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05373U - 光纤绕纤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纤绕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05373U
CN220105373U CN202321547684.8U CN202321547684U CN220105373U CN 220105373 U CN220105373 U CN 220105373U CN 202321547684 U CN202321547684 U CN 202321547684U CN 220105373 U CN220105373 U CN 2201053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
fiber
winding
optical fiber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4768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攀
王静
王颖
倪志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Brightcore Optical Fi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Brightcore Optic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Brightcore Optical Fi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Brightcore Optic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4768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053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053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053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测试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光纤绕纤装置,包括底座、连接组件、第一限位盘、绕纤盘和第二限位盘,第一限位盘与绕纤盘连接且贴合,第一限位盘通过连接组件与底座转动连接,第一限位盘与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在第一状态,第二限位盘与绕纤盘连接以阻止光纤与绕纤盘脱离;在第二状态,第二限位盘与绕纤盘脱离,以便取下光纤。本实用新型的光纤绕纤装置,通过更换不同直径的绕纤盘,满足不同绕纤需求;第一限位盘与第二限位盘能够对光纤进行限位,使光纤处于同一个平面上;第二限位盘与绕纤盘脱离时,能够取下缠绕好的光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绕圈效率低下,且绕圈时产生的误差较大,影响测试的一致性的问题。

Description

光纤绕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绕纤装置。
背景技术
掺铒光纤(EDFA)是一种掺杂了少量稀土元素铒的光纤,掺铒光纤的研制成功,打破了光纤通信传输距离受光纤损耗的限制,使全光通信距离延长至几千公里,给光纤通信带来了革命的变化。
通常,掺铒光纤在指标测试中,一般会按照一定的绕圈直径对掺铒光纤的斜效率、自发辐射、增益谱等指标进行测试,由于各指标项点要求的绕圈直径不同,因此,测试中常选择人工在旋转台面按照绕圈直径量好尺寸,进行手动绕圈。该方法效率低下,且由于人为绕纤因素,导致绕圈直径存在误差,且绕圈间隔差异较大,影响测试的一致性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纤绕纤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绕圈效率低下,且绕圈时产生的误差较大,影响测试的一致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纤绕纤装置,包括:底座、连接组件、第一限位盘、绕纤盘和第二限位盘;
所述第一限位盘与所述绕纤盘连接,且所述第一限位盘与所述绕纤盘的一个端面紧密贴合,所述第一限位盘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盘与所述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绕纤盘用于供光纤缠绕,所述第二限位盘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二限位盘与所述绕纤盘的另一端面紧密贴合且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限位盘用于阻止所述光纤与所述绕纤盘脱离;
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二限位盘与所述绕纤盘脱离,以便取下缠绕于所述绕纤盘上的所述光纤。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绕纤装置,所述光纤绕纤装置还包括固定件,所述第二限位盘上设有穿纤孔,所述穿纤孔用于供所述光纤的第一端由所述穿纤孔靠近所述绕纤盘的一侧穿向另一侧,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第二限位盘,所述固定件用于对所述光纤的第一端进行固定,以使所述光纤能够通过转动从而缠绕于所述绕纤盘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绕纤装置,所述绕纤盘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穿纤孔对齐,所述缺口用于将所述光纤由穿纤孔导向所述绕纤盘的圆周面,以使所述光纤顺利缠绕于所述绕纤盘的圆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绕纤装置,所述第二限位盘的边缘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粘纤口,所述绕纤盘在所述第一限位盘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粘纤口在所述第一限位盘上的投影的一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绕纤装置,所述绕纤盘上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限位盘上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绕纤装置,所述绕纤盘与所述第二限位盘中的其一为磁铁制件,另一为金属制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绕纤装置,所述第一限位盘与所述绕纤盘一体化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绕纤装置,所述固定件为胶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绕纤装置,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柱、第一卡扣和转环,所述连接柱具有大直径段和小直径段,所述大直径段远离所述小直径段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盘具有中心孔,所述小直径段伸入所述中心孔内,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转环均套设于所述小直径段上,所述转环卡设于所述中心孔内,所述转环与所述小直径段之间能够相对转动,所述转环与所述第一限位盘之间不可相对转动,所述中心孔内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扣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且所述第一卡扣位于所述转环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一卡扣搁置于所述大直径段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绕纤装置,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卡扣,所述小直径段上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扣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二卡扣设于所述转环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绕纤装置,通过绕纤盘转动从而使光纤缠绕于绕纤盘上,通过更换不同直径的绕纤盘,能够满足不同绕纤直径的需求;当第二限位盘与绕纤盘连接时,第一限位盘与第二限位盘能够对缠绕于绕纤盘上的光纤进行限位,防止光纤与绕纤盘脱离,且能够使缠绕的光纤尽可能的处于同一个平面上,绕圈间隔更小,满足测试的需求;当第二限位盘与绕纤盘脱离时,能够从绕纤盘上取下缠绕好的光纤,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绕圈效率低下,且绕圈时产生的误差较大,影响测试的一致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绕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绕纤装置的第一限位盘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底座;
2、连接组件;21、连接柱;211、第二卡槽;22、第一卡扣;23、转环;24、第二卡扣;
3、第一限位盘;31、第一卡槽;
4、绕纤盘;41、缺口;42、第一定位孔;
5、第二限位盘;51、穿纤孔;52、粘纤口;53、第二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至图2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光纤绕纤装置。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纤绕纤装置,包括:底座1、连接组件2、第一限位盘3、绕纤盘4和第二限位盘5;第一限位盘3与绕纤盘4连接,且第一限位盘3与绕纤盘4的一个端面紧密贴合,第一限位盘3通过连接组件2与底座1转动连接,第一限位盘3与连接组件2可拆卸连接,绕纤盘4用于供光纤缠绕,第二限位盘5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第二限位盘5与绕纤盘4的另一端面紧密贴合且可拆卸连接,第二限位盘5用于阻止光纤与绕纤盘4脱离;在第二状态,第二限位盘5与绕纤盘4脱离,以便取下缠绕于绕纤盘4上的光纤。
具体地,第一限位盘3通过连接组件2与底座1转动连接,因此第一限位盘3能够相对于底座1转动,绕纤盘4与第一限位盘3连接,所以绕纤盘4能够与第一限位盘3同步转动,通过使绕纤盘4转动,从而光纤缠绕在绕纤盘4上。在第一状态,第二限位盘5与绕纤盘4相贴,且与绕纤盘4可拆卸连接,第一限位盘3与第二限位盘5分别位于绕纤盘4的相对两侧,且第一限位盘3与第二限位盘5的外径均大于绕纤盘4的外径,第一限位盘3与第二限位盘5能够对缠绕于绕纤盘4上的光纤进行限位,防止光纤与绕纤盘4脱离,且能够使缠绕的光纤尽可能的处于同一个平面上,绕圈间隔更小,满足测试的需求;在第二状态,第二限位盘5与绕纤盘4脱离,便于从绕纤盘4上取下缠绕好的光纤。其中,第一限位盘3与连接组件2为可拆卸连接,因此第一限位盘3可与连接组件2脱离,进而绕纤盘4也可与连接组件2脱离,通过更换不同直径的绕纤盘4,可满足不同绕纤直径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绕纤装置,通过绕纤盘4转动从而使光纤缠绕于绕纤盘4上,通过更换不同直径的绕纤盘4,能够满足不同绕纤直径的需求;当第二限位盘5与绕纤盘4连接时,第一限位盘3与第二限位盘5能够对缠绕于绕纤盘4上的光纤进行限位,防止光纤与绕纤盘4脱离,且能够使缠绕的光纤尽可能的处于同一个平面上,绕圈间隔更小,满足测试的需求;当第二限位盘5与绕纤盘4脱离时,能够从绕纤盘4上取下缠绕好的光纤,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绕圈效率低下,且绕圈时产生的误差较大,影响测试的一致性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盘3与绕纤盘4一体化连接。
具体地,为满足测试需求,缠绕的光纤应尽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因此绕纤盘4的轴向厚度在满足大于光纤直径的前提下通常比较小,为避免绕纤盘4因轴向厚度较小而出现不易生产、结构强度不高等问题,因此第一限位盘3与绕纤盘4为一体化结构,二者共同构成绕纤环,可生产多个具有不同绕纤盘4直径的绕纤环以满足不同绕纤直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纤绕纤装置还包括固定件,第二限位盘5上设有穿纤孔51,穿纤孔51用于供光纤的第一端由穿纤孔51靠近绕纤盘4的一侧穿向另一侧,固定件设于第二限位盘5,固定件用于对光纤的第一端进行固定,以使光纤能够通过转动从而缠绕于绕纤盘4上。
具体地,在进行绕纤时,先将光纤的第一端穿过穿纤孔51,然后通过固定件对光纤的第一端进行固定,然后将第二限位盘5与绕纤盘4连接,并且第二限位盘5与绕纤盘4紧密贴合,光纤的第一端处于第二限位盘5背离绕纤盘4的一侧,而光纤(除去第一端之外的)主体部分处于第二限位盘5靠近绕纤盘4的一侧,此时,旋转第一限位盘3或第二限位盘5,使绕纤盘4同步旋转,从而将光纤的主体部分缠绕于绕纤盘4上。通过设置穿纤孔51和固定件,能够在绕纤盘4的轴向厚度较小的前提下,对光纤的第一端进行固定或释放,以便顺利完成绕纤过程,且光纤的第一端处于第二限位盘5背离绕纤盘4的一侧,使得用于对光纤的第一端进行固定的固定件无需设置在第二限位盘5靠近绕纤盘4的一侧,不会影响绕纤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为胶带,通过胶带将光纤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二限位盘5上,不会对光纤造成损伤,且对光纤的固定和释放更加便捷。
在一些实施例中,绕纤盘4上设有缺口41,缺口41与穿纤孔51对齐,缺口41用于将光纤由穿纤孔51导向绕纤盘4的圆周面,以使光纤顺利缠绕于绕纤盘4的圆周面。
具体地,光纤穿过缺口41,光纤自身靠近其第一端的部分由缺口41处进入绕纤盘4的圆周面,随着绕纤盘4的旋转,光纤开始缠绕于绕纤盘4的圆周面上,相较于由绕纤盘4的圆周面的外侧进入圆周面而言,光纤由缺口41处进入绕纤盘4的圆周面,使得后续的光纤在缠绕时,不会与光纤自身靠近其第一端的部分之间发生干扰,且光纤自身靠近其第一端的部分处于缺口41内,避免遭受绕纤盘4和第二限位盘5的挤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限位盘5的边缘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粘纤口52,绕纤盘4在第一限位盘3上的投影覆盖粘纤口52在第一限位盘3上的投影的一部分。
具体地,粘纤口52的数量具体为四个,由于绕纤盘4在第一限位盘3上的投影覆盖粘纤口52在第一限位盘3上的投影的一部分,因此,当光纤缠绕于绕纤盘4上时,工人的目光能穿过粘纤口52观察到局部的光纤和绕纤盘4,便于观察绕纤状态,此外,还便于在粘纤口52处通过专用测试粘胶将光纤与第二限位盘5进行粘连,使得当第二限位盘5与绕纤盘4脱离时,光纤仍能够留在第二限位盘5上,且光纤仍保持绕圈状态,便于转移第二限位盘5并对处于第二限位盘5上的光纤进行测试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绕纤盘4上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42,第二限位盘5上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53,第一定位孔42与第二定位孔53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连通。
具体地,第一定位孔42和第二定位孔53的数量均为三个,第一定位孔42和第二定位孔53连通且共同构成定位通道,可通过三根螺栓分别插入三个定位通道内,从而使绕纤盘4与第二限位盘5对齐,并避免绕纤盘4与第二限位盘5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当需要将第二限位盘5与绕纤盘4脱离时,只需抽出螺栓,取下第二限位盘5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绕纤盘4与第二限位盘5中的其一为磁铁制件,另一为金属制件。
具体地,通常情况下,第二限位盘5搁置在绕纤盘4上,利用第二限位盘5自身的重力,使得第二限位盘5与绕纤盘4贴合。通过使绕纤盘4与第二限位盘5中的其一为磁铁制件,另一为金属制件,利用磁铁与金属制件之间的吸附作用,能够使绕纤盘4与第二限位盘5之间贴合的更加紧密,防止第二限位盘5由于振动等原因而弹起导致光纤进入绕纤盘4与第二限位盘5之间的缝隙中。此外,利用磁铁与金属制件的吸附作用,还能够使绕纤盘4与第二限位盘5之间的相对方位不局限于上下分布。
如图1至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2包括连接柱21、第一卡扣22、转环23和第二卡扣24,连接柱21具有大直径段和小直径段,大直径段远离小直径段的一端与底座1连接,第一限位盘3具有中心孔,小直径段伸入中心孔内,第一卡扣22和转环23均套设于小直径段上,转环23卡设于中心孔内,转环23与小直径段之间能够相对转动,转环23与第一限位盘3之间不可相对转动,中心孔内设有第一卡槽31,第一卡扣22卡设于第一卡槽31,且第一卡扣22位于转环23靠近底座1的一侧,第一卡扣22搁置于大直径段上。小直径段上设有第二卡槽211,第二卡扣24卡设于第二卡槽211内,第二卡扣24设于转环23背离底座1的一侧。
具体地,连接柱21竖直设于底座1上,二者可通过螺栓连接。转环23卡设于第一限位盘3的中心孔内,当第一限位盘3和绕纤盘4转动时,可通过摩擦力带动转环23相对于连接柱21转动,第一卡扣22设于转环23靠近底座1的一侧,第一卡扣22能够对转环23进行限位,防止转环23因重力等原因与第一限位盘3脱离,第一卡扣22搁置于大直径段,通过设置第一卡扣22,能够避免转环23与大直径段直接接触并相对转动导致磨损,起到垫片的作用,第一卡扣22的硬度低于连接柱21与转环23的硬度。
第二卡扣24卡设于第二卡槽211,且第二卡扣24设于转环23背离底座1的一侧,第二卡扣24同样能够对转环23进行限位,避免转环23因振动等原因而向上跳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扣22和第二卡扣24均呈环状,且二者均具有开口,开口的两端均设有通孔,在进行第一卡扣22和第二卡扣24的安装拆卸时,可利用两个杆状工具(例如螺丝刀等)分别插入两个通孔中,然后操控杆状工具,使开口的两端靠近或远离,从而调节开口大小,以便顺利将第一卡扣22和第二卡扣24分别卡于第一卡槽31和第二卡槽211内,或者对第一卡扣22和第二卡扣24进行拆卸。
具体地,在无外力作用下,第二卡扣24的开口的两端尽可能靠近或直接接触,使得第二卡扣24卡设于第二卡槽211时不易脱离。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光纤绕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连接组件、第一限位盘、绕纤盘和第二限位盘;
所述第一限位盘与所述绕纤盘连接,且所述第一限位盘与所述绕纤盘的一个端面紧密贴合,所述第一限位盘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盘与所述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绕纤盘用于供光纤缠绕,所述第二限位盘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二限位盘与所述绕纤盘的另一端面紧密贴合且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限位盘用于阻止所述光纤与所述绕纤盘脱离;
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二限位盘与所述绕纤盘脱离,以便取下缠绕于所述绕纤盘上的所述光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绕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绕纤装置还包括固定件,所述第二限位盘上设有穿纤孔,所述穿纤孔用于供所述光纤的第一端由所述穿纤孔靠近所述绕纤盘的一侧穿向另一侧,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第二限位盘,所述固定件用于对所述光纤的第一端进行固定,以使所述光纤能够通过转动从而缠绕于所述绕纤盘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绕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纤盘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穿纤孔对齐,所述缺口用于将所述光纤由穿纤孔导向所述绕纤盘的圆周面,以使所述光纤顺利缠绕于所述绕纤盘的圆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绕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盘的边缘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粘纤口,所述绕纤盘在所述第一限位盘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粘纤口在所述第一限位盘上的投影的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绕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纤盘上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限位盘上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绕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纤盘与所述第二限位盘中的其一为磁铁制件,另一为金属制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绕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盘与所述绕纤盘一体化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绕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胶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绕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柱、第一卡扣和转环,所述连接柱具有大直径段和小直径段,所述大直径段远离所述小直径段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盘具有中心孔,所述小直径段伸入所述中心孔内,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转环均套设于所述小直径段上,所述转环卡设于所述中心孔内,所述转环与所述小直径段之间能够相对转动,所述转环与所述第一限位盘之间不可相对转动,所述中心孔内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扣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且所述第一卡扣位于所述转环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一卡扣搁置于所述大直径段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纤绕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卡扣,所述小直径段上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扣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二卡扣设于所述转环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
CN202321547684.8U 2023-06-16 2023-06-16 光纤绕纤装置 Active CN2201053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47684.8U CN220105373U (zh) 2023-06-16 2023-06-16 光纤绕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47684.8U CN220105373U (zh) 2023-06-16 2023-06-16 光纤绕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05373U true CN220105373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42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47684.8U Active CN220105373U (zh) 2023-06-16 2023-06-16 光纤绕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053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082421A (en) Device for coupling two light conducting fiber cables
WO2014121034A1 (en) Transitioning multi-core fiber to plural single core fibers
CN220105373U (zh) 光纤绕纤装置
CN112255739B (zh) 一种多芯光纤连接器对轴封装系统
CN213956730U (zh) 一种光纤阵列光纤断纤检测装置
US11650373B2 (en) Pitch conversion apparatus for use with optical fibers
CN211234913U (zh) 一种光纤自动缠绕计数的宏弯损耗测试装置
CN113109910A (zh) 一种传输光缆纤芯合路设备
CN211123348U (zh) 一种保偏光纤成品加工装置
CN111522108B (zh) 一种用于通信机房光传输设备的尾纤盘纤装置
CN216863206U (zh) 一种光纤自动松绕装置
US20060051028A1 (en) Component for connecting optical fibers, optical fiber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optical fiber connecting method
CN219810464U (zh) 一种光纤环固定骨架
CN221350324U (zh) 一种嵌入式光纤温度探头
CN217385900U (zh) 一种通信用高密度mpo光纤连接器
CN212964263U (zh) 一种分线结构的光纤固定装置
CN220149742U (zh) 一种便捷组装的整经机纱架
CN219456568U (zh) 一种可分离光纤传输装置
CN216848276U (zh) 一种光缆尾纤盘纤架
CN210465768U (zh) 一种电动光纤耦合器
CN218788107U (zh) 一种分层式光纤盘纤装置
CN220933231U (zh) 一种集成化光纤跳线
CN220553012U (zh) 一种多芯激光切割组件
CN216155220U (zh) 一种集线器
CN220252215U (zh) 一种光纤网络用的熔接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