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24627U - 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24627U
CN220124627U CN202320357833.8U CN202320357833U CN220124627U CN 220124627 U CN220124627 U CN 220124627U CN 202320357833 U CN202320357833 U CN 202320357833U CN 220124627 U CN220124627 U CN 2201246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paration
water storage
isolation
cavity
clean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5783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祥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5783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246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246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246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包括清洁机构、进污管道、储水腔和分离单元。其中,进污管道的一端与清洁机构连通,并向远离清洁机构的方向延伸,储水腔和分离单元通过进污管道与清洁机构的流体连通,清洁机构的污物通过进污管道进入分离单元,且进入分离单元的污物至少部分能够进行两次气液分离,从而提高分离效果,避免气体中夹带的水气进入驱动组件,有利于提高驱动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储水腔用于容纳分离出的液体和固体,以便于分离单元中分离出的污水和杂质进入储水腔,且利用分离单元将储水腔与驱动组件隔离,有利于避免储水腔中回收的污水回流到驱动组件,进而提高驱动组件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清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清洁装置能够为用户清洁卫生带来便利,广受用户青睐。目前,洗地机作为一种常用清洁设备,包括清洁机构和机身机构。其中,机身机构可转动设置在清洁机构上,且机身机构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驱动组件、回收组件以及进污管道。进污管道连接于回收组件和清洁机构,且驱动组件设置在回收组件远离清洁机构的一端。工作时,驱动组件驱动进污管道将污物通过进污管道回收到回收组件中。其中,驱动组件为电机。
现有技术中,清洁装置工作状态时,壳体与地面的角度会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发生变化,或者完成清洁后,用户将清洁装置平躺放置,这一过程中,位于在回收组件中的污水很容易流出并进入到电机中,造成电机损坏。
为解决上述问题,亟待提供一种清洁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清洁装置,以达到清洁装置直立或者躺倒时,清洁装置中能够做到干湿及水气分离,有利于避免回收的污水进入驱动组件的效果。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清洁装置,包括:
清洁机构;
进污管道,一端与所述清洁机构连通,并向远离所述清洁机构的方向延伸;
储水腔和分离单元,所述储水腔和所述分离单元通过所述进污管道与所述清洁机构的流体连通;
所述清洁机构的污物通过所述进污管道进入所述分离单元,且进入所述分离单元的污物至少部分能够进行两次气液分离。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分离单元包括:
第一分离腔,所述第一分离腔与所述进污管道连通,且进入所述第一分离腔中的污物中至少部分液体进入所述储水腔,以实现第一次气液分离;以及
第二分离腔,所述储水腔、所述第一分离腔以及第二分离腔自下而上依次设置,进入所述第一分离腔中的污物至少部分气体进入所述第二分离腔,并在所述第二分离腔中进行第二次气液分离。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
第二隔离组件,所述第二隔离组件上端面设有安装口;
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分离腔远离所述第一分离腔的一端,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驱动件;以及
叶轮,设置在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且所述叶轮位于所述安装口处。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清洁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储水腔、所述第一分离腔以及所述第二分离腔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所述壳体中。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清洁装置包括:
第一隔离组件,设置在所述储水腔和所述第一分离腔之间,所述进污管道远离所述清洁机构的一端设有出口,所述进污管道穿过所述第一隔离组件设置,使所述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分离腔中。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隔离组件包括:
第一隔离本体,被配置为分隔所述储水腔和所述第一分离腔,且所述第一隔离本体上设有第一连通口;以及
单向连通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通口处,且所述单向连通件被配置为阻止所述储水腔中的所述污物从所述第一连通口回流。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清洁装置包括:
壳体;以及
第二隔离组件,被配置为将所述壳体分隔出所述第一分离腔和所述第二分离腔,且所述第二隔离组件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分离腔和所述第二分离腔的第二连通口。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二隔离组件包括:
第二隔离本体,所述第二隔离本体为桶体,且嵌设在所述壳体中。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二隔离组件还包括:
隔离件,与所述第二隔离本体连接,并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一分离腔内,所述隔离件的截面为弧形,且所述隔离件包围所述进污管道的预设角度;
所述隔离件的内壁与所述进污管道的外壁间隔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二隔离本体上设有第三连通口,所述第二隔离组件还包括:
排水件,在所述第二隔离本体的外侧覆盖在所述第三连通口上,所述排水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隔离本体连接,所述第二隔离本体中液体较多时,能够从所述排水件和所述第三连通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包括清洁机构、进污管道、储水腔和分离单元。其中,进污管道的一端与清洁机构连通,并向远离清洁机构的方向延伸,储水腔和分离单元通过进污管道与清洁机构的流体连通,清洁机构的污物通过进污管道进入分离单元,且进入分离单元的污物至少部分能够进行两次气液分离,从而提高分离效果,避免气体中夹带的水气进入驱动组件,有利于提高驱动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储水腔用于容纳分离出的液体和固体,以便于分离单元中分离出的污水和杂质进入储水腔,且利用分离单元将储水腔与驱动组件隔离,有利于避免储水腔中回收的污水回流到驱动组件,进而提高驱动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
100-进污管道;110-出口;
200-储水腔;
300-第一分离腔;
400-第二分离腔;
500-壳体;
600-第一隔离组件;610-第一隔离本体;620-单向连通件;
700-第二隔离组件;710-第二隔离本体;711-第二连通口;720-隔离件;730-排水件;740-安装口;
800-驱动组件;810-驱动件;820-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结构而非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结构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包括用于清洁地面的清洁机构(图中未示出),以便于实现清洁地面。此外,该清洁装置还包括进污管道100,进污管道100一端与清洁机构连通,并向远离清洁机构的方向延伸。清洁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800。驱动组件800设置在远离进污管道100远离清洁机构的一端,以便于驱动清洁机构的污物经过进污管道100进行回收。
现有技术中,清洁装置工作状态时,清洁装置与地面的角度会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发生变化,或者完成清洁后,用户将清洁装置平躺放置,这一过程中,位于在回收组件中的污水很容易流出并进入到电机中,造成电机损坏。
如图1和图2,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例中的清洁装置还包括沿远离清洁机构的方向依次设置的储水腔200和分离单元。储水腔200和分离单元通过进污管道100与清洁机构的流体连通,清洁机构的污物通过进污管道100进入分离单元,且进入分离单元的污物至少部分能够进行两次气液分离,从而提高分离效果,避免气体中夹带的水气进入驱动组件,有利于提高驱动组件800的使用寿命。同时,储水腔200用于容纳分离出的液体和固体,以便于分离单元中分离出的污水和杂质进入储水腔200,且利用分离单元将储水腔200与驱动组件800隔离,有利于避免储水腔200中回收的污水回流到驱动组件800,进而提高驱动组件80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分离单元包括第一分离腔300和第二分离腔400。其中,第一分离腔300与进污管道100连通,且进入第一分离腔300中的污物中至少部分液体进入储水腔200,以实现第一次气液分离;储水腔200、第一分离腔300以及第二分离腔400自下而上依次设置,进入第一分离腔300中的污物至少部分气体进入第二分离腔400,并在第二分离腔400内进行第二次气液分离,该分离单元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具体而言,第一分离腔300套设在进污管道100的局部上,既能够节约空间,又能够利用进污管道100为储水腔200和第一分离腔300的连接起到导向作用。进污管道100的出口110位于第一分离腔300中,使污物经过进污管道100进入到第一分离腔300中,并在驱动组件800作用下在第一分离腔300中脱离进污管道100进行第一次水气分离。
此外,清洁装置还包括第二隔离组件700和驱动组件800,第二隔离组件700上端面设有安装口,驱动组件800设置在第二分离腔400远离第一分离腔300的一端,利用驱动组件800的动力使从进污通道100进入分离单元的气体进行气液分离。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第二隔离组件700能够将壳体500分隔出第一分离腔300和第二分离腔400,且第二隔离组件700上设有连通第一分离腔300和第二分离腔400的第二连通口711,从而保证分离出的气体通过第二连通口711进入到第二分离腔400中,且该第二隔离组件700的结构简单,便于组装与维护。
进一步地,第二隔离组件700包括第二隔离本体710,第二隔离本体710为桶体,且嵌设在壳体500内,从而使第二隔离组件700的内部形成第二分离腔400,便于容纳第二次分离出的液体。同时,当储水仓200中液体较满,需要倒出时,只需将第二隔离组件700和第一隔离组件600拆除既能实现,便于操作。
具体而言,驱动组件800包括驱动件810和叶轮820,叶轮820设置在驱动件810的输出端,叶轮820位于安装口处,从而能够增加叶轮820安装位置的灵活性。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叶轮820的局部位于第二隔离组件700内,有利于减少叶轮820到进污管道100的距离,增加气液分离的动力,同时有利于减小分离组件和驱动组件800的整体体积。
工作时,通过叶轮820驱动第二隔离组件700中的气体旋转运动,以便于形成对吸力。在叶轮820旋转力的驱动下,由于水分子和垃圾的重力较大,水气和垃圾将被向外甩出到第一分离腔300中,而重量较轻气体可以进入到第二分离腔400中,以便于气体在第二分离腔400中进行第二次水气分离,并形成气体流通。
如图1和图2所示,驱动件810设置在分离单元远离清洁机构的一端,即位于壳体500的最上端;叶轮820设置在驱动件810的输出端,且利用叶轮820的旋转运动形成吸力,使清洁机构的污物经过进污管道100并依次进入第一分离腔300和第二分离腔400。
叶轮820的部分位于第二分离腔400中,且叶轮820为漏斗形状,沿靠近第一分离腔300的方向,叶轮820的直径逐渐减小,以便于利用叶轮820的漏斗结构增加第二分离腔400与驱动组件800连通面积,有利于提高驱动力的输出。可以理解的是,叶轮820的叶片位于漏斗形状的倾斜侧壁上。
更进一步地,在驱动组件800的上方还设置有与外部环境连通的栅板,通过叶轮820的吸力吸上来的气体能够从栅板的间隙中排放到环境中,从而形成流通的气流。
可选地,清洁装置还包括壳体500,储水腔200、第一分离腔300以及第二分离腔400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壳体500中,从而保障该清洁装置的密封效果,避免在储水腔200、第一分离腔300以及第二分离腔400连接处发生泄漏而溢出,有利于提高清洁装置的安全性能。
清洁装置还包括第一隔离组件600,第一隔离组件600设置在储水腔200和第一分离腔300之间,进污管道100远离清洁机构的一端设有出口110,进污管道100穿过第一隔离组件600设置,使出口110位于第一分离腔300中,使分离出的液体能够利用重力,自动进入到储水腔200中,无需外界驱动力,有利于降低成本。
第一隔离组件600包括第一隔离本体610和单向连通件620。其中,第一隔离本体610用于分隔储水腔200和第一分离腔300,且第一隔离本体610上设有第一连通口,单向连通件620设置在第一连通口处,且单向连通件620能够阻止储水腔200中的污物从第一连通口回流,即液体能够通过第一连通口进入到储水腔200中,而储水腔200中的液体不能回流,有效地避免储水腔200中液体回流到驱动组件800,有利于提高驱动组件800的使用寿命。
此外,第二隔离组件700还包括隔离件720,隔离件720与第二隔离本体710连接并向下延伸至第一分离腔300内,隔离件720的截面为弧形,且隔离件720包围进污管道100的预设角度,从而利用隔离件720形成对进污管道100的出口的局部包围形式,使离心力作用下分离出的水合垃圾附着在隔离件720的内端面上,并通过隔离件720渗透到第一分离腔300中,再流进第一连通口进入到储水腔200中。
可选地,为了实现第二分离腔400内的垃圾和液体能够流入储水腔200中,第二隔离本体710上设有第三连通口,第二隔离组件700还包括排水件730,在第二隔离本体710的外侧覆盖在第三连通口上,排水件730的一端与第二隔离本体710连接,第二隔离本体710中液体较多时,能够从排水件730和第三连通口排出,使第二隔离本体710内不会留存过多的液体和垃圾,以便于用户维护。示例性地,排水件730为柔性材料,如橡胶等,使其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打开第三连通口,且在无重力作用下闭合第三连通口。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用户操作清洁装置时,壳体一般为直立或者倾斜一定角度的状态,因此第一分离腔300也是直立或者倾斜一定角度的状态,为了使隔离件720起到对分离出的污物的承托和过滤作用,隔离件720包围在进污管道100的出口的下方位置。
可选地,隔离件720的内壁与进污管道100的外壁间隔设置,以便于为污物从隔离件720滑落到第一分离腔300中提供空间。
进一步地,第二连通口711位于弧形的隔离件720的外侧,使经过第二连通口711的气体是经过隔离件720隔离后的气体,从而提高第一分离腔300中第一次水气分离的效果。
注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清洁机构;
进污管道(100),一端与所述清洁机构连通,并向远离所述清洁机构的方向延伸;
储水腔(200)和分离单元,所述储水腔(200)和所述分离单元通过所述进污管道(100)与所述清洁机构的流体连通;
所述清洁机构的污物通过所述进污管道(100)进入所述分离单元,且进入所述分离单元的污物至少部分能够进行两次气液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单元包括:
第一分离腔(300),所述第一分离腔(300)与所述进污管道(100)连通,且进入所述第一分离腔(300)中的污物中至少部分液体进入所述储水腔(200),以实现第一次气液分离;以及
第二分离腔(400),所述储水腔(200)、所述第一分离腔(300)以及第二分离腔(400)自下而上依次设置,进入所述第一分离腔(300)中的污物至少部分气体进入所述第二分离腔(400),并在所述第二分离腔(400)中进行第二次气液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
第二隔离组件(700),所述第二隔离组件(700)上端面设有安装口;
驱动组件(800),设置在所述第二分离腔(400)远离所述第一分离腔(300)的一端,所述驱动组件(800)包括:
驱动件(810);以及
叶轮(820),设置在所述驱动件(810)的输出端,且所述叶轮(820)位于所述安装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包括:
壳体(500),所述储水腔(200)、所述第一分离腔(300)以及所述第二分离腔(400)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所述壳体(500)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包括:
第一隔离组件(600),设置在所述储水腔(200)和所述第一分离腔(300)之间,所述进污管道(100)远离所述清洁机构的一端设有出口(110),所述进污管道(100)穿过所述第一隔离组件(600)设置,使所述出口(110)位于所述第一分离腔(300)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组件(600)包括:
第一隔离本体(610),被配置为分隔所述储水腔(200)和所述第一分离腔(300),且所述第一隔离本体(610)上设有第一连通口;以及
单向连通件(620),设置在所述第一连通口处,且所述单向连通件(620)被配置为阻止所述储水腔(200)中的所述污物从所述第一连通口回流。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包括:
壳体(500);以及
第二隔离组件(700),被配置为将所述壳体(500)分隔出所述第一分离腔(300)和所述第二分离腔(400),且所述第二隔离组件(700)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分离腔(300)和所述第二分离腔(400)的第二连通口(7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离组件(700)包括:
第二隔离本体(710),所述第二隔离本体(710)为桶体,且嵌设在所述壳体(500)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离组件(700)还包括:
隔离件(720),与所述第二隔离本体(710)连接,并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一分离腔(300)内,所述隔离件(720)的截面为弧形,且所述隔离件(720)包围所述进污管道(100)的预设角度;
所述隔离件(720)的内壁与所述进污管道(100)的外壁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离本体(710)上设有第三连通口,所述第二隔离组件(700)还包括:
排水件(730),在所述第二隔离本体(710)的外侧覆盖在所述第三连通口上,所述排水件(73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隔离本体(710)连接,所述第二隔离本体(710)中液体较多时,能够从所述排水件(730)和所述第三连通口排出。
CN202320357833.8U 2023-03-01 2023-03-01 清洁装置 Active CN2201246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57833.8U CN220124627U (zh) 2023-03-01 2023-03-01 清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57833.8U CN220124627U (zh) 2023-03-01 2023-03-01 清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24627U true CN220124627U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55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57833.8U Active CN220124627U (zh) 2023-03-01 2023-03-01 清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246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266430U (zh) 一种洗衣机
CN217266429U (zh) 一种洗衣机
CN214128451U (zh) 一种用于地面清洁机器人的基站
CN217266431U (zh) 一种洗衣机
CN210440296U (zh) 一种单级单吸式无堵塞自吸泵
CN217162003U (zh) 清洁装置与洗地机
CN109091084A (zh) 一种分离式洗地机
CN220124627U (zh) 清洁装置
CN113647876A (zh) 一种清洁设备的污水箱及清洁设备
CN219784049U (zh) 一种排水抽取预过滤结构
CN213895433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09136475U (zh) 一种分离式洗地机
CN215914471U (zh) 一种清洁设备的污水箱及清洁设备
CN216221351U (zh) 污水箱及清洁设备
CN210945074U (zh) 一种污水循环式便捷排堵厕所
CN113171036A (zh) 一种清洁设备
CN211113817U (zh)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CN209733911U (zh) 水杯、水杯组件及洗碗机
CN108623030B (zh) 一种生活污水及垃圾用隔油装置
KR200151726Y1 (ko) 진공청소기(버큠펌프)의 오물자동 배출장치
CN110624311B (zh) 一种改善水质的污水收集箱
CN218391005U (zh) 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基站
CN220468752U (zh) 可过滤式水利施工用导流装置
CN220494939U (zh) 用于表面清洁设备的回收桶和具有其的表面清洁设备
CN213431807U (zh) 一种消化科用呕吐物清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