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8618U - 一种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38618U
CN220138618U CN202321679084.7U CN202321679084U CN220138618U CN 220138618 U CN220138618 U CN 220138618U CN 202321679084 U CN202321679084 U CN 202321679084U CN 220138618 U CN220138618 U CN 2201386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battery pack
positioning
cross beam
n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7908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凯航
吴丽华
陈朝海
陈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7908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386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386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386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包括下箱体、至少两个电池模组和连接组件,下箱体内设置有横梁,横梁将下箱体的内部空间划分为至少两个容纳腔,横梁上开设有容置槽;至少两个电池模组容纳于对应的容纳腔内,相邻两个电池模组相对的一侧分别伸出有输出片;连接组件设置于容置槽内,连接组件用于将两个输出片连接以实现电导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包,通过将连接组件设置于横梁上的容置槽内,充分利用了横梁上的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解决了狭窄空间下两个电池模组电连接空间不足的问题,且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焊接连接,连接组件能够保证两个输出片之间的稳定连接,从而提高了电池包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电池包作为其核心部件用于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电池包通常包括下箱体,下箱体内容纳有多个电池模组,相邻两个电池模组相对的一侧均伸出有输出铜排。
目前,两个电池模组的输出铜排多采用侧边焊接的形式,以将两个输出铜排连接,从而实现两个电池模组的电导通。但是,侧边焊接仅适用于下箱体内有焊接空间的情况,而对于下箱体内焊接空间不足的情况,只能采用箱外焊接,但是箱外焊接后,两个电池模组入箱的难度较高。其次,焊接连接的方式不稳定,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两个输出铜排之间脱焊的情况。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电池包,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解决了狭窄空间下两个电池模组电连接空间不足、不稳定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池包,包括:
下箱体,其内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将所述下箱体的内部空间划分为至少两个容纳腔,所述横梁上开设有容置槽;
至少两个电池模组,容纳于对应的所述容纳腔内,相邻两个所述电池模组相对的一侧分别伸出有输出片;
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连接组件用于将两个所述输出片连接以实现电导通。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底座、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两个所述输出片的第一端叠置,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设两个所述输出片的所述第一端后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配合。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螺母,所述螺母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螺栓,两个所述第一端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栓同时穿过两个所述第一端上的所述通孔后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螺母和所述底座一体注塑成型。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底座的顶部扣设有保护盖。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保护盖和所述底座两者中的其中一个开设有卡槽,另一个上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保护盖和所述底座两者中的其中一个上开设有滑槽,另一个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底座的底部形成有凸耳,所述凸耳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横梁上铆接有拉铆螺母,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后与所述拉铆螺母螺纹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柱,所述横梁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插接配合。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定位柱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定位柱间隔设置;
所述定位孔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定位孔间隔设置且与至少两个所述定位柱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定位柱能插接于对应的所述定位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包,通过在横梁上设置容置槽,使得连接组件可以设置于容置槽内,并将两个电池模组的输出片连接实现电导通,该设置充分利用了横梁上的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解决了狭窄空间下两个电池模组电连接空间不足的问题,且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焊接连接,连接组件能够保证两个输出片之间的稳定连接,从而提高了电池包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明显易懂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介绍,下面描述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隐去上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出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的爆炸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与输出片配合后的俯视图;
图8是图7中A-A处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下箱体;11、容纳腔;
2、横梁;21、容置槽;22、拉铆螺母;23、定位孔;
3、电池模组;31、输出片;311、第一端;312、第二端;313、通孔;
4、连接组件;41、底座;411、定位凸起;412、滑槽;413、定位柱;414、延长壁;415、安装平面;42、螺母;43、螺栓;44、保护盖;441、卡槽;442、滑块;45、凸耳;451、安装孔;46、紧固件;47、钢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包括上盖(未图示)、下箱体1和至少两个电池模组3,下箱体1内设置有横梁2,横梁2可以通过预先焊接的方式固定于下箱体1内,横梁2将下箱体1的内部空间划分为至少两个容纳腔11,至少两个电池模组3容纳于对应的容纳腔11内,上盖扣设于下箱体1上,从而可以将电池模组3与外部环境隔开,以防止外力的冲击或外界异物的侵蚀损坏电池模组3,提升了电池包的可靠性。相邻两个电池模组3相对的一侧分别伸出有输出片31,且输出片31通常由电池模组3沿宽度方向的一端侧边伸出,两个输出片31接触连接后即可形成两个电池模组3之间的电导通。
将电池模组3装箱后,为了实现两个电池模组3的输出片31之间接触连接,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侧边焊接的形式,但是侧边焊接仅适用于下箱体1内有焊接空间的情况,而对于下箱体1内焊接空间不足的情况,只能采用箱外焊接,但是箱外焊接后,两个电池模组3入箱的难度较高。其次,焊接连接的方式不稳定,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两个输出片31之间脱焊的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横梁2上开设有容置槽21,电池包还包括连接组件4,连接组件4设置于容置槽21内,当电池模组3装箱后,连接组件4用于将两个输出片31连接以实现电导通。通过采用上述设置,在电池模组3装箱后对两个输出片31进行连接即可,无需在箱外连接后再入箱,降低了组装难度。该设置充分利用了横梁2上的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解决了狭窄空间下两个电池模组3电连接空间不足的问题,且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焊接连接,连接组件4能够保证两个输出片31之间的稳定连接,从而提高了电池包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输出片31位于电池模组3沿宽度方向的最侧面,则容置槽21也位于横梁2沿其长度方向的最端部,连接组件4位于在横梁2的最端部。
其中,如图2和图4所示,输出片31为一个铜片弯折后形成或者由多个铜片组合而成,每个输出片31均具有两个自由端,分别定义为第一端311和第二端312,第二端312用于与对应电池模组3中的电芯极柱电连接,两个输出片31的第一端311相连接后形成两个相邻电池模组3之间的电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连接组件4包括底座41、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底座41固定于容置槽21的槽底,第一连接件固定于底座41上,两个输出片31的第一端311叠置,第二连接件穿设两个输出片31的第一端311后与第一连接件配合。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连接配合,能够将两个输出片31的第一端311压紧固定,保证两个输出片31的第一端311充分贴合接触,从而保证两个输出片31之间的稳定连接,进而提高了电池包的稳定性。
具体而言,如图4至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为螺母42,螺母42固定于底座41上,第二连接件为螺栓43,两个输出片31的第一端311上均开设有通孔313,螺栓43同时穿过两个第一端311上的通孔313后与螺母42螺纹连接。在安装时,首先将两个输出片31的第一端311从底座41侧面的开口处插入底座41内,使两个第一端311叠置,并使两个第一端311上的通孔313正对,同时将两个第一端311支撑在螺母42上,并将通孔313与螺母42的螺纹孔正对,再将螺栓43依次穿过通孔313和螺纹孔,然后不断旋拧螺栓43,直至将两个第一端311锁紧在螺栓43和螺母42之间。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焊接连接,通过螺栓43和螺母42的连接配合,拆装更加方便,且能够将两个输出片31的第一端311压紧固定,保证两个输出片31的第一端311充分贴合接触,从而保证两个输出片31之间的稳定连接,进而提高了电池包的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相互配合的连接件,只要能实现两个输出片31的第一端311之间贴合固定即可,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可选地,如图6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螺栓43和螺母42的数量均设置为两个,在提高两个输出片31之间连接稳定性的同时,还能够增大两个输出片31的第一端311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阻值,提高电池包的性能。在其他实施例中,螺栓43和螺母42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第一端311的面积进行适应性选择,如果第一端311的面积比较大,则适应性增加螺栓43和螺母42的使用数量,如果第一端311的面积比较小,则适应性减少螺栓43和螺母42的使用数量,只要能保证两个第一端311之间具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即可,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优选地,螺母42和底座41一体注塑成型。其中,螺母42为铜材质,底座41为塑胶件,在注塑成型时,可以先将螺母42放入制造底座41的模具中,然后再对底座41进行注塑成型,从而将螺母42一体成型于底座41上。如图6所示,由于螺母42的圆周侧壁上具有锯齿,从而提高了螺母42与底座41的连接强度,且上述工艺省去了螺母42和底座41单独组装的工序,节省了组装时间。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底座41的顶部扣设有保护盖44。通过设置保护盖44,能够对底座41的顶部进行封堵,从而对露出的输出片31的第一端311以及螺栓43进行遮挡,防止操作人员在其他操作过程中触电。需要说明的是,底座41上螺母42所在的平面为安装平面415,底座41的顶部两侧向上延伸出两个延长壁414,两个延长壁414与安装平面415共同限定出一个安装腔,两个输出片31的第一端311以及螺栓43和部分螺母42均位于安装腔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先将两个输出片31的第一端311通过螺栓43连接好,再安装保护盖44,保护盖44连接在两个延长壁414的顶端,从而将安装腔的上开口封堵,而不封堵安装腔的侧面开口,因此保护盖44不会与输出片31的第一端311产生干涉。
如图6所示,保护盖44上开设有卡槽441,底座41上与卡槽44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定位凸起411,定位凸起411与卡槽441卡接配合。由于底座41与保护盖44均为塑胶件,在安装保护盖44的过程中,利用塑胶件的自身弹性,能够快速将底座41上的定位凸起411卡止在保护盖44的卡槽441内,从而实现保护盖44和底座41的快速安装,且连接稳定,拆卸也很方便。需要说明的是,保护盖44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开设有卡槽441,对应地,底座41上两个延长壁414的内侧均设置有卡块,从而保证保护盖44与底座4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中,卡槽441开设于底座41的延长壁414上,定位凸起411设置于保护盖44的侧壁上,也能实现上述效果,在此不做限定。
优选地,如图6所示,保护盖44的侧壁上形成有滑块442,滑块442沿保护盖44的宽度方向延伸且一端延伸至保护盖44的端面,滑块442与卡槽441间隔设置。底座41的延长壁414的内壁形成有滑槽412,滑槽412沿底座41的宽度方向延伸且一端贯穿至延长壁414的端面,滑槽412与定位凸起411间隔设置,且滑块442与滑槽412滑动配合。由于保护盖44顶端的延边可以与延长壁414的顶端抵接配合,可以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在安装保护盖44时,先将保护盖44顶部的延边抵着延长壁414的顶部,使保护盖44从一侧滑入,在逐渐滑入的过程中,滑块442会滑入滑槽412内,以起到进一步的导向作用,当滑块442抵接在滑槽412的末端时,定位凸起411插入卡槽441内,此时保护盖44安装完毕。上述滑动安装操作方便、省力,且装配难度低,拆卸保护盖44时,只需要将保护盖44从同一侧滑出即可。其次,通过将滑块442设置为仅有一端延伸至保护盖44的端面,以及将滑槽412设置为仅有一端贯穿至延长壁414的端面,还能起到防呆的作用,防止保护盖44装反。
需要说明的是,保护盖44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滑块442,对应地,底座41上两个延长壁414的内侧均开设有滑槽412,从而提高了保护盖44安装的便利性。在其他实施中,滑块442设置于底座41的延长壁414上,滑槽412设置于保护盖44的侧壁上,也能实现上述效果,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底座41的底部形成有凸耳45,凸耳45上开设有安装孔451。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凸耳45与横梁2的固定连接,通常在横梁2上开设螺纹孔,然后利用固定螺栓依次穿过安装孔451和螺纹孔,然后旋拧固定螺栓,直至将凸耳45锁紧在横梁2上。但是,横梁2为铝型材,而固定螺栓为钢材,铝的硬度远低于钢的硬度,因此在旋拧固定螺栓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滑牙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3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横梁2上容置槽21的槽底铆接有拉铆螺母22,紧固件46穿过安装孔451后与拉铆螺母22螺纹连接,从而保证底座41与横梁2之间的稳定连接。在安装时,先在容置槽21的槽底铆接拉铆螺母22,拉铆螺母22上具有螺纹孔,然后将底座41放置于容置槽21的槽底,使得凸耳45上的安装孔451与螺纹孔正对,然后将紧固件46依次穿过安装孔451和螺纹孔,并旋拧紧固件46直至将凸耳45锁紧在容置槽21的槽底。其中,紧固件46优选为固定螺栓。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底座41为塑胶件,在旋拧紧固件46的过程中,当紧固件46的螺帽与凸耳45的上表面抵接时,如果再继续旋拧紧固件46,很容易将底座41的凸耳45挤压变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孔451内嵌设有钢套47,紧固件46的螺帽可以直接与钢套47的上表面相抵接并对钢套47进行挤压,从而防止底座41的凸耳45被挤压变形。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9所示,底座41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柱413,容置槽21的槽底上开设有定位孔23,定位柱413与定位孔23插接配合。在安装底座41时,通过定位柱413与定位孔23的配合,可以对底座41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操作更加方便。
具体地,定位柱413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定位柱413间隔设置,对应地,定位孔23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定位孔23间隔设置且与两个定位柱413一一对应设置,定位柱413能插接于对应的定位孔23内。通过采用这种设置,能够提高底座41的安装定位精度,还能防止底座41转动,当定位柱413插入对应的定位孔23内时,使得安装孔451能直接与拉铆螺母22的螺纹孔正对,无需再进行调整,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柱413和定位孔23的数量还可以设置为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根据需求灵活设置即可,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箱体(1),其内设置有横梁(2),所述横梁(2)将所述下箱体(1)的内部空间划分为至少两个容纳腔(11),所述横梁(2)上开设有容置槽(21);
至少两个电池模组(3),容纳于对应的所述容纳腔(11)内,相邻两个所述电池模组(3)相对的一侧分别伸出有输出片(31);
连接组件(4),设置于所述容置槽(21)内,所述连接组件(4)用于将两个所述输出片(31)连接以实现电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底座(41)、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底座(41)固定于所述容置槽(21)的槽底,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底座(41)上,两个所述输出片(31)的第一端(311)叠置,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设两个所述输出片(31)的所述第一端(311)后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螺母(42),所述螺母(42)固定于所述底座(41)上,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螺栓(43),两个所述第一端(311)上均开设有通孔(313),所述螺栓(43)同时穿过两个所述第一端(311)上的所述通孔(313)后与所述螺母(42)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42)和所述底座(41)一体注塑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1)的顶部扣设有保护盖(4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44)和所述底座(41)两者中的其中一个开设有卡槽(441),另一个上设有定位凸起(411),所述定位凸起(411)与所述卡槽(441)卡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44)和所述底座(41)两者中的其中一个上开设有滑槽(412),另一个上设有滑块(442),所述滑块(442)与所述滑槽(412)滑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1)的底部形成有凸耳(45),所述凸耳(45)上开设有安装孔(451),所述横梁(2)上铆接有拉铆螺母(22),紧固件(46)穿过所述安装孔(451)后与所述拉铆螺母(22)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1)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柱(413),所述横梁(2)上开设有定位孔(23),所述定位柱(413)与所述定位孔(23)插接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413)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定位柱(413)间隔设置;
所述定位孔(23)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定位孔(23)间隔设置且与至少两个所述定位柱(413)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定位柱(413)能插接于对应的所述定位孔(23)内。
CN202321679084.7U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电池包 Active CN2201386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79084.7U CN220138618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79084.7U CN220138618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38618U true CN220138618U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47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79084.7U Active CN220138618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386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186676A1 (en) Electrical storage device
CN103299451B (zh) 包括多个棱柱形的蓄能单元的蓄能模块和蓄能模块的端板的制造方法
CN220138618U (zh) 一种电池包
KR101211462B1 (ko) 전원 커넥터
CN207338456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14043818U (zh) 组合式电池箱及电池包
CN211128666U (zh) 一种功率管安装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充电机
CN210803545U (zh) 探针模组
CN219696766U (zh) 一种充电枪插头体压板的安装结构
CN219321561U (zh) 高低压输出保护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20672926U (zh) 一种用于盖合刺破端子座的盖板
CN219873279U (zh) 一种面板开关结构
CN216354412U (zh) 电池包
CN215185924U (zh) 一种储能电源
CN215911619U (zh) 大电流插片连接器
CN218300131U (zh) 电池模组输出极组件及电池包
CN218941539U (zh) 一种重卡电池控制器外壳
CN220233054U (zh) Bdu壳体及电池包
CN218101789U (zh) 电连接器及充电模块
CN210156474U (zh) 一种铜排连接件、具有该铜排连接件的电池包及车辆
CN220041527U (zh) 一种变压器柜体
CN214849588U (zh) 一种配电柜
CN110060905B (zh) 熔断器式隔离开关
CN220306460U (zh) 一种汇流排组件及包含有该汇流排组件的电池
CN215496566U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插入式底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