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4241U - 环形出风的风扇机构及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环形出风的风扇机构及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34241U
CN220134241U CN202321688202.0U CN202321688202U CN220134241U CN 220134241 U CN220134241 U CN 220134241U CN 202321688202 U CN202321688202 U CN 202321688202U CN 220134241 U CN220134241 U CN 2201342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air
wind wheel
flow
duct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8820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玉龙
廖俊杰
林银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Gongniu Life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Gongniu Life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Gongniu Life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Gongniu Life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342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342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环形出风的风扇机构及散热装置,其中该风扇机构包括风轮、风道组件和导流组件;所述风轮具有多个叶片,所述叶片呈螺旋形;所述风道组件环绕所述风轮,并沿所述风轮的环向形成风道空间,所述风道空间与所述风轮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导流组件位于所述风道空间的内部,并与风道组件连接,所述导流组件用于引导所述风轮吹出的气流沿环向流动,其中,所述导流组件的导流方向与所述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本申请公开的环形出风的风扇机构及散热装置,能够避免风扇直吹用户皮肤所引起的体感不良。

Description

环形出风的风扇机构及散热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22年12月6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211559704.3、发明名称为“风扇灯”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风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形出风的风扇机构及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炎热天气,人们经常使用风扇来达到降温消暑的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风扇在安全性和美观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无叶风扇受到了普遍欢迎。
相关技术中,无叶风扇主要通过风轮来搅动气流,并将其送入风道,然而气流在风道内发散程度大,并且流动不够均匀,导致出风口的风量小;并且,从出风口中吹出的气流会直吹人体的皮肤表面,容易出现体感不良,并导致用户身体不适,出现感冒等症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环形出风的风扇机构及散热装置,能够避免风扇直吹用户皮肤所引起的体感不良。
本申请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环形出风的风扇机构,所述风扇机构包括风轮、风道组件和导流组件;
所述风轮具有多个叶片,所述叶片呈螺旋形;
所述风道组件环绕所述风轮,并沿所述风轮的环向形成风道空间,所述风道空间与所述风轮的出风口连通;
所述导流组件位于所述风道空间的内部,并与风道组件连接,所述导流组件用于引导所述风轮吹出的气流沿环向流动,其中,所述导流组件的导流方向与所述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
可选地,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多个导流件,每个所述导流件具有导流面;
多个所述导流面的排列方向与所述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风轮吹出的气流适于沿所述多个导流面的排列方向流动。
可选地,所述风道组件包括第一风道构件和第二风道构件;
所述第一风道构件和所述第二风道构件均围绕所述风轮的出风口设置,其中所述第一风道构件与所述风轮的顶部相邻,所述第二风道构件与所述风轮的底部相邻,所述风道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一风道构件和所述第二风道构件之间;
所述第一风道构件和所述第二风道构件各自远离风轮的一端彼此靠近且二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用于排出所述风轮吹出的气流。
可选地,所述导流件与所述第一风道构件连接,并相对于所述第一风道构件的内壁倾斜设置;
所述导流面为所述导流件背离所述第一风道构件的表面,从所述导流面的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平行于所述多个导流面的排列方向的切线方向,其中,所述第一端为远离所述第一风道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端为与所述第一风道构件相连的一端。
可选地,每个所述导流件在所述第一风道构件上的弦切角大于15度且小于90度。
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导流件的导流面为曲面,所述曲面向背离所述第一风道构件的方向弯曲。
可选地,所述多个导流件中存在至少一个导流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
所述第二风道构件上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相连或相配合。
可选地,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导流件的厚度大于其它所述导流件的厚度;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沿高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风道构件和所述导流件的螺孔;
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开设在所述第二风道构件上的螺孔;
所述第一风道构件和所述第二风道构件通过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中的紧固件连接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导流件和所述风轮的叶片之间的距离为所述风道空间的宽度的0.3倍至0.7倍。
可选地,所述导流件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风轮的叶片的数量。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上述的风扇机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扇机构中,风道组件在风轮的环向上围成风道空间,该风道空间与风轮的出风口连通,从而风轮转动产生的气流从出风口流出后,会流经风道空间再吹出。其中,由于风道空间内设置有导流组件,导流组件的导流方向与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同,并且能引导风道空间内的气流沿环向流动,因此从风道空间内吹出的气流是环形气流,对人体表面皮肤的吹拂效果更加柔和。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扇机构在使用时,相比于相关技术中气流直吹的风扇,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体感舒适度,保障了用户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并且仅涉及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相关的结构(省略了其它结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机构的第一纵剖面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机构的横剖面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机构的第二纵剖面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风道构件(连接有导流组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风道构件(连接有导流组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机构的爆炸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机构(含叶片隐藏线)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
1、风轮;11、叶片;12、出风口;
2、风道组件;21、风道空间;22、第一风道构件;221、第一连接结构;23、第二风道构件;231、第二连接结构;24、间隙;25、紧固件;
3、导流组件;31、导流件;311、导流面;312、第一端;313、第二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形出风的风扇机构,该风扇机构为无叶风扇机构,正常使用场景下,风扇的叶片11隐藏在外壳的内部,具有更好的美观性和安全性。该风扇机构可以应用于散热装置,例如无叶电风扇、无叶风扇灯等。
如图1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扇机构包括风轮1、风道组件2和导流组件3;风轮1具有多个叶片11,叶片11呈螺旋形;风道组件2环绕风轮1,并沿风轮1的环向形成风道空间21,风道空间21与风轮1的出风口12连通;导流组件3位于风道空间21的内部,并与风道组件2连接,导流组件3用于引导风轮1吹出的气流沿环向流动,其中,导流组件3的导流方向与叶片11的螺旋方向相反。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扇机构中,风道组件2在风轮1的环向上围成风道空间21,该风道空间21与风轮1的出风口12连通,从而风轮1转动(风轮例如可以通过电机来驱动,电机在图中未示出)产生的气流从出风口12流出后,会流经风道空间21再吹出。其中,由于风道空间21内设置有导流组件3,导流组件3的导流方向与叶片11的螺旋方向相反,并且能引导风道空间21内的气流沿环向流动,因此从风道空间21内吹出的气流是环形气流,对人体表面皮肤的吹拂效果更加柔和。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扇机构在使用时,相比于相关技术中气流直吹的风扇,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体感舒适度,保障了用户的身体健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风轮1采用螺旋叶片11,并且导流组件3的导流方向需要与叶片11的螺旋方向相反。例如,风轮1的叶片11的螺旋方向是右旋,对应顺时针方向,相应地,导流组件3的导流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又例如,风轮1的叶片11的螺旋方向是左旋,对应逆时针方向,相应地,导流组件3的导流方向是顺时针方向。
参见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组件3可以包括多个导流件31,每个导流件31具有导流面311,其中,多个导流面311的排列方向与叶片11的螺旋方向相反,并且风轮1吹出的气流适于沿多个导流面311的排列方向流动。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轮1和风道组件2(仅示出了第一风道构件22)的横截面结构。以图2所示出的风轮1为例,该风轮1的叶片11的螺旋方向为右旋,对应顺时针方向,此时多个导流件31的导流面311沿逆时针方向排列。当风轮1产生的气流进入风道空间21后,会在各导流面311的导流作用下沿逆时针方向流动,从而实现了导流组件3对风道空间21内气流的导向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叶片11右旋的风轮1,通常选择驱使该风轮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相应地,在该风轮1的带动下,其所吹出的气流的流向也是逆时针的,而同样沿逆时针排列的多个导流面311会进一步引导气流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并流向风道空间21的出口,从而保证了从风道空间21中吹出的气流是环形气流。而对于叶片11左旋的风轮1,通常选择驱使该风轮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相应地,该风轮1吹出的气流的流向是顺时针的,同样沿顺时针排列的多个导流面311会进一步引导气流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并流向风道空间21的出口,从而保证了从风道空间21中吹出的气流是环形气流。环形气流能够相对柔和地作用于人体皮肤表面,即使久吹也不容易出现身体不适,因此提高了风扇机构的使用舒适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风道组件2包括第一风道构件22和第二风道构件23;第一风道构件22和第二风道构件23均围绕风轮1的出风口12设置,其中第一风道构件22与风轮1的顶部相邻,第二风道构件23与风轮1的底部相邻,风道空间21形成与第一风道构件22和第二风道构件23之间;第一风道构件22和第二风道构件23各自远离风轮1的一端彼此靠近并且二者之间具有间隙24,该间隙24用于排出风轮1吹出的气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进风口通常位于风轮1的顶部,出风口12则位于风轮1的侧面并沿环向开设。第一风道构件22和第二风道构件23均环设于风轮1的侧面,其中第一风道构件22与风轮1的顶部相邻,第二风道构件23则与风轮1的底部相邻,从而在第一风道构件22和第二风道构件23之间形成环形的风道空间21,并且风道空间21的入口与风轮1的出风口12正对连通,以保证风轮1吹出的气流最大程度地进入到风道空间21内。其中,风轮1的底部与顶部相对设置。
风轮1在运行时,从顶部的进风口吸入空气并形成气流,气流流经叶片11后在出风口12吹出并进入风道空间21,然后在导流组件3的作用下形成环形气流并吹出风道空间21。
如图3所示,第一风道构件22和第二风道构件23越远离风轮1,则越彼此靠近,因此所形成的风道空间21在风轮1的径向上越远离风轮1,则截面积越小,从而有助于集中风轮1吹出的气流,提高风道空间21的出口的出风效率和送风距离。风道空间21的出口由第一风道构件22远离风轮1的端部和第二风道构件23远离风轮1的端部围成。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导流件31与第一风道构件22连接,并相对于第一风道构件22的内壁倾斜设置。其中,导流面311为导流件31背离第一风道构件22的表面,从导流面311的第一端312指向第二端313的方向平行于多个导流面311的排列方向的切线方向,其中,第一端312为远离第一风道构件22的一端,第二端313为与第一风道构件22相连的一端。
参见图2和图4,每个导流件31与第一风道构件22的内壁倾斜地相连,因而导流件31会有朝向第一风道构件22的内壁的表面,以及背离第一风道构件22的内壁的导流面311。当从风轮1吹出的气流撞击在导流面311上时,一方面气流会沿着导流面311从第一端312向第二端313流动,第一端312与第二端313相对;另一方面气流会被导流件31加压,从而降低气流向四周发散的程度,使得气流更加集中,因此导流件31能够达到导引和聚拢风轮1吹出的发散气流的效果,进一步增大风道空间21的出口的送风量和送风距离。
可选地,每个导流件31在第一风道构件22上的弦切角大于15度且小于90度。弦切角指的是在设定平面上,第一风道构件22在接触点处的切线与导流件31(或导流件31在该接触点的切线)之间的夹角,其中设定平面垂直于风轮1的转动轴线,接触点为第一风道构件22和导流件31在该设定平面上的交点。如图5所示,导流件31在第一风道构件22上的弦切角可以用α来表示,15°<α<90°。示例性地,弦切角α可以为30°、40°、50°或者60°。
可选地,至少一个导流件31的导流面311为曲面,曲面向背离第一风道构件22的方向弯曲。
如图5所示,多个导流件31中存在至少一个导流件31为曲形板件,因而该导流件31的导流面311可以为曲面,气流适于从该曲面凸出侧流过。可选地,该导流面311的形状为弧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导流件31中存在至少一个导流件3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221;第二风道构件23上与第一连接结构22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231,第二连接结构231与第一连接结构221相连或相配合。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连接结构221和第二连接结构231彼此相连。第一连接结构221和第二连接结构231可以分别为卡钩和卡槽中的一种和另一种,在装配时,卡钩卡入到对应的卡槽中,从而将第一风道构件22和第二风道构件23连接在一起。
在另一个示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连接结构221和第二连接结构231相配合。第一连接结构221为沿高度方向贯穿第一风道构件22和导流件31的螺孔,第二连接结构231为开设在第二风道构件23上的螺孔,第一风道构件22和第二风道构件23通过安装在第一连接结构221和第二连接结构231中的紧固件25连接在一起。紧固件25例如可以为螺钉。其中,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221的导流件31的厚度大于其他导流件31的厚度,以保证该第一连接结构221的强度。
图7示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风轮1和第一风道构件22的配合结构的仰视图,在该图中,颜色较深(黑色)的实线线条用于表示风轮1暴露在外部视野中的结构特征,颜色较浅(灰色)的实现线条用于表示隐藏在风轮1内部的叶片11。并且,在图7中,L用于示出导流件31和叶片11之间的距离,也即导流件31和叶片11的外缘之间的最小距离;D用于示出风道空间21的宽度,也即导流件31与第一风道构件22相连的端部与叶片11的外缘之间的最小距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导流件31和风轮1的叶片11之间的距离L可以根据风轮1的直径和风道出口的尺寸来确定。当导流件31和风轮1的叶片11之间的距离L过大时,导流效果较差;当导流件31和风轮1的叶片11之间的距离L过小时,会造成出风量下降,出风距离减小,从而影响出风效果。可选地,导流件31和风轮1的叶片11之间的距离L为风道空间21的宽度D的0.3倍至0.7倍。进一步地,导流件31和风轮1的叶片11之间的距离L为风道空间21的宽度D的0.5倍至0.6倍。示例性地,可以为0.57倍,测试表明,在该比例下风扇机构兼具良好的导流效果和出风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导流件31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风轮1的叶片11的数量。
在一定范围内,导流件31的数量越多,叶片11中流出的气流被分得越均匀,导流效果越好。但是当导流件31的数量过多时,容易导致风道空间21内的气流发生堵塞,从而造成风量下降,气流流速降低,出风距离减小,影响出风效果。可选地,导流件31的数量可以为叶片11的数量的1.1倍至3倍。进一步地,导流件31的数量可以为叶片11的数量的1.5倍至2倍。示例性地,导流件31和叶片11的数量比可以为5:3,测试表明,在该比例下风扇机构兼具良好的导流效果和出风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扇机构,具有由第一风道构件22和第二风道构件23围成的风道空间21,该风道空间21环绕在风轮1的出风口12的外侧;在风道空间21内设置多个导流件31,多个导流件31的数量不少于风轮1的叶片11的数量,每个导流件31倾斜地连接在第一风道构件22的内壁上,并且与叶片11之间的距离为风道空间21的宽度的0.3倍至0.7倍。导流件31具有导流面311,多个导流面311相配合以导引风轮1所吹出的气流的流动方向,导流方向与风轮1的叶片11的螺旋方向相反,从而气流在风道空间21内经导流面311导引后形成流向与叶片11的螺旋方向相反的环形气流并吹出。由于环形气流对人体表面皮肤的吹拂效果更加柔和,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扇机构在使用时,相比于相关技术中气流直吹的风扇,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体感舒适度,并保障了用户的身体健康。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可以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环形出风的风扇机构。
示例性地,该散热装置可以为无叶电风扇、无叶风扇灯等。
可选地,该散热装置还包括外壳,外壳上具有出风开口,风扇机构位于外壳的内部,并且风扇机构的风道空间21的出口与出风开口对应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由于采用了上述环形出风的风扇机构,因此风道组件2能在风轮1的环向上围成风道空间21,该风道空间21与风轮1的出风口12连通,从而风轮1转动产生的气流从出风口12流出后,会流经风道空间21再吹出;其中,由于风道空间21内设置有导流组件3,导流组件3的导流方向与叶片11的螺旋方向相反,并且能引导风道空间21内的气流沿环向流动,因此从风道空间21内吹出的气流是环形气流,对人体表面皮肤的吹拂效果更加柔和。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在使用时,相比于相关技术中气流直吹的风扇,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体感舒适度,保障了用户的身体健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以上所述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环形出风的风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机构包括风轮(1)、风道组件(2)和导流组件(3);
所述风轮(1)具有多个叶片(11),所述叶片(11)呈螺旋形;
所述风道组件(2)环绕所述风轮(1),并沿所述风轮(1)的环向形成风道空间(21),所述风道空间(21)与所述风轮(1)的出风口(12)连通;
所述导流组件(3)位于所述风道空间(21)的内部,并与风道组件(2)连接,所述导流组件(3)用于引导所述风轮(1)吹出的气流沿环向流动,其中,所述导流组件(3)的导流方向与所述叶片(11)的螺旋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3)包括多个导流件(31),每个所述导流件(31)具有导流面(311);
多个所述导流面(311)的排列方向与所述叶片(11)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风轮(1)吹出的气流适于沿多个所述导流面(311)的排列方向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2)包括第一风道构件(22)和第二风道构件(23);
所述第一风道构件(22)和所述第二风道构件(23)均围绕所述风轮(1)的出风口(12)设置,其中所述第一风道构件(22)与所述风轮(1)的顶部相邻,所述第二风道构件(23)与所述风轮(1)的底部相邻,所述风道空间(21)形成于所述第一风道构件(22)和所述第二风道构件(23)之间;
所述第一风道构件(22)和所述第二风道构件(23)各自远离风轮(1)的一端彼此靠近且二者之间具有间隙(24),所述间隙(24)用于排出所述风轮(1)吹出的气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31)与所述第一风道构件(22)连接,并相对于所述第一风道构件(22)的内壁倾斜设置;
所述导流面(311)为所述导流件(31)背离所述第一风道构件(22)的表面,从所述导流面(311)的第一端(312)指向第二端(313)的方向平行于所述多个导流面(311)的排列方向的切线方向,其中,所述第一端(312)为远离所述第一风道构件(22)的一端,所述第二端(313)为与所述第一风道构件(22)相连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流件(31)在所述第一风道构件(22)上的弦切角大于15度且小于90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机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导流件(31)的导流面(311)为曲面,所述曲面向背离所述第一风道构件(22)的方向弯曲。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风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导流件(31)中存在至少一个导流件(3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221);
所述第二风道构件(23)上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2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231),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31)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21)相连或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机构,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21)的导流件(31)的厚度大于其它所述导流件(31)的厚度;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21)为沿高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风道构件(22)和所述导流件(31)的螺孔;
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31)为开设在所述第二风道构件(23)上的螺孔;
所述第一风道构件(22)和所述第二风道构件(23)通过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21)和第二连接结构(231)中的紧固件(25)连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31)和所述风轮(1)的叶片(11)之间的距离为所述风道空间(21)的宽度的0.3倍至0.7倍。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31)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风轮(1)的叶片(11)的数量。
1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环形出风的风扇机构。
CN202321688202.0U 2022-12-06 2023-06-29 环形出风的风扇机构及散热装置 Active CN22013424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59704.3A CN115807918A (zh) 2022-12-06 2022-12-06 风扇灯
CN2022115597043 2022-12-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34241U true CN220134241U (zh) 2023-12-05

Family

ID=85485318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59704.3A Pending CN115807918A (zh) 2022-12-06 2022-12-06 风扇灯
CN202321686278.XU Active CN220185407U (zh) 2022-12-06 2023-06-29 风扇组件及吹风装置
CN202321688202.0U Active CN220134241U (zh) 2022-12-06 2023-06-29 环形出风的风扇机构及散热装置
CN202310786302.5A Pending CN118149296A (zh) 2022-12-06 2023-06-29 无叶风扇灯
CN202321695489.XU Active CN220522826U (zh) 2022-12-06 2023-06-29 防抖无叶风扇灯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59704.3A Pending CN115807918A (zh) 2022-12-06 2022-12-06 风扇灯
CN202321686278.XU Active CN220185407U (zh) 2022-12-06 2023-06-29 风扇组件及吹风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86302.5A Pending CN118149296A (zh) 2022-12-06 2023-06-29 无叶风扇灯
CN202321695489.XU Active CN220522826U (zh) 2022-12-06 2023-06-29 防抖无叶风扇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5) CN115807918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07918A (zh) 2023-03-17
CN118149296A (zh) 2024-06-07
CN220185407U (zh) 2023-12-15
CN220522826U (zh) 2024-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84060B2 (en) Centrifugal fan
WO2020077814A1 (zh) 对旋风扇
US9829004B2 (en) Turbo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US20060147304A1 (en) Guide blade of axial-flow fan shroud
CN108661929B (zh) 一种离心风机和天花板嵌入式空调室内机
WO2023124700A1 (zh) 组合式扇叶装置及组合出风装置
JP2017053347A (ja) ディフューザ、気流発生装置、及び電気装置
CN220134241U (zh) 环形出风的风扇机构及散热装置
CN105736474B (zh) 轴流柜机的静叶、导流组件和轴流柜机
WO2021169197A1 (zh) 一种离心风机和空调装置
CN105937500A (zh) 离心风扇
WO2023279817A1 (zh) 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CN219865578U (zh) 离心风机及空调器
US11536290B2 (en) Fan coil unit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6523434B (zh) 一种离心风扇蜗壳及室内机
CN210511939U (zh) 一种风扇罩及空调
CN110892160B (zh) 一种风扇及移动终端
CN201027705Y (zh) 风扇框导流结构
CN214370859U (zh) 风口组件、出风组件和空调系统
CN217873420U (zh) 一种铁路供风装置用冷却系统
CN221074735U (zh) 蜗壳及离心风机
CN220015532U (zh) 挂脖风扇
CN220396093U (zh) 一种低噪音涡轮风机及呼吸机
CN113280509B (zh) 取暖器
CN214065247U (zh) 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离心风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