔体通道与第三腔体通道连通是通过第一端盖11的两个第一沉孔111连通来实现,第三腔体通道与第四腔体通道连通是通过第二端盖13的两个第二沉孔131连通来实现,第四腔体通道与第五腔体通道连通是通过第一端盖11的两个第一沉孔111连通来实现(参照图11),第五腔体通道与第六腔体通道连通是通过第二端盖13的两个第二沉孔131连通来实现(参照图12),最终使六个腔体通道依次连接形成蛇形的腔体结构;并且,由于每个腔体通道均可构成冷水通道和热水通道,多个腔体通道即构成多个冷水通道和多个热水通道,当多个腔体通道连通,多个热水通道自然连通,且整体同样为蛇形(产生热水流动方向可参照图17中从C到D的方向),并且,为了将相邻的两个冷水通道连通,可以将两个相邻通孔121在主体12朝向第一端盖11的侧面处进行连通,或者,将两个相邻通孔121在主体12朝向第二端盖13的侧面处进行连通,最终多个冷水通道依次连通,整体同样为蛇形(产生冷水流动方向可参照图18中从E到F的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方向位于XY平面,可以是X轴方向。
本实施例中,利用多个腔体通道依次连接形成的蛇形的腔体结构,最终会构成蛇形的冷水通道和蛇形的热水通道,这样一来,在壳体1尺寸已经限定的情况下,冷水通道和热水通道可以具有相对较长的长度,从而保证冷水通道的冷水和热水通道的热水之间的热交换更充分,热水降温效率更高。
进一步地,第一沉孔111的底壁开设第三沉孔1111a,第一沉孔111的底壁除开第三沉孔1111a的部分形成第一限位面1112,第二沉孔131的底壁开设第四沉孔1311a,第二沉孔131的底壁除开第四沉孔1311a的部分形成第二限位面1312,第一限位面1112与第二限位面1312用于限制金属管2沿通孔121轴向的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14和图16,可以在相邻两个第三沉孔1111a之间开设第一连接槽1111b,使得两个第三沉孔1111a与第一连接槽1111b连接构成上述的第一连通槽1111,可以在相邻两个第四沉孔1311a之间开设第二连接槽1311b,使得两个第四沉孔1311a与第二连接槽1311b连接构成上述的第二连通槽1311。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沉孔111的底壁除开第三沉孔1111a的部分形成第一限位面1112,并在第二沉孔131的底壁除开第四沉孔1311a的部分形成第二限位面1312,第一限位面1112与第二限位面1312可以共同限制金属管2,防止金属管2沿通孔121轴向发生较大位移而脱离第一密封件3或第二密封件4进而导致热水通道与冷水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结合参照图11、图12、图13和图15,第一端盖11朝向主体12的侧面的边沿处设有第一凸肩112,主体12朝向第一端盖11的侧面的边沿处设有第二凸肩122,第一凸肩112与第二凸肩122螺栓连接;第二端盖13朝向主体12的侧面的边沿处设有第三凸肩132,主体12朝向第二端盖13的侧面的边沿处设有第四凸肩123,第三凸肩132与第四凸肩123螺栓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端盖11设置第一凸肩112,在主体12上设置第二凸肩122,第一凸肩112与第二凸肩122螺栓连接,也即,第一端盖11与主体12的拼接是通过第一凸肩112与第二凸肩122的螺栓连接实现,从而,拼接的第一端盖11与主体12之间不仅有第一端盖11侧面与主体12侧面的贴合,也有第一凸肩112侧面与第二凸肩122侧面的贴合;通过在第二端盖13设置第三凸肩132,在主体12上设置第四凸肩123,第三凸肩132与第四凸肩123螺栓连接,也即,第二端盖13与主体12的拼接是通过第三凸肩132与第四凸肩123的螺栓连接实现,从而,拼接的第二端盖13与主体12之间不仅有第二端盖13侧面与主体12侧面的贴合,也有第三凸肩132侧面与第四凸肩123侧面的贴合;相比于没有凸肩的情况,本实施例第一端盖11与主体12之间的贴合接触面积更大,第一端盖11与主体12的拼接密封性更好,第二端盖13与主体12之间的贴合接触面积更大,第二端盖13与主体12的拼接密封性更好,更加不易泄漏冷水或热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饮水机,包括上述的冷热水换热结构。具体地,在冷水出口15和热水入口16之间连接液体加热管5,请具体参照图19,当需要热水降温时,使液体加热管5流出的热水流向热水入口16即可。如此,不仅可以根据需要对开水进行快速降温,同时,由于流向液体加热管5的冷水本身已经与热水发生过热交换,具有一定温度,从而利于减少冷水在液体加热管5内被加热所需的能量,使用成本更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于”、“设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这样,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本实施例”、“一实施例”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冷热水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金属管(2)、第一密封件(3)和第二密封件(4),所述壳体(1)内形成有腔体通道,所述金属管(2)设于所述腔体通道内,所述第一密封件(3)设于所述金属管(2)一端的外壁面与所述腔体通道的内壁面之间,所述第二密封件(4)设于所述金属管(2)另一端的外壁面与所述腔体通道的内壁面之间,所述第一密封件(3)、所述第二密封件(4)、所述金属管(2)的外壁面和所述腔体通道的内壁面共同围合形成冷水通道,所述金属管(2)的内腔形成热水通道,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冷水通道的冷水入口(14)和冷水出口(15)以及连通所述热水通道的热水入口(16)和热水出口(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水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3)包括第一套体(31),所述第一套体(31)套设在所述金属管(2)一端的外壁面上,所述第一套体(31)的内壁面与所述金属管(2)的外壁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套体(31)的外壁面与所述腔体通道的内壁面相贴合;
所述第二密封件(4)包括第二套体(41),所述第二套体(41)套设在所述金属管(2)另一端的外壁面上,所述第二套体(41)的内壁面与所述金属管(2)的外壁面相贴合,所述第二套体(41)的外壁面与所述腔体通道的内壁面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热水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体(31)的内壁面和/或外壁面上设有多个第一环筋(311),所述第二套体(41)的内壁面和/或外壁面上设有多个第二环筋(4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热水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拼接的第一端盖(11)、主体(12)和第二端盖(13),所述第一端盖(11)与所述主体(12)的拼接处限定出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二端盖(13)与所述主体(12)的拼接处限定出第二环形槽;
所述第一密封件(3)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套体(31)连接的第一本体(32),所述第一本体(32)嵌设在所述第一环形槽内,所述第二密封件(4)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套体(41)连接的第二本体(42),所述第二本体(42)嵌设在所述第二环形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热水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32)的靠近所述第一端盖(11)的侧面设有第一凸筋(321),靠近所述主体(12)的侧面设有第二凸筋(322);
所述第二本体(42)的靠近所述第二端盖(13)的侧面设有第三凸筋(421),靠近所述主体(12)的侧面设有第四凸筋(4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水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拼接的第一端盖(11)、主体(12)和第二端盖(13);
所述腔体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沉孔(111)、通孔(121)和第二沉孔(131),所述第一沉孔(111)设于所述第一端盖(11)朝向所述主体(12)的一侧,所述通孔(121)设于所述主体(12)且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主体(12)设置,所述第二沉孔(131)设于所述第二端盖(13)朝向所述主体(12)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热水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通道设置多个,多个所述腔体通道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多个所述腔体通道依次连接形成蛇形的腔体结构;
所述金属管(2)设置多个,多个所述金属管(2)对应设于多个所述腔体通道的所述通孔(121)内,且所述金属管(2)的两端对应伸入所述第一沉孔(111)和所述第二沉孔(13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热水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孔(111)的底壁开设第三沉孔(1111a),所述第一沉孔(111)的底壁除开所述第三沉孔(1111a)的部分形成第一限位面(1112),所述第二沉孔(131)的底壁开设第四沉孔(1311a),所述第二沉孔(131)的底壁除开所述第四沉孔(1311a)的部分形成第二限位面(1312),所述第一限位面(1112)与所述第二限位面(1312)用于限制所述金属管(2)沿所述通孔(121)轴向的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热水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11)朝向所述主体(12)的侧面的边沿处设有第一凸肩(112),所述主体(12)朝向所述第一端盖(11)的侧面的边沿处设有第二凸肩(122),所述第一凸肩(112)与所述第二凸肩(122)螺栓连接;
所述第二端盖(13)朝向所述主体(12)的侧面的边沿处设有第三凸肩(132),所述主体(12)朝向所述第二端盖(13)的侧面的边沿处设有第四凸肩(123),所述第三凸肩(132)与所述第四凸肩(123)螺栓连接。
10.一种饮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冷热水换热结构。
CN202321476608.2U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冷热水换热结构及饮水机 Active CN2201700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76608.2U CN220170026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冷热水换热结构及饮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76608.2U CN220170026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冷热水换热结构及饮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70026U true CN220170026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61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76608.2U Active CN220170026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冷热水换热结构及饮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700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87787B (zh) 热交换装置
CN110017704A (zh) 集成热交换器
CN220170026U (zh) 一种冷热水换热结构及饮水机
WO2022037358A1 (zh) 热管与地热采集装置
WO2024159936A1 (zh) 用于车辆的电驱系统壳体和车辆
JP2022539482A (ja) 耐圧能力が強いチップ用冷却器
CN211120741U (zh) 一种暖通换热装置
KR101144260B1 (ko) 판형 열교환기
CN215572306U (zh) 一种用于空调热泵一体机的塑料材质结构的套管换热器
CN214095634U (zh) 一种管状流体冷却装置
WO2022134706A1 (zh) 散热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1903393U (zh) 气液分离器
CN209877378U (zh) 一种烟气冷凝器用高效冷凝室
CN210519298U (zh) 变流器水气换热器
CN218940837U (zh) 电机绕组防高温装置
CN213873960U (zh) 快接结构及散热器组件
CN113720046B (zh) 一种一体化液体循环低温散热器
KR100681291B1 (ko) 알루미늄제 라디에이터에 내장되는 오일쿨러의 파이프커넥터 연결구조
CN212458061U (zh) 热管与地热采集装置
CN218097323U (zh) 套管式换热器及热泵热水器
CN218063629U (zh) 一种即热式出水龙头
CN218827418U (zh) 电池冷却管、电池冷却组件、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9346844U (zh) 一种新型冷凝器
CN218000772U (zh) 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及液冷系统
CN219876164U (zh) 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