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89606U - 夹持器及脊柱矫形外固定架 - Google Patents

夹持器及脊柱矫形外固定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89606U
CN220089606U CN202321013909.1U CN202321013909U CN220089606U CN 220089606 U CN220089606 U CN 220089606U CN 202321013909 U CN202321013909 U CN 202321013909U CN 220089606 U CN220089606 U CN 2200896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block
rod
lower clamping
head
pat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1390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清清
彭新阳
赵军
张统
段红平
纪荣泉
林寿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aton Medical Technology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aton Medical Technology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aton Medical Technology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aton Medical Technology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1390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896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896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896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持器及脊柱矫形外固定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夹持器包括上夹持块、下夹持块和锁紧件,上夹持块的侧面设有上夹持槽,下夹持块的侧面设有下夹持槽,上夹持槽和下夹持槽内均设有沿槽轴线方向延伸的防滑凸肋,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的中部均设有横向延伸的弹性减压槽;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二者相对的端面上设有啮合齿;锁紧件在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之间的部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抵靠上夹持块的下部,另一端抵靠下夹持块的上部。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器及脊柱矫形外固定架稳定性好,且夹持器体积小,在进行外架组合时不易干涉,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夹持器及脊柱矫形外固定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夹持器及脊柱矫形外固定架。
背景技术
在骨科外固定手术中,骨科外固定架是治疗四肢骨折和肢体畸形矫正常用的器械,手术时,将需要固定的骨段与骨针连接,再与体外的外固定架连接,给各骨段之间提供一定的稳定性,从而允许肢体早期活动甚至下地行走,利于骨骼愈合和关节活动。
外固定架通常包括不同形态和规格的支撑杆、骨针、以及用于将杆与杆或针与杆组合连接在一起的夹持器,以提供稳定支撑。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夹持器多为组合式结构,其单个夹持块的上下两部分之间为分体式(如专利申请CN218075376U),这样仅依靠固定螺钉加压锁定,稳定性较差;并且夹持器体积通常较大,在进行外固定架组合时容易干涉,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定性好,操作方便的夹持器及脊柱矫形外固定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种夹持器,包括上夹持块、下夹持块、以及用于将所述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轴向锁紧固定的锁紧件,其中:
所述上夹持块的侧面设有上夹持槽,所述下夹持块的侧面设有下夹持槽,所述上夹持槽和下夹持槽内均设有沿槽轴线方向延伸的防滑凸肋,所述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的中部均设有横向延伸的弹性减压槽;
所述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二者相对的端面上设有啮合齿;
所述锁紧件在所述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之间的部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靠所述上夹持块的下部,另一端抵靠所述下夹持块的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上夹持槽和下夹持槽的上下侧壁均为弧形;
和/或,所述上夹持槽和下夹持槽,其中一个夹持槽的上下侧壁为弧形,另一个夹持槽的上侧壁为弧形,下侧壁为V型。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减压槽为双向平行减压槽或单向减压槽。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包括依次穿过所述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且螺纹连接所述下夹持块下部的锁紧螺栓,其中:
所述上夹持块用于容纳所述锁紧螺栓的杆部的通孔为光孔,该光孔的内侧下部设有第一环形凸台,所述下夹持块用于容纳所述锁紧螺栓的杆部的通孔包括位于上部的光孔段和位于下部的螺孔段,该光孔段的内侧设有第二环形凸台,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第一环形凸台和第二环形凸台;
和/或,所述锁紧螺栓的杆部末端为螺纹段,杆部中部为光杆。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脊柱矫形外固定架,包括头部固定装置和骨盆固定装置,其中:
所述头部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固定至患者头部的头环;
所述骨盆固定装置包括位于患者两侧用于固定至患者骨盆的直形连接管和位于患者前方且与所述直形连接管连接的弧形连接管;
所述头环和弧形连接管之间设有长度可调节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上端连接所述头环,下端通过上述的夹持器连接所述弧形连接管。
进一步的,所述头环的周向方向上均匀设有横向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头骨针,其中:
所述通孔为螺纹孔,所述头骨针上设有与所述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
和/或,所述头骨针的前端设有锥度顶杆;
和/或,所述头骨针的后端设有棱柱形驱动部。
进一步的,所述头环上设有Z形的拉钩,所述拉钩的一端设有竖向挂设在所述头环的侧壁上的钩槽,所述拉钩的另一端设有横向延伸部,所述调节杆的上端连接所述横向延伸部,其中:
所述钩槽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拉钩固定在所述头环上的固定件;
和/或,所述横向延伸部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透孔,所述调节杆的上端可滑动可锁定的连接在所述透孔内;
和/或,所述横向延伸部的上表面设有网纹滚花。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延长套筒、螺纹杆和下延长套筒,其中:
所述上延长套筒的上端连接所述头环,所述上延长套筒的下端轴向固定、周向可转动的装配有用于调节所述螺纹杆在所述上延长套筒内插接深度的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的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螺纹杆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旋钮;
和/或,所述下延长套筒的上端设有内螺纹,所述螺纹杆的下端螺纹连接在所述下延长套筒内,所述下延长套筒的下端通过所述夹持器连接所述弧形连接管;
和/或,所述头环和弧形连接管之间,位于患者前方两侧各设有至少一个所述调节杆,位于患者前方中部设有至少两个所述调节杆。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连接管通过所述夹持器连接所述直形连接管。
进一步的,所述骨盆固定装置还包括用于分别固定至患者两侧髂骨的骨针,所述直形连接管通过所述夹持器连接所述骨针,其中:
所述骨针为空心骨针;
和/或,所述骨针的前端设有自攻自钻刃口;
和/或,所述骨针的前部设有外螺纹;
和/或,每个直形连接管均通过至少两个所述骨针固定至患者两侧髂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器及脊柱矫形外固定架,其夹持器包括上夹持块、下夹持块、以及用于将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轴向锁紧固定的锁紧件,上夹持块的侧面设有上夹持槽,下夹持块的侧面设有下夹持槽,上夹持槽和下夹持槽内均设有沿槽轴线方向延伸的防滑凸肋(齿),防滑凸肋的设计,便于对夹持槽内的杆/针施加应力,增加杆/针把持力和固定稳定性;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的中部均设有横向延伸的弹性减压槽,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单个夹持块为一体式且在弹性减压槽处可弹性变形,进而将夹持槽内的杆/针夹持固定在夹持槽内,稳定性好,且夹持器体积小,在进行外架组合时不易干涉,操作方便;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二者相对的端面上设有啮合齿,这样利用锁紧件锁紧固定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后,啮合齿的设计可防止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相对旋转;锁紧件在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之间的部分上套设有(撑开)弹簧,弹簧的一端抵靠上夹持块的下部,另一端抵靠下夹持块的上部,这样在松开锁紧件调节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相对角度时,弹簧的设计可撑开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避免啮合齿干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器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夹持器的正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夹持器的仰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夹持器省略上夹持块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额外示出了啮合齿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锁紧螺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额外示出了弹簧;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器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器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立体图,(b)为(a)的正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器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脊柱矫形外固定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脊柱矫形外固定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所示脊柱矫形外固定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中(a)为俯视图,(b)为(a)的侧视图;
图12为图9中头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俯视图,(b)为(a)的侧视图;
图13为图9中头骨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正视图,(b)为(a)的右视图;
图14为图9中拉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9中调节杆的上延长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立体图,(b)为(a)的正视图,(c)为(a)的正剖视图;
图16为图9中调节杆的螺纹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9中调节杆的下延长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正视图,(b)为(a)的剖视图;
图18为图9中骨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正视图,(b)为(a)的剖视图;
图19为图9中直形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正视图,(b)为(a)的左视图;
图20为图9中弧形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正视图,(b)为(a)的侧剖视图;
图21为图9中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9中调节杆的上端且与图21所示的螺栓相配合的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持器5,如图1-8所示,包括上夹持块51、下夹持块52、以及用于将上夹持块51和下夹持块52轴向锁紧固定的锁紧件,其中:
上夹持块51的侧面设有上夹持槽511,下夹持块52的侧面设有下夹持槽521,上夹持槽511和下夹持槽521内均设有沿槽轴线方向延伸的防滑凸肋55,上夹持块51和下夹持块52的中部均设有横向延伸的弹性减压槽;
上夹持块51和下夹持块52二者相对的端面上设有啮合齿57(具体可以为鼠齿);
锁紧件在上夹持块51和下夹持块52之间的部分上套设有弹簧58,弹簧58的一端抵靠上夹持块51的下部,另一端抵靠下夹持块52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器,包括上夹持块、下夹持块、以及用于将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轴向锁紧固定的锁紧件,上夹持块的侧面设有上夹持槽,下夹持块的侧面设有下夹持槽,上夹持槽和下夹持槽内均设有沿槽轴线方向延伸的防滑凸肋(齿),防滑凸肋的设计,便于对夹持槽内的杆/针施加应力,增加杆/针把持力和固定稳定性;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的中部均设有横向延伸的弹性减压槽,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单个夹持块为一体式且在弹性减压槽处可弹性变形,进而将夹持槽内的杆/针夹持固定在夹持槽内,稳定性好,且夹持器体积小,在进行外架组合时不易干涉,操作方便;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二者相对的端面上设有啮合齿,这样利用锁紧件锁紧固定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后,啮合齿的设计可防止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相对旋转;锁紧件在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之间的部分上套设有(撑开)弹簧,弹簧的一端抵靠上夹持块的下部,另一端抵靠下夹持块的上部,这样在松开锁紧件调节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相对角度时,弹簧的设计可撑开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避免啮合齿干涉。
根据上夹持槽511、下夹持槽521、以及弹性减压槽的不同,本实用新型可以有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杆-杆夹)
如图1-5所示,上夹持槽511和下夹持槽521的上下侧壁可以均为弧形,也即上夹持槽511和下夹持槽521均为弧形夹持槽,以方便杆与杆之间连接固定。弹性减压槽可以为双向平行减压槽53。本实施例适用于杆与杆之间连接固定。
实施例2(杆-杆夹)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弹性减压槽可以为单向减压槽54。本实施例适用于杆与杆之间连接固定。
实施例3(针-杆夹)
如图7所示,上夹持槽511和下夹持槽521,其中一个夹持槽511的上下侧壁可以为弧形,另一个夹持槽521的上侧壁为弧形,下侧壁为V型,也即该夹持槽521为V型加压槽,可增加对骨针8的把持力,以方便针与杆之间连接固定。弹性减压槽可以为双向平行减压槽53。本实施例适用于针与杆之间连接固定。
实施例4(针-杆夹)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8所示,弹性减压槽可以为单向减压槽54。
在以上实施例中,锁紧件优选采用以下结构形式:
如图1-5所示,锁紧件可以包括依次穿过上夹持块51和下夹持块52且螺纹连接下夹持块52下部的锁紧螺栓56。锁紧螺栓56的头部可以为四方结构561,方便配合四方套筒。
进一步的,为方便弹簧58安装,上夹持块51用于容纳锁紧螺栓56的杆部的通孔可以为光孔,该光孔的内侧下部设有第一环形凸台(未示出),下夹持块52用于容纳锁紧螺栓56的杆部的通孔包括位于上部的光孔段和位于下部的螺孔段,该光孔段的内侧设有第二环形凸台(未示出),弹簧58的两端分别抵靠第一环形凸台和第二环形凸台。锁紧螺栓56的杆部末端可以为螺纹段562,杆部中部为光杆。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器5的使用过程可以参考如下:
使用时,先将需要连接的两个杆或杆和针分别放置在两个夹持槽内,然后驱动锁紧螺栓56,锁紧螺栓56的头部逐渐靠近并挤压上夹持块51,上夹持块51在锁紧螺栓56的杆部移动靠近并挤压下夹持块52,继续驱动锁紧螺栓56,上夹持块51和下夹持块52均在弹性减压槽处弹性变形,以将夹持槽内的杆/针夹持固定在该夹持槽内。
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临床上常使用脊柱矫形装置对患者的脊柱进行矫形治疗,传统的脊柱矫形装置通常采用腰背式矫形器、支具或脊柱内固定进行治疗,该脊柱矫形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存在操作不便的地方,腰背式矫形器和支具在面对严重的脊柱畸形时矫正周期长,不能随时调整矫正角度、方向和距离,矫正效果不理想;脊柱内固定矫正切口大,需进行多次手术进行调整,恢复周期长。
另一方面,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脊柱矫形外固定架,如图9-22所示,包括头部固定装置和骨盆固定装置,其中:
头部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固定至患者头部的头环1;
骨盆固定装置包括位于患者两侧用于固定至患者骨盆的直形连接管2和位于患者前方且与直形连接管2连接的弧形连接管3;
头环1和弧形连接管3之间设有长度可调节的调节杆4,调节杆4的上端连接头环1,下端通过上述(角度可调节)的夹持器连接弧形连接管3。
术中使用时,先麻醉患者并选择与患者的头围相匹配的头环1,然后将头环1固定至患者的头部,再将骨盆固定装置的直形连接管2分别固定至患者的骨盆两侧,将骨盆固定装置的弧形连接管3连接在直形连接管2上,并将调节杆4连接在头环1和弧形连接管3之间,最后按照术前规划通过角度可调节的夹持器5调整矫正角度和方向,通过长度可调节的调节杆4调整矫正距离,以对患者的脊柱畸形进行矫正(参见图11)。
本实用新型的脊柱矫形外固定架,包括头部固定装置和骨盆固定装置,头部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固定至患者头部的头环,骨盆固定装置包括位于患者两侧用于固定至患者骨盆的直形连接管和位于患者前方且与直形连接管连接的弧形连接管,直形连接管与骨盆之间的连接为微创操作,切口小,弧形连接管的弧形结构避免与患者皮肤接触,且直形连接管和弧形连接管的设计使整体框架牢固性好,并且为空心结构减轻重量;头环和弧形连接管之间设有长度可调节的调节杆,调节杆的上端连接头环,下端通过夹持器连接弧形连接管,通过夹持器能够调整矫正角度和方向,通过长度可调节的调节杆能够调整矫正距离,操作简单,可随意调节矫正角度、方向和距离,以实现调节患者脊柱的侧弯角度和高度的目的,在面对严重畸形可及时进行调整,避免对患者的心肺功能造成影响。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脊柱矫形手术,具体涉及一种脊柱微创矫形外固定架。
如图9-10和图12-13所示,头环1的周向方向上可以均匀设有若干横向的通孔11,通孔11内设有头骨针6,以将头环1牢固固定至患者的头部。通孔11可以为螺纹孔,头骨针6上设有与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61,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可提高头骨针6与头环1连接的牢固性,并且可方便调节头骨针6的打入深度,避免因打入过深而损伤患者的头骨。
头骨针6的前端可以设有锥度顶杆62,锥度顶杆62的设计可牢固的顶住患者的头骨,提高头环1的牢固性。头骨针6的后端可以设有棱柱形驱动部(具体可以为三棱柱形)63,以方便连接调节扳手。此时,应先将头环1套在患者的头部,然后持取头骨针6,并使用调节扳手驱动头骨针6的棱柱形驱动部63,头骨针6沿头环1的通孔11旋入,使得头骨针6的锥度顶杆62顶住患者的头骨,以将头环1与患者的头骨连接成一体。
如图9-10和图14所示,头环1上可以设有Z形的拉钩7,拉钩7的一端设有竖向挂设在头环1的侧壁上的钩槽71,拉钩7的另一端设有横向延伸部72,调节杆4的上端连接横向延伸部72,以实现调节杆4的上端与头环1之间的连接。钩槽71的外侧壁上可以设有用于将拉钩7固定在头环1上的固定件73,以提高拉钩7与头环1之间的牢固性。固定件73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设计,例如固定件73可以为穿过钩槽71的外侧壁且螺纹连接在头环1侧壁上的(六角)螺钉。
横向延伸部72上可以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透孔74,调节杆4的上端可滑动可锁定的连接在透孔74内,术中使调节杆4的上端在透孔74内滑动至合适位置后锁定,以延长调节范围,较方便的调整矫正角度、方向和距离。为实现调节杆4的上端可滑动可锁定的连接在透孔74内,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设计,例如如图9-10和图21-22所示,调节杆4的上端可以设有(六角)螺母40,透孔74内穿设有螺纹连接螺母40的(六角)螺栓75。横向延伸部72的上表面可以设有网纹滚花76,以增加摩擦力,使螺栓75锁定更牢固。
调节杆4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各种结构形式,例如调节杆可以包括芯杆和滑动套设在芯杆上的套筒,芯杆和套筒其中一者连接头环,另一者连接弧形连接管;然而,为实现精准调节,本实用新型优选采用以下结构形式:
如图9-10和图15-17所示,调节杆4从上至下依次可以包括上延长套筒41、螺纹杆42和下延长套筒43,上延长套筒41的上端连接头环1,上延长套筒41的下端轴向固定、周向可转动的装配有用于调节螺纹杆42在上延长套筒41内插接深度的调节旋钮44,调节旋钮44的内侧设有内螺纹441,螺纹杆42的上端螺纹连接调节旋钮44。
使用时,手持驱动调节旋钮44转动,调节旋钮44与螺纹杆42螺纹配合,使得螺纹杆42在上延长套筒41的内孔中移动,从而使调节杆4长度变化,进而调整矫正距离。
进一步的,下延长套筒43的上端可以设有内螺纹431,螺纹杆42的下端螺纹连接在下延长套筒43内(也即分体可调节结构),下延长套筒43的下端通过夹持器5连接弧形连接管3,术前可根据需要驱动下延长套筒43转动,使得螺纹杆42在下延长套筒43的内孔中移动,以使调节杆4快速达到期望长度,方便使用。可以想到的是,螺纹杆42和下延长套筒43还可以为一体结构,此时可仅通过上延长套筒41和调节旋钮44调整调节杆4的长度。
头环1和弧形连接管3之间,位于患者前方两侧各可以设有至少一个调节杆4,位于患者前方中部设有至少两个调节杆4。图中所示实施例,调节杆4的数量为4个,其中两个分别位于患者前方两侧,另外两个位于患者的前方中部。
如图9-10和图20所示,弧形连接管3可以通过夹持器5连接直形连接管2,以方便调节直形连接管2和弧形连接管3二者的相对位置。
如图9-10和图18所示,骨盆固定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分别固定至患者两侧髂骨的骨针8,直形连接管2通过夹持器5连接骨针8,以提高骨盆固定装置的牢固性,并且夹持器5的设计可方便直形连接管2连接固定至患者髂骨的骨针8。骨针8可以为空心骨针(空心结构),方便与克氏针配合,这样在打入骨针8时,可先经皮植入克氏针,然后配合克氏针的小切口微创植入骨针8。骨针8的前端可以设有自攻自钻刃口81,方便一次植入骨针8。骨针8的前部可以设有外螺纹82,增加骨针8的前部在骨骼内的把持力,提高骨针8的牢固性。每个直形连接管2优选通过至少两个骨针8固定至患者两侧髂骨,牢固性好。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夹持块、下夹持块、以及用于将所述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轴向锁紧固定的锁紧件,其中:
所述上夹持块的侧面设有上夹持槽,所述下夹持块的侧面设有下夹持槽,所述上夹持槽和下夹持槽内均设有沿槽轴线方向延伸的防滑凸肋,所述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的中部均设有横向延伸的弹性减压槽;
所述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二者相对的端面上设有啮合齿;
所述锁紧件在所述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之间的部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靠所述上夹持块的下部,另一端抵靠所述下夹持块的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槽和下夹持槽的上下侧壁均为弧形;
和/或,所述上夹持槽和下夹持槽,其中一个夹持槽的上下侧壁为弧形,另一个夹持槽的上侧壁为弧形,下侧壁为V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减压槽为双向平行减压槽或单向减压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依次穿过所述上夹持块和下夹持块且螺纹连接所述下夹持块下部的锁紧螺栓,其中:
所述上夹持块用于容纳所述锁紧螺栓的杆部的通孔为光孔,该光孔的内侧下部设有第一环形凸台,所述下夹持块用于容纳所述锁紧螺栓的杆部的通孔包括位于上部的光孔段和位于下部的螺孔段,该光孔段的内侧设有第二环形凸台,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第一环形凸台和第二环形凸台;
和/或,所述锁紧螺栓的杆部末端为螺纹段,杆部中部为光杆。
5.一种脊柱矫形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固定装置和骨盆固定装置,其中:
所述头部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固定至患者头部的头环;
所述骨盆固定装置包括位于患者两侧用于固定至患者骨盆的直形连接管和位于患者前方且与所述直形连接管连接的弧形连接管;
所述头环和弧形连接管之间设有长度可调节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上端连接所述头环,下端通过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夹持器连接所述弧形连接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脊柱矫形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环的周向方向上均匀设有横向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头骨针,其中:
所述通孔为螺纹孔,所述头骨针上设有与所述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
和/或,所述头骨针的前端设有锥度顶杆;
和/或,所述头骨针的后端设有棱柱形驱动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脊柱矫形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环上设有Z形的拉钩,所述拉钩的一端设有竖向挂设在所述头环的侧壁上的钩槽,所述拉钩的另一端设有横向延伸部,所述调节杆的上端连接所述横向延伸部,其中:
所述钩槽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拉钩固定在所述头环上的固定件;
和/或,所述横向延伸部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透孔,所述调节杆的上端可滑动可锁定的连接在所述透孔内;
和/或,所述横向延伸部的上表面设有网纹滚花。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脊柱矫形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延长套筒、螺纹杆和下延长套筒,其中:
所述上延长套筒的上端连接所述头环,所述上延长套筒的下端轴向固定、周向可转动的装配有用于调节所述螺纹杆在所述上延长套筒内插接深度的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的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螺纹杆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旋钮;
和/或,所述下延长套筒的上端设有内螺纹,所述螺纹杆的下端螺纹连接在所述下延长套筒内,所述下延长套筒的下端通过所述夹持器连接所述弧形连接管;
和/或,所述头环和弧形连接管之间,位于患者前方两侧各设有至少一个所述调节杆,位于患者前方中部设有至少两个所述调节杆。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脊柱矫形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连接管通过所述夹持器连接所述直形连接管。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脊柱矫形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盆固定装置还包括用于分别固定至患者两侧髂骨的骨针,所述直形连接管通过所述夹持器连接所述骨针,其中:
所述骨针为空心骨针;
和/或,所述骨针的前端设有自攻自钻刃口;
和/或,所述骨针的前部设有外螺纹;
和/或,每个直形连接管均通过至少两个所述骨针固定至患者两侧髂骨。
CN202321013909.1U 2023-04-28 2023-04-28 夹持器及脊柱矫形外固定架 Active CN2200896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13909.1U CN220089606U (zh) 2023-04-28 2023-04-28 夹持器及脊柱矫形外固定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13909.1U CN220089606U (zh) 2023-04-28 2023-04-28 夹持器及脊柱矫形外固定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89606U true CN220089606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81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13909.1U Active CN220089606U (zh) 2023-04-28 2023-04-28 夹持器及脊柱矫形外固定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896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74570B2 (en) Transverse connector
CA2878967C (en) Elongated pin for an external modular fixation system for temporary and/or permanent fixation applications and external modular fixation system
US20090264926A1 (en) Spinal Fixation System
US8915914B2 (en) Method for treating a fracture of a bone having a medullary canal
CN103445838B (zh) 长骨骨折复位器
EP3229713B1 (en) Wire tensioner tip and wire fixation bolt
CN107028648A (zh) 脊柱连接棒体内延长器
CN220089606U (zh) 夹持器及脊柱矫形外固定架
CN219782701U (zh) 脊柱矫形外固定架
US11246629B2 (en) Transverse connector
US20190117272A1 (en) Variable screw top cross connector
CN108236493B (zh) 脊柱侧弯钉棒矫正支架系统
EP3197378B1 (en) Transosseous ribbon wire devices
KR20090068229A (ko) 정형외과용 플레이트 시스템
CN214017768U (zh) 一种新型椎体提拉复位系统
RU195876U1 (ru) Педикулярный винт
CN110833447A (zh) 盆骨骨折外固定架
CN215129883U (zh) 一种胸腰椎内固定系统
CN219126640U (zh) 改良锁定骨钩
CN210095882U (zh) 一种骨科矫正器
CN214805293U (zh) 一种新型骨科取钉装置
WO2017096730A1 (zh) 用于骨科微创手术的接骨组件
CN219089429U (zh) 一种可固定及调节的神经根拉钩
CN213606816U (zh) 用于接骨手术的股骨断骨牵引弓
RU2100977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келетного вытяжени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