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66993U - 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 - Google Patents

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66993U
CN220166993U CN202321439339.2U CN202321439339U CN220166993U CN 220166993 U CN220166993 U CN 220166993U CN 202321439339 U CN202321439339 U CN 202321439339U CN 220166993 U CN220166993 U CN 2201669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ost
basement outer
basement
cast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3933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方亮
刘郢龙
曹传伟
张永欢
史志昂
刘佳伟
叶聪
李尊跃
刘钦
秦田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3933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669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669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669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加强凸部和加强筋,加强凸部竖向设置并沿左右方向设置,加强凸部朝后凸出,加强凸部位于左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右部、后浇带的后侧面和右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左部之后并分别连接左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右部、后浇带的后侧面和右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左部,加强筋沿左右方向设置,加强筋的中部朝后凸出并设置在加强凸部中,加强筋的左端和右端分别插接在左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右部和右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左部中。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小后浇带部位渗漏水风险,并且增加后浇带部位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结构开裂风险。

Description

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深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地连墙的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
在深基坑施工中,存在围护结构采用地连墙,同时地下室外墙在地连墙一侧需要施工后浇带的情况,如图1所示,地连墙1、左地下室外墙2和右地下室外墙3均竖向设置并均沿左右方向设置,左地下室外墙2和右地下室外墙3左右相互间隔设置并均位于地连墙1之后且均抵靠地连墙1,左止水钢板5和右止水钢板6均竖向设置并均沿左右方向设置且左右相互间隔设置,左止水钢板5和右止水钢板6均位于左地下室外墙2和右地下室外墙3之间并分别预埋在左地下室外墙2的右侧面和右地下室外墙3的左侧面中,需要在左地下室外墙2和右地下室外墙3之间施工后浇带4。
在采用地连墙作为围护结构的深基坑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中,传统的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做法是,施工缝部位进行凿毛,然后直接浇筑后浇带部位的地下室外墙混凝土。采用此方法,后浇带4与地下室外墙(即左地下室外墙2和右地下室外墙3)平齐,由于地下室外墙之前是地连墙1,因此左止水钢板5和右止水钢板6前侧施工缝很难剔凿清理,导致后浇带部位存在很大的渗漏水风险。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其能够减小后浇带部位渗漏水风险,并且增加后浇带部位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结构开裂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其能够减小后浇带部位渗漏水风险,并且增加后浇带部位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结构开裂风险,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施工简便,施工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包括地连墙、左地下室外墙、右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左止水钢板和右止水钢板,所述地连墙、所述左地下室外墙、所述右地下室外墙和所述后浇带均竖向设置并均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左地下室外墙和所述右地下室外墙左右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后浇带位于所述左地下室外墙和所述右地下室外墙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左地下室外墙和所述右地下室外墙,所述左地下室外墙、所述右地下室外墙和所述后浇带均位于所述地连墙之后且均抵靠所述地连墙,所述左止水钢板和所述右止水钢板均竖向设置并均沿左右方向设置且左右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左止水钢板位于所述左地下室外墙和所述后浇带之间并分别插接在所述左地下室外墙的右侧面和所述后浇带的左侧面中,所述右止水钢板位于所述后浇带和所述右地下室外墙之间并分别插接在所述后浇带的右侧面和所述右地下室外墙的左侧面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还包括加强凸部和加强筋,其中:
所述加强凸部竖向设置并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所述加强凸部朝后凸出,所述加强凸部位于所述左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右部、所述后浇带的后侧面和所述右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左部之后并分别连接所述的左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右部、所述的后浇带的后侧面和所述的右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左部,所述加强筋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所述加强筋的中部朝后凸出并设置在所述加强凸部中,所述加强筋的左端和右端分别插接在所述的左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右部和所述的右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左部中。
较佳地,所述加强凸部为混凝土加强凸部。
较佳地,所述加强凸部朝后弧形凸出。
较佳地,所述加强筋为钢筋。
较佳地,所述的加强筋的中部朝后弧形凸出。
较佳地,所述加强筋的直径为8mm~12mm。
较佳地,所述加强筋的数目为多根,多根所述加强筋前后相互间隔设置。
较佳地,所述的加强筋的左端和所述的加强筋的右端分别预埋在所述的左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右部和所述的右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左部中。
较佳地,所述的左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右部的宽度和所述的右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左部的宽度均为250mm~350mm。
较佳地,所述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还包括前连接筋和后连接筋,所述前连接筋和所述后连接筋均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且前后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前连接筋的中部和所述后连接筋的中部均设置在所述后浇带中,所述前连接筋的左端和右端以及所述后连接筋的左端和右端均分别插接在所述的左地下室外墙的右侧面和所述的右地下室外墙的左侧面中,所述左止水钢板位于所述的前连接筋的左端和所述的后连接筋的左端之间,所述右止水钢板位于所述的前连接筋的右端和所述的后连接筋的右端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加强凸部和加强筋,加强凸部竖向设置并沿左右方向设置,加强凸部朝后凸出,加强凸部位于左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右部、后浇带的后侧面和右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左部之后并分别连接左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右部、后浇带的后侧面和右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左部,加强筋沿左右方向设置,加强筋的中部朝后凸出并设置在加强凸部中,加强筋的左端和右端分别插接在左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右部和右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左部中,因此,其能够减小后浇带部位渗漏水风险,并且增加后浇带部位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结构开裂风险,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的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加强凸部和加强筋,加强凸部竖向设置并沿左右方向设置,加强凸部朝后凸出,加强凸部位于左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右部、后浇带的后侧面和右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左部之后并分别连接左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右部、后浇带的后侧面和右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左部,加强筋沿左右方向设置,加强筋的中部朝后凸出并设置在加强凸部中,加强筋的左端和右端分别插接在左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右部和右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左部中,因此,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施工简便,施工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和附图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实用新型内容中特地指出的手段、装置和它们的组合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的一具体实施例的俯视透视局部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地连墙;2左地下室外墙;3右地下室外墙;4后浇带;5左止水钢板;6右止水钢板;7加强凸部;8加强筋;9前连接筋;10后连接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见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包括地连墙1、左地下室外墙2、右地下室外墙3、后浇带4、左止水钢板5、右止水钢板6、加强凸部7和加强筋8,其中:
所述地连墙1、所述左地下室外墙2、所述右地下室外墙3和所述后浇带4均竖向设置并均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左地下室外墙2和所述右地下室外墙3左右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后浇带4位于所述左地下室外墙2和所述右地下室外墙3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左地下室外墙2和所述右地下室外墙3,所述左地下室外墙2、所述右地下室外墙3和所述后浇带4均位于所述地连墙1之后且均抵靠所述地连墙1,所述左止水钢板5和所述右止水钢板6均竖向设置并均沿左右方向设置且左右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左止水钢板5位于所述左地下室外墙2和所述后浇带4之间并分别插接在所述左地下室外墙2的右侧面和所述后浇带4的左侧面中,所述右止水钢板6位于所述后浇带4和所述右地下室外墙3之间并分别插接在所述后浇带4的右侧面和所述右地下室外墙3的左侧面中;
所述加强凸部7竖向设置并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所述加强凸部7朝后凸出,所述加强凸部7位于所述左地下室外墙2的后侧面的右部、所述后浇带4的后侧面和所述右地下室外墙3的后侧面的左部之后并分别连接所述的左地下室外墙2的后侧面的右部、所述的后浇带4的后侧面和所述的右地下室外墙3的后侧面的左部,所述加强筋8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所述加强筋8的中部朝后凸出并设置在所述加强凸部7中,所述加强筋8的左端和右端分别插接在所述的左地下室外墙2的后侧面的右部和所述的右地下室外墙3的后侧面的左部中。
所述加强凸部7可以是任何合适材质的加强凸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凸部7为混凝土加强凸部。
所述加强凸部7朝后凸出,可以以任何合适的形状朝后凸出,请参见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凸部7朝后弧形凸出。
所述加强筋8可以是任何合适材质的加强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8为钢筋。
所述加强筋8的中部朝后凸出,可以以任何合适的形状朝后凸出,请参见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加强筋8的中部朝后弧形凸出。
所述加强筋8的直径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较佳地,所述加强筋8的直径为8mm~12mm,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8的直径为10mm。
所述加强筋8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较佳地,所述加强筋8的数目为多根,多根所述加强筋8前后相互间隔设置,请参见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加强筋8的数目为3根。
所述加强筋8的左端和右端分别插接在所述的左地下室外墙2的后侧面的右部和所述的右地下室外墙3的后侧面的左部中,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加强筋8的左端和所述的加强筋8的右端分别预埋在所述的左地下室外墙2的后侧面的右部和所述的右地下室外墙3的后侧面的左部中。
所述的左地下室外墙2的后侧面的右部的宽度和所述的右地下室外墙3的后侧面的左部的宽度,即所述的左地下室外墙2的后侧面的右部和所述的右地下室外墙3的后侧面的左部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较佳地,所述的左地下室外墙2的后侧面的右部的宽度和所述的右地下室外墙3的后侧面的左部的宽度均为250mm~350mm,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左地下室外墙2的后侧面的右部的宽度和所述的右地下室外墙3的后侧面的左部的宽度均为300mm。
所述左止水钢板5插接在所述左地下室外墙2的右侧面中,所述右止水钢板6插接在所述右地下室外墙3的左侧面中,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左止水钢板5和所述右止水钢板6分别预埋在所述的左地下室外墙2的右侧面和所述的右地下室外墙3的左侧面中。
所述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还可以包括其它任何合适的构成,请参见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还包括前连接筋9和后连接筋10,所述前连接筋9和所述后连接筋10均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且前后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前连接筋9的中部和所述后连接筋10的中部均设置在所述后浇带4中,所述前连接筋9的左端和右端以及所述后连接筋10的左端和右端均分别插接在所述的左地下室外墙2的右侧面和所述的右地下室外墙3的左侧面中,所述左止水钢板5位于所述的前连接筋9的左端和所述的后连接筋10的左端之间,所述右止水钢板6位于所述的前连接筋9的右端和所述的后连接筋10的右端之间。
所述前连接筋9的左端和右端以及所述后连接筋10的左端和右端均分别插接在所述的左地下室外墙2的右侧面和所述的右地下室外墙3的左侧面中,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前连接筋9的左端和所述的前连接筋9的右端以及所述的后连接筋10的左端和所述的后连接筋10的右端均分别预埋在所述的左地下室外墙2的右侧面和所述的右地下室外墙3的左侧面中。
所述前连接筋9和所述后连接筋10可以是任何合适材质的连接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前连接筋9和所述后连接筋10均为钢筋。
施工时,以地连墙1竖向设置并沿左右方向设置为例,在地连墙1之后施工左地下室外墙2和右地下室外墙3,在左地下室外墙2和右地下室外墙3施工过程中,将左止水钢板5和右止水钢板6分别预埋在左地下室外墙2的右侧面和右地下室外墙3的左侧面中,将加强筋8的左端和右端分别预埋在左地下室外墙2的后侧面的右部和右地下室外墙3的后侧面的左部中,在前连接筋9和后连接筋10存在的情况下,将前连接筋9的左端和右端以及后连接筋10的左端和右端均分别预埋在左地下室外墙2的右侧面和右地下室外墙3的左侧面中;在左地下室外墙2和右地下室外墙3施工完成后,施工后浇带4时,将施工缝部位进行凿毛,将左地下室外墙2的后侧面的右部和右地下室外墙3的后侧面的左部进行凿毛,然后绑扎钢筋,进行混凝土浇筑,从而在左地下室外墙2和右地下室外墙3之间形成后浇带4,并在左地下室外墙2的后侧面的右部、后浇带4的后侧面和右地下室外墙3的后侧面的左部之后形成后浇带背包结构即加强凸部7。
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通过此加强做法,可以增加后浇带部位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结构开裂风险,同时大大减小了后浇带部位渗漏水的风险。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能够减小后浇带部位渗漏水风险,并且增加后浇带部位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结构开裂风险,设计巧妙,结构简洁,施工简便,施工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的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予以展示和说明,在不背离所述原理下,实施方式可作任意修改。所以,本实用新型包括了基于权利要求精神及权利要求范围的所有变形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包括地连墙、左地下室外墙、右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左止水钢板和右止水钢板,所述地连墙、所述左地下室外墙、所述右地下室外墙和所述后浇带均竖向设置并均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左地下室外墙和所述右地下室外墙左右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后浇带位于所述左地下室外墙和所述右地下室外墙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左地下室外墙和所述右地下室外墙,所述左地下室外墙、所述右地下室外墙和所述后浇带均位于所述地连墙之后且均抵靠所述地连墙,所述左止水钢板和所述右止水钢板均竖向设置并均沿左右方向设置且左右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左止水钢板位于所述左地下室外墙和所述后浇带之间并分别插接在所述左地下室外墙的右侧面和所述后浇带的左侧面中,所述右止水钢板位于所述后浇带和所述右地下室外墙之间并分别插接在所述后浇带的右侧面和所述右地下室外墙的左侧面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还包括加强凸部和加强筋,其中:
所述加强凸部竖向设置并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所述加强凸部朝后凸出,所述加强凸部位于所述左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右部、所述后浇带的后侧面和所述右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左部之后并分别连接所述的左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右部、所述的后浇带的后侧面和所述的右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左部,所述加强筋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所述加强筋的中部朝后凸出并设置在所述加强凸部中,所述加强筋的左端和右端分别插接在所述的左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右部和所述的右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左部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凸部为混凝土加强凸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凸部朝后弧形凸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为钢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筋的中部朝后弧形凸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直径为8mm~12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数目为多根,多根所述加强筋前后相互间隔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筋的左端和所述的加强筋的右端分别预埋在所述的左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右部和所述的右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左部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右部的宽度和所述的右地下室外墙的后侧面的左部的宽度均为250mm~350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还包括前连接筋和后连接筋,所述前连接筋和所述后连接筋均沿所述左右方向设置且前后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前连接筋的中部和所述后连接筋的中部均设置在所述后浇带中,所述前连接筋的左端和右端以及所述后连接筋的左端和右端均分别插接在所述的左地下室外墙的右侧面和所述的右地下室外墙的左侧面中,所述左止水钢板位于所述的前连接筋的左端和所述的后连接筋的左端之间,所述右止水钢板位于所述的前连接筋的右端和所述的后连接筋的右端之间。
CN202321439339.2U 2023-06-07 2023-06-07 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 Active CN2201669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9339.2U CN220166993U (zh) 2023-06-07 2023-06-07 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9339.2U CN220166993U (zh) 2023-06-07 2023-06-07 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66993U true CN220166993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53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39339.2U Active CN220166993U (zh) 2023-06-07 2023-06-07 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669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35519A (zh) 地下连续墙工字钢接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691582A (zh) 一种叠合剪力墙密拼竖向接缝构造及施工方法
CN103184747A (zh) 用于深层地下工程两墙合一结构的防渗漏施工方法及结构
CN208586722U (zh) 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管道井
CN112112295A (zh) 一种后封闭外墙后浇带加固施工方法
CN202577363U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工字钢接头结构
CN208309637U (zh) 一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综合管廊标准段
CN220166993U (zh) 地下室外墙与地连墙交接部位后浇带结构
CN103850263A (zh) 预制砖胎膜
CN106760173B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处预制板
CN207944710U (zh) 剪力墙结构狭窄伸缩缝拼装式模板加固体系
CN216787229U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装配式封堵钢板结构
CN216819356U (zh) 一种pvc线管橡胶保护塞
CN2905894Y (zh) 混凝土预制沟槽
CN215563028U (zh) 一种楼层竖向临时供水管道装置
CN215484396U (zh) 防止厨卫间烟道或排气道根部渗漏的预埋构件
CN213233403U (zh) 地下连续墙的钢连接件及地下连续墙
CN210917454U (zh) 一种施工现场可周转装配式综合管廊组件
CN210288282U (zh) 一种预制沟渠
CN114263219A (zh) 一种用于地下工程的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以及施工方法
CN219863407U (zh) 一种预制填充外墙接缝防渗漏装置
CN221421573U (zh) 一种公路改扩建工程临时预制水沟组件
CN221778685U (zh)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预封闭结构
CN209817171U (zh) 一种快速连接的装配式剪力墙竖向接缝单元
CN210421069U (zh) 一种c型钢装配的地下连续墙体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