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66431U - 一种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66431U
CN217266431U CN202123045251.6U CN202123045251U CN217266431U CN 217266431 U CN217266431 U CN 217266431U CN 202123045251 U CN202123045251 U CN 202123045251U CN 217266431 U CN217266431 U CN 217266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age
temporary
storage device
filtering
s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4525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艳芬
许升
刘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Washi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Washi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Washi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Washi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4525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66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66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664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洗衣机,包括:盛水筒;过滤装置,与盛水筒连通,接收盛水筒中的水进行过滤,具有用于向外排出污水的排污口;污水暂存装置,具有与过滤装置的排污口连通的内部容腔;回收装置,与污水暂存装置的内部容腔连通,过滤装置排出的污水经过污水暂存装置收集于回收装置内;抽吸装置,执行抽吸动作,驱动过滤装置内的污水在压差作用下进入污水暂存装置。本实用新型中,抽吸装置可将过滤装置内的污水先抽吸至污水暂存装置中,再排入回收装置,避免了抽吸装置所产生的抽吸力过大,将污水直接吸入抽吸装置的情况,从而防止了抽吸装置进水影响其工作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洗衣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洗衣机。
背景技术
洗衣机对衣物进行洗涤的过程中,由于衣物与衣物之间,以及衣物与洗衣机本身存在摩擦,会造成衣物产生线屑脱落并混入洗涤水中。洗涤水中的线屑若不能除去,很可能在洗衣完成后附着在衣物表面,影响衣物的洗净效果。为此,现有的洗衣机上安装用于过滤线屑的过滤器,在洗衣过程中使洗涤水循环经过过滤器,将线屑从洗涤水中除去。
现有洗衣机的过滤器一般设置在内桶或者排水泵内部,用于过滤洗涤水中的线屑及杂物。然而洗衣机经长时间使用后,过滤器内会填满线屑等过滤杂质,影响过滤器的过滤效果,造成排水阀/排水泵的堵塞,且极易滋生细菌,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清理,否则会造成洗涤水的污染,对衣物造成二次污染,影响用户的健康。但大多数洗衣机需要用户将过滤器取下手动清理,操作不便。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提出了具有自清理功能的过滤装置,可以自主排出附着的过滤杂质。大多数应用上述过滤装置的洗衣机在完成过滤装置的自清理后,将携带过滤杂质的污水直接汇入洗衣机的排水水流中排出,又带来了以下问题。
一方面,由于洗衣机内部空间较为紧凑,过滤装置向外排出污水的排污路径较长,且可能存在一定高度差,使得过滤装置内的污水在不借助驱动力的情况下很难充分排出,导致过滤装置的自清理不够彻底。在洗衣机长期使用后,仍无法避免过滤装置内部由于过滤杂质的堆积导致的卫生问题。
现有技术的洗衣机中一般通过水泵为水流输送提供动力,但如果采用水泵输送过滤装置排出的污水,长时间后,污水中的线屑及其他杂质可能残留在水泵内部,造成水泵的泵体堵塞,进而导致洗衣机故障。如何通过不与污水产生直接接触的驱动装置驱动污水的排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近些年来,微塑料的概念在环保领域被提出且逐渐受到日益增加的重视。微塑料一般指的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其混入自然界水环境中,由于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很容易吸附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形成有机污染球体。水中游荡的微塑料很容易被贻贝、浮游动物等低端食物链生物吃掉,而由于微塑料不能被消化掉,当这些底端食物链生物被上层生物捕食后,微塑料会继续在上层生物体内累积。作为食物链的顶端生物,人类的食物来源中包括上述体内累积微塑料的生物,进而会造成微塑料在人体内的累计,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研究发现,微塑料的一种重要来源为家用洗衣机排出的废水。这是由于洗衣机洗涤衣物时会冲洗掉衣物纤维,而随着化纤面料的普及,这些脱落的衣物纤维随洗衣机排水水流排出即成为混入自然水环境的微塑料。同时,微塑料还可能来自塑料材质的工业产品,而洗衣机中的外筒、排水管等结构一般都由塑料制成,长期使用后难免会由于老化等原因产生脱落的塑料碎片。因此,如何降低洗衣机排水中的微塑料含量成为环保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现有技术中具有过滤装置自清理功能的洗衣机,由于含有微塑料的过滤杂质直接汇入洗衣机的排水水流中排出,存在洗衣机排水中微塑料含量过高的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过滤装置的洗衣机,所述过滤装置具有自清理功能,在洗衣机内部设置了回收装置,可收集过滤装置排出的污水,同时在过滤装置与回收装置之间设置污水暂存装置,通过抽吸装置执行抽吸动作,使污水暂存装置内部与过滤装置内产生压差,驱动过滤装置中的污水排出并存储在污水暂存装置中,避免了污水被吸入抽吸装置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洗衣机,包括:
盛水筒;
过滤装置,与盛水筒连通,接收盛水筒中的水进行过滤,具有用于向外排出污水的排污口;
还包括:
污水暂存装置,具有与过滤装置的排污口连通的内部容腔;
回收装置,与污水暂存装置的内部容腔连通,过滤装置排出的污水经过污水暂存装置收集于回收装置内;
抽吸装置,执行抽吸动作,驱动过滤装置内的污水在压差作用下进入污水暂存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暂存装置上设置与抽吸装置连通的第一通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暂存装置上设置透气孔,用于连通污水暂存装置的内部容腔与外部空间;
抽吸装置执行抽吸动作,过滤装置内的污水在压差作用下进入污水暂存装置内;抽吸装置关闭,外部空气经透气孔进入污水暂存装置的内部容腔,驱动其中的污水排入回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抽吸装置与污水暂存装置之间设置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内部具有缓冲腔室;所述缓冲腔室与污水暂存装置上的第一通气口连通,所述抽吸装置与所述缓冲腔室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部上设置与抽吸装置连通的第二通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部的第二通气口连接抽吸管路,所述抽吸管路延伸连接至抽吸装置的进气端。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暂存装置的第一通气口连接通气管路,所述通气管路延伸至与缓冲部的缓冲腔室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暂存装置的出水口高于所述回收装置的污水入口,抽吸装置关闭,污水暂存装置内的污水在重力作用下排入回收装置;
和/或,所述洗衣机还包括打气装置,用于向污水暂存装置中通入气体,驱动其中的污水排入回收装置;或所述抽吸装置还用于向污水暂存装置中通入气体,驱动其中的污水排入回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洗衣机还包括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过滤装置中的污水排出情况;所述抽吸装置用于在检测装置检测到过滤装置中的污水完全排出时停止抽吸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的排污口与回收装置的污水入口之间可容纳的污水量大于等于过滤装置可容纳的最大污水量;
优选地,所述污水暂存装置的容积大于等于过滤装置的容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在洗衣机中的回收装置可以收集过滤装置排出的污水,防止污水中携带的线屑等过滤杂质直接排出洗衣机,避免了过滤杂质中的微塑料随排水水流进入生态循环,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过滤装置与回收装置之间设置污水暂存装置,抽吸装置执行抽吸动作在污水暂存装置内形成负压环境,从而利用压差驱动污水从过滤装置中排出。排出的污水存储于污水暂存装置内,从而避免了污水受到的抽吸力较大而被吸入抽吸装置的情况。抽吸装置在污水从过滤装置排入回收装置的整个过程中不与污水直接接触,避免了水泵输送可能存在的泵体堵塞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污水暂存装置与抽吸装置之间设置具有缓冲腔室的缓冲部,即使污水暂存装置出现溢水情况,溢出的污水也可以收集于缓冲部内,而不会直接进入抽吸装置,对抽吸装置起到了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选用同时具有抽气与打气功能的装置作为抽吸装置,或者在污水暂存装置上额外连接打气装置,在过滤装置中的污水完全排入污水暂存装置后向其中通入气体,通过增加污水暂存装置内部的气压将其中的污水压入回收装置中,有利于污水暂存装置中的污水充分排入回收装置中被收集,减少污水暂存装置中污水的残留。
本实用新型中,洗衣机中设置可检测过滤装置中污水排出情况的检测装置,根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抽吸装置停止抽吸动作,可通过一次抽吸动作将过滤装置中的污水排空,排出污水的效率高。将污水暂存装置的容积设置为大于过滤装置的容积,保证了过滤装置排出的污水能够全部进入污水暂存装置而不会溢水,避免污水溢出被吸入抽吸装置中,对抽吸装置的保护效果更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洗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和六中洗衣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和六中过滤装置与回收装置之间连通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回收装置污水入口处的局部放大图(常态);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回收装置污水入口处的局部放大图(气泵开启时的封堵状态);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回收装置污水入口处的局部放大图(气泵关闭后的打开状态);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封堵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过滤装置与回收装置之间连通结构的示意图(污水暂存装置中无水);
图9是本实用新型图8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过滤装置与回收装置之间连通结构的示意图(污水暂存装置中满水);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图10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过滤装置与回收装置之间连通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0、箱体;100、盛水筒;110、窗垫;210、排水管路;220、循环管路;230、回水管路;240、排污管路;241、排污控制阀;250、外排管路;260、盛水筒排水管;270、切换装置;300、进水盒;400、循环泵;500、回收装置;510、壳体;520、过滤组件;531、第一腔室;532、第二腔室;540、封堵件;541、基体;542、开启部;550、污水入口;551、管状部;552、连接部;600、过滤装置;610、过滤腔体;6101、入水口;6102、过滤水出口;6103、排污口;620、过滤机构;621、出水接头;660、驱动机构;680、清洗颗粒;690、挡板;810、气泵;811、抽吸管路;820、污水暂存装置;821、透气孔;822、浮球;823、引导部;824、水位检测装置;825、连通管路;830、缓冲部;831、通气管路;832、通气孔。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洗衣机包括:
盛水筒100;
过滤装置600,与盛水筒100连通,接收盛水筒100中的水进行过滤,具有用于向外排出污水的排污口6103;
污水暂存装置820,具有与过滤装置600的排污口6103连通的内部容腔;
回收装置500,与污水暂存装置820的内部容腔连通,过滤装置600排出的污水经过污水暂存装置820收集于回收装置500内;
抽吸装置,执行抽吸动作,驱动过滤装置600内的污水在压差作用下进入污水暂存装置820。
本实施例中,洗衣机上设置有两端分别与盛水筒100连通的循环过滤管路,过滤装置600设置在所述循环过滤管路上。所述循环过滤管路上还设有循环泵400,通过循环泵400带动盛水筒100中的水不断循环经过所述循环过滤管路,在经过过滤装置600时可除去其中的线屑等过滤杂质,从而可减少水中的线屑含量,改善衣物的洗涤效果。
过滤装置600具有自清理功能,其上设置排污口6103。过滤后残留在过滤装置600中的过滤杂质可随水流由排污口6103排出,无需用户取出过滤装置600手动清理,使用更加方便。回收装置500经污水暂存装置820与过滤装置600的排污口6103连通,携带过滤杂质的污水从排污口6103排出后,最终可进入回收装置500中被收集,而不会汇入排水水流排出洗衣机。通过以上方式避免了过滤杂质中的微塑料随水流排走,进入生态循环中,进而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受洗衣机内部空间的限制,过滤装置600与回收装置500之间可能距离较远,导致污水排入回收装置500所需经过的路径较长。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回收装置500和过滤装置600分别设置在洗衣机的箱体10顶部的左右两侧区域,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过滤装置600中的污水很难彻底排入回收装置500中。而如果回收装置500的设置高度高于过滤装置600的排污口6103,甚至可能出现污水无法排出的情况。
洗衣机中一般采用传统的水泵提供驱动水流的动力,但由于过滤装置600向回收装置500中排入的是携带过滤杂质的污水,采用传统的泵送方式,污水经过水泵泵体时可能造成堵塞,进而导致洗衣机故障。
为解决过滤装置600向回收装置500排入污水的问题,本实施例的洗衣机中设置抽吸装置,可通过抽吸装置执行抽吸动作,在排污口6103外侧抽吸空气产生负压的方式驱动污水排出。同时,过滤装置600与回收装置500之间还设置有能够容纳一定量污水的污水暂存装置820,避免了污水从过滤装置600中快速流出时,直接被吸入抽吸装置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采用气泵810作为抽吸装置。具体地,过滤装置600需要排出污水时,控制气泵810执行抽吸动作,污水暂存装置820内的空气被气泵810抽出,形成负压环境,过滤装置600内的污水即可在压差的作用下经排污口6103排出,进入污水暂存装置820。然后关闭气泵810,气泵810产生的抽吸作用消失,污水暂存装置820内的污水可进一步排入回收装置500被收集。
本实施例中,气泵810执行一次抽吸动作可使过滤装置600中留存的污水全部排出进入污水暂存装置820。
所述洗衣机还包括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过滤装置600中的污水排出情况。气泵810在检测装置检测到过滤装置600中的污水完全排出时停止抽吸动作。气泵810执行一次抽吸动作即可将过滤装置600中的污水全部抽出,实现了污水的高效排出。
具体地,所述检测装置可以是设置在过滤装置600上的水位计,通过检测过滤装置600中的水位判断污水是否完全排出。当水位计反馈的过滤装置600内水位为零时,控制气泵810关闭以停止抽吸动作。
或者,所述检测装置为设置在排污管路240上的流量计,在气泵810执行抽吸动作期间,若流量计检测到排污管路240中的流量持续为零,则判断过滤装置600内的污水已完全排出,控制气泵810关闭以停止抽吸动作。
再或者,所述检测装置可采集过滤装置600内部的图像,根据采集的图像判断污水是否完全排出。当洗衣机根据采集的过滤装置600内部图像判断污水全部排出时,控制气泵810关闭以停止抽吸动作。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过滤装置600的排污口6103与回收装置500的污水入口之间可容纳的污水量大于等于过滤装置600可容纳的最大污水量。具体地,过滤装置600的排污口6103与污水暂存装置820通过排污管路240连通,污水暂存装置820与回收装置500之间通过连通管路825连通,排污管路240、连通管路825和污水暂存装置820的容积总和不小于过滤装置600的容积。
通过上述结构,保证了气泵810执行一次抽吸动作使过滤装置600内的污水完全排出时,所排出的污水在进入回收装置500前,不会从污水暂存装置820溢出向气泵810流动,进而防止了污水进入气泵810的情况。
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将污水暂存装置820的容积设置为大于过滤装置600的容积,或者至少大于过滤装置600中所能存储的最大污水量,这样的话,在过滤装置600中的污水一次性全部排出时,也不会充满污水暂存装置820。如此进一步避免了过滤装置600向污水暂存装置820排出污水时,污水溢出污水暂存装置820而进入气泵810的情况,对气泵810起到了保护作用。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污水暂存装置820上设置与气泵810连通的第一通气口。所述第一通气口优选设置在污水暂存装置820的顶壁上,如此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污水暂存装置820的容积,确保污水暂存装置820被污水充满前不会出现溢水现象。
本实施例中,污水暂存装置820的出水口高于回收装置500的污水入口,气泵810关闭停止抽气后,污水暂存装置820内的污水可在重力作用下排入回收装置500。
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污水暂存装置820的顶壁上设置透气孔821,用于连通污水暂存装置820的内部容腔与外部空间。气泵810开启时,过滤装置600内的污水在压差作用下进入污水暂存装置820内。气泵810关闭后,外部空气经透气孔821进入污水暂存装置820的内部容腔,驱动其中的污水排入回收装置500。
在上述方案中,透气孔821的开口面积较小,当气泵810处于开启状态时,经透气孔821进入污水暂存装置820的空气不会对负压环境的形成造成明显影响。气泵810关闭后,污水暂存装置820内的空气不再被抽出,由于透气孔821的设置,污水暂存装置820内部可以快速恢复至接近大气压,通过空气的进入推动污水排出进入回收装置500。通过在污水暂存装置820上设置透气孔821,避免了回收装置500中的气压过大,气泵810停止工作后,污水无法流入回收装置500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气泵810可以选用双向泵,既可执行抽吸动作以实现抽吸空气的功能,也可以执行打气动作,向污水暂存装置820中通入空气。在过滤装置600内的污水排入污水暂存装置820后,先关闭气泵810停止抽吸空气,然后再次开启气泵810并控制其执行打气动作,向污水暂存装置820中通入空气,从而驱动其中的污水排入回收装置500。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方案中,气泵810为仅具有抽吸功能的抽气泵。洗衣机还包括与污水暂存装置连通的打气装置(图中未示出),如打气泵。在过滤装置600内的污水排入污水暂存装置820后,关闭气泵810,然后开启打气装置,向污水暂存装置820中通入空气,以驱动其中的污水排入回收装置500。
在以上两种方案中,由于污水暂存装置820中的污水主要依靠空气挤压进入回收装置500中,污水暂存装置820的出水口也可以略低于回收装置500的污水入口。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过滤装置600的排污口6103与污水暂存装置820通过排污管路240连通,排污管路240上设置可打开/关闭的排污控制阀241。循环泵400带动盛水筒100中的水进行循环过滤时,排污控制阀241为关闭状态,排污管路240断开。需要排出过滤装置600中的污水时,洗衣机依次执行以下步骤:
S1、控制气泵810执行抽吸动作,污水暂存装置820中的空气被抽出;
S2、打开排污控制阀241,导通排污管路240,过滤装置600内的污水在压差作用下排入污水暂存装置820;
S3、关闭气泵810,污水暂存装置820内的污水排入回收装置500。
在上述方案中,排污控制阀241在气泵810开始执行抽吸动作的初期保持关闭状态,过滤装置600与污水暂存装置820之间不连通,使得污水暂存装置820内可以更快地形成较为明显的负压环境。然后再打开排污控制阀241,过滤装置600中的污水可以受到更大的驱动力,从而高效充分地排入污水暂存装置820中。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气泵810与污水暂存装置820之间设置缓冲部830,缓冲部830内部具有缓冲腔室。所述缓冲腔室与污水暂存装置820上的第一通气口连通,气泵810与所述缓冲腔室连通,经缓冲部830抽吸污水暂存装置820中的空气。
优选地,缓冲部830的顶壁上设置与气泵810连通的第二通气口。
在上述方案中,缓冲部830设置在污水暂存装置820与气泵810之间,也能容纳一定量的污水。当过滤装置600前次排污时排入污水暂存装置820中的污水没有排净造成污水从污水暂存装置820中溢出时,溢出的部分污水还可以存储在缓冲部830的缓冲腔室内,而不会直接进入气泵810中,对气泵810起到了进一步的保护作用,更加安全可靠。
本实施中,气泵810设置在缓冲部830上方,缓冲部830的第二通气口连接抽吸管路811,抽吸管路811竖直向上延伸连接至气泵810的进气端。缓冲部830设置在污水暂存装置820上方,污水暂存装置820的第一通气口连接通气管路831,通气管路831竖直向上延伸与缓冲部830的缓冲腔室连通。
通过上述结构,污水在气泵810的抽吸作用下从污水暂存装置820进入上方的缓冲部830及气泵810所需要的抽吸力更大,进一步防止了气泵810进水的情况。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污水暂存装置820的内部容腔中设置水位检测装置824。污水暂存装置820内的污水量达到预设水位时,水位检测装置824发出预警信号。
如图3所示,水位检测装置824为设置在污水暂存装置820顶部区域的探针,当污水暂存装置820内的污水量达到探针所在高度时,即发出预警信号。可以理解的是,其他形式的水位检测装置824,例如浮子等,也可以应用在本实施例中。
虽然本实施例的方案通过对污水暂存装置820容积的设置,保证了其能够接收过滤装置600排出的全部污水而不会发生溢水,但对于污水暂存装置820前次接收的污水未能完全排净等意外情况,仍可能出现过滤装置600中的污水完全排出前污水暂存装置820已被充满的问题。此时若过滤装置600中的污水继续排出,则会造成污水暂存装置820溢水。
本实施中,通过设置水位检测装置824在污水暂存装置820即将被充满时发出预警信号,洗衣机在接收到该预警信号时控制气泵810关闭,停止对污水暂存装置820内部空气的抽吸,从而能够暂停污水从过滤装置600排入污水暂存装置820的过程。通过以上方式进一步确保了污水暂存装置820不会出现溢水现象,进而对气泵810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回收装置500具体包括:
壳体510,内部具有回收腔室;
过滤组件520,设置在所述回收腔室内,将所述回收腔室分隔为第一腔室531和第二腔室532。
过滤装置600的排污口6103与第一腔室531连通,携带过滤杂质的污水进入第一腔室531,经过滤组件520过滤后进入第二腔室532,过滤杂质收集于第一腔室531中。
在上述方案中,回收装置500收集过滤装置600排出的污水后,还可以通过内部的过滤组件520对所述污水进行过滤,将污水中的过滤杂质分离出来。这样,用户可以直接对分离出的过滤杂质进行收集处理,避免了过滤杂质混合在污水中,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处理的情况。
具体地,过滤组件520可以为水平设置在回收腔室内一定高度处的框架及铺设在所述框架上的滤网,过滤组件520上侧形成第一腔室531,下侧形成第二腔室532。携带过滤杂质的污水进入第一腔室531后,水可通过过滤组件520进入第二腔室532,过滤杂质被滤网阻挡,残留在过滤组件520上表面。
其中,过滤组件520的滤网可过滤污水中的微塑料,防止微塑料混入水体中。
本实施例中,回收装置500可插入/抽出的设置在洗衣机的箱体10上,用户可将回收装置500从箱体10内抽出进行清理。
具体地,回收装置500的壳体510可插入/抽出的设置在箱体10上,壳体510的上侧具有敞口。用户将壳体510从箱体10中抽出时,可通过壳体510上侧的敞口对附着在过滤组件520上表面的过滤杂质进行清理。过滤组件520优选与壳体510可拆卸连接,用户可将过滤组件520从壳体510内部卸下并取出进行清理,操作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第二腔室532上设置出水口,用于排出过滤后的清水。通过在第二腔室532上设置出水口,可将进入第二腔室532的清水及时排出回收装置500,避免过滤装置600排入的污水量较大时,回收装置500出现溢水现象。否则需要增加第二腔室532的容量,也即需要加大回收装置500的体积,导致其在洗衣机内部占用较大空间,不利于洗衣机整体体积的小型化。
另一方面,第二腔室532中的水可由出水口自动排出,用户对回收装置500进行清理时,只需要清理过滤组件520上的过滤杂质,而无需手动倒出第二腔室532中的清水。当过滤组件520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510中时,用户甚至不需要将壳体510从洗衣机的箱体10上完全取下,只需要取出过滤组件520进行清理即可,更方便操作。
优选地,第二腔室532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盛水筒100连通,可将过滤组件520过滤后的清水通入盛水筒100中实现再次利用,进而可以节省洗衣机的用水量。或者,可通过管路将第二腔室532的出水口与洗衣机外部连通,将过滤后不含过滤杂质的水直接排出洗衣机,不会造成微塑料进入生态循环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过滤装置600具体包括:
过滤腔体610,其上设置入水口6101、过滤水出口6102和排污口6103,入水口6101和过滤水出口6102连接在所述循环过滤管路;
过滤机构620,可转动的设置在过滤腔体610内;
驱动机构660,驱动过滤机构620在过滤腔体610内转动。
过滤机构620包括过滤网支架,以及在过滤网支架表面覆盖的过滤网,将过滤腔体610内部分隔为外容腔和内容腔。盛水筒100中的水经入水口6101进入过滤腔体610的外容腔,水中的过滤杂质被过滤网阻挡,附着在过滤机构620外表面,不含过滤杂质的清水进入内容腔中,经与内容腔连通的出水接头621流出,最终从过滤水出口6102流出过滤腔体610。通过对过滤网的孔径设计,使得过滤机构620不仅能过滤水中的大尺寸线屑,还能够过滤水中的微塑料,从而显著降低洗衣机排水中微塑料的含量。
当需要清洁过滤装置600时,通过驱动机构660,如电机,驱动过滤机构620在过滤腔体610内转动,搅动过滤腔体610内残留的水,使过滤机构620表面附着的过滤杂质在离心力和激荡水流的作用下,从过滤机构620上剥离,融入过滤腔体610内的水中。最终可通过气泵810的作用使得污水从排污口6103排出,进入污水暂存装置820中,最终被回收装置500收集。污水暂存装置820的容积具体大于过滤腔体610的容积。
本实施例中,开启驱动机构660使过滤机构620转动的自清理操作,和/或开启气泵810使污水排出过滤装置600的排污操作在洗衣机运行一次完整的洗衣程序过程中至少执行一次。在执行排污操作时,过滤机构620可以保持静止状态,也可以由驱动机构660驱动发生转动。
进一步地,过滤装置600的过滤腔体610内还设置清洗颗粒680,用于随水流摩擦碰撞清洗过滤腔体610内壁和过滤机构620外壁。循环过滤过程中,清洗颗粒680随流动的水流不断摩擦过滤腔体610内壁和过滤机构620外壁,使附着的过滤杂质脱落,从而防止过滤杂质的沉积,避免过滤机构620被过滤杂质覆盖,影响过滤效率。过滤机构620转动进行自清理时,清洗颗粒680随激荡水流的作用在过滤腔体610中运动,与过滤腔体610内壁和过滤机构620外壁发生摩擦,从而提高过滤杂质的剥离效率,过滤装置600的自清洁效果更好。
过滤腔体610内还设置挡板690,将过滤腔体610内部分隔为左侧的第一空间与右侧的第二空间,清洗颗粒680以及过滤机构620的主体部分均位于第一空间内。入水口6101与第一空间连通,过滤水出口6102和排污口6103与第二空间连通。挡板690上设置连通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的过水孔,过滤腔体610内的污水可通过挡板690从排污口6103排出,清洗颗粒680无法通过所述过水孔,从而被挡板690阻挡在左侧,避免了清洗颗粒680经排污口6103随污水排出,或是堆积在排污口6103处造成堵塞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洗衣机的循环过滤管路具体包括:
盛水筒排水管260,连接盛水筒100与循环泵400的进水端;
排水管路210,一端与循环泵400的出水端连接,另一端连接至切换装置270;
循环管路220,一端与切换装置270连接,另一端连接至过滤装置600的入水口6101;
回水管路230,一端与过滤装置600的过滤水出口6102连接,另一端与盛水筒100连通,将过滤后的水输送至盛水筒100中。
其中,切换装置270还连接向洗衣机外部排水的外排管路250,切换装置270可控制循环管路220和外排管路250择一与排水管路210导通。如此,通过一台循环泵400就可以为洗衣机的循环过滤以及排水提供驱动力,只需要控制切换装置270的导通方向即可实现相应的功能。
回水管路230的出水端连接在盛水筒100筒口处的窗垫110上,经过滤装置600过滤后的水从窗垫110进入回到盛水筒100中。
本实施例的洗衣机中,回收装置可500对过滤装置600排出的污水进行收集,避免携带过滤杂质的污水直接排出洗衣机,造成过滤杂质中的微塑料进入生态循环,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问题。过滤装置600与回收装置500之间设置污水暂存装置820,并设置气泵810抽吸污水暂存装置820中的空气,可通过产生压差驱动过滤装置600内的污水排出。排出的污水经污水暂存装置820进入回收装置500内,避免了气泵810的抽吸力过大导致污水直接被吸入气泵810的情况,避免了气泵810进水对工作性能造成影响。
实施例二
如图3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一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回收装置500的污水入口550处设置由外向内单向导通的封堵件540。
在气泵810开启时,封堵件540可封堵回收装置500的污水入口550,使回收装置500内的空气不能从污水入口550被抽出,进而在排污口6103与回收装置500之间的空间相对独立。这样在气泵810的抽吸作用下,能够能快地在污水暂存装置820内部形成负压环境,提高污水排出的效率。气泵810关闭后,抽吸作用消失,污水受重力作用或空气进入污水暂存装置820所产生的气压增加作用向污水暂存装置820外部流动,封堵件540可在水压作用下打开污水入口550,污水进入回收装置500被收集。
具体地,封堵件540具体包括:
基体541,安装在回收装置500的污水入口550上;
开启部542,与基体541可相对活动,导通/断开回收装置500外部与内部的空间。
进一步地,污水入口550设置在回收装置500的壳体510上,污水入口550的外周从回收装置500的壳体510内壁向回收装置500内部延伸一定长度形成管状部551。基体541安装在管状部551的延伸末端,开启部542与管状部551的延伸末端相对活动,打开/封堵管状部551延伸末端的开口。
详细地,基体541套装在管状部551的延伸末端,开启部542从管状部551外侧覆盖管状部551的开口实现封堵,开启部542向远离管状部551的方向翻转打开所述开口。封堵件540的结构简单,且开启部542与管状部551的右端面相抵,无法向管状部551内侧翻转,实现了污水入口550由外向内单向导通。
本实施例的一种方案中,开启部542由可发生弹性形变的柔性材料制成,如橡胶等。气泵810开启时,开启部542覆盖于所述开口的部分发生向管状部551内部凸起的形变,实现所述开口的封堵。开启部542可以对管状部551的内壁与管状部551的右端面之间的夹角形成一定程度的包裹,进而增大开启部542与管状部551开口的接触面积。同时,开启部542朝向管状部551的表面形成凸面,表面积增大,也即增加了开启部542受到负压吸附力的受力面积,进而可以通过封堵件540对污水入口550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有利于负压环境的快速形成。
进一步地,开启部542与基体541一体成型,也即封堵件540整体由柔性材料制成,基体541与开启部542之间无需额外的连接结构,就可以实现开启部542与基体541可相对活动,进而通过开启部542活动打开/封堵管状部551右端的开口。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方案中,所述封堵件的开启部由硬质材料制成,开启部朝向管状部开口的表面为向管状部内部凸起的凸面。具体地,管状部的开口为圆形,开启部为圆片状结构,且开启部朝向管状部开口的表面为中间凸起的弧面。
当开启部封堵管状部的开口时,由于开启部具有弧面,可部分伸入开口内部,且其与管状部的开口处相接触的表面与管状部的端面相对倾斜,能够更加牢固地封堵所述开口,具有更好地密封效果。同时,开启部的弧面结构增加了表面积,也即增加了开启部受到气泵抽吸力的受力面积,可以进一步加强密封性能,从而更好地在过滤装置的排污口与回收装置之间形成负压环境。
进步一地,封堵件的开启部与基体分体设置,且两者可相对活动的连接。具体地,开启部和基体可转动的连接,开启部通过翻转运动实现对管状部开口的打开/封堵。
或者,开启部与基体也可以由塑料一体成型,其中开启部和基体均为硬质形态,不会发生明显形变。开启部与基体之间通过一厚度很小的连接片实现连接,所述连接片较薄因而可以在较小的作用力下发生形变,使得开启部与基体之间可以产生相对活动。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污水入口550的外周从回收装置500的壳体510外壁向回收装置500外部延伸一定长度形成连接部552,连接部552用于与管路连接并通过该管路连通至污水暂存装置820。所述管路的端部可以套接在连接部552上,安装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中,在回收装置500的污水入口550处设置单向导通的封堵件540,该封堵件540可以在气泵810抽吸空气时密封回收装置500的污水入口550,从而更加快速地形成负压环境,同时增加排污口6103所能形成的压差,进而提高过滤装置600排出污水的效率。在气泵810关闭后,封堵件540可以在水流冲击下自动打开污水入口550,使污水顺利进入回收装置500被收集。
实施例三
如图8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一或二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洗衣机还包括设置在污水暂存装置820与气泵810之间的隔离机构,所述隔离机构可以随污水的排出逐渐断开气泵810与污水暂存装置820之间的连通,进一步防止污水暂存装置820出现溢水现象。
本实施例的具体方案中,所述隔离机构包括浮动件,气泵810与污水暂存装置820之间的连通路径上设置通气孔832。污水排出的过程中,所述浮动件随水面上升至通气孔832下方封堵通气孔832。
本实施例中,所述浮动件为浮球822,浮球822的直径大于通气孔832的直径。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浮球822设置在污水暂存装置820内部,通气管路831与污水暂存装置820的连接处形成通气孔832。优选地,所述隔离机构还包括从污水暂存装置820底部向通气孔832延伸的引导部823,引导部823具有中空通道,浮球822设置在所述中空通道中。
如图8和图9所示,初始状态下污水暂存装置820中无水,浮球822位于引导部823的底端。在污水排入污水暂存装置820的过程中,污水暂存装置820中的水面逐渐升高。引导部823的侧壁上设置用于连通中空通道与引导部823外部空间的通孔,引导部823内部的水面同步升高,浮球822始终漂浮于水面高度,随水面升高逐渐上升。如图10和图11所示,当污水暂存装置820中充满水时,浮球822随水面上升至污水暂存装置820的顶部,从通气孔832下方对其进行封堵,使得污水无法通过通气孔832进一步向上溢出,保证了污水不会溢出污水暂存装置820。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在污水暂存装置820内的浮球822实现通气孔832的封堵,可以在污水暂存装置820达到满水状态时再封堵通气孔832,在保证污水不会溢出的前提下,使得过滤装置600可以一次性排出更大量的污水,提高污水排出的效率。通过设置引导部823对浮球822的运动进行导向,浮球822仅可在引导部823内部往复运动,避免了浮球822的运动轨迹发生偏移导致未能封堵通气孔832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引导部823为圆管状结构,引导部823的内径大于浮球822的外径。浮球822与引导部823之间形成间隙配合,减小甚至消除了浮球822在引导部823内部往复运动时存在的摩擦阻力,从而避免了浮球822卡在引导部823内部无法随水面上升的情况。
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引导部823在污水暂存装置820内部竖直延伸设置,更有利于浮球822随水面升高无阻碍地上升以封堵通气孔832。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污水暂存装置820中设置浮球822与引导部823,可以在污水充满污水暂存装置820时通过浮球822封堵上方的通气孔832,防止污水从通气孔832溢出,进一步避免了污水暂存装置820溢水的问题。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所述的与上述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所述浮球和引导部组成的隔离机构设置在缓冲部内部。
具体地,抽吸管路与缓冲部的连接处形成通气孔。缓冲部内设置从底部竖直向上延伸至通气孔的引导部,引导部的侧壁上具有通孔,浮球设置在引导部内部。
本实施例中,将污水暂存装置的容积设置为大于过滤装置的容积,在洗衣机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污水一般不会完全充满污水暂存装置。但在一些异常情况下,例如污水暂存装置中存在前次未排净的污水,可能出现污水暂存装置溢水的情况。此时,溢出的污水沿通气管路向上进入缓冲部中,在缓冲部的缓冲腔体内逐渐累积,而不会直接被吸入气泵中。
在污水进入缓冲部的过程中,缓冲部内水面逐渐升高,浮球随水面的升高在引导部内逐渐上升,向顶端的通气孔靠近。当缓冲部内也充满污水时,浮球上升至引导部的最上端,可以封堵位于抽吸管路下端的通气孔,避免污水从缓冲部溢出而被吸入气泵中。
实施例五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所述的污水暂存装置820和缓冲部830中均设置由浮球822与引导部823组成的隔离机构,污水暂存装置820的顶壁上,以及缓冲部830的顶壁上分别设置有可被相应浮球822封堵的通气孔832。
具体地,通气管路831的下端连接在污水暂存装置820的顶壁上,形成一个通气孔832。抽吸管路811的下端连接在缓冲部830的顶壁上,形成另一个通气孔832。
正常情况下,过滤装置600向外排出污水时,污水暂存装置820中的浮球822随水面升高,直至运动至污水暂存装置820顶部时可封堵通气孔832,阻止污水从污水暂存装置820中溢出。但当污水暂存装置820中的浮球822意外卡住而无法运动时,通气管路831就会与污水暂存装置820始终维持相互连通的状态,一旦出现污水暂存装置820溢水的情况,溢出的污水会沿通气管路831向上进入缓冲部830中。
本实施例的缓冲部830内也设置有浮球822,若污水持续进入缓冲部830中,缓冲部830内的浮球822随水面逐渐上升。当缓冲部830也被污水充满时,浮球822可封堵缓冲部830顶壁上的通气孔832,也即封端了抽吸管路811的下端,使得污水无法从缓冲部830溢出进入气泵810中。
本实施例中,在污水暂存装置820和缓冲部830中均设置浮球822,起到了双重保护的作用。即使污水暂存装置820中的浮球822失效导致污水溢出时,缓冲部830中的浮球822还可以在污水充满缓冲部830时通过封堵抽吸管路811下端的通气孔832,从而防止污水进一步溢出缓冲部830进入气泵810中,更加安全可靠。
实施例六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一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洗衣机还包括洗涤剂投放装置,所述洗涤剂投放装置具有与盛水筒100连通的进水盒300。回收装置500第二腔室532的出水口与进水盒300连通,将过滤后的清水通入进水盒300中,进而经过进水盒300进入盛水筒100中。
在上述方案中,回收装置500对收集的污水进行过滤后,过滤得到的清水经进水盒300重新回到盛水筒100中进行重复利用,能够对进水盒300内部可能存在的洗涤剂起到冲刷作用,提高洗涤剂的利用率。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管路连通进水盒300与回收装置500第二腔室532的出水口,过滤后的清水从所述出水口排出后,经过管路进入进水盒300中,再经连通进水盒300与盛水筒100的管路进入盛水筒100中参与洗衣过程。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回收装置500整体设置在进水盒300内部,对过滤装置600排出的污水进行过滤后,清水经第二腔室532上的出水口流出直接进入进水盒300中,然后沿连通进水盒300与盛水筒100的管路进入盛水筒100中。
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充分利用进水盒300内部的空间,同时不需要单独设置管路连通回收装置500与进水盒300,使洗衣机内部结构更加紧凑,从而节省了洗衣机内部的安装空间。
实施例七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污水暂存装置820的容积小于过滤装置600的容积,进而可以减少污水暂存装置820的整体体积,有利于节省洗衣机内部的安装空间。
为避免出现污水暂存装置820溢水的情况,本实施例的洗衣机控制气泵810在过滤装置600的排污过程中多次执行抽吸动作,从而分多次完成过滤装置600中污水的排出。
本实施例的一种方案中,洗衣机根据气泵810每次执行抽吸动作排出的污水量控制过滤装置600中的污水分多次排出。
具体地,在污水暂存装置820上设置水位检测装置824,可检测污水暂存装置820内部的水位高度。洗衣机的控制方法包括:
A1、控制气泵810执行抽吸动作;
A2、污水暂存装置820内的水位上升至第一设定水位,关闭气泵810;
A3、污水暂存装置820内的水位下降至第二设定水位,返回至步骤A1。
进一步地,根据过滤装置600内的最大污水量,以及第一设定水位和第二设定水位的差值,洗衣机设置有气泵810执行抽吸动作的预设次数N1,当步骤A1的执行次数达到N1次时,洗衣机在步骤A2执行完成后不再执行步骤A3,结束过滤装置600的排污过程。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方案中,洗衣机根据气泵810每次执行抽吸动作的持续时长控制过滤装置600中的污水分多次排出。
具体地,洗衣机的控制方法包括:
B1、控制气泵810执行抽吸动作;
B2、气泵810执行抽吸动作的持续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t1,关闭气泵810;
B3、气泵810关闭达到第二预设时长t2,返回至步骤B1。
进一步地,根据过滤装置600内的最大污水量,以及抽吸动作持续执行第一预设时长t1所能排出的污水量,洗衣机设置有气泵810执行抽吸动作的预设次数N2,当步骤B1的执行次数达到N2次时,洗衣机在步骤B2执行完成后不再执行步骤B3,结束过滤装置600的排污过程。
通过以上两种方案,洗衣机可以控制气泵810执行一次抽吸动作时过滤装置600排出的污水量,确保所述污水量不超过污水暂存装置820的最大容积,并在一次抽吸动作执行完成后等待污水暂存装置820中接收的污水排入回收装置500后再执行下一次抽吸动作。如此,保证了过滤装置600排出污水的过程中,污水暂存装置820不会出现污水溢出的问题,避免了污水溢出污水暂存装置820而被吸入气泵810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洗衣机,包括:
盛水筒;
过滤装置,与盛水筒连通,接收盛水筒中的水进行过滤,具有用于向外排出污水的排污口;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污水暂存装置,具有与过滤装置的排污口连通的内部容腔;
回收装置,与污水暂存装置的内部容腔连通,过滤装置排出的污水经过污水暂存装置收集于回收装置内;
抽吸装置,执行抽吸动作,驱动过滤装置内的污水在压差作用下进入污水暂存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暂存装置上设置与抽吸装置连通的第一通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暂存装置上设置透气孔,用于连通污水暂存装置的内部容腔与外部空间;
抽吸装置执行抽吸动作,过滤装置内的污水在压差作用下进入污水暂存装置内;抽吸装置关闭,外部空气经透气孔进入污水暂存装置的内部容腔,驱动其中的污水排入回收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装置与污水暂存装置之间设置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内部具有缓冲腔室;所述缓冲腔室与污水暂存装置上的第一通气口连通,所述抽吸装置与所述缓冲腔室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上设置与抽吸装置连通的第二通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的第二通气口连接抽吸管路,所述抽吸管路延伸连接至抽吸装置的进气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暂存装置的第一通气口连接通气管路,所述通气管路延伸至与缓冲部的缓冲腔室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暂存装置的出水口高于所述回收装置的污水入口,抽吸装置关闭,污水暂存装置内的污水在重力作用下排入回收装置;
和/或,所述洗衣机还包括打气装置,用于向污水暂存装置中通入气体,驱动其中的污水排入回收装置;或所述抽吸装置还用于向污水暂存装置中通入气体,驱动其中的污水排入回收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衣机还包括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过滤装置中的污水排出情况;所述抽吸装置用于在检测装置检测到过滤装置中的污水完全排出时停止抽吸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的排污口与回收装置的污水入口之间可容纳的污水量大于等于过滤装置可容纳的最大污水量。
CN202123045251.6U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洗衣机 Active CN217266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45251.6U CN217266431U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洗衣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45251.6U CN217266431U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洗衣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66431U true CN217266431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82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45251.6U Active CN217266431U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6643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84646A1 (zh) * 2021-07-13 2023-01-19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WO2023061247A1 (zh) * 2021-10-13 2023-04-20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过滤装置及洗衣机
WO2023104040A1 (zh) * 2021-12-06 2023-06-15 青岛海尔洗涤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及洗衣机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84646A1 (zh) * 2021-07-13 2023-01-19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WO2023061247A1 (zh) * 2021-10-13 2023-04-20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过滤装置及洗衣机
WO2023104040A1 (zh) * 2021-12-06 2023-06-15 青岛海尔洗涤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及洗衣机的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266431U (zh) 一种洗衣机
CN217266429U (zh) 一种洗衣机
CN217266430U (zh) 一种洗衣机
CN217266428U (zh) 一种洗衣机
CN109957924B (zh) 一种污水过滤回收装置、洗衣机及控制方法
CN110916570B (zh) 过滤设备和具有其的清洁机器人
CN217678197U (zh) 一种洗涤设备
CN217709986U (zh) 一种洗涤设备
CN115613302A (zh) 一种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9218465U (zh) 一种过滤模块及洗涤设备
CN116219695A (zh) 一种洗衣机
WO2023104040A1 (zh) 一种洗衣机及洗衣机的控制方法
CN116219700A (zh) 一种洗衣机的控制方法及洗衣机
KR20210019757A (ko) 수분 흡입이 가능한 진공청소기
CN115961455A (zh) 一种过滤装置及洗衣机
CN110432847A (zh) 用于洗碗机的去除清洗液体中污物及残渣的过滤循环装置
CN116219696A (zh) 一种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6219698A (zh) 一种洗衣机
CN116219694A (zh) 一种洗衣机
CN116219697A (zh) 一种洗衣机
CN116219702A (zh) 一种洗衣机及控制方法
CN115613305A (zh) 一种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1783008U (zh) 一种用于加药管道清洗且带有自清洁机构的胶球循环装置
CN115613306A (zh) 一种洗衣机
CN209254240U (zh) 一种环保型市政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