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5529U - 一种等离子电灶火焰头的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等离子电灶火焰头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35529U
CN220135529U CN202321515149.4U CN202321515149U CN220135529U CN 220135529 U CN220135529 U CN 220135529U CN 202321515149 U CN202321515149 U CN 202321515149U CN 220135529 U CN220135529 U CN 2201355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air supply
temperature
plasma
fl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1514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涛
仝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Fengyuq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Fengyuq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Fengyuq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Fengyuq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1514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355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355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355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等离子电灶火焰头的结构,涉及电能灶技术领域,具有安全可靠、热效率高的优点,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灶体以及固定在灶体上表面的灶面,灶面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置锅圈,置锅圈内侧形成燃烧腔,灶面上均匀设有若干位于置锅圈内侧的护套管,各个护套管上均通过固定件连接有产生明火用以烹饪的等离子明火发生器,等离子明火发生器的放电端位于燃烧腔内,若干护套管组合形成多个环形燃烧圈,各个环形燃烧圈直径不同且均以燃烧腔的中心线为圆心阵列式排布。

Description

一种等离子电灶火焰头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能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等离子电灶火焰头的结构。
背景技术
电能灶是通过等离子技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基于电弧放电现象,通过电离空气产生火焰,从而实现明火烹饪的一种新型炉灶,电能灶摆脱了对燃气等原料的依赖,而是用电能转换火焰,改变了传统的燃烧方式,因为不需要煤气燃气,所以从根源上解决了燃气爆炸的事故发生,比起燃气灶,电能灶更加安全、便捷。
然而现有的电能灶存在通过多个点火头出火对锅具进行加热,存在能量集中、局部温度高的特点,各个点火头所产生的等离子火焰加热面积相对来说较小,有加热不均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等离子电灶火焰头的结构,具有安全可靠、热效率高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等离子电灶火焰头的结构,包括灶体以及固定在灶体上表面的灶面,所述灶面上表面设置有置锅圈,所述置锅圈内侧形成燃烧腔,所述灶面上均匀设有若干位于置锅圈内侧的护套管,各个所述护套管上均通过固定件连接有产生明火用以烹饪的等离子明火发生器,等离子明火发生器的放电端位于燃烧腔内,若干所述护套管组合形成多个环形燃烧圈,各个所述环形燃烧圈直径不同且均以燃烧腔的中心线为圆心阵列式排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件以便于等离子明火发生器与护套管固定连接,通过等离子明火发生器产生明火对锅体加热以便于进行烹饪,若干等离子明火发生器以及护套管组合形成多个环形燃烧圈,通过多个环形燃烧圈的组合形成大小功率不同的电灶火头,解决了现有的等离子灶具中等离子电灶火头加热面积相对集中且较小的问题,具有安全可靠、热效率高、温度均匀可控的效果。
优先地,所述等离子明火发生器由相对设置的阴电极头组件和阳电极头组件组成,所述阴电极头组件包括耐高温金属火头,所述耐高温金属火头下表面固定有隔温高导电率过渡部件,所述隔温高导电率过渡部件背离耐高温金属火头的一侧固定有高导热金属散热柱,所述高导热金属散热柱与高压点火线连接,所述高压点火线由下至上依次穿设高导热金属散热柱和隔温高导电率过渡部件且与高导热金属散热柱和隔温高导电率过渡部件固定连接,所述高压点火线穿设出隔温高导电率过渡部件的部分与耐高温金属火头固定连接,所述阳电极头组件与阴电极头组件结构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阴电极头组件和阳电极头组件等离子放电的火焰温度过高,通过隔温高导电率过渡部件以及高导热金属散热柱的作用起到隔热和散热的作用。
优先地,所述耐高温金属火头上设有若干圆弧形触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大了导体的使用频率,增加了使用效果,增强了导体的性能。
优先地,所述固定件由面板以及位于面板下表面中间位置的送气管组成,所述面板和送气管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面板上开设有位于送气管正上方且与送气管连通的送气孔,所述面板上还开设有两个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送气孔两侧的圆形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耐高温金属火头位于面板上方,隔温高导电率过渡部件位于面板下方灶体内,通过圆形孔的作用以便于高压点火线穿设面板以便于隔温高导电率过渡部件和耐高温金属火头的连接,送气孔设为偏离中心的扁形孔,通过送气孔和送气管的作用,从侧面将集中的等离子火焰吹偏,形成扇形火焰,扩大发热面积,提高锅具温度的均匀性。
优先地,所述护套管底端卡紧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中间位置开设有与送气管适配的连接槽,所述送气管远离面板的一端穿出护套管,所述送气管穿出护套管的一端通过连接槽与底座卡紧连接,所述底座上还开设有两个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连接槽两侧供高压点火线穿出底座的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底座的作用封闭护套管的底部,通过连接槽以便于底座和送气管卡紧连接,且不影响气体进入送气管内,通过安装孔的作用,不影响高压点火线穿出护套管和底座,不影响装置使用。
优先地,所述护套管内由上至下依次分层填充有耐高温密封胶和散热胶,所述隔温高导电率过渡部件位于耐高温密封件内,所述高导热金属散热柱位于散热胶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隔热胶起到隔热作用,通过散热胶起到保护高压点火线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等离子电灶火焰头的结构,通过固定件以便于等离子明火发生器与护套管固定连接,通过等离子明火发生器产生明火对锅体加热以便于进行烹饪,若干等离子明火发生器以及护套管组合形成多个环形燃烧圈,通过多个环形燃烧圈的组合形成各种大小功率的电灶火头,解决了现有的等离子灶具中等离子电灶火头加热面积相对集中且较小的问题,具有安全可靠、热效率高、温度均匀可控的效果。
(2)该等离子电灶火焰头的结构,通过隔热胶起到保护耐高温金属火头的作用,通过散热胶起到保护高压点火线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耐高温密封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护套管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圆形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护套管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的腰型的护套管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的椭圆形的护套管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的腰型的面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的椭圆形的面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高导热金属散热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施例的火焰头排列方式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中:1、灶面;101、继电器开关;102、带童锁功率调节旋钮;103、置锅圈;1031、燃烧腔;104、排污孔;105、温度传感器;2、护套管;3、固定件;301、面板;302、送气管;303、送气孔;304、圆形孔;4、等离子明火发生器;401、阴电极头组件;402、阳电极头组件;403、耐高温金属火头;404、隔温高导电率过渡部件;405、高导热金属散热柱;406、高压点火线;407、圆弧形触点;5、环形燃烧圈;6、底座;601、连接槽;602、安装孔;603、凸块;7、耐高温密封胶;8、散热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等离子电灶火焰头的结构,如图1-11,包括灶体以及固定在灶体上表面的灶面1,灶面1上表面中间位置可拆卸式连接有截面呈环形的置锅圈103,置锅圈103用于放置锅具,灶面1上均匀设有若干位于置锅圈103内侧的护套管2,各个护套管2上均通过固定件3连接有产生明火用以烹饪的等离子明火发生器4,等离子明火发生器4的放电端位于燃烧腔1031内,通过固定件3以便于等离子明火发生器4与护套管2固定连接,通过等离子明火发生器4产生明火对锅体加热以便于进行烹饪。
如图1,现有的等离子灶具中等离子电灶火头加热面积相对集中且较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故若干护套管2组合形成多个环形燃烧圈5,各个环形燃烧圈5直径不同且均以燃烧腔1031的中心线为圆心阵列式排布,若干明火发生器以及护套管2组合形成多个环形燃烧圈5,通过多个环形燃烧圈5的组合形成各种大小功率的电灶火头,若干明火发生器以及护套管2组合形成的环形燃烧圈5的火焰头排列方式如附图11所示,解决了现有的等离子灶具中等离子电灶火头加热面积相对集中且较小的问题,具有安全可靠、热效率高、温度均匀可控的效果,工作人员根据需要选择合适数量的环形燃烧圈5以组合形成各种大小功率的电灶火头。
如图2和图3和图10,各个等离子明火发生器4均由相对设置的阴电极头组件401和阳电极头组件402组成,阴电极头组件401包括耐高温金属火头403,耐高温金属火头403下表面固定有隔温高导电率过渡部件404,隔温高导电率过渡部件404具体由钛合金材料制作而成,隔温高导电率过渡部件404背离耐高温金属火头403的一侧固定有高导热金属散热柱405,高导热金属散热柱405与高压点火线406连接,高压点火线406由下至上依次穿设高导热金属散热柱405和隔温高导电率过渡部件404且与高导热金属散热柱405和隔温高导电率过渡部件404固定连接,高压点火线406穿设出隔温高导电率过渡部件404的部分与耐高温金属火头403固定连接,阳电极头组件402与阴电极头组件401结构相同
如图2和图3和图10,阴电极头组件401和阳电极头组件402等离子放电的火焰温度过高,通过隔温高导电率过渡部件404以及高导热金属散热柱405的作用起到隔温散热的作用。
如图2和图3和图10,同时传统的电能灶点火头和含铁质的锅体作为两个电极,在高压电的作用下产生电焰,以便于对锅体进行加热,故传统的电能灶只能使用含铁的锅体,且电能灶使用过程中颠锅时电焰熄灭,然而装置中通过阴电极头组件401和阳电极头组件402作为两个电极可以直接在高压电的作用下产生电焰用以对锅体进行加热,故装置适用于任意材质的锅体,提高了装置的使用范围,增大了装置的便利性,且不需要锅体作为电极的同时,也克服了抬锅不安全的问题,安全的实现了抬锅不熄火的问题。
如图2和图3和图10,耐高温金属火头403上设有若干含钨钢的圆弧形触点407,加大了导体的使用频率,增加了使用效果,增强了导体的性能。
如图2和图3和图4和图7和图8,固定件3由面板301以及位于面板301下表面中间位置的送气管302组成,面板301和送气管302为一体化结构,面板301上开设有位于送气管302正上方且与送气管302连通的送气孔303,面板301上还开设有两个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送气孔303两侧的圆形孔304,耐高温金属火头403位于面板301上方且位于燃烧腔1031内,隔温高导电率过渡部件404位于面板301下方灶体内,通过圆形孔304的作用以便于高压点火线406穿设面板301以便于隔温高导电率过渡部件404和耐高温金属火头403的连接,送气孔303设为偏离中心的扁形孔,通过送气孔303和送气管302的作用,以便于空气通过送气管302进入送气孔303内且通过送气孔303溢出,空气从侧面将集中的等离子火焰吹偏,形成扇形火焰,扩大发热面积,提高锅具温度的均匀性。
如图2和图3,面板301的下表面设有凸起,护套管2的内壁设有与凸起配合的凹槽,面板301与护套管2通过凸起和凹槽卡紧连接。
如图2和图3和图4,护套管2底端设置有底座6,底座6朝向护套管2的一侧固定有凸块603,凸块603延伸至护套管2内且与护套管2卡紧连接,底座6中间位置开设有与送气管302适配的连接槽601,送气管302远离面板301的一端穿出护套管2,送气管302穿出护套管2的一端通过连接槽601与底座6卡紧连接,底座6上还开设有两个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连接槽601两侧供高压点火线406穿出底座6的安装孔602,底座6通过连接槽601和送气管302卡紧连接,空气通过连接槽601进入送气管302内,通过安装孔602的作用,不影响高压点火线406穿出护套管2和底座6,不影响装置使用。
如图2和图3和图4和图5和图6和图7,护套管2为内腔中空,上下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面板301封闭护套管2的顶部开口部分,底座6封闭护套管2的底部开口部分,面板301和底座6的截面尺寸与护套管2的截面尺寸适配。
如图6和图7和图8和图9,护套管2截面可以为椭圆形或腰型,工作人员根据美观性自主选择护套管2截面形状,相应的面板301和底座6的形状与护套管2的截面形状适配。
如图2,为了对高压点火线406起到保护作用,故护套管2内由上至下依次分层填充有耐高温密封胶7和散热胶8,耐高温密封胶7具体为防火阻燃胶粘剂,散热胶8具体为电子元器件专用灌封硅橡胶,耐高温密封胶7和散热胶8导电系数相反,隔温高导电率过渡部件404位于耐高温密封件内,高导热金属散热柱405位于散热胶8内,耐高温密封胶7用以起到隔热作用,散热胶8用以保护高压点火线406,组装时先灌胶耐高温密封胶7,凝固后,再灌注散热胶8。
如图2和图3和图4,护套管2、面板301、送气管302和底座6均由陶瓷制成,起到了隔热作用,同时通过送气管302的作用起到隔离阴电极头组件401和阳电极头组件402并且不使阴电极头组件401和阳电极头组件402接触的作用,
如图1,灶面1上还设有位于圆形灶头旁侧的继电器开关101以及带若干护套管2之间,灶面1上还设有四个温度传感器105,四个温度传感器105以置锅圈103的中心线为圆心阵列式排布。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等离子电灶火焰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灶体以及固定在灶体上表面的灶面(1),所述灶面(1)上表面设置有置锅圈(103),所述置锅圈(103)内侧形成燃烧腔(1031),所述灶面(1)上均匀设有若干位于置锅圈(103)内侧的护套管(2),各个所述护套管(2)上均通过固定件(3)连接有产生明火用以烹饪的等离子明火发生器(4),等离子明火发生器(4)的放电端位于燃烧腔(1031)内,若干所述护套管(2)组合形成多个环形燃烧圈(5),各个所述环形燃烧圈(5)直径不同且均以燃烧腔(1031)的中心线为圆心阵列式排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离子电灶火焰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明火发生器(4)由相对设置的阴电极头组件(401)和阳电极头组件(402)组成,所述阴电极头组件(401)包括耐高温金属火头(403),所述耐高温金属火头(403)下表面固定有隔温高导电率过渡部件(404),所述隔温高导电率过渡部件(404)背离耐高温金属火头(403)的一侧固定有高导热金属散热柱(405),所述高导热金属散热柱(405)与高压点火线(406)连接,所述高压点火线(406)由下至上依次穿设高导热金属散热柱(405)和隔温高导电率过渡部件(404)且与高导热金属散热柱(405)和隔温高导电率过渡部件(404)固定连接,所述高压点火线(406)穿设出隔温高导电率过渡部件(404)的部分与耐高温金属火头(403)固定连接,所述阳电极头组件(402)与阴电极头组件(401)结构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等离子电灶火焰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金属火头(403)上设有若干圆弧形触点(40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离子电灶火焰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由面板(301)以及位于面板(301)下表面中间位置的送气管(302)组成,所述面板(301)和送气管(30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面板(301)上开设有位于送气管(302)正上方且与送气管(302)连通的送气孔(303),所述面板(301)上还开设有两个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送气孔(303)两侧的圆形孔(30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等离子电灶火焰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管(2)底端卡紧连接有底座(6),所述底座(6)中间位置开设有与送气管(302)适配的连接槽(601),所述送气管(302)远离面板(301)的一端穿出护套管(2),所述送气管(302)穿出护套管(2)的一端通过连接槽(601)与底座(6)卡紧连接,所述底座(6)上还开设有两个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连接槽(601)两侧供高压点火线(406)穿出底座(6)的安装孔(602)。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等离子电灶火焰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管(2)内由上至下依次分层填充有耐高温密封胶(7)和散热胶(8),所述隔温高导电率过渡部件(404)位于耐高温密封件内,所述高导热金属散热柱(405)位于散热胶(8)内。
CN202321515149.4U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等离子电灶火焰头的结构 Active CN2201355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15149.4U CN220135529U (zh)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等离子电灶火焰头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15149.4U CN220135529U (zh)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等离子电灶火焰头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35529U true CN220135529U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47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15149.4U Active CN220135529U (zh)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等离子电灶火焰头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355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36120B (zh) 一种火花塞和一种高压点火线
CN207897167U (zh) 一种工业电阻炉用电加热辐射管
CN220135529U (zh) 一种等离子电灶火焰头的结构
KR100947999B1 (ko) 무산소 광 발열 고효율 전기렌지
WO2024007524A1 (zh) 等离子针、炉头组件及电火灶
CN101514816B (zh) 红外线燃烧器
CN201462910U (zh) 用于燃气具点火及火焰检测传感器的金属陶瓷电热体电极
CN220355474U (zh) 炉头结构和电燃灶
CN212204626U (zh) 一种灶用聚能罩及应用有该灶用聚能罩的燃气灶
CN101691934A (zh) 一种红外线燃烧装置
CN201467495U (zh) 一种电加热器
CN105142323B (zh) 一种气冷等离子电极
CN220303716U (zh) 一种电燃灶烧烤设备
CN215446565U (zh) 一种等离子体电焰灶电极安装结构
CN219536372U (zh) 电极和电燃灶
CN116892738A (zh) 炉头结构和电燃灶
CN202973305U (zh) 红外线凹面式金属发热板
CN220892320U (zh) 一种炉头和电燃灶
CN221005149U (zh) 一种商用电焰灶的炉头
CN209263097U (zh) 一种立式电气二合一炉盘
CN210807686U (zh) 一种电热丝固定环
CN213485188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卤素加热管
CN209588093U (zh) 一种梅花型陶瓷基体结构
CN215062210U (zh) 一种醇基燃料点火装置
CN212343676U (zh) 一种带温差发电圈结构的燃气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