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8710U - 一种弹片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片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38710U
CN220138710U CN202321680556.0U CN202321680556U CN220138710U CN 220138710 U CN220138710 U CN 220138710U CN 202321680556 U CN202321680556 U CN 202321680556U CN 220138710 U CN220138710 U CN 2201387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side wall
spring
substrate
ex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8055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序俊
何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8055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387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387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387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弹片及电子设备,弹片包括基板、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弹臂和延伸臂,基板设置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侧壁的一端连接于基板的第一表面,第二侧壁的一端连接于基板的第二表面,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相对间隔设置,弹臂的一端连接于基板,弹臂的另一端朝远离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弹臂的另一端设置有接触部,接触部用于抵接外部设备,延伸臂的一端连接弹臂的另一端,延伸臂的另一端朝第一表面的方向弯折延伸,并且延伸臂的另一端位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避免在电子设备中弹臂悬空的一端出现过大的水平摆动导致与外部设备接触不稳定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弹片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弹片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弹片在许多应用场景里面都具有不可取代性,弹片利用的其自身的弹性形变可以做到提供缓冲力、实现电能导通、器件之间相互施压以及交互触感等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上,发现:目前,弹片通常包括基板和弹臂,弹臂的一端固定于基板,弹臂的另一端悬空,基板通过焊接或者螺接固定在电路板或者其他外部设备上,弹臂悬空的另一端用于抵接外部设备,在弹片振动时,而弹臂悬空的另一端容易出现水平摆动,使得弹臂与外部设备的接触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弹片,能够解决弹臂悬空的一端出现水平摆动导致与外部设备接触不稳定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弹片,弹片包括基板、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弹臂和延伸臂,所述基板设置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弹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基板,所述弹臂的另一端朝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所述弹臂的另一端设置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用于抵接外部设备,所述延伸臂的一端连接所述弹臂的另一端,所述延伸臂的另一端朝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弯折延伸,并且所述延伸臂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
可选的,所述弹臂包括第一弯折部、第一连接臂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基板,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一表面弯折形成接触部。
可选的,所述延伸臂包括第二连接臂、第三弯折部和水平部,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弯折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弯折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平部连接,所述水平部位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
可选的,所述水平部朝所述第一侧壁延伸有延伸部,所述第一侧壁的另一端朝所述第二侧壁延伸有抵挡部,所述抵挡部用于抵接所述延伸部,以限定所述水平部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最大行程。
可选的,所述水平部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可选的,在所述接触部未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述水平部与所述第一表面具有第一距离,沿所述第一表面往第二表面的方向,所述第二侧壁的高度大于第一距离。
可选的,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设置有若干凸部,任意相邻两个凸部之间间隔设置。
可选的,所述基板、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弹臂和延伸臂为一体成型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电路板、电子元件和所述弹片,所述电路板和电子元件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弹片的基板的第二表面固定于所述电路板,所述弹片的接触部抵接于所述电子元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弹片包括基板、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弹臂和延伸臂,所述基板设置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侧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弹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基板,所述弹臂的另一端朝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所述弹臂的另一端设置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用于抵接外部设备,所述延伸臂的一端连接所述弹臂的另一端,所述延伸臂的另一端朝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弯折延伸,并且所述延伸臂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避免在电子设备中所述弹臂悬空的一端出现过大的水平摆动导致与外部设备接触不稳定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弹片的立体图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弹片的又一视角立体图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弹片的主视图第二侧壁部分剖切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弹片的立体图第一侧壁部分剖切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子设备中弹片一受力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0、弹片;1、基板;2、第一侧壁;3、第二侧壁;4、弹臂;5、延伸臂;
11、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121、凸部;21、抵挡部;
41、第一弯折部;42、第一连接臂;43、第二弯折部;431、接触部;
51、第二连接臂;52、第三弯折部;53、水平部;531、延伸部;
2000、电路板;3000、电子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弹片1000包括基板1、第一侧壁2、第二侧壁3、弹臂4和延伸臂5,第一侧壁2和第二侧壁3相对设置于基板1,弹臂4的一端连接基板1,弹臂4的另一端向远离基板1且偏向第一侧壁2和第二侧壁3的方向延伸,延伸臂5的一端与弹臂4的另一端连接,延伸臂5的另一端朝基板1方向弯折延伸,并且延伸臂5的另一端位于第一侧壁2和第二侧壁3之间,第一侧壁2和第二侧壁3对延伸臂5的另一端进行限位,限制延伸臂5在第一侧壁2和第二侧壁3相向的水平方向上的大幅度摆动,避免弹片1000与电子元件3000的接触出现断路、接触不良等情况。
对于上述基板1,请参阅图1和图2,基板1设置有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相对设置,第一表面11朝向需要连接的电子元件3000,第二表面12朝向电路板2000等用于承载基板1的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表面12还设置有若干凸部121,任意相邻两个凸部121之间间隔设置,当弹片1000采用表面贴装技术焊接时,凸部121可以使第二表面12的焊接接触面积提高,同时凸部121在第一表面11朝向第二表面12的方向上具有一定高度,可以增加焊接后弹片1000的水平于第二表面12的抗剪切力,以及提升弹片1000垂直于第二表面12的抗拉拔力,同时提升弹片1000与电路板2000之间的导电率。可以理解,凸部121可以通过模具成型、激光雕刻、喷砂处理或刻蚀等加工工艺制成。
对于上述第一侧壁2,请参阅图3和图4,第一侧壁2的一端连接于基板1的第一表面11,第一侧壁2的另一端朝向第二侧壁3方向延伸形成抵挡部21,抵挡部21的下表面朝向基板1的第一表面11,抵挡部21用于限定弹臂4不与基板1连接的另一端远离基板1第一表面11的最大距离,同时通过对延伸臂5末端施加第一预设力,使弹臂4具有一定的内应力。
对于上述第二侧壁3,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4,第二侧壁3的一端连接于基板1的第二表面12,第二侧壁3与第一侧壁2相对间隔设置,沿第一表面11往第二表面12的方向,第二侧壁3的高度大于第一距离,其中第一距离指延伸臂5的末端与基板1的第一表面11的距离。第二侧壁3和第一侧壁2搭配使用,限定延伸臂5在水平方向的摆动幅度,具有高度的第二侧壁3可以避免弹臂4受力过大产生塑性形变。
对于上述弹臂4,请参阅图4,弹臂4包括第一弯折部41、第一连接臂42和第二弯折部43,第一弯折部41的一端连接基板1,第一弯折部4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连接臂42,第一连接臂4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弯折部43,第二弯折部43的另一端向第一表面11弯折形成接触部431,接触部431用于抵接电子元件3000。
对于所述延伸臂5,请继续参阅图4,延伸臂5包括第二连接臂51、第三弯折部52和水平部53,第二连接臂51的一端与第二弯折部4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臂51的另一端与第三弯折部52的一端连接,第三弯折部52的另一端与水平部53连接,水平部53位于第一侧壁2和第二侧壁3之间,水平部53朝第一侧壁2延伸有延伸部531,延伸部531与第二侧壁3的抵挡部21抵接,抵挡部21对延伸部531提供一个朝向第一表面11的预压力,延伸部531通过力的传递,最终在第一弯折部41和第一连接臂42产生弹性形变,并产生与预压力相抵消的作用力。
请继续参阅图4,第一连接臂42和第二连接臂51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水平部53与第一表面11平行,当接触部431与电子元件3000抵接的力足以使第一弹臂4和第一弯折部41产生的弹性形变大至水平部53的下表面与第一表面11抵接时,第一表面11会对水平部53的下表面提供支撑力,使第二弯折部43和第二连接臂51产生弹性形变,最终使力达到平衡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板1、第一侧壁2、第二侧壁3、弹臂4和延伸臂5为一体成型的。可以理解,第一侧壁2、第二侧壁3、弹臂4与基板1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是焊接、胶接、铆接等,弹臂4和延伸臂5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是焊接、铆接、胶接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弹片1000包括基板1、第一侧壁2、第二侧壁3、弹臂4和延伸臂5,基板1设置有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第一侧壁2的一端连接于基板1的第一表面11,第二侧壁3的一端连接于基板1的第二表面12,第二侧壁3与第一侧壁2相对间隔设置,弹臂4的一端连接于基板1,弹臂4的另一端朝远离第一表面11的方向延伸,弹臂4的另一端设置有接触部431,接触部431用于抵接外部设备,延伸臂5的一端连接弹臂4的另一端,延伸臂5的另一端朝第一表面11的方向弯折延伸,并且延伸臂5的另一端位于第一侧壁2和第二侧壁3之间。通过上述方式,能够避免在电子设备中弹臂4悬空的一端出现过大的水平摆动导致与外部设备接触不稳定问题,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实施又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请参阅图5,电子设备包括外壳(图未示)、电路板2000、电子元件3000和上述弹片1000,电路板2000和电子元件3000均设置于壳体内,弹片1000的基板1的第二表面12固定于电路板2000,弹片1000的接触部431抵接于电子元件3000,外壳、电路板2000和电子元件3000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对其结构和功能做详细描述,对于上述弹片1000的结构和功能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下面对在电子设备内弹片1000的受力情况进行进一步说明,请继续参阅图5,当弹片1000的基板1连接于电路板2000,接触部431与电子元件3000抵接:
第一受力状态:电子元件3000施加给接触部431的力的数值小于抵挡部21施加给水平部53的预压力的数值,此时弹片1000的弹臂4与延伸臂5均不产生新的形变,电子元件3000施加到接触部431的力和抵挡部21施加给水平部53的力数值总和等于第一弯折部41和第一连接臂42预设的内应力数值。
第二受力状态:电子元件3000施加给接触部431的力的数值大于抵挡部21施加给水平部53的预压力的数值,但小于使水平部53抵接第一表面11的所需要的数值,此时水平部53悬空,第一弯折部41和第一连接臂42产生新的弹性形变,并将接触部431承受的力传递至基板1,达到力的平衡。
第三受力状态:电子元件3000施加给接触部431的力的数值大于使水平部53抵接第一表面11所需要的数值,但小于使接触部431下压至第二侧壁3高度所需的数值,此时水平部53抵接第一表面11,第一弯折部41、第一连接臂42、第二弯折部43、第二连接臂51和第三弯折部52产生弹性形变,接触部431与第一表面11的距离大于第二侧壁3的高度,第一弯折部41与基板1形成第一支点,水平部53与基板1的第一表面11形成第二支点,第一支点和第二支点分散由接触部431传递下来的力,并达到力的平衡。
第四受力状态:电子元件3000施加给接触部431的力的数值大于使接触部431下压至第二侧壁3高度所需的数值,此时接触部431与第一表面11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侧壁3的高度,电子元件3000除了与接触部431抵接外还与第二侧壁3抵接,电子元件3000与第二侧壁3抵接形成第三支点,第一支点、第二支点和第三支点共同分散来自电子元件3000的力,并达到力的平衡,其中,第二侧壁3可以避免弹臂4和延伸臂5因为受力过大产生不可逆的塑性形变。
本实用新型实施电子设备实施例,包括外壳、电路板2000、电子元件3000和上述弹片1000,能够避免在电子设备中弹片1000的弹臂4悬空的一端出现过大的水平摆动导致与外部设备接触不稳定问题,以及解决弹片1000受力过大导致弹臂4和延伸臂5产生塑性形变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弹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设置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对设置;
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
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间隔设置;
弹臂,所述弹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基板,所述弹臂的另一端朝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所述弹臂的另一端设置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用于抵接外部设备;
延伸臂,所述延伸臂的一端连接所述弹臂的另一端,所述延伸臂的另一端朝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弯折延伸,并且所述延伸臂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臂包括第一弯折部、第一连接臂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基板,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一表面弯折形成接触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臂包括第二连接臂、第三弯折部和水平部,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弯折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弯折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平部连接,所述水平部位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部朝所述第一侧壁延伸有延伸部;
所述第一侧壁的另一端朝所述第二侧壁延伸有抵挡部,所述抵挡部用于抵接所述延伸部,以限定所述水平部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最大行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部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触部未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述水平部与所述第一表面具有第一距离;
沿所述第一表面往第二表面的方向,所述第二侧壁的高度大于第一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设置有若干凸部,任意相邻两个凸部之间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弹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弹臂和延伸臂为一体成型的。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路板、电子元件和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弹片;
所述电路板和电子元件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弹片的基板的第二表面固定于所述电路板,所述弹片的接触部抵接于所述电子元件。
CN202321680556.0U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弹片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201387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0556.0U CN220138710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弹片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0556.0U CN220138710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弹片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38710U true CN220138710U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61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80556.0U Active CN220138710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弹片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387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33226B1 (en) Audio receptacle connector
US9502795B1 (en) Clamping wire structure of terminal block
KR101105965B1 (ko) 콘택트 및 전기커넥터
CN104283455A (zh) 振动器
US20080050941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etaining shell
KR101222242B1 (ko) 컨텍터
CN107706578B (zh) 连接结构、发声组件、移动终端、电子装置和电路板组件
WO2018183298A1 (en)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CN200941510Y (zh) 电连接器
CN110289508A (zh) 电连接器
CN220138710U (zh) 一种弹片及电子设备
CN107026337A (zh)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N107681312B (zh) 连接结构、发声组件、移动终端、电子装置和电路板组件
KR101372079B1 (ko) Pcb 컷 타입 접속장치
TW589766B (en) Connector suitable for connecting a pair of circuit boards arranged in parallel
US8292632B2 (en) Compression connector with sink board-mounting structure
CN107453080B (zh) 一种预压高弹力弹片连接器
JP4576096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09822915U (zh) Usb连接器
CN210111078U (zh) 鱼眼端子及连接器
CN219350747U (zh) 一种弹片以及电子设备
CN107623207B (zh) 发声组件和移动终端
CN208094784U (zh) 导电弹片及包括该导电弹片的发声器
CN108173037B (zh) 弹性组件及含其的移动终端
CN108336523B (zh) 电连接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