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24893U - 装载器及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装载器及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24893U
CN220124893U CN202321244431.3U CN202321244431U CN220124893U CN 220124893 U CN220124893 U CN 220124893U CN 202321244431 U CN202321244431 U CN 202321244431U CN 220124893 U CN220124893 U CN 2201248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channel
distal
proximal
loa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4443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翰文
黄广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an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an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an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an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4443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248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248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248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载器及输送系统,装载器的基座与封盖及鞘管连接后形成贯通的装载通道;基座的近端与封盖之间设有密封件,密封件与基座的近端端面卡合连接;密封件包括延伸至管状通道内的挤压部,挤压部开设有与管状通道相连通的插孔;其中密封件插孔的孔径随封盖对密封件的挤压程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使密封件与输送系统装载植入物的推送导管之间的挤压力随封盖的旋紧程度变化,通过控制封盖的旋紧程度确保挤压力的可控性与均匀性;进一步的密封件的双向锥形插孔设计能够有效避免推送导管拔插时发生翻卷,有效确保装载器的密封性与密封结构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装载器及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载器及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二尖瓣疾病是老年人群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包括二尖瓣返流和二尖瓣狭窄两种常见类型,其中以二尖瓣返流最为常见;据统计年龄大于75岁的人群二尖瓣返流的发病率高达10%。轻微的二尖瓣返流一般对正常生活没有影响,而中重度或重度二尖瓣返流需要干预治疗,传统的外科治疗方式是开胸治疗,在体外循环机的支持下,打开心脏,进行瓣膜的修复或置换,但高危病人无法耐受。近年来兴起的介入治疗给二尖瓣返流的高危病人带来了希望,介入治疗一般是通过导管将器械输送到病变部位,进行瓣膜的修复或替换。目前经导管二尖瓣置换产品大都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装载鞘设计基本都是与导引系统分开,为的是保护植入部件在运输过程不被损坏,同时装载鞘也是连接两部分系统密封一个比较关键的零部件,因此这部分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中的装载器通常包括一个基座和鞘管,基座用于进二尖瓣夹的一端通过端盖压合一个密封件,从而使得密封件与二尖瓣夹的推送杆之间紧贴具有密封性;然而推送杆在装载器内免不了前后推送的动作,现有的基座密封结构设计在推送杆前后移动时容易导致密封件翻卷从而失去密封效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装载器及输送系统,即使在推送杆往复拔插的情况下依旧能够提供较好的密封性能,有效避免密封结构失效。
一种装载器,包括具有中空管状通道的基座、与所述基座的近端可拆卸连接的封盖及与所述基座的远端连接的鞘管,所述基座与所述封盖及所述鞘管连接后形成贯通的装载通道;所述基座的近端与所述封盖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基座的近端端面抵接;所述密封件包括延伸至所述管状通道内的挤压部,所述挤压部开设有与所述管状通道相连通的插孔;所述密封件被配置为:所述插孔的孔径随所述封盖对所述密封件的挤压程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状通道包括靠近近端的近端通道和靠近远端的远端通道,所述近端通道的内径大于所述远端通道的内径;所述近端通道与所述远端通道之间通过渐缩的锥形通道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远端通道靠近远端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远端通道相连通的插接通道,所述鞘管至少部分插入且固设于所述插接通道内,所述鞘管的内径与所述远端通道的内径相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插入所述插接通道内的部分鞘管的至少部分外表面设有防滑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包括底座,所述挤压部凸出设置于所述底座的远端面,所述底座的远端面与所述基座的近端面抵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远端面设有卡合凸块,所述基座的近端端面开设有与所述卡合凸块卡合连接的卡合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孔包括设于两端的近端端口、远端端口和连通所述近端端口和所述远端端口的挤压段,所述近端端口和/或所述远端端口为扩口结构,所述扩口结构的最小直径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挤压段的孔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孔近端的扩口结构为锥形端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挤压段的内壁开设有沿周向设置的断开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挤压部的外侧壁至少在与所述挤压段相对的位置上开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沿所述挤压部的外侧壁周向间隔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盖与所述基座的近端外侧壁螺纹配合,所述封盖的近端设有用于挤压所述密封件的挤压板,所述挤压板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鞘管的内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与所述挤压板之间设有环形垫片,所述环形垫片的轴心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鞘管的内径。
一种输送系统,包括所述的装载器和推送手柄,所述推送手柄包括前端用于装载植入物的推送导管,所述推送导管的远端可从所述封盖插入所述基座的管状通道内并引导至所述鞘管内,所述密封件的所述挤压部与所述推送导管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载器及输送系统,装载器的基座与封盖及鞘管连接后形成贯通的装载通道;基座的远端与封盖之间设有密封件,密封件与基座的远端端面卡合连接;密封件包括延伸至管状通道内的挤压部,挤压部开设有与管状通道相连通的插孔;其中密封件插孔的孔径随封盖对密封件的挤压程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使密封件与输送系统装载植入物的推送导管之间的挤压力随封盖的旋紧程度变化,通过控制封盖的旋紧程度确保挤压力的可控性与均匀性;进一步的密封件的密封结构设计能够有效避免推送导管拔插时发生翻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载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推送导管装载植入物后在装载器内的装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载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的内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密封件的内部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密封件的内部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推送导管装载植入物后在装载器内的装载结构的内部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0中B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鞘管的防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构思,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做具体说明,以下具体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对本申请的限制。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本申请的结构,此处限定术语“近端”及“远端”为介入医疗领域惯用术语。具体而言,“远端”表示远离手术操作者的一端,“近端”表示靠近手术操作者的一端;“轴向”表示其长度方向,“径向”表示垂直于“轴向”的方向。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本申请所提供的输送系统通常包括推送手柄、可调弯套管、引导装置和装载器100,推送手柄包括用于装载并推送植入物7的推送导管6,植入物7可装载在推送导管6的远端进行推送,在本申请中植入物7为二尖瓣夹,二尖瓣夹为二尖瓣瓣膜修复植入件,其通过弹性扣钩和夹合臂完成二尖瓣瓣叶的捕获和夹合,使返流的二尖瓣由单孔变为双孔,降低反流的程度;可调弯套管用于控制推送导管6在介入后经股静脉穿刺房间隔后在左房为精准捕获二尖瓣瓣膜建立推送鞘输送路径;引导装置用于建立介入通道到达病理位置;其中,装载器100用于装载和导入二尖瓣夹,二尖瓣夹在推送导管6的远端插入装载器100内部后,从装载器100远端装载在推送导管6上之后,通过推送导管6插入装载器100内,再通过装载器100插入引导装置后,再推向病理位置,起到对二尖瓣夹的一个保护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装载器100包括具有中空管状通道的基座1、基座1的近端可拆卸连接有封盖3,远端连接有用于临时装置二尖瓣夹的鞘管2,基座1与封盖3及鞘管2连接后形成贯通的装载通道;二尖瓣夹通过封盖3的通孔插入基座1,再通过基座1的管状通道进入前端的鞘管2内完成装载;
请参阅图3、图10和图11,基座1的近端与封盖3之间设有密封件8,密封件8用于在推送导管6将二尖瓣夹推送进鞘管2内时,紧贴并挤压推送鞘管2,与鞘管2之间形成密封结构;密封件8与基座1的近端端面抵接,优选的采用卡合连接,卡合连接能够使密封件8固定在基座1的近端端面上,从而即使在推送导管6往返活动时,密封件8不会因为与推送导管6的摩擦力过大,封盖3的夹持力过小而导致密封件8滑脱或者翻卷,失去密封性能;密封件8包括延伸至管状通道内的挤压部83,挤压部83开设有与管状通道相连通的插孔84,插孔84用于推送导管6插入,插入后密封件8的挤压部83与推送导管6的侧壁过盈配合,挤压密封。
优选的,请参阅图11,密封件8被配置为:挤压部83上的插孔84的孔径随封盖3对密封件8的挤压程度的变化而变化,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中,密封件8采用医用级硅胶材料或者乳胶材料一体式加工成型,故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柔软度;密封件8处于常规状态时,在此处指的是未受到任何力的情况下,挤压部83的插孔84的孔径小于推送导管6的管径,这样能够保证即使未受到挤压,密封件8本身也能够实现与推送导管6的紧贴,从而实现密封作用;而当密封件8由于封盖3与基座1的连接受到挤压时,由于密封件8本身的弹性作用,弹力转移至挤压部83位置,挤压部83的通孔受到弹力被压缩,从而形成更小的孔径;当封盖3逐渐与基座1解除连接时,密封件8受到的弹力逐渐减小,从而挤压部83受到的弹力随之减小,插孔84逐渐恢复至其初始状态的孔径大小。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基座1内部的管状通道包括靠近近端的近端通道11和靠近远端的远端通道13,远端通道13为方便二尖瓣夹和推送导管6更易进入,以及便于密封件8的容置,其具有比近端通道11更大的内径;且在近端通道11与远端通道13之间设渐缩的锥形通道12进行过渡连接,锥形通道12能够更平滑的引导推送导管6进入鞘管2;可以理解的是,近端通道11的内径与推送导管6的直径相同或者略微大于推送导管6的直径;在这里,近端通道11的内径大于推送导管6的直径不能过大,优选的为0~1mm之间,从而避免间隙过大导致推送导杆在近端通道11内发生摆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基座1至少在远端通道13靠近锥形通道12的外侧壁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分支管道4,分支管道4内设有与管状通道连通的分支通道15,从而使基座1形成一个三通结构,优选的,分支管道的外侧壁沿其轴向方向设有台阶式的卡合结构10,卡合结构10能够便于鲁尔接头5的管路与其稳固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10,鞘管2通过嵌入基座1的方式与基座1进行连接,其中,基座1远端通道13靠近远端的一侧开设有插接通道14,鞘管2至少部分插入插接通道14,并且通过不限于粘接的方式固设于插接通道14内,插接通道14的内径大小与鞘管2的外径相同;鞘管2通过部分插入基座1的方式与基座1连接,能够使鞘管2在与基座1的连接处受到径向力时,部分应力分散至基座1进行缓释,避免受到的应力过大导致鞘管2弯折或者断裂等问题;进一步的,由于通常鞘管2与基座1通常都是采用低吸水率的材料,而且表面都是比较光滑的面,故胶水附着、粘接的效果会比较差,极易出现胶水往一处堆积或者“虚粘”的现象,故鞘管2至少在插入插接通道14内的部分的鞘管2外表面设有防滑结构21,譬如磨砂效果或者纹路等,请参阅图12;防滑结构21可以使胶水更容易附着在鞘管2与插接通道14的接触面上,插入部分都能有效的粘合在一起。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和图7,密封件8包括底座81和挤压部83,挤压部83凸出设置于底座81的远端面且围绕轴心位置设置,插孔84开设于挤压部83上形成贯通的通孔;进一步的,请参阅图5和图7,为了密封件8更加稳固的与基座1连接,密封件8设有挤压部83的远端面且围绕挤压部83的周围设有卡合凸块82,相应的,在基座1的近端端面上开始设有与卡合凸块82相对应的卡合槽16;安装时,卡合凸块82插入卡合槽16内,从而使得挤压部83插入基座1的近端通道11内形成在近端通道11口对推送导管6的密封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和图7,挤压部83的插孔84的两端分别设有近端端口842和远端端口841,近端端口842与远端端口841之间通过挤压段进行连接并贯通,其中近端端口842和远端端口841至少近端端口842为扩口结构,扩口结构的最小直径大于或者等于挤压段的孔径;近端端口842设为扩口结构能够保证推送导管6从装载器100近端插入时,密封件8的近端端口842不与推送导管6接触,从而保证在推送导管6继续插入的过程中不会由于摩擦力的拖动作用导致密封件的近端端部被翻卷从而失去密封作用;优选的,近端端口842和远端端端口均设为扩口结构,能够保证推送导管6的往返运动都能够在两端避免翻卷情况的发生。
进一步优选的,挤压部83的插孔84的两端的近端端口842和远端端口841均的扩口结构均为锥形端口,两个锥形端口之间通过挤压段843连接,近端锥形端口的方向与远端锥形端口的锥形方向相反;锥形端口的设置使得插孔84的插入端和伸出端均具有更大的开口用于推送导管6的插入和伸出,两个锥形端口均往插孔84的中间方向渐缩,在中间位置形成插孔84的最小直径,从而保证至少在挤压段843能够对推送导管6实现挤压密封;锥形端口的两端扩口结构能够确保密封件8的两端口位置不与推送导管6挤压接触,进而保证推送导管6在装载器100内快速拔插时,不会由于挤压面积过大从而产生过大的摩擦力导致密封件8从两端位置发生翻卷,破坏密封效果;可以理解的是,挤压段843的孔径小于或者等于锥形端口的最小直径,优选的挤压段843的孔径等于锥形端口的最小直径,使锥形端口能够产生一个引导插入的作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扩口结构还可以是在近端端口842和/或远端端口841的倒圆结构、倒角结构或者喇叭状结构,倒圆结构、倒角结构或者喇叭状结构同样能够在端口位置形成避让结构,从而保证推送导管6插入后的往返运动都能够在两端避免翻卷情况的发生。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和图9,密封件8的挤压部83的凸出高度可根据实际的产品需要进行选择,突出底座81的部分为3~9mm,在一个实施例中为4mm,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则为8mm;当挤压部83的凸出高度较高时,此时插孔84内的挤压段843的长度对应被拉长,而过长的挤压段843会导致与推送导管6之间形成较大的摩擦力,故为了有效的降低摩擦力,避免密封件8在推送导管6拔插时由于摩擦力过大发生翻卷,在挤压段843开设环形的断开槽844,降低接触面积。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和图8,挤压部83的外侧壁至少与挤压段843相对的位置上开设有多个凹槽831,多个凹槽831沿挤压部83的外侧壁周向间隔设置,凹槽831的设置位置与挤压段843相对,位于同一径向位置上,如此设置能够使得密封件8位于挤压段843部分的厚度相较于其他部分更薄,更薄的壁厚能够使得密封件8在受到封盖3旋紧挤压时,具有更佳的形变能力,从而更易形成更小的插孔84孔径,增大与推送导管6之间的挤压力;进一步的,凹槽831之间的间隔位置设有加强筋832,加强筋832的厚度大于凹槽831位置的厚度,对挤压段843起到一个类似“承重墙”的支撑的作用,故能够在保证挤压段843具有更佳的形变能力的同时,提供部分支撑力帮助其维持基本形态,避免由于挤压力的增大导致其在推送导管6拔插时发生翻卷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封盖3与基座1通过螺纹旋接的方式连接,具体的基座1的近端外侧壁设有外螺纹,封盖3与外螺纹相对的位置设有内螺纹,两者之间通过螺纹配合,封盖3的近端设有用于挤压密封件8的挤压板32,从而在封盖3朝靠近基座1方向旋钮时,挤压板32对密封件8进行挤压;封盖3朝远离基座1方向旋钮时,挤压板32对密封件8的挤压逐渐解除;可以理解的是,挤压部83靠近轴心位置开设有用于推送导杆穿入的第一通孔31,第一通孔31的直径大于或等于鞘管2的内径,通常情况下,第一通孔31的直径略微大于鞘管2的直径,从而便于鞘管2的选入。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3和图10,为了使封盖3的挤压板32对密封件8施加更好的更均匀的挤压力,挤压板32与密封件8之间设有环形垫片9,环形垫片9轴心位置的第二通孔91与第一通孔31、与密封件8的插孔84以及基座1的管状通道和鞘管2相通;其中,第二通孔91的直径与第一通孔31的直径相同,略微大于鞘管2的直径,从而便于鞘管2的选入;优选的,环形垫片9的两面平整度较高,能够使得封盖3在压紧时受力更加均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装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中空管状通道的基座、与所述基座的近端可拆卸连接的封盖及与所述基座的远端连接的鞘管,所述基座与所述封盖及所述鞘管连接后形成贯通的装载通道;所述基座的近端与所述封盖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基座的近端端面抵接;所述密封件包括延伸至所述管状通道内的挤压部,所述挤压部开设有与所述管状通道相连通的插孔;所述密封件被配置为:所述插孔的孔径随所述封盖对所述密封件的挤压程度的变化而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通道包括靠近近端的近端通道和靠近远端的远端通道,所述近端通道的内径大于所述远端通道的内径;所述近端通道与所述远端通道之间通过渐缩的锥形通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通道靠近远端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远端通道相连通的插接通道,所述鞘管至少部分插入且固设于所述插接通道内,所述鞘管的内径与所述远端通道的内径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载器,其特征在于,插入所述插接通道内的部分鞘管的至少部分外表面设有防滑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底座,所述挤压部凸出设置于所述底座的远端面,所述底座的远端面与所述基座的近端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远端面设有卡合凸块,所述基座的近端端面开设有与所述卡合凸块卡合连接的卡合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包括设于两端的近端端口、远端端口和连通所述近端端口和所述远端端口的挤压段,所述近端端口和/或所述远端端口为扩口结构,所述扩口结构的最小直径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挤压段的孔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近端的扩口结构为锥形端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段的内壁开设有沿周向设置的断开槽。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部的外侧壁至少在与所述挤压段相对的位置上开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沿所述挤压部的外侧壁周向间隔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与所述基座的近端外侧壁螺纹配合,所述封盖的近端设有用于挤压所述密封件的挤压板,所述挤压板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鞘管的内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与所述挤压板之间设有环形垫片,所述环形垫片的轴心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鞘管的内径。
13.一种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装载器和推送手柄,所述推送手柄包括前端用于装载植入物的推送导管,所述推送导管的远端可从所述封盖插入所述基座的管状通道内并引导至所述鞘管内,所述密封件的所述挤压部与所述推送导管过盈配合。
CN202321244431.3U 2023-05-22 2023-05-22 装载器及输送系统 Active CN2201248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44431.3U CN220124893U (zh) 2023-05-22 2023-05-22 装载器及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44431.3U CN220124893U (zh) 2023-05-22 2023-05-22 装载器及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24893U true CN220124893U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56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44431.3U Active CN220124893U (zh) 2023-05-22 2023-05-22 装载器及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248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69189B2 (en) Medical delivery systems and apparatus
EP0805930B1 (en) Medical coupling site valve body
JP4777586B2 (ja) 内視鏡用流体封止部材
US5478331A (en) Multi-function proximal end adapter for catheter
US5125915A (en) Locking y-connector for selective attachment to exterior of medical tubing
US4387879A (en) Self-sealing connector for use with plastic cannulas and vessel catheters
US7632263B2 (en) Connecting device for percutaneously implanted port system
JP2009261963A (ja) 止血安全弁を備えた血管アクセス装置
US8690859B2 (en) Catheter apparatus
WO2019062403A1 (zh) 左心耳封堵器及左心耳封堵装置
JP2010530785A5 (zh)
EP3915520A1 (en) Implant loading tool, compression device and loading system
CN107233114A (zh) 左心耳封堵器
US20230389931A1 (en) Left atrial appendage occluder, and method of application
US8647325B2 (en) Connection device for medical use
CN220124893U (zh) 装载器及输送系统
WO2020001174A1 (zh) 连接可靠的植入物推送装置及植入物输送系统
US20210379270A1 (en) Suction de-clogger system and method
CN216439374U (zh) 人工心脏瓣膜装载器
US20230405295A1 (en) Cathlock System for Proximally Trimmable Catheter
US5823967A (en) Flush valve with cable attachment
US5820565A (en) Flush valve with interlocking seal
CN213407464U (zh) 一种鼻胆管连接装置
CN219021086U (zh) 一种用于内窥镜的适配连接件及内窥镜
CN208193332U (zh) 一种颅内角度可调式引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