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05083U - 一种易更换式风向袋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易更换式风向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05083U
CN220105083U CN202320172134.6U CN202320172134U CN220105083U CN 220105083 U CN220105083 U CN 220105083U CN 202320172134 U CN202320172134 U CN 202320172134U CN 220105083 U CN220105083 U CN 2201050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wind direction
plug
port
direction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7213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淋
谭永生
辛云星
徐秦川
杨旭
凌顺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outhwest Oil and Gas Co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outhwest Oil and Ga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outhwest Oil and Gas Co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32017213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050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050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050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更换式风向袋,涉及风向测定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杆、上滑轮机构、下滑轮机构、牵引拉绳及风向袋机构;上滑轮机构设置在支撑杆的侧壁顶部;下滑轮机构设置在支撑杆顶部的侧壁底部,上滑轮机构和下滑轮机构位于支撑杆同一侧;牵引拉绳绕过上滑轮机构和下滑轮机构形成闭环;风向袋机构可拆卸设置在牵引拉绳上,随牵引拉绳升降。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适用于不同场合和不同高度的风向袋,通过牵引拉绳实现风袋机构的升降,具有灵活度高,成本低及方便风向袋的更换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易更换式风向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向测定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易更换式风向袋。
背景技术
风向标或风向袋是用于测定风来向的仪器。当风吹过,对空气流动产生较大阻力的一端便会顺风转动,显示风向,广泛的运用在石油化工天然气等易燃易爆的生产场所,特别是针对一些重要的场所,需要通过风向袋来判断风向,确保生产过程中做好正确的防控措施及选择正确的应急手段。
当前,风向标在固定场所的运用是安全可靠的,且种类繁多,大多数的风向袋均通过直接固定的方式,安装在较为牢靠、高度较高的位置,更能够直接反应现场的风向特征,且通过一般的手段无法较为轻易地达到,确保风向袋能够有较长的使用期限。现有专利公开了如下技术:
公开号为CN217007378U,专利名称为“一种便携式风向标”的专利,公开了如下内容: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风向标,包括风向袋、底座以及分别竖直设置的底杆和多根短杆,所述底杆的下端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多根所述短杆通过连接组件同轴连接成长条形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杆的上端可拆卸的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有转动机构,所述风向袋通过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适用于野外场所的风向标。
公开号为CN212964997U,专利名称为“一种风向袋支架”的专利,公开了如下内容:一种风向袋支架,该风向袋支架包括旋转杆、支撑杆与轴承,所述旋转杆一端连接于轴承的内环上,所述支撑杆一端连接于轴承的外环上,所述旋转杆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根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固定连接有金属圈,四根所述固定杆分别连接于金属圈的四个等分点上,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底座;该风向袋支架有效地延长风向袋支架使用寿命,提高风向袋支架灵敏度,即使在微风、弱风情况下风向袋也可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结构简单,便于使用。
然而专利CN217007378U的整个风向标的支撑杆通过逐节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这种结构无法较好得保障风向标支撑杆的强度,当风力较大时,存在折断的风险,且支撑杆安装好后在风向标损坏的情况下,不方便拆卸风向标。专利CN212964997U公开的风向袋支架具有灵活度和自由度高的优点,但是在风向袋损坏的情况下的更换较为不方便,且更换风向袋存在一定的风险。
故,上述专利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风向袋常年收到风力的作用以及日晒雨淋,风向袋的寿命受到影响,经过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新的风向袋,由于前期设计的稳定性,无法较为轻易更换风向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风向袋在损坏后不便于更换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易更换式风向袋。适用于不同场合和不同高度的风向袋更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易更换式风向袋,包括支撑杆、上滑轮机构、下滑轮机构、牵引拉绳及风向袋机构;上滑轮机构设置在支撑杆的侧壁顶部;下滑轮机构设置在支撑杆顶部的侧壁底部,上滑轮机构和下滑轮机构位于支撑杆同一侧;牵引拉绳绕过上滑轮机构和下滑轮机构形成闭环;风向袋机构可拆卸设置在牵引拉绳上,随牵引拉绳升降。
其中,上述设计的风向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人即可实现架设组装级操作,且能够适用于多种领域场景,具有灵活度高、成本较低及涉及的费用低的优点;特别是更换风向袋过程中,牵引拉绳及上下滑轮机构的设计,能够较为方便地将旧风向袋下放,更换新风向袋,整个过程中较为安全可靠,降低事故风险。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套设在支撑杆上的导向机构,其用于防止风向袋机构在升降过程中振动,导向机构位于上滑轮机构和下滑轮机构之间,导向机构与风向袋机构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导向机构包括滑动套筒、第一插接端、第二插接端及拉杆;滑动套筒滑动套设在支撑杆上;第一插接端固定在滑动套筒的侧壁周向上,第一插接端端面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口,第一插接口的中心线与滑动套筒的轴线正交;第二插接端固定设置在风向袋机构上,第二插接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插接口,第一插接口与第二插接口的相向设置,第二插接口的中线与第二插接口的中心线重合;拉杆一端插接在第一插接内,拉杆的另一端插接在第二插接口内。
具体来说是,第一插接端和第二插接端均可以设计成筒状结构,第一插接口和第二插接口为筒状结构的通孔,第一插接口和第二插接口的口径相同,且第一插接口和第二插接口的口径均略大于拉杆的直径,拉杆为实心拉杆或空心拉杆,拉杆两端分别与第一插接口和第二插接间隙配合,拉杆两端分别插入与第一插接口和第二插接口的深度相同,插接深度均为1~3c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导向机构包括滑动套筒、第一插接端、第二插接端及拉杆;滑动套筒滑动套设在支撑杆上;第一插接端固定在滑动套筒的侧壁周向上,第一插接端的中心线与滑动套筒的轴线正交;第二插接端固定设置在风向袋机构上,第一插接端的中心线与第二插接端的中心线重合;拉杆为空心拉杆,第一插接端插接在空心拉杆的一端内,第二插接端插接在空心拉杆的另一端内。
具体来说,第一插接端和第二插接端均为实心圆柱杆或者空心圆柱杆,第一插接端和第二插接端的外径均小于拉杆的孔径,第一插接端和第二插接端分别与拉杆对应端,插接深度可以控制在1cm~3cm之间,可以设计其他能够满足要求的插接深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导向机构包括导向套筒和导向套筒,导向套筒滑动套设在支撑杆上;拉杆一端固定连接在导向套筒的外壁上,拉杆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风向袋机构上。
具体来说,拉杆两端均通过焊接形式分别连接在导向套筒和风向袋机构上,导向套筒的轴线与拉杆的轴线相互正交,导向套筒与拉杆相互正交是一种优选方式,是为了方便安装,拉杆也可以是倾斜设置,在倾斜设置时,导向套筒与拉杆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9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滑轮机构和下滑轮机构的结构相同,上滑轮机构和下滑轮机构均包括固定在支撑杆上的安装架及安装在安装架上的定滑轮。
具体来说,上滑轮机构和下滑轮机构的结构相同,这种结构形式方便加工制造及安装,另外相同的两个定滑轮也方便牵引拉绳的缠绕,使得升降过程中更加顺滑。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限定牵引拉绳高度的锁紧组件,锁紧组件设置在下滑轮机构的安装架上,锁紧组件为设置在安装架的固定夹。
具体来说,锁紧组件设置在下滑轮机构的安装架上,是为了方便使用人员把风向袋升到合适高度后,锁紧牵引拉绳,防止风向袋的重力的作用下出现下移的情况,导致风向袋判断风向不准确。锁紧组件也可以设置在操作人员能够够着的支撑杆侧壁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风向袋机构包括夹持机构、固定杆件、活动杆件及风向袋;夹持机构夹紧在牵引拉绳上;固定杆件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在夹持机构上;活动杆件活动设置在固定杆件顶部;风向袋可拆卸设置在活动杆件顶部。
具体来说,固定杆件和活动杆件均为竖直设置的杆件,固定杆件的直径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活动杆件的直径,当固定杆件的直径大于活动杆件的直径时,固定杆件和活动杆件通过球接方式转动连接,转动球位于固定杆顶部内;当固定杆件的直径小于活动杆件的直径时,固定杆件和活动杆件通过球接方式转动连接,转动球位于活动杆件底部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夹持机构为固定夹,固定夹可拆卸的固定牵引拉绳上,固定夹一端与导向机构连接,固定夹另一端通过连接机构与固定杆件连接。
具体来说,固定夹的数量为2个,对应连接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另外对应的导向机构数量也为两个。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杆,连接杆水平设置,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在夹持机构上,连接杆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杆件上。
具体来说,连接杆水平设置为一种优选连接方式,方便安装,连接杆也可以是倾斜设置的,倾斜角度可以控制在15°~75°;连接杆两端通过焊接方式分别连接在夹持机构和固定杆件上,焊接方式是一种优选方式,连接杆两端也可以通过插接方式分别连接在夹持机构和固定杆件上。
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易更换式风向袋,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备有以下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易更换式风向袋,通过牵引拉绳,既能保障安装在较高的部位,明显反映风向,又能在更换过程中保障作业人员安全。支撑杆高度设置方面,能够适应不同的悬挂高度,使用范围广;风向袋的灵活性较好,能够在风向发生变化时随着风向改变,较为灵活;另外支撑杆上设置有上下定滑轮机构,在更换风向袋过程中只需要通过牵引拉绳及上下滑轮机构即可将风向袋降落到合适的位置,即可更换新的风向袋,避免高处作业,无作业风险。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风向袋升高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导向机构的一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导向机构的另一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附图标记:
10、下滑轮机构;20、锁紧组件;30、夹持机构;40、固定杆件;50、活动杆件;60、牵引拉绳;70、上滑轮机构;80、支撑杆;90、导向机构;91、滑动套筒;92、第一插接端;93、拉杆;94、第二插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易更换式风向袋,包括支撑杆80、上滑轮机构70、下滑轮机构10、牵引拉绳60及风向袋机构;上滑轮机构70设置在支撑杆80的侧壁顶部;下滑轮机构10设置在支撑杆80顶部的侧壁底部,上滑轮机构70和下滑轮机构10位于支撑杆80同一侧;牵引拉绳60绕过上滑轮机构70和下滑轮机构10形成闭环;风向袋机构可拆卸设置在牵引拉绳60上,随牵引拉绳60升降。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套设在支撑杆80上的导向机构90,其用于防止风向袋机构在升降过程中振动,导向机构90位于上滑轮机构70和下滑轮机构10之间,导向机构90与风向袋机构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导向机构90包括滑动套筒91、第一插接端92、第二插接端94及拉杆93;滑动套筒91滑动套设在支撑杆80上;第一插接端92固定在滑动套筒91的侧壁周向上,第一插接端92端面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口,第一插接口的中心线与滑动套筒91的轴线正交;第二插接端94固定设置在风向袋机构上,第二插接端94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插接口,第一插接口与第二插接口的相向设置,第二插接口的中线与第二插接口的中心线重合;拉杆93一端插接在第一插接内,拉杆93的另一端插接在第二插接口内。
具体来说是,第一插接端92和第二插接端94均可以设计成筒状结构,第一插接口和第二插接口为筒状结构的通孔,第一插接口和第二插接口的口径相同,且第一插接口和第二插接口的口径均略大于拉杆93的直径,拉杆93为实心拉杆93或空心拉杆93,拉杆93两端分别与第一插接口和第二插接间隙配合,拉杆93两端分别插入与第一插接口和第二插接口的深度相同,插接深度均为1~3cm。
另外,第一插接口的中心线与滑动套筒91的轴线正交,这种正交方式都是为了方便安装的优选方式,第一插接口的中心线与滑动套筒91的轴线之间到的夹角也可以是其他锐角,如第一插接口的中心线与滑动套筒91的轴线之间夹角为30°~75°,满足设计要求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述,导向机构90包括滑动套筒91、第一插接端92、第二插接端94及拉杆93;滑动套筒91滑动套设在支撑杆80上;第一插接端92固定在滑动套筒91的侧壁周向上,第一插接端92的中心线与滑动套筒91的轴线正交;第二插接端94固定设置在风向袋机构上,第一插接端92的中心线与第二插接端94的中心线重合;拉杆93为空心拉杆93,第一插接端92插接在空心拉杆93的一端内,第二插接端94插接在空心拉杆93的另一端内。
具体来说,第一插接端92和第二插接端94均为实心圆柱杆或者空心圆柱杆,第一插接端92和第二插接端94的外径均小于拉杆93的孔径,第一插接端92和第二插接端94分别与拉杆93对应端,插接深度可以控制在1cm~3cm之间,可以设计其他能够满足要求的插接深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向机构90包括导向套筒和导向套筒,导向套筒滑动套设在支撑杆80上;拉杆93一端固定连接在导向套筒的外壁上,拉杆93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风向袋机构上。
具体来说,拉杆93两端均通过焊接形式分别连接在导向套筒和风向袋机构上,导向套筒的轴线与拉杆93的轴线相互正交,导向套筒与拉杆93相互正交是一种优选方式,是为了方便安装,拉杆93也可以是倾斜设置,在倾斜设置时,导向套筒与拉杆93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90°。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滑轮机构70和下滑轮机构10的结构相同,上滑轮机构70和下滑轮机构10均包括固定在支撑杆80上的安装架及安装在安装架上的定滑轮。
具体来说,上滑轮机构70和下滑轮机构10的结构相同,这种结构形式方便加工制造及安装,另外相同的两个定滑轮也方便牵引拉绳60的缠绕,使得升降过程中更加顺滑。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限定牵引拉绳60高度的锁紧组件20,锁紧组件20设置在下滑轮机构10的安装架上,锁紧组件20为设置在安装架的固定夹。
具体来说,锁紧组件20设置在下滑轮机构10的安装架上,是为了方便使用人员把风向袋升到合适高度后,锁紧牵引拉绳60,防止风向袋的重力的作用下出现下移的情况,导致风向袋判断风向不准确。锁紧组件20也可以设置在操作人员能够够着的支撑杆80侧壁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风向袋机构包括夹持机构30、固定杆件40、活动杆件50及风向袋;夹持机构30夹紧在牵引拉绳60上;固定杆件40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在夹持机构30上;活动杆件50活动设置在固定杆件40顶部;风向袋可拆卸设置在活动杆件50顶部。
具体来说,固定杆件40和活动杆件50均为竖直设置的杆件,固定杆件40的直径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活动杆件50的直径,当固定杆件40的直径大于活动杆件50的直径时,固定杆件40和活动杆件50通过球接方式转动连接,转动球位于固定杆顶部内;当固定杆件40的直径小于活动杆件50的直径时,固定杆件40和活动杆件50通过球接方式转动连接,转动球位于活动杆件50底部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夹持机构30为固定夹,固定夹可拆卸的固定牵引拉绳60上,固定夹一端与导向机构90连接,固定夹另一端通过连接机构与固定杆件40连接。
具体来说,固定夹的数量为2个,对应连接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另外对应的导向机构90数量也为两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杆,连接杆水平设置,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在夹持机构30上,连接杆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杆件40上。
具体来说,连接杆水平设置为一种优选连接方式,方便安装,连接杆也可以是倾斜设置的,倾斜角度可以控制在15°~75°;连接杆两端通过焊接方式分别连接在夹持机构30和固定杆件40上,焊接方式是一种优选方式,连接杆两端也可以通过插接方式分别连接在夹持机构30和固定杆件40上。
目前各行各业均有较为广泛的风向袋使用背景,特别面临一些较为复杂的环境,例如石油天然气开发过程中,集输场站及站外管线均设置有风向袋,能够实时反映现场风向,特别是针对有毒有害介质的场所,风向袋的作用更能有利于选择合理的救援方向及方式。本实施例设计的风向袋在充分发挥风向袋本身作用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考虑了在维保过程中的便捷性及可达性,保证维保人员能够在更加安全的条件下完成风向袋的更换,避免事故发生。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顶”、“前”、“后”、“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Claims (10)

1.一种易更换式风向袋,包括支撑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滑轮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侧壁顶部;
下滑轮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杆顶部的侧壁底部,所述上滑轮机构和所述下滑轮机构位于所述支撑杆同一侧;
牵引拉绳,其绕过所述上滑轮机构和所述下滑轮机构形成闭环;以及
风向袋机构,其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牵引拉绳上,随所述牵引拉绳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更换式风向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的导向机构,其用于防止所述风向袋机构在升降过程中振动,所述导向机构位于所述上滑轮机构和所述下滑轮机构之间,所述导向机构与所述风向袋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更换式风向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
滑动套筒,其滑动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
第一插接端,其固定在所述滑动套筒的侧壁周向上,所述第一插接端端面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口,所述第一插接口的中心线与所述滑动套筒的轴线正交;
第二插接端,其固定设置在所述风向袋机构上,所述第二插接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插接口,所述第一插接口与所述第二插接口的相向设置,所述第二插接口的中线与所述第二插接口的中心线重合;以及
拉杆,其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一插接内,所述拉杆的另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二插接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更换式风向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
滑动套筒,其滑动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
第一插接端,其固定在所述滑动套筒的侧壁周向上,所述第一插接端的中心线与所述滑动套筒的轴线正交;
第二插接端,其固定设置在所述风向袋机构上,所述第一插接端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插接端的中心线重合;以及
拉杆,所述拉杆为空心拉杆,所述第一插接端插接在所述空心拉杆的一端内,所述第二插接端插接在所述空心拉杆的另一端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更换式风向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
导向套筒,其滑动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以及
拉杆,其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导向套筒的外壁上,所述拉杆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风向袋机构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易更换式风向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轮机构和所述下滑轮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上滑轮机构和所述下滑轮机构均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的安装架及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的定滑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易更换式风向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限定所述牵引拉绳高度的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设置在所述下滑轮机构的安装架上,所述锁紧组件为设置在安装架的固定夹。
8.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易更换式风向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袋机构包括:
夹持机构,其夹紧在所述牵引拉绳上;
固定杆件,其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在所述夹持机构上;
活动杆件,其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件顶部;以及
风向袋,其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活动杆件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易更换式风向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为固定夹,所述固定夹可拆卸的固定所述牵引拉绳上,所述固定夹一端与所述导向机构连接,所述固定夹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机构与固定杆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易更换式风向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水平设置,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在夹持机构上,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杆件上。
CN202320172134.6U 2023-01-28 2023-01-28 一种易更换式风向袋 Active CN2201050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2134.6U CN220105083U (zh) 2023-01-28 2023-01-28 一种易更换式风向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2134.6U CN220105083U (zh) 2023-01-28 2023-01-28 一种易更换式风向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05083U true CN220105083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66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72134.6U Active CN220105083U (zh) 2023-01-28 2023-01-28 一种易更换式风向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050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90725B (zh) 吊装装置以及机舱吊装方法
CN107795946B (zh) 一种一体式智能控制太阳能路灯
CN108313864A (zh) 一种高层建筑竖井管道倒装起重装置
CN220105083U (zh) 一种易更换式风向袋
CN202340093U (zh) 供电线路柱上设备带电安装起吊装置
CN208249685U (zh) 一种高层建筑竖井管道倒装起重装置
CN108956870A (zh) 气体检测装置
CN210107246U (zh) 可攀爬路灯
CN115840237A (zh) 一种大气激光雷达
CN208635784U (zh) 一种基于无线倾角传感器的危房检测装置
CN213579352U (zh) 矿山井下放样装置
CN210885011U (zh) 一种装配在叉车上的多功能吊机
CN207907177U (zh) 一种高杆灯自动脱挂钩装置
CN208577374U (zh) 一种简便拆卸式起重装置
CN102616701A (zh) 一种高空作业用安装托架
CN220603031U (zh) 矿渣微粉空气输送管道取样装置
CN216432982U (zh) 一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鉴定用水平仪
CN220366843U (zh) 模板垂直检测装置
CN214011161U (zh) 一种用于井下作业的检测装置
CN220084792U (zh) 一种空气健康检测设备
CN219815171U (zh) 一种升降训练架用导向支撑结构
CN210353476U (zh) 一种安全带挂扣器
CN214527911U (zh) 一种天然气管道辅助安装装置
CN218909693U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的拼接式配重块
CN113668937B (zh) 内悬浮抱杆吊装组塔用腰环装置及提升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