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00957U - 经济型锁体 - Google Patents
经济型锁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100957U CN220100957U CN202321606145.7U CN202321606145U CN220100957U CN 220100957 U CN220100957 U CN 220100957U CN 202321606145 U CN202321606145 U CN 202321606145U CN 220100957 U CN220100957 U CN 2201009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ck
- shell
- locking
- torsion spring
- link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10000003813 thumb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abstract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经济型锁体,其包括壳体、斜舌块、拨轮组件、方舌组件及联动组件,斜舌块滑动设置于壳体上,拨轮组件包括拨轮及复位扭簧,拨轮转动设置于壳体上,且拨轮与斜舌块相卡接,复位扭簧分别与壳体及拨轮抵接,方舌组件包括方舌块、闭锁块及闭锁扭簧,方舌块滑动设置于壳体上,方舌块上开设有多个卡槽,闭锁块滑动设置于壳体上,闭锁扭簧设置于壳体上,且闭锁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斜舌块及闭锁块相抵接,且使得闭锁块的部分结构位于至少一个的卡槽内,联动组件包括摆臂及联动块,摆臂转动设置于壳体上,且摆臂与斜舌块相卡接,联动块的一端与摆臂转动连接,联动块的另一端与方舌块卡接。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锁具领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经济型锁体。
背景技术
锁体是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般用在防盗门上,用于负责防盗门基本的防盗工作。锁体是锁芯及门把手的中间载体,其中,锁芯是通过钥匙来控制锁体运行,门把手则用于直接控制锁体运行。
如申请号为CN201420629026.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逃生安防锁体,其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上的斜舌组件、拨轮组件及方舌组件,斜舌组件与拨轮组件相连接,方舌组件通过联动装置与斜舌组件相连接,使得拨轮组件能够带动斜舌组件运动,或者方舌组件通过联动装置带动斜舌组件运动,其中,斜舌组件包括斜舌、斜舌连接片和斜舌复位弹簧,方舌组件包括方舌、方舌连接块、闭锁杆、闭锁杆复位弹簧,斜舌复位弹簧用于推顶斜舌,使斜舌从壳体凸出,闭锁杆复位弹簧用于推顶闭锁杆,以使闭锁杆顶住方舌实现锁紧状态。
然而,上述的现有锁体中,斜舌从壳体中凸出,及方舌从壳体中凸出,均属于锁体处于上锁状态,但是却对斜舌及方舌分别设置两个弹簧(斜舌复位弹簧及闭锁杆复位弹簧)以分别推顶,导致锁体内部零件过多,对于锁体等多动作的机械装置而言,过多的零部件,不但额外增加零件故障率,而且零部件过多还会导致物料成本过大的问题。因此,针对现有的锁体结构,提出了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减少零部件数量,从而能够降低故障率,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的经济型锁体。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经济型锁体,包括:
壳体;
斜舌块,所述斜舌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
拨轮组件,所述拨轮组件包括拨轮及复位扭簧,所述拨轮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拨轮与所述斜舌块相卡接,所述复位扭簧分别与所述壳体及所述拨轮抵接,所述拨轮用于与门把手连接;
方舌组件,所述方舌组件包括方舌块、闭锁块及闭锁扭簧,所述方舌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方舌块上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闭锁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闭锁扭簧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闭锁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斜舌块及所述闭锁块相抵接,以使所述斜舌块的部分结构从所述壳体中伸出,且使得所述闭锁块的部分结构位于至少一个的所述卡槽内;及
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摆臂及联动块,所述摆臂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摆臂与所述斜舌块相卡接,所述联动块的一端与所述摆臂转动连接,所述联动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方舌块卡接,且所述联动块、所述方舌块及所述闭锁块均用于与锁芯连接。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底壳、面板及扣壳,所述扣壳扣设于所述底壳上,所述面板设置于所述底壳的一侧,且所述面板与所述扣壳连接,所述斜舌块及所述方舌块均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壳上,且所述斜舌块及所述方舌块均穿设于所述面板。
可选地,所述底壳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柱及第一限位柱,所述复位扭簧套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柱上,且所述复位扭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柱相抵接。
可选地,所述底壳上还设置有第二定位柱,所述闭锁扭簧套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柱上。
可选地,所述斜舌块远离所述面板的一端设置有卡钩块,以使所述卡钩块与所述拨轮相抵接。
可选地,所述拨轮包括轮体及拨块,所述轮体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壳上,所述拨块设置于所述轮体的外周壁上,以使所述卡钩块及所述复位扭簧均与所述拨块相抵接。
可选地,所述斜舌块上开设有联动槽,所述摆臂至少部分结构位于所述联动槽内。
可选地,所述摆臂上开设有圆弧槽,所述联动块的一端上设置有圆弧块,所述联动块的另一端开设有腰型孔,所述方舌块上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圆弧块适配地转动设置于所述圆弧槽内,所述导向柱穿设于所述腰型孔内。
可选地,所述方舌块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滑动方向的延长线与所述闭锁块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滑动方向的延长线相互垂直。
可选地,所述闭锁块包括滑移块及卡持块,所述滑移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卡持块设置于所述滑移块上,且所述卡持块位于其中的一个所述卡槽内,并且所述闭锁扭簧与所述卡持块相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经济型锁体,包括壳体、斜舌块、拨轮组件、方舌组件及联动组件,斜舌块滑动设置于壳体上,拨轮组件包括拨轮及复位扭簧,拨轮转动设置于壳体上,且拨轮与斜舌块相卡接,复位扭簧分别与壳体及拨轮抵接,拨轮用于与门把手连接,方舌组件包括方舌块、闭锁块及闭锁扭簧,方舌块滑动设置于壳体上,方舌块上开设有多个卡槽,闭锁块滑动设置于壳体上,闭锁扭簧设置于壳体上,且闭锁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斜舌块及闭锁块相抵接,以使斜舌块的部分结构从壳体中伸出,且使得闭锁块的部分结构位于至少一个的卡槽内,联动组件包括摆臂及联动块,摆臂转动设置于壳体上,且摆臂与斜舌块相卡接,联动块的一端与摆臂转动连接,联动块的另一端与方舌块卡接,且联动块、方舌块及闭锁块均用于与锁芯连接。如此,通过单个的闭锁扭簧同时带动斜舌块及闭锁块运动,相比于现有的锁体中对斜舌块及闭锁块分别设置独立的扭环进行推顶,优化了锁体内部结构,能够实现零件的共用,从而减少零部件的数量,因此能够降低锁体的故障率,同时能够降低锁体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经济型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经济型锁体的部分结构的前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经济型锁体的另一状态的部分结构的前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经济型锁体的又一状态的部分结构的前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经济型锁体的另一角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经济型锁体;100、壳体;200、斜舌块;300、拨轮组件;400、方舌组件;500、联动组件;600、卡钩块;110、锁芯安装孔;120、底壳;130、扣壳;140、面板;210、联动槽;310、拨轮;320、复位扭簧;410、方舌块;420、闭锁块;430、闭锁扭簧;510、摆臂;520、联动块;530、圆弧块;540、导向柱;121、第一定位柱;122、第一限位柱;123、第二定位柱;124、第二限位柱;311、轮体;312、拨块;411、卡槽;412、开锁槽;421、滑移块;422、卡持块;521、腰型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经济型锁体10,包括壳体100、斜舌块200、拨轮组件300、方舌组件400及联动组件500,斜舌块200滑动设置于壳体100上,拨轮组件300包括拨轮310及复位扭簧320,拨轮310转动设置于壳体100上,且拨轮310与斜舌块200相卡接,复位扭簧320分别与壳体100及拨轮310抵接,拨轮310用于与门把手连接。方舌组件400包括方舌块410、闭锁块420及闭锁扭簧430,方舌块410滑动设置于壳体100上,方舌块410上开设有多个卡槽411,闭锁块420滑动设置于壳体100上,闭锁扭簧430设置于壳体100上,且闭锁扭簧430的两端分别与斜舌块200及闭锁块420相抵接,以使斜舌块200的部分结构从壳体100中伸出,且使得闭锁块420的部分结构位于至少一个的卡槽411内。联动组件500包括摆臂510及联动块520,摆臂510转动设置于壳体100上,且摆臂510与斜舌块200相卡接,联动块520的一端与摆臂510转动连接,联动块520的另一端与方舌块410卡接,且联动块520、方舌块410及闭锁块420均用于与锁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斜舌块200滑动安装在壳体100上,斜舌块200上开设有斜面,斜舌块200的部分结构在自然状态下需要从壳体100的侧面伸出,使得锁体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与门框的孔洞卡住,实现基本的闭锁功能。进一步地,闭锁扭簧430安装在壳体100上,闭锁扭簧430的一端与斜舌块200抵接(闭锁扭簧430的另一端用于与闭锁块420抵接),使得闭锁扭簧430的部分弹性力作用在斜舌块200上,如此,斜舌块200在闭锁扭簧430的推力作用下从壳体100的侧面中伸出。进一步地,拨轮310转动安装在壳体100上,拨轮310与斜舌块200卡接,复位扭簧320分别与壳体100及拨轮310抵接。如此,在复位扭簧320的弹性推力作用下,使得拨轮310具有沿着某一方向转动的趋势,为了便于描述,将拨轮310在复位扭簧320推顶下转动的方向定义为正向。拨轮310用于与门把手连接,例如在拨轮310的转动中心上开设有方形孔,方形孔通过穿设方形轴使得方形轴与门把手固定连接。通过转动门把手(亦即对门把手施加反向转动的扭力,其中反向是正向的相反方向),以带动拨轮310沿着反向转动,当拨轮310反向转动时,拨轮310会推顶斜舌块200,使得斜舌块200克服闭锁扭簧430的弹性推力以滑动缩入壳体100内。当施加给门把手的外力消除后,斜舌块200在闭锁扭簧430的弹性推力作用下再次从壳体100的侧壁伸出以复位。同时拨轮310在复位扭簧320的弹性推力作用下沿着正向转动以复位(亦即使得门把手正向转动实现复位)。
如此,上述过程即为锁体通过门把手开锁及闭锁的过程,下面对利用钥匙带动锁芯,以使锁芯对锁体进行开锁及闭锁的过程进行说明。
具体地,方舌块410滑动安装在壳体100上,例如,方舌块410相对于壳体100的滑动方向的延长线与斜舌块200相对于壳体100的滑动方向的延长线相互平行。方舌块410用于从壳体100的侧壁伸出时,能够插入门框的孔洞中,实现闭锁功能。闭锁块420滑动在壳体100上,闭锁扭簧430的另一端与闭锁块420相抵接(闭锁扭簧430的一端用于与斜舌块200抵接),如此,在闭锁扭簧430的弹性推力作用下,使得闭锁块420的部分结构滑入卡槽411内,如此,使得闭锁块420将方舌块410限定在相对于壳体100的某一位置上,亦即闭锁块420对方舌块410进行“锁定”,避免方舌块410自由地相对于壳体100滑动。方舌块410与闭锁块420均与锁芯连接,具体地,锁芯与钥匙属于配套的独立锁具,钥匙能够带动锁芯的部件转动,在壳体100上开设有锁芯安装孔110,将锁芯安装在锁芯安装孔110内,当钥匙带动锁芯转动时,锁芯会依次推顶闭锁块420及方舌块410。其中,在方舌块410上开设有开锁槽412,开锁槽412位于卡槽411的相对一侧上。当锁芯转动时,由于开锁槽412对锁芯避空,锁芯推顶闭锁块420,使得闭锁块420的部分结构远离卡槽411,闭锁块420对方舌块410“解锁”(注意,此“解锁”,是闭锁块420对方舌块410进行“锁定”的相反状态:当闭锁块420的部分结构位于卡槽411内时,方舌块410无法自由地相对于壳体100滑动,此为“锁定”;当闭锁块420的部分结构远离卡槽411时,方舌块410能够自由地相对于壳体100滑动,此为“解锁”),随着锁芯继续转动,锁芯会推顶开锁槽412的侧壁,从而推顶方舌块410相对于壳体100滑动,使得方舌块410从壳体100的侧壁伸出或者从侧壁中缩入。当锁芯转动一周后,锁芯不再对闭锁块420推顶,闭锁块420在闭锁扭簧430的推力作用再次落入另一个的卡槽411内,使得闭锁块420再次对方舌块410“锁定”。进一步地,随着方舌块410缩入壳体100内后,方舌块410会带动联动块520相对于摆臂510转动,使得联动块520与锁芯相对齐,当锁芯继续转动时,锁芯推顶联动块520,使得联动块520推顶摆臂510,最终摆臂510带动斜舌块200滑动以缩入壳体100内。如此,实现了通过锁芯对锁体进行开锁的过程。而锁芯对锁体进行闭锁时,则使得要是沿着相反方向转动,使得锁芯沿着相反方向转动,最终带动方舌块410沿着相反方向转动即可。
如此,本申请的经济型锁体10中通过单个的闭锁扭簧430同时带动斜舌块200及闭锁块420运动,相比于现有的锁体中对斜舌块200及闭锁块420分别设置独立的扭环进行推顶,优化了锁体内部结构,能够实现零件的共用,从而减少零部件的数量,因此能够降低锁体的故障率,同时能够降低锁体的生产成本。
如图1至图5所示,一实施方式中,壳体100包括底壳120、扣壳130及面板140,扣壳130扣设于底壳120上,面板140设置于底壳120的一侧,且面板140与扣壳130连接,斜舌块200及方舌块410均滑动设置于底壳120上,且斜舌块200及方舌块410均穿设于面板140。
如此,能够便于将零部件安装在壳体100内。其中,底壳120与扣壳130为投影面积相一致的结构,面板140位于底壳120及扣壳130的其中一侧面上,使得斜舌块200及方舌块410能够从面板140中穿出,或者缩入底壳120与扣壳130内。
如图1至图5所示,一实施方式中,底壳120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柱121及第一限位柱122,复位扭簧320套设于第一定位柱121上,且复位扭簧320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柱122相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定位柱121及第一限位柱122均位于底壳120上,其中复位扭簧320套在第一定位柱121上,复位扭簧320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柱122抵接,复位扭簧320的另一端则抵接于拨轮310。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柱121及第一限位柱122均通过冲压的方式形成。
如图1至图5所示,一实施方式中,底壳120上还设置有第二定位柱123,闭锁扭簧430套设于第二定位柱123上。需要说明的是,例如第二定位柱123也是在底壳120上通过冲压的方式形成。
如图1至图5所示,一实施方式中,斜舌块200远离面板140的一端设置有卡钩块600,以使卡钩块600与拨轮310相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得拨轮310转动时,能够顺利地带动斜舌块200滑动滑入面板140内,因此在斜舌块200远离面板140的一端设置卡钩块600。一实施例中,卡钩块600与斜舌块200为一体成型结构。
如图1至图4所示,一实施方式中,拨轮310包括轮体311及拨块312,轮体311转动设置于底壳120上,拨块312设置于轮体311的外周壁上,以使卡钩块600及复位扭簧320均与拨块312相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轮体311转动安装在底壳120上,拨块312设置在轮体311的外周壁上,使得拨块312沿着远离轮体311的转动中心延伸。当门把手带动轮体311转动时,通过拨块312能够带动斜舌块200转动。复位扭簧320推顶拨块312,能够稳定地推顶轮体311转动复位。一实施例中,轮体311及拨块312为一体成型结构,如此,相比于传统的分离式结构,具有更强的结构强度,而且拨轮310可以一体生产成型,减少零部件数量,从而降低故障率,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如图2至图5所示,一实施方式中,斜舌块200上开设有联动槽210,摆臂510至少部分结构位于联动槽210内。
需要说明的是,联动槽210位于斜舌块200的一侧壁上,当摆臂510相对于壳体100转动时,摆臂510的端部能够推顶联动槽210的侧壁,从而推顶斜舌块200相对于壳体100滑动。一实施例中,联动槽210的槽宽大于摆臂510的直径。
如图1至图4所示,一实施方式中,摆臂510上开设有圆弧槽,联动块520的一端上设置有圆弧块530,联动块520的另一端开设有腰型孔521,方舌块410上设置有导向柱540,圆弧块530适配地转动设置于圆弧槽内,导向柱540穿设于腰型孔521内。
需要说明的是,联动块520与摆臂510之间通过圆弧块530及圆弧槽相适配实现转动连接,如此,相比于传统的铆接结构实现转动连接,本申请的圆弧块530卡入圆弧槽内的结构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而且省去铆接工序,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地,联动块520与方舌块410之间通过导向柱540穿过腰型孔521实现卡接,使得方舌块410滑动缩入壳体100内时,联动块520相对于摆臂510转动,最终联动块520能够与锁芯对齐,然后由锁芯推顶联动块520,进而使得摆臂510带动斜舌块200滑入壳体100内。
一实施方式中,方舌块410相对于壳体100的滑动方向的延长线与闭锁块420相对于壳体100的滑动方向的延长线相互垂直。如此,能够使得闭锁块420可以稳定可靠地对方舌块410卡位,使得方舌块410被可靠“锁定”。
如图1至图5所示,一实施方式中,闭锁块420包括滑移块421及卡持块422,滑移块421滑动设置于壳体100上,卡持块422设置于滑移块421上,且卡持块422位于其中的一个卡槽411内,并且闭锁扭簧430与卡持块422相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闭锁块420与方舌块410为相互层叠的结构,为了使得闭锁块420可以稳定可靠地对方舌块410进行“锁定”,因此将闭锁块420设置为安装在滑移块421上的结构,一实施例中,滑移块421及卡持块422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一实施例中,在滑移块421上开设有多个导向孔,在底壳120上设置有多个导柱,各导柱一一对应穿设于各导向孔,且导向孔为腰型孔结构,如此,使得滑移块421能够稳定地相对于底壳120滑动。
如图1至图5所示,一实施方式中,底壳120上还设置有第二限位柱124,第二限位柱124位于拨块312远离复位扭簧320的那一侧,复位扭簧320用于推顶拨块312时,以使拨块312抵接于第二限位柱124上。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拨轮310过转动,亦即避免复位扭簧320推顶拨轮310过渡转动,因此在底壳120上设置第二限位柱124,利用第二限位柱124对拨块312进行限位。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对于具备转动的零部件,均在底壳120的对应位置设置对应的限位块,以避免零部件过渡转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经济型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斜舌块,所述斜舌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
拨轮组件,所述拨轮组件包括拨轮及复位扭簧,所述拨轮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拨轮与所述斜舌块相卡接,所述复位扭簧分别与所述壳体及所述拨轮抵接,所述拨轮用于与门把手连接;
方舌组件,所述方舌组件包括方舌块、闭锁块及闭锁扭簧,所述方舌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方舌块上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闭锁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闭锁扭簧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闭锁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斜舌块及所述闭锁块相抵接,以使所述斜舌块的部分结构从所述壳体中伸出,且使得所述闭锁块的部分结构位于至少一个的所述卡槽内;及
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摆臂及联动块,所述摆臂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摆臂与所述斜舌块相卡接,所述联动块的一端与所述摆臂转动连接,所述联动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方舌块卡接,且所述联动块、所述方舌块及所述闭锁块均用于与锁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济型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壳、面板及扣壳,所述扣壳扣设于所述底壳上,所述面板设置于所述底壳的一侧,且所述面板与所述扣壳连接,所述斜舌块及所述方舌块均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壳上,且所述斜舌块及所述方舌块均穿设于所述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济型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柱及第一限位柱,所述复位扭簧套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柱上,且所述复位扭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柱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济型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上还设置有第二定位柱,所述闭锁扭簧套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柱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济型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舌块远离所述面板的一端设置有卡钩块,以使所述卡钩块与所述拨轮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济型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拨轮包括轮体及拨块,所述轮体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壳上,所述拨块设置于所述轮体的外周壁上,以使所述卡钩块及所述复位扭簧均与所述拨块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济型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舌块上开设有联动槽,所述摆臂至少部分结构位于所述联动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济型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上开设有圆弧槽,所述联动块的一端上设置有圆弧块,所述联动块的另一端开设有腰型孔,所述方舌块上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圆弧块适配地转动设置于所述圆弧槽内,所述导向柱穿设于所述腰型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济型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舌块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滑动方向的延长线与所述闭锁块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滑动方向的延长线相互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济型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块包括滑移块及卡持块,所述滑移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卡持块设置于所述滑移块上,且所述卡持块位于其中的一个所述卡槽内,并且所述闭锁扭簧与所述卡持块相抵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606145.7U CN220100957U (zh) | 2023-06-21 | 2023-06-21 | 经济型锁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606145.7U CN220100957U (zh) | 2023-06-21 | 2023-06-21 | 经济型锁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100957U true CN220100957U (zh) | 2023-11-28 |
Family
ID=88872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606145.7U Active CN220100957U (zh) | 2023-06-21 | 2023-06-21 | 经济型锁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100957U (zh) |
-
2023
- 2023-06-21 CN CN202321606145.7U patent/CN22010095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622535B2 (en) | Lock construction having an electrically activated clutch mechanism and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 |
CN105927057B (zh) | 一种触发式锁具 | |
CN101189403B (zh) | 机电锁装置 | |
US8347668B2 (en) | Differential linkage attachment of door handles | |
CN104790758B (zh) | 一种基于螺旋式返离合模块和双电机模块的防撬锁 | |
CN220100957U (zh) | 经济型锁体 | |
CN111042663A (zh) | 一种智能锁的离合锁体 | |
CN212317685U (zh) | 门锁及应用该门锁的门体 | |
CN204715916U (zh) | 一种基于螺旋式返离合模块和双电机模块的防撬锁 | |
CN111809983B (zh) | 一种轴向闭锁机构、锁具及其解闭锁方法 | |
CN108193939B (zh) | 多功能内置式门锁离合器模块 | |
CN114525974B (zh) | 锁扣组件及箱体 | |
KR200456973Y1 (ko) | 클러치 구조를 갖는 문 잠금장치 | |
CN215889609U (zh) | 防盗锁具 | |
CN104790770B (zh) | 一种基于螺旋式返离合模块的防撬锁 | |
CN103774913A (zh) | 一种自动防盗门锁 | |
CN110453997B (zh) | 一种磁铁锁锁体优化结构 | |
CN207609264U (zh) | 拨轮组件以及联动锁芯 | |
CN213087700U (zh) | 锁体及门锁 | |
CN204663206U (zh) | 一种基于螺旋式返离合模块的防撬锁 | |
CN211229837U (zh) | 保险锁舌的伸出与回位机构 | |
CN213838070U (zh) | 锁体及门锁 | |
CN220167715U (zh) | 锁具以及锁合装置 | |
CN220081087U (zh) | 杠杆式锁体传动结构 | |
CN212642375U (zh) | 一种门锁及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