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19035U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19035U
CN220119035U CN202320542611.3U CN202320542611U CN220119035U CN 220119035 U CN220119035 U CN 220119035U CN 202320542611 U CN202320542611 U CN 202320542611U CN 220119035 U CN220119035 U CN 2201190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module
camera
electronic device
gear
machin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4261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德斌
于桂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Fly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Fly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Fly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iFlyte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4261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190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190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190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机体和设于所述机体的摄像模组,所述机体在前表面的上边缘区域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摄像模组的摄像凹位,所述摄像模组通过位于下边缘的翻转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摄像凹位,并能够相对于所述机体从前向后翻转;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摄像模组嵌入所述摄像凹位,其正面平行或贴合于所述摄像凹位的底面,其背面朝向前侧;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摄像模组从所述摄像凹位向上翻转至指读状态,其正面朝向前下方。该电子设备造型美观、操作方便、易于携带,极大的简化了驱动机构,降低了生产难度和制造成本,改善了使用体验感。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通过手动的方式从前侧翻转摄像头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AI智能的科技发展,具有智能图像识别功能的方案和设备也越来越多,有很多各式各样的教育设备,例如点读机、照片翻译机、智能手表、以及各种伴学设备。这些设备自身有拍照功能,通过摄像头拾取图案,对所看到的读本、文字、物品,进行实时识别,并对识别后的物体,进行翻译或者百科等。
例如带手指识别功能的平板设备,其能够通过手指点击读本上的题目或者英文单词或者文字进行对题目的解答、对英文的翻译、以及对文字的读取解释。
为实现这一功能,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案:
如图1所示,第一种方案是在平板设备1的摄像头2的前端,增加一个与摄像头2倾斜角度在55°左右的反光镜3,使用时平板设备1放在桌面上,书本4的位置处于平板设备1的前端,此时书本的成像可以通过反光镜3的反射进入摄像头2,即摄像头2可以通过反光镜3的反射拍摄到平板设备1前端的书本4。
如图2所示,第二种方案是平板设备自带自动升降并可翻转一定角度的摄像头,通过电机传动机构驱动升降翻转摄像模组5到一定高度并翻转到一定角度拍摄到平板设备1前侧的书本4。
当打开平板设备1的拾取功能时,平板设备1的处理器分析摄像头中的画面,当有手指出现并且手指所指的位置在书本4上时,平板设备1的处理器会截取到手指所指的画面,并且将画面上传到云端。云端的处理器,会分析画面中的文字,进行AI识别。
但是,上述两种方案均存在缺点:
第一种方案需要在平板设备1上增加一个凸出的反光镜3,该反光镜3可以设计成与平板设备1为一体的,也可以设计成用磁铁吸附的小零件。若为一体式结构,则平板设备1有凸出的造型,不利于携带,若为分体式结构,则依靠磁铁吸附的反光镜3为小零件,容易丢失,使用不方便。
第二种方案则需要在平板设备1上设计自动升降翻转的摄像头,利用电机传动机构推动升降翻转摄像模组5上升并翻转摄像头,双传动机构结构复杂,生产制造难道高,电机传动设计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机体和设于所述机体的摄像模组,所述机体在前表面的上边缘区域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摄像模组的摄像凹位,所述摄像模组通过位于下边缘的翻转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摄像凹位,并能够相对于所述机体从前向后翻转;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摄像模组嵌入所述摄像凹位;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摄像模组从所述摄像凹位向上翻转至指读状态,其正面朝向前下方。
可选地,在第三工作模式下,所述摄像模组从所述摄像凹位向上翻转至前摄状态,其正面朝向前方。
可选地,所述摄像模组设有翻转扣手,所述摄像凹位设有对应于所述翻转扣手的扣手位。
可选地,所述摄像模组设有与所述翻转组件同轴线的连接孔;所述翻转组件的转轴为单侧半轴,所述连接孔的一部分为对应于所述单侧半轴的轴孔,所述连接孔的另一部分为用于穿过柔性电路板的过线孔。
可选地,所述翻转组件的转轴为阻尼转轴或预压转轴。
可选地,所述翻转组件包括转轴支架和对称地安装于所述转轴支架的两个半轴,各所述半轴分别安装有位于所述转轴支架内侧的档位固定环、档位旋转环以及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将所述档位旋转环沿轴向方向压紧所述档位固定环,所述档位固定环的侧面设有档位凹槽,所述档位旋转环的侧面设有相应的档位凸起。
可选地,所述档位旋转环的轴孔与所述半轴的横截面形状相适配,以跟随所述半轴一起旋转。
可选地,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或者,所述弹性部件为沿轴向方向叠置的多个环形弹片。
可选地,各所述环形弹片分别具有锥面,相邻的两个所述环形弹片以锥面朝向相反的方式相重叠。
可选地,所述半轴设有位于所述转轴支架外侧的限位部,所述转轴支架设有相应的限位凸台,在翻转的极限位置,所述限位部抵接于所述限位凸台。
可选地,所述转轴支架上设有限位孔,所述档位固定环的边缘设有穿过所述限位孔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伸出所述限位孔的一端形成所述限位凸台。
可选地,所述半轴的限位部呈环缺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在机体前表面的上边缘安装摄像模组,并通过翻转组件连接摄像模组和机体,使用时,以手动的方式由前往后翻转摄像模组到达指读角度,即可实现读取桌面书本或人手操作等信息的功能。由于无需使用反光镜,因此不涉及增加配备的附件,解决了附件容易丢失的问题,而且,机体正面设有摄像凹位,在第一工作模式下,能够很好的收纳摄像模组,使摄像模组与机体融为一体,造型美观、便于携带,由于不需要电机驱动,结构简单可靠,降低了制造难度及成本,改善了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为通过平面反光镜获得读取角度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通过升降翻转摄像头获得读取角度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的正面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电子设备的前视角轴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的正面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电子设备的后视角轴侧图;
图7为摄像模组通过单侧半轴与机体转动连接局部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翻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翻转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图2中:
1.平板设备2.摄像头3.反光镜4.书本5.升降翻转摄像模组图3至图9中:
10.机体11.摄像凹位12.扣手位20.摄像模组21.翻转扣手22.连接孔30.翻转组件31.转轴32.转轴支架321.限位孔33.半轴331.平面332.限位部34.档位固定环341.档位凹槽342.延伸部35.档位旋转环351.档位凸起36.环形弹片37.环形垫片38.螺母40.柔性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本文中,“上、下、内、外”等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确立的,根据附图的不同,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并不能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请参考图3至图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的正面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电子设备的前视角轴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的正面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电子设备的后视角轴侧图。
如图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其摄像模组20设于机体10的前部,摄像模组20呈扁平的矩形形状,机体10在前表面的上边缘区域设有一处大体呈矩形的摄像凹位11,此摄像凹位11的形状和尺寸与摄像模组20相适配,用于容纳摄像模组20。
摄像模组20通过位于下边缘的翻转组件30可转动地安装于摄像凹位11,并能够相对于机体10从前向后翻转;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摄像模组20嵌入摄像凹位11,其正面平行或贴合于摄像凹位11的底面,其背面朝向前侧,与机体10的正面相齐平,形成机体10正面的一部分,从外部观察时,仅可以看到两者之间的U形间隙。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摄像模组20从摄像凹位11向上翻转至一定角度,从而处于指读状态,在指读状态下,其正面朝向前下方,即摄像模组20所在的平面与机体10的前表面呈一定夹角,主要用于实现指读等功能,能够拍摄到电子设备前侧的书本,此时若打开电子设备的拾取功能,则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开始分析摄像头中的画面,当有手指出现并且手指所指的位置在书本上时,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会截取到手指所指的画面,并且将画面上传到云端,再由云端的处理器分析画面中的文字,进行AI识别等后续处理工作。
本实施例中,摄像模组20所在的平面与机体前表面的夹角为115°(图中标识的互补角为65°),同时机体前表面与桌面之间的夹角为105°(图中标识的互补角为75°)。
当然,除了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还可以有第三工作模式,在第三工作模式下,摄像模组20从摄像凹位11向上翻转至第二工作模式之后,继续向上翻转至前摄状态,直至其正面朝向前方,也就是说,在第三工作模式下,摄像模组20的翻转角度更大,摄像模组20所在的平面与机体10的前表面相平行或处于同一平面。此时,摄像模组20主要用于实现前摄功能。
为了便于进行操作,摄像模组20的上边缘设有翻转扣手21,同时摄像凹位11的下边缘设有对应于翻转扣手21的扣手位12,以便于消费者通过手指向上翻转摄像模组20。
翻转组件30的转轴31可以是阻尼转轴或预压转轴。若采用阻尼转轴,则可以利用阻尼转轴的阻尼效果,当手动施加翻转力时,摄像模组20转动,不施加翻转力时,摄像模组20停顿,从而达到可翻转至任意角度并停止的效果。
若采用预压转轴,则可以利用转轴的预压设计功能,实现一定的自动翻转。例如,当手动往后翻转摄像模20组大于30°时,摄像模组20会自动翻转到设计预留的最大角度,即指读角度位置,摄像头可以实现指读功能;当手动往前翻转摄像模组20大于30°时,摄像模组20会自动翻转的初始位置,即翻转摄像头复位或自拍位置。
请一并参考图7,图7为摄像模组通过单侧半轴与机体转动连接局部剖视图。
如图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摄像模组20设有与翻转组件30同轴线的连接孔22;翻转组件30的转轴31为单侧半轴,连接孔22的右半部分为对应于单侧半轴的轴孔,连接孔22的左半部分为用于穿过柔性电路板40的过线孔。
具体地,连接孔22可以开设出线槽或出线口,摄像模组20用于连接机体内部主电路板的柔性电路板40经过90°转向后,从连接孔22左端进入过线孔,然后再经过90°转向后,从出线槽或出现口引出,实现与主电路板的连接。
请继续参考图8、图9,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翻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翻转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在又一实施例中,翻转组件30主要由转轴支架32和对称地安装于转轴支架的两个半轴33等部件组成,转轴支架32大体呈U形,具有连接板和两道竖向支撑板,竖向支撑板上开设有轴孔,用于穿过半轴33,竖向支撑板和连接板一体成型,其中竖向支撑板具有向后弯曲的折弯角,此折弯角为钝角,具体可以是100°、110°或125°等。
每一个半轴33分别安装有位于转轴支架32内侧的档位固定环34、档位旋转环35以及四个环形弹片36,每一个环形弹片36分别具有锥面,相邻的两个环形弹片36反向布置,四个环形弹片36分为两组,每组中的两个环形弹片36以锥面相对的方式穿套在半轴33上,四个环形弹片36由螺母38锁紧后产生的弹力将档位旋转环35沿轴向方向压紧档位固定环34,档位固定环34的侧面设有两个径向对称的档位凹槽341,档位旋转环35的侧面设有两个相应的档位凸起351,螺母38与环形弹片36之间设有环形垫片37。
半轴33的轴身设有分别位于两侧的两处平面331,档位固定环34和四个环形弹片36的轴孔都为圆形孔,当半轴33转动时,并不与半轴33一起转动;档位旋转环35的轴孔为非圆形孔,与半轴33的横截面形状相适配,当半轴33转动时,档位旋转环35可以跟随半轴33一起旋转。当然,半轴33的轴身也可以只在一侧设置平面,其横截面呈“D”字形,档位旋转环35的轴孔也呈“D”字形,两者的形状相适配,以能够一起旋转。
若档位旋转环35跟随半轴33旋转到档位凸起351与档位凹槽341相对的位置时,档位凸起351在环形弹片36的作用下,嵌入档位凹槽341,从而实现旋转过程中的定位,使摄像模组20停留在需要的设定角度。本实施例虽然只设有一组档位凸起351和档位凹槽341,但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计多组档位凸起351和档位凹槽341,可以使摄像模组20在多个角度实现停留,从而实现多档位调节。
转轴支架32的竖向支撑板上在轴孔的旁侧设有一处限位孔321,档位固定环34的边缘设有穿过限位孔的延伸部342,限位孔321为方形孔,与延伸部342的截面形状相适配,延伸部342伸出限位孔321的一端形成限位凸台,半轴33设有位于转轴支架外侧的限位部332,此限位部332呈环缺状,对应于转轴支架32上的限位凸台,当摄像模组20翻转至上极限位置和下极限位置时,限位部332的两端可分别抵接于由延伸部342形成的限位凸台,从而起到限位作用,可有效防止因操作不慎而导致摄像模组20过度翻转,进而损伤摄像模组20和机体10。
限位部332呈环缺状是指限位部呈切去一部分的环形,相对于完整的圆环形,环缺状切去了一部分,从而形成缺口,根据限位角度的不同,其切去部分的圆心角可以是45°、65°、90°等。当然,除了环缺状,限位部332还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两个凸块的形式,同样能够达到限位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具体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例如,采用弹簧来代替环形弹片36,或者,进一步增加或减少环形弹片36的数量,等等。由于可能实现的方式较多,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手动前翻转摄像头的电子设备,在机体10前表面的上边缘安装摄像模组20,并通过翻转组件30连接摄像模组20和机体10,使用时,以手动的方式由前往后翻转摄像模组20到达指读角度,即可实现读取桌面书本或人手操作等信息的功能。
由于无需使用反光镜,因此不涉及增加配备的附件,解决了附件容易丢失的问题,而且,机体10正面设有摄像凹位11,能够很好的收纳摄像模组20,使摄像模组20与机10体融为一体,造型美观、便于携带,由于不需要电机驱动,结构简单可靠,降低了制造难度及成本,改善了使用体验感,极大的方便了使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机体(10)和设于所述机体(10)的摄像模组(2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0)在前表面的上边缘区域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摄像模组(20)的摄像凹位(11),所述摄像模组(20)通过位于下边缘的翻转组件(30)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摄像凹位(11),并能够相对于所述机体(10)从前向后翻转;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摄像模组(20)嵌入所述摄像凹位(11);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摄像模组(20)从所述摄像凹位(11)向上翻转至指读状态,其正面朝向前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第三工作模式下,所述摄像模组(20)从所述摄像凹位(11)向上翻转至前摄状态,其正面朝向前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20)设有翻转扣手(21),所述摄像凹位(11)设有对应于所述翻转扣手(21)的扣手位(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20)设有与所述翻转组件(30)同轴线的连接孔(22);所述翻转组件(30)的转轴(31)为单侧半轴,所述连接孔(22)的一部分为对应于所述单侧半轴的轴孔,所述连接孔(22)的另一部分为用于穿过柔性电路板(40)的过线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30)的转轴(31)为阻尼转轴或预压转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30)包括转轴支架(32)和对称地安装于所述转轴支架(32)的两个半轴(33),各所述半轴(33)分别安装有位于所述转轴支架(32)内侧的档位固定环(34)、档位旋转环(35)以及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将所述档位旋转环(35)沿轴向方向压紧所述档位固定环(34),所述档位固定环(34)的侧面设有档位凹槽(341),所述档位旋转环(35)的侧面设有相应的档位凸起(35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档位旋转环(35)的轴孔与所述半轴(33)的横截面形状相适配,以跟随所述半轴(33)一起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或者,所述弹性部件为沿轴向方向叠置的多个环形弹片(3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环形弹片(36)分别具有锥面,相邻的两个所述环形弹片(36)以锥面朝向相反的方式相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轴(33)设有位于所述转轴支架(32)外侧的限位部(332),所述转轴支架(32)设有相应的限位凸台,在翻转的极限位置,所述限位部(332)抵接于所述限位凸台。
CN202320542611.3U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电子设备 Active CN2201190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42611.3U CN220119035U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42611.3U CN220119035U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19035U true CN220119035U (zh) 2023-12-01

Family

ID=88915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42611.3U Active CN220119035U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190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354834A1 (en) Fold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6275002B1 (en) Rotary charging plug structure of a charger
CN110494909B (zh) 显示装置
US4813903A (en) Block toy with integral drive shaft
EP2778829B1 (en) Docking apparatus of electronic apparatus
US8337222B2 (en) Connector socket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EP3905863B1 (en) Terminal device
EP4075415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20119035U (zh) 一种电子设备
WO2023011070A1 (zh) 转动机构和电子设备
CN102809993B (zh) 电子装置及其与电池的组合件
US2023001683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251267C (zh) 按钮组件
CN220488776U (zh) 一种电子设备
US20120030904A1 (en) Hinge assembly for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8341805B2 (en) Hinge assembly for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01583864U (zh) 笔记型电脑及其卡合机构
CN220122971U (zh) 一种带翻转摄像头模组的电子设备
US11385688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1664155B (zh) 定位模块及电子装置
CN1274128C (zh) 电子设备用的信息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507826Y (zh) 进纸装置
CN211427075U (zh) 一种可转动的智能主机及智能手表
CN219418058U (zh) 一种升降翻转摄像头电子设备
CN220061085U (zh) 一种自动升降折射读取式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