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06983U - 出线结构 - Google Patents

出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06983U
CN220106983U CN202321431617.XU CN202321431617U CN220106983U CN 220106983 U CN220106983 U CN 220106983U CN 202321431617 U CN202321431617 U CN 202321431617U CN 220106983 U CN220106983 U CN 2201069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upport
conductive
outlet
connec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3161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利军
武国平
呼木吉力吐
郭俊义
王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3161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069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069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069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线结构,包括:出线盒,出线盒具有安装腔;支撑部,安装在安装腔内,支撑部包括支撑底座和支撑架,支撑底座固定在出线盒上,支撑架可拆卸地设置在支撑底座上;绝缘连接件,绝缘连接件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支撑架连接,第二连接端凸出于支撑架设置;导电连接件,与第二连接端连接,以使导电连接件与支撑架间隔设置。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出线结构的绝缘连接件和导电连接件进行调整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出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出线结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出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在电机接线的工作中保证线路的连接方便与安全,通常会在电机上设置出线结构以便于操作。在现有技术中,出线结构内部一般会采用绝缘的支架或绝缘接线柱的设置,在线路引进出线结构后先接在绝缘支架或接线柱上再向外引出。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出线结构的绝缘支架或绝缘接线柱通常是与出线结构的框体或箱体固定连接的,这使得出线结构非常不便于对绝缘连接件和导电连接件进行调整。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在多电压供电的应用场合下,会导致出线结构的适用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线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出线结构的绝缘连接件和导电连接件进行调整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线结构,包括:
出线盒,出线盒具有安装腔;
支撑部,安装在安装腔内,支撑部包括支撑底座和支撑架,支撑底座固定在出线盒上,支撑架可拆卸地设置在支撑底座上;
绝缘连接件,绝缘连接件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支撑架连接,第二连接端凸出于支撑架设置;
导电连接件,与第二连接端连接,以使导电连接件与支撑架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通孔,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通孔,第一连接通孔与第二连接通孔相对设置,出线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锁紧螺栓和锁紧螺母,锁紧螺栓穿过第一连接通孔和第二连接通孔设置,并通过锁紧螺母与锁紧螺栓的配合对支撑底座和支撑架进行锁紧连接;或者,
支撑底座和支撑架中的一个上设置有卡接凸块,支撑底座和支撑架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卡接凸块相适配的卡接凹槽,以通过卡接凸起和卡接凹槽的配合使支撑底座和支撑架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导电连接件为U型导电排,U型导电排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导电板、连接板和第二导电板,连接板与第二连接端连接,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分别设置在连接板的两端,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均凸出于连接板设置,第一导电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二导电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均用于与线缆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导电板位于第二导电板的上方,第二连接孔为多个,多个第二连接孔间隔设置在第二导电板上。
进一步地,出线盒的底板上设置有安装口;出线结构还包括:
出线板,安装在底板上,出线板封堵在安装口处,出线板位于导电连接件的下方,出线板上设置有出线孔。
进一步地,出线板为环氧玻璃布板;和/或,
出线结构还包括电缆套,电缆套安装在出线孔处。
进一步地,支撑底座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呈第一预设角度连接,第一支撑板与出线盒的侧板贴合设置,第二支撑板位于第一支撑板的上方;
其中,支撑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呈第二预设角度连接,第三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连接,第四支撑板位于第三支撑板的上方,第一连接端与第四支撑板的侧面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底座为第一L型板,支撑架为第二L型板。
进一步地,绝缘连接件为连接柱,连接柱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和/或,
支撑架为条形结构,导电连接件为多个,多个导电连接件沿支撑架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出线结构还包括:
接地连接件,设置在出线盒上,接地连接件位于出线盒的外侧;
连接结构,设置在出线盒上,连接结构具有与待连接件进行连接的连接孔。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出线结构的安装腔内部设置可拆卸的支撑部,并在可拆卸的支撑部上设置绝缘连接件以及导电连接件,能够便于维修人员或操作人员将支撑部拆卸并对其上的绝缘连接件以及导电连接件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出线结构的绝缘连接件和导电连接件进行调整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出线结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支撑部、绝缘连接件以及导电连接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出线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出线盒;11、安装腔;12、底板;13、侧板;14、吊环;
20、支撑部;21、支撑底座;211、第一支撑板;212、第二支撑板;22、支撑架;221、第三支撑板;222、第四支撑板;
30、绝缘连接件;
40、导电连接件;41、第一导电板;42、连接板;43、第二导电板;
50、出线板;51、出线孔;
60、电缆套;70、接地连接件;80、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出线结构,包括:出线盒10、支撑部20、绝缘连接件30和导电连接件40。出线盒10具有安装腔11,支撑部20安装在安装腔11内。支撑部20包括支撑底座21和支撑架22,支撑底座21固定在出线盒10上,支撑架22可拆卸地设置在支撑底座21上。绝缘连接件30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支撑架22连接,第二连接端凸出于支撑架22设置。导电连接件40与第二连接端连接,以使导电连接件40与支撑架22间隔设置。
采用这样的设置,通过将支撑部20的支撑底座21和支撑架22可拆卸的地设置,并将导电连接件40安装在绝缘连接件30上再与支撑架22设置,既能保证支撑部20仍具有绝缘效果,又能在需要时通过将支撑架22与支撑底座21分离即可完成导电连接件40的拆卸,此外还能够将支撑架22设置在支撑底座21的不同的位置处,这样能够更加便于对出线结构的绝缘连接件和导电连接件进行调整或维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出线结构的绝缘连接件和导电连接件进行调整的技术问题。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出线盒10为一个密闭的盒体,图1中为了显示出线盒10内部的布局情况只示意出了出线盒10的部分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底座2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通孔,支撑架2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通孔,第一连接通孔与第二连接通孔相对设置,出线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锁紧螺栓和锁紧螺母,锁紧螺栓穿过第一连接通孔和第二连接通孔设置,并通过锁紧螺母与锁紧螺栓的配合对支撑底座21和支撑架22进行锁紧连接。采用这样的设置,通过锁紧螺母与锁紧螺栓的配合以完成锁紧,能够使支撑底座21和支撑架22之间的安装更加紧固,能够增强出线结构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并且锁紧螺母与锁紧螺栓的配合也较容易拆卸与安装,能够提升支撑底座21和支撑架22拆装的便捷性。
或者,支撑底座21和支撑架22中的一个上设置有卡接凸块,支撑底座21和支撑架22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卡接凸块相适配的卡接凹槽,以通过卡接凸起和卡接凹槽的配合使支撑底座21和支撑架22进行连接。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更加便于支撑底座21与支撑架22的安装固定与拆除,能够快速完成支撑底座21和支撑架22的分离操作,能够进一步提升出线结构内部调整的便捷性。
在本实施例中,导电连接件40为U型导电排,U型导电排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导电板41、连接板42和第二导电板43,连接板42与第二连接端连接,第一导电板41和第二导电板43分别设置在连接板42的两端,第一导电板41和第二导电板43均凸出于连接板42设置,第一导电板4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二导电板43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均用于与线缆进行连接。采用这样的设置,通过在导电连接件40的两块导电板上设置不同数量的连接孔,能够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进行不同的线路的位置连接,从而能够满足不同的电压需求,能够提升出线结构的适用性。
具体地,第一导电板41位于第二导电板43的上方,第二连接孔为多个,多个第二连接孔间隔设置在第二导电板43上。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更加便于线路的安装与连接,并且能够分层完成引线线缆与出线线缆的布置,能够提升出线结构内部的整洁性与线路连接的便捷性。
在本实施例中,出线盒10的底板12上设置有安装口。出线结构还包括出线板50。出线板50安装在底板12上,出线板50封堵在安装口处,出线板50位于导电连接件40的下方,出线板50上设置有出线孔51。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便于线路从出线盒10向外引出,能够进一步提升出线结构中线路连接的便捷性。
具体地,出线板50为环氧玻璃布板,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在出线板50处形成一道绝缘层,能够避免工作人员触碰出线盒10或者触碰到与出线盒10连接的其他金属物体时发生触电的情况,能够保证生产的安全进行。
或者,出线结构还可以包括电缆套60,电缆套60安装在出线孔51处。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穿过出线孔51的线路不被割伤,并且电缆套60的设置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绝缘的效果,能够保证线缆不会发生漏电的情况。
再或者,可以同时设置环氧玻璃材质的出线板50和电缆套60,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出线结构的安全性,并能够使线缆更容易向外引出。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底座2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板211和第二支撑板212,第一支撑板211和第二支撑板212呈第一预设角度连接,第一支撑板211与出线盒10的侧板13贴合设置,第二支撑板212位于第一支撑板211的上方。其中,支撑架2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支撑板221和第四支撑板222,第三支撑板221和第四支撑板222呈第二预设角度连接,第三支撑板221与第二支撑板212连接,第四支撑板222位于第三支撑板221的上方,第一连接端与第四支撑板222的侧面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支撑底座21和支撑架22均为呈角度设置的双板结构,在安装时先将第一支撑板211与侧板13贴合并与底板12固定连接,再将支撑架22的第三支撑板221与第二支撑板212固定连接,这样的支撑结构简单,能够更加便于支撑底座21和支撑架22在出线盒10上的安装。
具体地,支撑底座21为第一L型板,支撑架22为第二L型板。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更加便于支撑底座21与支撑架22之间的配合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绝缘连接件30为连接柱,连接柱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便于绝缘连接件30与其他结构的安装,并且由于绝缘连接件30是具有一定体积的柱形结构,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绝缘效果。
或者,支撑架22可以为条形结构,导电连接件40为多个,多个导电连接件40沿支撑架22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便于实现在支撑架22上安装多个导电连接件40,能够便于导电连接件40的布局,提升线路连接的便捷性。
再或者,可以在使支撑架22为条形结构的同时,设置连接柱形式的绝缘连接件30。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在进一步提升出线结构内部线路连接的便捷性的同时使出线结构内具有足够的绝缘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出线结构还包括接地连接件70,接地连接件70设置在出线盒10上,接地连接件70位于出线盒10的外侧。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便于实现出线结构的接地,能够进一步提升出线结构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或者,出线结构还包括连接结构80,连接结构80设置在出线盒10上,连接结构80具有与待连接件进行连接的连接孔。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便于出线结构与电机或者安装机架的连接。
再或者,可以在出线结构上同时设置接地连接件70和连接结构80,这样能够最大化的提升接线结构的安全性与安装便捷性。
在本实施例中,在出线盒10的底板12上焊接两个L型撑板(对应为支撑底座21),撑板紧靠出线盒10的侧板13,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6个)绝缘子(对应为绝缘连接件30)与U型导电排(对应为导电连接件40)、L型支架(对应为支撑架22)用螺栓连接紧固为一个整体,一起安装固定在L型撑板上,布局合理,安装方便。
优选地,出线板50及绝缘子接线均紧贴出线盒10侧面安装,且出线板50在绝缘子接线柱下面,大大节省了空间,减小了出线盒10的整个体积,满足空间尺寸限制的要求。
优选地,在6个绝缘子上分别安装有6个U型导电排,安装完成后再一起安装到L型支架上,绝缘子、U型导电排与支架作为一个整体再安装固定在L型撑板上。整个结构简单清晰易安装,空间上方便操作电缆出线,并大大增加了出线盒10内部使用空间。
优选地,6个U型导电排上下设置螺栓连接孔,下面连接由电机内部引出的电缆线,上部连接对外电缆,U型导电排上面有一个螺栓孔,下面有两个螺栓孔,通过不同的接线方式实现电机的多电压供电。
优选地,出线板50为3240环氧布板,其上安装有9个电缆套60,出线板50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壳体上。
优选地,出线盒10整体由连接支架(对应为连接结构80)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壳体上,方便安装拆卸。出线盒10座上焊接有接地块(对应为接地连接件70),通过接地螺钉保证电机使用的安全性。出线盒10上还安装有吊环14,以方便起吊出线盒10。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将支撑部20设置为可拆卸结构,在需要时将安装有绝缘连接件30和导电连接件40的支撑架22与支撑底座21分离,即可完成内部安装结构的拆卸,能够更加便于对出线结构内部进行调整或维修,从而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出线结构内部结构不便于调整的技术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线结构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出线盒10体积小,重量轻,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内部接线简单、明了,接线效率高,特别适合电机多种电压供电场合,也能够满足不同电压需求的不同使用工况。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线盒(10),所述出线盒(10)具有安装腔(11);
支撑部(20),安装在所述安装腔(11)内,所述支撑部(20)包括支撑底座(21)和支撑架(22),所述支撑底座(21)固定在所述出线盒(10)上,所述支撑架(22)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21)上;
绝缘连接件(30),所述绝缘连接件(30)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支撑架(2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凸出于所述支撑架(22)设置;
导电连接件(40),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以使所述导电连接件(40)与所述支撑架(22)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底座(2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通孔,所述支撑架(2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通孔与所述第二连接通孔相对设置,所述出线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锁紧螺栓和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通孔和所述第二连接通孔设置,并通过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锁紧螺栓的配合对所述支撑底座(21)和所述支撑架(22)进行锁紧连接;或者,
所述支撑底座(21)和所述支撑架(22)中的一个上设置有卡接凸块,所述支撑底座(21)和所述支撑架(22)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接凸块相适配的卡接凹槽,以通过所述卡接凸块和所述卡接凹槽的配合使所述支撑底座(21)和所述支撑架(22)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件(40)为U型导电排,所述U型导电排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导电板(41)、连接板(42)和第二导电板(43),所述连接板(42)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一导电板(41)和所述第二导电板(43)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板(42)的两端,所述第一导电板(41)和所述第二导电板(43)均凸出于所述连接板(42)设置,所述第一导电板(4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导电板(43)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均用于与线缆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板(41)位于所述第二导电板(43)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接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板(4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盒(10)的底板(12)上设置有安装口;所述出线结构还包括:
出线板(50),安装在所述底板(12)上,所述出线板(50)封堵在所述安装口处,所述出线板(50)位于所述导电连接件(40)的下方,所述出线板(50)上设置有出线孔(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线板(50)为环氧玻璃布板;和/或,
所述出线结构还包括电缆套(60),所述电缆套(60)安装在所述出线孔(51)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2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板(211)和第二支撑板(212),所述第一支撑板(21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12)呈第一预设角度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211)与所述出线盒(10)的侧板(13)贴合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212)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11)的上方;
其中,所述支撑架(2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支撑板(221)和第四支撑板(222),所述第三支撑板(221)和所述第四支撑板(222)呈第二预设角度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22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12)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板(222)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板(221)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四支撑板(222)的侧面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21)为第一L型板,所述支撑架(22)为第二L型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连接件(30)为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分别形成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和/或,
所述支撑架(22)为条形结构,所述导电连接件(40)为多个,多个所述导电连接件(40)沿所述支撑架(22)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结构还包括:
接地连接件(70),设置在所述出线盒(10)上,所述接地连接件(70)位于所述出线盒(10)的外侧;和/或,
连接结构(80),设置在所述出线盒(10)上,所述连接结构(80)具有与待连接件进行连接的连接孔。
CN202321431617.XU 2023-06-06 2023-06-06 出线结构 Active CN2201069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1617.XU CN220106983U (zh) 2023-06-06 2023-06-06 出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1617.XU CN220106983U (zh) 2023-06-06 2023-06-06 出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06983U true CN220106983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49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31617.XU Active CN220106983U (zh) 2023-06-06 2023-06-06 出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069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81717B2 (en) Overvoltage protection syste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526200B2 (en) Connection lug
US8730639B1 (en) Overvoltage protection for remote radio head-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1251608B2 (en) Overvoltage protection syste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1969452A (zh) 一种智能监控的接地箱
CN220106983U (zh) 出线结构
CN107112725A (zh) 用于信息及通信技术的过压保护装置
CN212435595U (zh) 一种逆变器接线盒
CN210897696U (zh) 插拔式接地棒辅助装置
CN106532452A (zh) 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绝缘罩
CN216121227U (zh) 一种线路直角转向装置及一种车载式移动变电站
CN214849320U (zh) 一种集成线束的连接端子
CN216981157U (zh) 一种建筑电气设备用抗老化装置
CN220440475U (zh) 一种高压电机接线盒内部绝缘导线装置
CN216563925U (zh) 组合后灯线束总成
CN219874982U (zh) 一种便于排线维修的视频监控杆
CN216055281U (zh) 一种一体式铜件及具有该铜件的魔方插座
CN113314859B (zh) 一种可拼装接线端子排
CN219937611U (zh) 一种电气防护装置
CN211508528U (zh) 一种伸缩式母线装置
CN214099960U (zh) 可调角度的双簧挂钩式夹头
CN110289584B (zh) 一种应用于母线的接地线铜排连接结构
CN220672886U (zh) 一种配电装置及车载充电机
CN210430425U (zh) 隔离开关连接结构及变压器控制柜
CN212323372U (zh) 交流电连接器及具有其的显示屏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