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90000U - 厨具消毒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厨具消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90000U
CN220090000U CN202321662188.7U CN202321662188U CN220090000U CN 220090000 U CN220090000 U CN 220090000U CN 202321662188 U CN202321662188 U CN 202321662188U CN 220090000 U CN220090000 U CN 220090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rea
accommodating
kitchen ware
open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6218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旺
丁泺火
张朴
李胤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32166218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900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90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900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shing And Drying Of Tablewa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厨具消毒装置,包括收纳主体、热风机构及消毒机构,收纳主体的侧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风道,收纳主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二风道,所述收纳主体具有至少两个收纳区,所述第二风道具有与各所述收纳区连通的对应的出风口,热风机构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消毒机构设于至少一个所述收纳区内。上述的厨具消毒装置,收纳主体具有至少两个收纳区,消毒机构设于至少一个收纳区内,第二风道具有与各收纳区连通的对应的出风口,第一风道内的热风机构产生的热风能够由第二风道的各出风口流向各收纳区,以使热风能够分配至各收纳区,达到不同区域同时烘干且消毒的目的,烘干效果好且利于减小能耗。

Description

厨具消毒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厨房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厨具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厨具消毒装置除具有对砧板、刀具及刀叉等厨具具有消毒杀菌功能,还可对清洗后的餐具及时烘干,有效抑制细菌滋生和发霉的情况。目前,一般在热风机构上设出风口,并使热风机构的出风口直接连通放置餐具的腔体,对厨具的烘干效果差且烘干时间长,造成了使用体验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厨具消毒装置烘干效果差且烘干时间长的问题,提供一种厨具消毒装置。
一种厨具消毒装置,包括收纳主体、热风机构及消毒机构,收纳主体的侧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风道,收纳主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二风道,所述收纳主体具有至少两个收纳区,所述第二风道具有与各所述收纳区连通的对应的出风口,热风机构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消毒机构设于至少一个所述收纳区内。
上述的厨具消毒装置,收纳主体具有至少两个收纳区,消毒机构设于至少一个收纳区内,第二风道具有与各收纳区连通的对应的出风口,第一风道内的热风机构产生的热风能够由第二风道的各出风口流向各收纳区,以使热风能够分配至各收纳区,达到不同区域同时烘干且消毒的目的,烘干效果好且利于减小能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纳区包括第一收纳区及第二收纳区,所述第二风道具有连通第一收纳区的第一出风口及连通所述第二收纳区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开孔总面积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开孔总面积比值范围为1.5~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风口及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且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开孔总面积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开孔总面积比值为7/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纳区与所述第二收纳区沿第一方向并列排布,所述第二收纳区包括沿第二方向并列排布且相连通的第一容腔及第二容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收纳区的底壁高于所述第一容腔的底壁,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收纳区的底壁上,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容腔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容腔靠近所述第一收纳区的侧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纳区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与外界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容腔的腔壁设有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二通风口与外界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腔的侧壁设有第三通风口,所述第三通风口连通所述第一收纳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通风口的开孔总面积与所述第二通风口的开孔总面积比值范围为0.05~0.0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通风口与所述第二通风口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三通风口的开孔总面积与所述第二通风口的开孔总面积比值为1/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厨具消毒装置还包括门体,所述第一容腔具有与外界连通的开口,所述门体转动连接于所述收纳主体以盖合或打开所述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门体朝向所述第一容腔的一侧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内设第三收纳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厨具消毒装置还包括接水盒,所述接水盒活动设于所述收纳主体,所述第二收纳区的底壁设有连通所述接水盒的漏水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腔和/或所述第二容腔的底壁朝向所述漏水孔倾斜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道的底壁朝向所述第二出风口倾斜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厨具消毒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厨具消毒装置的A面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厨具消毒装置的B面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厨具消毒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收纳主体;101、第一风道;102、第二风道;103、第一出风口;104、第二出风口;110、第一收纳区;111、第一通风口;120、第二收纳区;121、第一容腔;121a、第三通风口;121b、漏水孔;122、第二容腔;122a、第二通风口;123、槽口;200、热风机构;300、门体;400、支架;500、接水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初始”、“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4,一实施例中的厨具消毒装置包括收纳主体100、热风机构200及消毒机构,收纳主体100的侧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风道101,收纳主体100的底部设有与第一风道101连通的第二风道102,收纳主体100具有至少两个收纳区,第二风道102具有与各收纳区连通的对应的出风口,热风机构200设于第一风道101内,消毒机构设于至少一个收纳区内。
需说明的是,收纳区用于收纳厨具,热风机构200运行时,外界空气能流入第一风道101并由第一风道101内的热风机构200加热,加热后的空气流向第二风道102的各出风口,通过各出风口流向各收纳区,从而对收纳区的厨具进行烘干。
上述的厨具消毒装置,收纳主体100具有至少两个收纳区,消毒机构设于至少一个收纳区内,第二风道102具有与各收纳区连通的对应的出风口,第一风道101内的热风机构200产生的热风能够由第二风道102的各出风口流向各收纳区,以使热风能够分配至各收纳区,达到不同区域同时烘干且消毒的目的,烘干效果好且利于减小能耗。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热风机构200包括发热体及风机,发热体设于风机内且能够发热。风机运行时,气流由风机的进风端流入风机内,并被风机内的发热体加热后由风机的出风端输出。其中,发热体优选为导热性能较好的半导体材料。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消毒机构为紫外灯,通过紫外灯产生的紫外线照射至收纳区从而对收纳区实现消毒灭菌。
请参考图1及图2,收纳区包括第一收纳区110及第二收纳区120,结合参考图4,第二风道102具有连通第一收纳区110的第一出风口103及连通第二收纳区120的第二出风口104,第二出风口104的开孔总面积与第一出风口103的开孔总面积比值范围为1.5~2。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限定第二出风口104的开孔总面积与第一出风口103的开口总面积的比值范围,能够使各出风口的热风风量合理分配至各收纳区,减小烘干能耗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缩短烘干时长。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收纳区110用于放置砧板,第二收纳区120用于放置饭勺、汤勺、筷、叉等餐具及刀具。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收纳区110及第二收纳区120还可以用于放置其他类型的厨具。
具体地,请参考图4,第一出风口103及第二出风口104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且第一出风口103的开孔总面积与第二出风口104的开孔总面积比值为7/4。
需说明的是,第一出风口103的开孔总面积为全部第一出风口103的开孔面积之和,第二出风口104的开孔总面积为全部第二出风口104的开孔面积之和。如此,能够使第一出风口103的开孔总面积与第二出风口104的开孔总面积比值处于最优范围,使各出风口的热风风量最优分配至各收纳区。
在本实施例中,全部第一出风口103的形状及尺寸完全相同,全部第一出风口103均呈矩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全部第一出风口103的形状及尺寸还可以不完全相同,全部第一出风口103还可以呈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全部第二出风口104的形状及尺寸完全相同,全部第二出风口104均呈半椭圆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全部第二出风口104的形状及尺寸还可以不完全相同,全部第二出风口104还可以呈矩形、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
请参考图1及图2,第一收纳区110与第二收纳区120沿第一方向并列排布,第二收纳区120包括沿第二方向并列排布且相连通的第一容腔121及第二容腔122,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
需说明的是,第一方向为收纳主体100的宽度方向(也即图1及图2所示Y方向),第二方向为收纳主体100的长度方向(也即图1及图2所示X方向)。第二收纳区120相连通的第一容腔121及第二容腔122,也即分配至第二收纳区120的热风能够再分配至第一容腔121及第二容腔122内,使第二收纳区120的空间及热风风量再分配;第一收纳区110与第二收纳区120沿第一方向并列排布,第一容腔121及第二容腔122沿第二方向并列排布,能够使收纳主体100的整体收纳区域分布更紧凑。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第一容腔121与第二容腔122在第二方向上共用一个侧壁,并在该共用的侧壁上设有槽口123,以使第一容腔121与第二容腔122连通。第一容腔121用于放置饭勺、汤勺、筷、叉、刀具等餐具,第二容腔122用于放置刀具。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容腔121与第二容腔122还可以用于放置其他类型的厨具。
请参考图1及图4,在高度方向上,第一收纳区110的底壁高于第一容腔121的底壁,第一出风口103设置在第一收纳区110的底壁上,第二出风口104连通第一容腔121且设置在第一容腔121靠近所述第一收纳区110的侧壁上。
此处,高度方向为图1所示Z方向。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第一收纳区110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通风口111,第一通风口111与外界连通。
需说明的是,第一收纳区110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通风口111,厨具(例如砧板)能够由任一第一通风口111放置于第一收纳区110内,便于厨具收纳;同时,第一风道101内的热风机构200产生热风,一部分热风经第一出风口103流入第一收纳区110内并烘干第一收纳区110的厨具,此时带有潮湿水汽的热空气能够经第一通风口111排出至外界,使第一收纳区110烘干厨具的同时实现排湿。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通风口111的开孔面积及形状均相同,例如图1所示,两个第一通风口111呈开孔面积相等的矩形。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第一通风口111的开孔面积及形状还可以不相同,例如其中一个第一通风口111呈矩形且另一个第一通风口111呈圆形。
更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第二容腔122的腔壁设有第二通风口122a,第二通风口122a与外界连通。
需说明的是,第二容腔122的腔壁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通风口122a,厨具(例如刀具)能够放置于任一第二通风口122a内,以实现厨具收纳;同时,第一风道101内的热风机构200产生热风,另一部分热风经第二出风口104流入第一容腔121内,并由第一容腔121流向第二容腔122内,以烘干第二容腔122的厨具,此时带有潮湿水汽的热空气能够经第二通风口122a排出至外界,使第二容腔122烘干厨具的同时实现排湿。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二通风口122a的开孔面积及形状均相同,便于加工。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第二通风口122a的开孔面积及形状还可以不相同,以便于适配不同尺寸或形状的厨具。
在本实施例中,全部第二通风口122a均设于第二容腔122的顶壁。在其他实施例中,全部第二通风口122a还可以设于第二容腔122的侧壁。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全部第二通风口122a呈格栅状。如此,能够使全部第二通风口122a排布更紧凑。在其他实施例中,全部第二通风口122a还可以呈其他阵列或其他排布方式。
请参考图1,第一容腔121的侧壁设有第三通风口121a,第三通风口121a连通第一收纳区110。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容腔121的高度大于第二容腔122的高度时,第一容腔121的顶部会形成一定气流死角区域,也即带有潮湿水汽的热空气会聚集于第一容腔121的顶部无法排出。通过在第一容腔121的侧壁设置第三通风口121a,聚集于第一容腔121的顶部的带有潮湿水汽的热空气能够由第三通风口121a排出至第一收纳区110,然后从第一收纳区110的第一通风口111排出至外界,使第一容腔121在相对密闭情况下排湿流畅。
具体地,请参考图1,第三通风口121a的开孔总面积与第二通风口122a的开孔总面积比值范围为0.05~0.08。
此处,通过限定第三通风口121a的开孔总面积与第二通风口122a的开孔总面积比值范围,也即以第二通风口122a排湿为主且第三通风口121a排湿为辅。如此,能够有效排湿,同时防止气流由排湿口回流而影响烘干效果,利于热风进风畅通。
具体地,第三通风口121a与第二通风口122a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第三通风口121a的开孔总面积与第二通风口122a的开孔总面积比值为1/15。
需说明的是,第三通风口121a的开孔总面积为全部第三通风口121a的开孔面积之和,第二通风口122a的开孔总面积为全部第二通风口122a的开孔面积之和。如此,能够使各通风口的排湿量最优分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通风口121a为圆孔且孔径至少为3mm。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通风口121a还可以为方孔或其他孔径范围。
请参考图1,厨具消毒装置还包括门体300,第一容腔121具有与外界连通的开口,门体300转动连接于收纳主体100以盖合或打开开口。
具体地,门体300可活动地盖设于第一容腔121的开口处,收纳主体100具有第一转接部,门体300具有第二转接部,第二转接部转动连接于第一转接部,从而使门体300转动连接于收纳主体100,门体300转动即可实现第一容腔121的开口盖合或打开。
例如,门体300转动至第一位置以打开第一容腔121的开口,厨具能由该开口放置于第一容腔121内,放置好后将门体300转动至第二位置以盖合第一容腔121的开口,以使第一容腔121封闭,从而便于第一容腔121内的厨具烘干及消毒。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门体300朝向第一容腔121的一侧设有支架400,支架400内设第三收纳区。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门体300上设置支架400,且在支架400上设置第三收纳区,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容腔121的空间利用率。例如,一部分餐具例如饭勺、汤勺可以放置于第一容腔121内,另一部分餐具例如筷、叉等可以放置于第三收纳区,实现餐具的分类分区收纳。
在本实施例中,门体300与支架400为分体式结构,且二者可以通过卡接或插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门体300与支架400还可以为一体式结构,整体性好且能快速拆装。
请参考图1及图3,厨具消毒装置还包括接水盒500,接水盒500活动设于收纳主体100,第二收纳区120的底壁设有连通接水盒500的漏水孔121b。
需说明的是,放置于第一容腔121内的厨具会粘水,此时能够通过重力沥水方式将厨具上的水分经漏水孔121b收集至接水盒500内,以加快第一容腔121内厨具的烘干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接水盒500可移除地插设于收纳主体100的底部,漏水孔121b设于第一容腔121的底壁和/或第二容腔122的底壁。在其他实施例中,接水盒500还可以直接放置收纳主体100的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漏水孔121b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全部漏水孔121b均为孔径大小相等的圆孔。在其他实施例中,漏水孔121b还可以为方孔或其他形状。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4,第一容腔121和/或第二容腔122的底壁朝向漏水孔121b倾斜设置。
此处,通过使第一容腔121和/或第二容腔122的底壁朝向漏水孔121b倾斜设置,第二容腔122和/或第一容腔121底壁上的积水能够顺利地经漏水孔121b排出,以加快第一容腔121和/或第二容腔122内厨具的烘干效率。
更进一步地,请参考图4,第二风道102的底壁朝向第二出风口104倾斜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收纳区110内的厨具上的水分由于重力作用会滴落至第一出风口103,并由第一出风口103、第二风道102、第二出风口104流向第一容腔121内,并最终由第一容腔121底部的漏水孔121b排出至接水盒500内收集,利于加快第一收纳区110的厨具的烘干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5)

1.一种厨具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纳主体(100),其侧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风道(101),其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风道(101)连通的第二风道(102),所述收纳主体(100)具有至少两个收纳区,所述第二风道(102)具有与各所述收纳区连通的对应的出风口;
热风机构(200),设于所述第一风道(101)内;
消毒机构,设于至少一个所述收纳区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具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区包括第一收纳区(110)及第二收纳区(120),所述第二风道(102)具有连通第一收纳区(110)的第一出风口(103)及连通所述第二收纳区(120)的第二出风口(104),所述第二出风口(104)的开孔总面积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03)的开孔总面积比值范围为1.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厨具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103)及所述第二出风口(104)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且所述第一出风口(103)的开孔总面积与所述第二出风口(104)的开孔总面积比值为7/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厨具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纳区(110)与所述第二收纳区(120)沿第一方向并列排布,所述第二收纳区(120)包括沿第二方向并列排布且相连通的第一容腔(121)及第二容腔(122),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厨具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收纳区(110)的底壁高于所述第一容腔(121)的底壁,所述第一出风口(103)设置在所述第一收纳区(110)的底壁上,所述第二出风口(104)连通所述第一容腔(121)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容腔(121)靠近所述第一收纳区(110)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厨具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纳区(110)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通风口(111),所述第一通风口(111)与外界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厨具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腔(122)的腔壁设有第二通风口(122a),所述第二通风口(122a)与外界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厨具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腔(121)的侧壁设有第三通风口(121a),所述第三通风口(121a)连通所述第一收纳区(1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厨具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风口(121a)的开孔总面积与所述第二通风口(122a)的开孔总面积比值范围为0.05~0.0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厨具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风口(121a)与所述第二通风口(122a)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且所述第三通风口(121a)的开孔总面积与所述第二通风口(122a)的开孔总面积比值为1/15。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厨具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厨具消毒装置还包括门体(300),所述第一容腔(121)具有与外界连通的开口,所述门体(300)转动连接于所述收纳主体(100)以盖合或打开所述开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厨具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300)朝向所述第一容腔(121)的一侧设有支架(400),所述支架(400)内设第三收纳区。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厨具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厨具消毒装置还包括接水盒(500),所述接水盒(500)活动设于所述收纳主体(100),所述第二收纳区(120)的底壁设有连通所述接水盒(500)的漏水孔(121b)。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厨具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腔(121)和/或所述第二容腔(122)的底壁朝向所述漏水孔(121b)倾斜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厨具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102)的底壁朝向所述第二出风口(104)倾斜设置。
CN202321662188.7U 2023-06-27 2023-06-27 厨具消毒装置 Active CN2200900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62188.7U CN220090000U (zh) 2023-06-27 2023-06-27 厨具消毒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62188.7U CN220090000U (zh) 2023-06-27 2023-06-27 厨具消毒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90000U true CN220090000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40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62188.7U Active CN220090000U (zh) 2023-06-27 2023-06-27 厨具消毒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900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090000U (zh) 厨具消毒装置
CN116672469A (zh) 厨具消毒装置
CN214284518U (zh) 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风道结构及多用调奶器
KR20170069459A (ko) 살균건조기 겸용 식품건조기
CN113101383B (zh) 一种台嵌式消毒柜
CN212842577U (zh) 便携式速干杯及其速干型机盖
CN212755412U (zh) 一种厨房置物盒
CN214259006U (zh) 一种组合式风道结构及多用调奶器
CN213373936U (zh) 一种厨房用具消毒机
CN205181830U (zh) 餐具消毒柜
CN216908674U (zh) 热风循环消毒柜
CN213490770U (zh) 一种餐厨具净化装置
CN215022747U (zh) 一种刀筷消毒器
CN212281278U (zh) 厨具消毒设备
CN215914355U (zh) 一种防水厨具收纳架
CN220046596U (zh) 消毒装置
CN212117982U (zh) 一种刀、筷架消毒器
CN105105669A (zh) 一种智能通风式刀具收置盒
CN105327377A (zh) 餐具杀菌装置
CN214260059U (zh) 一种光波热风循环消毒柜
CN214633091U (zh) 一种带消毒功能的筷子消毒柜
CN215133828U (zh) 一种筷子案板刀具消毒机
CN213188726U (zh) 一种具备杀菌功能的橱柜
CN205181831U (zh) 餐具消毒装置
CN214510858U (zh) 一种循环供热式暖碟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