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3749U - 尾门铰链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尾门铰链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33749U
CN220133749U CN202320143079.8U CN202320143079U CN220133749U CN 220133749 U CN220133749 U CN 220133749U CN 202320143079 U CN202320143079 U CN 202320143079U CN 220133749 U CN220133749 U CN 2201337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il
tail gate
hinge
vehicle
tail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4307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文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4307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337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337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337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i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尾门铰链及具有其的车辆,其中,尾门铰链包括固定件和活动件,固定件的一端连接车辆的车身,固定件的另一端设有安装槽,活动件转动连接在安装槽内且活动件的相对两侧与安装槽的槽壁止抵,活动件与车辆的尾门连接,固定件的一侧形成避让凹部,避让凹部用于避让尾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尾门铰链,运动稳定且具有一定地刚度,能够有效带动尾门转动以及在尾门转动结束后支撑尾门,提高尾门的稳定性,从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同时,还可有效避让尾门,以使得本申请的尾门铰链能够适用不同车型,适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尾门铰链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尾门铰链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尾门,即车辆后备箱的舱门,一般通过尾门铰链将其连接到车后门框钣金上。
现有技术中,尾门铰链结构刚度以及运动稳定性均较差,无法满足尾门承重性能,且尾门铰链体积大,有阻碍尾门转动的风险,并使得尾门铰链无法适用多种车型,进而导致尾门铰链的适用范围较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尾门铰链,所述尾门铰链运动稳定且结构刚度高,可有效满足尾门承重性能,同时设有尾门避让结构,以适用不同车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尾门铰链结构刚度低、运动稳定性差且适用范围窄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旨在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尾门铰链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尾门铰链,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连接车辆的车身,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设有安装槽;活动件,所述活动件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活动件的相对两侧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止抵,所述活动件与车辆的尾门连接;其中,所述固定件的一侧形成避让凹部,所述避让凹部用于避让所述尾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尾门铰链,通过在固定件上设置安装槽,并将活动件转动设在安装槽内且与安装槽的槽壁止抵,在确保活动件能够有效带动尾门转动的同时,还可提升尾门铰链的运动稳定性以及结构刚度,从而确保尾门能够稳定转动,且保证尾门在转动结束后能够有效被尾门铰链支撑,以提高尾门的稳定性,从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同时,通过在固定件的一侧设置避让尾门的避让凹部,以避免尾门铰链阻碍尾门转动,并使得本申请的尾门铰链能够适用不同车型。也就是说,本申请的尾门铰链,运动稳定,刚度高且适用范围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尾门铰链,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本体,所述固定本体包括第一侧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下方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形成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朝向所述第一侧面弯折,以在所述固定件的下侧所述避让凹部。
可选地,所述活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二连接端上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尾门连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设有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形成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一连接端设在所述安装槽并与两个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
可选地,两个所述安装板适于止抵在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相对两侧。
可选地,所述尾门具有打开后备箱门的打开状态和关闭后备箱门的关闭状态;所述第一连接端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适于从所述安装槽内伸出,且当所述尾门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时,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二侧面止抵配合。
可选地,所述第四连接端上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紧固件适于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车身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三个安装孔,三个所述安装孔依次连接的连线所围设的图形为三角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尾门铰链,所述固定件形成锻造固定件;和/或,所述活动件形成锻造活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至少一个尾门铰链,所述尾门铰链为前述的尾门铰链;后围外板,所述尾门铰链的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后围外板;尾门,所述尾门包括下尾门,所述尾门铰链的所述活动件连接所述下尾门,且当所述下尾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活动件支撑在所述下尾门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采用前述的尾门铰链,以确保车辆的尾门能够有效转动,同时提高尾门转动过程中以及转动完成后的位置稳定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尾门铰链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尾门铰链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固定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活动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车辆的部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尾门铰链与下尾门配合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0、车辆;
100、尾门铰链;
110、固定件;
111、固定本体;
1111、第一侧面;1112、第二侧面;1113、避让凹部;
112、第三连接端;1121、安装板;1122、安装槽;1123、第三连接孔;
113、第四连接端;1131、第二连接板;1132、安装孔;
120、活动件;
121、第一连接端;1211、限位部;1212、第二连接孔;
122、第二连接端;1221、第一连接板;1222、第一连接孔;
130、紧固件;
200、车身;210、后围外板;
300、尾门;310、下尾门;311、下尾门内板;312、下尾门外板;
400、下尾门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说明书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尾门铰链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尾门铰链100包括:固定件110和活动件120。
如图1和图3所示,固定件110的一端连接车辆1000的车身200(车身200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图5),固定件110的另一端设有安装槽1122。其中,将固定件110的一端连接车身200,以固定件110与车身200的固定连接,也就是实现尾门铰链100与车身200的固定连接,便于利用车身200支撑尾门铰链100,以提高尾门铰链100的位置稳定性,从而便于后续利用尾门铰链100带动车辆1000的尾门300转动以及支撑尾门300。
活动件120转动连接在安装槽1122内且活动件120的相对两侧与安装槽1122的槽壁止抵,活动件120与车辆1000的尾门300连接。实现尾门铰链100与尾门300的固定连接,便于利用尾门铰链100支撑尾门300以及利用尾门铰链100带动尾门300转动,以提高尾门300的位置稳定性。
其中,将活动件120转动连接在安装槽1122内并将活动件120的相对两侧与安装槽1122的槽壁止抵配合,在确保活动件120能够相对于固定件110转动以有效带动尾门300转动的同时,还可便于利用固定件110对活动件120进行双面夹持,以提高活动件120运动的稳定性,也就是提高尾门铰链100运动的稳定性,并提升尾门铰链100的结构刚度,从而保证尾门铰链100具有一定的承重性能,有效支撑尾门300,也就是使得尾门铰链100能够形成尾门300的支撑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件110的一侧形成避让凹部1113,避让凹部1113用于避让尾门300。避免固定件110阻碍尾门300转动,也就是避免尾门铰链100阻碍尾门300转动,从而保证尾门300能够有效转动以打开或关闭车辆1000的后备箱门。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避让凹部1113来避让尾门300,还可实现拓展尾门铰链100的应用范围,也就是使得本申请的尾门铰链100可适应不同车型,以扩大尾门铰链100的适用范围。
由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尾门铰链100,通过设置固定件110以及设置转动连接在固定件110上的活动件120,可实现利用尾门铰链100带动尾门300相对于车身200转动,以确保尾门300能够有效开启或关闭车辆1000的后备箱门。
通过将尾门铰链100的活动件120转动连接在安装槽1122内且将活动件120的相对两侧与安装槽1122的槽壁止抵,可保证活动件120在转动时的平稳性,也就是提高尾门300在转动时的平稳性,同时,还可增加固定件110与活动件120的接触面积,提升尾门铰链100的结构刚度,确保尾门铰链100能够有效支撑尾门300,以提高尾门300的位置稳定性。
也就是说,本申请通过创造性设置固定件110与活动件120的配合关系,在确保尾门铰链100能够稳定带动尾门300转动的同时,还可便于利用尾门铰链100稳定支撑尾门300,提高尾门300在转动过程中以及转动完成后的位置稳定性。
此外,通过在固定件110的一侧设置避让凹部1113,以避免尾门铰链100阻碍尾门300转动,并使得本申请的尾门铰链100能够适用不同车型,以拓展尾门铰链100的适用范围。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通过固定件110和活动件120配合形成尾门铰链100,在确保尾门铰链100能够有效带动尾门300转动的同时,还可使得尾门铰链100结构简单且便于布置。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尾门铰链100,结构简单、稳定,布置简单且刚度高、适用范围广,能够满足尾门300的开启承重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尾门铰链100可应用不同车型,且尾门铰链100不仅可带动尾门300稳定转动,还可在尾门300转动结束后有效支撑尾门300,以作为尾门300的支撑结构,提高尾门300的位置稳定性。
在具体的示例中,尾门300具有打开后备箱门的打开状态和关闭后备箱门的关闭状态,尾门铰链100适于带动尾门300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图2中,当活动件120处于实线位置时,与活动件120连接的尾门300处于关闭状态;当活动件120处于虚线位置时,与活动件120连接的尾门300处于打开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尾门300处于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时相对于车身200的位置示意图也可参见图5,其中,图5中的虚线部分示出了尾门300处于打开状态的位置,实线部分示出了尾门300处于关闭状态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固定件110包括固定本体111,固定本体111包括第一侧面1111和第二侧面1112,第二侧面1112位于第一侧面1111下方,第二侧面1112形成为圆弧面,圆弧面朝向第一侧面1111弯折,以在固定件110的下侧避让凹部1113。从而实现避让尾门300,以避免尾门铰链100阻碍尾门300转动,也就是保证尾门300能够有效转动以打开或关闭车辆1000的后备箱门,并实现拓展尾门铰链100的应用范围,以使得本申请的尾门铰链100可适应不同车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直接将第二侧面1112弯折设置来形成避让凹部1113,无需在固定本体111上开槽或开孔,以降低固定本体111的制造难度,提高制造效率,并保证固定本体111的结构强度,也就是保证尾门铰链100的结构强度,确保尾门铰链100能够有效支撑尾门300。
此外,通过将第二侧面1112设置成圆弧面,在实现形成避让凹部1113的同时,还可降低第二侧面1112的制造难度,便于加工,且使得第二侧面1112的表面光滑过渡,提升固定本体111的美观度。
可选地,结合图1、图2和图4所示,活动件1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端121和第二连接端122,第一连接端121转动连接在安装槽1122内。以实现活动件120与固定件110的转动连接,便于利用活动件120带动尾门300转动,并保证尾门铰链100在转动时的稳定性。
可选地,如图4所示,第二连接端122上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221,第一连接板1221与尾门300连接。以实现活动件120与尾门300的固定连接,也就是实现尾门铰链100与尾门300的固定连接,便于利用尾门铰链100带动尾门300转动以及利用尾门铰链100支撑尾门300,以提高尾门300转动时的稳定性以及转动完成后的位置稳定性,进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板1221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1222,外部连接件适于穿过第一连接孔1222与尾门300连接。进而实现第一连接板1221与尾门300的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第一连接板1221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1222,这样即可利用多个外部连接件配合来实现尾门铰链100与尾门300的固定连接,以提高尾门铰链100与尾门300的连接强度,便于利用尾门铰链100支撑尾门300,以提高尾门300的位置稳定性。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连接孔1222形成为通孔,外部连接件可选用螺栓、螺钉等,外部连接件的一端适于穿过第一连接孔1222并固定连接在尾门300上,以实现尾门铰链100与尾门300的固定连接。
可选地,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固定件1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连接端112和第四连接端113,第三连接端112设有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安装板1121,两个安装板1121之间形成安装槽1122,第一连接端121设在安装槽1122并与两个安装板1121转动连接。也就是说,本申请通过在固定件110上设置两个安装板1121来实现在固定件110的一端设置安装槽1122,这样就无需在固定件110上开槽来形成安装槽1122,以降低安装槽1122的成型难度,也就是降低固定件110的制造难度,提升制造效率,同时还有利于保证固定件110的结构强度。
同时,通过在将第一连接端121与安装板1121转动连接,以活动件120与固定件110的转动连接,便于利用活动件120带动尾门300转动,并保证尾门铰链100在转动时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在一些示例中,结合图1、图3和图4所示,第一连接端121上设有第二连接孔1212,安装板1121上设有与第二连接孔1212相对应地第三连接孔1123,外部转轴依次穿过第二连接孔1212和第三连接孔1123,以实现第一连接端121与安装板1121的转动连接,也就是实现活动件120与固定件110的转动连接。
可选地,两个安装板1121适于止抵在第一连接端121的相对两侧。也就是说,安装板1121与第一连接端121接触配合,进而实现将活动件120的相对两侧止抵在安装槽1122的槽壁上,以实现活动件120与固定件110的止抵配合,提高尾门铰链100转动的稳定性,并提升尾门铰链100的结构刚度,从而保证尾门铰链100具有一定的承重性能,从而有效支撑尾门300。
可选地,结合图1、图2和图4所示,第一连接端121上设有限位部1211,限位部1211适于从安装槽1122内伸出,且当尾门300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时,限位部1211与第二侧面1112止抵配合。这里是指,当第一连接端121转动连接在安装槽1122内时,限位部1211可从安装槽1122内伸出,以便于后续利用限位部1211限定活动件120的转动位置。
具体地,当活动件120带动尾门300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时,限位部1211与第二侧面1112止抵配合,此时限位部1211与第二侧面1112配合,用于限定活动件120的转动位置,从而实现限定尾门300的转动位置,确保尾门300能够有效位于打开状态,也就是降低尾门300的位置控制难度。
也可以理解为,通过设置限位部1211,当限位部1211与第二侧面1112止抵配合时,表示尾门300此时处于打开状态,从而实现降低尾门300的位置控制难度。
在具体的示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尾门300开启过程中,活动件120绕固定件110转动,当限位部1211与第二侧面1112止抵配合后,尾门300转动停止,此时尾门300达到开启90°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四连接端113上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131,第二连接板1131上设有多个安装孔1132,紧固件130适于穿过安装孔1132与车身200连接(紧固件130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图2)。以实现第二连接板1131与车身200的固定连接,也就是实现尾门铰链100与车身200的固定连接,便于利用车身200支撑尾门铰链100,以提高尾门铰链100的位置稳定性,从而便于后续利用尾门铰链100带动车辆1000的尾门300转动以及支撑尾门300。
此外,通过在第二连接板1131上设有多个安装孔1132,这样即可利用多个紧固件130配合来实现尾门铰链100与车身200的固定连接,以提高尾门铰链100与车身200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尾门铰链100的位置稳定性。
在一些示例中,安装孔1132形成为通孔,紧固件130可选用螺栓、螺钉等,紧固件130的一端适于穿过安装孔1132并固定连接在车身200上,以实现尾门铰链100与车身200的固定连接。
此外,上述所说的车身200可以是后围外板210(后围外板210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图5),将尾门铰链100连接在后围外板210上,在实现利用车身200固定尾门铰链100的同时,还可使得尾门铰链100靠近尾门300设置,以便于实现尾门铰链100与尾门300的固定连接。
可选地,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板1131上设有三个安装孔1132,三个安装孔1132依次连接的连线所围设的图形为三角形。这样当三个紧固件130配合将尾门铰链100连接在车身200时,可确保尾门铰链100能够稳定连接在车身200上,进一步提高尾门铰链100的位置稳定性,以确保尾门铰链100能够稳定支撑尾门300,也就是提高尾门300的位置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110形成锻造固定件。这里可以理解为,固定件110采用锻造工艺制成,以提高固定件110的结构强度,也就是提高尾门铰链100的结构强度,这样在保证尾门铰链100结构稳定性的同时,还可便于利用尾门铰链100支撑尾门300,以保证尾门300的位置稳定性。
可选地,活动件120形成锻造活动件。也就是说,活动件120采用锻造工艺制成,以提高活动件120的结构强度,也就是进一步提高尾门铰链100的结构强度,这样在保证尾门铰链100结构稳定性的同时,还可便于利用尾门铰链100支撑尾门300,以保证尾门300的位置稳定性。
在具体的示例中,固定件110和活动件120均采用锻造工艺制成,以最大化保证尾门铰链100的结构强度,确保尾门铰链100能够有效支撑尾门300。
下面参考说明书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0。
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辆1000包括:至少一个尾门铰链100、后围外板210和尾门300。
其中,如图1所示,尾门铰链100为前述的尾门铰链100。尾门铰链100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结合图1和图5所示,尾门铰链100的固定件110连接后围外板210。以实现尾门铰链100与车身200的固定连接,其中,关于尾门铰链100与车身200的连接方式已在上文进行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如图5所示,尾门300包括下尾门310,尾门铰链100的活动件120连接下尾门310,且当下尾门310处于关闭状态时,活动件120支撑在下尾门310的下方。也就是说,本申请的尾门铰链100主要与车辆1000的下尾门310进行连接,以带动下尾门310转动,同时在下尾门310转动到位后,用于支撑下尾门310,以提高下尾门310的位置稳定性,尤其是在下尾门310关闭后备箱门时,利用尾门铰链100支撑下尾门310,可避免下尾门310下垂。
由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0,通过采用前述的尾门铰链100,以带动车辆1000的尾门300转动,从而实现打开或关闭车辆1000的后备箱门,提高用户拿取物品的便利性,且因尾门铰链100自身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还可利用尾门铰链100作为下尾门310的承重结构,提高尾门300转动过程中以及转动完成后的位置稳定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并实现拓展车辆1000的应用场景,提升车辆1000的竞争力。
综上可以理解为,本申请的车辆1000通过采用前述的尾门铰链100,在满足车辆1000布置空间要求和运动要求的同时,还可满足承重性能。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5所示,下尾门310包括下尾门内板311和下尾门外板312,尾门铰链100的活动件120连接下尾门内板311。在实现尾门铰链100与下尾门310固定连接的同时,还可在下尾门310关闭后备箱门时实现遮挡尾门铰链100,以实现尾门铰链100的隐藏布设,避免用户直观地观察到尾门铰链100,进而实现提升车辆1000的美观度。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下尾门310设置成由下尾门内板311和下尾门外板312组成,还可保证下尾门310的结构强度,使得下尾门310在打开后备箱门时能够作用承重平台使用,同时还可延长下尾门310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如图6所示,车辆1000包括两个尾门铰链100,两个尾门铰链100间隔连接在下尾门300上,以确保尾门铰链100能够有效带动尾门300转动,并提高尾门300在转动时的稳定性。
可选地,如图5所示,车辆1000还包括下尾门密封条400,在下尾门300关闭后备箱门时,下尾门密封条400设在车身200与下尾门内板311之间,以确保密封效果。避免外部异物、灰尘等通过车身200和下尾门内板311之间进入后备箱内,同时还可避免车辆1000在行驶过程中车身200和下尾门内板311相互碰撞而产生异响,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6中显示了两个尾门铰链100用于示例说明的目的,但是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上面的技术方案之后、显然可以理解将该方案应用到三个或者更多个尾门铰链100的技术方案中,这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尾门铰链100及具有其的车辆1000的其他构成例如尾门300的具体结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尾门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连接车辆的车身,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设有安装槽;
活动件,所述活动件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活动件的相对两侧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止抵,所述活动件与车辆的尾门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件的一侧形成避让凹部,所述避让凹部用于避让所述尾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本体,所述固定本体包括第一侧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下方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形成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朝向所述第一侧面弯折,以在所述固定件的下侧所述避让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二连接端上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尾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设有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形成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一连接端设在所述安装槽并与两个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门铰链,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板适于止抵在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相对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具有打开后备箱门的打开状态和关闭后备箱门的关闭状态;
所述第一连接端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适于从所述安装槽内伸出,且当所述尾门由所述关闭状态切换至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二侧面止抵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端上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紧固件适于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车身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尾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三个安装孔,三个所述安装孔依次连接的连线所围设的图形为三角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形成锻造固定件;和/或,所述活动件形成锻造活动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尾门铰链,所述尾门铰链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尾门铰链;
后围外板,所述尾门铰链的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后围外板;
尾门,所述尾门包括下尾门,所述尾门铰链的所述活动件连接所述下尾门,且当所述下尾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活动件支撑在所述下尾门的下方。
CN202320143079.8U 2023-01-13 2023-01-13 尾门铰链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201337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3079.8U CN220133749U (zh) 2023-01-13 2023-01-13 尾门铰链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3079.8U CN220133749U (zh) 2023-01-13 2023-01-13 尾门铰链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33749U true CN220133749U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55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43079.8U Active CN220133749U (zh) 2023-01-13 2023-01-13 尾门铰链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337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30928B2 (en) Overhead sectional door, hinge and stile assembly
US5913352A (en) Hinge and improved hinge and panel surface geometry of a multi-panel door assembly
CN220133749U (zh) 尾门铰链及具有其的车辆
JPH0431423Y2 (zh)
JP3498166B2 (ja) バックドア用のヒンジ構造
JP2002166725A (ja) 自動車のドアチェッカ兼用ドアヒンジ
US20060267373A1 (en) Motor vehicle door hinge for pivotal fitting of a vehicle door to a vehicle body
CN113931544A (zh) 一种车门铰链总成
CN215108215U (zh) 一种锁闭结构、铰链
KR100432063B1 (ko) 자동차의 도어 체커 겸용 도어 힌지 구조
CN201318087Y (zh) 一种180°可调暗铰链结构
KR100705131B1 (ko) 도어힌지구조
CN217233173U (zh) 一种大承重齿轮结构铰链
CN216197329U (zh) 高开度六连杆及客车舱门
JP4466538B2 (ja) スライドドア構造
JPH057059Y2 (zh)
CN220582697U (zh) 一种空调器
CN220319356U (zh) 一种隐形铰链及包括其的铰链隐藏式门板
CN219733122U (zh) 合页及t型门
CN114165127A (zh) 一种大承重齿轮结构铰链
EP4056395A1 (en) Sunroof having fixable opening angle
EP4212370A1 (en) Vehicle tailgate assembly and vehicle
CN2849076Y (zh) 铰链及包含该铰链的活动柜
KR20040099934A (ko) 싱글 힌지를 이용한 차량용 슬라이딩 도어의 구조
JP2580503Y2 (ja) スライドドアのスイン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