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06856U - 一种带通腔体滤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通腔体滤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06856U
CN220106856U CN202321155563.9U CN202321155563U CN220106856U CN 220106856 U CN220106856 U CN 220106856U CN 202321155563 U CN202321155563 U CN 202321155563U CN 220106856 U CN220106856 U CN 2201068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resonant
equal
bandpass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5556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邬明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Kangmai Micr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Kangmai Micr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Kangmai Micr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Kangmai Micr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5556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068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068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068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通腔体滤波器,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谐振杆均是纵向设置在腔室内,导致滤波器体积难以做小的技术问题。该带通腔体滤波器包括:腔体,其内部的底面具有两个凸起的隔断,两个隔断的高度小于腔体的深度,两个隔断将腔体内分割为三个型腔,由腔体的一端至另一端分别设为第一型腔、第二型腔和第三型腔,腔体的一侧具有若干分别于所有型腔连通的连接孔,腔体的顶面具有覆盖区,腔体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个信号入口和一个信号出口;谐振杆,其一端具有一张矩形板,谐振杆的一端具有一个沉孔,谐振杆的另一端具有一个螺纹孔,谐振杆具有螺纹孔的一端与连接孔对接。该带通腔体滤波器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较小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带通腔体滤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波器,具体地涉及一种带通腔体滤波器。
背景技术
滤波器可以对电源线中特定频率的频点或该频点以外的频率进行有效滤除,得到一个特定频率的电源信号,或消除一个特定频率后的电源信号。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带通腔体滤波器,通过谐振杆和腔室对微波进行选择性的屏蔽,并输出特定频段的微波。但是,常见的带通腔体滤波器,其谐振杆均是纵置于腔室内,导致腔室的体积不得不增大,从而导致整个滤波器的体积也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谐振杆均是纵向设置在腔室内,导致滤波器体积难以做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通腔体滤波器,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较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通腔体滤波器,包括:
腔体,其内部的底面具有两个凸起的隔断,两个所述隔断的高度小于所述腔体的深度,两个所述隔断将所述腔体内分割为三个型腔,由所述腔体的一端至另一端分别设为第一型腔、第二型腔和第三型腔,所述腔体的一侧具有若干分别于所有所述型腔连通的连接孔,所述腔体的顶面具有覆盖区,所述腔体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个信号入口和一个信号出口;
谐振杆,其一端具有一张矩形板,所述谐振杆的一端具有一个沉孔,所述谐振杆的另一端具有一个螺纹孔,具有若干所述谐振杆在所有所述型腔内与所有所述连接孔对接,所述谐振杆具有螺纹孔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孔对接,所述螺纹孔与所述沉孔连通;
盖板,可拆卸的设于所述覆盖区;
其中,所有所述矩形板在所述型腔内的长度方向一致。
可选地,所有所述矩形板的长度方向均处于所述型腔的深度方向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型腔和所述第三型腔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二型腔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一型腔宽度的45%-46%。
可选地,所述隔断高度等于所述型腔深度的5.5%-6%。
可选地,所述第一型腔和所述第二型腔互相远离的一侧分别具有一个凹陷区,所述信号入口和所述信号出口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凹陷区,所述凹陷区为弧形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型腔内和所述第三型腔内分别具有两根所述谐振杆,所述第二型腔内具有一根所述谐振杆。
可选地,所述谐振杆上的螺纹孔内径小于所述沉孔的直径,所述螺纹孔的深度等于所述谐振杆长度的35%-40%。
可选地,所述螺纹孔的尺寸等于所述沉孔尺寸的76%-78%。
可选地,所述矩形板的宽度等于所述谐振杆直径的1.4-1.5倍,所述矩形板的长度等于所述谐振杆直径的2.4-2.6倍。
可选地,所述型腔的深度等于所述矩形板长度的1.4-1.5倍,所有所述谐振杆在所述型腔内均匀分布,位于两端的所述谐振杆与所述型腔端部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两个所述谐振杆之间间距的53%-5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技术方案中,腔体内部设置三个型腔,以及在腔体的侧面上设置若干的连接孔,然后将谐振杆的一端设置与连接孔匹配的螺纹孔,并且在谐振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矩形板,通过螺钉从腔体的外部连接谐振杆。通过横置的谐振杆和型腔对微波进行过滤,并且设置在谐振杆端部的矩形板在型腔内可以将型腔分割出不同的通道,形成可调节的微型腔。
在本技术方案中,谐振杆为横置状态,使得,整个滤波器在厚度方向上尺寸可以有效地得到减小,从而减小该带通腔体滤波器的体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腔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所述腔体与所述谐振杆配合的俯视图;
图4为所述腔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所述谐振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所述谐振杆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图6,一种带通腔体滤波器,包括腔体1、谐振杆2和盖板3。具体的,整个腔体1为长方体形结构,设该腔体1的长度方向为X方向,宽度方向为Y方向,厚度方向为Z方向。腔体1的内部为腔室,该腔室的底部具有两个向Z方向凸起的隔断15,两个隔断15在空间的X方向上将其分割为三个型腔,其中,隔断15的高度小于腔室的深度。自该腔体1的一端至另一端分别将三个型腔定义为第一型腔11、第二型腔12和第三型腔13。
腔体1的一侧具有若干的连接孔14,连接孔14的轴线与沿Y方向设置,相邻两个连接孔14之间的间距相等。连接孔14一端位于型腔内,另一端位于腔体1侧壁上。
腔体1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个信号入口16和一个信号出口17,信号入口16和一个信号出口17沿腔体1的X方向设置。腔体1的顶面具有一个覆盖区,覆盖区上可拆卸的设置有一张盖板3。
谐振杆2的一端具有一张矩形板21,矩形板21的角上均倒圆角处理,谐振杆2具有矩形板21的一端设置有一个沉孔22,谐振杆2的另一端具有一个螺纹孔23,螺纹孔23和沉孔22连通。
谐振杆2的数量与连接孔14的数量相等,且谐振杆2具有螺纹孔23的一端与连接孔14对接,通过螺钉从腔体1的外部连接谐振杆2。
在优选地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型腔11和第三型腔13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同,第二型腔12的宽度等于第一型腔11宽度的45%-46%,隔断15高度等于型腔深度的5.5%-6%。
在另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第一型腔11和第二型腔12互相远离的一侧分别具有一个凹陷区18,信号入口16和信号出口17分别穿过两个凹陷区18,凹陷区18为弧形面,且凹陷区18与型腔的连接处均作圆倒角处理。
第一型腔11内和第三型腔13内分别具有两根谐振杆2,第二型腔12内具有一根谐振杆2。谐振杆2的长度尺寸等于型腔在Y方向上尺寸的96%-97.5%,螺纹孔23的内径尺寸等于沉孔内径尺寸的76%-78%,螺纹孔23的深度等于谐振杆2长度的35%-40%。
在另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所有矩形板21的长度方向均处于Z方向上,矩形板21的宽度等于谐振杆2直径的1.4-1.5倍,矩形板21的长度等于谐振杆2直径的2.4-2.6倍。型腔的深度等于矩形板21长度的1.4-1.5倍,所有谐振杆2在型腔内均匀分布,位于两端的谐振杆2与型腔端部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两个谐振杆2之间间距的53%-55%。
在本实施例中,腔体1内部设置三个型腔,以及在腔体1的侧面上设置若干的连接孔14,然后将谐振杆2的一端设置与连接孔14匹配的螺纹孔23,并且在谐振杆2的另一端设置有矩形板21,通过螺钉从腔体1的外部连接谐振杆2。通过横置的谐振杆2和型腔对微波进行过滤,并且设置在谐振杆2端部的矩形板21在型腔内可以将型腔分割出不同的通道,形成可调节的微型腔。
在本技术方案中,谐振杆2为横置状态,使得,整个滤波器在厚度方向上尺寸可以有效地得到减小,从而减小该腔体1滤波器的体积。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第一型腔11和第三型腔13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同,第二型腔12的宽度等于14.9mm,第一型腔11宽度等于6.8mm,隔断15高度等于1.7mm,型腔深度等于12mm。
第一型腔11和第二型腔12互相远离的一侧分别具有一个凹陷区18,信号入口16和信号出口17分别穿过两个凹陷区18,凹陷区18为弧形面,该弧形面对应的半径为1 mm,且凹陷区18与型腔的连接处均作半径为2mm的圆倒角处理。另外,该弧形面两侧型腔面具有0.5mm的偏差。
第一型腔11内和第三型腔13内分别具有两根谐振杆2,第二型腔12内具有一根谐振杆2。谐振杆2的长度尺寸等于12.5mm,型腔在Y方向上尺寸等于13mm,螺纹孔23的尺寸为M2深度4mm,沉孔内径为2.6mm,深度为8mm。
矩形板21的宽度等于4.5mm,矩形板21的长度等于8mm。相邻两个谐振杆2之间的间距等于7.3mm,位于两端的谐振杆2与型腔端部之间的间距等于3.9mm。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通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腔体,其内部的底面具有两个凸起的隔断,两个所述隔断的高度小于所述腔体的深度,两个所述隔断将所述腔体内分割为三个型腔,由所述腔体的一端至另一端分别设为第一型腔、第二型腔和第三型腔,所述腔体的一侧具有若干分别于所有所述型腔连通的连接孔,所述腔体的顶面具有覆盖区,所述腔体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个信号入口和一个信号出口;
谐振杆,其一端具有一张矩形板,所述谐振杆的一端具有一个沉孔,所述谐振杆的另一端具有一个螺纹孔,具有若干所述谐振杆在所有所述型腔内与所有所述连接孔对接,所述谐振杆具有螺纹孔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孔对接,所述螺纹孔与所述沉孔连通;
盖板,可拆卸的设于所述覆盖区;
其中,所有所述矩形板在所述型腔内的长度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通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矩形板的长度方向均处于所述型腔的深度方向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通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腔和所述第三型腔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二型腔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一型腔宽度的45%-4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通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高度等于所述型腔深度的5.5%-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通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腔和所述第二型腔互相远离的一侧分别具有一个凹陷区,所述信号入口和所述信号出口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凹陷区,所述凹陷区为弧形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通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腔内和所述第三型腔内分别具有两根所述谐振杆,所述第二型腔内具有一根所述谐振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通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杆上的螺纹孔内径小于所述沉孔的直径,所述螺纹孔的深度等于所述谐振杆长度的35%-4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通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的尺寸等于所述沉孔尺寸的76%-7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通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板的宽度等于所述谐振杆直径的1.4-1.5倍,所述矩形板的长度等于所述谐振杆直径的2.4-2.6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通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的深度等于所述矩形板长度的1.4-1.5倍,所有所述谐振杆在所述型腔内均匀分布,位于两端的所述谐振杆与所述型腔端部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两个所述谐振杆之间间距的53%-55%。
CN202321155563.9U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带通腔体滤波器 Active CN2201068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55563.9U CN220106856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带通腔体滤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55563.9U CN220106856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带通腔体滤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06856U true CN220106856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67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55563.9U Active CN220106856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带通腔体滤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068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46270B (zh) 一种滤波器
CN213752979U (zh) 一种滤波器
CN101752723A (zh) 电连接器
CN111900524B (zh) 一种谐振单元和介质滤波器
CN220106856U (zh) 一种带通腔体滤波器
EP0731522B1 (en) Dielectric filter
US20030006865A1 (en) Metal window filter assembly using non-radiative dielectric waveguids
CN216773483U (zh) 一种谐振器及腔体滤波器
JPH0824244B2 (ja) 多フィルタマイクロ波フィルタリング装置
CN114430098A (zh) 介质波导滤波器
CN210379367U (zh) 陶瓷介质滤波器
US6768394B2 (en) Dielectric filter, dielectric duplexer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212182503U (zh) 介质滤波器
CN208315715U (zh) 一种用于基站的cdma滤波器
CN111584981A (zh) 介质滤波器
CN212587698U (zh) 介质滤波器壳体
CN219917551U (zh) 一种螺旋线微带滤波器
CN216312015U (zh) 一种腔体超宽通带滤波器结构
CN219610712U (zh) 滤波装置
CN215644931U (zh) 一种滤波器调试结构
CN217770041U (zh) 一种椭圆函数高通滤波器
US20240186674A1 (en) Resonance Unit and Dielectric Filter
CN216793960U (zh) 介质波导滤波器
CN213546536U (zh) 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
CN219286625U (zh) 一种高频介质滤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